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章节试读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61798300
作者:吴正宪 周卫红 陈凤伟 编著
页数:225页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的笔记-第2页 - 第一章: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

教学目标引领着教学的方向。但现实中,有的教学目标缺乏深入的思考,缺乏针对性;有的对显性的、容易实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关注过多,对隐形的“过程与方法”侧重不够;还有的将对于学生意义深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种装饰,以应对教案检查,结果造成教学目标缺少针对性。
对于我来说,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时,才开始仔细思考这个问题。
一般而言,我们确实只是将“知识技能”作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却忽略了“四基”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在开始带现在的班级时,校长曾经特别与我交流教学方法问题,她以自己的女儿为例,讲述了在缺乏数学思想教育模式下的培养出的初中生,面对高中老师发散式思维讲课方式的无所适从。所以她强调我的数学不要是死的数学,而是要多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
而教案中对过程和方法的重视,就是体现一种数学思维的培养。前不久听过一次二年级上数学新教材的培训,由参与教材编写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授课。在出示的几个教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过程与方法”不再是教学中的隐形知识,而是拿出来教学的内容。比如在学生探究完一个知识点后,让学生回顾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且归纳步骤,这样就将隐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变成了显性。我觉得这是我目前教学中缺乏的,同样也是新课标之“新”所在。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的笔记-第4页 - 第一章 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 (策略一 把握教学方向)

在实践中,老师们在刻画只是与技能目标或描述数学活动过程时,往往忽略目标动词的使用,造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安排难易不合理
目标动词: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
有时候,上完一节课感觉很混乱,总感觉知识点没有讲透,时间久到了,有时候,明明上课时讲的很清晰,结果做练习时又不会。而吴老师给出了一个又建设性的答案,就是“明确目标动词”
首先要重视教案,真正将教案上的目标落到实处,而“目标动词”的应用,就给你一个详略得当的方向。要“了解”的内容不可死缠烂打,要“掌握”的内容一定要修炼到家,要“体验”的内容不可忽略,因为这就是“直观观念”的培养。
第二,一定要深度了解小教参(人教版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如何处理一节课内容的轻重详略,全在教参中。他能详细得告诉你教学目标的目标动词。让你不会脱离教学重点。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的笔记-第7页 - 第一章 策略二

整本把握教材与深入解读文本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纵向要把握知识脉络,横向要沟通知识联系,教师只有做到“脑中有树”,才能“心中有数”,进而“教学有术”
说起容易做起难。这部分内容说得简单些,就是发掘教材,明白知识点之间的脉络,比如整数的加减法会在之后的分数、小数加减法中有什么作用;发掘教材,明白教材上每一个环节、每一幅图都代表什么。
书中拿北师版教材的100以内加法做例。书中给出了情景图,给出了两位数加法的算式,给出了几个小朋友的讨论,给出了一个小棒演示图。
对我这样一个新手来说,这些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尤其情景图对我来说不过是花哨了些,小棒的演示图也不过是辅助性质的。
但是吴老师是这么说的:情境图意味着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学习,多个小朋友的讨论,代表了在独立尝试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回报来理解算理,而且在讨论学习算理时,还要把口算、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源于生活的需要。即使是小棒图,也不是可以忽视的,它代表利用已有的只是和经验,在动手操作学具、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研究算法、理解算理、感受算法多样,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没错,小棒渗透的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
说实话,这么来分析教材真是颠覆了我的三观。这种教材分析的方法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多介绍,但是如果能达到这种水准,似乎也能够出书了。相比于整本书所说的实战性技巧,分析教材明显属于内功,是一个长久磨练的过程。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