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现代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32759026
作者:[美] 卡伦·霍妮
页数:238页

后记

20世纪中叶,可以说是“焦虑的时代”。两次大战所带给人类的不只是山河的破碎,千万人的死亡及文明的崩溃,更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浩劫后,人类心灵的荼毒、人性的残缺、价值的幻灭以及人心普遍的空虚与焦虑、绝望及失落、生活及生命意义的沦丧殆尽。面对这史无前例的精神崩溃、心灵的幻灭,再加上工业化及都市化所造成的紧张、不安、物化的社会,人类似乎再也无法面对自己,似乎越来越沦人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一切的苦难、一切的反常现象,迫使吾人必须重新思索人性的真相。这充满人心的仇恨、憎恶、矛盾,造成人类互相残杀的攻击性,是出之于吾人的本能,还是由于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问题,也成为吾人必须去探讨和了解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去重新反省人与人之间如何才能维持融洽和谐,社会如何才能平衡发展,什么才是人性的内涵、人生的意义及价值,以及普遍存在的疏离感是如何产生的,应如何解决。    在这种迫切情境的要求下,影响20世纪思想最巨最深的心理分析,也接受了时代的考验,从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开始面向社会文化层面,开始探究人性的社会文化因素,但弗洛伊德的泛性观及生物机械观,并未能解释人性的全部,虽然它揭示了人的表面意识,发掘了人的内在潜意识,深入了人的一切欲望、意志的根本源泉与现象。    这种由正统心理分析所发展出来,并修正弗洛伊德理论,批评弗氏的生物本能说,而以社会、文化因素来解释人格与神经症的形成的新学说,以“新弗洛伊德学派”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    这一派学说认为:(一)要了解人性基本动因与内容,必须以文化与社会的因素,而非生物的因素来解释与探究。(二)弗洛伊德的本能说与性能理论早已过时,不足以解释人格的全面现象。(三)强调“人际关系”对不安、冲突与神经症人格形成的影响。(四)虽然承认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却以为性的发展与性关系,乃依文化、社会的差异而不同。    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人物是卡伦·霍妮、弗洛姆与沙利文.而其中本书作者霍妮女士可说是本派的先驱,不只是因为她的年龄在三人中最长,发表著作最早,而且也由于她最先建立且架构了许多观念。    生平与著作    霍妮于1885年诞生于德国汉堡.祖先是犹太人。她的家庭乃是当地的中上阶层,环境优越,是虔信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本是挪威船长,后来改入德国籍,成为德国公民,并自己创立了一家船务公司。父亲精研圣经,虔信上帝。母亲则是位思想开明、作风自由的荷兰人。    霍妮在早年时,曾经一度十分热衷于宗教,喜欢高谈阔论有关宗教的问题,不过这种狂热态度乃是当时流行于大部分德国少女中的风气。    由于父亲是船长,因此霍妮在年轻时代,常常追随父亲遨游四海,行遍世界,因而她从小就对陌生、遥远的地方产生好奇和憧憬,并终身保持热情。    虽然霍妮在幼时常常伴随父亲遨游,但是她却深受母亲的影响。由于父亲经常出海在外,所以霍妮大部分时间均与她那位聪明、美丽及热诚大方的母亲在一起,沐浴在她的春风之下。    在19世纪末,风气尚未十分开放,很少有女性会学医,成为医生者,更是凤毛麟角。霍妮却由于母亲的鼓励,加上自己对医学的兴趣,在中学毕业后,即只身远赴柏林,学习医学、神经症学并接受心理分析训练。由此可见,她的勇气与热诚非常值得吾人敬佩。而在学校里,她更是个十分优秀的学生,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她的优异能力及卓越的人格表现,使她深得教授及男性同事的赞佩。    她在柏林求学时,认识了她的丈夫,一位柏林律师。两人在1909年、霍妮24岁时结婚,并且生育了三个女儿。然而很不幸,两人的兴趣、个性迥异,而且霍妮越来越对心理分析感兴趣,热情地参与和推动心理分析运动,导致两人逐渐聚少离多,终于在1937年仳离。这或许是所有积极、活跃、能力卓越、才华横溢的女性之悲剧吧。  霍妮于1913年获得医学学位,并在柏林完成神经症学及心理分析的训练。四年后,她发表了第一篇心理分析论文,《精神分析治疗的新技术》。三年后,她成为新成立的柏林心理分析机构的主要人物及指导者,在此她发挥了无比的才能。此后,她出版了一系列分析女性心理的论文,并成为这方面的权威。    霍妮的大半生都在柏林度过,这段时期正处于德国的第二帝国兴起及衰亡的时期。虽然她无疑地曾受到这些事件的影响,但她自始至终对政治缺乏兴趣。在柏林,她与其他的心理分析家一样,必须接受别的心理分析家或师长的分析。她最先接受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的分析,然后再接受汉斯·萨克斯(Hanns Sachs)的分析,这两位名家都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也是大师的得意弟子。然而,霍妮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两位师长的观念,她的早期经验及天赋,使她能更深入、更广博地观察、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她对20世纪初期兴起的科学有莫大兴趣,又受了柏林那种开放、包容的学风影响,能够避免弗洛伊德的那种狭隘的视野,并奠定了她日后超脱正统心理分析的窠臼,创立社会文化学派的基石。    1932年,希特勒已大权在握,许多犹太人皆不堪其压迫及歧视,纷纷流亡海外。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霍妮也只好逃难美国。她最先是芝加哥心理分析研究会的助理指导人。两年后,她来到纽约,成为纽约心理分析研究会的教授之一。1941年后,她成为美国心理分析促进会的创办人之一。    在美国,她逐渐受到阿德勒的影响,开始改变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同时她与弗洛姆交换彼此的心得及意见,最后,终于脱离正统弗洛伊德派,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分析理论。    1937年,霍妮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著作:《焦虑的现代人》。在书中,她论述并分析现代人焦虑不安之心理状态的原因,将其追溯至孩童早期的生活经验,并强调心理症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她的基本思想,皆可在此书中一见大概。两年后,她的第二本著作《心理分析之新方法》亦告出版,这本书奠定了霍妮在新弗洛伊德派的先驱地位。以后,直至1952年逝世为止,她先后出版了许多在心理分析学界影响甚深,也深受一般大众喜爱的著作,如《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此外还有她逝世后,由其门生所编集的遗作《女性心理学》。    1952年,霍妮在纽约病逝,享年67岁。    主要思想与学说    霍妮的主要学说,可以说是修正并批评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说,因此她的学说有很多地方与弗洛伊德的学说大异其趣,但也有些地方同意了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观念。    首先,霍妮就拒绝了弗洛伊德观念中最重要的理论——性能说,也不承认由此性能观念引申出来的一些假设,如心理性发展的阶段说、俄狄浦斯(弑父恋母)情结、性能的能量因素等概念。她虽然仍然承认性欲或性冲突很重要,但却不以为它具有普遍的重要性或其发展不可改变,也不承认它是形成心理症的主要成因。    霍妮认为文化因素及人际之间与人内心的发展之阻碍,才是造成一般的心理症及性机能失常的原因。在此她拒绝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及生物本能说。    最后,她拒绝了弗洛伊德的那种以偏概全、片面、分裂的人格三构造论,而以更完整的,动态的自我概念取而代之。她认为儿童的早期经验虽然重要,但却绝不是与成年后心理症状直接相关的原因。而婴儿的态度也不见得必然是成年后行为的原型。    最后,霍妮同意弗洛伊德的心理决定论及潜意识说,也认为内在情绪的冲突乃是病态焦虑及自卫机制的成因,注重梦在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霍妮修正并批评了弗洛伊德的学说,承认大师的原创性,但也指出弗洛伊德学说有四种特性:(一)生物倾向,尤其表现于他的本能理论内,表现于他对遗传及体质因素的强调上。(二)对现代人类学及社会学知识的忽视,认为人性是普遍同一的。(三)二元化的观念(:如弗洛伊德把人格分化成自我与本能,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男性化及女性化的相对观念。  (四)充满机械进化论的气息:表现于他强调过去的早期经验对日后成年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而完全忽视了现在情境对人性的影响。    与弗洛伊德一样,霍妮也有三种人格结构说,但是她不是以本能为出发点,不把人性当作由三种人格构成:自我、本我与超我的互相矛盾、冲突的战场,而认为要了解人性,必须整体地探究人性的全面。她视个人乃是某一社会情境内的整体,既受其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影响其环境。人格的某一功能也许会表现得比较明显,但如片面地以此功能来分类,则是以偏概全,只有透过个人的全部人格层面,才能完整地了解个人。同时影响个人人格的,除了生物需求外,还包含了社会需求、行为形式、内心感受、对别人与自己的态度、自我评价及自我概念、社会价值、期望、禁制及冲突,这一切因素皆构成个人人格的部分,并不断使人格结构改变。任何因素或条件皆无法孤立存在,它们是互相影响、交互作用的。因此,霍妮把自己的人格学说称作整体人性论(The Theory of WholeMan),或“人格整体观”(Holistic·View of Personality)。    霍妮把自我的概念分作三种:    1.实际我(Actual Self):是个人的经验总合所构成的我。亦即自我形象(BodyImage)、自我概念。它形成这一自我的因素包括需求、行为模式、基本情感反应、能力、天赋、想象力等。然而这些因素对病态心理或心理症的影响,并不比环境、内在心灵的影响大。    2.真正我(Real Self):这是个人内在的中心潜力,是每个人都共有的,但随个人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它是建设性的成长,自动自发、活力、兴趣、能力、决心及感情深度与创造性的来源。因此霍妮认为真正我是发展自由、健全人格的主要源头,是与健全、完整的人格相当的情态,也是平衡和谐、完全的形态。人格的真正内在冲突乃是人的真正我与理想我之平衡,或真正我与实际我之间的冲突。    霍妮主张如果环境很恰当,例如父母皆充满温暖慈爱,又能接受子女,则身体上及神经机能皆正常的子女,就会发展出健全的人格。这一观点.可说包含了乐观的、非独断性的人性及伦理哲学,而与弗洛伊德的悲观论调大异其趣。    霍妮说:“在人身上,先天存在着一种不断进化的建设性努力,人借自己的本性及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努力使自己潜能得以实现及完成,同时他会由此产生出一种价值观。依此伦理观,道德的标准在于它是否以鼓舞人类的最高发展与成长、人性的完满形成,并斥拒了一切破坏性及阻碍人性发展的倾向。”这一句话,不但与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说刚好背道而驰,更开拓了日后自我心理学及人文心理学对自我潜能的注重,而与人文心理学名家杰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观相互辉映,甚至可说是他们的先驱者。    3.理想我:这是病态的自我,它是形成心理症或病态人格的原因。人由于内心的冲突与不安,会形成焦虑。为了避免此种冲突及寻求感情的统一,个人会为自己塑造一个虚幻的理想形象(Idealized Image):“我实在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种可怜的人,看看我的高贵形象吧:慷慨、诚实、独立自主与纯洁无瑕。这才是真正的我。”这种理想形象就是理想我,它追求傲慢、荣耀,而与个人的傲慢体系相合。这种傲慢体系包含了骄傲与自我憎恨两种层面。它是心理症及病态心理的动因。    霍妮认为心理症乃是全部人格的失调,原因有:(一)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扭曲或失常。(二)个人与他人及个人与自己的关系之扭曲变形,而此种扭曲乃由内在情绪的冲突及不安所造成,以及因潜意识中为避免这些冲突的破坏性影响而引发的内心努力所形成。(三)同时文化影响也在多方面发生作用,如文化的传播者、父母决定了子女的价值观、自我概念及一些行为模式。然而子女到底会顺从模仿或适应这些影响,还是反叛,完全取决于个人内在的心灵发展。如果文化要求与孩童内在的本性倾向有所冲突,则文化影响会阻碍孩童的自我认同。换言之,文化影响会决定某一特定社会的健全人格或病态人格概念,它也会影响理想我的形成,而特殊的内在冲突也会因文化价值间的冲突而增强,或反映文化价值的冲突。换言之,心理症的形成乃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如现代的工业社会所普遍产生的心理症及神经症,乃是由于现代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然而,其动因仍由基本焦虑(BasicAnxiety)而来。    所谓基本焦虑乃是一种以为自己“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靠、无能无力,并生存于一个充满荒谬、下贱、欺骗、嫉妒与暴力的世界”之感觉。这种感觉是在童年时,因父母未能给予他们真诚的温暖与关怀(往往由于父母本身的病态人格或缺陷)所引起的。这些孩子失去了“被需要的感觉”。而由于无条件的爱乃是儿童正常发展的最基本动因,因此那些未能得到这种爱心的儿童,就觉得这世界,周围环境皆是可怕、不可靠、无情、不公平的。由于这种怀疑倾向,使他觉得个人被湮灭,自由被剥夺,于是丧失了快乐而趋向不安。同时另一方面,儿童因为年纪尚小,虽然对父母的爱心怀疑,但却不敢表露,害怕因此受到惩罚与遗弃,这种被压抑的情绪会导致更深的焦虑。结果在这充满基本焦虑的环境中,儿童的正常发展受到阻碍,丧失自尊自信,因而形成孤独、冷僻、愤世嫉俗的性格。    儿童为了逃避此种焦虑,并保护自我,自会倾向形成某些病态人格以对抗这种焦虑。霍妮将此描述如下:    1.寻求温情(Striving for Affection):正常人格对爱的追求,乃由于温情的基本需要。而病态人格对温情的追求却是基于“再保证”(Reassurance)之需要:“如果你爱我,你就不会伤害我。”因此引起对过分关怀之需求,而且永不能满足。他害怕孤独,害怕讨人厌,害怕被人伤害,但他却无法真正信任他人,并往往自认为不值得被爱。他与别人的性关系表现出了强迫性质,对他而言,性乃是获得温暖与关心的手段。由于这种依赖的情绪,乃形成冲突和矛盾之因,即虽然他一直在追求爱,却永远无法施爱给别人,因而无法得到正常与满足的爱。    2.追求权力(Striving for Power):权势的病态追求乃起源于恐惧、不安与自卑感。此种病态人格渴望支配所有的人,独断独行。因而他的特征表现于:(一)希望在任何事情上皆高人一等,并且好与他人竞争,甚至对于与自己目标不同、利益不同的人也不例外;(二)他对权势的追求乃基于对他人的憎恶与敌对感,渴望打败别人,折磨他人或践踏他人;(三)他害怕别人的报复,但又希望受他人的喜爱及尊敬,结果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这种人的信条是:“如果我比你强,你就无法伤害我。”    显而易见,霍妮的这一观点,乃受阿德勒的影响,不过阿德勒认为追求权力是基本的人格动向,而霍妮则视之为许多种倾向之一。    3.病态的逃避(Neurotic Withdrawal):此种情绪基于病态地相信:“如果自己能自立自主,就可获得安全。”因而他寻求感情上独立于他人,逃避他人,对任何事物均漠不关心,对任何人皆保持距离,避免太多的感情,太深的情绪介入。他的信条是:“如果我逃避别人,他们就无法伤害我。”    4.病态的依顺:这种人由于无时不在的无助感,而趋向接受强壮有力的人之意见,或传统世俗、权威的观念。他会压抑自己所有的内在需求,使自己变得渺小,让自己被人侮辱,并避免批评他人,表现得对任何人均为“有益”。这种人的内在意识动机是:“如果我顺从别人且帮助他,我就可以避免被伤害。”    由于基本焦虑,儿童会寻求与他人之相适应关系,并形成其人格之一部分。此人格表现有三种倾向:    1.接近他人(Move toward People):这种人的主要基本焦虑是无助或绝望。最后他会接受自己的无望,而设法接近别人,寻求获得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并依赖他人。    2.反对他人(Against People):这种人的主要基本焦虑是敌对感。他认为敌视他人或被人敌视是理所当然,不可避免的。因此他憎恶他人,并随时准备反抗与攻击。    3.脱离他人:这种人的主要基本焦虑是孤独感。他既不希望依属于任何人,也不反抗,只想远远地躲开他人,与世无争。    最后,霍妮对自我的分裂,或自我的疏离,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精辟见解。她认为现代社会,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已成为机器的一部分,再加上现代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纷陈纠结,互相冲突矛盾,人在这种矛盾的文化情境中,迷失自己,丧失了对自我的了解、认知能力,不再能体验自己的真实自我及真正的认同,而产生一种虚假的自我及伪幻的认同。人不再能感受到外在世界的刺激,感受内在心灵的跃动,甚至变得麻木不仁,凡事只能说“你”或“他”,而不再能肯定“我”的存在、我的重要。这种自我的疏离可说是现代人的通病,是导向精神分裂的主因。    对于现代人的这种疏离倾向,以及心理症、病态心理的治疗,霍妮注重帮助困扰的个人反抗其虚幻的理想自我意向,真正地面对实际我,并发挥真正我。因此她批评弗洛伊德的那种着重使过去记忆、经验重现的治疗方法。她认为对过去经验的重现并非治疗的正确方法,只有对现在之洞见才是治疗的目的;对过去的记忆只有阻碍病人对自己之重新了解。这一点是霍妮女士的重要贡献,也是所有人文心理学家及存在分析家的坚定信念。    人唯有透过对现在的了解,未来的希望,才有可能获得对自己、对世界的透彻洞见,才有可能在分裂、充满焦虑的情境中,重新建立完整的自我。而如何在目前的变化万千、空虚无情的社会中,为自己寻找一个立足点,寻求安身立命的所在,更是吾人必须去思索的。

作者简介

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学的修正,主要表现在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她认为产生神经症的个人内心冲突,虽然不排斥性压抑、遗传禀赋、童年经历等个人特征,但本质上却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个人施加的影响。人性、人的各种倾向和追求、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乃至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病态人格的标准,所有这一切都因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

书籍目录

目录
导论 / 001
第一章神经症的文化与心理内涵 / 006
第二章为何谈起“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 020
第三章焦虑 / 029
第四章焦虑与怨恨 / 044
第五章神经症的基本结构 / 059
第六章对关爱的病态需求 / 077
第七章再论对关爱的病态需求 / 088
第八章获得关爱的方法 / 104
第九章性欲与爱的病态需求 / 113
第十章对权力、声望及财富的追求 / 124
第十一章病态竞争 / 144
第十二章逃避竞争 / 159
第十三章病态的罪恶感 / 177
第十四章病态痛苦的意义——受虐狂问题 / 200
第十五章文化与神经症 / 218
译后记 / 226

编辑推荐

《焦虑的现代人》的作者是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弗洛姆、荣格等齐名,在海外享有盛誉。1.作者在《焦虑的现代人》中虽然传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但以文化决定论代替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大大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作者通过临床经验写就此书,书中饱含了她对人的心灵的敏锐观察,奠定了她的学术地位的同时,展示了作者的惊人才华。

前言

导论我在撰写这本书时,脑海中所想到的目的,乃是要对我们今日的神经症患者加以正确的描述。以便让我们更彻底地了解他们,了解那些实际推动他的行为的内心冲突,了解他的焦虑不安、他的痛苦,以及他在人际关系中所产生的诸多困扰。在本书中,我并不打算讨论任何特殊类型的神经症,而只是把我的笔集中于表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神经症患者身上的人格结构。我的强调,主要在于实际存在的冲突,以及神经症患者设法解决冲突的病态尝试,在于他实际存在的焦虑不安,以及他要抵抗不安所建立的自卫心理。这种对实际情境的强调,并不表示我忽视了神经症在本质上,乃是从早年儿童时期的经验发展形成的事实。不过我与许多心理分析家不同,我不认为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童年时期是适当的。我认为他们的说法根本是片面的说辞,而且他们把成长后的反应,本质上当作早期经验的重现。我要指出,儿童时期经验与成长后的内心冲突之间的关系,比心理分析家们一般所假定的,更为错综复杂。那些心理分析家只宣扬了单纯的因果关系。虽然童年的经验,在神经症患者身上,产生了决定性的情境,然而它们却绝不是成年后心理困扰的唯一原因。当我们集中注意力于实际的精神困扰上时,我们发现神经症不只可以由偶发的个人经验所引起,同时也可以由我们所生存的特定文化情境所激发。事实上,这种文化情境不只给个体经验涂上各种色彩,影响个人的经验,增加它的多样性,而且分析到最后会发现,文化情境也决定了它们的特定形式。举例而言,拥有一位喜好统治或一位“自我牺牲”的母亲,乃是个人的命运,但是只有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之下,我们才会发现统治成性或牺牲自我的母亲,而且也只有这些存在情境的缘故,这种经验才会对患者后来的人生产生影响。当我们了解了文化情境对神经症的重要影响后,弗洛伊德所认为是神经症之根本原因的生物情境与生理条件,才不会有显著的地位。这些后述因素必须根据精确的证明,才可以加以考虑。我的这种思想倾向,使我对神经症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获得崭新的解释。虽然这些解说牵涉许多不同的问题,例如性被虐狂,对温情之病态需求的内涵,病态的罪恶感之意义等问题,它们却都具有一个共同基础,即皆强调焦虑在产生神经症人格倾向中所占的决定性地位。由于我的许多解释都与弗洛伊德的学说大异其趣,一些读者可能怀疑这是否还算是心理分析。其答案有赖于你们从心理分析中所把握到的基本成分。假如人们相信心理分析乃是完全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全部理论所构成,那么我在本书所陈示的就不是心理分析。然而,如果你们相信心理分析的本质,在于某些讨论潜意识过程的角色,以及它们的表现方式的基本思路,并在于一种使这些历程意识化的心理治疗术,那么我所陈示的就是心理分析。我相信过分顽固地依附弗洛伊德的所有理论分析,会使人接受弗洛伊德学说所希望人们去发现的,因而未能完全了解神经症。这是顽固不化的危险。我相信对弗洛伊德的伟大成就之真正尊敬,乃是应该在他所奠定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加以建设扩充。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完成心理分析在未来成为一种理论及治疗方法的使命。这些观点也回答了另一可能提出的问题: 我的学说解释,是否属于阿德勒学派。我的理论与阿德勒所强调的主张,有一些相同,但在基本上,我的解释是建立在弗洛伊德所奠定的基础之上。事实上,阿德勒的一些理论,可以当作一项精彩的实例: 即使一位如此富有创造力、充满洞见睿智的人,如果他对心理程序的洞见片面地探求,且不根据弗洛伊德的基本发现,也将会变得冥顽不灵。由于本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澄清在哪一方面,我同意或不同意其他心理分析学家的见解。因此我在全书中,只把自己的论点提示出来,只在自己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意见完全相反之处,才稍作讨论。我在本书中所陈示的,乃是我对神经症进行长期的心理分析探究后,所获得的印象。为了展示我的理论所依据的一切资料,我按理应在本书中罗列许多详细的个案史,但这种措施在一本讨论神经症的一般问题的书中,实在是繁重不便。然而,即使缺乏这些资料,专家也可以验证我的见解之正确性,甚至外行人也可以拥有这份能力,如果他是个仔细的观察家,他可以把我的假设与他自己的观察与经验加以互相比较参照,并且根据这一比较而予以拒绝或接受,修正或舍弃我的观点。本书乃是以人人皆懂的日常语言撰写而成,同时为了保持清晰明畅,我尽量避免节外生枝,讨论太多的分类条目。同时我尽可能地避免使用专门术语,因为这种术语往往会破坏内容的流畅,而且容易使人的思路混淆不清。因此本书可能给许多读者,尤其是外行人留下一种印象,神经症人格的问题十分易解。然而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甚至是危险的结论。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即所有的心理问题必然是相当错综复杂及奥妙难解的。如果有人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那么他最好不必读这本书,因为恐怕他会发现自己正身处迷宫,并且为了未能看到简单的易解公式而感到失望。本书不只是写给有兴趣的外行人看,也是写给那些探讨神经症、治疗神经症的人,以及熟悉神经症所包含的问题的专家看的。在这些人中,不只是包括了心理学家,也包括了社会工作者及教师,以及一些具有远见的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他们已开始明白在探究不同文化上,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最后,我希望本书对神经症患者本身,也有一些意义及重要性。假如他不在原则上拒绝任何心理学的思想,并不把它当作一种入侵或欺骗,那么他就比他那较为健全的兄弟,更能根据自己的痛苦经验,对错综复杂的心理有更深入彻底、敏锐优越的了解。不幸得很,阅读有关自己的情境,并不会使他痊愈。他所读到的,见于别人之处的多于见之于自己的。我愿借写本引介的机会,表达我对伊丽莎白•托德小姐的感激,她曾编辑本书。我所必须感谢的作家们的名字,我在书的内容中已分别提到。我的最大感激,必须给予大师弗洛伊德,因为他提供给我们基础及工具,使我们能将之发挥。也感谢我的病人们,因为无论我对他们有何了解,都是我们彼此共同发现的。

内容概要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德国出生的美国女精神分析学家。
1912年霍妮获得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而后求学于弗洛伊德的朋友亚伯拉罕(Karl Abraham)。之后在精神病医院担任医师,1920年私人开业,并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1932年移民美国。初期担任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副所长,后迁往纽约重新开业,并在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她的论文因远远超越了时代而未能得到应有的注意,甚至由于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反对而于1941年被纽约精神病研究所除名。但卡伦•霍妮今日已被公认为是与阿德勒、荣格、兰克、弗洛姆等齐名的西方当代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
她的重要著作还有《精神分析的新方法》(1939)、《自我分析》(1942)、《我们内心的冲突》(1945)、《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50),以及她死后被整理出版的《女性心理学》(1967)等。
《焦虑的现代人》一书中,霍妮对弗洛伊德正统精神分析学进行了修正,主要表现在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二章 为何谈起“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由于我们的主要兴趣集中于神经症对人格的影响结果,因此我们的探究范围将局限于两大方向。一方面,有些虽在人格方面正常而未受歪曲的人,却也会由于对充满了矛盾冲突的外在环境的反应,而产生神经症。在讨论到某些基本的心理过程后,我将会回头再简略地讨论这些单纯由情境所引起的心理困扰,即情境神经症的构造。我们此刻的主要兴趣不在于这些,因为它们并不表现为神经症人格,只不过是对既存的艰难环境暂时缺乏适应能力而已,当我在本书提到神经症时,我所指的乃是人格异常,换言之,即是其主要紊乱在于人格结构之异常或偏差的情境——虽然其症状的表象也许与情境神经症完全一样。 它们乃是潜伏的慢性过程之结果,从童年早期就已经开始形成,并且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影响到人格的一部分。从表面上看来,这种人格异常,也许是实际的环境矛盾冲突之结果,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谨慎地探索这个人的生活史,我们会发现这种困扰的人格特质,早在任何矛盾情境产生之前就已存在。这种眼前的困境本身,有大部分是由于早已存在的人格障碍所导致的,尤有甚者,神经症患者往往会变态地对某一生活情境加以反应,而这一生活情境对一般健康的人并没有任何冲突。这种情境只是显露出早已经长期存在的神经症。 情境神经症与J.H.舒尔茨所谓的外源性神经症大致相当。 弗兰茨·亚历山大曾建议以人格异常来称那些缺乏临床症状的神经症。我不认为这名词是可靠的,因为症状之有无,与神经症的本质并不相关。 另一方面,我们对神经症之症状或表象并不十分感兴趣。我们的兴趣,主要在于人格异常或困扰的本身,因为人格之异常或困扰乃是神经症中永远存在、不断发生的,而其在临床意义上的症状却是不同的或完全没有的。同时根据文化上的观点,人格的形成比症状更为重要,因为主要是人格影响人的行为,而非症状影响人的行为。由于对神经症之构造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症状的治愈或消除并不必然就表示神经症已痊愈,因此一般而言,心理分析的兴趣比较倾向于人格结构,而不太注重症状本身。更具体地说,我们可以说神经症症状并不是火山本身,而只是火山的爆发,而病态的冲突,就如火山一般,深藏于个体的内心深处,而不为其自身所知。 在承认这一限制后,我们也许会在心中有一些疑问:今日的神经症患者是否有共通的特质,这特质是如此的富有共性,使我们可以称之为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当我们探究伴随不同形式的神经症而出现的人格失常,我们会惊异于它们之间的差异,而不会注意到它们的相同性。比方说,歇斯底里人格,与强迫性人格完全相反。然而,导使我们震惊的差异性,乃是机制之差异,或者以更通用的话来说,其差异性表现在这两种紊乱的外在行为,以及它们解决紊乱的方式之不同,例如歇斯底里型的投射作用占了大部分,而强迫型人格,则对冲突常采取合理化或者理智化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心中所想的相同性,并不在于其外表上所表现的行为,或是他们所使用的机制,乃是在于冲突的内容。更确切地说,这些相同性并不在于造成困扰之经验,而是真正促使人们失常的冲突。

图书封面


 焦虑的现代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既有理论又有举例,通过阅读可以学着有意识一步步检视或许在脑中一闪而过但未曾留意的潜意识运行机制。可以对照分析自我,那些条件反射般的思想或行为究竟是如何连锁反应式的产生,但似乎没怎么说要如何改造,不过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个就是个人的事儿了。我也不同意弗洛伊德什么都跟性联系的说法,但是除了作者分析的文化环境因素,不知道生理素质和焦虑之间的相互影响究竟有多大,但其实通过身体锻炼,这个似乎更容易进行并且更快观测结果。行难,真知也并非易事,一个人也许对自己的了解尚且不够。尤其越焦虑就越难分析出为何焦虑,甚至更难意识正在焦虑,于是越陷越深。到底神经病只是超出正常人的反应阈值范围到了一定程度而已,还是一种更明显的性质上的变异,量变成了质变?话说回来,自我分析进程还遥遥无期,即使感觉到别人的某些行为似乎符合神经症,但也顾不上深入理解。就像《不纠结的修行》里小池龙之介写的,每个人可能都是条件反射的奴隶。而以我目前的觉悟,还是渡人需先渡己。
  •     “假使我们更进一步探讨人类学上的发现,必然会明白我们对人性的某些概念是十分幼稚的。例如我们认为互相竞争、兄弟阋墙、夫妻恩爱乃是天生的人性就是没有根据的。一般言之,我们对‘正常’的概念取向,乃是根据特定社会所加诸其成员的某些行为和感觉标准而定的。然而事实上,这些标准根本是因文化、时代、阶级和性别不同而不同的。”我曾经想过:现今世界的道德礼仪观念究竟是否完全有理有据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想任何一个学派任何一个理念能够得以流传百世,首先是因为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拥戴,那么不言而喻,不管这门学说是多么的“科学”,前提是它是为了政治服务的。汉武帝时罢黩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得以站在中国文化流派之首传承千百年,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但是因此我们就可以说在汉武帝之前的人都不明理吗?宋时程朱理学兴起,更为后世奠定了“礼仪之邦”之美名,对现今社会的道德观念仍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因此我们就可以说宋之前的人都没有了礼义廉耻吗?显而易见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所遵从的一些道德规范都是具有政治色彩的,大部分的衡量准则都是沿袭历史的,但是历史上的所谓规范真的都是科学的吗?我想可能很多人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所处的现世世界观是别人给予的,我们从一生下来就被这样教育,家长老师更多时候只是希望我们遵从,而不要我们去问为什么,致使我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大多数人选择盲从,因为我们害怕和别人不一样,害怕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这种恐惧使我们忘记了自己还有权利去质疑所谓陈规和普世价值观。但如果我们可以暂时跳脱,站到“圈外”来看一看,就会发现“正常”的概念取向是多元化的,我们一点也不必因自己的“不正常”而感到焦虑。但是神经症人是十分矛盾的,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正常”还是存在于“正常”范畴内的,但内心深处仍渴望理解,仍渴望回到“正常的圈”内。神经症人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矛盾,例如内心想要获得关爱,又害怕得到伤害,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内在需要不依赖他人,意味着可以从感情上脱离别人,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这样就没有任何事物会伤害到自己或使自己失望。”例如“自卑乃是由焦虑发动的自我贬损倾向,与对实际存在的缺陷之认知的结合。”自卑感与任何真正的低劣没什么关系,只是由逃避竞争的倾向所产生的。“人格的真正内在冲突乃是人的真正我与理想我之平衡,或真正我与实际我之间的冲突。”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内在冲突,只是神经症人的冲突尤为明显,其本质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变成更好的人,但是神经症人最终却在变成“正常人”的这个阶段裹步不前了,不知道是因矛盾激发了焦虑,还是因焦虑而产生了矛盾呢?面对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严正地接受其中一种追求,而舍弃另一种,如果同时严正地接受两者,其结果是个人在两个信念上皆受到抑制。人们矛盾皆因选择困难,而选择的本质是放弃,如若不愿放弃其一,贪心地想要两全其美,其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追求完美的人容易形成神经症吧?
  •     心理健康者来到森林,看中了他喜欢的树他才爬上去,他坐在枝杈上远眺,吃树上的浆果,他爱这棵树,他体味到游园的乐趣;神经症患者同样在游园,内心却仿佛被饿狼追赶,他不加选择地仓皇爬上离他最近的一棵树,他在树上发抖,他对树没有感情,一旦此树倒了、朽了,他就无情地换另外一棵树,他要的是逃避焦虑,得到安全。如此我们看到,同样是游园,爬上一棵树,神经症患者完全没有乐趣可言,他好像被上帝诅咒般,表面过着和常人无异的生活,内心却尝不到任何生活的滋味。卡伦•霍妮在她的第一部著作中,第一次对神经症与焦虑的联系进行了清晰的描述:人由于内心的冲突引发焦虑,并试图逃避焦虑,神经症即是这种因素所引起的行为和心理异常。而关于焦虑,竟然往往是当事人不能自觉到之事。以至于有的当事人会向心理分析师发问“什么是焦虑?”内心的冲突不是在其他的时代,而是在我们的时代特别引人注目地显现出来,以至于心理学被提升到和物理、天文等科学相比肩的高度,主要原因在于在西方文化主导的条件下,传统的宗教中能提供的爱的概念,已经被普遍存在的竞争所取代。世界不再是被爱包裹着的,竞争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竞争代表敌意,它与爱水火不容。然而人作为人,又不能不渴求爱,于是产生了诸多当代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是,对于母亲,女儿是与之竞争,还是爱她?对于父亲,儿子是与之竞争还是爱他?自弗洛伊德揭示了俄狄浦斯情节以来,家庭中的竞争也浮出水面,让我们看到,我们的时代,已经没有爱的避风港。竞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们对日益稀有的爱的渴望也就愈演愈烈。我们这个时代的健康人可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抵抗能力强,对于这种文化冲突,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还有一种是没有敏感到足以意识到这一冲突对自己的影响。神经症患者是人群中较为敏感的一群,他们体察到这一根本冲突并试图回避,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焦虑,他们的行为和心理也因焦虑而扭曲。 基于这培育神经症患者的沃土一直存在且庞大到让人无处可藏,现代人,都可以比照霍妮的定义,问一问自己:我,是不是神经症患者?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神经症是种文化病,好难啃,从一月断断续续看到现在
  •     书名翻得真是太狡猾。
  •     非常赞同霍妮将文化和时代引入心理分析的做法。不过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难以解开的一个困惑是"我们时代"是怎么定义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最期待看到的内容并没有如期而至。
  •     霍尼奶奶真是好像把我的皮都扒下来瞧了一遍啊……出于自我分析1和自我探求读这本真是再好不过了,但是解决办法仍然是没有。因为霍尼偏重神经症的文化影响,是否换一个文化环境就可以解决相关问题呢?
  •     深入,严密的逻辑。关于描述神经症的书籍中,我还是喜欢有深度的理论
  •     焦虑,憎恨,愤怒,恐惧,矛盾。Reader friendly and with profound insight.
  •     我想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这书还是有点晦涩难读,不知道是否是翻译的原因,很多句子很拗口,理解起来有点难,但还是有收获的。
  •     前半本读着读着几度对号入座,益发焦虑;看到最后一章“是否感到自己内心冲突的困扰和妨碍,以及是否能够直接地面对与应付它们”后,整个人才好起来……
  •     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心理学专业书籍,我搞错了。
  •     被换了一个名字
  •     大失所望,还是失望,失望
  •     神经症患者也许会过分考虑或者十分关心别人,及热心地要帮助别人,但是在这种情形中,我们常常会注意到他的行动是强迫性的,而不是出于内心真正自动自发的热情和诚心。他总是让自己毫无目的地茫然度日,甚至在重要的决定上,如事业或婚姻上也毫无计划,他们对自己一生中真正需要的事务一点也没有清楚的概念,唯一能推动他们的是病态的恐惧。正如我们看到有些人不顾一切地囤积金钱,因为他们恐惧贫困,或者有人毫无限制地追求情欲、拈花惹草,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要进入一项建设性的工作。卡伦霍妮不愧为心理学界的天才,弗洛伊德的最优秀的再传弟子之一。《焦虑的现代人》一书揭开很多面纱。让我们看见到底有多少人其实在背负着心理症而生活。同时也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
  •     可以先跳到最后一章看,再从头读。
  •     害怕别人会明白他野心的恐惧;由焦虑引发自我贬损,自我贬损被用来当作消除野心的方法;正常人能够面对和应付这些困扰而不会损害到自己的人格。
  •     没有读过其他的版本,只看了这一版,感觉非常非常棒,除了题目如众多书友提到的,并没有按照卡伦霍尼的原著名称翻译之外,正文部分,非常流畅,无比自然!或许这是原作者文笔的魅力,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毕竟是一个中文译本,翻译者的功劳不可忽视。
  •     写给非专业人士的文化因素心理学科普读物
  •     依然是用一千字说了一个字
  •     一边读一边在呢喃:我是神经症患者,我又不是神经症患者……翻译本读起来还是缺少语言的美感……但有些地方的确写得很有意思……读过也更能理解自己的焦虑了……但此书不是心灵鸡汤,不会告诉你怎么去挣脱焦虑……
  •     把标题译成神经质人格分析更好吧。。。。和我们时代没有什么关系,尽管内容十分好,但被标题吸引想治疗焦虑症的人除了更确定自己的神经质倾向以外,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     好久没有这样投入地看一本书了,且看书过程伴着电闪雷鸣和灵魂的颤抖。非常有深度的一本书,作者的身份和经历令文字更有说服力。比较系统的论述了焦虑即神经官能症的种种现象原因与结果等。作为一名神经质患者,我全面体会过书中所讲的种种焦虑恐惧绝望压抑厌恶虚妄疯狂等等。由几个简单的心理测试到壹心理网站再到这本焦虑的现代人,我的心理也算是经历了大地震,我对自己的认识有了一个崩溃与重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了,我收获了很多。但让我崩溃的是,在放下这本书的时候,我加深了认识,但并没有获得答案,这真让人绝望。可能是因为是一本理论书,所讲的情况不够具体。还有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有那么一两章我觉得完全讲不通。现在心理学是西方人建立的,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刻有反思有自省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思维,只是我们没有系统化科学化
  •     这本书对于焦虑心理的分析易于理解,但是有一些漏洞。比如霍妮自己强调的文化因素,其实并没有多少论据分析,而且多以个别案例分析举例为主,没有数据或者调查结果支持,可能有点以偏概全,但毕竟心理分析要提供数据也很难。总的来说,还是受益匪浅。
  •     前半部分的翻译看着有点吃力,过了三分之一就稍微好点。内容还是不错的,帮助更了解自己。
  •     其实没读完。对我而言,读这类书只是手段,并非目的。
  •     嘿嘿,还记得原来上人格的时候,评价霍妮的理论〜人人都是神经症
  •     嗯嗯觉得很不错的说。
  •     太点到即止了
  •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层层抽丝剥茧,但是不是能剥到底呢?有没有这么一个底呢?认知与接受“焦虑”的处境之后,有没有一个出路呢?
  •     推荐
  •     明白的能看懂如何解决自己或他人的焦虑浮躁现象 值得看
  •     相见恨晚的卡伦霍妮
  •     我靠 好难读啊
  •     切中要害! 针针见血!
  •     这简直就是我的病例
  •     需读两遍。
  •     了不起的德裔美国女精神分析家,以文化决定论取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
  •     质量不错 内容还没看呢
  •     文化人际之影响
  •     我的神经症人格。自我鉴定手册。
  •     我实在不愿意给个差评,这本书我自拿起来就有种想放下的冲动。。。可是谁让我有强迫症呢,开了头就硬着头皮看,为了快些看完,我连吃早点都在看,感觉都看的消化不良了。。。结果耗了两个礼拜了才看完,感觉翻译的很差劲,这个作者写的就很病态,我感觉这本书名字也不对,他其实写的是病态的人,可是却命名现代人。。。
  •     我很喜欢这个心理学家的书,分析了现代人焦虑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以及焦虑的表现。如果你有焦虑的情绪, 例如考试前 就很会慌张,或者发现自己有矛盾的双重人格,在这本书里,你可以很好的对照自己。 但是唯一可以的是, 这本书只分析了焦虑的缘由, 并没有提出很好的解决措施。但是也情有可原, 就算焦虑的人表现出 一样的症状,但是由于... 阅读更多
  •     看着翻译都能倒推回原句的感觉
  •     好棒! 很符合我的口味~ 很值得自我反思 或者判断身边人有没有神经症
  •     一步步检视或许在脑中一闪而过但未曾留意的潜意识运行机制。可以对照分析自我,那些条件反射般的思想或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又将如何改造。
  •     看得我好焦虑……大抵是发现匿藏在异常背后的缘于焦虑不安、恐惧(一己的无力感),然后通过压抑、伪装、谋求不合理的权力与关爱、逃避、合理化、自我控诉与厌恶、受虐等途径来作为解决(逃避)的方式,而现实总不能使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到满足,由此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我看得挺乏味的,权当自我鞭策。
  •     因为我觉得会反复阅读因此又购买了此书的电子版。这里面说的所有的事情我都可以体会+理解。卡伦·霍妮给你的感觉就像差生遇到了特别好的辅导班老师,她告诉你你底子很差,但是你只要承认自己差+持续勤奋努力的付出+好好上辅导班,以后就可以及格。其实,及格就很难了啊。很多人早就放弃了,放弃是最轻松的事情。
  •     霍妮就像一个技巧娴熟的外科医生,每一字一句如同利刃袭来,刀刀命中要害,残忍却有效。她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她的书都值得一看再看,虽然每一本的阅读体验都像在经历酷刑一般难受。
  •     霍尼,一个思想远超于时代的女性,我不由钦佩。此书越看到后面,越感觉到自己也可能有神经症,很多话说到了心坎里,我也要不屈不挠地去完成艰难的自我救赎。
  •     对过去的经验的重现并非治疗的正确方法,只有对现在之洞见才是治疗的目的;对过去的记忆只有阻碍病人对自己之重新了解.
  •     原来本书就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病症》。书中给焦虑的定义和越轨一模一样……并为精神分析打了一些很朴实的补丁。
  •     且不说对弗洛伊德的重要修正,抬高了文化性在形成个体精神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面对现代文明中个体不同程度的压抑和焦虑,剖析到位,已让人读到欲罢不能。
  •     英文原标题不是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吗
  •     对我有用
  •     对焦虑理论分析的逻辑推演很通俗,理解起来并不是很不容易。
  •     社会学派心理分析
  •     翻译的挺好,其中几章尤其深刻,虽然已是八十年前的书,但是还是关于所谓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感讲的很独到。我们究竟在焦虑什么?为什么比以往都更加害怕失去?害怕死亡?也是这就是便利生活所带有的原罪吧
  •     读得胆战心惊,卡伦好像看透了我给自己筑造的每一道防线、每一条退路。记住了卡伦·霍妮这个名字,希望以后继续阅读她其余的书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