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里奇的死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5-05-01
ISBN:SH10088-932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83页

作者简介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年(1886)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伊凡·伊里奇的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受完全相同。   我走到森林中一块空地上,爬上树顶,清楚地看到一片茫茫的林海,渺无人烟,也不可能有人烟,我走向密林深处,进入黑暗中,只看到一片漆黑,同样没有人家。    于是我在人类知识之林中,在数学和实验科学的光照间,在思辨科学的昏暗中徬徨徘徊。数学和实验科学在我眼前展现了清晰的地平线,但按其方向不可能找到人家;我在思辨科学领域走得越远,陷入黑暗便越深,结果我深信,出路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当我醉心于知识的光明面的时候,我知道,我不过是回避问题罢了。不管呈现在我面前的地平线多么有吸引力,多么清晰,不管沉浸在这些高深莫测的知识中是多么诱人,我已经明白,它们,这些知识,越明确对我就越无用,越不能回答问题。   我常对自己说,就算我了解科学顽强地希望了解的一切,但在这条道路上对于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的。我知道,在思辨科学领域内,虽然,或者说正因为知识的目的是直接回答我的问题,除了我给自己提出的答案以外,不可能有别的答案,即,问:"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答:"毫无意义。"或者,问:"我的生命会有什么结果?"答:"毫无结果。"或者,问:"为什么存在着的一切要存在,我又为什么存在?"答:"就是为了存在。"   求教于人类知识的某一个方面的时候,我获得非我所问的无数准确的答案,如关于星球的化学成分,太阳向武仙星座的运动,物种和人的起源,无限小的原子的形式,无限小的、没有重量的以太粒子的震动;但在这些知识领域中,对于我的问题:"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回答只有一个:"你是你称之为你的生命的东西,你是许多粒子暂时的、偶然的聚合。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变化就构成你称之为你的生命的一切。这种聚合延续一段时间,然后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便停止,你称之为生命的东西也就停下来,你的全部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你是偶然塑成的一块东西,它在霉烂。这块东西把霉烂称作它的生命。它粉碎以后,霉烂的过程和一切问题便告结束。"知识明确的一面就是这样回答问题的,只要它严格地遵循自己的原则,它就不可能说出别的答案来。   看来,这样的答案是答非所问。我需要知道的是我的生命的意义,而生命是无限的一颗粒子,不仅不赋予生命以意义,而且排除了任何可能的意义。   精确的实验科学中带有抽象议论的那一部分做出了同样含糊不清的结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发展和促进这种发展。由于不精确和含糊,这是不能算作回答的。   知识的另一面,思辨方面,当它坚持自己的原则,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的时候,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提出的答案总是千篇一律:世界是一种无限的、不可思议的东西,人的生命是不可知的"一切"的不可知的部分。我重又排除了处于思辨和实验科学之间的、构成所谓法律、政治、历史等半科学的基础的那些结论。在这些科学中,同样不正确地引进了发展、完善的概念,差别在于那里讲的是一切发展,而这里讲的是人的生命的发展。二者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即在无限的发展和完善既无目的,也无方向,而对于我的题什么答案也不能提供。    ……    "虚空的虚空,"所罗门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甚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那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译注:《圣经·旧约·传道书》)
  •     在濒临死亡的最后时期,伊凡·伊里奇一直质问自己,觉得以前自己的生活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但是又道不明。最后在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困惑中离开了。因为病痛,他看到了很多之前没有的注意到的工作或生活中的场景,心态也随着病痛的加重逐渐变化。或许,我们停下步履匆匆的脚步,静下来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生活,也会发现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的,或许我们也会做出一些改变吧……习惯这个东西很可怕,所以生活是需要变化的,需要时不时地注入新鲜的活力的。我们需要接受改变,也要沉着的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变化。
  •     又是一本令人窒息的俄罗斯小说,前不久刚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还未从其中的恍若置身于不见天日的深海的窒息中逃脱出来,就立刻跳入了另一个深渊。我不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懂俄罗斯文学,不懂此书的时代背景,也不懂什么批判性思维。我只感受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扼住我的咽喉,使我呼吸困难。或许是其中主人公体会到的孤独感、别人对他的冷漠、无人能理解他的隔绝感(isolation)令我感到似曾相识;或许是主人公对于自己人生的对错的怀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让我感同身受;也或许是他死亡前的反复挣扎、对所有人的绝望和仇恨让我不寒而栗。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去形容我读此书时的震撼与震惊,我只能说它真的有一种魔力(至少对我有效),能让我完全陷入一种和主人公一样痛不欲生、心如刀绞的心理状态。最后,希望我和大家永远都不要真正亲身经历和体会到这种漫长的、煎熬的死亡的心理历程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每一个字都仿佛在泣血,带着沉重的关于生命的思考。
  •     安娜中的意识流,此书中对死亡的主观感受及生死之荒诞,托爷从70年代的创作转折起,以伟大作家的敏锐直觉,感受到了“现代”世界的气息。
  •     死,死亡,死亡将至之时活着的痛苦都付之一炬。这是一部恐怖小说,看完整个人都不好。等我三十岁再读一次。
  •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可见一斑。
  •     如余华的杰作《活着》,非常“行为主义”地让人一个接一个走马灯似的走向死亡,以此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从叙事方式看,余华乃是实践他自己所宣称的“内心之死”;易言之,余华并非“直面死亡”,仅是“旁观死亡”。
  •     精彩的心理描写!意识流先驱!具有永恒价值。
  •     关于死亡。很难想象我将死之时该是什么样子。都是怕死的吧,怕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完成,怕还有很多人没有好好珍惜好好告别,怕离开爱的人,怕疼痛…
  •     这是托尔斯泰自己的内心独白吧,作者的婚姻生活与伊凡伊里奇几乎一样。开始是美满幸福,一切就如人们眼中那样舒适得体,一步步走向死亡,在抑郁中死去。为什么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看不到女性的美好,始终不喜欢。
  •     读起来很奇怪 后来看完解读才觉得确实很吊
  •     一句话就可以让我再次爱上的作家
  •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从少年起最为佩服的作家,作品非常深刻,初中看《复活》感觉很难理解,今天看完这篇也是似有所感,对于人生的终极意义,不同阶段也许理解是不一样的,身在此山中,很难跳出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世纪的故事现在照样发生!
  •     是哲学-死亡推荐书单里我读的第一本 从个人的角度来描写死亡前的感受 对痛苦的描述 都非常让人有感有体会
  •     读托尔斯泰,从中篇开始。惊叹他怎会如此了解临终者的精神世界。在几乎是平铺直叙的故事中,因疾病发生夫妻地位微妙的互换,由死亡引发对过往人生截然不同的看法,还有很多死亡命题中未有定论的谜题,都在内心留下巨大的回响。
  •     世界上最最可怕的恐怖小说,没有之一![疯了][疯了][疯了]小说中的疾病就是一个把酷刑当成唯一目的的施虐者,除了病人的痛苦,他不向病人索取任何其他东西。
  •     前几天,现实版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就在我身边上演。
  •     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高明的讽刺
  •     “他吸了一口气,吸到一半停住,两腿一伸就死了。”书读完了,留下的只有那意犹未尽的感觉和对死亡的深深思考……
  •     脸上的神态似乎表示,他已尽了责任,而且尽得很周到。此外,那神态还在责备活人或者提醒他们什么事。
  •     虚无的一生,到最后觉得枉过了这一生,但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读毕想说些感慨,却发现将要说出的一切都变得苍白和肤浅了
  •     庸人之死。可是,我们到底如何才能不成为这样的庸人?
  •     浓浓的批判味道
  •     “他们真可怜,但等我一死,他们就会好过些。” 久病后真正解脱的时刻。
  •     到最后他终于解脱了也好。我也是看了死亡书单才读的,和《生之欲》里面对死亡回顾人生很像。我也回顾自己的短浅一生,还算快乐,也有后悔。我还希望能更有意义。
  •     日。。。。。。。。。。。。。
  •     快速读完了这本小说 自己目前关于死亡并没有思考太多 正如主人公伊凡伊里奇 在得病之前对他人思考一样 然而得知当死神一步步向自己迈来 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在如何的活着 如何在他人眼光里活着 那些经历让伊凡伊里奇感到白活一场 是的 人为什么活着 我想这是全人类共同思考 却很难得出结论的问题 转念一想 自己今后如何活得更有意义 更有价值 是自己所需要思考的 如何活得使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 觉得自己确实活过 确实对这个世界满足 对自己也觉得满足
  •     我读的那本和这个图片上的是一个版本 很老。很薄。但写出了死亡的压抑和近距离。
  •     很短但很震撼。但觉得人永远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生病 就永远是一个人的战斗。也许是因为我没有濒死经历。生命陨落的本生就是件悲情的事吗 还是只是对生者来说的一种失去
  •     总觉得,少点什么
  •     唯有正确的活着,才能安然的死去么?未必…
  •     他发现了某种不对头的东西,他怀疑这可能源于有闲阶级的虚伪生活,这种生活遮蔽了某些对于死亡的本能直觉。而他还来不及想清楚就死了,他应该再多活一段时间,想想清楚这个问题的。
  •     生死互为因果,前半部分是生的回顾,权利在手,过看似体面轻松愉快,其实空洞的生活,周围人唯利是图和“善意谎言”,只有仆人和小儿子还算关心。后半部分是迟暮老人面临不可抗力的挣扎,孤绝无望,想起前两天在电影(《咖啡公社》?)里看到:越微不足道的人死时就越轻松,因为他们接近零,而有所成就的人反而会不甘。从不舍不愿到回顾一生,童年少年才有真正的快乐和热情,终于坦然承认不对头直至放手,死是必然,谁也逃不掉。黑眼圈梗。偶尔在爱情的小岛上停泊,不久又会掉入彼此仇视的汪洋大海。身居要职的乐趣在于自尊心的满足,社会活动的乐趣在于虚荣心的满足。无论你对此生的决定为何,一定要真诚地对待自己。你过去和现在赖以生活的一切都是谎言,都是对你掩盖生死大事的骗局。 没有死,只有光。他吸了一口气,吸到一半停住,两腿一伸就死了。
  •     “一颗石子向下坠落,其速度是越来越快的。生活,就是一系列越来越痛苦的折磨,它越飞越是接近终点——那最可怕的折磨。”伊凡伊里奇越是不住的这样想,死亡离他越是接近。
  •     托尔斯泰由于煌煌三巨著为人永远记住,其中篇小说亦是无懈可击,读莫迫桑比较少,不过读完《伊凡•伊里奇之死》,大概理解了法国短篇巨匠自叹不如的心情。
  •     好书,好书~
  •     死亡是对生活最大的拷问
  •     面对死亡,重新回顾自己的一生,去思考为何会有死亡的降临,确是无意义的。生死之谜,始终没有办法解开。谁也找不到自己为何要遭受死亡的原因,而死亡总会来临。在临死前,伊凡面对的充斥着谎言的生活和矛盾的思想,确实震撼人心。 思考过死亡,说不定才能更好的过活。“看到了他赖以生存的一切,并且明白这一切都不对,这一切都是掩盖着生死问题的可怕的大骗局。”
  •     伊凡·伊里奇的死是把《战争与和平》里的安德烈公爵的死、《安娜卡列尼娜》里尼古拉的死详细展开。读到中间时,死亡的恐惧和病痛的折磨深深地攫住了我,童年时期对死亡的追问又一次浮现在脑海里,还好,托尔斯泰给了他一个有亮光的结局。不过,读这样的书又让我不得不疑惑,一个当时没亲身经历过死亡的人为何会这样描写死亡?
  •     唉
  •     洞悉人生百态的托尔斯泰呀
  •     困意让我无法深入这个作品……找时间要重读一次
  •     已购。2016年的第一本书,今天在回国的飞机上读的。读了前半,实在无聊,于是昏睡。醒过来以后,妻子说她已经看完了,我又接着读后半。后半开始浓墨重彩地描绘伊凡·伊里奇的心态变化,感觉前半的无聊就是在搭个戏台,后半就是飙戏了~~心理过程太精彩,但是最后伊凡近似获得”救赎“的结局,颇有托尔斯泰的人文理想色彩~~
  •     不错
  •     作者的用词非常讽刺犀利,伊凡就是现在我们眼里的成功人士,官场混的如鱼得水,但其实只是为了逃避家庭的争吵,他的世界里没有爱而是通过别的东西去弥补,即使到死依然孤寂,到死才发觉一辈子过的不对头,真是可怜;他的价值观就是维持社会公认的体面,被社会价值观所绑架,希望自己引以为戒吧
  •     That's not tragedy that's Russian novel! 俄国小说就是这么致郁。托尔斯泰的文笔真的太好了。
  •     死亡教育必读书。2016-4-29
  •     看大家夸的。。。我有点方。。。空了再看一遍吧
  •     濒死状态中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在黑暗中挣扎,触及灵魂之光,最终战胜了庸常的一生。
  •     不知死,何知生
  •     如果死亡是一个可期待的时间,那么人终其一生都在为此而做准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