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7806037072
作者:萧红
页数:218页

作者简介

呈现到读者面前的这一套《现当代名家游记散文摄影珍藏版丛书》,具有崭新的视觉效果。  
这样的新颖,使得我们凭此厚实的业绩,足以豪迈地宣布一个图文时代的大旗已经竖起。
当然,它也很老,在明清时代文人画的画与题跋的关系中,我们能找到坚实的历史根基。
读图曾经被视为思想幼稚、情感肤浅、心灵浮躁。然而,也正是在读图中,我们发现了尚未泯灭的童心、留恋不去的生趣和活泼泼的感性。
图文不同插图,在插图书籍中,图是文字的点缀并且紧紧依附于文字。
但对于图文书籍来说,图自成系统,前后呼应,它被文字所拥有,又一次次从文字的空隙中滑脱,向世界直接展示它的光影和色彩,并吸引着文字对它再一次拥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内容概要

萧红(1911-1942)现代著名女作家。其小说以描写故乡东北家村生活著称。以细腻深刻的笔触,浓烈馥郁的乡土气息,展示了东北社会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她的小说地方色彩鲜明,心理刻画委婉,文笔清丽,格调淡雅,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收入这套丛书的名家名篇,大多早已为几代人所熟悉,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但是,在读图渐渐成为一种时尚时,这些文字并没有被图片所淹没,而是在图与文互为对照互为碰撞中,明确了各自的边界,将各具的特色充分显示了出来,作者与摄影师之间不断地激发起新的灵感形成新的交流。  

图书封面


 呼兰河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这本书,读的让人又想笑,又心惊,又难过。呼兰河大部分人的愚昧,让人看来愤怒的恨不得回到那个时候。掉坑里正好是吃闹瘟疫的猪肉的借口,可怜的让人不敢往下看的团圆媳妇,虚伪又让人无奈的邻里们,揭露了一个落后的封建的社会。我们只能说,多亏萧红还有一个比较开明的慈祥的祖父,陪她度过了这个有意思的童年。小孩子的视角是有趣而直接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势利眼,不会戴有色眼镜,一般情况下会靠自己的感觉评价一个人,而不是顾虑到别人的看法。所以当小孩子戳穿大人的把戏时,这是大人的反应总会让我们觉得好笑,但是,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也许都会做这些大人的事,而且我们越来越没有兴趣戳穿别人的把戏,彼此心照不宣。萧红分七章讲了自己的街道胡同,家乡的风俗,我与祖父在后花园的回忆,形形色色的邻居们,然后特别的写了三个人,或者是三家,分别是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这里面冯歪嘴子的故事让我最感动,团圆媳妇让我最心酸。一个好端端的女性被折磨成这样,一点尊严都没有,就别说尊严了,连健康的权利都没有。被婆婆如此狠毒的欺负,然后又被各种奇怪的让人匪夷所思的“严刑”折磨,真让人想把她拽到现世来。最终终于被折磨死了,也让我们叹了口气,这孩子终于解脱了。有二伯是个永远说着自己不做有愧于心的事然后又偷东西的人,愤世嫉俗,嫉妒富人。而冯歪嘴子,很可爱,总是给萧红吃粘糕,知恩图报。最喜欢这段话: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的牢牢地。他不管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着,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大家只是拿绝望的眼光看他,其实是想看见他绝望的样子吧。可是生活充实的人来不及怨天尤人,没有时间感慨自己悲惨的命运,他还有日子要过,他有儿子,他又希望,他又事情要做,就觉得充实。让我想起了苏打绿的【他夏了夏天】:他从不害怕自己被人群淹没 中午吃便当是他最大享受 几点钟 也许是 月出的时候 如往常 结束了一天工作 他心中 幻想著 晚餐吃什么 家里的 让他不怕往前冲 疲累在他的身上化成了笑容 步伐的节奏开始不那么沈重 轻轻旋转著夏天地面闷热的晚风 平凡或特别、笨拙或聪明相同 他从不担心自己被世界折磨 甜蜜的负荷是他最大依托 带著笑容的睡意化成了彩虹 在他梦中一口气走上了星空 喧嚣地亮起整个夏天渴望的挥霍 清淡与浓烈、好与坏他都尝过 他从不介意自己被命运作弄 按下了闹钟开启另一个梦
  •     呼兰河“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人死了就完了。”看了《黄金时代》后便想找书来看看,有幸在北京清华南门外豆瓣书店陶到一本03年版本的图书馆藏书,拿到手后便开始读了起来,一转眼就到半夜,又不忍再读下去,如小孩收到好久不遇的糖果,不忍一顿吃完。萧红犹如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着她们家的院子,她们院子里的人,她的邻居,她所生活的大街,小巷,河流以及世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犹如放了一个长镜头,记录这一幕幕看视平常真实实则鲜明生动的场景。 “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为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萧红说,大人的世界真奇怪。 路上有个大水坑,虽然给大家带来很多不便,经常会有人畜伤亡,但是大家却从不主动填埋它,因为大家还想吃便宜的“淹猪肉”,对大人的自欺欺人的心理描写实在是生动。 “有一次一个小孩说,那个猪肉一定是瘟猪肉,并且当着他妈的面向邻人说的。那邻人听到并没有坚决地表示反对,可是他的母亲脸立刻就红了,伸手要去打那孩子。…… 那孩子一边哭一边扑倒外祖母怀里说,‘姥姥,你吃得不是瘟猪肉吗?我妈打我。’外祖母对这个打得可怜的孩子本想安慰一番,但是一抬头看见老李家的奶奶站在门口往里看,于是奶奶掀起孩子的衣襟来,在孩子的屁股上哐哐打了起来,嘴里还说着,‘谁让你这么一点小就胡说八道!’一直打到李家奶奶走了才算完事。 ”萧红说,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那边的人都是天黑了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的过着。生老病死也都一声不吭的默默的办理。”“他们这种生活,似乎也很苦的。但是一天天得,也就稀里糊涂的过去了,也就过着春夏秋冬,脱下单衣去,穿起棉袄来地过去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老了也没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就拥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死,这回可是悲伤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 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子哭,嫂子死了她娘家人哭。哭了一朝或三日,就总的到城外去,挖个坑把这个人埋起来。 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依旧回家照旧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人死了就完了。”“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拉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走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萧红说,生活是自己的,你的生活在别人眼里不过是八卦而已。“两个年轻的学徒,为了争一个街头的妇人,其中一个把另一个按进染缸给淹死了。死的不说了,活的那个进了监狱,被判了无期徒刑。…..过了三年二载,再有人提起这件事情来,差不多就像人们讲道岳飞秦桧似的,久远的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情似的。 那淹死人的大缸也许至今还在使用着。 蓝色的布匹做男人们做起棉袄棉裤棉袄,冬天用它来抵御严寒。红色的布匹做成了大红袍子,给十八九岁的姑娘穿上,让她去做新娘子。 总之,除了染缸的房子在某年某月某日死了一个人外,其余的世界并没有因此而改动了一点。”萧红说,亲人之间温暖而亲切,但却没有丝毫亲热的表现。“若是做母亲的同时把几个女儿都接来了,那她们的相遇,真仿佛已经隔了三十年了。相见之下,真是不知从何说起,羞羞惭惭,欲言又止,刚一开口又觉得不好意思,过了一刻工夫,耳脸都发起烧来,于是相对无语,心中又喜又悲。” “从表面上看,她们并不是姊妹,丝毫没有亲热的表现。面面相对的,不知道她们俩人是什么关系,似乎连认识都不认识,似乎从前她们两个并没有见过,而今天是第一次的相见,所以异常的冷落。”“关于别离了几年的事情,连一个字也不敢提。”“但是这只是外表,她们的心理,酒早已沟通着了。”‘你多咱来的?’或是‘孩子们都带来了?’‘这麻花布被面,你带回去吧!’‘留着你自己用吧。’“当然那送礼的是加以拒绝,一拒绝,也就收下了。 ”萧红说,“这都是你的命,你好好地耐着吧!”萧红说,“人若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是同类也不同情。”“‘娘娘还得怕老爷打呢?何况你一个长舌妇。’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该,神鬼齐一。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可见温顺也不是怎么优良的天性,而是杯打的结果。甚或是招大的原由。” “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负的,告诉人快来欺侮她们吧。”萧红说, 人生苦多乐少,逆来顺受着。“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苦多乐少。”“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阿太2015.1.5
  •     S老师搁我这儿两本书,《呼兰河传》和《芒果街上的小屋》。上厕所时抓起哪本是哪本,囫囵读了起来。渐渐地,芒果撂到了一边儿,呼兰河放不下了。没必要比较孰优孰劣,个人兴趣爱好而已。岁月的变迁,年华的增长,会改变一个人的读书兴趣。倒退些年月,我可能会做出相反的选择。《呼兰河传》小时候看过,却怎么也读不进去。就像那时候上语文课,最烦读鲁迅的文章,偏偏每册书都要选些篇目,且都列入考试重点。那时候喜欢杨朔体散文,那么多美丽的辞藻,片尾还给你来个小小的升华,好感人吔!呵呵!初学画时惊诧艳羡于那些老画油子帅气的笔法,了了几笔就能把一个苹果画得面面俱到,反而鄙薄塞尚、梵高的拙笨。师长们替我着急,却也无计可施。就如现在的家长们,总会以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孩子做这弄那,其实不必心忧,阅历长了,孩子自会明白的。《呼兰河传》算是小说吧?不是弄文学的,不太清楚。如果算是小说,应该怎么冠名?自传体小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好像也似这般笔法。"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那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希奇古怪,所以那大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来。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绝对的不去让那用洋法子的医生给他拔掉,也还是走到李永春药店去,买二两黄连,回家去含着算了吧!因为那牌子上的牙齿太大了,有点莫名其妙,怪害怕的。 "喜欢作者这般平心静气地白描,没有冲突的情节,也无性格十分鲜明的人物,近百年前的旧事、样貌,那些细节,就这样慢慢铺陈开来,展现在你面前。今人王安忆好像也喜欢这么弄小说,一点一划,不温不火,从从容容,在这世道中,难得的不浮躁。看过一些评论,有说苍凉,有说无奈,有说温情,有说同情。我的感觉却是平静。萧红只是平静地叙说着,那些人,那些事。站在萧红的角度,没理由或没资格去悲悯那些苍生,尽管那是她的家乡;站在我们的角度,也找不出理由同情那些百年前的人们。因为,萧红也罢,我们也罢,谁能说自己一定就比书中人过得更好呢?萧红一世坎坷,临终只写下“不甘、不甘”,我们呢?真的比百年前进步了吗?"至于那砖头可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已经放了很久了,风吹日晒,下了雨被雨浇。反正砖头是不怕雨的,浇浇又碍什么事。那么就浇着去吧,没人管它。其实也正不必管它,凑巧炉灶或是炕洞子坏了,那就用得着它了。就在眼前,伸手就来,用着多么方便。但是炉灶就总不常坏,炕洞子修的也比较结实。不知哪里找的这样好的工人,一修上炕洞子就是一年,头一年八月修上,不到第二年八月是不坏的,就是到了第二年八月,也得泥水匠来,砖瓦匠来用铁刀一块一块地把砖砍着搬下来。所以那门前的一堆砖头似乎是一年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三年两年的还是在那里摆着。大概总是越摆越少,东家拿去一块垫花盆,西家搬去一块又是做什么。不然若是越摆越多,那可就糟了,岂不是慢慢地会把房门封起来的吗? 其实门前的那砖头是越来越少的。不用人工,任其自然,过了三年两载也就没有了."千百年来,芸芸众生,其实就像萧红笔下的那些砖头,自自然然地活着,而且还将这样活下去,如此而已。悲悯同情?谁又有资格说呢?只是有一点不太明白,萧红作此书时不过区区29岁,怎会有这般冷静的笔调和眼光呢?又:这次读的是山东画报社出的,名曰摄影珍藏版,加了好些图,图下还有些说明文字,多是编者对人生对萧红的一些感怀,读来实在可笑。图弄了就弄了,放那儿就是,自作聪明的文字,不怕萧红笑煞?

精彩短评 (总计72条)

  •     1、很喜欢这样平静的叙事风格,生与死都是静悄悄的,而那些令人捧腹的闹剧则涂写了满纸的荒唐与挣扎,令人唏嘘,更衬得生死是小事了。 2、她是一位颇有悲悯心的作者,写穷写苦都能让人心底发颤,又忍不住赞叹。那些直觉性的表达,就像她笔下的色彩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3、读完《呼兰河传》,感觉这是一本压缩版的《百年孤独》。许多道不尽的感受。也顺便回味了一下我的童年。
  •     展现呼兰城内的风土人情 勾勒出了当地人的劣根性和局限性思维 同时描绘了一个和蔼可亲 乐善好施的完人祖父形象 表达了对祖父深切的怀念和对童年时无忧无虑的生活的追忆 与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因而更能使人赞叹 我们的家乡便是我们的呼兰城。
  •     读过她的文字都会爱上她吧,萧红很有可能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但是更有可能的是比较分裂。尤其读《生死场》的时候这感觉更甚,她写的出别人的蒙昧,自然不会不懂得,但是自己又确确实实做了点蠢事,叫人分不清她是不是在装作糊涂。还是感性在作祟。
  •       大学时看过,最近又重看了一遍。
      1.首先就是节奏感暴强,短句用得好,每一句每一段都是一个个意境往外蹦,而且一开篇就是白描寒冬时的景象,一下子就把整部小说基调拉开了,漂亮!
      2.整个文章没有很连贯的情节,由一个个小故事,甚至是小场面来描述一个村庄,但让人感觉十分紧凑,场面衔接语句的起承转合又很流畅,这就是作者选材的得当。不容易啊。
      3.文字干净,不拖沓,不说多余的话。有些话说了又说,可是你不觉得累赘,你会觉得,对啊,村里人家就是这样的嘛。
      4.至于书里对农村残酷的一面的不经意揭示,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就不说了。
  •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有逛书店的习惯,那个时候网上购书还没有普及,那个时候每周七天六天半都要呆在教室里面备战高考,那个时候心里特别荒凉却没有过多的途径可以排遣。于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每周日下午去逛书店便成为我为数不多的保留节目。这本书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我发现的。
      相信很多人都是先听说了这本书的名气(这本书当然很出名),然后才去读的。但是,对我来说并不是这样子的。我不否认,我是一个很爱书的人,然而爱书和爱读并不是一回事。那个时候逛书店完全不是为了读书,也不是为了感受书店那种浓厚的文学氛围,完全是因为在书店看着书架上放的满满的书,心里会很踏实。那时候买书也不是为了读书,当然最后也都读了,而是封面很吸引我的书我都会买下,后来的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也能买到好书,《远河远山》《城南旧事》《少年中国说》还有这本书都是我用这种方法买下的。
      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放了很久,我之前是一个不怎么爱读书的人,后来由于性情突变不知怎么就喜欢上了读书,于是之前买的书被我一本一本的读完了。
      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春节放假在家,每天忙于各种应酬,只有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时间读一读。读这本书的时候,读到有些地方会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比如读到描写火烧云的时候,想到小学课本上学到过,然后就会追忆童年,想着想着就笑起来了,有些地方则会潸然泪下,比如读到团圆媳妇、冯歪嘴子的苦难经历的时候。有时候会揣测作者到底是以怎样一种心态去写这本书的。我在农村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书中写到的很多东西小时候也常常听奶奶说起,大概就是因为这样,读起这本书,总感觉特别亲切,似曾相识。
  •     好吧读不下去。。是因为自己太浮躁了还是文笔太朴实无法打动我我也不知道。。感觉只是非常平淡地记录了童年在呼兰河的一些事。可能这种文笔不是我的茶吧。。。。
  •     满天星光,满屋月光,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     原本想着带些图片看着会轻松些,结果发现还是带着自己的想象会好些,图片太具体了,有一些图片,以及图片下面的文字,有一些于我而言是多余的。 本想着7号读完,没想到5号的这个点就读完了。以为会很晦涩难懂,没想到读起来时间也是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有机会的话,要去看看那个后园...
  •     萧红的文字,朴实,简单,却带着生死的喜乐忧伤
  •     @howl 你的评价总是那么中肯又客观
  •     天籁感
  •       一开始的时候差点没读进去,言语生涩但画面感极强。三天的时间看完,才知道小学里学到的火烧云是从这里摘取的。
      祖父是个宽厚长者,也蛮诙谐,读玫瑰花帽子和歪嘴子对话两段的时候我笑出了声。
      团圆媳妇和王家大姐都是悲剧人物,那个年代每个村镇都不缺这一类悲剧人物,也不缺麻木的观众,更不缺少把她们推向死亡的助力。
      但助力是自私又没有自觉的,如团圆媳妇的婆婆。
      
      
  •     想开几多花,就开几朵花!
  •     最早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知道萧红的了,倒是先看了几篇帖子吐槽她的个人生活。很多人觉得萧军配不上她,而她与鲁迅先生的联系也得到各种揣摩。我特别羞愧我自个都是先从窥探别人私生活继而关注到一些后来很喜欢的作家的。比如说虹影也有一定意义上是从《饥饿的女儿》上获得了一些阅读体验继而看了她更多的作品。是在先锋看到有人编了一套萧红的文集,紫色封面,说实在的我觉得萧红是个很美的人。那时候没急着买,先看了几篇她的短篇和几封书信,觉得很喜欢她写字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后来在网上买了那本全集,啃起来很慢。但是她写的那个时代的东北那个叫做呼兰河的地方在我看来竟然了无隔阂。那些劳作的人,他们卖的吃的,雨后泥泞形成的坑洞不住掉下去的鸡呀等等,那些嫁到远方被唤回来听戏的姑娘仔们闲话家常互送礼物的场景。突然让我觉得很安静。想去那儿看看呢。阿苏写的这篇又让我把那些画面给放了一遍,嘿嘿。
  •        ——读《呼兰河传》
      
       我很小的时候便知道萧红,一是因为母亲顶喜欢这个女作家,尤其喜欢她文章里精妙的比喻句,二是因为鲁迅先生对萧红也是赞赏有加,甚至为她的书作过序。早几年的时候,也曾尝试读过,读了几句心思就跑远了。也难免,清汤寡水的描述,缓缓的犹如一段又一段悠扬的长镜头,到现在才能欣赏她的美感,彻底沉醉其中。茅盾先生不也这样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描述是顶贴切的。
       萧红的童年铺展在我眼前的时候,我觉得特别熟悉。萧红生长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离我家最多几个小时的车程,她开篇关于冬天的描述,南方的读者可能毫无概念,可在我心里,冬天就只能是那么一个样子。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好厉害的风啊,小刀子一样。”
       十几年前的冬天还要比现在冷的多,北风呼号起来的时候,是听不到周遭其他声音的。入冬没多久,不管多宽的河面都被冻的结结实实的。人们在外面不会多说话,因为牙齿会冻得发酸。手是会被冻裂的,严冬里坐在街旁攥着搪瓷杯子乞讨的人们,颤颤巍巍的手总是会被冻裂。而我有关冬天所有的影像记忆,都是人们冻的通红的脸和手,伴着呼吸而源源不断的哈气,人们衣着臃肿却仍缩着脖子快步走着。
       萧红一家子住在大院里,这边三间房,那边三间房,院子里种着樱桃树,李子树,还有老榆树,猪圈里养着猪,鸡鸭在鸡架鸭架上,鸟关在笼子里,大黄狗在院子里四处汪汪叫着跑。这似乎是那个年代所有东北家庭的标准模板,以至于到了八九十年代我的祖父母五六十岁的时候,院子虽没有那么大了,可是樱桃树,李子树,鸡、鸭、猪,甚至大黄狗都还是一样不落。就在这个院子里,萧红寸步不离的呆在祖父身旁,度过了整个童年。
      
       萧红的文字真的像一首悠长的民间歌谣。古老的歌谣里总是会出现一些如今看来匪夷所思的字句和搭配,不合逻辑甚至不合情理,而那个百年之前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童养媳团圆媳妇一来到婆家,就每天遭遇婆婆的毒打,十二岁的小女孩受了惊吓,便被当成鬼魂附了身,跳大神,吃偏方,开水烫,几番折腾终于还是死掉了,而那婆婆日夜痛哭以至于哭瞎了一只眼睛,只是心疼供养这媳妇花的钱。
       那个世界就像余华《活着》里的世界,人命如草芥呵。活下来就是活下来了,死去了也是命该如此,哪有人问为什么,也没有人抱怨,生老病死,哪怕是死,也就是哭一哭,过了那日子,怕是连哭这仪式都没有了,哭有什么用呢,活下来的人还不是要继续过日子。问了一句,活着是为什么,回答也是,活着就为了穿衣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报纸,也没有通讯,眼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世界就是什么样子,最多是由祖父祖母还有远房亲戚串门时捎带一些早年的故事,这便是人从生到死的所有经历了。
       在如今看来岂不是荒唐又悲凉。
       萧红却也给了更精妙的回答,“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也不只是有苦事情,属于那个年代也还是仍有乐事的。
       逛庙会,赏花灯,看大戏,无一不是热闹非凡。不论是官家小姐还是普通人家的女儿,都早早梳妆打扮,钱多的戴金银首饰,钱少的也有琉璃戴,平日不舍得穿出来的漂亮衣裳也终于有了合适的理由。女孩子们只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时刻注意着举止端庄,剩下的就都是男孩子和男孩子父母的事了。所谓节日啊,活动啊,无非不是为了物色媳妇。罩上这一层略有暧昧的意图,也让每个节庆都显得更盎然一些。
      
       所谓日子,也就是这么喜乐掺和着过下去。有时我闭着眼睛遥想着,我的祖先们,就这样埋着头努力的劳作,努力的活着,就这样逆来顺受地,一声不吭地,拖着缓慢的步伐向我走来,一想到这一些我就感动的无以复加。
       现在已经没有人能讲出这些故事,我的姥姥今年九十二岁了,偶尔会说些她小时候的事情,但也不成篇了。有时她坐在床上,佝偻着背,背影那么孤独,突然冒出一句半句话,后半句却已经哑然。整个那一个年代的记忆都跟着哑然。
       但是,幸好还有《呼兰河传》,那遥远的故事从遥远开始,在遥远结束,但无论如何,有人从那里走来。
      
      苏/20140406
      
  •     粗的画面,冷的文字,火热的生命欲望,卑微低贱的人生。这不是作者的回忆录,这是普世的众生相。
  •     配图傻逼。
  •     惊心动魄
  •       第一次读萧红是在高一的时候,那时竟觉得她是自己看过的女作家里面最有才华写得最好的,张爱玲也不及她。如果她不早死,成就应该会超过张爱玲。与张爱玲作品多写男女情爱故事不同,萧红更将笔力倾注于东北城乡的生活。
      呼兰县是东北边陲的一座小城,呼兰河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流经呼兰县境内。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带着对呼兰河土地和呼兰城人民的一片深情,带着对苦难民族的一份挚爱,描绘着一幅幅东北乡镇的风土人情画,思考着造成故乡贫困落后的封建残留和民族文化心理。
      在萧红的笔下,呼兰河很荒凉,很冷漠;小城人性也很荒凉,很无寂寞。正如她所写“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自己默默地在那里做着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使别人开心的,也不能招来什么议论”。
      
      小城人的日常生活很琐碎平凡,精神生活上的“盛举”也不过是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与鬼神有关的活动,却是与人无关的。“只要一打起鼓来,就男女老幼,都往这跳神的人家跑,若是夏天,就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还有些女人,拉着孩子,哭天叫地地从墙头上跳过来,跳过来看跳神的。”他们热衷于这些迷信的与鬼神有关的活动,但却没有思考过“生”是怎么样的。所以他们才会有悲寂之感。“这唱着的词调,混合着鼓声,从几十丈的地方传来,实在是冷森森的,越听就越悲凉。”到最后,连这些似乎每日对任何事都是无动于衷的邻居街坊也感慨兴叹:“满天星光,满层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的放河灯,也是“到往下流去,就显出荒凉孤寂的样子来了,”“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来由地来了空虚,”“他们就是这类人,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实实在在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热闹的活动就算怎样盛大,终究还是遮不住人心的寂寞与荒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是一种麻木不仁、混混沌沌的态度。染缸房淹死过一个人,“也是不声不响地把事就解决了,过了三年二载,若有人提起那件事来,差不多就像人家讲着岳飞、秦桧似的,久远得不知多少年前的事情似的。”那个大泥坑虽给小城人们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也有人提过意见,但最终还是没有被填,原因或者是他们太懒了,或者是因为它能让人们吃上被泥坑"淹死”的猪的肉吧。殊不知被泥坑淹死的猪是极少的,而小城人们却经常吃到这样的猪肉。其实人人都知道,那个泥坑就是人们吃瘟猪肉的借口。这仿佛如《皇帝的新装》般的闹剧,大人们对赤身裸体的皇帝大呼赞美。有小孩点出了问题,却受到大人的责骂。
      呼兰河畔的人们迷信、愚昧、冷漠、自私甚至残忍。就以小团圆媳妇为例。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妇女和儿童地位低下。12岁就做了人家团圆媳妇的小姑娘,只因一顿能吃三碗饭,长得高大健美,整天乐呵呵的,没有一付媳妇应该有的低眉顺眼、诚惶诚恐的样子,在她的婆婆和外人眼里就不像个团圆媳妇,她的婆婆就得给她一个“下马威”,把她吊在大梁上,拿皮鞭打得昏死过去,打得生病了,不去反思自己的举动,竟然给她跳大神,邻里乡亲似乎也是善良极至,这个一个偏方,那个一个邪令,到最后竟然是用开水给小团圆媳妇洗澡,“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地来看。”小团圆媳妇被热水洗得吱哇乱叫,叫着,跳着,好像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边站着的三四个人依然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头上浇,“她求救于人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帮助她,把她从热水里解救出来,”等到都以为小团圆媳妇死了的时候,“大家都跑过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流下泪来。”小团圆媳妇活转过来了,大神说洗澡必得连洗三次,还有两次要洗的,“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得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又是“浇水的浇水,按头的按头”,折腾来折腾去,“还没到二月,那黑忽忽,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团圆媳妇就这样被愚昧无知麻木善良的人们折腾死了。哭瞎了眼的婆婆不是为一条鲜活生命的消逝而悲痛,竟是“哭她花在小团圆媳妇身上倾家荡产的五千吊钱”。左邻右里不在乎小团圆媳妇生命的存亡与否,认为不懂规矩的团圆媳妇就要打,打出病来就可以跳大神,烧替身,洗澡,因此他们又能在百无聊赖中有些消遣,有点看资了。就这样,麻木愚昧的人们,用牺牲一个年轻女孩性命的方式,最大地满足了乡邻的猎奇心理,格外刺激地填补了他们空虚而变态的心灵。这里的一切杀戮都是平静而安然地发生的,人们无动于衷地看着生命的死去,生命在这里是停滞不前的,死亡只以凝固的形式发生。这种血泪控诉般的描绘,是对女同胞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礼教迫害人性的无情鞭挞。而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卑微和人性的荒凉。
      
      小城人们的生活便是这样,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一生一世封闭在封建的思想中,糊糊涂涂地过一辈子。他们麻木混沌地生存着,感受不到生的珍贵与死的悲哀,一切都是“自然的结果”,被动的生生死死。这是块缺乏生命力与新鲜气息的土地,在这里,生命的运动,生存的状态,生活的节奏仿佛都凝固、僵化了 ;在这里,没有开心,没有议论,仿佛也没有声音、动作、色彩、感觉,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切都由本能驱动,无可挽回地失落下沉,自生自灭!
      
      小城的荒凉与寂寞,其实表现的是萧红内心的荒凉和寂寞。她自小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暖的家庭,全家只有祖父疼惜她,也只有和祖父在一起的时光让她感到快乐,祖父死后,她便要一个人面对残酷的社会。家乡的沦陷,漂泊在外的愁思,爱情的失意,生活的窘迫以及疾病的折磨,让她心中充满阴霾。人生的众多挫折被年轻的她一一遇上了,心中的那份荒凉和寂寞是一言难尽的呀。但尽管她在如此艰难的境况下,她也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劣根性的沉思。她用文字来表达她的爱与沉思。因为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因素,她的作品常常笼罩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和抑郁,有一种力透纸背的寂寞感。《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的凄婉美丽、抑郁寂寞正是萧红生活中悲惨命运、苦难人生的一种写照。作品中所笼罩的那种伤感、那种痛苦思索来源于她生活中经历的坎坷和对社会的悲剧的自我体验。
      
  •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冷静自持的局外人与悲天悯人的叙述者 图解自动无视
  •       第一次看萧红的书,特地看了一下萧红简介,就活了30岁,可是身边总有男人相伴,但也过的凄苦。跟鲁迅关系很好,8卦了一下他两应该是纯粹的才子才女惺惺相惜,她所依赖的爱人——陆振舜、汪恩甲、萧军、端木蕻(音同“红”)良,还是她所敬重的鲁迅,都没有让她过上幸福安定的家庭生活。或许因为那些不安定的生活经历成就了她“才女”的殊荣。
      
      有几个典型人物,让我记忆深刻
      
      一个是小团圆媳妇的惨死。这个对我触动很大,一个好端端的人,竟然被活活地给作弄死了,最开始婆婆公公奶奶等悬梁鞭打、烙脚心、针刺、……,然后折腾成精神病了,那些酷刑——最严重的是裸体在大岗里被滚烫的热水浇泡至昏晕过去,而且连续搞了3次,周围围观的群众竟然在看热闹,而当事的婆婆及家人竟然以为“荣耀”。中间花了好多好多钱,真正的花钱买罪受。就因为小团圆媳妇天真、善良、淳朴、实诚、……不够圆滑、不够顺从小村的“主流”生活习性——如刚到新家应该小心胆小拘谨少吃饭等。从小到大,接触到的那些愚民心态一一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因为这种愚民心态使我亲近的人永远离开了我,所以对于这种愚民我是真的恨之入骨。
      
      一个是有二伯,有点阿Q的赶脚。
      
      一个是冯歪脖子,娶了一个村里广受好评的大姑娘王大姐,应该不算娶,反正出场直接两人有小孩了,然后愚民看热闹一样天天“诅咒”这个小孩不得好死,为王大姐传记好多这个人各种品行低下、粗鲁、……,跟先前好评成为鲜明对比。冯歪脖子敢作敢当,绝大多数言行对得起自己的老婆孩子,嗯,好男人,只是穷了点。
      
      愚民心态最大特征可能就是唯恐别人过的比自己好,自己不好好努力或者说不挖空心思过好日子,却整天在挖空心思诅咒、看别家不幸的笑话。。。。。
      
      其实这种心态不仅在农村小城镇普及,大城市甚至自己公司也很多,我只能呵呵呵呵
  •     @howl 不是不想陪 真的 两个人隔了整整七十年 对我来说这太困难了
  •     萧红是被埋没的作家。《呼兰河传》用语极其简单平实,将童年的记忆和呼兰河人的艰难生活写得冷静而惊心动魄。
  •     看的是pdf,小时候看都是跳着看,因为年纪小,也并不懂得这些。再看,到了这个年龄,看二十岁出头的萧红,真是觉得她不一般。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何如此凄凉。
  •     这是萧红用感受去写作的作品,语言看似细碎重复,但组合在一起让人感觉辽阔自由,感触逼真。她写贫穷、寒冷、愚昧那么真切,她的内心那么荒凉。她逆来顺受,却爱意不灭,那股倔强不屈已化成对苦难的波澜不惊。她是一个充满灵性的,散发魅力的女作家。
  •     赞
  •     写不尽的悲伤与美好。
  •     我很少给一本书五分,呼兰河转的确适合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阅读,其实特别适合初高中时阅读,以后再重读,因为符合乡土风情的书本来就不多,现在社会,更多的是在描绘城镇的生活,这种生活离农村生活太过遥远,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时候我总是与书中描绘的场景,电视节目里给出的东西相距太过遥远,到了城市读大学我才渐渐体会到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东西出现在了我的生活中。这大概是很多城市孩子体会不到的情愫
  •     书五星,但是这个版本自作聪明地在配图下写一些煽情地话真出戏
  •     我突然觉得你的书评之所以能让人通篇看下去,是因为你不造作,实实在在的感悟,也不玩儿所谓的知识分子那一套,这点真让人觉得看的舒服。
  •     看黄金时代后好奇读她的书,简单纯粹,其实更喜欢她的内心强大和执着淡定,别人觉得她依附不独立我分明觉得如果不是这般强大的内心怎么能走在这精彩的路上
  •     很矫情,但又没有李樯那样矫情的有意思,真心读不来。
  •     那个时代的丑陋。
  •     靠。。。我跟老人就很合得来,就这点来说我很羡慕你,我没那样的机会了。
  •     老实说不是很喜欢,但是还是感觉她赢了,从头到尾都在渲染一种矫情又荒凉的气氛,然后就跟着悲凉了
  •     文字平淡,但是看完心裡有些無法言喻的感受。 描寫人們圍觀跳井上吊的事情和魯迅的圍觀斬首有異曲同工之妙。
  •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荒凉至极,温暖入骨,冷暖人间的无限凄凉与熹光。
  •       记得第一次认识萧红,是在初中的课文里,《我和祖父的园子》。那时我就记住了她,因为她的文笔简单而有诗意,同时她的文章很特别,与我所认识的激情澎湃的中国作家大不相同。后来,在2012年冬天,到哈尔滨玩的时候,我偶然间发现地图上有一个萧红故居,才发现呼兰河正在不远处。于是我从一个小书店里买了一本《呼兰河传》,准备读完了去参观她的故居。那一天哈尔滨依然冰天雪地,而我去书店的时候已近黄昏,捧着那本书,心里别有一番滋味。然而,我终归还是没有读完书,也没有咬咬牙,去参观她的故居,每当想起这件事,我的心里就后悔遗憾的要命。眼前总是浮现出站在她祖父的花园中,与萧红的灵魂对话,在花园里呼吸的场景。多么美好。有些作家,总是能够让你的灵魂真实地跳动,并且陪伴你灵魂的孤独。所以,安安静静地去参观故居,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不过终于,我读完了她仅仅19万字的《呼兰河传》,那一天我读着读着睡着了,醒来后处于意识朦胧、微微喝醉了的状态,接着一口气读完了。微醉的状态读含着诗意的书,真有说不出来的甘甜滋味,似乎在书中,又在梦中,又在现实中。
      在我看来,萧红的书会经历时间的考验,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里一颗美丽的珍珠。因为她的书,没有那个时代很多作家“革命”,“封建”,“剥削”的烙印,她的书是人性的冷静描述以及她真实的生命体验。同时,她的书还具备经典的必要条件:丰富性。萧红的写景,在我看来是非常棒的。我记得小学背诵的课文中有一篇叫《火烧云》,而在读《呼兰河传》时,我惊讶地发现火烧云节选自这里。她的写景,妙在加入了童趣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使得景色充满了活力与乐趣。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定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在这里,她写道喂猪的老头笑盈盈地看着小白猪变成了小金猪,而旁边的人对老人说:您老是金胡子了。这都让人觉得心里乐盈盈的,因为有童趣在里面。而后面,火烧云的形状,马,大狗,大狮子,以及它们的形态动作,都不得不让人佩服萧红的想象力。
      
      “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这里蜂子“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是妙笔,只是让人心中冒出“可爱”这个词来。而后面对于花,鸟,虫子以及植物的描写,是极具创造性的,每一个园子里的生物都被动态地表现出来,赋予了自由,活力。
      我想这些写景的妙处,应该就是萧红那可晶莹可爱的心,映在了文字里的缘故吧。更多是在于她的写作及内心的天赋。
      另一个方面,萧红写的故事也是很特别的。我所认识的作家中,只有林海音《城南旧事》与她所写的故事类似,都是讲一些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及遭遇。这些普通人真实地存在于她们的童年中。往前看1000年,我们的史书,都是记叙王侯将相的故事,很少有记录普通人悲欢离合的书。“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大抵是很多人对这些卑微而不完美的人的态度。而萧红的整本书,就是在讲他们的故事。一个被婆家虐待、最终病死的童养媳,一个开着磨坊的冯歪嘴子,性格怪异的二伯,村里那个不被人填埋的雨水坑,卖麻花卖馒头的人......。
      
      "假如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人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再问他,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哪个乡、哪个县、哪个村都有些个不幸者,瘸子啦、瞎子啦、疯子或是傻子。呼兰河这城里,就有许多这一类的人。人们关于他们都似乎听得多、看得多,也就不以为奇了。偶尔在庙台上或是大门洞里不行遇到了一个,刚想多少加一点恻隐之心在那人身上,但是一转念,人间这样的人多着哩!于是转过眼睛去,三步两步地就走过去了。“
      
      
      在我的童年中,也经历了这样的人,每当思念起那些人,我就觉得生活之中有一个很大的谜团需要被解开: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主宰着很多人的命运走向痛苦甚至悲惨,而同时又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让他们有忍耐力去默默承受这一切。我和萧红同样生于这样的环境中,我认识她描写的那些人,内心的记忆被她一次次唤起。我觉得她这样的作家,是伟大的。如果没有爱与悲悯的心,是不会看到这些普通人的。
      说萧红是说不尽的,她曾经说:“一个有出息的作家,在创作上应该走自己的路,有人认为,小说要有一定的格局,要有一定的要素,不写则已,一写就得像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那样,否则就不是小说。其实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这话并不是什么深刻的文学理论,足以见得她是一位有自我个性的作家。
      萧红在31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世界。想想,我已经26岁了,如果按照她的命运,5年之后,就不再了。就发现她的生命真的好短暂。有很多人追求流芳千古,萧红的文章在多年之后依然闪光,然而短短的31年,一颗脆弱敏感的心,品尝了多少痛苦,才能造就这样的文字,也许,她也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吧。
      戴望舒那首著名的短诗,《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也许,在那海涛波动的浅水湾,在银河公墓的泥土中,你真的找到了平安吧。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而我依然觉得,缺憾是一种更深刻的美,只是又让你的心痛了。
  •     童年时候幸福的时光~
  •        可以说《呼兰河传》中,萧红对于父母的描写几乎是完全缺失的。只因她甚至不愿回忆,只因她悲苦寂寞的童年。即便如此,她依旧在微弱的光芒中永远的憧憬与追求着,多么让人心疼的女子。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
      
        为着这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算不了什么的,穷人,这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我就象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着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
      
        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黄昏里,围着暖炉,围着祖父,听着祖父读着诗篇,看着祖父读着诗篇时微红的嘴唇。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窗外的白雪,好象白棉花一样飘着;而暖炉上水壶的盖子,则象伴奏的乐器似的振动着。
      
        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
      
        “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
      
        二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
      
        “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
      
        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
      
        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     笔触细腻。看到团圆媳妇那一段儿真觉得迷信真的害死人。
  •        奔着萧红和这部作品的盛名而去,读得顺畅与投入,但读完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震撼。可能需要继续第二遍阅读。
       觉得很多人都没有认真的去分析故事、文笔等写作方面的内容,只是一味地感叹萧红的身世和凄凉人生。似乎这个比作品来的更让人唏嘘,总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这本书总体觉得干净利落,凄凉无奈,一股冷意贯穿。文笔非常朴实,与一直拿来与其比较的张爱玲相比,的确觉得相差甚大。当然也有人会说,这种文笔才是大巧若拙吧。文字风格上类似鲁迅,果然萧红深受其影响。但结尾冯歪嘴段又透露着一股乐观的生机。
       感触最深的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团圆媳妇,而是大水坑子和摇摇欲坠的粉屋这两章,让人真真觉得那时的人是多么的麻木、多么的愚昧无知,而这些个事,在当时又是多么地平常,多么地随意,这种习惯,让人才觉得恐怖,如同鲁迅的《药》一样,让人可怜、可恨、可气。
       童年的记忆、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地重要,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很多。
       ps:一些短句很有节奏,而且那种语调,怎么就让我想到了古龙呢?
       喜欢的一些文字:
       “就连房根底下的牵牛花,也一朵没有开的。含苞的含苞,卷缩的卷缩。含苞的准备着欢迎那早晨又要来的太阳,那卷缩的,因为它已经在昨天欢迎过了,它要落去了”
       “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 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 打着。”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     大一时排演过萧红的《生死场》,但研究的剧本,总归不仔细。这次读《呼兰河传》竟莫名地喜欢萧红的笔触,孩子气的视角,后园一章让人不禁想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而后的人事叙述平静却暗流涌动,凌厉冷静似乎感觉到温情却又迅速被抽离。以及,小学时学过的火烧云一文竟然出自这里,当时就很喜欢那篇课文,好看。但这一版本摄影配图减分了。
  •     写的也就是平常事 乡下人的日常 小孩的视角算得趣
  •        前几天的<中国好歌曲>里,有个选手用"香菇油菜"来评价台湾歌手蔡健雅,说她有那样一份浓郁,又有那样一份清淡.
       我觉得<呼兰河传>也是这样,她是一盘凉的香菇油菜.她的叙述永远是那样的不急不缓,平静中将小城的旧时风貌如沉睡的琥珀一样呈现在你面前;却也在这平静中,悲凉扑面而来.这是太深情的回忆,所以作者几乎忘了考虑读者的需要,她只是细密地娓娓道来,仿佛梦境重现.她一丝不苟地冷静审视,透过孩童的眼睛,让我们瞥见一座愚昧的城和城里的人.
      
      1)麻木而愚昧的人们
      作者以一个孩子天真的视野带我们去看:团圆媳妇被吊起来打,打出毛病却说她是要"出草",请大神来医,被放在滚烫的开水里治病,而看官们不过是来了又去了.而之所以给她治不过是婆婆不舍得娶她花的钱打了水漂.
      在作者的眼里,"疯了"的团圆媳妇其实是好好的,她的头发不是自己剪的,而是被绞的.不被虐待,她会好好的.
      只有一个孩子看到了这些?
      
      2)那些贫穷而卑微的人
      卖粘糕的人死了媳妇,要独力照顾两个孩子,旁人都觉得他没有希望了.他却自管自地努力生活.他不过是个卑微活着的小人物,也许也是这麻木愚昧人群中的一员.但当聚光灯放在他身上,他就象顽强的蝼蚁,抱着小小的希望和爱,努力活下去.
      
      3)故乡
      世上有这样的人,被赋予异秉来留住时光,有的靠绘画,有的靠文字.萧红毫无疑问是受造物主垂青的天才.但当故乡连同她所有的美丽与丑陋在笔管之下奔涌而出,她将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情?
      不可弃,无法归.
      人是多么无奈而又自省自觉的高贵的动物.
      
  •     有性别视角的文学确实不太一样
  •        (呼兰河这座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已经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功夫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功夫会变出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算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坊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写在这里了。)
      
       看完《呼兰河传》,最后的这段尾声好似冰水渗进心底,让人不由得感到寒意。那些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发生了的又逝去了的人和事,似乎仅仅存在于一个小女孩的记忆里。而萧红描绘的又是如此轻描淡写,刚刚残酷寒冷的故事似乎一下子成为了一张黑白默片。时间上的距离被瞬间拉长,当你试图回望那些人的时候,他们似乎站在遥远的大河对岸。河上雾气弥漫,你再也看不分明。
       《呼兰河传》给人最深的感受,就是字里行间里的那份凄凉寂寞。这份凄凉寂寞,不是书中的“我”所感受到的,而是书外的读者所体会到的。似乎从一开篇,那冻裂了大地的严冬,就永永远远的冰封了呼兰河城。
       萧红用简单朴实的语言,描画出小城居民单调平稳贫苦到近乎徒劳的生活。正是这份贫苦,使得小城居民最大的幸福就是吃好穿暖,最好还能吃上几块豆腐。正是这种单调,使得居民从没想过填平街上的大水坑,为的就是有车马掉进里面的那份热闹和忙乱;使得无论是谁家要跳大神,谁家的男人在外面找了老婆,都会有人连夜蹲守,就是为了得到点消息;甚至于有人跳井了,尸体捞出来,胆小的女人都要放胆来看一看,好像不看就是没见过世面。
       (还有小孩,女人也把他们带来看,他们还没有长成为一个人,母亲就早把他们带来了,也许在这热闹的世界里,还是提早的演习着一点的好,免得将来对于跳井上吊太外行了。)
       虽然萧红的语言少修饰多描写,可是对于小城居民的这些残忍和麻木,她的讽刺准确而辛辣。
      
       《城南旧事》里林海音用孩子的视角记述所看到的事,使得现实带上了一份孩童的温情。可《呼兰河传》里萧红用的同样是孩子的视角,却让现实愈发残酷起来。大概是因为,《呼兰河传》实际上运用了很多第三人称的描写方法,也就是上帝视角,详尽地描述了人们的荒唐可笑,再穿插以精炼的讽刺,不给读者任何对美好的幻想。
       从孩子的眼中看到的故事最单纯。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分析每个人的苦衷,或是为自己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辩护。他们看到的只有现象。而现象往往最为残酷和不留情面。
       (小团圆媳妇还活着的时候,她像要逃命似的。前一刻她还求救于人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帮忙她,把她从热水里解救出来。)
       (现在她什么也不知道了,什么也不要求了。可是一些人,偏要去救她。)
       在“我”眼里,大人们的行为是无法理解无法捉摸的。“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扎彩铺里的伙计一辈子都在为死人建造漂亮的房子,自己却过得极粗糙丑陋。“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大水坑街上的人们添了那么多麻烦,却没有一个人提过要填平它。“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小团圆媳妇好好的,婆婆却非要让她遭受那么多折磨,我也不理解为什么人们对王大姐的评价前后是那样的两极。“我”是所有悲剧的旁观者,而“我”又是那样的没有力量。就连“我”的祖父,能做到的也只有“明年二月一定要老胡搬家”这样微不足道的事了。
       不过,《呼兰河传》这本书,并不是什么带着血泪的控诉,其中也有对人性的美好一面的描写。对”我“倍加关爱的祖父,给了”我“童年的许多温暖;看大戏的时候,许久不见的姐妹说不出什么漂亮话,只是把礼物递上去就算了;死了老婆的冯歪嘴子,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决定坚强地活下去。
      
       (他虽然也有悲哀,他虽然也常常满含着眼泪,但是他一看见他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水了,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
      
       愿愚昧被破除,曾经发生在呼兰河城的荒诞、残忍的悲剧再不重演。由冯歪嘴子这样像泥土和干草一样平凡,又像生活本身一样坚韧的人,将善良和爱传承下去。
  •     @howl 而且我不玩知识分子那一套是因为我肚子里没墨
  •     与祖父在后花园的那章节,真好。
  •     充满着“冰冷”的感觉,寂寞似乎与生俱来,是生命中最难排挤的毒汁。“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
  •     温暖回忆录,小学节选了一部分,去掉了好多脏话哈哈哈哈
  •     哈哈哈 你的回应总是感激又暗藏杀机
  •       每一句话,都像是来自孩子嘴里的一句诗。可是就是这样的天真烂漫,却显得这个世界更是残酷了。
      
      她就是那么强烈地依恋着爷爷,和爷爷充满天伦之乐的一幕一幕中,我却看到了爷爷正在逐渐老去。
      
      她就是那么对万物越是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是美的,好玩的,有趣的,有生命的,可是我却看到世界万物将怎样一点点伤害她美丽幼小的心灵,直至她长大成人。
      
      她就是那么好奇小团圆媳妇,那个黑黑的,不知道害羞对谁都爽爽朗朗的小团圆媳妇,在婆婆的虐打下,最后被折磨致死,可是她偏偏就不去说小团圆媳妇的可怜,她是完全不谙世事地孩子,好像还在耐心地听着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的不得已。
      
      她还很好奇歪嘴子的媳妇和那个刚生下还是粉色的小孩,她写到大人们对那歪嘴子媳妇的风言风语,把她们赶出磨房,让他们在冰天雪地之下无家可归。
      
      我看到小说家总是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借着他笔下的人物表达出来。可是她就能够忍住不多说一句。她用她的笔给我们开一扇单纯的窗,让我们好像借了双孩子的眼睛自己去看那个时代和那个世界。她把自己隐藏在文字后面,没有哭也没有笑,只是望着我们,小声说:喏,看到了?那个时候啊,人就是这样的。
      
      
  •     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品味一如既往地奇趣……配些连构图都没有的“摄影师作品”就算了,还要强行配文字和原作沾边,就显得十分尴尬了……关于作品本身,放在当时的年代看显得十分耀眼,以平淡的口吻和流畅的文笔,在香港讲述远在黑龙江的呼兰河,完全不避讳家乡的贫穷,以及年幼自己的各种熊孩子举动,尽管略缺乏条理(比如:呼兰河到底有两条还是三条街?)。这本书似乎没有一个确定的体裁,在小说散文和自传间游走。又似乎没有主题,但把家乡,贫苦,童年,寂寞,家人揉捏得很好。能够作为一个自洽的时光胶囊存在,既包含了当年的呼兰区,又包含了萧红的童年,这大概是这本书的意义之所在。至于“无情地讽刺鞭挞中国数千年封建毒瘤”之类的评语,怕是过了。
  •     她只是述说童年所见所闻,没有一丝议论评价,却给人至深的印象。真是天才的洞察。
  •     插图乱入,小团圆媳妇那段真是不忍直视。
  •     想起了小时候再姥姥家的日子,怀念并感激他们。感怀岁月。
  •     真是 下笔如刀
  •     这个版本不错,连图带文字我都耐心看。最喜欢“团圆媳妇”那段,最悲壮。
  •     个人视角的回忆录。
  •     凑热闹。冷。
  •        当代女作家虹影在一篇文章中如此写道:”假定我是男人,我情愿跟萧红笑闹一夜,也不同张爱玲喝一年咖啡。
       在我看来,是女人就该有作萧红的勇气,爱可以重来,生命可以重来,世间没有什么事,不可以重来。”又说:“萧红的爱,是愚蠢的:一见钟情赴汤蹈火,一言不合,拍手走路。张爱玲的爱,是算计的,人情通达,有所靠有所得。张爱玲仅是在过孤芳自赏日子而已。两人都是红颜薄命?不,萧红爱得热烈,始终充满激情,命短而不薄,张爱玲做人矫情,性格孤傲,长寿而不幸。”
      看 后只能笑而不语,从容貌上看张更美一些,又是名门贵族,算是才貌双全秀外慧中。倘若美女不矫情,这世间会少多少乐趣?!
       对虹影女士评价张萧二人只能苦笑不已,看过虹影一些书,此女才华有限,深又深不下去浮也浮不上来。她那将二人对比颇有为了对比而对比之嫌,刻意而做作,硬是要把两分说成十分,亦或是说她对爱玲实在太不了解。
       一个作家的行文风格所写之物必然与她的出身经历性格爱好密不可分:萧红出生于东北黑龙江呼兰小镇封建地主家庭,自小便和家里断了关系,虽是个东北女子,可眉目中却有些许江南女子的秀丽,可还是掩盖不住从骨子里冲出的倔强和傲气。
       而张爱玲生于上海,是李鸿章之后,簪缨世族名门之家,自小父母离婚母亲抛下她一幼女远赴欧洲游学,经历与父亲继母不睦被软禁差点丧命,小小年纪便尝遍世态炎凉。
       萧红在被第一任男友退婚后有敢于闹上法庭的不服输之气,而爱玲却在对胡兰成落难时另结新欢跑来温州找他,晨起时只能将万般柔情化作一缕决绝和失望。
       爱玲的放弃不计较恰恰是来自于她的骄傲,她认为世间没有什么事和人值得她失掉风度去哭闹争取苦苦挽留。她瘦长又不失丰腴的脸有种与生俱来的淡然和贵气。
       她不关心时事,对政治无感,甚至于自己深爱的人是个汉奸也全然不顾。爱玲其实是极单纯的人,在与胡分手之后她还是一直资助胡并不是因为爱他对他念念不忘,而是为了还他曾给她一笔给母亲钱的人情,她就是这么执着要做到不欠任何人的人情,银货两讫。
       她的小说文字全是往自己内心去求,在人物内心方寸在人物内心方寸之间腾挪转移,而萧红则颇有左翼文学政治化的风格,她的小说总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大背景下表现农村人民的沉滞闭塞,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的苦难场景。
       爱玲的文字是冷的,大有看破世事超脱物外旁观的姿态,萧红的文字是狠,在生死中揭露人性最脆弱不堪的一面。萧红有一种狠劲儿,她倔强不服输一直在与命运抗争,好好的青春年华才到三十一岁就戛然而止。
       不知是否因为抗争消耗了她太多的生命力,而在“爱情大过天”中书写人生无奈的爱玲,生生成为“孤岛”中的恬淡老妇一直活到75岁。
       爱看什么样的书本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事情,没必要硬比较就是了。
       时间会证明文学的价值,只是这一天似乎已然来临。
  •     说忧郁太轻了一些。
  •     满篇满纸,都是回忆,满眼满心,都是萧索。漫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满满的怀念,记忆中的小城,水墨画一样的勾画,每一章里面的人物—祖母,祖父,有二爷,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一幅幅构成了鲜活的故乡,串起了凄婉的歌谣。
  •     这个版本配图的批注傻逼极了……好想吐槽
  •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没有做太多的了解,以前读大学时,在图书馆里面看到过很多次,也有好几次拿到手里都准备借来一读,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读,一直以为是一本像大宅门这样的“波澜壮阔”的故事家族小说,当我看完了20%,发现作者还是一直在描述,根本没有一个主的故事线进来,就像读书时看的散文一样。确实是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好文笔,用这么多墨水来写各种文学的文字。好久没有体会到这种好好的哪怕是单纯的文字都能够让你细细体会到文字的味道。
      虽然和我想象的内容不同,但是文中写的一些小事也很好。很多描述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小孩子就是那么的纯真。后来看到很多人说这本书其实和鲁迅的有点相似,萧红就是“女鲁迅”,读的时候我真的很少想到这一点,虽然文中也写了很多国人的一些禀性,也许是女性作家,写得没有那么犀利,写得更加细致和体贴人心。
      
  •     这次我首先想到的第一句是有空多陪陪姥姥。。。
    然后,我喜欢你描述的这段“ 那个世界就像余华《活着》里的世界,人命如草芥呵。活下来就是活下来了,死去了也是命该如此,哪有人问为什么,也没有人抱怨,生老病死,哪怕是死,也就是哭一哭,过了那日子,怕是连哭这仪式都没有了,哭有什么用呢,活下来的人还不是要继续过日子。问了一句,活着是为什么,回答也是,活着就为了穿衣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报纸,也没有通讯,眼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世界就是什么样子,最多是由祖父祖母还有远房亲戚串门时捎带一些早年的故事,这便是人从生到死的所有经历了。 ”很有画面感
  •     萧红的文字是那么的吸引人,我是一个一目十行的人,却被她所写的文字牢牢的抓住了眼睛,怎么也读不快,一定得跟着他的节奏走着,读来轻松的文字中流露的都是感性,或许这就是民国的性感吧
  •     原来小时候背诵的火烧云就出自胡兰河传。像奶奶在讲故事,一个永远都不会完结的故事,画面流得很慢,很安静。
  •     這版的配圖和自以為是的矯情說明真是夠了
  •     有生命力的文字。尽管写于1940年,也多少能理解鲁迅先生对萧红的爱护之情了。
  •     萧红用很反讽的方式叙述故事,在呼兰河传中你能感觉到封建,迷信中国守旧的环境对人的反应。书给人一种深刻的感觉,并不会有多么强烈的爱国,或者激烈的,激起斗志的话,而是用一种最平实的叙说,讲着故事,但在叙说过程中那种对封建迷信社会所产生的恶心,厌恶感觉会自然在心里显现。就好像是用沉默作为力量一样。抨击着这个烂透了的社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