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305111334
作者:王敖
页数:348页

作者简介

王敖的诗极具方法论及形上学的魅力,他写的是一种新型的元诗。很可能,或者更大胆地说,他将开一代新诗风。——柏桦
王敖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他能够像列子御风而行一样,骑着他桀骜的诗歌语言在心智的纹理与宇宙的寂寥之间疾速穿越,尽管他已拥有越来越多的模仿者,他的节奏、修辞、语气都是 绝对不可复制的,因为在他每一个细小的形式褶皱里,都会迸发出以光年为单位的激情和欢愉。——胡续冬
对于普通读者或诗人同行,王敖的诗歌一样有着很高的壁垒:没有强大的语言感受力和诗歌领悟力很难完全欣赏它们。他是当代中国少数几位能够将语言的诗歌能量培植到自由分裂的高浓度临界点的诗人之一。他在作品中呈现的复杂的诗歌创造力来自纯属个人的天赋的才华和天性的骄傲。——清平
王敖了解理论对写作的授权,他的一些作品,写出了受非个人化原则限制的我这个年纪的人不敢想象的东西。他的另一部分诗歌,如《回乡偶书》,框架阔远,细部体现谅解的力度,能够冷静地荡气回肠。——肖开愚
王敖的诗品属于诗人家族中的天才类型。在当代诗歌的写作图谱上,许多同代人遵从的是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诗再到90年代诗歌及至21世纪诗歌这样的路径,而王敖的写作则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强大的审美殊异性。他的创造力几乎搅乱了人们对当代诗歌写作的秩序的辨认。最可贵的是,他凭借一己的力量,独自为当代诗歌引出了一个新的源头和传统。这新的源头,这新的传统,既回应了当代诗人对古典诗歌、特别是古典想象力的深透的领悟,也兼顾到了诗歌写作的当代性。他在诗歌上显示出来的优异,是来自汉语的神秘的回报。
——安高诗歌奖授奖辞

内容概要

王敖,1976年生于山东,毕业于耶鲁大学,文学博士,现在北美任教。著有诗集《绝句与传奇诗》(作家出版社,2007),翻译文集《读诗的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王道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王敖:万变之诗与不变的感受力李兵 从初读到王敖的诗至今,屈指一算,已十多年了。当时,网络勃兴,新诗的阵地也在悄然变化。那时,王敖是一著名诗歌网站新诗论坛的版主,好多写诗的人在论坛上交流或掐架。当时的王敖绝对是其中最活跃、最具才情的一个。那时候,诗歌还是诗歌,“网络诗歌”这一说法还没有流行。但来自体制内外的老派诗坛既得利益者们对这种几乎零门槛的诗歌的鄙视却已初现端倪。所谓民间、知识分子的含混对立,也在这一波由网络推动的热潮中涌动。由于网络,诗人实现了以分钟为单位及时跟踪一些同行的最新动向。那时的王敖精力旺盛,写诗的冲动应有尽有,常不惜以每日一诗甚至数诗的惊人速度,天天上网日日更帖的方式与众多隐藏在一个或几个化名后的真诗人假诗人们进行诗艺抑或智力上的反复角力。王敖那时写下的一些作品,好像只有小部分收进了后来的集子里。在那个年代,要评价一位诗人,尤其是来自北大的诗人的好坏,我们能依据的参考坐标毫无新意:只要是在语言上天马行空一点儿的,就想到海子;而严谨老实一点儿的,则让人联想到臧棣。所以我当时也不能免俗地暗自认为王敖是继海子后北大又一位天才型的诗人。我拿王敖来和老偶像海子一比,虽然无聊了些,倒也是真相。不错,海子之后北大是出了很多好诗人,胡旭东、姜涛、席亚兵等等,但论到在文本中不显拘谨,自由洒脱,且能在十行之内就给初来读者的头脑造成强力冲击的,唯有王敖。王敖对语言有一种天生的感受力,他也是一位精益求精的诗人。这一点从他十多年来一直醉心于锤炼一种名叫《绝句》的短诗上就可以看出来。诗歌的技术是一个说烂了的话题。如果有人说诗歌不需要技术,我觉得,最简单的方法不是讲理论,而是给他看几首王敖的诗就足够了。如果你说技术意味着刻意,那么看看《绝句》吧,然后把你认为刻意的地方,把作者在砍削时留下的斧痕,都给一一地找出来,再说明为什么。如果找不到也说不出,那么我们就可以告诉他,看,这就是真正高级的技术。它到达的极致是了无痕迹。王敖的诗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难懂。姑且不论好懂与难懂能否成为一个严肃且有意义的诗学问题,单就这个判断本身而言,就难免有些奇怪。首先,得承认王敖的诗并不通俗,极其挑剔读者;但另一方面,王敖的诗似乎又没有难懂的任何道理。你把他的任意一首诗读完,都会觉得,每个句子都不难懂,但一掩卷,又确实从整体看来,总有些玄妙处难以言传。并不是所有难以言传的东西都好。但好诗里,却总有那么一部分的“好”是难以言传的。比如这首:绝句很遗憾,我正在失去记忆,我梳头,失去记忆,我闭上眼睛这朵花正在衰老,我深呼吸,仍记不住,这笑声我侧身躺下,帽子忘了摘,我想到一个新名字,比玫瑰都要美2001“很遗憾”、“我正在失去记忆”、“我梳头”、“我闭上眼睛”、“这朵花正在衰老”、“我想到一个名字”……无论哪一句,都是最平实不过的句子。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每一句都可以当例句教给小学生,而不用担心他们会不理解。这些句子的意义指向都很明确,在这些句子后面,作者没有任何埋伏和遮掩。有些诗人的作品就像魔术师手里那顶帽子,只等到最后才猛然拿开,以引起惊叹一片。观众之所以会在魔术面前惊叹,是因为前面所看到的、自己的感官亦步亦趋的那些“真实”,到最后突然被魔术师呈现的另一个“真实”所颠覆。这两个“真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即是“魔”的领域。王敖并不玩这样的魔术。他也不在诗里卖关子,然后在最后揭开谜底,去吓人一跳。如果读者从王敖的诗里读到了魔法,那也是语言本身的魔法,让诗人给激活了。比如这首《绝句》,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地跟着这几个句子的字面意思往下走。对,就是字面的意思。别去瞎猜这里是否有机关,自己是否上当。这首诗里没有歧途,就一条直路。径自往前走就可以了。就这样走着走着,一直走到最后一句“比玫瑰都要美”。诗结束了,我们停下来。我们发现了什么呢?发现魔术师的帽子了吗?根本就没有帽子,所以也就没有帽子下的新奇。只有文本为我们指引的那一条路,这条路并没有完,只是引路人隐身了。但我们却并不感到惊慌和迷茫。只有一种类似长途跋涉之后,面对空茫远景的长久出神。当我们想要去了解这导致我们出神的究竟是什么的时候,它的难度,就会凸显出现。王敖很在意遣词造句,但却不显拘泥。比如其《新年夜话》的开头:“诗的城市,音乐的有轨电车行驶在//雪后树枝的地图上,有一朵椰子味的比喻,也是风的耳垂”。这段诗的每一句,都是一个美妙的比喻。诗如城市;树枝如地图;比喻的味道如椰子;比喻如风的耳垂。弗罗斯特认为,如果一个诗人不能熟练地使用比喻,他就是不安全的。但很多诗人无法集中用比喻,常常一大段诗,都是在众星捧月为其中某一个醒目的比喻服务。在王敖这段诗里,短短两行,直接写出了四个比喻,却没有任何一个比喻会突兀地影响到整段诗顺滑的感觉。这当然体现了作者精湛的技术,但能这么写说到底是源于诗人独特的感受力。实际上,王敖的修辞并不怪异,只是遣词造句上有很明显的个人风格。“遥呼空中无名的,无伤的夜,是空柯自折一曲,让翡翠煎黄了金翅”。这样的句子,无论怎么读,你都能明显而真切地感觉到,这是真正有特点的汉语。王敖的诗还有一个优点,每一首诗都像在说一个故事。是“说”,不是“讲”。“讲”需要要有讲台,有听众,甚至有纪律,“讲”的人可以居高临下。但“说”不同,因为“说者”与“听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人家可听也可不听。而“说者”可以“无意”,也可以是在自言自语地吟咏。我们能够轻易读到很多“讲”出来的诗。这是一种带导师架子的诗,宣讲的诗。王敖的诗是“说”出来的,他的语气很平缓,有深度但不掉书袋,没有在诗里刻意炫技,或者树立权威。王敖诗歌的难,绝非某些人鼓吹的为了诗歌的所谓高贵而刻意设置障碍、距读者于千里之外的所谓“难度写作”可比。那种难度,是刻意为之。刻意“人为”,谓之“伪”。虽然所有的诗说到底都是人写出来的。但当一个人的后天学养和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与天赋浑然一体。王敖不以难度为追求,恰恰相反,他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希望有更多人理解自己。他的姿态,是一个真诗人的姿态。王敖的诗,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高贵。但这种高贵里,又有热忱,无论是对诗的,还是对读者的。王敖从来就不是一个藐视读者的诗人。就算一个人仅把他的诗当作零碎的童话来看,我想他也不会介意。不知道是否和年龄增长有关,王敖近年来的诗,有了比起以往更多的,对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的及时关切。比如在《冬夜站在加油站我怕什么》里,王敖提到了发生在自己家乡的输油管爆炸事件。诗里的一些表达,比如“王小波的弟弟王晨光”、“青岛籍演员黄渤”等,比口语还口语。王敖的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跟“政治正确”保持了一个恰当的距离。这里的“政治”,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还包括美学意义上的政治。宇文所安说,北岛有一个很成功的地方,就是他写出了一种跟政治有距离的诗。但北岛与政治的距离感,恰恰是因为他与政治的关系太深。正因为大家对北岛的理解一直是政治的,他与政治的疏离,才反而能构成一种景观。但问题又在于这一点,就是你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或者说你使用的这样的一种语言和文字——要知道,我们所使用的简体字,本身就是政治的产物。你想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写一种彻底跟政治无关的诗,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萧开愚有次谈到王敖,说他有那种非常开阔的处理大题材的能力。萧说得很对。重要的不仅是你写什么类型的诗,而是你的能力。任何的态度,都需要靠能力来实现。今天中国很多的诗,之所以说写得糟糕,大多是能力问题,不是别的问题。我们很容易把一首诗写成一种表态。好像诗歌就是表态,无论是象一种政治立场还是美学立场。懒惰的读者在读一首诗时,他的第一个需求往往是:我需要一个表态。于是很多诗人都急于表态。如果一个句子作为一种表态,意义指向很明确,且碰巧与读者的期待相符,这种诗就可能被他认为是好的。就很容易产生名言警句。俞心焦的诗,崔健的歌词,就属于这一类。王敖的诗里,也有政治,也有表态。但王敖的表态,很少以一个结论、一个句子的方式出现。而是以行动。这个行动就是,通过诗歌本身的力量,达成对读者的阅读体验的自我更新。每读一首诗,都是一次更新。没有结论。但足够聪明、幸运、或者说有能力的读者,会在这种更新中变成一个新人。这种新,何尝不是一种解放呢? 王敖这种类型的诗在当代是少有的。有些读者认为王敖开创了一个时代,这个评价当然很高,但也并不为过。这个时代确实有很多好诗人,但真正能开风气的诗人,是很少的。你是一个好诗人,但你的好,很可能是因为你站在了某个巨人肩上的缘故。你越好,只能越证明了他人的重要性。而王敖的诗,我不敢说没有踪迹可循,但确如异峰突起。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脱于流俗。在王敖的诗里,很少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它确实接近于一种纯诗。这种纯诗的纯度很高,高到能够给阅读者带来幻觉、直达异境。能写出有这样“致幻”、迷醉效果的诗的人,堪称天才。很多诗人为了证明自己是天才,就会瞎写,全凭灵感,努力不按人类的法则出牌。但王敖这个人,如果我们了解他更多的话,就会发现,他根本不是这样一个冒充天才的人。以他对东西方诗歌传统的了解,他也早就超越了这种对天才的简单认知。一个诗人是否重要,一个最简单的标准是看他对同代和未来的同行的影响。布鲁姆认为,一位诗人如果能对两代以上的强力诗人造成影响,这位诗人的力量就可能变成传统的一部分,甚至传统本身。王敖对新一代年轻诗人的影响,我们不便一一列举,但确实越来越显而易见。我想,这种影响很有可能会持续下去。2014 来源: 《诗建设》杂志 (作家出版社,2014)
  •     反身时代的诗歌核试验——理解王敖《王道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杨震一种颠\覆性的现代诗歌是什么样子?怎样阅读它,才不会失之交臂?如果能找到与这种诗歌运动相匹配的范畴与观念,把它置于时代艺术运动乃至文化上下文中来鸟瞰和定位;即使与自己的追求相左,一种异质诗歌也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当我们从阅读中感到阻力和难度,或许正是我们挣扎出自身局限性的契机。《王道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给我们带来了这一契机。1读王敖的诗,可能很多读者跟我的困惑一样:“读不懂”。我们当然可以质疑作者,但同时我们也值得逆转自己:是不是我们的思路有误,属于上天捉鳖,入海套鸟?——为什么一定要“懂”?甚至:为什么一定要“读”?当然,人们又要问了:这个不必“懂”又不用来“读”的,会是什么物种?于是,我们有必要端着镜头往后站;最好站到月球上去,鸟瞰王敖。2一个读者,最好耐心模拟过康定斯基所演奏的点线面,最好也不止听说过蒙德里安、杜尚、安迪•沃霍尔;同时,他还倾听过勋伯格的民\主革\命,当然也对约翰•凯奇(John Cage)、鲁索罗(Luigi Russolo)的起\义不怀敌意;文学方面,他经得起乔伊斯洗牌法的折磨,由艾略特错综的用典洗礼,从史蒂文斯的语言炼金炉不止一次恢复过视力,从保罗•策兰浮出地面貌似凌乱的根凸之间咬牙掘下去并发现整个根系;对不起,还没完,对于二十世纪,他可以不知道两次世界大战,却至少知道所谓的Linguistic Turn,这个词后面一连串更为著名的多音节,什么根斯坦,什么达,它的贡献及麻烦。然后,他才能找到王敖所代表的诗歌所置身的那个经纬与海拔。3读到这里,读者内心可能早已忿然作色了:如此différance下去,岂不是要翻遍图书馆,才能开始去《俱乐部》吃《螃蟹》?不是的。须知上面的例子都不是随便举的,也大不必逐一考察。它们放在一起,是为了呈现地球人文化的这次全面反身与自觉,从对“对象”“意义”的外向追问,转而审视、经营语言(广义)自身。革哥白尼命。看人类如何从操起石头和棍子急奔敌人的印加人,进化为关上门造火枪的西班牙人。把语言从对象、事件、意义、传统编织的旧网中松绑出来,遏阻判断和前理解,粉碎习惯在每次阅读时的冒进本能,发现进而冶炼语言自身的质地、色调、力度、关系和构造,是王敖诗歌所代表的文化取向。(这也就是上面不必“懂”,也不能“读”的意思。)4当然,这种语言独\立运动不可能单独建国,最后必然是走向共和。但它绝不是不可理喻,甚至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晦涩。只须回忆一下小时候刚识字不久,对于字句所指的意义尚未明了的时候所背诵的诗歌,你就能体会语言的音色、质地、意象本身所带来的单纯感染力:“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然后再读王敖:“微醉的淡金色,迷人的气泡,持久/悬钩子,玫瑰花束,白桃的香软,明澈/随着回味的弧线散去”(p283)别管它写什么,别思索,别追问,且感受。(也别说世上根本不存在绝对不依赖前理解的敞开。没有绝对,但有程度与比例。)再回忆一下中学只掌握一两千个英语单词时读莎士比亚十四行的感受,那无力钩沉的阅读习惯,只好在语言的水面上漂浮,看波光起伏,体验纯粹音韵的铿锵,被“Thou”“Thy”的鹅卵石击中,颠簸着音步,在倒装与省略的陌路上。再想想读翻译诗歌的感受,最好是双语对照本的感受。在二者公约的意义之外,剩余的无法除尽的质感与功能,就是王敖的某首诗。在双语对照中,语言显现出自身多么执拗的张力与斥力,惯性与电阻,空缺与噪音。那么也听听王敖所俘获的语言和它们新的编队:“让我出现的,夜牵牛的蝴蝶结/让我们逃走的,地域里阳光的巧克力”(p311)“一定要冻住,冻住/鲭鱼,水果,汽油弹/水龙头,维特根斯坦的门把手”(p191)5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艺术欣赏或创作者,应该有对纯色、纯音、纯词及其相互关系的敏感力。也就是,对一张床单的鉴赏力。然后,他才可以进来。6体味一首:绝句醉的船只,载我们上床,醉拳之后怎能不想爱,就像核桃啊,躺在樱桃的身边要静静相对,又想要交欢——带我们回去吧,手臂上枕着脸庞,透彻的眼睛仿佛落泪的水苍玉;有人要从树上落下;还有人在枝头红着胸前(p93)“醉船”与“醉拳”,“核桃”与“樱桃”,“相对”与“交欢”,不深究其表达、对象与涵义,且感受它们的音色与质感;继续,用皮肤、内视觉、肌肉运动感受“透彻的眼睛仿佛/落泪的水苍玉”带来的律动与光泽。然后进一步,感受破折号之后,“带我们回去吧”的奇幻回车。最后在整体上随着词语的节律流动。7单纯地用王敖的方式闻一下《香水》的味道:我的心已经衰老我的鼻子仍然年轻就像一只,闭着眼的动物我浑身,散发着浓烈的花香,和螳螂一起,踢着花瓣。(p186)8品尝一下《竹枝词》里颠覆性的质感:暴雨后一朵国王,绽放并飘走一轮新生,与深层的湮灭,“我希望,我希望更少则希望更多”,侏儒与褐草鹭的战争,一触即发现新月如国王凹陷,让小鸟成湖,有西比尔寄来的渺渺(p178)“国王”这样一个十吨重的词,放在“一朵”“绽放”“飘走”的棉花堆里。拗口的“侏儒”与色彩温顺的“褐草鹭”在一起“战争”。“一触即发现新月”活生生把一个成语的积习淹死在新语境的强力中。新的多面体在结晶,成“国王凹陷”,若“小鸟成湖”。可这一切跟独孤求死的“西比尔”有什么关系呢?也许只是这三个字携带了先知的烟雾,像王敖其他诗中诡异出场的“挂甲屯”“昌平”,这些词从对应物的专\制中二次革\命(“昌平”曾是“盛世太平”,后来是一个县,如今是王敖的一块颜料),赤裸着色彩跻身于新的语境,为结构与张力而献身。9想想音乐,我们更能理解王敖在诗歌中摇滚着的时代车轮。音乐是所有艺术(当然包括诗歌)的梦,也是所有其他艺术的痛。这个痛梦在二十世纪大爆发了。因为音乐不及物,它是纯粹的语言,不针对,不牵挂,不依赖联想,不需要唤起任何现实的人情世故;它独\立自在,只需要在音色、调性、节奏、和声、织体上下功夫,自成结构,自有意义,能把自己的力量反掷回人间,“飞去来”。它最抽象,却最直观;最合乎理性,却最具感染力;最单纯,又极尽复杂之能事;最独\立自\由,又充满秩序;最远离尘嚣,又直击人性的核心。这简直是对所有艺术的共同理想的描述,而不像是一种业已存在的现象。理解音乐作为艺术的理想,然后能理解王敖诗歌背后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音乐性,不是节奏押韵那么简单,而是上述五个悖论聚变的热力诱惑,是原子时代人类对最高浓度能量的渴望在精神领域的实践。10因此,王敖是个文化现象。并且,王敖是难的。《王道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抵制并瓦解着在叙事与传统逻辑的皮鞭训导下执拗的阅读期待。它让它沮丧甚至愤恨。解放思维定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它至今,并将一直阻碍我们进入王敖所代表的诗歌领地,(以至于忍不住要把他称为“未来派”)。它属于从积习中跳脱出来的少数弹跳力极强的幸运儿。以我为代表的诸多读者,还只能凭理智的望远镜眺望这种自我遥远的可塑性。回过头发现自己依然坐在传统的遗址上。但是,谙熟格斗术的王敖已经堵在我们的前路,若想回到习惯,坚持古典的美学,安心生活在自然语用中,肉搏王敖是在所难免的了。(本文曾由《北京青年报》2013年10月26日以《诗,不必懂》为名节选刊发)
  •     山水印画出了几本诗集,我买了王敖的《我曾经爱过的螃蟹》,这本小册子刷新了我对诗歌的感受和看法,或者说是在合适的时间诗歌向我呈现了自身。这本诗集,让我想到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王敖的诗与其他的诗给我感受的最大不同在于阅读体验。其他的诗,比如唐诗,泰戈尔,海子,他们都有极其美妙的身影,有文学所该有的一切美好,但都在意识的驾驭之下呈现自身。王敖,拆解了意识,扔下了意识,直奔高空,没有坐标,或者有着一副轮中轮的坐标,没有时间,或者时间全部矿化,没有我和你,但有人在说话。这种景象在我初读这本诗集的时候几乎达到临界。动车在飞驰,我读着王敖的诗,力量在累积深化,我全神贯注于其中,绷紧了每一根神经,每一股理解力,感到它们在撕裂,在破碎,但我仍然被吸附在那个世界之中,如同靠近黑洞,可以看见光的环形流动,可以感到理智被扳手钳碎了外壳并向黑暗的中心移动,那里是全然的黑或虚无,但一股力量是闻所未闻,不可思议的。在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我合上书,闭眼,深呼吸,看看旁边吃泡面的中年人,担心下车的时候精神失常可咋办,然后再次打开书,这股我从未见过感受过的力量令人酷得无以复加,这是一种在宇宙层面的宏大感受。这种感受是以文字为载体,以文字所蕴含的概念的化学反应(或者核反应)来实现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凭借理性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依靠逻辑理解我们能理解的(但都是在格子里认识世界,我们如此信任的逻辑本身就是小碎步和近视眼)。哲学依靠抽象追求永恒的真理,诗歌则是真理的自呈。王敖的诗在高密度的阅读下所产生的核反应足以摧毁我们日常所需的理性框架,重获以光年计数的因果,这是从微观到宏观的飞跃,这种飞跃存在于语言的深处,脑海的深渊。我猜想,要解密这段DNA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放弃日常的手段,放弃凡俗的叙事,哪怕八千万士兵死于一役。而在阅读上便是卸下狭隘的逻辑理性,仅仅凭着概念的直观去感受,这样才能觉出其中的美妙。我知道这肯定是不够的,尤其是读过一些对王敖诗歌的评论之后,不得不说,理解一首诗,不只是需要感受力,还需要足以支撑阅读的概念体系。比如钉子与木匠,解读为柏拉图的理念,诗人终究为了诗存在,诗成为取代诗人的存在成为本质,这些理解只能依靠概念体系的解读,而不是,我觉得这句好,但说不出所以然。王敖也曾在一次访谈中说过,他写的诗不局限于某个动机(“写诗就是要给你使用的语言带来荣耀。”),所以可以说他的诗就是万变之诗,而这种变化是语言深处的矿脉,直达神秘的地心,也只有万变才是日常理性所把握不住的,才是宏观的叙事,才是宇宙层面的谈话。当然,王敖的诗具有独特的美感,这也跟他的叙述方式有关。但是王敖诗中一些意象我是很模糊的,后来读一些评论,发现这几乎是我无法理解的,比如诗人创作中的感受。王敖的诗几乎每一首都是真正的绝句,绝了,每一首都可以好好研究,就写到这儿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无力了,感觉被狂艹了一通,愿卡尔维诺拯救我。
  •     “有些亮光,来自我在压力中旋转的心跳”。三星是面对诗歌世界打的,面对现在的诗歌界是五星。
  •     鲤鱼王在梦中打挺。
  •     更坚定了我的观点:翻译体害了当代诗歌,他还不如用英语创作。
  •     说的是啥?我看不懂…我觉得 这不是看一遍就能看懂的…然而,看不懂的你不能说他不好
  •     绝句 我看见王道士,在烟枪里翻滚/ 天蓝色的尘土颤抖着,盘旋着飞入,阿拉丁神灯/ 柔软的蜜蜂在游泳馆里飞翔,拼凑不出一种刚强/ 十三只钥匙掉进炼金炉,融化的天棚包裹不住,一只蜘蛛。
  •     所以你就是你离开的理想,圆形可以扔出的一无所有
  •     读着读着就飞起来~王道士拆掉吉他弦,一柄拂尘扫过想象力的云
  •     碰巧和冯唐诗百首一起读。除去去我不喜欢的时间局限太强的词语,很多诗丰满,漂亮,像丰盈的油画。而冯唐就一直抖机灵。高下立判。#段子手别写诗,诗人不是段子手,段子也很好,但请专心##别在诗里抖机灵#
  •     王敖的诗在当代诗坛是个异数。绝对值得阅读!
  •     照着我所有的花船,一起沉没,无声的巨浪/送人去水族馆,少年宫,千杆竹摇着万念灰,在小鱼山。最喜欢后记。
  •     其中的好诗十分之好,天赋与手艺不会让人怀疑。而作为一本诗集,读一半足矣。我常常觉得“放纵的诗情”本身无需用力解读,它是诗人想象到可能的读者之时爆发的尖利窃笑。
  •     若是每一首诗都用起意象表征,可能这诗集就不该出版。
  •     比较特别的诗,但是不喜欢。更喜欢装帧。读的时候,感觉就像在流放地观摩结构复杂的刺配机器。刻意求新的匠气过于才气。作者是一个努力的诗人。对此书的五星评价都十分精彩,写得比诗本身好看,果然读诗不能不读评啊~~偷偷塞进单位图书馆,望有缘人能读到吧~~
  •     想象力和幻象。在挑战我原有的阅读观念,而只能说,真心读不懂。王敖得到了很多承认,或许只能说,是我的诗观念太落后,还没办法理解如今的各种诗实验,哪怕它们意义非凡。
  •     阳光明媚。
  •     当代中国诗歌少有的拜托了个人经历与情感抒发的诗歌啊!
  •     王敖是一个正在完成的伟大诗人,他有着非同一般的雄心壮志,毋庸置疑的建构能力和想像力,这使他的诗在中国当代诗人中独具一格。我认为《王道士》中的绝大部分诗(2011年以前的)仍然只能算做他的习作,2012年以后他对语词的控制已经达到了新的境界,他最好的诗并没有收入本集:《穿山越湖去找老李》《加油站》。相信王敖还没能写出他真正满意的诗。就让他一首一首写下去,期待他的下一本。
  •     繁复的爵士独奏里收藏着隐喻迷人的交响,人生有缺憾,绝句有生命,真好。
  •     不愧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年度十佳好书之一。我通常是晩上读,诗的意境如夜空的月亮散发出光芒,值得一读再读。
  •     自由的感觉不过如此
  •     读起来各种神秘穿越体验,魔术般的感觉
  •     王敖译的诗歌是最好的!对他本人会写出怎样的作品非常感兴趣!~~. 哦了,完全看不懂!!!!!
  •     王敖的诗是可能们的聚会
  •     越读越觉得……合上书 一心一意抄唐诗
  •     词语的交媾
  •     王敖的诗让我浑身通感张开得淋漓尽致,有诗歌的韵脚,有音乐的旋律,也有油画的光影
  •     神秘浪漫的意象,回响的声音,读不懂也能令人沉醉的诗
  •     別開生面。
  •     把诗写成梯形是写high了~另一类诗是倒三角形的,,那种一般都挺痛苦。。矩形的无法概括:) 觉得王敖的生命力非常非常强。
  •     逍遥的诗人,却也很贪心
  •     泛读一遍。
  •     醉的船只,载我们上床,醉拳之后 怎能不相爱,就像核桃啊,躺在樱桃的身边 要静静相对,又想要交换— 可能那些刻薄的都是想象力贫弱的人吧
  •     这个集子是一个有理可循,聪明快乐的世界。牛人的评论都有点“一船肚鳕鱼,操练性感腹语术”。正重读型。1462. 每一首都完美,因为没一首有意义。偶尔一次很容易,一直都玩没意义的游戏很难。可爱得像一口铃铛响。
  •     比较喜欢他的绝句~
  •     早期的绝句诗经典
  •     翡翠煎黄了金翅
  •     时光矿化,深埋空气的酒精涌动
  •     无可代替的语感
  •     最爱的还是那句“我所知道的地下水,我希望时间迅速矿化,重现往日的葡萄”
  •     我可以理解为王敖的朋友很多么?
  •     我读得散漫,大概是那种可以让你找寻一种灵感的诗集。说懂我大概是没有懂,但世上又有多少事物是我敢自以为懂的呢?
  •     意向不是跳跃的,是断裂的,难为你要拼凑这么多字。好难看的诗集
  •     20160618
  •     非常值得读的诗集。新京报秋季好书(文学)排名第六。http://www.bookdao.com/bookstag/2578/?uid=24926&md5=5e1881f0b16c6eae5c38c12be4c7a678&ismail=10&s=1&term=531&stype=1 作为诗集,这个排名委实不容易。Ps:《阿尔伯特·卡埃罗》排名第五……
  •     里面的好诗好到简直通神。一般的很一般
  •     某种灵视感与可能性,最高的精神状态降临到文字。最喜欢的是绝句
  •     排版很有创意
  •     绚丽旖旎
  •     很早就已经说过,有一种诗是让人读不懂的,有一种诗是可以读懂的,此书应该属于前例。而今马齿渐长,对于这种不厌其烦地疯玩文字游戏的,看不到诗兴,摸不到诗情,实在没有什么好感。再说,对于这种纯翻译体的创作,我只能醉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