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共四册)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57-1
ISBN:SH10019-501
作者:罗曼·罗兰
页数:391;491;444;378页

作者简介

作品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个小城市的穷音乐师家庭里。其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公爵的御用乐师,但此时家庭已经败落。老祖父很喜欢小克里斯朵夫,向他灌输了不少英雄创造世界的观念,这使他从小就产生了要当大人物的想法。

克里斯朵夫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学习音乐,他早熟的音乐天赋引起了祖父的注意。祖父暗地里把他随口而出的片断缀成乐曲,题名为《童年遣兴》献给了公爵。小克里斯朵夫被邀请到公爵府演奏,被夸赞为“在世的莫扎特”。11岁那年,他被任命为宫廷音乐联合会的第二小提琴手。眼看孙子有了出息,祖父在欣慰中去世了。然而,他的家境愈发败落了,父亲整日酗酒,养家的重任过早地落到了他的肩上。克里斯朵夫在附近的一家豪宅找了一份教钢琴的兼职工作,并与和他年纪相仿的学生弥娜之间相互产生了好感,但在遭到弥娜母亲的一番奚落后愤然离开。此时,父亲也去世了。克里斯朵夫的童年也就这样结束了。

此后,克里斯朵夫经历了两次失败的爱情,他的心绪烦乱,意志更见消沉,整天和一帮不三不四的人在酒馆里泡。在这个时候,自小就教他安贫乐道、真诚谦虚的舅父再一次指引他走出了情绪的低谷,使他重新振作起来。有一次,克里斯朵夫去听音乐会,他忽然感觉到观众都是百无聊赖,而演奏也是毫无生气。他回到家里,把他所景仰的几位音乐大师的作品拿出来看,竟发现其中同样充满了虚伪和造作。桀骜不驯的克里斯朵夫随即发表了对大师们的反面意见。结果可想而知,他失去了公爵的宠爱,把他所在的乐队和观众也全部得罪了。一个星期日,他在酒馆里借酒浇愁时替一位姑娘打抱不平,和一帮大兵发生冲突闯下大祸,他只好逃到巴黎去避难。

在巴黎,克里斯朵夫陷人了生活的困境之中。最后,他终于在一个汽车制造商家里找到了一个教钢琴的工作。制造商善良的外甥女葛拉齐亚对他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克里斯朵夫继续着他的音乐创作,他用交响诗的形式写成了一幕音乐剧。然而,他拒绝一个声音庸俗肉麻的女演员演出自己的音乐剧,又给自己惹了麻烦,演出被人捣乱搞得一团糟糕,他气愤得中途退场。由于这次不成功的音乐会,他教课的几份差事也丢了,生活又一次陷入窘境。深爱他的葛拉齐亚因无法帮助他而伤心地离开巴黎回到了故乡。

在一个音乐会上,克里斯朵夫结识了青年诗人奥里维,二人一见如故,从此住到一起。不久,克里斯朵夫创作的《大卫》出版了,他再次赢得了“天才”的称号,生活也出现了转机。但不谙世故的克里斯朵夫仍被人利用,卷人一个又一个是非之争,逐渐身心疲惫,狼狈不堪,幸得葛拉齐亚的暗中帮忙,他才又—次脱身。然而,在一次“五一”节示威游行中,他的好友奥里维死于军警的乱刀之下,他出于自卫也打死了警察,最后不得不逃亡瑞士。

在瑞士,克里斯朵夫思念亡友,悲痛欲绝。一个夏日的傍晚,他外出散步时与丧夫的葛拉齐亚不期而遇,两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然而,由于葛拉齐亚的儿子仇视克里斯朵夫,二人始终无法结合。

岁月流逝,克里斯朵夫老了,葛拉齐亚去世了,充满激情与斗争的生活也遥远了。当克里斯朵夫从瑞士的隐居生活重新回到法国的社会生活中时。他的反抗精神已完全消失,他甚至和敌人也和解了,并反过来讥讽像他当年那样反抗社会的新一代。晚年,他避居意大利,专心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不问世事,完全变成了一个世故老人,进入了所谓“清明高远的境界”。

内容概要

罗曼·罗兰,法国文学大师,著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生于1866年1月29日,父亲是公证人,是城里德高望重的绅士; 母亲虔诚端庄,自从她的一个小女儿夭亡之后,就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中,而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照顾柔弱的儿子和他的另一个妹妹身上。罗曼·罗兰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斗士的精神和信仰,而母亲带给他的是来自波尔罗亚尔女隐修院的探索精神,艺术感受力——音乐性的,神秘的敏感;二者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补充。

罗曼·罗兰的童年笼罩在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的阴影中,青少年时代,他被高等师范录取,在这里,他人文科学上的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表达出来,开始梦想着一个为世界心碎的单纯的艺术家的故事——《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原型。

此后,他得到高等师范的奖学金,到罗马游学两年,负责整理文献工作,在典籍目录中探寻历史。这两年中,罗兰感受的最多的是友谊,来自七十岁的老太太马尔薇达·冯·迈森布洛的友谊。在两人身上有同样的理想主义,不同的是老太太的思维久经考验而纯净,年轻人则激烈而狂热;从这样的交往中,罗曼·罗兰得到了他游学两年中最重要的学识。

意大利之行后,罗曼·罗兰先是在高等师范教授音乐史,1903年到巴黎大学执教。在严谨的学术生活和写作中,他找到一份慰籍。

1912年,罗曼·罗兰离职退休。为改善身体状况,罗兰许多年来都在瑞士度过假日。1914年夏季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身在瑞士,战争使他的写作、友谊和影响都一分为二。对于他的同胞来说,他是个懦夫,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抛弃了它;但是,不顾这些攻击的罗兰继续留在瑞士,做他与国际主义相一致的工作。

1919年,罗曼·罗兰与母亲一起返回巴黎,当时她已病重。母亲去世后,罗兰回到瑞士,自1922年至1938年与父亲和妹妹定居在那里。这个时期里,他对社会主义和东方宗教产生了兴趣。此后,罗兰前往他家乡附近的一个法国小镇,在那里继续写作,后因反纳粹活动而遭到软禁,于1944年12月30日谢世于家中。

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从他个性中的矛盾体逐渐发展而成,他从父亲那里吸收的爱自由、爱挑剔的高卢人精神,和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艺术感受力使他具有了以下常被描绘的奇怪的特征:一个宗教社会主义者,一位反神权的神秘主义者,一位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一名非教条主义的基督徒。他还是一位在充满巨大国际竞争的世纪坚持国际合作主义者。罗兰爱法国,但他拒绝承认一个国家能够成为理性和必要的统一体。这样看来,他身上似乎具备一系列的二分法,而他又不断地在他的小说和随笔作品中将这些表现出来


 约翰·克利斯朵夫(共四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4条)

  •     这本书看过很久了, 但心里一直有它的影子. 时间已经让我忘掉了它的大部分内容, 但约翰·克利斯朵夫年轻时代的迷茫和彷徨, 以及他惊人的自律和奋斗, 依旧在我的心里振荡. 非常值得一读, 会让你有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感觉. 傅雷打开了一扇窗, 罗曼-罗兰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以贝多芬为原型的伟大灵魂, 他从乡村小镇一步步走入大都市的历程. 这其中有消沉, 有激荡, 我想你应该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十多年,还是没读完。每次搬家时都会清理掉一批的书籍,而这本书从大学时代伴着我,南南北北转战了四个城市,在搬了数十次的家后,依然还在我的手边,因为每次都舍不得处理掉它,它在我的心中就好象是一瓶超浓缩的精神营养液,每次只能吃上一小点儿,多了口味不好吃不下,但只那么一小点儿,就足可以加上大量的个人思绪发散,稀释成很美味的一大瓶精神美食了。最喜欢译者的献辞: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音乐之于我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可能都是个很可惜的梦,当年重理轻文的风气,使我们的音乐修养先天不足,我们的音乐课内容一般也极为无聊。记得上初中时,有一次听一段交响乐,老师跟我们把课文读了一遍,大概是说森林里太阳出来了,万物复苏一类的美文,然后就放录音,我们听得糊里糊涂的,有位大嘴非常诚实地问老师:“老师,现在太阳出来了吗?”全班轰笑,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还不都是不懂装懂嘛,说出来就现了,我估计我们那音乐老师也不见得有多高明,在我的印象里那女人挺浅薄的,假模假式的,我不相信她懂音乐。所以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是太可贵了,在作者的笔下,那些音符是有意义、有形状、有色彩、有情感的,甚至能听出高尚或低俗,深沉或轻浮,我开始看时似懂非懂,然而看得多了,也试着去找些相关的曲子来听,渐渐的,真的听懂了些什么,一大片美好的新世界就由此打开了。书里是有些故事情节的,然而现在大多都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些有关音乐的描述,令我受益非浅。遗憾的是我的音乐底子太薄,看得快了就消化不良,所以看得特别慢,以至于后来工作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几乎不再看文艺书了,可还是没看完。希望找时间把它看完吧,实在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      约翰是德国人,但是当他年轻的时候,非常不屑自己的国家的一些现象尤其是上层阶级的行为,在他想象中法国是美好的所在,于是他去了法国。在法国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祖国德国的一些真正的美好的自己以前没有认识到的东西。于是他想方设法回到自己的家乡.....所以这本巨著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德国和法国的社会     非常赞同读友们的感觉。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电流穿过身体的感觉。这本书像是上天的礼物,在我最消沉的时候让我遇到它。它就像一个火把,一下就将我的世界点亮了。在还没有读完的时候,我就知道它会是我最钟爱的书之一。值得在生命的长河中屡次回味,相信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读它,一定会有不同深度的感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是一颗伟大的饱经忧患的心灵,这是一本伟大的著作!
  •     这是我大学哲学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一部小说,我开始读的时候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去年开始重新拿起来的时候,我终于可以理解老师的用心,也理解了书中的语境。
  •     克里斯朵夫你爱的到底是谁....!
  •     现实的伟大,并非如想象中的英雄主义。其中还有龌蹉和放纵,只是注定伟大的人能从堕落中走出来,而走出来未必坦途,而是面对更多的挫败和磨难。
  •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特别想看他推荐他儿子的这部书。果然十分值得一读。
  •     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啊。牛人处于牛人之中;一生只爱一个人是可以的;不结婚也是可以的。那种生活的激情能把一切规章打破。
  •     大一上学期看的,10个星,震撼感动,当之无愧的史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观。
  •     高中读的大部头。电厂不被人注意的小图书馆好多崭新的名著啊,我想我是第一个借阅这本书的,现在图书的质感读时的情绪还历历在目,清晰如昨。那个年代在那个角落,真是可惜了这些资源。
  •     略看完,嗯..是需要重读的书
  •     一星给少年时代,一星给捧着书边看边随大部队爬香山的美好回忆。
  •     读一遍的感觉像在大雾中行走
  •     从高中到现在通读过四五次。从最开始的读完感觉莫名其妙到去年读后流泪。
  •     陪伴生命的杰作
  •     一本自传,我居然也看完了
  •     一个爱你懂你的人对你人生的重要,不要低估他们。
  •     墙裂推荐!
  •     再读再读
  •     不明白
  •     内心活动的描写太到位了,很容易被作者带入到主人公的世界,读完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变得神经质!
  •     成长中看见的人情冷暖,到最好也都会放得下,任何苦难的过程都是自己熬过来的,没人能分享你的苦难,任何成就都是一个人的时候熬出来的,人生难得一知己,一爱人
  •     断断续续的读了一阵子,接近了一下艺术,感受下克理斯朵夫不断寻找心中的音乐,最终看开生活的样子。
  •     年轻时若没有理想主义的热情是一件可悲的事
  •     全书对热情而顽固的主角做了很全面的描写,他的情感和对音乐的追求,对自身的要求,给了我黑暗而现实的世界观。傅雷先生译的很好很细心,语言非常平实。一个世纪以前的人类,说死就死了,现在的我们好幸福。
  •     三观正
  •     在德国打架,跑到法国,在巴黎杀人,去了瑞士,在瑞士偷情,逃去意大利,和两位年少时的情人,及和基友的爱情结晶安度晚年。这样的勇士,不也会逃避,不也会错过,不也在晚年还有许多没来得及回看。思维也会超脱这个尘世,肉体仍带着羞耻。这已足够作为英雄了,一个难得的不病态的英雄。但,终究还是功成名就了
  •     翻译的很好,文革中很多大师级人物,不能说话,只能做翻译,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     两年前,陆陆续续读完四本,当时,可能因为一下子读太多,没好好理解,非常不喜欢文中的矫揉造作,总觉得过于艺术,不够贴近生活。今日再回味,文中主人公的起起落落,艺术不正是生活的提炼。
  •     过于激情的叙述欲下,有些段落很有深意。
  •     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感觉自己不是自己了,克里斯多夫好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     才看到孩提时代。不错,翻译的也很好。
  •     让我想起黑塞的话:“世界上的人,用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角落,以不同的名字,呼唤着相同的神灵”克里斯朵夫的信仰也是我的信仰。
  •     用生命的力量去斗争,披荆斩棘,宁愿是短暂的剧烈燃烧也不要波澜不惊的苟安;用生命的力量去爱,海纳百川,博大而深沉的包容才是最后的归宿。
  •     想象力丰富,受益匪浅!
  •     真心觉得,这部书可以更精简些```精神共鸣较少,最后描写克里斯多夫行之将尽的时候描写的很大气,其余感觉比较冗长。本书还是营造出了应有的历史感,只是被过于冗长的描述冲淡了。我要承认一点,最近心情比较浮躁,可能会影响看这种严肃文学的心情。
  •     看到《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最喜欢的一本,其中的诸多语句总会涌上心头,华丽不质朴,但却让人留恋。
  •     很想再读一遍
  •     郑重记录,生命的底色。我承诺再读一次电子版,标记名句。
  •     无以言表
  •     “当你见到克里斯朵夫的面容之日,将是你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     所谓幸福,就是认清自己的极限并安于这个极限。
  •     家里的藏书,高中大学期间读过,“人生就像一条流淌的河流”
  •     我不喜欢许渊冲
  •     1915 “有些人爱全人类全世界,却不爱自己身边的亲人”
  •     特别喜欢。
  •     第二册
  •     想看第二遍
  •     首先,傅雷的翻译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而且翻译的很是细腻。其次,这本书是慢热型,在熬过第二册中克里斯多夫的迷茫混沌期后就渐入佳境。
  •     翻译真好,漫漫一生如一阙长诗
  •     1904年发表。。。。全书处处都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罕见的纯真高洁的认真精神,很动人,接触久了现代颓废低俗搞基卖萌为主流的文化,看这个简直是洗礼,爽快的澡。另,音乐家肯定涉及乐理等专业抽象的知识,而作者轻手拈花、随意挥洒(想想音乐就很难写咧)不仅是音乐
  •     在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