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06373750
作者:严歌苓
页数:415页

作者简介

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爷,聪慧而倜傥,会多国语言,也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冯仪芳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冯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在美国华盛顿毫无愧意地过了几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
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 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互围猎与倾轧,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喻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陆焉识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沦、终成俗庸小市民的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终成大龄剩女的小女儿对他爱怨纠结,态度几经转变,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婉喻却在他到家前突然失忆……

书籍目录

引子
场部礼堂的电影
欧米茄
恩娘
加工队
梁葫芦
场部礼堂
电影
监狱门诊部
出逃
冯婉喻
逃犯
通缉令
长途电话
上海1936
上海1963
重庆女子
自首之后
还乡
绝食
颖花儿妈
美好离婚
二十岁的鱼
忏悔
王子来了
知青小邢
第二只靴子
夜审
万人大会
探监
青海来信
回上海
“伊是啥人?”
老佣
相认
婉喻的炮楼
中秋
浪子

内容概要

严歌苓 著名旅美女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扶桑》《人寰》《雌性的草地》等。短篇小说《天浴》《少女小渔》《女房东》等。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白蛇》《谁家有女初长成》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 多部作品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最近几年的有《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等。


 陆犯焉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2条)

  •     以前看过张艺谋的《归来》这部电影,知道它是根据严歌苓的《陆犯焉识》这部小说改编的,对两个人爱情中的坚持,非常感动,还有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见面后却无法相认,唏嘘不已。一直想找个机会看小说的,但是拖到最近才完成。当时对电影中的社会背景没有太多印象,只是觉得两个人坚持的不易,而在小说中,能看到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整个社会,人情冷暖。不得不说,生在乱世,长于小康,陆焉识有一个良好的出生,还有学识优异,记忆奇特,经历丰富,这些是他的幸运,但这些也是他的不幸。少年的家庭变故,还有恩娘的调教,造就了他内敛,怯懦,顺服的性格。因此他在接受恩娘给他安排的妻子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反对,还有他在美国和重庆的两段恋情,但是也都因为骨子里的孝顺和畏惧,最终都告吹了。再加上他写文章,结交友人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在监狱里的表现,证明他都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小文人。现在也许他能过的很好,但是可惜,他生不逢时。再说冯婉瑜,也许是受了太多恩娘的影响,她成了一个逆来顺受,却又坚韧的小女人。最开始带着对陆焉识的崇拜,和他走在了一起。但是婚后,除了在上海教书的那段时间,其他时候他俩都是聚少离多的生活,这中间她受了很多苦,但她都默默经受住了。她有中国传统妻子的品性,但同时也注定她的命运就是这样,她也无法做出太多的改变。如果说冯婉瑜对陆焉识的爱是一直的坚持,是一个妻子的本分,那么陆焉识对冯婉瑜的爱情,则是经历了不爱,敷衍,爱,思念,到最后的陪伴,同时他也深深的感到后悔爱的那么迟,以至于思念占据了二十来年时间,等后来好不容易团聚后却又无法相认的悲剧。想起一句话,“爱,请深爱;不爱,请放手”,也许这就是我看完他们的爱情故事最深的感受吧。在一起,就要彼此珍惜,给对方最大的爱护与支持;不爱了,没必要彼此相互伤害,放手才是最好的选择。人生几十年,难免磕磕碰碰,所有美好的爱情,都离不开相守与体谅,爱情最终也许会过度为陪伴的亲情。如果说,爱情是文章的主线,那么小说的另一个方面,则让我看到了血淋淋的社会现实,他俩的爱情小船也在这个时代的风暴中飘摇。文革这个时代,一个人吃人的时代,书中反映的特别现实,饥荒,压榨,颠倒黑白,骨肉不认,亲人离间,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一个黑暗的时代,看着特别心酸与沉重。那一代人确实被带坏了,他们是时代的悲哀,更是他们一辈子的不幸。想起一个段子,“为什么现在的老年人这么坏?不是因为现在的老年人学坏了,而是当年坏的那一批人变老了”,呵呵,好无奈。。。由此可以想到,我们现在的自由民主已经进步很多了,至少不用活在那样的恐怖之下。历史不会倒流,虽然无法体会,但是看完书后也更让我佩服那些自由民主的斗士,以后的民主程度会越来越高,还得需要我们来努力争取和实现。拿几个标签来形容这本小说——爱情,文革,历史,苦难;时空交错,年代穿插的写法也很欣赏;描写细腻,语言平实但刻画的好传神,反映的东西也特别多。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
  •     《陆犯焉识》是以严歌苓女士祖父为原型的小说 也是她颇为看重的一部作品 继承严女士一向对于自由、人生纯粹性的探索 理想主义以一种近乎英雄主义的形式奠定了作品的主基调 与《扶桑》相似 动荡复杂的时代背景依旧是拉扯故事中人物命运的主力 严女士曾坦言 她自视是一个边缘人 一个有太多故事要讲而无法停止讲故事的人 这些故事是当代的英雄传说和童话 描写的同样是一群边缘人 outcast 一群注定与众不同也注定悲剧式的人物 一群太聪明 太耀眼 太执着 太纯粹 因而太可恨却太可爱的人严女士云 其作品中的人物是没有性别界限的 即使是《扶桑》中‘地母’ 式的女性扶桑 也是很难仅以‘女性’一个标签来定义的 其故事中的人物是诸多特质的代表与集合体 他们是特别的 这种特殊性基于其对自身以及生命过于常人的感知和认识 他们是不信奉‘难得糊涂’的 是拒绝任凭生活的艰难和外界环境磨平他们的棱角 钝化他们的知觉的 他们是‘活着的’ 是憧憬生命的活力和能动性的 从世俗的视角 他们是 “没用场” 的 —— “一般此类 ‘没用场的人”都有一身本事,误以为本事可以让他们凌驾于人,让人们有求于他们的本事,在榨取他们本事的同时,至少可以容他们清高,容他们独立自由地过完一生。但是他们从来不懂,他们的本事孤立起来很少派得上用场,本事被榨干也没人会饶过他们,不知如何自身已陷入一堆卑琐,已经参与了勾结和纷争,失去了他们最看重的独立自由。”书中所呈现的 “独立自由” 是一个内向的 主观的感受 它事关个体与自身的和解 - “ to make peace with oneself ” 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 从而获得“知足”的福气 这是一种对于纯粹性的追求 一种坚定 心无旁骛 甚至有些莽撞与不谙世事的坚守 它并非凌驾或是委身于世俗或大众的价值观 只是完全不受其干涉与控制 因此 它并不是幼稚地与世俗唱反调 以“打倒一切旧思想”的激进姿态宣告自身的存在 而是抓住自身存在的实体以追求一种生命值得延续的意义 这种意义对于陆焉识来说是其思想的自由 对于婉瑜来说则是是纯粹的爱一个人的能力 二者之间的爱情远远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贞洁” 的理解 这种爱情甚至是中性的 它并不比世间任何一种其他的爱情的更值得歌颂或贬毁 它存在与相爱的两个个体之间 滋养着双方的独立与自由 正如杜拉斯而言 “爱之于我 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 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 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就写作的方式而言 严女士的作品可以极大地满足重视情节的读者 可读性较高 相较于新兴九零后作者偏爱以精美辞藻大段描摹场景陈设和物象以营设氛围和情调的手法(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严女士的文字可能更具厚重感和洞察力 作为一个双语作家 其写作方式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碰撞和融合 较之中国传统文学的隐晦和含蓄 严女士对于人物以及场景的剖析和反思直白而尖锐 因此也使作品的思想性更为明晰
  •     以大时代为背景,看似写的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实则写的是历史给人们造成的创伤。人物刻画非常细致,女作家的笔触下,每个人都成了栩栩如生的隔壁邻居。尤其写老几关地牢失眠那段,真正得过失眠症的人会非常感同身受。读这本书,好像在读民国史,近代史。原来老上海的文人们打嘴仗是这样的,原来有钱人家的阔少爷生活是那样的。着实开了眼界。吹毛求疵一下,老几被释放以后,不应该那么快那么平滑就融入社会的。被关押在与世隔绝的荒漠里二十几年,无论生活上还是思想上,不适应,应该是主旋律才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严歌苓较好的作品,并且书和电影一样精彩,一样感人,都是伟大的作品
  •     犹记得看完后思绪一直没能从书里抽离出来。不动声色的煽情,潸然泪下。
  •     作者长于抒情状物,以及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的调动。由于大量的考究的细节,作品展现了细致还原了时代风貌,画面感很强。可惜故事性略有欠缺,因为陆焉识的归来似乎是故事讲下去的必然,所以没有什么终极悬念。执此信念,20年劳改的不胜繁杂的描写倒是有些拖沓了,总是让人心急。
  •     九分。一开始看会觉得有点吃力,因为文字偏文学,看到中间也一度想放弃 直接看电影。但是越到后来,祖父被释放之后,越让人感动。
  •     爱情总是兜转,人生亦是玩笑。
  •     老陆是没有自由的,但老几有。草原虽大处处是家
  •     翻手为苍凉 覆手为繁华
  •     不能理解的承重感情
  •     什么叫父亲、什么叫男人、什么叫成长!
  •     是这本书让我记住了严歌苓 起初觉得北方方言带进小说读来接地气得令人欢喜 在我的阅历里在文学作品少见南方方言出现 这回读来倒更是让我倍感亲切和欢喜 或许北方人的话语里带着黄土地的厚实 吴侬语调于我而言更是小桥流水温柔而又扑面亲切 扯得似乎远了 书中涵盖的故事剧情量很大 而《归来》仅是其经过改编的一小部分 视听语言和文字的不同我不加以评判 但确实收获颇丰 各个方面都有 二最让我惊叹的还是小说竟还能这般叙述 人称间的切换自然而老到 所以说 自此我深深地记住了严歌苓
  •     是路太远。 他已经在路上了。
  •     总算是看完了陆犯焉识。晚上看到最后大约五分之一内容的时候,恰是陆焉识的归来那部分,都有些情难自已,花的时间比之前那五分之四都要多,完全看不下去,那是一种真正的伤痛,儿子的个性变成粗俗,带孙女去接陆焉识竟只是为了有个人可以替喊阿爷而不喊爸爸避免以后的政治风暴,直到去世前一天冯婉喻才想起陆焉识却又转瞬即忘,而又想起为了努力让陆焉识从死刑犯的名单上划掉不得已做了6个多小时的西北粗俗干部的情人而陆焉识逃回来找她而羞愧而欣喜而爱恋,临终仍是一句路很远的为陆焉识而开脱,直至陆焉识带着冯婉喻的骨灰去了受过二十多年徒刑的大草荒漠却是自由的地方,实在让人感慨,两个一直相爱的真正应该在一起的人却经受了最多最苦的折磨,读罢眼眶里都有泪水,我决定买下纸质版回来
  •     老几带着失忆的婉喻和孙女回忆着那里苦中带着点甜的生活,孙女觉得他口气里带着点炫耀,问他你们那里那么好,为什么回来,老几说“假如不是为了她我就不回来了”离开二十年,儿子不是儿子,女儿不是女儿,只有那个老年痴呆的妻子把他种在了心里…老伴老伴老来伴,前半生的肆意生活得来了短短几年的守护
  •     从放任自由,到失去自由,再到追回自由,再到逃向自由,在时代车轮的碾压下,一个人太脆弱,又足够强大。
  •     爱便是爱了,无始无终
  •     总是在年老的时候才会去品味过往不屑一顾的 情 。
  •     补个Mark
  •     给我一种中国版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文革不过是个阶段,跨越这么多年的爱情还是能让我感动
  •     故人难辨
  •     终于读完,唏嘘不已
  •     “婉瑜是他寡味的开端,也是他灵魂的归宿”,没有了她上海是不如大荒漠的,。
  •     眉目传情,两心相悦,心里有,口中无。 婉喻只因在少女时期的一次心跳,一种懵懂,膜拜了一生,也等了一生。她是他风流倜傥时期的精神禁锢,也是他荒漠生存的憧憬与信念。 也许对焉识来说,上海弄堂故里不属于他,美国博士头衔不属于他,甚至连儿女孙子也都不属于他。属于他的,终究还是西北荒漠生活和婉喻的骨灰。在人性面前,坚守下来的,唯有婉喻的爱,几十年西北荒漠的劳改日子丢给焉识大把的时间,去悟,去遗憾,也去知足,这份平凡而神圣的爱。 为了你,我愿意冒死越狱千里迢迢只为望一眼你的背影。为了你,我愿意放弃贞节做人情妇只为将你的死刑换做无期。 我爱你,爱了整整一生,一生,多苦的一个词。我等你,等了整整一辈子,一辈子,太久了,让人无法承担。/他回来了吗?回来了。还来得及吗?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哦。路很远的。
  •     想穿越到那个时候去看看陆焉识。无论是在西北大漠里艰难生存的老几 还是上海滩风流儒雅的陆教授 严歌苓的描写太细腻 心里泛起一阵一阵难过
  •     荡气回肠感。赤裸裸的艰辛和纠结。庆幸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
  •     宏大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故事是好故事,可是插叙的方式使人感觉情节不连贯,有时过于啰嗦。人物内心世界分析得很细致,结合特殊的时代背景,读来内心悲凉。
  •     看过一本她写得书就想把她写的书全部看一遍,好的作品就是具有这样的魔力
  •     拉锯战般看了近三个礼拜,一是事多,二是看得揪心与沉重。中国近现代社会现成的魔幻与荒诞,借由一个风流才子直到老头的遭际,淋漓而恢宏地铺开。画面感与故事性俱佳。只想大口吐息感叹,还有默默思量焉识的无用场……
  •     冯婉喻
  •     2017年第5本书(3.13~3.29)
  •     4.5分,电影《归来》就像是一个棋子,全书看完方能见一棋局;是不能写的太露骨,但凭着一些字里行间,在凄美的爱情故事里也能读出恐怖,属于那个时代的紧张;冯婉瑜被人玷污是万万难以想到的,或许也完全是可以预见的,直到最后的偏袒,令人心碎。
  •     文字很有画面感。
  •     年轻时的意气被苦难抹去,老年的陆焉识渴望那相隔已久而有些陌生的爱情和亲情。独自飘零了半生,他渴望一个温暖的家,渴望回到他温柔的妻子身边。最喜欢全书的最后一句话“草地大的到处是自由”。
  •     史诗般的作品 撼动人心
  •     初读严歌苓颇为惊艳,久了久了, 识破套路,便也不过。
  •     一个时代的悲剧
  •     “他回来了吗?” “回来了。” “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 “哦。路很远的。”
  •     初识严歌苓,文字是这般精准犀利,读上几句被深深吸引。插叙手法高明,完全不会被时间顺序混乱。上海本地方言,更显人物地道风情。婉瑜的去世还催动了我久违的泪水。焉识的离去是最好的结局。每个时期都有牺牲品,各自都在为了下个自由做出此刻的牺牲。但愿读书明智,灵魂尚能保存些自由。另,书和电影完全两码事。
  •     整个故事是一个完美的圆
  •     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但作者笔法细腻,让我仿佛看到曾经的一幕幕,时间不能倒流,历史不能重演,引人深思的过去更不能被忘记。陆焉识这个人年轻时过的那么潇洒,成了陆犯后,变成结巴让自己少说错话,把自己的不堪经历在脑中写成一本书,这是何等的聪慧、意志与辛酸!
  •     不要以为这是一本文革小说 其实是部凄美的爱情小说 连着夜 把这本书给看完了 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如此一段凄美的爱情 纯洁得就像阳光下泛着闪闪的青海湖泊一般 隔断的两人在中国黑暗的时段书写生命里最真挚的思念 回想到现在社会的爱情常常用牺牲用迁就来形容 然而真正的爱情是一种宁静的惦念和袒护 走过一辈子的蹉跎岁月 一个人到了连另一个人的体味都认得出 都着迷的程度 那就爱得无以复加 爱得成了畜 成了兽 妻子悄悄问:“他回来了吗?” 丈夫于是明白了,她打听的是她一直在等的那个人,虽然她已经忘了他的名字叫陆焉识。 “回来了。”丈夫悄悄地回答她。 “还来得及吗?”妻子又问。 “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 “哦,路很远的。” 婉喻最后这句话是袒护她的焉识;就是焉识来不及赶到也不是他的错,是路太远。
  •     “回来了。” 丈夫悄悄地回答她。 “还来得及吗?” 妻子又问。 “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 “哦。路很远的。” 婉喻最后这句话是袒护她的焉识:就是焉识来不及赶到也不是他的错,是路太远。 他把他的衣服带走了,还带走了我祖母冯婉喻的骨灰。
  •     陪母亲看完电影之后买的书。母亲的兴致在于看电影这项活动而不在于电影本身。书花了很长时间,记得是在酒仙桥看完的,因为开始实在受不了严歌苓那种词藻堆砌又玲珑讨巧的文风而差点放弃。读完之后感受很不一样,总之电影是电影,书是书,通篇都有那种凄凉的冷幽默,很值得一读。
  •     结构有点混乱,可见严歌苓写的有点长没太经营好。但在绝佳的故事和完美的语言下,一点缺点可以忽略。
  •     这是到如今让我感动流泪最多次的一本书
  •     20170227-20170302。看完后也觉得自己是一个“没用场”的人。现实与美其名曰的“理想”,该怎样去把握?在时代的风潮下,什么该坚持?什么又该随大流?怎样去活?又怎样去爱?……
  •     陆焉识带走了婉喻的骨灰,陆家“没用的”书香气和品行也走了,冯家女子的安静与过日子的方式也不剩了。只剩下市侩了。
  •     神作,电影不如其十分之一
  •     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 因为时间模糊了的亲戚、脆弱到可怕的生命、在这个残酷世界生成的残酷的孩子、对于死亡的恐惧、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的囚犯。一个知识分子,不想属于任何的党派,这个世界却不允许,于是受到来自一个又一个政府的迫害。还有婉喻与焉识美好的爱情。都值得去深思。
  •     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爱情,相比起一见钟情,这样慢慢醒悟的爱情反而更加韵味无穷。
  •     感受到了人在饥饿,严寒,和由此而来的无自尊,无人类意识下的恐怖。体会到能吃饱穿暖是人类一生的追求。虽然没经历过,但对人性还是很恐惧。还有就是对冬天的恐惧。冬天总给人一种熬不下去的感觉。看着别人的苦难,我就觉得沉重,潜意识的想避开。严歌苓让作为犯人的焉识和作为大少爷的焉识穿插出现,真正的翻手苍凉覆手繁华,让人深深体会到命运是怎么一回事,让人自问,哪个是真实?哪个都是真实。相同的都是他们的不自由,都是那个被封建的女人,被封建的社会弄得畏畏缩缩矛盾无比的大少爷。婆媳关系是恐怖的。尤其是这个婆婆是年轻的会吃醋的继母,这个媳妇是包办的不受宠的受气包。这个男人是懦弱的犹豫的有着一种无知的善良的文人。陆焉识太不想让别人为难,所以最后让自己为难了。这个世界,张牙舞爪的坏人做得,温良的好人做不得,这也是悲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