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江城》章节试读

出版社:久周文化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9868241879
作者:彼得·海斯勒
页数:495页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01页

跑步比赛开始后,总会有人群分散的时刻,当和一大群人一起的踏实感慢慢消退时,你会意识到你是孤独的,你要跑的,始终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比赛。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76页 - 无

乌江在夜里显得阴沉沉。城市也暗暗的,但随着午夜临近,烟火增强了;我能看见它们在街上,在石级上闪亮。声音的强度加了一倍,两倍;插旗山那边也加入了,而在远处,跨过长江,白山坪上也亮了起来。在午夜那一刻,整个城市轰鸣起来,它的声音响彻乌江两岸,建筑物的窗户也闪着火光。旧年过去了,在河谷的心脏深处,乌江颤抖着,它的江水被明亮燃烧的城市上了色。最后,午夜过去了,烟火熄灭,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新年,空白、神秘,而江水沉默地流过河谷。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21页

这是读到这本书里面最最孤独最最让人叹息的。
欧小姐是如何想的呢?为什么要给彼得这样一封信,即使在知道彼得有个中文名字叫何伟,即使知道用中文写信彼得也看得懂,她还是用混乱的英文,字里行间也能体现出她思绪的混乱与挣扎,而她虽说最后说出了邀请,但却仍不无担心,还加上了自己的健康证书,还有500块。
在学期的尾声,中国新年前,欧小姐塞了一封信在我的门下。信里面有她的一封信,
一份健康证明的复印件,还有五百元钱。信是用混乱的英文写的:
亲爱的彼得:
很久没见你,你最近去哪里了?
请记住:“第一件事情第一。”你能告诉我,我能帮你吗?
“抓住机会!所有的生命都是机会。走得最远的人往往是最敢去做的人。”
“虽然语言不是彻底的联系,表达爱情不是误解。”
“最好的关系,是那些我们用自己的诚实与理解来创造的。”
因为不容易,我们应当加倍珍惜。
“奇迹会发生的,但一个人必须努力工作。”
“勇气与力量会给你帮助。”
“一个好的妻子,还有健康,是男人最大的财富。”“幸福嫁给了你最好的朋友。”
“想多点,变得明智些。”“你自己是美好的!”
我能提个要求么?我肯定你能做点事儿的。我抱歉打扰你,我真的感激你的善意帮助。
请到我的家里来吃饭,一起过春节,可以吗?祝你好运!
真诚的
欧晓梅
又及。这是我的健康证书。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63页 - 第四章

这国家治水已有许多个世纪了
四川省中部的发展最初就得益于都江堰的建造,一个设计非凡的灌溉系统,两千三百年前建造的,而直至今日依然完美运转着,将成都盆地变为全国最富饶的稻谷产区之一。
即便长江也曾被驯服过,虽然规模相较小得多,葛洲坝在1981年完工,在如今这个工程的下游。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81页

那种长久以来熟知的感觉—胸口发紧,双腿打沉—将我生活过的所有地方串联起来:密苏里、普林斯顿、牛津和涪陵。在山峦间奔跑的时候,我的思绪如行云流水般穿越时光隧道,驰骋在这些地方。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页

这样的图书一般来说只有台湾版。
找到了电子版来看,也不是官方出版的中文版本,是一个爱好者的自发翻译。
看到了译者序中这样一句话:他的书写态度富于同情与关怀,姿态谦逊。
我觉得,这是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有的态度和情怀,或者反过来,唯有拥有这样态度和情怀的写作者才能成为一个伟大优秀的写作者。
而任何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写作只能是浮光掠影、昙花一现。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92页 - 无

作为外国人,另有一个方面我是超脱的,因为我不会在涪陵结婚。这些话题没一个直接触及到我,而我总是隔着距离观看,对许多其他事情我也是这样。就像逛着富人们的家,或者读着我的学生所写的故事,或者站在我的阳台上,看着江上的船只驶往不知的目的地。这里有一种权力,因为许多事情都不触及到我,而隔着距离,会有那么一些时候——一次江上的旅行,乡村里的一天——会一直陪着我,带着它们的鲜活,美丽。但经常那儿也有无助,有时是悲伤。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52页 - 消失中的江城

但就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他们距离严重的贫穷只有一代人的距离。当我看见自由与文化时,他们只见到苦难与无知。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0页

之所以要在这一页标记一下,实在是因为一件有趣的事。在图书馆舒服的沙发上坐着读书,不知不觉便睡着了,醒来看到的最初几段文字便是Pete和Adam阻止校领导帮他们买网球的事。他们想,领导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何以如此急切地提高他们志愿者的生活水平呢?再说二人也不忍心如此浪费。校领导一味地想讨二位外国友人的欢心,这一点实在是太普遍了,看得我当时忍不住笑出来~
当然他们最终还是阻止了这场购买行动的发生,只不过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也纠结了一个月。唉,可笑又有点悲哀!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23页 - 乡村林黛玉

不能说好不能说差,这本书写下来就成为了历史中真实的记忆,作为一个中国人,总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那份影子,那种习惯;作为外来者,走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也能感同身受,能够找到那种行走的不甘;一切都悄然进行着,如同针式打印机一般真实的一行行的记录下何伟在这个城市里所经历的,中国刚刚开始飞速发展的两年,让我们曾经模糊的记忆变的慢慢清晰,那就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是我们骨子里曾经留下的东西。
对于其中作文中提到外国人的看法,关于拍照的敏感性问题,在目前的生活中都一直存在着,我们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民族,我们敏感却又宽容,快乐而又拘束,我们就是中国人,用着独特的文化行走在这个宇宙的东方代表!
说起这本书,已经在电脑里存了将近一年了,一直被搁置的,并且被我放在了科幻探险类的里面,没想到居然真的是探险类,探的还是我们自身的险,很值得一看的书。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97页 - 跑步

在宴會的這一部分,你需要應用一些謀略。通常在飲酒之前,大家會先低聲閒聊,老師們說四川話,而我和亞當則以英文交談。這裡的竅門就是以二對一,如果張書記向我和亞當敬酒,我們會一起喝,緊接著傅系主任也會這樣做。我們的回應是,給他們先發制人的一擊;如果我們感覺到,他們正在密謀攻擊我們,我們其中一人會向這兩人或整桌的人敬酒,然後,他們在重新展開攻勢之前,就得先讓自己從酒力中恢復過來。偶爾,他們察覺到我不勝酒力了,便會將攻擊矛頭對準我,但這時候,亞當就會介入,為我喝。在四川,這種做法是可以接受的,朋友可以為你喝酒。四川人的飲酒方式很像戰爭。
每一場宴會都有一個帶領者,一種控制喝白酒過程的酒國首領。
哈哈哈外国人对中国酒桌的深入体验。有趣!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40页

这里有一段作者对大学里有终身职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评论,哈哈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页

那里还买到???帮帮忙.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00页 - 无

他的评论叫我想起另一个船员,在很久以前写道:“现在,当我掌握了这片水的语言,对这大河的每一个细节的了解就像了解字母表里的每一个字母,这是不错的收获。但我也失去了一些。我所失去的,再也不能回来了,在我的有生之年里。所有的风姿,美感,以及诗意,都从这条雄奇的大河里消失了!”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99页 - 无

那些事情在哪儿都有发生。但在涪陵,看见生活的那一面,花的时间较长,因为开始我被当作一个外国人,保持着距离,而当距离消失了,却反而更难处理。这就好像看着一个空白而无意义的笑容,突然间发现,一生的苦难悲伤都堆积在那笑容四角。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79页

这里有许多的小团体,有许多的爱国主义,然而就和全世界大多数的爱国主义一样,其实更多的是为无知与恐惧驱动,而非一个和祖国真实的情感联系。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6页

当然,一切绝非如此简单。我是一个和平队的志愿者,我又不是;中国是共产国家,又不是。所有一切都并非它看似的那个样子,这就是那些早期生活的日子,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总有踏空的危险。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99页 - 无

他也会没事的。多数人都会那样。他们都是强韧的,可爱的,有笑,有泪,像那样的人总能存活下去。那不能算是金色的人生,但也许正因如此,它会长存。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页

就是我真实听到的————操练和远处的枪声乃是天安门事件的回音。我意识到,学校的每日例行活动背后的含义,多过我起初的理解,从此之后,我便更小心地倾听传到我高踞于乌江上的城堡的种种声音。
他们是分水岭的一代,就好象“开放”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分水岭的议题。我感觉到他们这代人身上肩具重任————在某些方面他们像是我父母那辈的美国人,听着大萧条和二战的故事成长,建设出了今天的美国,不管说是变得更好或更糟。这种联系到未来的光荣意识也存在于中国,只是中国的这段近代史比起美国历史的任何一页都要残暴得多,令到事情变得复杂。我的学生很难就任何有关中国的事情发表批评,这并不叫人意外,因为他们是没完没了地受到共产党的思想灌输。偶尔我的一些较出色的学生写到中国时,会混杂着冷静的精确感和盲目的乐观感,让我感到,做一个年轻的中国人,是何等美妙,又何等艰难:
有件事我是很早就发现了,涪陵师范学院有着双重的目的。它培训教师,但和中国任何学校一样,它也是中国共产党教育系统的延伸。每个涪陵学生都随时带着一个红色的ID,在卡的正面写有八条“学生守则。”头三条是这样的:
在我看来,关于文学,建立和尊敬一个文化的基础是有价值的,现在,在中国,我看到了根基被撕裂后的情状。多少年来,中国人一味开采文学的社会价值,尤其在文革期间,除了如“红色娘子军”等寥寥几个政治作品外,所有的京剧都被严禁。即便今天依然有很多处于失落状态。我们的学生们都知道马克思,而没有人了解孔子。
伟大文学作品的部分力量,来自于它的世界性,它的普世价值:一个四川农民的女儿能读到贝奥武夫,将之与她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一班的中国学生能够倾听莎士比亚的诗歌,而看到一个无瑕的汉朝美人。但与这种力量相随的是脆弱,因为总有人想要借伟大作家的力量为自己所利用。很自然的,你会希望莎士比亚站在你那边———如果他不是那么合适的话,你就曲解他的文字来服务于自己的意图。或者,如果他拒绝跟随,那就将其从真经的行列里驱逐出去。
我发现,作为一个能思考的人,他的优势恰恰在于他没有经过正规教育。没有人告诉他该去想什么,由是,他能够自由清晰地思考。
在这样的一个国家,你在马克思革命者的神龛洞穴前听到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想要理解它是何等的挑战。在我走出博物馆的路上,我经过了摆卖纪念品的商铺,卖的有毛泽东像的垂饰,共产党的历史书,假玉,挂着的衣服,项链,雕塑,手镯,邮票,鼓,大米。一套香港回归的纪念币要卖320块。我经过时,小贩们对着我大叫。
群体思考可能成为有毒的环圈——你的自我身份从群体而来,即便它变得神经错乱了,还是被你尊重着,这样,你的自我可能立刻分崩离析。这一传统,有别于将自我意识建立在一系列的固定的价值观念上,而不理会别人说什么。在某些时期,它也部分导致了这个国家的灾难。文革展示出了中国社会可能变得如何疯狂,但在一个较轻的程度上,任何一个过渡阶段都必定会出现问题。在近来的几十年里,对社会角色以及人的预期所造成的破坏,无过于改革开放了。(群体思考过分发展,会造成的问题,不但是中国,在德国历史上,日本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因此而造成的恶果。发展为社会意识形态,就是民族主义,或者说狭隘的爱国主义。)
真正的惧意,他们真正怕的,是他们自己:几乎所有的限制,都建立在他们自己的头脑意识中(自我审查)。英语是在学校里学的,是以它就跟这个教育系统不可区分,跟学校的政治管治紧密联系。当他们说英语时,警钟会自然在他们脑中敲响——这是门学校语言,也是外国人的语言,这双重的背景下,他们已习惯于谨慎了,无论是想,还是说。一旦我发觉到这些限制是内在的,我开始想,对于那些坏干部来说,情形是否也一样。也许,他们只是存在于好干部脑子的一个角落里,一种烦人的畏惧,抵消了每个人的良好意图。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00页 - 无

我非常不喜欢毛泽东。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这并非异常;若你是从外面来到这个国家,没有多少理由让你喜欢他。毛泽东的许多魅力,来自于他启发中国人为自己自豪,为国家骄傲,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这些自豪看起来很空洞——无知,沙文主义,而且是肥皂泡。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00页 - 告别

大江还是它恒常的模样。它不像这里的人,在过去两年间,在我眼里已经有了许多的变化。他们现在要走他们各自的,不可预测的道路了,即便他们在我的记忆中已经定格——做抄手,上课,在码头上站着,一动不动。但在江上就不同了,我跟长江的关系总是简单的:有时我顺着水流,有时逆着它。往上游走要慢点,而往下游去要快些。那就真的是全部了——我们交错而过,然后朝着自己的方向而去。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16页 - 电子书

从我的阳台望去,涪陵下城区看上去不错。我经常望过乌江,望向涪陵迷宫般的街道和石级,聆听远方传来的日常生活之音,我会猜想藏于江城中的种种神秘。我想要调查这一切--我想要走下码头,观察船只;我想要和棒棒军聊天;我想要探索穿越旧城的石级组成的网络。我渴望弄明白这城市如何运作,它的人们如何思考。。。
我想,因为作者对涪陵,对眼前这陌生的一切保有这样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才使得他能够刻苦努力的适应整个环境,这其中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甚至是教学环境。最终,作者做到了。以涪陵为起点,作者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深入到了各个我们不曾引起重视的犄角旮旯,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再加上作者本身的外国人身份,从小的环境和生活价值观与中国的完全不同。这一切的影像和冲突,在作者敏感的文人身上产生了奇妙反应,于是乎,一本本见解独到,引人深思的中国系列纪实文学便呼之欲出;最终成就了作者“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的美名。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48页 - 消失中的江城

这就是旅行的最好的那部分——我不需要为我所说所做负多少责任;我可以随便晃荡,碰到任何人说任何想说的话。这跟住在涪陵不同,那儿人们会跟踪我的记录,而且我总会想到我还有一年时间要呆在那儿。在中国,有一个家当然会带来不少好处,但也有些缺点。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63页 - 第四章

但另一种历史是河南的那种,当1975年时,暴雨导致了62座现代的大坝如多米诺骨牌般倒塌,一座接着一座,有两万三千人死亡。
河南“75·8”溃坝事件是指1975年8月中国河南省南部淮河流域,受台风尼娜影响造成的特大暴雨,导致60多座水库溃坝,近万平方千米受灾的事件,死亡人数则据不同资料从26000人到24万不等,是目前世界上破坏程度最大的水库溃坝灾难。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21页

鹅步 goose stepping 大学军训是1989年后开始的
你长了很好看的雀斑 在中国人听来和你长了很好看的胎记是一样一样的 在美国教育是中游戏 学生是玩家 棒棒军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页

我x,我读的那个版本的译者老是对何伟的观点进行评价,而且总是用那种七扭八歪的民族沙文主义对何伟进行批判。神经病呀!有观点自己去写书呀!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44页

偶尔我的一些较出色的学生写到中国时,会混杂着冷静的精确感和盲目的乐观感,让我感到,做一个年轻的中国人,是何等美妙,又何等艰难。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30页

从我的阳台上望去,城市在夜里可算美丽。在白昼涪陵算是一座肮脏的江城,能看得出,这里的一切都被建设的过快,而在夜里,所有的权限都消失了。只是水与光--明亮的灯光和幽暗的江水,乌江的黑色镜面被染成一条条红,黄,白。有时在夜里一条船逆流而上,稳稳地推进船首的一个三角状灯光,马达在河谷的黑暗中突突突响。每过半小时,长江上便有一艘大型客船经过,一条明亮的光带游过,在庄严的寂静之中。
我读书不算慢,但是也不算快,常常因为脑子跟不上,读一段忘一段,但是这段文字让我在晚上看了一遍又一遍。
其实这段字的作文水平,要是有语文老师来评点,大概及格都困难,但是却又让人如此着迷。柴静在博客中说她有前辈教她,做记者,最好是能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去看要采的新闻。
何伟就是这样一个外国人。虽然他的文字从英文翻到中文,会让人觉得有点稚拙,可是我读着,字里行间透着只有两个字,真实。他们有最真实的态度去发现自己每一样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他们用最真实的态度写作。因为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当一切变的不新鲜,变的司空见惯,文字就会变的矫揉造作起来。
最后那句话真的太迷人了,一条明亮的光带游过,在庄严的寂静之中。我也在江边生活了将近三年,同样的感受我也有,可是为什么我就写不出这句话呢。
凡事还当要抱着新奇的态度,尤其是对生活。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9页 - 第一章 順流而下

人們認為,我是一位和平工作團的志工,但其實我並不是;我們認為,中國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但其實它并不是。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39页

原来读涪fu2陵₩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02页 - 无

每次我读到一个学生引用这个故事,我的心就收紧了,几乎要发作:别去践踏那山了,你这老蠢货。当然,我克制住了,我也同样小心地不让学生们知道我讨厌毛泽东。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34页 - 城市

但是,这些朝代都成了过眼云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在许多中国的城市,发展吞没了历史,而涪陵的建筑物就像这些城市的建筑物,目的只是容纳人,白天耗在爬石阶、和交通搏斗、工作和吃东西、买东西和卖东西的那二十多万人。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页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55页

读到何伟在涪陵喝酒的这一章节,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段落,摘录如下,鸡哥你看看是不是很熟悉。哈哈。
“ 四川急症室里医生最常干的就是洗胃。病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因为喝酒,跟抽烟一样,乃是作为一个男人的重要部分。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都是这样,尤其在较偏远的地方,而四川人喝酒可不是为了放松休息。它经常乃是竞赛性质的,通常会用到白酒,一种强烈的,口感恶心的谷物酿的酒。男人们相互敬酒,一口干掉,而这种饮宴很有发展为恃强凌弱的倾向,参与者们相互刺激,直到某个人喝出病来。我们的和平队培训课程之一,请了一个四川当地人来做个人陈述,他腼腆解释说,即便好朋友之间,也很愿意把彼此喝到医院里去。跟我们的医疗官员一样,他建议我们用外国人的身份去回避这种仪式。”
这句话,太经典了。 即便好朋友之间,也很愿意把彼此喝到医院里去。
他花了很久才喝完这杯。他分三次痛苦地咽下,之后他又咳又喘。他把酒杯放到桌上。几秒钟内,服务生又来续杯了。赛老师迅速用手盖住酒杯,摇头。

“这就够了,”他说。

张书记想要把赛老师的手挪开。服务生耐心在一旁站住,手里握着酒瓶。这是个地道的四川景致———每一幅关于可爱的河流的长卷图画中,都有十处在描绘关于白酒的争吵,两个男人在争夺杯子,一个年轻女人持着酒瓶等候。
他清楚的知道这种拉扯是一种场面性动作语言,作为一个外国人能观察的这么仔细入微,真是不容易。而这样一一幅中国人饮酒图的亮点在旁边那个总是安静的端着酒瓶的人。(我们喝酒不上档次,旁边没有斟酒的服务员,但是看到这段,我就总能不自觉的想到旁边是胖呼呼的贵贵,笑眯眯的等着斟酒的样子)

“真的,”赛老师说。“我喝这些就够了。”

“赛小姐,”张书记奚落说,拽着他的手。

“赛小姐,”傅主任回应道,他咧着嘴。

王老师说了些什么,所有人都大笑。有几分钟,整张桌子都聚焦到了赛老师的杯子上。很难相信不到一小时前我们还在讨论索尔贝娄与乔伊斯卡罗奥兹。最后赛老师软下来。

“就一次,”他说。“最后一杯。”
我觉得把这段里面的人物替换一下,赛老师换成我,张书记替换成殷书记,傅主任替换成王非,就活脱脱的衣服花园门聚餐图。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页

中国历史在消失、中国文化在淡忘,我们富裕了,科技发达了,但中国到底怎么了?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83页

对年轻一代而言,重要的是去理解而不是批评
在沉默里,有尊敬和敬畏,而我也分享其中。 那首诗我读过无数遍了,但只有现在我在倾听他们的沉
默时,我才真正听到了它。
他们互相交换着陈词滥调,而彼此不知
多少年来,中国人一位开采文学的社会价值。
总有人想要借伟大作家的力量为自己所利用。如果他不是那么合适的话,他就曲解他的文字来服务于自
己的意图。
我们从各种主义中逃脱,我们都很快乐,在江边整个城市都忙于生意的时候,阅读诗歌。
我会观看群众的脸,而非表演者本身,在他们的表情中,很难看出别的,就只是一个简答的,热切的看
: 有些什么事儿发生了。
我掌握了这片水的语言,对这条河的每一个细节的了解就像了解字母表里的每一个字母,这是不错的收
获。但我也失去了一些,我所失去的,再也不能回来了,在我的有生之年里,所有的风姿,美感一级诗
意,都从这条雄奇的大河里消失了。
过多围绕崇高道德打转是不行的, 历史已经有许多明证。 我所推崇的人道精神,当然有道德的成分,
却也要充分考虑到人性的多面,要尊重发展法治的力量。
作为一个能思考的人,他的优势恰恰在于他没有经过正规教育。没有人告诉他该去想什么,于是,他能
否清晰地思考。
眼里亮闪着回忆。
其自我的意识,看起来大部分是外来的;你是被别人对你的看法所定义的。那总是儒教的目标,定义个人的位置,乃是严格按照她与别人的关系来进行
《美景易逝》 (Nothing Gold Can Stay):
    
    自然的第一抹绿意是金,
    她最难留住的颜色。
    她初发的叶子是一朵花;
    可是只停留一刹那。
    然后叶子便沦为叶子。
    如斯乐园落入愁城,
    如斯黎明降入白昼。
    黄金时刻不久留。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Her hardest hue to hold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
    But only so an hour.
    Then leaf subsides to leaf.
    So Eden sank to grief,
    So dawn goes down to day.
    Nothing gold can stay.
XF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42页 - 有中国特色的莎士比亚

所有科系一年级的学生都要学习马列主义课程,上了二年级则要学习法律课程。三年级,他们要学习社会主义建设课程,而不管乌江对岸的城市里私营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国有企业则纷纷倒闭。说到底,这才是最为诡异的地方,学生们学习并信奉共产主义,而自由市场却在校园里欣欣向荣。同时,他们的确信奉教给他们的那些东西——学生们正像他们被教育的那样,大都爱国而忠诚。他们认真地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政治集会,并渴望得到入党的机会。每个班大概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有这样的机会,英语系的三年级一共有九十名学生,有八个是党员。他们算得上是班里的精英——最聪明,最有才华,最擅长交际。
不过,我最为烦心的却是文学在西方的政治化趋向:人们阅读文学的时候,把它当成了一种社会评论,而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书本被强迫用作这样或那样的政治理论的服务工具。很少有文学批评针对文本本身做出反应,反而是文本被扭曲了,只有对评论家供奉的理论做出反应。有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女权主义评论家、后殖民主义评论家。无一例外,他们把手中挥舞的理论作为模子,把文本填充进去,挤出一个个形状均匀的产品来。马克思主义评论家产生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评论家生产出来的是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评论家产生出来的是后现代主义。真像把毫无意义的同一本书读了又读。
此外,我还很反感英语系不断地搞腾篇目,就像在本科招生手册的封面上印着无数假照片一样,他们还想炮制出一份多元文化的书目清单。我一直认为,就文学而言,确立并尊重一种文化基础是很有价值的事情,而我在中国却见到了这样的基础被连根拔起时到底会有什么的结果。多年来,中国人为了社会价值而恣意摧残文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尤其如此。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3页

四川的城市们总是没有时间感,它们看上去太脏了,不可能是新的,又太丑,如制服般雷同,所以不可能是旧的。涪陵城市建筑的主体看似十年前突然空降至此,而事实上,这城市已经存在有了三千多年。最初,这里是巴国的首都,一个后来被汉族所征服的部落,其后,几乎每个朝代都给它留下一个不同的名字,一个不同的行政中心:在周朝它叫吉安,汉朝叫涪陵,晋朝叫吉县,北周叫汉平,隋朝叫凉州,唐朝叫抚州,宋朝叫葵州,元明时叫重庆,在清朝叫抚州,中华民国1912年成立后,叫做涪陵。
但这些朝代都过去了,几乎没留下一点痕迹。这些建筑可以是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其发展吞没了其历史。这些房子的功用只是为了装人,那二十万人,每天在爬阶梯,在拥堵的交通中奋斗,工作,吃喝,买卖。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页

开始看江城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00页 - 无

这就和鲁迅某一次的评论一样:“记性好的人,容易被苦难的重量压垮。只有那些记性坏的人,才能适者生存。”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81页 - 跑步

这就是中国的方式。成功是理所当然的,而失败了就遭到批评,且立刻被纠正。你不是对就是不对,没有中间地带其实这种方式也在改变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01页 - 无

我想他这个人是有些滑头的——他英俊,聪明,而且他善于保住自己的皮肤。我觉得,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整个文革期间都能身居高位,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的好人,就好像一个成年的德国人在纳粹统治期间一样,他至少部分参与了犯罪。但对中国来说,这是过于简化了;他们更喜欢把周恩来看作辛德勒那样的人——他看出体制乃是错了,但他从内部工作,消除一些它的恶果。这些人物身上有一种务实的英雄主义,二中国人总是很务实的,远胜西方人。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页

我在涪陵住的时间越长,就越是对‘个人’这一概念的看法所惊讶。以我的观点,这乃是我在西方所知与在中国所见的最大差别。在涪陵的人们,其自我的意识,看起来大部分是外来的;你是被别人对你的看法所定义的。那总是儒教的目标,定义个人的位置,乃是严格按照她与别人的关系来进行:她是某人的女儿,另一个的妻子,又是另一个人的母亲,而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责任。这是一个很好的保持社会和谐的方式,然而,一旦和谐与打破了,缺乏自我定义这一点,会使得重建变得困难。……在中国,情况经常是,人们没有一个内在的罗盘,来帮他们挺过这些事件。……群体思考可能成为有毒的环圈——你的自我身份从群体而来,即便它变得神经错乱了,还是被你尊重着,这样,你的自我可能立刻分崩离析。这一传统,有别于将自我意识建立在一系列的固定的价值观念上,而不理会别人说什么。在某些时期,它也部分导致了这个国家的灾难。文革展示出了中国社会可能变得如何疯狂,但在一个较轻的程度上,任何一个过渡阶段都必定会出现问题。在近来的几十年里,对社会角色以及人的预期所造成的破坏,无过于改革开放了。
我希望我的学生们那个记得那首弗罗斯特的诗,或者我们学过的别的东西。可以小到某个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或者莎士比亚诗中的一片银色——但我希望总有些东西被记住。我希望他们能够在意识的某个角落里保留一些东西,而在其单纯之美中,他们会发现一些稳定而真实的东西。那是我对文学所抱有的信仰:它的真是持久的,不受日常生活的挣扎所困扰。但同时,那里也总有些启示,而有些时候,一首“NOTHING GOLD CAN STAY”这样的诗,面对涪陵这种地方的严酷现实来说,仿佛毫无用处。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28页

在美国,即使中学生也显得十分精明、挑剔、多疑。教育是一种游戏,而学生玩这游戏。但是在涪陵,学生还没有进入这阶段。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21页 - 三峽大壩

但是,總有人提出異議。即使在一九八零年代,當鄧小平和總理李鵬即將開始興建水壩了,這仍是中國少數幾個可以公開辯論的議題之一。當局接受批評,而且不乏批評;許多專家相信,在長江和其支流建造一系列較小的水壩,可以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收到許多相同的好處。辯論持續著,最後,在一九八七年,政府終於厭倦了這種民主政治的翻版,要大家安靜下來。如果中國領導人想要世界最大的,不管有多大的風險,他們會興建這座水壩。那些困難都不重要:淤泥、地震、古跡消失、物種滅絕、農民被迫離開家園。專家也可以置之不理,就像過去許多年來,他們一直被置之不理那樣:例如,當毛澤東在一九五零和一九六零年代鼓勵人民生育時,或者當文化大革命開始時。有時你需要的是決策,而不是辯論。因噎廢食是沒有道理的。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72页 - 跑步

但是,一旦我去到城里,情况就不太妙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污染和噪音;涪陵主城的噪音和污染是你无法置信的。和中国其他地方不一样,这里没有许多重工业,倒是有一些规模不小的工厂,他们将污烟和煤尘排入空气中。乌江江畔的发电厂烧煤,城市街道无数的小餐馆也是如此,而汽车的废气排放没有什么管制。冬天时,空气尤其肮脏,但是即使在夏天,情况仍然很糟。如果我在城里擤鼻子,卫生纸会出现油腻的黑色条纹,这使我想到这儿的空气如何影响我的肺。有一阵子,我心想这该怎么办。最后,我决定擤完鼻涕后,不去看卫生纸。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页 - 缩写

作者 《江城》之初到涪陵

《江城》是《寻路中国》姐妹篇、纪实中国三部曲的序曲,此书不仅成为美国人了解当代中国的首选书之一,还因赋予我们审视自己文化的别样视角,最近在国内文化界流行。本期“重磅阅读”共用4个版来一次性介绍它。
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1996年,何伟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四川涪陵师专担任英语老师。他记录下在中国两年的经历与思考,回国后写成《江城》一书。
(B13-B16版节选自彼得·海斯勒《江城》,上海译文出版社。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版缩写:戴维
我和亚当是涪陵
仅有的两个外国人
我是从重庆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的。那是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长江上空星斗闪烁,漆黑的水面却映不出微弱的点点星光。我们有两个人,被派到这里教书,都十分年轻:我二十七岁,亚当·梅耶二十二岁。我们对涪陵几乎闻所未闻。我只知道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将因新修建的三峡大坝而淹没,还知道涪陵多年来都不对外国人开放。除此,我知之甚微。
我们抵达时,这里还住着一个德国人。等我们安顿下来没多久,他就离开了。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这座小城中仅有的两个外国人。涪陵约有二十万人口,根据中国的标准,这是一座小城市。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观看长征歌咏比赛
我们到校一周后的某天,学校所有的人都在大门口参加了集会。那个暑假,一个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小分队从涪陵步行到了延安,那是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前革命根据地。现在他们即将返回学校。
当时正值纪念长征六十周年。所谓长征,是指在其国内战争中,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在几乎要被国民党消灭的关键时刻,所进行的长达六千英里的长途跋涉。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越过中国西部的群山和戈壁,行军至一个安全地点。之后,他们从延安开始,稳步地积蓄力量,直到最后让革命席卷整个中国大陆,将国民党赶到了台湾。
整个学期,学校开展了很多特别的活动来纪念长征。学生们要上关于长征的历史课,要写关于长征的文章,在12月份还组织了一次长征歌咏比赛。所有的系都花了数周时间排练歌曲,然后在大礼堂演出。许多参赛歌曲都是一样的,这就使得评委打分有点为难。同样让我搞不懂的是,由于演出服装数量不足,也只能像曲目一样由大家共享。历史系表演的时候,穿着干净的白衬衫、打着红领带,光彩照人。然后他们走下台,迅速地把衬衫和领带换下交给政治系的学生。政治系的学生穿戴完毕,冲上舞台,把别人刚刚唱过的歌曲再唱一遍。到晚会结束时,衬衫已变得汗渍斑斑,每一位观众都听熟了所有的曲目。音乐系获胜了,像以往一样,英语系排名倒数。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中,英语系从未获胜过。没有以长征为题材的英语歌曲。
涪陵小分队的返回是整个长征纪念活动中最重大的一件事。队员们在炎炎烈日下行走了一千多英里,只有十六个人坚持了下来。所有队员均为男性。有些女生也想参加,但学校认为,长征不适合女生。在集会的前一周,学校的李校长去西安见了参加徒步活动的学生,尽管有涪陵一家卷烟厂资助,他们还是用光了所有的现金。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远行一千英里,来到延安,却以破产告终,这种特别的纪念方式让我惊讶万分。
不过李校长早就把他们解救出来了。现在所有的学生都汇集到校门口的广场上。这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于1977年,学生只有两千人左右。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这种师专学校差不多位属末流。花三年修完课程,学历低于大学本科,几乎所有学生都来自四川的农民家庭。毕业之后,他们要回到家乡,在偏远的中学里当老师。

市长来了,电视台也来了
长征纪念活动很隆重
首先到达的是涪陵市的市长。他乘坐一辆黑色奥迪来到学校大门口,一踏出车门就对热烈鼓掌的学生频频挥手致意。当地的电视台也来人了。市长快步穿过广场,同我们握手。我们原本要去郊游散步,因此极随意地穿着短裤和T恤。
长征徒步行的队员们到达时,学校的大喇叭里响起了爱国歌曲。领头的队员手举一面褪色的红旗,走在迎宾小姐身后。大家鼓着掌,跟在他们身后进入了大礼堂。那儿挂着一幅标语,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宏声卷烟万里长征徒步考察队胜利归来!
亚当和我弯腰低头坐进了礼堂后面的位置。坐在我们周围的学生低头耳语,不一会儿,礼堂里的每一个人都伸长了脖子看我们两个。我们则在座位上压低身体,把休闲帽使劲拉下来遮住脸部。很快,窦副校长走上前来,领我们坐上主席台。
我们被安排和市长、党委书记以及其他干部坐在一起。人群中发出高声的欢呼。迎宾小姐给我们端上了茶水。我低着头,努力想把两条光腿藏到桌子底下。干部们作了讲话,表扬了长征徒步考察队的队员们,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正在纪念的那段历史。所有的讲话都十分震撼有力,就像在那些描写政治强人的老电影里看到的情景一样,而窦副校长的讲话更是无人匹敌。他起初的声音极为柔和平缓,就像一个老师在对一群孩子说话;继而提高音量,纤细的双手对着人群挥舞,似在责备他们;最后则是声若洪钟,双臂凸鼓,两眼放光,喇叭轰响。
我听他提到了亚当和我的中文名字——梅尔康与何伟,并宣布我们受“美中友好志愿者”组织的派遣来到涪陵。人们又一次欢呼起来——我们现在是同志了,一起为人民服务,建设祖国——长征徒步行的队员们自豪地站起身来,每个人的胸前都由干部们戴上一朵缀着红丝带的塑料花。有人递给我一朵塑料花,又有人向我指着一位正在台前等待的长征队员。他微笑着弯下腰来,热情地同我握了握手。我向他表示歉意,并很快地为他戴上了塑料花,以期减少我穿着短裤的曝光时间。人们又一次欢呼雀跃起来,我向他们挥手致意,人群中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坐了下来,感到脸在发烫。

学校对我们非常关心
学校在最好的一栋楼里给我们安排了两间公寓,与党委书记和其他主要干部同住一楼。一连数周,学校差不多每隔一晚都要设宴招待我们一次。这些事情有一套礼仪。我们的餐桌上摆满了中式佳肴——腰果、牛肉干、豇豆、藕片——通常,韩老师总要宣布点什么。二十七岁的他是学校“外办”的临时负责人,也是学校里英语说得最棒的人。他让我们叫他阿尔伯特。
第一周的一天晚上,宴会还未正式开始前,他跟我们讲。“学校决定给你们安上直通校外的住宅电话,这样你们就可以打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我们表示反对——这完全没有必要,电话费又比较贵。他挥挥手,打断了我们。“这不成问题,”他说,“要不,你们就太不方便了。”我和亚当对看一眼,耸了耸肩。我们向他表示了谢意,大家便开始吃饭。第二天,修理工前来为我们安上了电话。
几天之后,又是一次宴请,又是一起声明。“学校决定,”阿尔伯特说,“给亚当买一台洗衣机。”
“我的公寓里有一台洗衣机,”我回答说,“我们可以合用——没有必要再浪费钱。”
“那不方便,”阿尔伯特说,“学校已经决定了。”再一次,我们的反对被无视了。大家又开始吃起饭来。第二天一早,一台新洗衣机出现在亚当的门口。
几天之后,亚当正和英语系的几个老师一起玩纸牌,党支部书记张彦提到,学校早就收到了我们的简历和自传材料。“我注意到你会打网球,”张书记说,“你一定玩得很棒吧。”
大学暑假期间,亚当曾担任过网球夏令营的教练,但他很快就摇了摇头。“不怎么好,”他说,“我好久没认真打过了。”
张书记笑了笑,继续摸牌。他是个瘦弱但精力充沛的人,蓄着小平头。经过一周的时间,我们给他总结出两点:英语系的教职工中,他篮球打得最好,喝白酒也最拿手。他是英语系职位最高的领导,作为支部书记,他掌管着学术、纪律以及政治事务。他属于不爱说话的那类人,但他一开口,必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他看了看手中的牌,上身往前倾了倾,抬起头来看着亚当。
“学校决定,”他缓缓地说,“给你们买网球。”
他又退后坐定,似在等着亚当领会他话中的意思。但那正是问题所在——这网球究竟该怎么买?好一会儿,亚当使劲地思索,该怎么回答。“太感谢学校了,”最后,他只好小心翼翼地说,“我十分感谢你们愿意为我们做的事情,但没有这个必要。张先生,你们不必为我们买网球。”
张书记笑着打出一张牌。“韦先生担心你们可能想打网球。他想确保你和彼得能在这里住得愉快。”
韦先生是学校的党委书记,作为学校职务最高的官员,他无疑有比为志愿者买网球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亚当表达了这层意思,并特别说明,即使不打网球,他也一样过得十分愉快。但张书记依然立场不改。
“已经定了,”他断然说道,“学校将为你们买网球。咱们继续玩牌。”

和网球有关的一段趣事
第二天早上,亚当的门前并没有出现网球,但他不敢大意。他给我讲了他和张书记的谈话,我们决定一起去和学校谈一谈,类似的努力在后来的两年中做了一次又一次,而结果往往各不相同。我们的交流通常间接迂回,鲜有简单明了的。有时候,结果甚至与我们所想的背道而驰。
我们找阿尔伯特谈,又找张书记谈;找傅主任谈,也找英语系的其他人谈。我们说,修建网球场价值不菲,我不会打网球,而且亚当实际上也不再喜欢打网球了。网球是一项条件要求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足球则简单得多。网球是剥削阶级的玩意儿。当然,我们并没有说到这么严重,但我们想尽了办法。整整一周,我们差不多在进行一场运动,坚决反对他们买网球。
在我们公寓楼旁边就有一个门球场。无疑,那是校园内最好的风景,而且也许是我在中国见到的最宁静的地方。在这样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类似的地方并不多见。每天早上,学校的退休教职工便来到这里,打上一整天的门球。他们打球的技术相当好,想把球打到哪儿,球就滚到哪儿。这成了他们每天必做的表演。而这块地的大小,正和一个网球场相仿。
头几周,这让我们感到十分害怕。从我们的阳台上就可以俯视那个门球场。每天早上我们放眼凝视的时候,总担心看见工人、铁铲、锄头、挖掘机、炸药——哪一样都可能和买网球扯上关系,我们深切而又真切地感到一阵阵后怕。最糟糕的,还在于这种不确定性。买网球好像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同时,十分明显,在涪陵这个地方,人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工作把抽象变成现实。
不过,涪陵最终没有修建网球场。数周后,宴请也渐渐停止了。一个月之后,学校不再为我们的公寓添置任何东西。不久,我们便像被宠坏的孩子一样,抱怨我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但也只是在干部们住的公寓顶上,对自己小声地咕哝几句。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1页

没有永恒的道德,只有实际的利益。中国存在没有公民,而只有打着自由旗号的暴民。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60页 - 第四章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八年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是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目前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某种意义上接替了三线建设,成为中央政府新的对三线地区的经济政策。而目前中国年轻人对三线和三线建设大多已不甚熟悉了解。三线建设与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标本,已经逐渐走入历史。但是其带来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并未结束。

《消失中的江城》的笔记-第40页 - 消失中的江城

这就和鲁迅某一次的评论一样:“记性好的人,容易被苦难的重量压垮。只有那些记性坏的人,才能适者生存。”


 消失中的江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