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里奇的死》书评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5-05-01
ISBN:SH10088-932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83页

自觉的灵托尔斯泰对生命问题的探索

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受完全相同。   我走到森林中一块空地上,爬上树顶,清楚地看到一片茫茫的林海,渺无人烟,也不可能有人烟,我走向密林深处,进入黑暗中,只看到一片漆黑,同样没有人家。    于是我在人类知识之林中,在数学和实验科学的光照间,在思辨科学的昏暗中徬徨徘徊。数学和实验科学在我眼前展现了清晰的地平线,但按其方向不可能找到人家;我在思辨科学领域走得越远,陷入黑暗便越深,结果我深信,出路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当我醉心于知识的光明面的时候,我知道,我不过是回避问题罢了。不管呈现在我面前的地平线多么有吸引力,多么清晰,不管沉浸在这些高深莫测的知识中是多么诱人,我已经明白,它们,这些知识,越明确对我就越无用,越不能回答问题。   我常对自己说,就算我了解科学顽强地希望了解的一切,但在这条道路上对于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的。我知道,在思辨科学领域内,虽然,或者说正因为知识的目的是直接回答我的问题,除了我给自己提出的答案以外,不可能有别的答案,即,问:"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答:"毫无意义。"或者,问:"我的生命会有什么结果?"答:"毫无结果。"或者,问:"为什么存在着的一切要存在,我又为什么存在?"答:"就是为了存在。"   求教于人类知识的某一个方面的时候,我获得非我所问的无数准确的答案,如关于星球的化学成分,太阳向武仙星座的运动,物种和人的起源,无限小的原子的形式,无限小的、没有重量的以太粒子的震动;但在这些知识领域中,对于我的问题:"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回答只有一个:"你是你称之为你的生命的东西,你是许多粒子暂时的、偶然的聚合。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变化就构成你称之为你的生命的一切。这种聚合延续一段时间,然后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便停止,你称之为生命的东西也就停下来,你的全部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你是偶然塑成的一块东西,它在霉烂。这块东西把霉烂称作它的生命。它粉碎以后,霉烂的过程和一切问题便告结束。"知识明确的一面就是这样回答问题的,只要它严格地遵循自己的原则,它就不可能说出别的答案来。   看来,这样的答案是答非所问。我需要知道的是我的生命的意义,而生命是无限的一颗粒子,不仅不赋予生命以意义,而且排除了任何可能的意义。   精确的实验科学中带有抽象议论的那一部分做出了同样含糊不清的结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发展和促进这种发展。由于不精确和含糊,这是不能算作回答的。   知识的另一面,思辨方面,当它坚持自己的原则,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的时候,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提出的答案总是千篇一律:世界是一种无限的、不可思议的东西,人的生命是不可知的"一切"的不可知的部分。我重又排除了处于思辨和实验科学之间的、构成所谓法律、政治、历史等半科学的基础的那些结论。在这些科学中,同样不正确地引进了发展、完善的概念,差别在于那里讲的是一切发展,而这里讲的是人的生命的发展。二者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即在无限的发展和完善既无目的,也无方向,而对于我的题什么答案也不能提供。    ……    "虚空的虚空,"所罗门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甚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那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译注:《圣经·旧约·传道书》)

伊凡·伊里奇的死

在濒临死亡的最后时期,伊凡·伊里奇一直质问自己,觉得以前自己的生活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但是又道不明。最后在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困惑中离开了。因为病痛,他看到了很多之前没有的注意到的工作或生活中的场景,心态也随着病痛的加重逐渐变化。或许,我们停下步履匆匆的脚步,静下来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生活,也会发现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的,或许我们也会做出一些改变吧……习惯这个东西很可怕,所以生活是需要变化的,需要时不时地注入新鲜的活力的。我们需要接受改变,也要沉着的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变化。

犹如被掐住脖子一样

又是一本令人窒息的俄罗斯小说,前不久刚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还未从其中的恍若置身于不见天日的深海的窒息中逃脱出来,就立刻跳入了另一个深渊。我不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懂俄罗斯文学,不懂此书的时代背景,也不懂什么批判性思维。我只感受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扼住我的咽喉,使我呼吸困难。或许是其中主人公体会到的孤独感、别人对他的冷漠、无人能理解他的隔绝感(isolation)令我感到似曾相识;或许是主人公对于自己人生的对错的怀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让我感同身受;也或许是他死亡前的反复挣扎、对所有人的绝望和仇恨让我不寒而栗。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去形容我读此书时的震撼与震惊,我只能说它真的有一种魔力(至少对我有效),能让我完全陷入一种和主人公一样痛不欲生、心如刀绞的心理状态。最后,希望我和大家永远都不要真正亲身经历和体会到这种漫长的、煎熬的死亡的心理历程

每个人都会死——读《伊凡·伊里奇的死》

大概是受父亲的影响,我平时很少看外国经典名著,觉得一个是文化差异和时代差异太大,所以没有什么值得参考的价值,再一个原因是外国人的名字太长太复杂记不住。因此读不进去,即使是《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以及《悲惨世界》这样的世界名著,一直都没有通读过,而前不久微信上有人推荐托尔斯泰的这本《伊凡·伊里奇的死》,我却一口气看完,还深深的着了迷。这本书是写的一位法官伊凡·伊里奇的故事,从他的死讯传来,同事和家人的反应,再追述到他从患病到死亡的全过程。没有什么暴力、凶杀、激情的桥段,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让我们似乎亲眼见到法官伊凡·伊里奇患病以后,死神一点一点露出他的狰狞冷酷的身影,自己痛苦的挣扎,家人和同事无法心同身受的隔阂,以及自己一步一步步入死亡的心理过程。从职场上游刃有余,生活上优雅从容,到逐步步入死亡的不归路上,痛苦、不甘,抱怨和愤恨,病痛和死亡的阴影不仅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甚至对自己的一生存在的价值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而他的同事得知他的死亡之后,只是出于礼节去看一看,最关心的是他空缺的职位交给谁。他的家人为他的病痛和痛苦而感到痛苦,他也因为家人无法像他认为的那样关心自己而痛苦,因此他的死亡对家人来说,反到是一种解脱。这是托尔斯泰这本著作最大的魅力。英文对人把生死有这么一句说法:“live together,die alone”(一起生活,孤独死去)。其实在死亡的时候即使家人儿女都在床前侍奉,死亡的感受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这本关于感受死亡的伟大著作,却对我们生者有深深的启迪。曾经有位貌似达观的朋友曾经这样对我说:干工作别这么拼命,什么组织什么业绩都是假的,你若真得了不治之症,他们都会离你远远的,只有亲情和家人才是真的,会真正关心你。而这本书却如实的描述了,长期的病痛改变人的性格和情绪,导致家人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伊凡·伊里奇作为一名法官,算得上当时社会的精英人物,不管社会地位还是收入,都是中产以上,而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和那些伟大人物,以及贫民百姓一样的难以接受,一样饱受折磨,一样不知道自己人生来过的意义何在。李参老师曾经在一篇博文上表达一种读书不能太功利的感觉,那就是说,如果是一本书直接告诉你某个观点的论证或怎么做,你可以立刻学以致用,那么这本书“真真是极好的”。而也有一些虚拟的文学作品,通过人物的悲欢离合,情节的跌宕起伏,最终让你有一种新的感悟。这段时间以来我看非虚构作品,比较多,特别是实用类的书籍,而小说等文学作品,看着相对较少,因为感觉这样的东西相对用处小一些,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当然要先看“立刻用得上”的书。通过看完这本书我却感觉到一种新的不一样的看法:有些文学作品你可以通过作者很冷酷或很温情或很诙谐的笔,告诉你一个很长的很曲折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启发你,引导你去领悟一些平时你从自己平淡的生活阅历中,无法感觉到和无法领悟到的东西。这种收获可以从书籍、也可以从电影、电视剧中获得。因此我以前那种“电视剧为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心态,应该得到改变。因为从这些作品中得到的领悟,看似比较慢,效率也比较低,但实际上,虽然比不上自己切身经历的感受,往往可能也会更深刻。

生活是什么

  从生活本身,很难了解到生活的真谛。大千世界当中,美好与丑恶、幸福与不幸充斥了整个人生,很少有人真正安静的思考一下生活到底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从<伊凡·伊里奇的死>中,我们可以以上帝一样的视角,冷静地观察着伊凡的一生。从出生到死去,他的幸福、不幸的生活,他的有意义的、无聊的人生,直到他频死之前的所思所想。总体来说,伊凡·伊里奇有着让人羡慕的生活,如果不是生病过早的离开人世,他的幸福可能会被更多的人津津乐道。但即使是这样的小康之家,伊凡本人在回忆起来也是那样的痛苦。作者并无意给伊凡下个什么结论,他的一生是成功或是失败,显然这并不是他的目的。而我们也更是没有必要如此,看到了伊凡的一生,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自己的一生又是如何呢?比伊凡更高尚么?自己生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这是个永恒的命题,无数哲学家曾经给出过答案,但也有更多的人找不到答案。尽管如此,经常思考一下是有意义的,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清楚些,以免临死前有太多遗憾。  这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可以感到其写作功力已经炉火纯青。整部作品一气呵成,阅读时几乎完全感受不到作者的存在,也没有任何花哨的技巧,完全达到了反朴归真的境界。  

生存的谎言

一块石子落下总是不断增加速度,生命也是这样,带着不断增加的痛苦,越来越快的掉落下去,掉进痛苦的深渊。------其一那天夜里他瞧着盖拉西姆睡眼惺忪、颧骨突出的善良的脸,忽然想:我这辈子说不定真的过得不对头。…………“既然如此,那么现在在我将离开世界的时候,发觉我把天赋予我的一切都糟蹋了,但又无法挽救,那可怎么办?”------其二伊凡的一生都在追求着体面,他也得到了体面,虽说他一生真够平凡,却过得是众多平凡人所羡慕的人生。那么在死神降临之际,他突然领悟到的“把天赋予我的一切都糟蹋了”之的是什么呢?恕我愚钝,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他回想起自己体面的一生时,为什么会深深的体会到人生是一个不断增加痛苦的过程?他的痛苦仅仅是来源于同事与家人的冷漠么?冷漠又是来源于他追求的是自私的愉悦,而并没有在人间寻找真情么?真的是这么简单而已么?善良是否就能给人宽恕自己的勇气?生是一个隐藏着死的巨大谎言么?是否领悟了这点,就能同生存和死亡和解。。。

死亡好像是一件与别人无关的事

先来谈谈死亡小时候对于死亡几乎毫无概念,跟在送丧队伍后面,看大人们哭得那么伤心,觉得它应该是一件值得悲伤的事情。长大些,课本里看多了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为了百姓国家的安慰壮烈牺牲的故事。觉得死亡似乎是一件不足以畏惧的事。再后来,亲眼目睹了爷爷生命衰竭的过程,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与责任感。我对死亡的恐惧在于,我不想在那一刻来临时,发现爱我的人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发现自己一无所成。对死亡的无能为力与对死亡的漠不关心有本质区别。如何对待死亡就是如何对待我们的生命。不要像伊凡伊里奇那样临死才发现自己活错了,依旧要生活在虚假之中。然而,生活真的赋予了我们思考的能力了吗?我们对抗的不仅是世俗,而且是人性,或者说,这两者本身就是有一定关联的。读这本书时,总是让我陷入一种深深的孤独之中。好像之前读《百年孤独》那些没懂得也慢慢地清晰了。

读后感

又把这本书给读了一遍,有些更深刻的理解,关于死亡和人生。全部的剧情是按照伊凡的一生来写的,小说的前半部分伊凡的生活可谓是顺风顺水,体面的生活漂亮的老婆,该有的都有了。工作上也不错,工作之外就是打牌娱乐,他的生活也就这样继续着。婚后十七年,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入不敷出,第一次感到无聊而且愁闷。他决定找到一个更高薪水的职位,很幸运如愿以偿,连家庭矛盾都解决了,生活再次变得快乐而体面。可是生活总是充满变化的这次他病了,在医生的交流中他断定病情十分严重。他不断的问医生这病是否有危险,他害怕这个病。他的心情糟糕透了,回去向妻子和母亲述说这个情况但是他们都不太在意。他的心情和病况都是在往下走,似乎他的病是和他的心情一起相互作用然后都在往下走。于此同时他开始反思着他的人生,小说进入高潮。这个小说让我震撼的地方就在于伊凡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因为他自己的病,他看到这个他生活里的真相,生活周围人们的虚伪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他们自己,他们关心他是因为他的死或者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但是有个角色却不是--盖拉,一个朴实的仆人,照顾着他。他喜欢他的照顾,仿佛从他这里他可以找到一丝怜悯安慰,从其他周围的人当中都未曾感受到的怜悯安慰。可他的一句话却刺痛了他”我们大家都是要死的,我为什么不能伺候您呢?”这句话说破了一切,盖拉虽然真实但他真正渴望的也是当他快死时候有人照顾。伊凡的病情在一点一点的恶化,他疼痛着,他有时候甚至渴望快点死,但还是害怕死亡。他回忆着自己的过去,一切总总,仿佛人生从童年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以为自己是在走上坡路其实自己是在走下坡路,一切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怀疑着人生。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逼近,让他从生活这面镜子之中看到了一切,他想活下去可是病痛把他一点儿一点儿的带向死亡,而且是看到自己人生的荒谬,自己把自己给误了。他想在最后时刻把自己的人生从不对头拉向对头,当他看妻子的脸上绝望的脸上挂着的泪痕时候,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他承认自己把他们害苦了但是自己一死他们也就解脱了吧。死亡和痛苦交织在一起到来,死亡的来临,痛苦的消散,最后的恐惧也一同的离去,还有最后的快乐的降临。体验死亡也就不畏惧死亡了,用这样的方式对待人生是一种最虚度的方式吧,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伊凡一直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虽然他看清楚了自己人生的悲剧,却害怕面对自己死亡。而当他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却是在死亡之时,我想这是最后他的灵魂往前迈出的一步吧。

人生的透视

当然,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这是大师的力量与笔触。俄罗斯作家仿佛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与笔触,总能以一种平常而奇绝的方式深入到内心,深入到永恒与深邃的主题。如果说在普希金和果戈理那里,这种还是以外部或者说西欧的方式来演绎。那么到黄金一代的两位大师,则是彻彻底底地走进了人的内心。内心世界放大开来,构筑着一座恢弘精致的建筑。仅仅从第一部分来看,托尔斯泰这种大师以轻松的方式超越了海明威和莫泊桑此等一流的作家。外部社会的讽刺笔调勾勒出人生的百态,然而这仅仅是托尔斯泰的一种小铺垫,更大的高潮或者说更大的关怀始终是深入内心世界的。他们关注的是小说主角对世界尤其是对内心的审视。不管不顾,有点野蛮有点不讲理但是依然有着高超的技巧顺利地抵达死与生的困局。为了某个主题不顾一切,虽然细节和配角精心布置,但从不浪费,配角还是扁形的好。不需要太多结构的照应,不需要太多精心的暗示,一切为了某个高潮,某个最深最永恒的主题。伊凡伊里奇是谁?在我眼里,他始终还是有点扁形的原型的特质,他的丰满圆形的形象描述除了为了主题铺垫外,似乎对于主题微不足道。(当然是必须的。)高度抽象的,像所有经典人物一样。伊凡伊里奇是所有物质满足后的人物的浓缩,是所有追逐物质世界的,遵循世界秩序的人物的浓缩。在物质世界的挣扎中,有多少这样的人,尤其对于当前的现代社会来说。伊凡伊里奇是所有人,即使对于作者本身来说,对于那些飞驰在思想世界的先哲们来说,伊凡伊里奇也是他们的一部分。是所有物质的部分。死亡是一个堪不破的谜团。没有逼迫,每个人必须面对。托尔斯泰全部的就是为了突出中这种在死亡前的思考和张望。恐惧,折磨,生活,希望,一切都飞驰环绕而来。而作为人生唯一的安慰就是那缥缈而悠远的童年时光。“在生和……死。是啊,有过生命,可现在它在溜走,在溜走,而我又留不住它。”永恒的不绝的呼喊,然而谁曾用如此多的笔墨去凝注于那倾力于死亡的内心思考。我想芸芸众生或许会有某种死亡的闪光思想,但真正的辩证的复杂的透视,需要托尔斯泰这种经过长久思索的大师。大多数人在通往或者正走在伊凡伊里奇的路上,可是带着将死的死亡思考的伊凡伊里奇却不会重生。这就是凡人永生的困顿,我们在这生的社会里打转,在死亡的结局前领悟一小点。怎样的人生?幸福美满,体面,足够的物质?这一切远远不够,一切物质的生命似乎经不起深思,经不起死亡的打击。唯有那少数人,才能在死亡前思考清一切。

与死相关的一个故事

姨嗲嗲前年半夜突发脑溢血倒在家里客厅地板上,姨娭毑起夜发现唤儿女送去医院,姨嗲早已成了植物人,斟酌再三安乐死,考虑到姨娭毑的身体亦不好,前几月才做过手术,就没有告知真相,只是说还在治疗,瞒着姨娭毑。舅嗲八十几岁还在田间耕作,因为年轻人都跑到城市打工,乡间几亩田地空着没人看管,老人家停不下来,也是心系着土地。在去世前几周妈妈陪着外婆去看望舅嗲,他只道自己快要死了,妈妈和外婆安慰了他几声,没太在意。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传来了舅嗲去世的消息:家里人一夜不见他,第二天出门寻找,居然去世,躯体卧在了禾苗生长得正旺的菜土之上,也算是尘归尘,土归土。只是家里人还是把这个消息瞒着姨娭毑,姨娭毑今年想回老家过年,叫儿女,均不愿意,另外一个打算是不想让她知道舅嗲的事,免得听了伤心,坏了身子。姨娭毑不死心,又来向她的侄子侄女——我妈妈跟舅舅打探,还是没人愿意带她回去,大年三十,她气得直呜咽,妈妈外婆从她家探望回来,反而把这引为笑谈,当做是老人家孩子气的表现。姨娭毑一世精明,家里人明明都猜到她大概明白了姨嗲嗲是走了,却还要在话语里说是住在医院里,不明着说出真相。对舅嗲的死也是一样,舅嗲看来是没有经过任何挣扎安详的死去,为什么得不到一个体面的交待呢?死亡而已,真的有这么可怕,这么难以启齿?想到伊凡伊里奇亦是明白医生、家人的惺惺作态,明镜似的看着人们欺骗他,心里只剩下无尽的悲伤。对将死的人加以谎言,不就是觉得死是肮脏可怖的东西?若真是生活在善意的谎言中倒好,但要反应过来,该不是比早早明白自己要死更加害怕自己将要面对的东西?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都要学会承受的课题,改变自己对待死的态度,明白“死生一也”这样的道理,于个人来说固然是难的,但我觉得,即便自己明白了,还要能够同样平等的对待他人。明白真相的痛苦是长痛不如短痛,但被蒙在鼓里却幡然醒悟身边没有真实的痛苦,却像乌云一样浮在被骗者的头上,让他们生活中满满都是谎言的阴翳。家里的规矩是不让小孩接近死人,觉得晦气,所以我虽然经历过葬礼,却从来没见过死人的脸,妈妈见过死人,我想到书里说的伊凡伊利奇仪容:”虽然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但还是跟一切的死人一样,比生前好看些。“这样的描述,我问妈妈是不是这样,妈妈只说自己也从来没认真瞧过死人的脸。我想,下一次参加葬礼,瞻仰遗容的时候,我一定要仔细端详那些生前陪伴过我的人们的脸,是不是比他们生前受病痛折磨的样子好看许多呢?

自觉的灵、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 托尔斯泰是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西方正典》作者、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上的三个里程碑。百年来,他的作品被译为各国文字,销售量累积超过5亿册,是大师中的大师。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这几座高峰并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他的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 人一生其实不用读太多的书,有个七八本便足矣;但是,为了找到这七八本最值得读的书,则必须先读完两三千本。在数以千计的文学名著中,《战争与和平》这部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无疑是我们最该读的那几本书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写给每个人的《伊凡·伊里奇之死》

设置一个稍长的时间段去描绘死亡逐渐吞噬一个人的过程,托尔斯泰使我们目睹人物面对死亡的无助与绝望。死是全部的失败,是否定,是对生命的质疑,伊凡·伊里奇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他滑入死亡,他的体验使他的思考愈发显得神秘。死是一个谜,有着庞大的和无形的身躯,死无孔不入,伊凡·伊里奇无法参透也无法抵御这种力量,他终究与其融为一体,结尾处瞬间的和解与灵魂的欢乐也难以与之抗衡,它们缺乏雄辩的力量,它们像一群盲目和渺小的士兵屈服于强大的敌人。死神掐灭了烛火,托尔斯泰写道,“他吸了一口气,吸到一半停住,两腿一伸就死了”。反高潮;没有一丝再次留恋的机会。我屏住呼吸。伊凡·伊里奇之死绝无古典式的崇高和升华,他的生命完全沉入死亡黑暗的沼泽。翻完最后一页,我想,他死了,他不再挣扎了,他的一切都结束了,最后没有任何转机,死神完全带走了他,消失在后半页无尽的空白深处。死后的丧事因为倒叙的手法已经在小说开头交代了。于是,死,化为寂静,苦痛消散,正如窗外屋里的黑夜。已经两点半了,我累了,我的心里并没有太强烈的感受,合上书本我便倒头睡着了。当我小时候频频想到死亡之时,我在床上非常害怕,我瞪大眼睛,用目光去抓窗帘、书架、熄灭的挂灯,总之是周边的一切。我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这样的声音:“别让我离开这个世界,活着多好啊,为什么人要死呢?”后来长大了,死更多地变成了一种概念,一种文学艺术中常见的主题被我欣赏和思考,“死”越来越多地脱离我自身,成为一个对象而非我的存在本身。“死”的体验少了童年时那种直觉和感受,我变得有些麻木,我不够严肃,“死”似乎只是某时某刻感伤的想象。我空洞地想着什么虚无、救赎,它们缺少幸福生活设立的参照物;另一方面,我又任性地不敬畏我现在宝贵而短暂的健康,对“死”的理解已同我个体相脱节,此时,我离真实很远。这就是为什么初读《伊凡·伊里奇之死》时我仍然保持着读者旁观式的态度,我注意体会托氏的艺术,可我终究是极为迟钝的:我没有真正体会到艺术之下的东西;那个加快脚步向我走来的真实。死亡怎样用一生时间揭下他的面具?他什么时候悄悄攀上一个人的肩膀,用双臂蒙住那个人的脸?他为何会像荷马史诗中那嗜血的标枪一样,突然酥软人的膝头?当我们突然陷入独处的沉默和忧愁中,我们是否就离死亡更近一些?这些问题是谜,更像幻想,因为我还是在谈论一件完全陌生的事物。可是,伊凡·伊里奇正在他的床上经历着死亡!这是一次漫长持久的进行时。他的渴望无法被听到,他的痛苦无法被分担,他在丧失;等待一个丧失所有状态的结局。第二天清醒时,《伊凡·伊里奇之死》却立即以全新的感觉将我抓住,书中的死亡气息冲出书页将我抓住,不是说我开始同情伊凡·伊里奇(这不是部感伤小说!),而是我觉得我同伊凡·伊里奇同处于某种相似的生命状态,只是程度不同,阶段不同;这不是一个时间段、生命长度的问题,而是死亡在何种百分比上夺取一个人自我的问题。生命永远关联于自我,他们就像一对脆弱的兄弟一般抱在一起,而死亡以其大轻蔑拆散两者,丢失自我意味着生命的枯萎,于是死亡用谎言装扮这个已然衰弱的生命以麻痹我们,我们继续“活”着,而死亡在一旁盘算着他的阴谋。伊凡·伊里奇曾在临死前强烈地怀疑自己的生活,他终究意识到自己没有真正活过,他的自我早已成为记忆也攥不住的细沙流失殆尽了。伊凡·伊里奇的觉醒是自我的回光返照,更是死神的嘲讽。死神一定翘着小胡子,蹲在床头,摆出一副小丑的表情,眯着眼数着表上的时间。三天三夜的嘶喊,伊凡·伊里奇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苦痛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他生命全部的虚幻和干枯以一种痛苦的方式被浓缩与象征。想到这儿,我观察身边人的状况,正如我同伊凡·伊里奇处于不同的位置,身边的人也都站在不同的点上,死神像绕木桩一样狡猾地溜过每个人身旁。自我,你在生命中本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可人们总是将你遗忘,而去看护另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他们中有清醒的也有不清醒的,他们对死神的偷窃不以为然。而当我看到老人脸上偶尔闪过的阴影时,我会觉察出他们内心隐藏的颤抖与迷惑。托尔斯泰写得不是年轻人的死,不是一下子燃烧爆炸的死,而是一颗火苗在风中咽下最后呼吸的时刻。这是常态。我们更多地会像伊凡·伊里奇一样死去。我们神秘地遭遇死亡,却又像命中注定一样死亡。莱昂内尔·特里林的评论是对的,伊凡·伊里奇最后残存自我的全部能量使他意识到另外两个自我的存在——小儿子和年轻的家仆盖拉西姆。小儿子是纯洁的,他的自我是完整的,于是他能深切体会到父亲的痛苦并为之悲伤流泪;而盖拉西姆则是生命力量的不完美象征,他的活力和举动都体现为与死亡的对话,即便如此,托尔斯泰还是写下了下面这段话,“有一次,伊凡·伊里奇打发他(盖拉西姆)走,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大家都是要死的。我为什么不能伺候您呢?’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现在他不辞辛劳,因为伺候的是个垂死的人,希望将来有朝一日轮到他的时候也有人伺候他”。拉罗什福科说过:“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忍受别人的痛苦”。可我们是否能抵达别人的痛苦之岸?我们能否有强大的自我去面对另一个自我中心猛烈的风暴,或者是那里有一个绝望的深渊?死神制造孤立,这个社会不会再有真正的拉伯雷故事了,狂欢的笑声已经遁形,那属于早些时代的人们。《伊凡·伊里奇之死》最终激发了我对自我的高度敏感。丧失自我实在是太容易,太不自觉的一件事,甚至习惯性的生活状态,想象力的贫瘠,平庸的道德意识和任何可能的社会身份,都意味着自我的丧失。那真正生命欢乐与情感的黯淡无不渗透着死亡的噩梦。某种程度上说,死亡从出生就开始存在了,任何夺走自我的过程都是死亡;而自我意味着真正的我,并非社会意义和身份规定的那个我。《伊凡·伊里奇之死》是部无比忧郁的作品,它催生一种警觉,但同时我认为它更像是我心中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

死亡,如此接近

死亡,从未如此接近你我的身边,相对于正在死去的人,病榻旁的亲朋和医生,都无法体会到这种生命在下坠的真实感受。生命,就是光的幻影,死亡,则是光的幻灭。任何经历过类似死亡的感受的人都无法忘怀,在那一猝不及防的时刻,正如托尔斯泰文中所描绘的那样,身体似乎掉落进一个黑洞中,洞口的光迅速消失,人坠入虚无。死亡,几乎没有一个活人能够告诉我们它的真实的感受。死亡或许本身就不是一个相对于生命的过程,它不过是生命这篇长篇小说的最后一个符号,是生命这段旅程的返程车票,是生命这段交响乐的最后一个音符,甚至,它其实什么也不是。相信有来生,设想着有时空隧道的人,大可以天马行空的幻想,死亡,就是进入虫洞,抵达来生的过程。这就很微妙地把生命、宗教和科学结合到一处。无疑,宗教和科学这两大人类发明原本就是为了解决死亡这个千古疑问的手段。人们在这里找到希望和寄托,就像冬夜迷路的小动物躲进温暖的草堆。然而在死亡面前,亲人的轻视和朋友的轻蔑,健康地活着的人为了生存着的事奔忙,又似乎只是增添死亡的悲凉感,假如不是这样,那死亡,似乎也并不那么可怕。

忽略自身存在就彻底地虚无

真想有人来爱抚他,像孩子一样,这是出于内心的、由衷的渴望,而格拉西姆难道不是出于内心的、由衷的渴望吗?格拉西姆想要一种未来的被爱抚,他因此做出了现在的默默奉献,客观来说这种奉献的交换利益被他死亡于未来的时间代价被湮没地差不离了,然而对格拉西姆的存在来讲,这种利益赫然在目,不被磨损。一个快要死亡的人一定最愤恨的就是虚伪,伊万已然不能顾暇活得体面高档,他只想哭和被爱抚,一种抽离所有虚伪的宣泄。他却没有认识到,他做不到不虚伪,他一板一眼地说出撤销原判的决定意义时,他就被宣布维持原判了,维持在一个虚伪的将死的边缘世界,而这世界,全然与他风华正茂时的虚伪无疑,这面具永远摘不下了,他注定了永远无法痛快地哭泣以及被温柔的爱抚。那习惯性的装腔作势毒化了他生命的最后几天,因为那时他更加渴望得到孩子般疼爱。而这种习惯是因为他忽略了死亡,这种虚无的可怕他从未遭遇,他只能按照“别人认为合适”的生活过活自己,他忽略了自己的存在,一种解释是他就是这样存在的,然而他确信无疑地如此这般生活,就断然不会遭遇后来极大的痛苦,他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太晚了。“他吸了一口气,吸到一半停住两腿一,伸,死了。”永远得不到疼爱和找不到活着意义后就彻底地虚无了。

好人之死

伊凡伊里奇。一个收入不菲的公务员,有一个体面的家庭,职场上顺风顺水,人际中长袖善舞。喜欢社交活动,工作兢兢业业,偶尔发表一些温和的自由主义言论和开明观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但是总的来说,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能干,厚道,随和,负责的人。不论是在当时的俄国,还是按我们现在的标准,伊凡伊里奇几乎是一个最完整的人,最好的,关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有理性的动物的模型。他是一个多面的镜子,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他投射出的,一部分的自己。伊凡伊里奇也是这么觉得,觉得自己能幸福,于是他结了婚。尽管婚后生活琐碎枯燥,偶尔的偶尔,会有一闪而过的虚无袭来,但是他渐渐学会了用埋首于事务和打牌这样的娱乐来抹杀这一点点不安。伊凡伊里奇就这样过着大概幸福美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病了。第一反应是看病,他惊讶的发现,医生就像他自己在法庭上一样遵守规矩,高高在上的理性主义,带来了技术和官僚主义。他也曾是那样一个人,直到意识到这个轭从未停止荼毒自己。伊凡伊里奇开始焦虑。他才发现,他和身边的亲人就像汪洋大海里的孤岛,久已失去联系。疾病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划出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伊凡伊里奇突然看到坚实的地面就在他的脚边裂开深渊。他坠落下去了,在那里他是孤独的,他终于可以认真的看看自己了。医生说他会好起来,他知道这是谎言,就像没病之前仿佛死永远不会落到他头上,这也是自我欺骗。别人用盲肠,肾,什么不该吃,睡觉姿势来讨论他的病情,他的存在被解构,被碎片化。他渐渐长大,社会对他的异化也层层叠加。伊凡伊里奇知道自己要死了。仆人盖拉西姆说“老爷,我们都是要死的。”就像那个笑话一样,有个家生了个孩子,来庆祝的人宾客纷纷贺喜,只有一个人不会讲话,说“这个还是以后要死的。”于是被赶了出去。伊凡伊里奇感觉自己在流逝,时间变成了存在于个体中的唯一的绝对,而其他曾赖以生活的一切都是谎言,伊凡伊里奇体验到了虚无。死亡是每个人生命存在中最内在,最本己的体验,是无可替代,无从借鉴,无法逃避,甚至无力言说的。为什么呀,伊凡伊里奇问自己,人做错了什么以至于受到这样的惩罚。没有答案,因为死亡并不是外部的威胁,它在我们的存在中,是它一种最极端的可能性。好人伊凡伊里奇不想死。他第一次对自己说“因为我觉得我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死的意义就在于揭示生的价值。伊凡伊里奇死了。活着的人还在操心他们的事。偶然瞥到去世者的脸,那神态仿佛在责备活人或者提醒他们什么事。

自私,是万恶之源

以死之名,解剖人性的本质,这就是托尔斯泰给我们下的蛊,把我们对生命的期望拖进无边的恐慌中。哲学就是练习死亡,死亡能够醒人长梦,但是,也能够打碎人的心灵,而且,一经打碎,便难以复原。19世纪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文学名作《伊凡•伊里奇之死》(The Death of Ivan Ilych),公认为是“死亡文学”的极致。文章中,一刀一刀切割伊凡•伊里奇的不是病痛,也不是他因焦虑和惧怕产生的死亡情绪。使他死亡的是来自家人的冷漠相待,朋友急切的划分界限,甚至是他本身追逐自我满足的惩罚。作者用倒序的方式把朋友同事间的丑恶首先向读者展示,甚至我们都来不及了解伊凡•伊里奇的死因,也不明白他势力虚伪的妻子费多罗夫娜眼泪的真实性,就从文中那句“‘嘿,他死了,可我没有死。’人人都这样想,或者有这样的感觉。”肯定句中,稍稍可以体会到作者一开始就以批判人性自私自利为小说创作宗旨。主人公尸骨未寒,连所谓伊凡•伊里奇最知己的朋友彼得•伊凡里奇参加主人公丧礼时,满脑袋都是如何将亲友调动至死者的工作岗位,或是晚上与朋友的牌局。这个冷漠的社会,连死亡的尊严都被人遗弃。亲人对病人的冷漠更让读者于心不忍。我们以伊凡•伊里奇生病时的家庭关系与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萨姆沙作一个比较,会惊讶地发现小说中家人的冷漠简直如出一辙。在主人公仍有创造生计价值的可能时,家人对他们的病变还抱着惊恐的关怀。当他们病变得已无法挽救时,他们生理和心理的折磨就变成了无病呻吟,变成了生活的累赘。家人将血浓于水的亲情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厌恶是躲避是勉强的同情。萨姆沙选择在黑暗肮脏的角落渡完余生,不敢奢求不愿抗争;伊凡•伊里奇则抓住了仆人盖拉希姆作救命稻草寻找最后的寄托。仿佛全世界都将对他们的存在觉得厌倦,令人憎恶。伊凡•伊里奇的一生是自私的一生。他追求的不过是在官场或职位上自我的虚荣心和满足感。他所关心的只是把自己的住所布置成一味模仿富裕人家的小康之家,用假古董伪豪华来为自己塑造一个幻想的上流绅士形象。在他的精心布置中,他无须过问家人的感受,他忘了这是一个家,一个有着妻儿四口的家,这个家是需要家人共同创造的。他的自私最终会遭到报复,当一个人病痛时,内心是最脆弱的。这是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则所谓病痛,就成了绝望的枯井。家人敷衍的问候,变成他绝望的焦虑。而这一切不过是他过往凡事只考虑自我的报复,自私是假丑恶横行的原动力,自私是社会运动失序的“潘多拉”,自私是自我毁灭的终极因,自私是万恶之源。

死亡与光

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的死》写于1884年至1886年之间,是托尔斯泰创作生涯晚期的代表作之一。整个小说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一个普通沙俄官员在死前数月间肉体和精神上的挣扎。小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心理描写,这也构成了小说的绝大部分内容。车尔尼雪夫斯基用“心灵辩证法”来概括托尔斯泰对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描写,而《伊凡·伊里奇的死》就是心灵辩证法的典型作品之一,而且由于它篇幅短小、情节集中,这一艺术特征就表现得更加突出了。小说共分为十二节,开头是同事对于伊凡·伊里奇死亡的消息的反应,他们表面上说些中规中矩、不痛不痒的话,心里又都有各自的想法,无非都是在算计自己能从这件事中获得什么,并且庆幸死的人不是自己。第一节的内容是伊凡·伊里奇的丧礼,而托尔斯泰是通过伊凡·伊里奇的同学、同事以及“知心朋友”彼得·伊凡内奇的心理活动来表现这场丧礼的。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被悲伤的气氛影响,心里想的只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给内弟调动工作,间或为自己略感忧郁,而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则是能不能赶上今晚的牌局。丧礼期间,死者的遗孀为了抚恤金的事和他聊了几句,接着又用他的眼睛引出了死者的女儿及其未婚夫、儿子和仆人盖拉西姆。托尔斯泰用最简洁的方式勾勒出了伊凡·伊里奇所生活的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虚伪和冷漠。第二节和第三节介绍了伊凡·伊里奇的经历,他过着一种合乎规矩的幸福生活,一切都符合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对于上层社会的追随,虽然夫妻关系不佳,但他依然可以从官场中找到乐趣来进行补偿。总而言之,他和他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直到疾病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托尔斯泰把最主要的笔墨用在描写随着病情渐重伊凡·伊里奇心里的变化上。文中描述他自生病以来“心情就分裂成两种分裂状态,两种状态交替出现着”,即面对死亡的绝望和面对生存的希望。疾病使伊凡·伊里奇的生活发生了一种反转,他从一个社会制度中的审判者变成了生与死面前的被审判者。在他面对审判的心理变化中,他的仆人,一个庄稼人盖拉西姆是一个分水岭。作为一个艺术形象,盖拉西姆不及其他人物那样成功,他类似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阿廖沙,结构小说的重要一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死前几个月里,伊凡·伊里奇总是处在深深地恐惧和孤独之中,他的情绪反复无常,总是显得无所适从,而朴实的盖拉西姆对他真正的同情则使他的心理发生变化,促使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也促成了他在生命最后关头的顿悟,他发现“一切都不对头”,于是开始忏悔。他用最后的力气想对儿子说“原谅我”,却只说出了一句含混不清、词不达意的话。这使小说又回到了开头那种讽刺的氛围当中,也显示出了托尔斯泰对于现实缺乏信心,因为未死的人依然在庆幸死的是别人。伊凡·伊里奇的儿子似乎也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彼得·伊凡内奇认为他活脱就是“年轻的伊凡·伊里奇”,那么他会步父亲的后尘吗?托尔斯泰的态度显然是暧昧不明的。但是伊凡·伊里奇最后毕竟是得救了。虽然在他人看来,伊凡·伊里奇在死前两小时里是极度痛苦的,但托尔斯泰用心理描写告诉我们这似乎是他自童年以来内心最为平静的时刻。对于死亡的恐惧消失了,因为死亡消失了,伊凡·伊里奇看到了光,这正与盖拉西姆送彼得·伊凡内奇离开丧礼时所说的基督的教诲遥相呼应——“这是上帝的意思,我们都要到哪里去”。


 伊凡·伊里奇的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