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江城

出版社:久周文化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9868241879
作者:彼得·海斯勒
页数:495页

作者简介

我在四個月內完成<消失中的江城>的初稿。我沒有理由寫得這麼快,沒有合約或截稿日期催促著我。我原來可以慢慢來,享受久違的美國生活。但是每一天,我早早動筆,晚晚收筆。記憶驅使我加速寫作,因為我擔心會失去涪陵生活的即時感。此外,未來也驅策著我:我想記錄我對於一個即將面臨巨大變化的城市印象。
在過去二十年,這種轉變感──經常的、無情的、勢不可擋的變化感──一直是界定中國的一個特色。你很難相信,中國曾經給人恰恰相反的印象:根據十九世紀德國歷史學家里奧帕德.范.蘭克(Leopold Von Ranke)的說法,中國是「永遠停滯不前的民族」。現在,這是一種最不正確的說法,而作家所面臨的一項挑戰就是:筆根本跟不上改變的腳步。在<消失中的江城>的第一頁,我寫道:
涪陵沒有鐵路,這裡向來是四川省一個貧窮的所在,而道路路況十分惡劣。如果你想去哪兒,只能搭船,但是你多半哪兒也不去。
但是,當本書在二○○一年出版時,一條通往重慶的超級高速公路已經完成了,幾乎再也沒有人搭船沿著長江前往涪陵了,而一條鐵路幹線正在興建中。涪陵欣欣向榮,來自終將被三峽大壩淹沒的低窪城鎮移民刺激它的成長。我以前經常去用餐的小麵館經營者黃家已經開了一間網咖。我教過的學生分散在全國各地:西藏、上海、深圳、溫州。但是<消失中的江城>──一部永遠停滯不前的書──並沒有提到這些。
在一九九九年春天回到中國後,我一年至少去涪陵一趟。由於有了高速公路,現在去涪陵比以往容易多了,而我在北京的作家新生活使我可以自由旅行。我經常去拜訪涪陵,然後沿長江順流而下,前往三峽的核心。
在我加入和平工作團的那兩年,三峽大壩一直像是一個抽象物──一個模糊的應許、一個遙遠的威脅。但是每次我回去,它就變得稍微更加具體。到了二○○二年,移民城已大有進展,地貌明顯地劃分成過去和未來,在江岸附近,舊的濱江城鎮和村莊幾乎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儘管中國其他地方都在一股腦兒地進行興建,在江水必然會上漲的地方建造任何東西是沒有意義的。當局任由這些低窪城鎮和村子衰敗,直至一切都荒廢了:破損的磚、骯髒的瓷磚、布滿塵垢的街道。注定毀滅的城鎮和新城形成一個對比,新城是由水泥白瓷磚建造而成的,高高座落於河流上方的山丘上。每當我搭船朝長江下游而去,我可以在一系列的水平帶狀結構中,一眼看出地貌的演變史:江邊屬於過去的陰暗村落、一段將被水庫淹沒的綠色農田,以及上面高處一簇簇展望未來的白色建築物。
我在水壩完成之前的最後一趟旅行,是在二○○二年秋天展開的。我和一位朋友帶了帳篷和睡袋,沿著將近一百年前鑿在江邊峭壁上的古老小徑徒步旅行。天氣好極了,而小徑上的風景令人屏息。有時我們高高位於長江上方,我們所在的峭壁垂直落入三十公尺下的江水之中。每走一段路,我心裡就想:這將是我最後一次看見這條小徑。
我們朝長江上游前進,而且不急著趕路。在小徑走了一星期後,我們參觀了正被拆毀的濱江城鎮。舊城巫山剛剛被拆除,我漫步於瓦礫中,拾荒者在那兒揀任何可能賣錢的東西:磚和鐵絲、草和木頭、釘子和窗框。一群人聚集在一堆營火旁邊,周圍是一棟大型建築物的破牆,然後,我認出了一塊半毀的招牌:他們正在紅旗旅館的大廳紮營,一九九七年我第一次前往長江下游時,曾住在這間旅館。
所有我最喜歡的濱江城鎮都處於各種不同的毀滅階段。大昌的四分之一已消失了,裴市只留下回憶,大溪已走入歷史。有時,我在拾荒者搜刮過後經過一個村子,在寂靜中,我審視被留下來的東西。在大溪,我看到一張加了相框的富士山照片,照片的前景是一大片盛開的櫻花。在清市,我經過了一張墊料加厚的紅椅、一個舊的籃球框,以及一塊殘破的石碑,上面的刻文是上個世紀完成的。一棟被拆去屋頂和窗的房子仍然有一扇閂上的門。在裴市,我向一對夫妻買礦泉水,他們所住的臨時棚子完全是由揀來的門和窗框搭成的。也許這是一個道教的謎語:住在一間由門搭成的房間意味著什麼?
當我到達涪陵時,舊城區大部分已被拆毀,新建的住宅區擠在高高的山頂上,城市龐大的堤防差不多已完成了,而烏江對岸的師範專科學校也正在擴張和改變。老幹部們已退休了,新幹部對外國人比較開放。幾年前,我和亞當抵達涪陵時,最先迎接我們的那位友善年輕人亞伯特,現在已是英文系的系主任。當我去他的辦公室拜訪他時,他拿出我一年前送給學校的精裝本<消失中的江城>。
「你可以看出許多人讀了這本書,」他說。書的封面已經破損,且沾滿茶漬;翹起的角落已經難以壓平,翻書的手指留下了髒兮兮的灰色痕跡。在我手中,這本書顯得十分沈重,像是一個手工製品。我怎麼可能寫出一本看起來如此陳舊的書?
就某方面而言,改變的步調似乎讓當地人比較容易接受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所描繪的世界已經顯得十分遙遠。我的中文家教老師孔明在暑假時把這本書讀完了,使用字典一字一字地讀,因為他不太會說英文。他告訴我,讀到許多勾起美好回憶的那部分時,他笑了。在我拜訪涪陵期間,當學校的官員在當地一家餐館設宴款待我時,他們把我對於昔日宴會的描述取笑一番。「我們不想讓你喝太多酒!」一個幹部說:「你在你的書裡提到我們強迫你喝太多酒。」
「那不是一個大問題,」我說。
「我們當然不想再那樣做!」另一位幹部說。但是另一個人插嘴:「你要不要再喝點白酒?」
在那幾天,我在城裡逛,拜訪老朋友。在銀行那兒,我停下來看錢曼麗,那位我住在涪陵時,唯一與我「約會」過的漂亮年輕女人。那是一個短短的插曲,因為約會一小時後,我就發現她已經結婚了。現在她已經有一個兩歲大的孩子,她說了每次我回到涪陵時一定會說的話。
「你不認得我了,對嗎?」她問:「我比以前胖多了。」
我說:「妳看起來和以前一模一樣。」
當書中的一個人物變胖了,作者該怎麼辦?「妳看起來很好,」我說,然後我就不再說什麼了。
當三峽大壩的第一階段工程完工,而閘門終於關閉時,我回到巫山。那是在二○○三年六月,在<紐約客>裡,我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一個家庭對於河流上漲的反應。他們已經盡可能地等待了,等在江水上漲之前採收了蔬菜。
二○○三年七月。
傍晚六點,在周家終於將電視、一張書桌、兩張桌子和五張椅子搬到路旁的南瓜田裡,我在江邊立起了磚柱。在新的巫山地圖上,這一片水域叫作滴翠湖。但是,這些地圖是在湖出現之前印製的,事實上,水呈混濁的棕色,而所謂的湖其實是長江的一個入口,在過去一星期,這個入口已漲到三峽大壩後面。周濟恩下一回從他家的竹架棚屋出來時,背上扛著木造的碗櫥。他是一個個子矮小的男人,有一個漂亮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女兒。在最近之前,他們一直住在龍門村。新地圖上並沒有這個村子。接下來,周家的一個朋友抱著周家那座以電池供電的時鐘走出來了。和我的腕錶一樣,那時時鐘指著六點三十五分。磚柱周圍的水已經上升了五公分。
看著江上漲就像追蹤時鐘短針的進度:幾乎是無法察覺的。沒有明顯可見的水流,沒有奔騰的水聲,但是每過一個小時,水就上升十五公分。這種變動似乎來自內部,在某種程度上,對於逐漸縮小的江岸上的每一個活動而言,這是一件神祕的事。甲蟲、螞蟻和蜈蚣從江邊成群呈幅射狀散開來。水包圍住磚柱後,一群昆蟲狂亂地爬上乾燥的柱頂,在牠們的小島被水淹沒時,拚命地試圖逃脫。
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水以每小時十五公分的速度上升。這些細節吸引我,直至我把相機的焦距調準了,把鏡頭縮小了:我分分秒秒注意著磚柱上的昆蟲的動靜。當一切都結束時,我登上船,離開巫山。河流已變成湖。
自此我就不曾回去了。這不是我的計畫,而我不確定我為什麼耽擱。也許這是因為我想完成我的第二本書,我擔心舊地重遊會讓我分心。或者,也許三峽大壩的不可改變性讓我感到難過。
但是,我看得出對於異國產生懷舊之情的危險,當這個地方曾被稱為「永遠停滯不前的民族」的家鄉,這種懷舊之情尤其危險。如果當你看到一片地貌改變了,讓你認不出來了,你會感到難過,那麼,當你待在一個不會改變的地方,你會感到更難過。我以前的學生威廉?傑弗遜?佛斯特在畢業後離開他偏遠的家鄉,就像中國各地一億多個鄉下人一樣,他變成一名移居者。他前往東岸繁榮的城市,當一所私立學校的英文老師,步上成功之途。有一年,在假期中回去控望他的父母後,他寫給我一封有關他的家鄉的信。威廉那一代的人幾乎都離開了,他的村子似乎毫無生氣。
回到家時,一切都一如往昔,道路依然崎嶇不平,人們都變老了。我感到很難過,因為我找不到我以前認識的熟人或朋友。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如果不選擇經常性的改變,就得選擇貧窮、惡劣的道路和慢船。我是一個在一九九六至一九九八年期間學會喜愛涪陵的外國人,所以,我很感激我有機會為那兩年留下紀錄,而我懷念我認識的地方。但我也因為大部分的涪陵人對於未來都感到十分樂觀而心懷感激。再度航行於長江之上將是一件愉快的事,即使舊日江水的湍急水流已變成回憶。
——二○○五年十月於北京

内容概要

長期為<國家地理雜誌>、<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撰稿,自 1991 年即定居於北京,擔任<紐約客>駐中國記者。他生長於密蘇西里州的哥倫比亞市,在普林斯頓主修英文和寫作,並取得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碩士。曾自助旅遊歐洲三十國,畢業後更從布拉格出發,由水陸兩路橫越俄國、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他的旅遊文學寫作之路。
海斯勒散見於各大雜誌的旅遊文學作品,數度獲得美國最佳旅遊寫作獎。<消失中的江城>一推出即獲得「奇里雅瑪環太平洋圖書獎」(The Kiriyama Pacific Rim Book Prize),最新旅遊文學力作<甲骨文>(Oracle Bones)並入圍200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最佳作品。


 消失中的江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8条)

  •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电脑上看扫描版的缘故,反正看着两本书看了我将近两个星期,看得还真慢。《寻路中国》入选去年新浪十大好书,我才开始留意这本书、这个作者、和这一套的所谓“中国三部曲”——还有另外一部叫《甲骨文》,好像是挺学术探讨性的所以我暂时没有兴趣,而且都还没有出版中文版。作者是地道美国人,在中国时会用“何伟”这个名字,这两部书都是以英语写成。中国内地去年翻译出版了《寻路中国》,意外地畅销之后,才在今年再翻译出《江城》,但是其实英语原版的出版顺序是先《江城》(2001年)后《寻路中国》(2010年)。何伟的大学主修是文学写作,研究生到英国牛津学习之后,96年以美国政府的“和平工作团志愿者”的身份到中国重庆涪陵师范专科(现改名为长江师范学院)教书,98年回美国,一年后以自由身份回到中国,到北京做自由撰稿人、记者,给美国报章杂志供稿。而难得的是,他没有对中国有什么刻板印象,立场也没有过激,没有排斥或者逢迎,他就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从书中你可以看出何伟是一个非常健谈,对中国很多事都非常好奇的人。从美国人的角度去解读每件中国事,会是很好玩的事。虽然他的文章叙述有时会显得随心所欲不着边际,本来说着这个事,刚刚说到另外其他一些枝角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沿着这些分支枝角说下去,然后说了一大段之后他又会回到本来的那件事上。也许中国很多的事物习惯在于他眼力确实太新奇,新奇的东西多到每件事上都有不少的细节点需要这般和主事偏离地向读者说明白。但是也就是这种叙述的随意,你反而觉得这本书写得很有趣,感觉就是作者在面对面地和你说出心里话。一《江城》记录的是作者于96到98年两年间,以“和平工作团志愿者”身份到重庆涪陵教书的所见所闻。但是这书确实不局限于学校的教书中。他以外国人对中国那种战战兢兢的窥视眼观去观察涪陵——这种重庆的小城——的种种,以中国经历了30年的闭关锁国、刚刚改革开放做背景,再有一个三峡工程在未来的胁逼(因为三峡工程而这个小城的很大一部分在未来都会被江水淹没),整部书居然变得十分大气,有种以小窥大的感觉。所以这本书在美国热销,被认为是了解中国的必看的一本书。我看的扫描版是台湾全译本(译作《消失的江城》)。书中自然表达出了何伟对于红色中国的很多不解和一些排斥,而且那是在90年代的西部小城涪陵,刚刚从文革走出来但是还没有发展起来。不过大家都知道过去的中国和现在的朝鲜是同一类国家,这个换位想一下你会就觉得其实何伟的“排斥”还是挺客观的。书中写到了身为外国人怎么被本地人默默而无恶意地围观,毕竟锁国了这么久他们都没有见过外国人。写到了那边人民的生活,怎么好客怎么淳朴。然后当然不会少的是对于长江流域的游历,那种描写景色夹杂历史和政治等等的议论文笔是多么地出彩和自然。这部书因为详细记录了作者在涪陵的两年生活,所以读者绝对会各自取读,对于这本书有每个各自的喜好理解,也许你喜欢书中关于长江的景色旅游部分,或者是城里生活部分,或者是作者给学生上课的话剧部分。而我自己看的是政治部分。书中写到了中国人对这个政权的看法,而何伟表示是难以理解的——做个比喻,就好比朝鲜人知道他们国家走了弯路,但是他们居然还热爱着金日成,而且为他们的国家骄傲,而我们以外国人的眼光看确实是难以理解的。书中还多次说到了一九八九,表达了对雷锋这种符号人物的嘲笑,写了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看法,还有香港回归时自己的担忧,当然还有对于三峡工程的质疑。所以这本书的内地版究竟能保留多少原汁原味,真是一个疑问。我能建议的就是,最好读英语原版,或者台湾版,反正不要读内地阉割版,不然损失了很多内容。所谓看到的是一面镜子,看完这本《江城》,感受到中国一般民众的可爱平实之余,最大的感觉就是红色政权所造成的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陌生和猜忌,即使这个政权开始了改革开放,但是以往的种种所造成的隔阂和遗留问题是如此地深,而且这个政权即使到现在,本质里依然对外国人保持基本的不信任。我看完的最大感触,就是外国制裁中国政府不信任中国政府的必然,因为我们本来和朝鲜是一样的。二见到网上很多人说更喜欢《寻路中国》,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看了《江城》的大陆阉割版。反正我觉得《江城》写得更好些,无论整部书的深度还有广度,还有书写上的个人感情。也许也是因为我看的《寻路中国》是大陆版可能有删减的缘故。反正和《江城》相比,《寻路中国》中作者相对有了一定的抽离,更像是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参与记录的事件。也许是抽离感的存在而游历感更足,这部书比《江城》读起来容易,也读起来轻松,更见得有趣。《寻路中国》记录的是2001年到2007年间在中国驱车游览的3段经历,按照时间的顺序,分有北方的长城、怀柔的农村、温州的工厂3个独立的章节。第一章长城的故事和整部书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不过你只能怪作者这6年来确实有这段经历,这是作者开始在中国自驾的第一段路,所以不得不写进来。也许是这种格格不入的缘故,反正这个第一章相对较短。而之后的两个故事开始回归到书中的主题,也就是中国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分别取自一个农村的画面,还有温州小城里的工厂画面——相比于大城市,我觉得这两个画面更能表现出这几年中国的变化,而这也是作者善用的“以小观大”的取材方法。小小的边郊农村在几年间急速发展,而温州小城的小工厂都一样经历着这种剧烈的变化。我想,每个人总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这十几年的生活影子,因为这确实就是近十年的中国。而我的家里这边,也恰恰就是这两个画面的结合,10年间,确实连我都不认得这里了。2012-7-9
  •     何伟这个名字太中国化,因为每个人都有几个叫王伟、张伟、李伟、杨伟之类的同学。作为一名出生在中国大陆的读者,要将何伟这个名字,和另外一个名字“彼得·海斯勒”联系在一起,合并为同一个人,着实要费一番气力。当我们在读《消失中的江城》,常常在这两个身份之中跳跃,仿佛戈达尔电影中那不合常规、一顿一跳的跳接剪辑。我读的是中文版。不知道是否因为翻译的缘故,在字里行间读不到所有高材生都会拥有的“名校毕业生”与生俱来的骄傲。倘若不是资料上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写着拥有普林斯顿和牛津两所顶尖名校的学习经历,就文字的质感而言,无论如何也让人将作者和高傲的、深刻而晦涩的、掉书袋的“名校毕业生”的刻板印象联系在一起。从著名的象牙塔中学习过的人,仿佛一毕业就应该像纳博科夫、托马斯·品钦一样写作。在何伟的文字之中,看不到令人们趋之若鹜的精妙譬喻和华丽言辞。你很少能发现“像蝴蝶翅膀上颤抖”类似的比喻,更不会看到无穷无尽的夸张、博学、浮夸、博学组建的难以卒读。何伟的亲切,就像邻家一位努力的大哥,是能够被父母拿来激励孩子,也能够被孩子们直接拿来作为从小到大的偶像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江城》,看一看从两只分别叫作“何伟”和“彼得·海斯勒”眼睛里的看到的中国——涪陵——江城,从一九九六年到一九九九年的变迁。我们有一句古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江城》的出世,又一次证明古话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许多人都在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历史课本、政治课本、家里的老人、南方周末、浩瀚的网络资料、纷繁的社会新闻,都在告诉你教育你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我们的文学家和文坛痞子混子,我们的莫言、王朔、余华、苏童、贾平凹、格非、马原、阿乙、路内、曹寇们都端着他们的书描述中国;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电影工作者;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真~理`部,挥舞着面包和大棒操纵着提线木偶,灌输着中国。在这本不厚的小书里,何伟以独立、冷静、克制的笔触,为我们磨了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中国的部分模样。在这本小书面前,在一九九七年到一九九九年涪陵的生活之中,他们(包括所有宏大叙事)都变成了哈哈镜,像卡夫卡一般荒诞不经。在20世纪的历史中,九十年代末是缺失的;在都市和乡村之中,县城是缺失的;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中,涪陵是缺失的;在被争吵的历史事件之中,邓公的去世是缺失的;在面目模糊的中国人群像之中,洗脚上岸的县城居民和打工者是缺失的……《江城》里,何伟以一个努力融入当地生活的外来者身份,平静地填补了这些缺失。一位从美国密苏里州来的和平队支教教师,无意之中为那段时间、那个地点、那些人们描摹下鲜活的画像。何伟的文字有温润的君子之风,褪尽了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的浮躁。他以普林斯顿和牛津毕业生的身份,耐心地向好奇的人们解释他的工资真的只有一千元每月,丝毫不因为那些在美国、欧洲穿着高级定制时装的校友们而感到过羞耻。在通往重庆的慢船上,在新~疆、陕北、贵州等中国西部土地上游荡时住的廉价旅馆,金钱匮乏很少让他烦恼。或许,宗教的力量,还有每日上午用英语写作三个小时使他平静呼吸。二十世纪这个东亚民族的苦难、愤怒和悲哀,都被压缩到小小江城中人们的生活中,镌刻在他们的脸上,在他们口中平淡地吐出,争吵、打斗、哭泣、麻木。就像被揉成一团的纸张,又被小心地从边角出平摊开,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后来特地从网上找到了作者的照片,如书中所言,他确实长得像新疆人。
  •     之前从未读过一本书是从外国人的角度去观察中国人。乍看名字以为是一本带点情感的散文,重庆或者武汉,两个我的生活过的城市。捡起一读,才知是重庆边上的小城涪陵。一月坐火车返家经过涪陵,铁轨架的很高,一大片一大片的山壁都呈九十度垂直下坠。可想当地人于九十年代生活之闭塞,可想当地人民都是何其淳朴的未通化的。一个美国人,在九十年代初次踏入这样一片土地,探索着这土地上人民生活的朴质和离奇,想必需费用很大的一番力气去适应,而最后他的一言一行也有了些许小城居民的气息,惬意的生活在那一方小天地之中。在大学我是念英文的,大一大二都配备有外教,同样的都是刚毕业的名校大学生,普林斯顿,西北大学等等。相仿的年龄却做了我们的老师,形成了同龄人崇拜同龄人的情况。女同学中讨论的大都是外教多少阳光帅气高大上,好似顶着光环的天使般。不可否认,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多少还是有点娇羞的,即便我周围的人都是学外语的。原因是对西方文明的向往或者是本身的中国人的内敛谦逊。在课堂内课堂外,我们总是不厌其烦的去问询一些在外教看来很低级且重复的问题,而外教有着一贯的不知是伪装还是本性的谦和。这大抵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欧美对中国人态度都是有友善,只是细想,于他们内心会不会有一些看不起中国人的情绪。同为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两者在成熟度和知识层面的差距是巨大的,在他们眼中,我们是在GCD政治宣传荼毒中长大的一代,缺乏独立,缺乏理性思考。读完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我自己,审视我们这一代是否像张伟描述的那样,连自己的本源都看不起清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四年前就在reading list里,后来反而谈得人越多越不想看,但在回家的车上陆续看完后,别提多后悔之前的错过。它给我一种新的看待身处的乡土社会的角度,一切令人懊悔的点都重新变得饶有趣味,如果你能做到故意将自己抽离出来,放置于外来者位置上。这本书的确写的非常坦诚,译本也非常坦诚。
  •     虽然是纪实性的文字,写的却像故事一样起伏
  •     生活在一种制度中,许多你习以为常的事在“外人”看来是如此不可思议,大多数的解释是文化差异,然而往深里想可能并不简单。这是政治生活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作用,就像一种“免疫”。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恐怕也不容易说清楚。用书里的话:历史从未远离,而政治则无所不见。那么,你要如何看待?理解、接受还是反叛?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     一个对文学有信仰的外国作家,非虚构写作的标杆。依然被他的文字打动。。。。
  •     作者的笔触让我想起了汪曾祺。 对于长江边小城----- 涪陵的生活,做了细致,深入地描写。 虽然很多观点不打赞同,但是不失为一本好书。
  •     很喜爱听这样普通人的故事。
  •     从外国人角度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江城,很有趣
  •     读的时候被这个自己曾经很熟悉的童年时候的中国戳得心中隐隐作痛。
  •     看何伟的书,仿佛站在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的镜面画前,本来身处局外,冷眼旁观画里的剧情,结果冷不丁发现自己才是被审视的对象。何伟对细节着迷地关注,笔下的涪陵是一个声、光、影、味俱全的城,市井而喧闹,而他描绘的一部分已经永远沉没江中。读的时候时常会想问作者一些问题,比如他现在对中国的态度和20年前有何不同,比如回美国是否有反文化冲突感,在美国遇见的中国人是何模样
  •     感受到了身处异国的不易。
  •     非常好看
  •     喜欢读他笔下的中国
  •     换了个视觉,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
  •     涪陵榨菜。看的电子版的译本很好,读起来像中文写的,而且会夹杂译者个人对书的评论。学校和政治,从来没意识到政治居然那么扎根在学校。
  •     被最后那首nothing golden can stay感动,差点就打了五星,忽想起又不是何伟写的,于是掉到三星。转念一想,能选出这样一首美妙又如此恰到好处的诗,也是好厉害呢,于是定稿4星。写个评价也是内心戏足足的呢!
  •     尝试从另一角度来看自己身处的社会。很有趣。不失思考。
  •     我们常常说,生活在别处,但什么样的地方才是别处......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Her hardest hue to hold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 But only so an hour. Then leaf subsides to leaf. So Eden sank to grief, So dawn goes down to day. Nothing gold can stay. 大自然的第一抹绿意乃是金色, 她最难留住的颜色。 她最早的一片叶子乃是一朵花儿; 但是只停留一点钟儿。 然后叶子便褪为了叶子。 如斯,乐园落入了哀伤, 如斯,黎明落入了白昼。 人生的金色不可永久。
  •     ,
  •     非常赞,感觉这本也是徘徊在被禁的边缘
  •     真实,残酷,却又温情脉脉甚至带点诗意。书中所有人都在说:“以前日子怎么怎么苦,改革开放以后好多啦balabala”在20年后似乎已经远离了那段痛苦回忆的今天,再看到这些让人有点穿越。寻路中国视野放得更宽(因为时间更靠后)也更贴近当代生活一点
  •     里面有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误解,写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四线小城市情况,与现在还是差距蛮大的。
  •     译言版。
  •     十九年前,恍若隔世
  •     看完后突然有这样一种想法 就像我学一个软件一样 学以前觉得他高深莫测 学成后感觉不过如此 深入后又觉得博大精深 比喻的并不恰当 但是有点相似之处
  •     很棒
  •     《江城》自始至终都不是最吸引我的那种类型。但是从川西回来后,它总是萦绕在那里。即便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仍然会在这片地域遇到同何伟一样的问题,语言、噪音、口味、观念、生活。只是我无法将自己代入又跳出。
  •     喜欢看何伟的文字,虽然有时候稍有偏颇,却是一个有个性有想法的外国青年对中国的客观看法了。
  •     翻译并不是那么地出色,何伟对于细节的描述场景的烘托没有寻路中国那么顺畅与引人共鸣。但好几个段落我依旧笑出了声。寒假的我们除了看电视还是看电视的这个梗让我开始反思与反省。何伟就是这样,冷冷地戳出了我们都习以为常但不可思议的习俗与文化。我们太久没有去思考与审视周遭所发生一切,太理所当然了,而这个外国记者用他的眼睛与经历去帮你梳理这些事情,他带来了思考,带来了事情两面性的角度,他所观察的这一切他在中国所付出的时间是我喜欢且钦佩他的原因之一。他帮我打开了观察中国的正确方式。
  •     一口气看完之一。遗憾的是,有些政治和经济见解只限于猜测,但瑕不掩瑜,依然五星!
  •     竟然因为太好看而不敢再看下去,再拾起时看到的是台湾版本。这个版本好看到可怕,何伟的描述像一个旁观者在看着我,然后把我的言行举止给写下来,我看到之后觉得:好可怕。
  •     何偉在培陵教書的生活觀察,其中對於他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很有興趣,固定的餐館,固定的散步路線,讓人們開始熟悉他,以及他開始學中文到熟練的過程,很值得借鑑。
  •     这才是我对这个制度越来越憎恶不已的地方。错误和谎言我都可以忍受,但我不能原谅幽默感的彻底丧失。
  •     不要轻易做肤浅的评断
  •     非常惊人的洞察力和细腻得令人发指的描写
  •     2012-04-08 读过 一个在涪陵生活过2年的美国人眼中的中国. // 能有机会看看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很有意思也很难得的事情
  •     9.1
  •     它似乎并不是最好的城市,但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的吸引我,拥堵的青石小路,围观的棒棒大军,还有从头到尾的注视
  •     Sub 江城二读 仍然没有读出哪里好了
  •     很喜欢这本书,有种淡淡的怀旧的感觉
  •     原来真是这样。
  •     那时涪陵还是四川。勾起了我好多小时候的回忆,一直想起和高中外教的种种事情,原来他们这么看我们。对异乡生活的描写也让我产生共鸣。如果不是译者时不时地插入评注,就给五星了。
  •     2016-12-2
  •     在飞机上看了一半,剩下一半居然看了这么久……
  •     我在一线城市里生长了近二十年,却根本不认识作者笔下的中国小县城。97年的涪陵洋溢着暖融融又滑稽的乡土气息;城市从小小的湾区向山坡上蔓延开去;参差错落的巷陌里,小个子男人有皮革般黝黑坚韧的肩膀,他们挑着担子在屋檐下灵活地穿行,一趟能挣两块钱;他们会像动物园里的动物看饲养员一样看着外国人,只是盯着;县城的学生们勤奋好学,在打谷场的小桌子上学习,而父辈在田里赶水牛;学校里有千篇一律的日程安排和奖惩机制,有黑白分明的政治教材;但人们可以不喜欢毛主席,他要为文革造成的一切负责,如邓小平说,他终究是一个功过七三开的人,人们对这样的结论感到满意;三峡已经开工,水位即将上涨,十年之内涪陵那沾满煤灰的破落房子都会沉到水下,连同千年前的历史遗留。但生活还在继续,老人在江边垂钓,年轻人涌向深圳,二十年一晃而过。
  •     也许我们都没自己想象中那么了解这个国家。
  •     一
  •     算是第一部吧,感觉很熟悉,但又有点陌生的环境,发生在周围,被别人记录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
  •     从小城长大,看外国人眼中的小城,别有一番滋味
  •     即使是我们自己,也不会记得何伟笔下的那个时代每个人是如何日复一日被淹没在浪潮之中的。想起一个美国人跟我说的她在97回归之前来中国玩所看到的一切,那些非都市的,杂乱而神奇的事物。 何伟让我想到了很多以前不会去想的事情,他的细腻和敏感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大概是对中国实在太了解了。后来他在ted说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太久,要跳出来去一个新的文化,才会意识到那些不一样。我会觉得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站出去看自己的态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