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拉玛相会》书评

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0
ISBN:9787536521674
作者:(英)亚瑟・克拉克
页数:210页

闲话一点

《与拉玛相会》是亚瑟•克拉克所作拉玛系列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并同获1977年雨果奖与星云奖。整个故事并不复杂,一艘外来人工飞船进入太阳系,牛顿船长和他的努力号被派去调查,解决了一个核弹危机后,各自返航,皆大欢喜。故事精妙的在于对拉玛飞船内部的描写,尤其在不知何故整个飞船系统启动后,两天之内从毫无生命的一锅有机汤进化出微生物,藻类,生产出占大气50%+的氧气,以及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出现的生物机器人。由于故事背景中,人类已经成功移民到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从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到最远的海王星卫星,组建了含7个成员的联合行星U.P.。因此,一艘外来飞船并未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成如其他科幻小说中描写的,极为激烈的社会震动与变革,作者也未着笔于此。唯一有关的主要情节是水星人认为拉玛有可能会变轨成为太阳行星,继而控制整个太阳系,为此他们发射了一颗核弹准备在拉玛变轨前摧毁它。牛顿船长考虑半天后,同意了手下罗德里格的计划,沉默了核弹。这里船长的心理描写颇有意思:行动或不行动——这是问题所在。牛顿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到同那位丹麦王子有这么密切的关系。无论他选择哪一方,善与恶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他面对着道德上最困难的决定。如果他选择错了,很快就能知道;但如果是对的,他却可能永远也证明不了。没有必要再继续进行逻辑的辩论,无休止地猜想将来会是这样或是那样的了。这样做将使一个人永远在原地打圈圈。还是听听自己的心声吧。他平静下来,库克的眼神从几世纪外注视着他。“我同意你,船长,”他悄声说道,“人类得凭良心而活着。不管水星人怎样辩论,生存并非一切。”从道德或者逻辑上,对这种只有未来的人才能判断的事都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偏向一方的答案,然后选择背后的压力又让人难以承受,船长选择像库克船长那样温和的对待手下人以及新大陆上敌对的当地人,他认为拉玛上的生物并未存有恶意,阻止了对拉玛的摧毁行动。船长的认定是由于之前拉玛里的生物机器人所表露出的态度和拉玛本身的研究价值,使得他偏向了这边,而水星无视行星联盟私下行动产生的厌恶感又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船长阻止了军医捕捉类蜘蛛生物进行研究的行为。“我怀疑。”牛顿说,“就算能行,我们也不能冒险。我们不知道那家伙的智力有多高,而且你那方法很可能弄断它的腿。这样我们就将卷入真正的麻烦了。”“但我必得有个样品!”“你只得满足于吉米的那束花了——除非这家伙自愿同你合作。别想了吧!试想某些物类来到地球而认为你是一个合适的解剖样本时,你会喜欢吗?”“我并不要解剖它,”劳拉说,“我不过要检查它。”她并没有被说服。“那么,外空来客对你或者也是这种态度,但在你相信他们之前,你会有一段很不舒适的时间。我们决不能有任何可能被认为是威胁的行动。”劳拉明白他是以飞船条例为依据的。科学探求比空间外交要低一个优先等级。船长的态度很明确,面对可能的智慧生物,需要和平的进行接触,换位思考下就能明白原因,颇有“已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意思。然而这种哲理很难被现在的人所领会并以此为行为准绳。最终,拉玛从太阳中汲取了能源之后,毫不留恋的离开了太阳系,离开了被它的到来扰得是非横行的人类,颇为有趣,我非为汝而来,亦非为汝而去。就像吉米遇到的那只拉玛螃蟹:那螃蟹没有一点反应,毫不踌躇地走过来,完全当没有吉米似的从他身边走过,朝南一直走去。吉米作为人类的代表,看到他的第一个接触者在拉玛平原上昂首阔步,完全没把他的存在当一回事,感到自己极端愚蠢和受辱。但是,如果被它当做一个长期丢失的兄弟来欢迎呢?会不会更为糟糕?这倒是个很冷的笑话,人类在宇宙中到底是什么地位?从地球中心说到人择原理,表现出的都是智慧生物的一种自我中心,早已忘记了曾经存在的对天空和自然的谦卑,对世界万物的尊敬,而大概只有科学工作者才能在对毫末如原子广袤如宇宙的研究中,体会到自身的渺小,感受世界背后漠然安稳运作的规则,这时候区区人类之间的争斗就显得极为可笑。但是,也正是在这种蜗牛角上争何事的所在,同样迸现出无与伦比,唯有人类才能具备的光暗交辉喜怒哀乐世事纷行,这也是静寂宇宙所不能代替的。

一个梦,可以做多久

我已经很久没有关注宇宙了。   这话听起来挺装13的,不过我本来只想纯朴地陈述事实。   上一次长时间的仰望星空是什么时候呢?大概是上个学期,几个月前。那时跑去南京找朋友,和她一起在繁华的大街上走,她忽然拍我一下说你看那是什么!顺着她指的方向,我看到高楼黑黢黢的怪影上方浮着一个星星大的亮点,闪着也许是红色的光,不仔细看,很容易和高处的灯光混淆在一起。我不屑地说,肯定是飞机,了不起也就是个气象卫星什么的。但是朋友说:可是它几乎都不动啊!   这一下,我们真的停住了脚步,仰起脖子望着它。十分钟过去了,它好像真的没怎么挪动过,看得久了,仿佛那上面正有双眼睛望着我似的,嘲笑道:这下还是飞机么?   接下来更超现实的事情发生了。那个东西的外形开始微妙地变化起来,从椭圆变成菱形,而且表面也由细细的亮线分成非常规则的几何形状。我赶忙掏出手机去拍。然而太远了,屏幕黑的底色上,除了一片模糊的微光什么都没有。   我的心中终于开始产生一种微微恐惧却又非常兴奋的感觉。我们俩呆呆地望着那个奇异的未知物体,忘记了时间。不时有人从我们身边走过,好奇地顺着我们的视线去看,但看一会儿也就走开了。有个黑人突然从我身边跳出来说了句什么,没有听清,吓我一跳。直到最后朋友拉我走时,我还依依不舍地两步一回头看着它。它像月亮一样在跟着我们走。这是多么可怕,又是多么迷人啊。   后来坐上公交车,我从后窗里看它。它终于淹没在建筑的阴影里。朋友看我失魂落魄的样子,就指着我开玩笑说,大概是外星人来接他们的外星公主啦。   那一晚上我激动莫名,似乎有某种不可知的,神秘的未来重新充满了我的生命,这使得黑夜和星空,都在我眼中不同以往起来。   但是这种感觉也只持续了那一晚而已。   第二天起来,青天白日,街道上熙熙攘攘。这使得昨天的一切像是幻觉抑或梦境。那之后,直到今天,我没有再仰望星空。   这也许是为什么我阅读这本《与拉玛相会》的起初,花了一点时间才进入状况。也许是我盯着地面太久了,书中所描绘的那个无比广阔的拉玛和宇宙,那绮丽威严的金属世界和圆柱体的海,一开始居然显得那么难以想象。   我曾经看到很多我熟悉和敬佩的人提到这本《与拉玛相会》是他们的启蒙读物,比如姚非拉,比如韩松。那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因为这本书实在太古老了,如果不是我们图书馆还保留着一些旧书,我可能根本看不到它。1973年,那时美国人才刚刚登月不久(如果确实登了的话),而在中国才刚刚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以如今这么发达的科技,那么老旧的一本科幻小说,还能给人什么震撼?   而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其实这本书几乎无关现实,它甚至也没有像人们一般对科幻小说期待的一样,做出什么重大的预言。它的内核也许是科学,却不是技术层面的科学,而是当科学演化到它的终极形态之时,那种同宇宙的韵律相统一的,和谐的美。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朝闻道》中,刘慈欣曾经安排斯蒂芬•霍金在真理祭坛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科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所以,连那个智慧生物遣来的符号化的人类脸上也露出了悲哀的神情——他说,我怎么知道?   当拉玛出现在人类的视野,所有殖民星上不同思维方式的人类都在以自己的认知在猜测它的目的。它是侵略者么?是来拯救人类的宇宙方舟么?还是来加入人类,成为太阳系的一员?   他们因为自己的猜测而焦虑,因为在拉玛中发现的新世界而心生敬畏。   然而,拉玛却以一种完全无视他们的姿态,在太阳中完成了自己的涅磐,就又向更深的宇宙飞去了。   拉玛的目的是什么?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这才是让之后的一代一代人最为着迷的部分吧。就如同我在南京的天空看到那个不速之客时一样。   科技也许是可以新旧更替的,但是,一个梦,却可以做百年。   “他知道他生命的这一部分是一去不返了。他才五十五岁,但他觉得他的青年时代已留在那中心平原上,跟那些神秘和奇妙一起,无情地消逝在人类所能及的范围之外。无论将来他将取得什么成就和荣誉,他这余下的一生将被一种虎头蛇尾和明知失机的意识所萦绕不绝。”   在书中,有关拉玛的经历将会永久地留在诺顿船长的脑海里,成为他生命中最怅然若失的回忆。而在现实中,在这个宇宙中孤寂的蓝点上,又有多少人会像佩里拉博士那样从一个不安宁的睡眠中惊醒,忽然间意识到那件重要的事——拉玛上几乎所有物体都是三等分对称型,“拉玛人做每件事都成三。”   那正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8.4.9 15:48

关于《与拉玛相会》的版本:

  克拉克的经典科幻名篇:"Rendezvous with Rama"目前有四个简体中文版本(还有些节译版、缩写版就不说了):  1、广东人民出版社的《与拉玛相会》蔡南德译,1980年9月第一版。  2、科学出版社的《太空桃源-与“拉玛”会合》闻广译 永宁校,1983年1月第一版,内容略有一些删节。  3、网上流传的《与拉玛会合》,译者、出版社不详,xinty665出的EXE版本显然就是按此版本制作的。此版明显少了一些过场内容和对话。  4、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与拉玛相会》蔡南德译1998年10月第一版,明显是将广东80版的内容做了一点编辑性修改就出版了,比如“二十公里”改成“20千米”等,一些翻译专名都没有改(如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等)。本次OCR、校对就参照广东80版对校的。--------------------【特别说明】我制作了这本(四川1998版)的文本PDF书。特点:版面精确还原,与原书完全一致(呵呵,尽量吧!)。已经发在我的博客:http://hi.baidu.com/ken777有兴趣各位可以看看!

An Unsolved Mystery

《Rendezvous with Rama》是科幻作家Arthur C. Clarke的代表作之一。Arthur C. Clarke的名字也许对很多人都很陌生。但是他和Stanley Kubrick共同创作的科幻经典《2001: A Space Odyssey》恐怕是如雷贯耳了。Kubrick本想基于Clarke的短篇故事《The Sentinel》拍摄电影的,电影剧本的写作过程中,Clarke和Kubrick两人创作了全新的情节、创意。Clarke在评价《The Sentinel》和电影《2001: A Space Odyssey》的关系时说,两者的区别就如同橡子和橡树。      《Rendezvous with Rama》写于1972年。Rama是一个闯入太阳系的天体。最初人们以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行星。出乎人们的意料,Rama是一个巨大的“人”造飞行器。从外面看它是一个长50公里,直径20公里的光滑圆柱体,这不由得使人想起《2001: A Space Odyssey》里那个神秘的巨大黑色石碑。Rama以4分钟为自转周期,飞快得旋转着驶向太阳系的中心。这个圆柱体巨大的空腔里究竟是什么?它来到太阳系的目的是什么?在它完美的几何构造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惊天秘密?我就带着这些问题跟着Endeavour飞船开始了对Rama的探索。      确切地说这是一本关于探险的书,读来如同探险报告。Rama就是让勇敢的宇航员们如痴如醉的未知世界。跟随着Clarke的文字,这个神秘的未知世界的面貌一点点清晰,探险家们小心翼翼地考察着这个独立世界的山川海洋,气候生物。这个奇妙的生态系统里的一切都是谜,对它的了解越深入,就有越多的谜展现在探险家的面前。      Clarke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悬念。但是如果你期待着在结尾的时候作者能给你一个满意的解答的话,你一定会失望的。这就是 Clarke另类的地方,他不试图设立一个悬念,再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让人恍然大悟。在小说里,人类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只是渺小的旁观者,无论我们怎样去探索Rama的秘密,Rama 不因人类意志而改变,它准确的沿着设计者的计划进化发展,Rama上的生物自在的生活“工作”,人类的闯入丝毫不能扰乱它的秩序。Rama傲慢地对人类 totally ignore。Rama这样一个精密的生态系统进入太阳系,一定有一个特殊的目的,只是这远远超过人类的智力范围。Clarke以这样的方式批判人类的骄傲无知,让我们认清在浩瀚宇宙中我们只是沧海一栗。习惯了好莱坞式拯救世界的英雄,Clarke这种“冷酷”令人耳目一新。      Arthur Clarke被称为硬科幻的代表之一。我倒不是很清楚硬科幻和软科幻如何定义。但是读他的书感觉就是那些物理感念利利索索地扔出来,不会像Asimov那样浅入深地讲解一番。对我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吃力,我想喜欢物理的人读起来一定会觉得很爽。Clarke也没有细腻的人物刻画,精彩的对白。这大概符合了他把人类做为旁观者的初衷,Rama才是全书的Character。这样的作家不会成为我的最爱,但我由衷欣赏他的硬汉风格和作品中透露出的冷静理性。      偶然看到01年的时候,Morgan Freeman曾想把这部小说搬上荧幕,可惜后来不了了之。如果真的可以在荧幕上再现Rama壮观精巧的内部构造,那真是粉丝们的福音了。但我又不想它成为商业电影的牺牲品,变成一部动作片。      读这些经典作品的时候,真的很羡慕生活在那个登月时代的人们。如果抛开政治因素,我愿回到探索太空的时代,读着这些科幻作品长大,或者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读航海家笔下的未知大陆海洋,去遐想未知世界,感受那些探索所带来的激越兴奋。Clarke在书中曾多次提到Cook船长,到让我有心有灵犀的感觉。经过这么多年,科幻作家对于太空的灵感和热情恐怕都耗尽了。有一次我问房东Ray,当代的科幻作品还能以什么为主题,他说如今的主题应该是 cyberspace了。

永远的拉玛,永远的克拉克!

今天,公元2008年3月20日,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爵士在病床上过逝,享年 90 岁。这是一个必将永载史册的日子。至少对如我一般四十几岁的中年人而言,阿瑟·克拉克这个名字即便不能算的上神圣,至少它代表了一种永不磨灭的幻想、期望和永远无法到达的隐痛。不能说,最终在高考时选择理工科,就是因为这个名字。但想必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在内心深处企图追逐因这个名字所带来的那种冲动、激情和唯有置身科学的思辨,才能深切领会的那种浪漫和狂放。从这个名字,我领略到科学从来不是冰冷的和枯燥的,更不是令人畏惧或者十恶不赦的。当我最终不再年轻、现实的挫折磨平我所有的幻想之后,这个名字依然可以给我一点希望的光亮,让我能够在这个荒芜的世界上,在我同样荒芜的内心深处,找到一线属于人类美德的光芒。今天,这个名字终于随风而逝。但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坚信这个名字已经化为光芒,穿越宇宙,如拉玛一样与太阳争辉、从日珥中涅磐重生!并且,我一样坚信,这光芒所代表的一切,也会如拉玛一样,重返人间。再见,克拉克!

想象的空间

好吧,如果放在10年前,偶然在那个图书馆翻到这本书,我敢说他一定会成为我心目中的经典。不太夸张的硬科幻,接踵而来的未知世界,谜一样的开始,谜一样的结局。不过,今天,大概不会了,因为我知道这之后,还有一堆的续集,我也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他们。。。这反倒让我并不急于续读后面的故事,让自己多留一些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吧。


 与拉玛相会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