民国思潮读本(套装共4册)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06361576
作者:田晓青
页数:2492页

作者简介

《民国思潮读本(套装共4册)》是民国时期思想界著名人士的著名篇章的汇集,文章涉及哲学、政治、科学、文化、教育、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不但是宝贵的史料文集,还对于今天之中国有着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老资料,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书籍目录

(第一卷)改良与革命论保全中国非赖皇帝不可梁启超 / 2致康有为书(节录)梁启超 / 5立宪法议梁启超 / 8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梁启超 / 13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节录)康有为 / 17干涉与放任梁启超 / 25释革梁启超 / 27革命军(节录)邹容 / 31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 / 40新大陆游记(节录)梁启超 / 49论激烈的好处激烈派第一人(刘师培)/ 54《民报》发刊词孙中山 / 57民族的国民(节录)精卫(汪兆铭)/ 59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汪东 / 66开明专制论(节录)饮冰(梁启超)/ 71奏请宣布立宪密折载泽 / 80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蛰伸(朱执信)/ 83杂答某报(节录)梁启超 / 88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孙中山 / 93革命真民(李石曾)/ 100息争篇蛤笑 / 104论地方自治之亟蛤笑 / 106国会与地方自治熊范舆 / 108亲贵内阁论严山 / 114法国革命史论明夷(康有为)/ 116清帝退位旨 / 122新 思 想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 126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梁启超 / 130新民说(节录)梁启超 / 135近时二大学说之评论(节录)飞生 / 158宪政与共和新中国建设问题(节录)梁启超 / 166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 / 176复袁世凯电孙中山 / 178改历之解决力子 / 179致伍廷芳及各报馆电孙中山 / 180论否认临时约法之无当行严 / 181民生主义并非反对资本——在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的演说孙中山 / 183毁党造党说章士钊 / 185总统集权说驳义章士钊 / 187代草国民党大政见宋教仁 / 189政党政治与不党政治吴贯因 / 196平民政治与众愚政治吴贯因 / 198中国立国大方针(节录)梁启超 / 199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梁启超 / 201《民约》平议严复 / 206中国共和前途之最后裁判张东荪 / 212读严几道《民约平议》(节录)章士钊 / 219复黄兴书孙中山 / 227复黄兴书孙中山 / 229致孙中山书黄兴 / 230中华革命党宣言孙文 / 232开明专制论前进 / 234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节录)梁启超 / 244评梁任公之国体论章士钊 / 249宪法问题章士钊 / 253舛误的民治观念与立宪佚名 / 255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陈独秀 / 258孔教与帝制孔教会序康有为 / 262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康有为 / 265袁世凯果将称帝乎秋水 / 271迷信儒教之心理《民立报》 / 274讲经梁启超 / 276读经当积极提倡章太炎 / 278复辟平议(节录)章士钊 / 281复古思潮平议梁启超 / 290共和与君主论古德诺 / 296筹安会发起词杨度等六人 / 301君宪救国论(节录)杨度 / 302帝政驳议章士钊 / 311有如三保严复 / 320与英报记者之谈话梁启超 / 323孔子评议(上)易白沙 / 326孔子评议(下)易白沙 / 331辟复辟论梁启超 / 336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陈独秀 / 338宪法与孔教陈独秀 / 341再论孔教问题陈独秀 / 346复辟与尊孔陈独秀 / 349由废孔又到尊孔天津《大公报》 / 353共和平议(节录)康有为 / 355驳康有为《共和平议》陈独秀 / 365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杜亚泉 / 367国粹主义保教非所以尊孔论梁启超 / 374论正统梁启超 / 382国性篇梁启超 / 387《国粹学报》叙黄节 / 390一战与中国论中国中立之难点《英文京报》 / 394致北京参议院众议院电孙中山 / 396庶民的胜利李大钊 / 397《每周评论》发刊词陈独秀 / 399睡的人醒了朱执信 / 400武力解决与解决武力胡适 / 406新文化与五四运动敬告青年陈独秀 / 410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陈独秀 / 415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 / 418一九一六年陈独秀 / 421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 / 424文学改良刍议胡适 / 427文学革命论陈独秀 / 435近世三大政治思想之变迁高一涵 / 438读弥尔的《自由论》高一涵 / 441新的!旧的!李大钊 / 445易卜生主义胡适 / 448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李大钊 / 459非“君师主义”高一涵 / 461实行民治的基础陈独秀 / 465《新潮》发刊旨趣书傅斯年 / 473《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陈独秀 / 476致蔡元培函林琴南 / 478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君函蔡元培 / 481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吴虞 / 485《新青年》宣言陈独秀 / 488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蔡元培 / 490新文化运动是什么?陈独秀 / 492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的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罗家伦 / 497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胡适•蒋梦麟 / 511中国旧家庭制度的变动周建人 / 517五四运动纪念胡适 / 522科学的精神与方法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任鸿隽 / 532科学方法论一——科学方法与精神之大概及其实用胡明复 / 536科学方法讲义——在北京大学理论科讲演词任鸿隽 / 542说“合理的意思”任鸿隽 / 553科学的真实是客观的不是?王星拱 / 557什么是科学方法?王星拱 / 561科学与近世文化任鸿隽 / 565西方哲学大战与哲学(节录)蔡元培 / 574杜威哲学的根本观念胡适 / 577对于中国今日谈哲学者之感念(节录)傅斯年 / 581唯识家与柏格森梁漱溟 口说罗常培 笔记 / 585马克思学说(节录)顾兆熊 / 589马克思学说的批评黄凌霜 / 595问题与主义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 / 600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 / 603问题与主义蓝知非 / 608三论问题与主义胡适 / 614四论问题与主义——论输入学理的方法胡适 / 621(第二卷)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阶级竞争与互助李大钊 / 2劳工神圣!蔡元培 / 5社会——群众孟真 / 6社会的信条孟真 / 8社会陶履恭 / 10生存竞争与互助(节录)周建人 / 14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胡适 / 18工读主义试行的观察胡适 / 25“无强权主义的根据”及“无强权的社会”略说叶麐 / 29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节录)君劢 东荪 / 40国家、政治、法律——讨论无政府主义的通信陈独秀郑贤宗 / 51社会主义与资本制度蓝公彦 / 57论社会主义恽代英 / 60少年中国学会之精神及其进行计划王光祈 / 66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节录)陈独秀 / 74现在与将来(节录)张东荪 / 84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梁启超 / 91评马克思派社会主义(节录)六几 / 100布尔塞【什】维克主义何思源 / 105社会主义与社会李璜 / 111社会主义与个人李璜 / 116社会主义释疑——在上海大学社会问题研究会讲演李大钊 / 120无政府工团主义与黑暗势力陈独秀 / 122“好政府”及改良主义我们的政治主张胡适 / 128我国智识阶级对于政治的责任MT/ 136批评“好政府”主义及其主张者《先驱》编辑部 / 140政论家与政党胡适 / 142政治改革的目标慰慈 / 145南北政权与联邦主义省宪法草案的最大缺点毛泽东 / 150社会问题与省宪法龙兼公 / 152自治运动与社会革命P生 / 156省宪法中的民权问题高一涵 / 159裁兵蒋百里 / 165蒋百里先生裁兵办法的疑问张维周 / 169这一周(节录)——十一年六月至十二年四月胡适 / 171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陈独秀 / 179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节录)——答陈独秀胡适 / 183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节录)——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蔡和森 / 187我们还主张召集各省会议胡适 / 190建造新中国的唯一的路(节录)公敢 寿康 / 192上海特别市杨端六 / 196非基督教运动基督教与新思潮徐宝谦 / 200罗素先生的讲演(节录)章廷许 / 203宗教问题(节录)周作人 / 209科学与宗教(节录)陆志韦 / 212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宣言 / 215日本学者对“非宗教运动”的批评(节录)田汉 / 217评非宗教同盟(节录)——为哲学社公开讲演梁启超 / 223科学与宗教果然是不两立么(节录)——屠孝实为哲学社讲演甄甫 品青 / 227对于非宗教同盟的怀疑及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的警告陈独秀 / 233为非宗教大同盟进一解胡学诚 / 235基督教对社会改进有过什么贡献(节录)马伦敦 / 238基督教与社会服务——答南京民作君代英 / 241打倒教会教育代英 / 243新文化与学衡及整理国故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毛子水 / 246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订误毛子水 / 255论新文化运动(节录)——节录留美学生季报吴宓 / 268主客答问浩徐 / 271整理国故与“打鬼”——给浩徐先生的信胡适之 / 273再谈“五四运动”胡适 / 276国民党的意识形态与国家主义革命成功个人不能有自由团体要有自由——十三年十一月三日对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词孙中山 / 282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演说孙中山 / 287国家主义者误解(节录)代英 / 289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节录)戴季陶 / 292新生命之创造(节录)范锜 / 302讨论国家主义并质马复先生(节录)曾琦 砍石 / 305无产阶级与民族运动独秀 / 307对时局宣言(节录)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 / 310醒狮运动发端陈启天 / 313国家主义与国际主义(节录)瞿世英 / 315国家主义者之四大论据(节录)——在无锡第三师范学校讲演曾琦 / 319知难行亦不易(节录)胡适 / 324妇女解放和国民教育新教育意见蔡元培 / 330今日之教育方针陈独秀 / 335女子人格问题叶绍钧 / 340圈套:解放王会吾 / 345妇女解放罗家伦 / 349妇女与职业(妇女问题之一)(节录)陈衡哲 / 359大学开女禁的问题胡适 / 367从艺术发展上企图社会的改造郭绍虞 / 369谈理想教育林玉堂 / 374谈谈理想教育胡寄南 / 380一个改良大学教育的提议任鸿隽陈衡哲 / 384公民教育运动陈宝锷 / 389关于党化教育的讨论张象鼎徐志摩 / 392党化教育是可能的吗叔永 / 400(第三卷)帝国主义与苏俄敬告爱国商人独鹤 / 2敬告爱国工人独鹤 / 3我们反对布尔札维克AD / 4一九二○年之俄国苏维埃政府(节录)罗素 著刘麟生 译 / 8国际的中国胡适 / 14前途的乐观代英 / 18帝国主义心史 / 22经济绝交虎 / 24我们该怎样应付上海惨杀事件?梁启超 / 25关于沪案性质的辨正北京大学教职员同人 / 29高调与责任丁文江 / 33上海不宜继续罢市马寅初 / 38怎样对赤俄?怎样对帝国主义?勉己 / 40论对俄问题梁启超 / 45致陈独秀胡适 / 47论国之保护与奖励梁启超 / 49对中东路问题的意见——致中共中央常委同志的信陈独秀 / 52对于中东路事件之感想——中华民国十八年八月十九日在中央军官学校讲演蒋介石 / 54国民党与共产党纠正对于马克思学说的一种误解F.M. / 58无产阶级与无业阶级梁启超 / 60怎样了解中国的阶级斗争?超麟 / 62民族革命中的共产党 F.M. / 66国民党与阶级争斗代英 / 70评戴季陶先生的中国革命观(节录)存统 / 74关于阶级斗争问题的讨论梁明致 / 78我们的政治意见书(节录)陈独秀 等 / 90关于所谓“红军”问题(节录)陈独秀 / 103东西文化论争、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欧游心影录(节录)——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启超 / 112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节录)梁漱溟 / 129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节录)严既澄 / 138论“比较中西”(节录)——为谈中西文化及民族性者进一解冯友兰 / 144中国文化与西方(节录) 罗素 著枢乾 译 / 148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梁启超 / 153互助的文化观坚瓠 / 160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节录)胡适 / 161吾国人思想习惯的几个弱点唐钺 / 170进化与调和孤桐 / 173儒家哲学是什么梁启超 / 176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梁启超 / 180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 / 184西方文明与中国张东荪 / 193《吴虞文录》序胡适 / 195论今日切要之学章太炎 / 198论六经不够作领袖人才的来源——答孟心史先生胡适 / 202历史之重要章太炎 / 205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王新命 等 / 209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胡适 / 213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胡适 / 216西化问题之批判张佛泉 / 220国粹与西洋文化陶孟和 / 228自信力与夸大狂梁实秋 / 232全盘西化的辩护陈序经 / 236答陈序经先生胡适 / 242科学与人生观的论争人生观张君劢 / 246玄学与科学(节录)丁文江 / 252孙行者与张君劢适之 / 260人生观与科学——对于张、丁论战的批评梁启超 / 263科学与人生观序(节录)陈独秀 / 268答陈独秀先生胡适 / 272人生观之论战序(节录)张君劢 / 274实验主义与革命哲学瞿秋白 / 277新月派与人权运动《人权与约法》的讨论胡适 等 / 284论人权罗隆基 / 287告压迫言论自由者——研究党义的心得罗隆基 / 292我们要我们的自由胡适 / 301专家政治(节录)罗隆基 / 303汪精卫论思想统一罗隆基 / 307对于言论自由之初步认识《大公报》社评 / 310保障人权之谓何?《大公报》社评 / 312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宣言宋庆龄 等 / 315思想自由与文化张东荪 / 317民权的保障胡适 / 330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政之 / 334政府与提倡道德傅孟真 / 339为报界向五中全会请命!《大公报》社评 / 342论统制之宜审慎张佛泉 / 344“第三种人”与左翼文艺运动文学与革命(节录)梁实秋 / 354论思想统一梁实秋 / 359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节录)梁实秋 / 364“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 / 370党治与民治华声 / 372阿狗文艺论(节录)胡秋原 / 375勿侵略文艺胡秋原 / 378“自由人”的文化运动——答复胡秋原和《文化评论》瞿秋白 / 380论“第三种人”鲁迅 / 384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节录)——读《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周起应 / 387训政与宪政制宪问题张慰慈 / 394三权分立与我国邹德高 / 398一党专政与吾国立斋 / 403辟训政说立斋 / 409论中国的共产罗隆基 / 418宪政问题胡适 / 429论国民政治负担张佛泉 / 432宪草中之国民大会《大公报》社评 / 441舛误的民治观念与立宪《大公报》社评 / 444论宪法初稿胡适 / 447从立宪谈到社会改造张佛泉 / 451个人自由与社会统制张佛泉 / 455训政应该结束了罗隆基 / 467宪法与国民大会《大公报》社评 / 473我们究竟要什么样的宪法?张佛泉 / 475现代化、民主与独裁我们走哪条路(节录)胡适 / 480敬以请教胡适之先生梁漱溟 / 487答梁漱溟先生胡适 / 494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节录)罗隆基 / 496我们要财政管理权——什么是预算制罗隆基 / 504资本主义欤?共产主义欤?马寅初 / 510中国现代化问题专辑杨端六陶孟如张良辅 / 512建国问题引论胡适 / 516革命与专制蒋廷黻 / 522建国与专制胡适 / 527再论建国与专制胡适 / 531论专制并答胡适之先生蒋廷黻 / 536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瑞升 / 541政治统一的途径胡适 / 552建国与政制问题张佛泉 / 558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丁文江 / 566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胡适 / 569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胡适 / 572民治与独裁——对于丁文江先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的批评陶孟和 / 577一年来关于民治与独裁的讨论胡适 / 581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胡适 / 593政制改革的大路胡适 / 596我为什么相信民治张熙若 / 605新生活运动为新生活运动进一解胡适 / 610新生活运动纲要蒋介石 / 613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孔子诞辰纪念会上的讲演词汪精卫 / 622在孔子诞辰纪念会上的演说章太炎 / 626国民人格之培养张熙若 / 628再论国民人格张熙若 / 632新启蒙运动、中国社会史及社会性质的论争封建制度论(节录)王亚南 / 638通信(节录)秋原 / 650中国经济的分析及其前途之预测(节录)刘镜园 / 653研究中国社会史方法论的几个先决问题(节录)陈伯达 / 662中国目前的文化运动(节录)艾思奇 / 667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节录)何干之 / 670论新启蒙运动——第二次的新文化运动——文化上的救亡运动陈伯达 / 675什么是新启蒙运动艾思奇 / 680(第四卷)国民政府的正统思想及其批判最近二十年国内思潮之动向刘炳藜 / 2中国社会思潮的新倾向(节录)孙啸凤 / 7行的哲学之认识(节录)夏君虞 / 11力行哲学的基本认识(节录)袁月楼 / 15力行哲学与伦理改造(节录)冯蔚国 / 18中国之命运(节录)蒋介石 / 23斥所谓《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范文澜 / 27评《中国之命运》(节录)陈伯达 / 33战 国 策大政治时代的伦理(节录)——一个关于忠孝问题的讨论林同济 / 44优生与民族(节录)——一个社会科学的观察林同济 / 49建国在望的第三周文化雷海宗 / 54战国时代的重演(节录)林同济 / 58历史警觉性的时限雷海宗 / 65民主政治与战国时代林良桐 / 68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节录)——列国阶级的形态观林同济 / 71“战国”派对战争的看法帮助了谁?(节录)——斥林同济《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一文汉夫 / 80民族文学运动陈铨 / 87“民族文学”与法西斯谬论《解放日报》编者 / 95新 哲 学辩证法的各种问题(节录)张东荪 / 98腐败哲学的没落(节录)——为批判张东荪编的《唯物辩证法论战》而作陈伯达 / 101艾思奇的新哲学讲话——由对立哲学到联合哲学谭辅之 / 110西方学术思想在吾国之演变及其出路张君劢 / 116谈理性主义胡绳 / 122哲学理论的生活应用例证(节录)史实 / 125辩证法与形式逻辑(节录)钱曼予 / 131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节录)梓年 / 135新传统主义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 / 142何谓唯心论(节录)——兼评贺麟著《近代唯心论简释》谢幼伟 / 148对于儒家哲学之新修正冯友兰 / 151关于新理学李文湘冯友兰 / 156一个唯心论者的文化观——评贺麟著《近代唯心论简释》胡绳 / 159论《新理学》的哲学方法洪谦 / 164时代思潮的演变与批判贺麟 / 170五伦观念的新检讨贺麟 / 178与友论新唯识论熊十力 / 186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近代唯心论简述》代序贺麟 / 194两种人生观之交替与中和(节录)钱穆 / 197中国传统政治与儒家思想(节录)钱穆 / 203中国人之法律观念钱穆 / 208论读经郭沫若 / 217东西接触与中国文化之新趋向(节录)钱穆 / 220学统与治统(节录)——政学私言五钱穆 / 228宪政与法治国民大会问题——中华民国未来民主宪法十讲之四张君劢 / 234政治分治与行政分治楼邦彦 / 244宪法所定制度的测论——宪法浅评之四萧公权 / 249行宪需要反对党崔书琴 / 255论《文汇》、《新民》、《联合》三报被封及《大公报》在这次学潮中所表示的态度储安平 / 259我们对于政府压迫民盟的看法周炳琳 等 / 263人身自由的保障问题韩德培 / 265评《出版法》修正草案(一)韩德培 / 271论这次的大选楼邦彦 / 278国大评论储安平 / 283论“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楼邦彦 / 291论“公然反对政府”楼邦彦 / 295宪法第一条之意义——中华民国新宪本义十讲之一张君劢 / 298中国需要忠实有力的在野党《世纪评论》社论 / 302此时行宪应有的根本认识和重点所在(节录)贺麟 / 304论所谓“中国式的代议制度”吴晗 / 308自由主义法国人权协会之《人权宣言》张君劢 / 316罗斯福与新自由主义傅斯年 / 321中国民主同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国民主同盟 / 326我们的志趣和态度储安平 / 338中国时局前途的三个去向王芸生 / 342家庭关系•政治关系•民主政治吴恩裕 / 345民主政治与自由邹文海 / 350论“神话政治”(节录)——评国共两党的政治领导周绶章 / 356说民主萧公权 / 360中国的政局(节录)储安平 / 368追述我们努力建立“联合政府”的用意张东荪 / 373中国政党政治往哪里走?——一党制乎?两党制乎?多党制乎?孙斯鸣 / 377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胡适 / 383论“民主国际”吴世昌 / 386从民主到帝国谷春帆 / 388论尊孔与民主的矛盾朱本源 / 394自由乎?平等乎?吴恩裕 / 400“左派”是罪名吗?——敬以请教浙江高等法院的三位法官先生钱实甫 / 404历史的教训吴恩裕 / 410从中国的历史看民主政治吴世昌 / 413读《关于中共往何去?》兼论自由主义者的道路李孝友 / 417论自由主义者的道路(节录)施复亮 / 421英国人看中国共产党Times / 427论民主与民本李栋材 / 431梦魇的觉醒?潘光旦 / 435论反动(节录)贺麟 / 439关于“中共往何处去?”杨人楩 / 443自由主义是否没落黄炳坤 / 446自由主义胡适 / 453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序胡适 / 458自由与平等傅斯年 / 466民主与极权的冲突胡适 / 470关于自由经济统制经济问题——为上海银行学会讲前溪 / 480“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可以实行吗?梁子范 / 486社会安全问题马季廉 / 498《新经济》的使命 / 503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吴世昌 / 506中国经济往何处去?戴世光 / 510经济正义与社会安全郑林庄 / 514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蒋廷黻 / 518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傅孟真 / 522中国当前的经济祸患应由既得利益阶级负责杨西孟 / 527社会主义的虚妄欧阳宾 / 533社 会 学人的控制与物的控制潘光旦 / 540家制与政体潘光旦 / 547论绅士——“从社会结构看中国”之一费孝通 / 556论知识阶级——“从社会结构看中国”之二费孝通 / 563礼治秩序(杂话乡土社会)费孝通 / 572论保长——“从社会结构看中国”之三胡庆钧 / 576论师儒——“从社会结构看中国”之四费孝通 / 583论商贾——“从社会结构看中国”之五袁方 / 592无为政治(杂话乡土社会)费孝通 / 600关于“城”“乡”问题——答姜庆湘先生费孝通 / 604男女有别(杂话乡土社会)费孝通 / 608血缘和地缘(杂话乡土社会)费孝通 / 612抗战胜利后的文化与学术学术自由与文化进展罗忠恕 / 618士的使命与理学(节录)张东荪 / 624当前文化工作者的任务——三十五年十月十九日首都文化界联谊会席上讲词陈立夫 / 632中国文化特征之研究(节录)梁漱溟 / 636哲学是什么?哲学家应该做什么?——四月五日在北京大学演讲张东荪 / 647张东荪先生的思想(节录)林布 / 651答林布君兼论左派理论张东荪 / 658十年来的教育文化统制(节录)——教育文化低落的最大原因蔡尚思 / 661两种克服自然的知识活动及其冲突刘绪贻 / 665哲学与哲学家(节录)张申府 / 671读了张东荪先生新著《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之后(节录)夏炎德 / 678道德的眼镜刘绪贻 / 683新道德之基础——十月十五日在湖北省省训团讲张君劢 / 688理性与狂妄张申府 / 693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中古哲学中与今日意识中的一个根本问题雷海宗 / 697延安整风运动三八节有感丁玲 / 704野百合花实昧 / 707读“野百合花”有感齐肃 / 713发扬五四的启蒙精神社论 / 7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 / 720“五四”偶谈傅斯年 / 735

编辑推荐

田晓青编著的《民国思潮读本(共4册)》是民国时期思想界著名人士的著名篇章的汇集,文章涉及哲学、政治、科学、文化、教育、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不但是宝贵的史料文集,还对于今天之中国有着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老资料,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本书是一部思想文化方面的史料文集,它将民国时期的一些文章集在一起,以便人们查阅。“继往开来”是个好说法,然而“继往”,首先要“知往”,这部文集就是用来帮助人们“知往”的。文集篇章的时间选择范围是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中国的这个历史时期,是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的时期;是激烈变革和不断转折的时期;是社会矛盾复杂又尖锐的时期;是中西文化空前交流碰撞的时期;也必然是思想异常活跃、文章非常庞杂的时期。从某种角度讲,这个时期是中国继春秋战国后的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

内容概要

本书的作者是民国时期的近百名各界的著名人物。

章节摘录

《新青年》宣言陈独秀本志具体的主张,从来未曾完全发表。社员各人持论,也往往不能尽同。读者诸君或不免怀疑,社会上颇因此发生误会。现当第七卷开始,敢将全体社员的公共意见,明白宣布。就是后来加入的社员,也公同担负此次宣言的责任。但《读者言论》一栏,乃为容纳社外异议而设,不在此例。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我们相信世界各国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因袭的旧观念中,有许多阻碍进化而且不合情理的部分。我们想求社会进化,不得不打破“天经地义”“自古如斯”的成见;决计一面抛弃此等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贤哲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希望那虚伪的,保守的,消极的,束缚的,阶级的,因袭的,丑的,恶的,战争的,轧轹不安的,懒惰而烦闷的,少数幸福的现象,渐渐减少,至于消灭。我们新社会的新青年,当然尊重劳动;但应该随个人的才能兴趣,把劳动放在自由愉快艺术美化的地位,不应该把一件神圣的东西当做维持衣食的条件。我们相信人类道德的进步,应该扩张到本能(即侵略性及占有心)以上的生活;所以对于世界上各种民族,都应该表示友爱互助的情谊。但是对于侵略主义、占有主义的军阀财阀,不得不以敌意相待。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和过去及现在各派政党,绝对断绝关系。我们虽不迷信政治万能,但承认政治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生活;而且相信真的民主政治,必会把政权分配到人民全体,就是有限制,也是拿有无职业做标准,不拿有无财产做标准;这种政治,确是造成新时代一种必经的过程,发展新社会一种有用的工具。至于政党,我们也承认他是运用政治应有的方法;但对于一切拥护少数人私利或一阶级利益,眼中没有全社会幸福的政党,永远不忍加入。我们相信政治、道德、科学、艺术、宗教、教育,都应该以现在及将来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为中心。我们因为要创造新时代新社会生活进步所需要的文学道德,便不得不抛弃因袭的文学道德中不适用的部分。我们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破除迷信妄想,是我们现在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我们相信尊重女子的人格和权利,已经是现在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并且希望她们个人自己对于社会责任有彻底的觉悟。我们因为要实验我们的主张,森严我们的壁垒,宁欢迎有意识有信仰的反对,不欢迎无意识无信仰的随声附和。但反对的方面没有充分理由说服我们以前,我们理当大胆宣传我们的主张,出于决断的态度;不取乡愿的,紊乱是非的,助长惰性的,阻碍进化的,没有自己立脚地的调和论调;不取虚无的,不着边际的,没有信仰的,没有主张的,超实际的,无结果的绝对怀疑主义。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胡适我们为供给大家一个讨论的底子起见,先提出我们对于中国政治的主张,要求大家的批评,讨论,或赞助。(一)政治改革的目标我们以为现在不谈政治则已,若谈政治,应该有一个切实的、明了的、人人都能了解的目标。我们以为国内的优秀分子,无论他们理想中的政治组织是什么(全民政治主义也罢,基尔特社会主义也罢,无政府主义也罢)现在都应该平心降格的公认“好政府”一个目标,作为现在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我们应该同心协力的拿这共同目标来向国中的恶势力作战。(二)“好政府”的至少涵义我们所谓“好政府”,在消极的方面是要有正当的机关可以监督防止一切营私舞弊的不法官吏。在积极的方面是两点:第一,充分运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第二,充分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三)政治改革的三个基本原则我们对于今后政治的改革,有三个基本的要求:第一,我们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因为这是使政治上轨道的第一步。第二,我们要求一个“公开的政府”,包括财政的公开与公开考试式的用人等等,因为我们深信“公开”(Publicity)是打破一切黑幕的唯一武器。第三,我们要求一种“有计划的政治”,因为我们深信中国的大病在于无计划的漂泊,因为我们深信计划是效率的源头,因为我们深信一个平庸的计划胜于无计划的瞎摸索。(四)政治改革的唯一下手工夫我们深信中国所以败坏到这步田地,虽然有种种原因,但“好人自命清高”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好人笼着手,恶人背着走。”因此,我们深信,今日政治改革的第一步在于好人须要有奋斗的精神。凡是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应该为自卫计,为社会国家计,出来和恶势力奋斗。我们应该回想,民国初元的新气象岂不是因为国中优秀分子加入政治运动的效果吗?当时的旧官僚很多跑到青岛天津上海去拿出钱来做生意,不想出来做官了。听说那时的曹汝霖,每天在家关起门来研究宪法!后来好人渐渐的厌倦政治了,跑的跑了,退隐的退隐了;于是曹汝霖丢下了他的宪法书本,开门出来了;于是青岛天津上海的旧官僚也就一个一个的跑回来做参政咨议总长次长了。民国五六年以来,好人袖手看着中国分裂,看着讨伐西南,看着安福部的成立与猖獗,看着蒙古的失掉,看着山东的卖掉,看着军阀的横行,看着国家的破产丢脸到这步田地!——够了!罪魁祸首的好人现在可以起来了!做好人是不够的,须要做奋斗的好人;消极的舆论是不够的,须要有决战的舆论。这是政治改革的第一步下手工夫。(五)我们对于现在的政治问题的意见我们既已表示我们的几项普通的主张了,现在我们提出我们的具体主张,供大家的讨论。第一,我们深信南北问题若不解决,一切裁兵,国会,宪法,财政等等问题,都无从下手。但我们不承认南北的统一是可以用武力做到的。我们主张,由南北两方早日开始正式议和。一切暗地的勾结,都不是我们国民应该承认的。我们要求一种公开的,可以代表民意的南北和会。暗中的勾结与排挤是可耻的,对于同胞讲和并不是可耻的。第二,我们深信南北没有不可和解的问题。但像前三年的分赃和会是我们不能承认的。我们应该预备一种决战的舆论做这样和会监督。我们对于议和的条件,也有几个要求:(1)南北协商召集民国六年解散的国会,因为这是解决国会问题的最简易的方法。(2)和会应责成国会克期完成宪法。(3)和会应协商一个裁兵的办法,议定后双方限期实行。(4)和会一切会议都应该公开。第三,我们对于裁兵问题,提出下列的主张:(1)规定分期裁去的兵队,克期实行。(2)裁废虚额,缺额不准补。(3)绝对的不准招募新兵。(4)筹划裁撤之兵的安置办法。第四,我们主张裁兵之外,还应该有一个“裁官”的办法。我们深信现在官吏实在太多了,国民担负不起。我们主张:(1)严定中央与各省的官制,严定各机关的员数。如中央各部,大部若干人(如交通部),中部若干人(如农商部),小部若干人(如教育部)。(2)废止一切咨议顾问等等“干薪”的官吏。各机关各省的外国顾问,除极少数必需的专家之外,一律裁撤。(3)参酌外国的“文官考试法”,规定“考试任官”与“非考试任官的范围与升级”办法,凡属于“考试任官”的非经考试,不得委任。第五,我们主张现在的选举制度有急行改良的必要。我们主张:(1)废止现行的复选制,采用直接选举制。(2)严定选举舞弊的法律,应参考西洋各国的选举舞弊法(Corrupt practice Laws),详定细目,明定科罚,切实执行。(3)大大的减少国会与省议会的议员额数。第六,我们对于财政的问题,先提出两个简单的主张:(1)彻底的会计公开。(2)根据国家的收入,统筹国家的支出。以上是我们对于中国政治的几个主张。我们很诚恳的提出,很诚恳的请求全国的人的考虑,批评,或赞助与宣传。十一,五,十三。提议人职业蔡元培国立北京大学校长王宠惠国立北京大学教员罗文干国立北京大学教员汤尔和医学博士陶知行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王伯秋国立东南大学政法经济科主任梁漱溟国立北京大学教员李大钊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陶孟和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朱经农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张慰慈国立北京大学教员高一涵国立北京大学教员徐宝璜国立北京大学教授王征美国新银行团秘书丁文江前地质调查所所长胡适国立北京大学教务长国大评论《观察》,第4卷第9期,1948年4月24日储安平一、训政问题这次国大开会的情形很糟,糟到连国民党的党报都不得不出而指责。据我们所看到的京、沪、津各地报纸所载有关国大会场情形的记载,字里行间,大都含讽带讥,印象不好。有人认为国大有二千多人在一起开会,会场秩序不易控制,一切情形难望理想,这是第一次的民主学习,大家应将期望的尺度放宽一点。不过我们应当指出,天下的事情,不像样也有一个不像样的限度,在限度以内,大家可以原谅,超过了某种限度,便使人难于默缄。像这样一个二千多人的会议,要希望每一议事,每一发言,都按规就矩,有条有理,自然未免求之过高。但是动辄起噓,随便喊打,亦未免失之过分。国大代表来自各地,所受教育,程度不一,我们亦不能希望每个代表的发言礼貌,都能符合水准,但报载居然有人高喊“他妈的民主”,则未免相去更远。本人目睹会场情形,一言不合,四座喊打,意气之徒,直奔讲坛,若无职员劝解,定必扭成一团;偌大一个会场,东一簇,西一簇,乱哄哄,气冲冲,尽管主席嘶哑喉咙,要求维持秩序,可是无人理会,一片喧嚣,一团乱糟,使我们这些旁听之士,除了微微一笑之外,简直无感可想。我们细加分析,造成这种不体面的情形,一部分是知识问题,一部分是修养问题;而两者实际上仍然是一个教育问题。就知识言,本人亲耳听到一个代表发言,谓“国大有修改宪法之权,如其我们这次不修改宪法,就是我们没有尽我们的责任”。此种逻辑,不知何来。修宪之案,均须三读通过,举行二读会时,有一位代表大嚷,说上次业已通过(所谓“上次”,实际上是一读会),为什么还要讨论?有人告诉他议案须经三读,始能通过,这位代表还是不服。国大代表,不远千里进京开会,而不肯在事前稍为补充补充自己的知识,严格言之,可谓有亏职守。就修养言,民主政治的原则是讲理,喜欢打的朋友,何必竞选国大代表?要讲理就得听反对的意见,不愿意听反对的意见的人何必竞选国大代表?民主国家的会议代表,都应具有某种水准以上的教育素质。我们应维持这种水准,我们应提高代表的素质以符合这种水准,我们不应降低这种水准来迁就代表的素质!这次国大开会之糟,业已众口一词。但是大家都在议论国大代表的品质,而很少有人追究这一个失败的国大的责任应由谁负。本人认为这次国大开会情形如此之糟,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国大代表所负的责任小,二十年实行训政的国民党应负的责任大。议会的成就如何,就得看议员的素质如何;议员的素质如何,又得看选民的素质如何以及国家政治上的风气如何。选民的素质高,产生出来的代表的素质自然也跟着高;国家在政治上的风气好,选举的成绩自然也跟着好。国民党训政前后二十年。经过这二十年,本来是三十岁的人,现在已经五十岁了;本来二十岁的人,现在四十岁了;本来是十岁的孩子,现在也变成为三十岁的人了;至于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差不多完全是在国民党的训政阶段中长大的。在这次的大选活动中,无论选民或竞选人,大多数都是在二十岁至五十岁之间的公民,这些选民与竞选人的素质的高下,不能不说与二十年来国民党训政的成绩无关。当初中山先生遗教认为“由国民革命所产生之中华民国人民在政治的知识与经验之幼稚上,实等于初生之婴儿。中国国民党即产生此婴儿之母。既产生矣,则保养之,教育之,方尽革命之责”。所以训政的目的,即在训练人民如何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然而我们现在从国大的选举以及这次国大开会的情形来看,国民党训政二十年的成绩究竟在什么地方?众所周知,这次国代和立委的选举,弊端百出,弄到发生命案、选官被控、绝食抬棺,笑话之多,开中外古今纪录。选举的成绩如此,国民党对于这二十年来“训政”的这段历史,何以交代?再说代表素质,今日国大代表的素质,难道都是理想的吗?难道都够得上国家的水准吗?假如国内还有素质更好的公民,何以那些素质更好的公民无法产生,因之使国家的政治水准得以随之提高?国民党对于此点,有何自解?我们很坦白地说,从这次国大选举和国大开会情形来论,国民党二十年的训政,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了!国民党要是有勇气,对于这点应当坦白承认。也许他们看到这二十几天来国大的情形,内心里也在惭愧。但惭愧是消极的。过去的虽然过去了,假如国民党能够从过去的失败中得到一种教训,则过去的失败,犹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失败。行宪以后,实际上掌握权力的党还是国民党,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拿出良心来,拿出勇气来,全盘改变作风,真正替国家做点事情。只有以国家为第一,才能大公无私;只有大公无私,才能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只有有成就的人、团体、党派,才能在这时代的洪流中立脚!二、总统问题关于总统问题,我们要分几点来议论。第一,在现实政治里,第一任总统是蒋主席,几乎成为一个不移之局。四月四日蒋主席正式表示不愿出任总统,一笔惊人,于是各方揣测丛生,有的认为这是一种姿态,有的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表示。据我们所知,蒋主席这一着绝对不是一种“姿态”,这也不但不是一种消极的表示,而且相反,正是一种最最积极的做法。这是一着棋,一种政策,绝不是“姿态”,而是一种“决定”。何以言之?原来在政协时代,大家制宪,都以蒋主席为对象,想用各种方法来限制他的权力,因为当初大家假定,将来的总统一定是蒋主席。蒋主席宣布不出任总统,这是一种战略,使企图围扑他的人扑了一个空。据说这是蒋主席在牯岭静思以后的决定。蒋主席是喜欢负责任的人,宪法给总统的权力加上种种限制,这一点,就蒋主席的性格来说,是他受不了的。同时,至少在蒋主席看来,在目前的政治局面下,仍须由他来主持,总统既无权,他只好改任有权的职位,这就是早在一个月以前,本刊四卷四期所载蒋主席可能不做总统,改长行政院这一报告的根据。所以,不做总统做行政院长,绝不是消极的表示,而是十分积极的决定。无奈国民党的党人不了解他这一政策,这一谋略,还是哭哭啼啼的认为要是他们的蒋总裁不出任总统,他们的党就完了。听说蒋主席这次非常生气,认为他的党人不仅不能帮他的忙,甚至还不能了解他。但是结果呢?各种实际形势,仍然要求非由蒋主席出任总统不可,而其救济的办法是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授总统以非常的大权。蒋主席不愿出任总统,本来是为了总统的权力太小,现在“权力”的问题既然有了补救办法,蒋主席自然可以“俯顺舆情”,出任总统了。这就是这次总统之选所生的曲折的一个最客观最正确的分析。而在这个分析之中,我们应可得到一个结论:蒋主席不拟出任总统,改长行政院,这多少还近于“人迁就制度”的精神;现在,为了要蒋主席出任总统,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授以大权,则就又走着“制度迁就人”的老路了。第二,大家都说,现在中国,除了蒋主席,还有什么人可以出任总统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包括着两个问题:一、在现实的国民政府政局里,还有那一个人能有像蒋主席所有的那种统筹全局的权力呢?二、竞选就是一种比赛,也可以说是一种挑战(Challenge)。现在有那一个人敢起而与蒋主席挑战(竞选)呢(陪选另作别论)?由这两个问题,引起了一个更重要更基本的问题,这一个更重要更基本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进而研究的,即为什么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在国民政府的统治下,除了蒋主席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在声望和权力方面,可以勉强和蒋主席侪与并列的地位呢?十几年来,社会上对于中国的政局有一种笼统的印象,认为当局御人,常采“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的办法。我们看,在党务和教育方面,这一面有一个陈立夫,那一面就有一个朱家骅;财政经济方面,这一面有一个孔祥熙,那一面就有一个宋子文;军事方面,这面有一个何应钦,那一面就有一个陈诚;派系方面,这面有一个CC,那一面就有一个政学系。使各方面都造成一种均势的局面,大家都环绕着一个人,任何方面都再也跳不出第二个全国性的领袖人物。这种情形,据我们所能了解的,对于要真正实行民主政治,实在是一种基本的、十分严重的缺陷。因为在一个民主国家中,全国性的领袖必不能仅限于一人。所以我们看,在英国,保守党有保守党的党魁,工党有工党的党魁,两个党魁在个人的才能上容有高下之分,而在国家的活动中,都能保持独立的地位,所以一旦丘吉尔内阁垮台,艾德礼也一样能起而组阁,掌握国家的大舵。在美国,现在正忙大选,我们看,共和党、民主党、第三党,都各拥有全国性的领袖,一旦时势需要,均可起而执政。假如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领袖,或者只容许产生一个领袖,这种国家绝对不够条件推行真正的民主政治。现在蒋主席业已当选为总统,我们希望以后政府当局,能多替国家培养几个政治领袖,特别是反对派的领袖。第三,纯粹从政治制度着眼,这次我们选举总统,是很滑稽的。我用“滑稽”两字是因为我想不出其他任何更适当的字眼。总统选举法里虽然规定可以自由签署提名,实际上那是给无党派的独立人士一种机会,以便没有党籍的独立人士亦可竞选总统。至于政党方面,按照各国通例,其候选人仍应由政党提出。这次国民党没有提总统候选人,由签署提名的总统候选人也没有发表竞选演说,这些已是出乎常例,而最妙的,国民党里竟然有两个人出来竞选总统。这算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学政治学的人,简直没有法子解释。而尤其妙的,居正最初表示竞选总统,其后又说不竞选了。不竞选,且罢了,还发表了一个声明说:余不揣庸朽,偶听朋友劝告,出而竞选总统。嗣经记者围绕,率作片面谈话,虽曰吹笙引凤,识者已窃笑矣。兹幸经本党全会深切研究,郑重决议,一致恳请总裁出而应选为第一届总统候选人。舆论既有所归,谠论衷于一是,余身为党员,应即服从党议,再不作竞选言说,以淆观听。读了这个声明,简直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居氏身为司法院院长多年,总统之选,何等郑重,而忽竞忽不竞,真是使人迷惑;而结果呢,读者也许不免要捧腹大笑,因为居氏仍旧是竞选了!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说一句话:即今日政治上的人物,是如何的随便!政治如此,安得不使今日一般青年对于政府失望!第四,这次参加国大的政党,除国民党以外,还有青年党和民社党。这两个党这次都没有人参加竞选总统,这也是奇怪的事情。组织政党的目的何在?曰:希望掌握政权,俾可实现本党的政策耳。竞选总统,本党不提候选人,而却去支持他党的领袖,政党史上,事不多见。去年四月,国、民、青三党共同执政,共同拥戴蒋主席,是犹可说;现在行宪,三党各自独立,法理上的立场已变,那还能承袭三党共同执政时代的作风?曾琦还要发表声明,说什么总统要具五个基本标准,五个附带条件,真可谓“其臭不可闻也”。假如这批臭虫都赶不出中国的政治舞台,请问中国的政治那有清明进步的一天?三、副总统问题第一,关于副总统,国民党一党有四位候选人,其不合理,正如国民党一党有二人竞选总统一样,已详前论,此处不赘。严格言之,国民党应当只提一个人出来竞选副总统,现在搁起不管,听他们去自由竞争,无非顾全事实。由此可见,今日中国的政治,一切还是以顾全事实为主,以顾全制度为次。在这种政治作风之下,还谈得上什么实行“宪政”!第二,关于选举副总统,在国大代表之间,我们最容易听到的一种论调是:“糟糕,这几位候选人都是朋友,叫我到底选了哪一个好呢?”我们愿意告诉代表诸君:你们错了!人民选举你们,是委托你们,要你们替他们挑选一个最好的副总统,你们不应当从“朋友交情”的观点来作投票取舍的标准。你们这种话,初听好像没有什么,细加研究,就十分严重,因为这牵涉到你们对于“代表”职责有无基本的认识了。四、宪法问题第一,国大一开,就有许多代表要求修改宪法。宪法应不应修改,此处不谈,而会场上所以闹得如此一团糟,归根结底,还是吃了宪法一百七十四条的漏洞的亏,宪法一百七十四条文云:宪法之修改,应依下列程序之一为之:一、由国民大会代表总额五分之一之提议,三分之二之出席,及出席四分之三之决议,得修改之。二、由立法委员四分之一之提议,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员四分之三之决议,得拟定宪法修正案,提请国民大会复决。此项宪法修正案,应于国民大会开会前半年公告之。右文第二款,立法院依法议决之修宪案,应于国民大会召开之前半年公告之,这是十分合理的,其目的在使国人注意,有充分讨论之时间,并使国大代表及政府当局都能明白一般舆论的背向。但是同条第一款为什么不作同样的规定呢?这是一个漏洞。宪法是国家大法,绝大多数的公民没有机会表示意见,由二、三千个代表一下子便可随便修宪,这是很危险的。假如一百七十四条第一款,也规定由国民大会代表总额五分之一所提议的修宪案,应于国大召开前半年公布,至少这次国大召开后,便不致因修宪问题弄得“满屋皆嘘”了!第二,政协时代,按照张君劢的主张,将四权散布于人民,人民直接行使四权,是谓国民大会,即所谓化有形之国大为无形之国大。其后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坚决反对,国民党与非国民党终于妥协,保持国民大会之形式,而减削其权力,使其职权仅限于:(一)选举总统、副总统,(二)罢免总统、副总统,(三)修改宪法,(四)复决立法院所提之宪法修正案。这次国大召开,总统、副总统尚未选出,第二款“罢免”一项自然谈不到;新的立法院尚未成立,第四款复决立法院的修宪案也谈不到;宪法尚未实行,利弊得失尚不可知,一般意见都不主修改,所以真正的任务,乃在选举总统、副总统;除了选举总统、副总统外,并无其他权力。但国大代表不甘寂寞,一开会就要求讨论国事,听取施政报告。从法理的立场言之,凡此皆与宪法规定不合;在宪法的条文中,国大代表并无此种权力。政府当局宣称,此次召开国大,即为行宪之始,而不料国大一开,国大代表本身即做了破坏宪法的行为,同时政府居然接受国大代表的要求,各部会首长一一到会报告施政,亦即不啻政府也跟在国大代表的后面,从事破坏宪法。所以这次的国民大会,在政府的原意也许视之为行宪之始,而事实上这次的国民大会,却变成为毀宪之始,国大代表和政府步伐一致,领导毀宪,这一点是使一切爱护宪法的公民,都引为遗憾的。第三,国大代表要求修改宪法,主要的动机是认为国大的职权太小,要设法增加国大的权力。就人情言,他们这种心理,我们是极能了解的。可惜国大代表忘了一件事,即他们只站在“国大代表”的角度上看国大,而没有从整个国家制度的角度上看国大。为欧、美民主国家上、下议院所有的种种职务和权力,在现行宪法上,已分由监察、立法两院行使,无需再半空中杀出一个国民大会来分权。这个国民大会在现行宪法中,本来是一个很特殊的组织。为什么有这个组织呢?最初因为中山先生的遗教中,有“国民大会”这一名目。张君劢主张人民直接行使四权,即称之为“国民大会”,其实,人民行使四权,就是人民行使四权,直截了当,还叫什么国民大会不国民大会呢?这无非是为了顾到国民党的面子,保存了中山先生“国民大会”这一个名称。后来因为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反对,故仍使国民大会变为有形,而改变了它的职权。这就是现在“国民大会”的来历。现在许多人,包括国民党和政府里的开明分子,想来想去,还是张君劢的办法高明,即化有形之国大为无形,认为国民大会是不需要的。这次国大代表的选举,已在宪法颁布之后,既然竞选国大代表,理应对于国大代表的权力,有一了解。假如认为国大代表的权力太小,太空,希望得到更多的权力,则当初为什么不去竞选立委,而却竞选国大代表?在国家的整个制度中,国民大会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不站在国家整个制度的角度来看,却仅仅站在自身权力的角度来看,闹着要增加国大职权,我们认为这种态度是不合理的。第四,国大通过了一个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理由是现在是一个“戡乱”时期,应当给予总统以非常的权力。我们对于这种理论,不敢苟同,理由如下:(一)这个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算不算是宪法的一部分呢?假如认为这个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是宪法的一部分(四月十九日王世杰在国民大会上解释,谓这个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是一种宪法的补充条文,既称为宪法的补充条文,当然也就构成为宪法的一部分),则我们认为: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根本大法理应笼罩到一个国家无论在战时、或在平时的一切统治的原则,决不能说,这部宪法,平时可行,战时不可行。美国在最近三十年中,两次参加世界大战,我们也没有看到一到战时美国宪法便要增加补充条文,授总统以特殊的权力。假如认为这个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不是宪法的一部分,则为什么要由国民大会来通过这个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欧、美各国在非常时期虽亦有授权行政首领以若干特权,但此种权力,均由立法机关所赋予,国民大会非立法机关,由国民大会来授权行政首领,于制不合。(二)目前政府已把共产党称为“共匪”,动员戡乱。我们现在即从政府的立场来说,则我们认为,政府出兵清剿“共匪”,和政府派一团兵到太湖去剿匪,在性质(nature)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匪”的数目的多或少,“匪”的组织的松或严,至于政府出兵剿“匪”这一行为,其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假如今日政府打“共匪”,要增加什么临时条款,授总统以非常之权,则岂不是将来政府要派兵到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去围剿湖匪时,也须增加什么临时条款,授总统以大权吗?要是这样,则我们的国家也就永远没有回复到平时的可能,我们的宪政也永远不能走上正轨了。所以就纯粹的法理立场,增加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例【款】,其理不通。(三)中国今日需要努力者,即是要大家来推动,使这个国家进入于法治境界。要讲法治,即须尽量使制度法律化,人迁就制度,不要制度迁就人,不要因人立制,不要因人授权。假如我们随随便便,今天一个特殊条款,明天一个特种法律,这样下去,我们永远不能达到法治的境界。所以在任何理由之下,我们认为国民大会通过这个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都和宪政的精神不符。四月二十一日


 民国思潮读本(套装共4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不管这套书的腰封多么恶俗,里面每一篇文章都记载了民国那一代知识分子浓厚的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广阔的视野、认真的态度;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相形之下,我们当下的中国知识青年是多么地亏欠这个时代、这个饱经沧桑的祖国啊。
  •     此书出版不易,要买从速,不知道会不会被和谐……书太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者和主题,看了一部分,真的很棒!窦海军老师写的序也很棒!“思想、思潮远不等于现实的果子,即使它是对的,是符合文明发展潮流的。国民党虽然在1947年就宣布了行宪,但当时内战正在进行,宪政名不副实。国民党退到台湾以后,又继续实行戒严,宪政也是一纸空文。直到三十多年后,民国思潮中民主宪政的思辨,才在台湾结了果子。我想这与蒋经国有着国民党大陆政府腐败、崩溃的切肤之痛有关,甚至可以猜测这与蒋介石兵败后的晚年反省也不无关系。台湾的路径,一定会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证明了在中国文化范围乃至黄种人范围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还可能具有火种的作用,只是我们无法预测这个意义能够在何时、以何种形式,得以大力度地具体呈现罢了。”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卷帙浩繁,胡吃海塞。从前从未想过,民国思潮,竟能奔流如斯。历史课本上说,民国如万古长夜,诸法不行,大道崩解,唯共产主义,如一线天光,星火燎原。一卷一卷的翻下去,不禁浮想联翩。只是文章多节选,多删节,多阉割,不甚爽利。
  •     曾经耳熟能详的文章名,想看却难以看到的文章汇总。一个时代的呼声,一代人的思考与追求,志存高远,心怀天下。可惜不少文章是节选的,这么厚实的出版,原本是可以全文刊出的。腰封实在很不雅,扔了。
  •     还以为年前收不到了呢,相信亚马逊,怎么说呢比什么宝要多一些
  •     如果你喜欢,那你就找对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