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 · 西藏》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508641270
作者:徐家树
页数:228页

那时·西藏

因为《藏地密码》爱上西藏。在图书馆发现这本书的时候激动得傻笑傻笑再傻笑,然后带着愉悦的心情一个晚上的时间就看完了整本书。当时的心情岂是震撼所能形容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同样喜欢西藏的一个朋友,然后语无伦次地向他推荐这本书有多好看云云。在这里,你能看到最原始的西藏,最真实的西藏,最美丽的西藏,最虔诚的西藏,最壮观的西藏,最纯净的西藏。总有一天,我要用心灵触碰你。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不知道去过西藏的人会不会有不喜欢的西藏的。西藏一直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也是一直没有去的地方。就好像推迟满足感一样,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留到最后来欣赏,至于什么时候算最后,没有定论。一上大学的时候就决定,把大学最后的时光,也是人生中最具纪念意义的一次旅游——毕业游献给西藏。大学三年过去了,中途计划过很多次出行,每次都会想到西藏,可还是想留到最后。视野和梦想进入西藏是从海子的诗开始的——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他说:在这一千年里我只热爱我自己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泪水使我变成花朵没有任何国王使我变成王座之所以一直不敢去西藏,其实还有一种担心,是怕自己再也舍不得离开那里,澄净的天空、没有瑕疵的云、安静孤独的黑夜,和那些看上去穷苦精神信仰却如此崇高的藏区的人。后来在《天下无贼》里看到刘若英在西藏朝拜的镜头时又心头一颤,其实面对自然,就像面对神灵,就像面对自己最深深的内心。西藏是否让人无法躲避?无处躲避。大学和杨一起去听了一个关于西藏的讲座,主讲人多次进藏,还在某次顺便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实在让人羡慕。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主讲人放给大家看的照片了,只有当时的心情还隐约可感,或者一直没变。杨也曾在2011年的暑假和两个朋友一起徒步去西藏,我看到的照片不多,他也没有经常提起那次的经历。也许需要我再次去填充他关于西藏的记忆。一年以后的现在,和爱人相拥在西藏的繁星下,想想都美妙至极,时间应该都不会再流逝。关于西藏的预想太多,寄托也太多,也许这样并不好;就像害怕失望就一直也没敢去周庄一样,现实要么超出预期,但大多时候会让人失望。今天是7号,和杨一起去先锋、万象看书,在万象看到了这本书,就顺手把它看完了。我说:我其实挺害怕去了西藏以后再也舍不得离开那。杨说,你不会。我知道,他了解我,知道我已经离不开现代生活。其实,他也知道,他自己何尝不是。也许,以后的日子里,当想去的时候,它可以作为收留流浪的我们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就足够了。像他说的。

你想要什么?

书中最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这句:米兰·昆德拉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重压下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为了人们最热切的期望,但我们却忽视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须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和精神;时常会觉得这不如意那不如意,但如果真的有一天上帝出现在你面前对你说:“虔诚的人呀,你想要什么?我都满足你!”,这时你能立马说出来吗?!欲望太多,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得不到。有个朋友最近跟我说他不想再过现在的生活了,太累。我能理解,因为要是换做是我,我肯定做不到:天天为了应酬喝得昏天黑地,忙工作忙到晕头转向。我劝他说:“折腾不起了,就放下,努力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没必要必须要达到什么标准,这也是种奋斗。”,见他不正面回应我。我又问他:“你奋斗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他说:“物质吧,也能起到让别人尊重的效果。”我有些生气了,说“奋斗了一辈子,每天都像你这样去折腾自己,你是会很有钱,物质条件是很好,但除了那些钱,那些纸,你这辈子还剩点什么?捧着这一大推钱进坟墓,遗言就是‘哇!看我多有钱。。。。。。不可悲吗?!”他没在回复我,而我也知道我说服不了他。折腾是必须的,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你得弄清楚你想要什么?!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果然不同凡响

如作者简介所说: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机缘巧合,有幸前往西藏,并为此着迷。三十年间,不惜远渡重洋,多次往返信仰之地,用无数张影像和随行记录,向藏地虔诚朝圣。看到书果然不同凡响。30年,陆陆续续,去过无数次西藏,每一次都是深度旅行,每一次都有令人震撼的片子,每一次都有可以被人称之为大师的灵光之作。书上收录了徐家树先生有关西藏的各种风格作品的代表,非常丰富,非常精彩——就本书来讲,已经是很高的水平,足以展现一个持续30年进藏的摄影家内心的西藏之全貌。然而,对于贪心的人来说依然不足。于是百度,于是去徐家树先生的新浪博客,没错,这里是一个更多彩、更丰富的宝库,这里可以看到徐家树先生更开阔的视野、更加高远的审美、更具灵性的思想。我个人最喜欢的,除了西藏系列,不管是具象的藏地人物、还是比较抽象的彩色经幡,还有更博大的“天圆地方”系列、“水木云石之道”系列。如果说西藏是基于一种藏地情怀、藏地文化的写实、抒情之作,表现那种浓厚的骨子里有别于内地的生活以及人们的心灵,给人无限的震撼,是作者走出来的(经幡系列是更难得,用单一的元素:云、经幡、白塔、佛寺,来反复表现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思想,羚羊挂角,不着痕迹,就像高明的哲理诗一样,想千年古树一般,直刺天际,直刺观者的所有感觉,但同时你又很难明确的表达所观的感受。)。那么,“天圆地方”、“水木云石”则是一种意逸——我生造这么一个词,是想表达这样的感觉:得意忘形,有无相成,温婉静雅,浑然天成,生趣盎然,意境深阔,令人形神向往。我相信,作为摄影家,在这一系列里徐家树先生对于技巧已经不在意了(如果说经幡系列可能更多地是对技艺的考验?),他所要表现的东西本来就在那里,顺手拈来,是偶然的灵光一闪,又是必然的智者之收获。天地高远,灵思无限,在这里说美感似乎已经显得过于小儿科,但它的美首先就会打动你,而更重要的还是那句话:作品中的天地远大于读者眼中心中的天地。这是亘古不变的规矩,如果你所观看的作品吸纳你的心智和感觉,有远远大于你所见的实在世界,你能不被打动吗?当所有好作品的品质喷涌而出强烈的作用于你的时候,不必疑惑,这正是大师之作,必然穿透岁月,流传后世。

给徐先生写首诗,你们看怎样

作为一位杰出的摄影家,西藏只是徐家树先生的一部分,所有的好处大家都看到了,毋庸赘言。其实我个人来讲,更喜欢他的“天圆地方”和“水木云石之道”两个系列。这首诗就是看了天圆地方系列的一幅作品才写的。推荐给大家。这首诗也算是向徐家树先生致敬。你们看怎样?树——兼致徐家树先生万物沛沛的风每一天都在此缱绻它那流畅、意外而令人迷乱的头发只有思想者才如此从容静默着站立,却四处都是它的言语清明如水的空阔和绸缎一般精致柔顺的闪光啊诗人,它正是永恒者以无限的神思婆娑保有有限之形体溢漫舞者动情的枝叶云之光在天地间万变却如一的飞升之方向光卓越的匠人用它说话

最美只在那时

西藏已经被谈论得太多,要还原最真实、美丽的西藏,需要一颗温柔又克制的心。  徐家树的《那时·西藏》是他三十年间数次深度入藏的影像记录,记载了这位历经山水沧桑的艺术家一次漫长的心灵之旅。在这本装帧精美的图文集中,我看到了湛蓝清亮的天空,神秘的经幡,祈祷的面庞,富丽的金顶佛寺,……当我用这样的句子写下书中的内容时,我感到了自己文字的乏力。因为作为一位职业摄影家,那些镜头所囊括的凝重、阔大、宏厚已经超过了语言所能表达的。那些在朝圣路上跋涉的信徒,我们可能在电视电影上都看到过,可是当他们那微妙的表情被作者的摄影机敏锐地捕捉,呈现在纸上与你的目光相接,那份郑重与恭肃是我们在电子媒介上难以体会的。灰白夹杂的头发,厚重的藏袍全是尘土的颜色,内层的动物皮毛在袖口和衣服边沿翻卷着,一撮一撮的,看起来脏脏的。当然,还有他们沟壑纵横的黑红面孔和表情,所有的细节构成了一种遥远而另类的生存状态。摄影师试图通过对这些表情的瞬间记录解读藏区生民的心灵状态——要知道这很难。 因为他们中间相隔的不是相机的玻璃镜头,不是天边薄薄的云,而是——他们分明来自分隔着的两个世界。一个是由物质和消费组成的现代文明社会,一个是天然地以神灵、精神为首宗的原生态社会。这样的疏离貌似无法使两类人群彼此理解,却也恰恰给了作者一个抽身静观的机会,摄影师似一个冒昧的闯入者,他用平静的镜头语言记录探寻着对象,而被记录的这群人也让记录者检视着自己,以及他生活的那个世界。 在所谓文明与蛮荒之间,作者没有轻易地抛出他的悲悯与倨傲,而是始终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一颗温柔的心去体悟、追问。他们在苦寒中的忍耐、期盼,他们在荒凉中的痛苦与祈求,还有那种无奈与迷惑。仿佛,作者也是迷惑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他对这个宗教社会既是钦羡又是不解。他钦羡这样低劣的生存条件下,人们的精神世界那般辽远广袤,足以支持他们用脆肉的肉身去丈量大地,亲吻沙砾。他感受着宏阔的佛寺里那种肃穆与宁静,似可以赐给人抵御生死的力量。  帐篷边上那个为女儿梳头的母亲,神态和穆,而远方是巨大绵延的山陵和清亮的天宇,更近一些是绿色的草地,这个世界自称一体,如此自足自安,让劳顿的文明人深思渺渺,仿佛懂了,又仿佛疏离着。 那些经幡,我从没想过那些破败的经幡能产生如此震慑人心的力量。摄影师非常巧妙地把它们与巨大的天宇结合,或静或动,让人感到一种飞升之势。 还有与这些照片相呼应的文字,几乎只是白描,却沉稳有质,尤其是写景的段落,仿佛安安静静地就可以把人带入到一个独特的场域。“银白色的月亮已升起在高原暗蓝色的夜空中。月光如水,混合着暗淡的黄色街灯,照亮了高地不平的碎石街道。街道两旁古老的作坊和店铺已上了门板。大大小小的野狗,有的在街上溜达,有的蜷缩在店铺前的青石板台阶上,眼前的景色,显得有点悲凉。”这些文字,不疾不徐,似洗去了浮华的老人,眉目之间渗出从容与宁静。 所有照片及文字跨越三十年的时间,随着作者的足迹,我能感受到时间的流淌与凝固。当寺庙的钟声如海潮般涌来,当诵经声徐徐地回旋在佛殿之上,当老人的表情始终那样宁静又难以捉摸,你真的会感到时间的凝固。可能,作者真的希望西藏的时间能走得慢些,再慢些。 布达拉宫广场从当初的七八个摊位到如今的兴盛繁华,现代文明正把一切纳入它的怀抱,而最美最真实的西藏,可能真的只在那时。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最先了解到西藏方面的一些东西,是在读了阿来的那部《尘埃落定》之后,后来又看了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里面描写的藏区风光美丽异常,饮食和服饰也另我印象深刻,那是一种白天为衣服,晚上可当被子盖的一种服饰。如今又读了这本《那里•西藏》,本书的作者徐家树,澳籍华人,摄影家,翻译家,旅行家。在三十年间,不惜远渡重洋,多次往返信仰之地,用无数张影像和随行记录,向藏地虔诚朝圣。这本书可分为缘生、漫行、尘隐三部分。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画册,作者的摄影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以前读书,大多是以文字方面为主,对于摄影的一些东西不甚了解,看到此书时,偶尔也有了些这方面的认识,图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传达给人的信息可能更丰富,也能说明何谓瞬间。只要地球及太阳系存在,人类存在,应该说摄影也是一种永恒。作者以摄影的方式,去发现人们的内心活动,去记录人们的精神信仰。在他第一次面对那些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时,他意识到,信徒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着人生的答案,不懈地追求着他们的精神目标。作者在手术后的感悟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味:“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次肉体和精神的重生。平时自我感觉身体很好,不会去认真思考芒死亡的问题,当突然发现死亡其实并不那么遥远, 前方的日子已不是很多,人就会朝后看,回顾和审视一生走过的路,那些以前曾看重的东西,无论是虚名或是实利, 到这时才发觉,其实是多么无足轻重。人生有过这样的经历,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虽然当时很痛苦,但经历了一次考验,也得到了一些觉悟,这些东同对我以后的生活影响重大。因为它促使我对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本质,有了较多的思考,对应该怎样生活也有了新的方向。我甚至发现,自己在这之后的摄影创作方向。”很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去西藏一行,去感受一下那离天最近的地方。在书中这些文字好像对我这个从未去过但又想去的人很有帮助:“此行去西藏,一路发现变化巨大,这种巨变不只在西藏的主要城市,也发生在大小县城,甚至草原牧民的生活也有了极大不同。原因之一是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已经通车,人们到拉萨旅行,没有了翻越五千米雪山的艰辛,坐着充氧软席, 品着中西大餐,隔窗观赏高原的美景。自驾和骑车旅行者也激增,拉萨的八廓街己如同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一般,成为游人和购物者的天堂。此刻远离尘嚣,才觉俗世之中,我们或许更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慢慢走,去感受每天微小的喜悦,享受片刻的宁静和孤独;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以及更为丰富的生命。是的,不着急,一切都来得及……”

朝圣记:影像与文字镌刻的天路心经

朝圣记:影像与文字镌刻的天路心经  三十年前,在兰州工作的上海人徐家树首访甘肃藏地的时候,中国的西部交通大概还像古代边塞诗里描绘的那般闭塞。那次出行,不仅为其生平的首度地理和文化之探险,更开启了徐家树的天灵之门,随着他之后的屡屡深入藏地,别致的藏地人文图景化作一腔精髓,逐步塑造出日后成为摄影家的徐家树之个人创作的标志性主题与美学风格。  在当今交通便捷的迁徙时代,南来北往的时空旅行,不仅是置身别处的外在事实,更是一种触景生情的心境感悟。人生之宿命,或许就是世间之过客。而何为家国?人生旅途上的芸芸过客,凡游走于所到之处,若能得自我的心灵介入和感情参与,便正所谓“心之所在,即是家园”。  在安身立命于亚洲的中国上海、北京、兰州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之际,徐家树向往的灵魂之所在,竟然是离天最近的无边藏地,若果在那里真真抵达了他理想的精神归属,则不啻为一种人生之幸。徐家树在书中以文字和影像记录下当年藏地行旅之所见所闻所感,这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影,就如藏人信徒一步一拜的虔诚朝圣征程,奉自身的血肉精神献于五体投地的漫漫长路,付之为一种超现实的人生寄托,融入切实的现世生活。  如此,徐家树将其过客人生的斑斑行迹,凝结为图文符码,镌刻成一部情感心经,以超脱世俗的态度,丰富了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于是藏地便化作了徐家树人生时空中的那方心灵原乡,在那里,他获得了生命的满足。哪怕这一切终归还是一个旁观者的视觉影像,但经由他亲眼目睹的感光、饱含情感的显影和浸入心像的定影,那幅幅藏文化照片的浮图佛图,终得演化成精神层面的佛陀浮屠,犹似佛眼透视着世俗红尘。  徐家树自言其著述“一切皆由心发,无障无碍,真诚流露”。于是,阅读他手写手摄的此书,感受那时西藏的原始与真实,我的感觉就如那年行旅到印度的佛教圣地佛陀迦耶,于婆娑冠盖的菩提树下,俯首拾得的一片脉络清晰而深远的菩提叶。  三十年间光与影,八千里路云和月。徐家树镜头中的藏地图景,宛若能引起当代人如此之共鸣:旅行为自己提供了一种“退出和复返”的过程:从身不由己的凡俗生活中退出,让肉体和精神复返到超然冥想的境地。在冥想中,就能体验到时而强烈、时而宁静的心灵撞击;在探索中,往往能寻找到自我回归的生命意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同为《人民摄影》报的海外记者,我跟徐家树分驻美澳两地,互相写信通电话,神交已有十余载,而我和他却至今尚未谋面。期间他越洋邮寄给我两部他的译书(《世界的眼睛——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和《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我则为《大众摄影》杂志写过一篇关于他藏地摄影的评论文章,并在第九届平遥国际摄影节的一项策展中选用了他的藏地艺术影像作品。此番他特邀我为本书作序,吾欣然命笔,不胜愉悦。  有法国某艺术家曾说过:“保留自己的感觉和情感的历史,等于活了两次,过去的将追回,而未来的也潜藏其中。”  读过徐家树此书,信哉此言。徐家树的藏地情结,并未至此为止,他还借此书结尾段寄语:“西藏,我自知与你的缘分未尽。在未来,我们或许很快还会相见,但是,见与不见,时光也无法将你从我的生命中抹去。在你的腹地之中穿行,是一次我与大地、神灵、自我的对话。世间变幻,那过往的藏地影像将永存。”  于此,我谨以藏语的“六字真言”遥祝挚友徐家树兄——唵、嘛、呢、叭、咪、吽!  王 瑞(摄影评论家、策展人、摄影家)  2013 年4 月7 日写于洛杉矶桴舍

要找寻一个为之坚持的摄影主题

这本书之于我的是把一生和摄影融合,他让我知道了摄影人需要找寻一个能为之坚持下来的主题,贯穿一生的主题,在生活中摄影,在摄影里更深的感受生活。西藏是一个我一直向往却不敢轻易去的一个地方,因为怕是去早了,在我还不了解那里的历史文化的时候,白白的浪费了和他的初次相遇;也怕去晚了,那里的传承得不到延续,越来越背离了以前的模样。这是一个师姐送我的毕业礼物,毕业礼物很多,但是感动我的这个是之最了,因为真正的用心去给我了这样适合我的礼物。赠言是“毕业快乐,记得你曾经有条状态-光与影的直白和字里行间的含蓄是恰到好处的时光机,我想这份毕业礼物就印证着这句话,但愿这本三十年的秘境记忆,可以为你打开神圣西藏的时光机,祝你天天开心,前程似锦”。我是一个不太懂得坚持的人,我希望当我找到那个我想坚持一辈子的主题后,可以坚持到底。期望我的时光机在每个时间段都有所记忆。我一直相信什么都是最好的安排,就在毕业之际,上天派了这样一个天使学姐,赠与我这样一本好书,让我能为之思考,感动,有梦可寻,谢谢师姐,谢谢命运的安排。毕业季的假期是飞快的,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被我浪费了,充分的休整,充分的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一直想去重庆,竟然偶然的机会就跟一帮可爱的小伙伴去了,想去草原就跟着家庭聚会去了,想看沙漠也竟然在身在其中过了。毕设后的这一个月,连吃了大半个月的火锅,回家半个月没咋在家好好给老爸老妈做顿饭。说好的学习一样没弄,又要出去玩,哎,喜乐参半吧。最后一假期,再放纵下吧,然后加油,希望这次旅行能让我找到我的摄影主题

用自己的方式慢慢走

捧着《那时.西藏》 还是一而再 再而三 被封面这张老爷爷的无言之言触碰到心底最柔软的一角落专属黑白色的power西藏 我深信 是不能被解释的更何况还是“那时”只有亲身到了这 你才会强烈的感觉到卡片机的不及地域的转化 天空的延伸 色彩的跳跃不是任何CCD或者CMOS摄像头可以捕捉的我们的晶体才是最好的感知工具20年来我一直更喜欢传统的书本翻动书的感觉让我雀跃不已把书从扉页慢慢类似于手翻书效果的翻动到封底空气里会有个微小波动油墨味在我的小空间里蔓延开我轻抬鼻子嗅到那淡淡的书香味犹如小时候狂追那摩托车排出的一条黑乎乎的尾气跑柴油气的味道亦让我毫无免疫力享受完这一过程才开始拜读书的内容缘生 漫行 尘隐 后记 225页的图文并茂 让我意犹未尽也让我认识到徐家树老师三十年前的照片 胶片表面的灰尘和细小的划痕 经高分辨率数码扫描 瑕疵就会很明显而徐老师常常花上七八个小时以上去完成一幅图片的修版色彩和反差 使作品得到最佳体现这种耐心不是很多浮躁年轻人所具备的漫行 经幡系列作品选中p67 p72 的作品真的有震撼到我暑期玉树支教 自己亲身第一次见到经幡被那种纯粹的信仰震慑到那时无言的壮观没想到看到徐老师的作品 竟然第二次被惊呆 原来 经幡竟然有比我用自己晶体感知的所能呈现出另外一种惊世之美阖上封底我想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慢慢走慢慢走去感受每天的微小的喜悦不着急慢慢来那时 西藏 必将不仅仅是 那时22年前的今天我圆滚滚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小日子里 第一次收赠书和写书评 有点屁颠屁跌 感谢@李林寒 同学的赠书 让我笑到牙龈都赤裸裸的出来了我竟然会有这狗屎运气来 给你块肥嘟嘟的奶油言谢撒

放空你的心灵与思想

平素对于西藏知之甚少,也不是很感兴趣。因为身边说的人,写的人太多了。但是看到这本书还是让我心里小小的激动了一下。首先书真的是装帧太漂亮了,厚重的色调配上精致的装帧,真是太有诚意了,一直喜欢厚实的精装本书籍,这本书拿到手之后手感非常好,内页的文字排版也无一不中意。先添了三分好感。这本书是照片与文字的结合体,分为缘生、漫行、尘隐,讲述了作者与西藏三十年的不解之缘,一次次的进藏,然后又是一次次的期盼。我想如果说有资格写出西藏之书的人,当属本书作者徐家树,每一次的进藏都是一次朝圣,而每一次的行走也是对于心灵的洗涤。三十年的不解之缘,随着时间的浸润而日增的向往之情,都满溢在每一个字里行间。本书的作者既是一个写作之人,也是一个摄影家,所以他的文字既是本身思想的感受,也从一个摄影家的角度展示了西藏的风土人情,那些不同时期的照片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西藏在徐家树的镜头下是如此的纯净纯粹纯洁,没有一丝凡尘的沾染。那些随风飘舞的经幡,那些壮美的寺庙,还有那些淳朴的人。都让人对于西藏充满了向往之情,最喜欢的就是一张在寺庙门口挤满了孩子的照片,每个孩子的面孔都是满满的笑容,每对眼睛都是那么闪亮,这些照片少了风尘仆仆,少了悲苦与悲伤,让人看了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有时候,我也在思考西藏到底有什么地方可以吸引那么多的人前仆后继?又有什么地方让作者流连忘返?看到本书也许会找寻到一部分答案,因为那是一个如此高远的地方,也是一个离太阳更近的地方,因为那曾经是一个苦难的地方,所以人们才有着更加坚定的信仰。看到最后一个部分,作者碰巧遇到了约瑟夫洛克曾经住过的房子,而且在其中还搜寻到一位摄影师的踪迹,是80年代作者第一次来西藏的时候巧遇的一位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看到这里似乎故事又回到了原点,原来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有迹可循,就像是一种巧妙的缘分,与西藏的缘分。最后作者写的一篇后记《我与西藏》,写到自己因病差点不能再来西藏,也说到对于西藏的感悟,西藏就像一个纯净的心灵栖息地,每次都为他的心提供了一个可供修养的空间。那个心灵退出与肉身复返的过程,让人向往。看完了,我也想去一趟西藏。把自己的心放飞到那片最蓝的天上。

如果没有人,西藏什么都不是。

朋友R小姐不久前在微博上说:“过去些年去过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极多,触动心弦的只有两个,西藏和印尼。在那里,能感觉到时间慢慢流逝,我还不着急变老。感觉到人与人内心相连,彼此相通。感觉到生命力被激发。有为青年一直好奇西藏的什么改变了我,是人,如果没有人,旅行什么都不是。希望这些感觉可以长存,成为我来过人间的印证。”特别喜欢她的这一席话,尤其对那句“如果没有人,旅行什么都不是”深以为然。作为她的旅伴,我特别能理解和赞同她说的。就如每次旅行回来,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常常为了某处的景而出发,可是最后在记忆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往往是这一路上遇到的人。我想,这才是旅行真正的意义吧。读这本《那时•西藏》,脑海中满满都是当年在甘南的印象。那时我第一次亲历藏区,夏河,拉卜楞寺,郎木寺……这一路走过,我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什么叫虔诚,也深刻的明白自己与他们真的是不同世界的人。我站在那里,看着转经的藏民从我身边走过,一时无言,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看着那些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驼着背,拄着拐杖,慢慢地祈祷前行,深深感动。这种对心灵的震撼,实实在在,却无法表达,只有亲自体会才能明白。这也是我想去西藏的理由。除却西藏那些壮丽的自然景观,我更多的是想去看看那里的人。在徐家树先生的这本书里,我看到最多的也是人,是信仰,是纯粹。作为一位在藏区行走了三十多年的国际摄影家,我觉得徐家树先生的摄影作品确实比他的文字更有力量,在这些摄影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藏地的爱。他的看西藏的角度,已然跟普通的游客不同,他的作品是有思想的,在“旅游圣地”和“小贩天堂”之外,西藏依然有着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天空和土地,还有着最虔诚的心灵。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了太多关于西藏的负面新闻,最近墨脱通车的消息又引来热议,但是我对这些大都不以为然,因为我一直觉得,旅行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我也不觉得去西藏就是一件怎么样了不起的事儿,去哪其实都一样,为了什么而去,带着怎样的一颗心而去,旅行于我来说,不是为了去获取什么,而是为了去感受,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可以满足我的,除了好奇心和新鲜感,还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不论好的坏的,旅行中的这种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几年看了很多的旅行书籍,当自己慢慢走过越来越多的地方,除了一些功能性的旅行书,真的不太愿意去读那些旅行“流水账”了,尤其是看到一本书里大都是自己走过的地名,因为对于那些地方,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经历和回忆,别人的终究只属于他们而已。所以虽然很可惜,我还没有到过西藏,不能说出更多关于西藏的故事;但同时又庆幸,我还还没到过西藏,才对这本书依然保有热情,因为未曾抵达,才存有那份最单纯的好奇和期待。旅行就是这样,一旦经历过,感受会完全不同。上次回家老爸突然跟我说他想去西藏。我突然明白,我内心的那份不安定,那份对于遥远的地方的好奇心,其实都是遗传自老爸吧。我知道老爸年轻的时候也一个人去过很多地方,但是他们那一辈的人,大都因为生活,最后被禁锢在了家里,为了养这个家,放弃了自己内心最纯粹的梦想。如果身体允许,我真的想,带着老爸一起去西藏,为了我们父女俩共同的梦。如果没有人,西藏什么都不是。如果没有梦,就没有前行的动力。所以,为了这一个梦,和另一个梦,努力去实现。

西藏的脚步——西藏30年变迁的影像记录

前几天,李林寒在推荐《那时•西藏》时,说“墨脱通车了,我们还要去西藏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时•西藏》是作者徐家树的30年西藏情缘,也是西藏的30年岁月历史的记录。正如书的封面上所用的宣传语“穿越时空的藏地影像,探寻三十年秘境记忆”。在《那时•西藏》中,在徐家树的镜头之下,西藏也走过了30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徐家树第一次踏入西藏这片净土。那时的西藏,在镜头的记录之下,不见繁华的街市,没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唯有虔诚的祈祷者,或者在苍穹之下转动经轮,或者匍匐在粗糙的碎石地上。高原的严寒和刺骨的寒风,雕刻着西藏人的面庞,洒下高原的红色与一脸的肃穆。那是信仰的力量。1998年的时候,徐家树再次入藏。虽然青藏铁路的格尔木至拉萨段还没有开始施工,但是徐家树的镜头之下已然有了汽车、西餐馆、茶座、游人这些意味着开放、意味着发展的新事物。年轻喇嘛的房间里甚至会有西方流行男歌星的照片。有些家境不错的喇嘛也会购置电视机、收录机、音乐磁带。但是,藏区的人们淳朴依旧,他们对这些西餐馆这些外来事物也充满了好奇,面对镜头他们依然会觉得羞涩。随风飘扬、五彩斑斓的经幡昭示着信仰的力量,这是信徒和神灵之间交流的桥梁。那时的西藏,是处于开放的动态之中的。正如徐家树所说,拉萨“八廓街上人群川流不息,当地送货拉菜的小贩、购物的居民和牧民、衣着明显不同的内地和外国旅行者们,还有目不斜视、专心转经的喇嘛和信徒们,所有这一切杂糅会聚,形成一幅喧嚣却奇异的俗世漫卷”。十年前,徐家树再次去西藏时,“一路发现变化巨大。这种巨变不只在西藏的主要城市,也发生在大小县城,甚至草原牧民的生活也有了极大的不同。原因之一是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已经通车,人们到拉萨旅行,没有了翻越五千米雪山的艰辛,坐着充氧软席,品着中西大餐,隔窗观赏高原的美景。”掉了门牙的可爱的小喇嘛也会那这扫帚学歌星手握吉他唱歌。那时的西藏,美丽依旧,虔诚依旧,但是无论是喇嘛还是信徒抑或普通的藏民甚至是年幼的孩子,脸上的高原红依旧,只是,他们的眼中早已褪去了那一抹初见生人的羞涩。想必,由于交通的发达,游人增多,藏民们对于外来人士早就习以为常了。我觉得,徐家树用镜头记录下的西藏记忆,也正是西藏这三十年来的变迁影像,是一方水土的历史。所以,墨脱通车了,我们当然还要去西藏,因为到时候,你又会看见另一种不一样的西藏。

一见钟情的图与字

喜爱书籍的人,对于一本书的一见钟情的感觉不会陌生。但是眼见书籍越出越多,装帧越来越华丽,一见钟情的事情,却乎见少。从我对于书籍的挑剔不仅有文,有字,有图,还有装帧、用纸、开本等等细枝末节的东西,有时候对于文字的苛求盖过其他的因素,因此如对董桥先生和木心先生的文字是一种挚爱,他们的著作可以素颜,可以木讷,但是不可以俗丽,因为他们文字的劲道,盖不可沾染些许胭脂,沫沫红尘。但是对于摄影图集的苛求,于我有一份不讲情面的吹毛求疵,画面很美的影像记录,必然要配以合适可心的文字,包括排版印刷字体的选择,都必须入眼才会爱及。《那时-西藏》起初的抢眼在于封面的力道,瞬间的引力让我确定的告诉自己一定要收藏这本书。尽管我对于徐家树先生的文字和摄影一无所知,但是我甚觉封面这一苍茫人像的目光之中,我一定和徐家树先生的感触是想通的。有一点年纪的人也许都还记得多年前罗中立先生的《父亲》,那是一幅油画,也是我极其喜欢的,但那幅画的焦点并不在眼睛,而是在父亲那只端着碗的手。岁月沧桑雕刻的深刻,传达的意蕴是不同的。徐家树先生《那时-西藏》以此幅人像摄影作书的封面,我直觉他所传达的一种无言的东西,瞬间直抵我的心中。一见钟情于此书的图,遭遇。是我的欣喜。展开此书,看到的画面和文字,是另一种彻心的痛与悟。这种感觉,是有过藏地之旅的人,尤其是翻山越岭多次进出藏地的人们所熟知的。蓝天、高原、飘云和布达拉宫的神圣都不足以震撼的心灵接纳,那是一种静静观看藏人在礼佛、拜谒、转经、转寺、转山之中的敬仰、钦佩和思考。每个人在面对这些活生生藏人的虔诚时都不无敬佩,在经历一场场浴佛礼节之中的万心归一的瞬间能量,都会叩击我们自己脆弱的心房,我是为何而来到这世界?我的生生死死会不会有天神在主宰?藏人安于一种简单却至高无上的信仰,他们的心安何处?我的心,又归何处?我曾经去过拉萨,去过日喀则,去过纳木错,曾经骑行拉萨,沿着拉萨河慢慢地想这些想也想不明白的问题,想也想不完的问题,在大昭寺广场上,静静地坐在光滑的石板地上,看着旁边藏人在磕着长头,拉萨的阳光透明地垂射、斜射,然后落日,然后黑夜,磕头的藏人们只是重复他们的虔诚,时光的流走中,我在一旁检点着自己的无着无落,我有信仰吗?这样的问题让我陷入冥想,然后无极。徐家树先生在书中放入了他所拍摄的藏人、藏地和寺庙,更多的是对于藏人眼神和动作的捕捉,他用镜头语言的纯粹,描沐了他在三十年间往返进出藏地,所看到所遇到的一种状态。这些勾起我自己的西藏记忆,对比之下,我对于自己西藏之旅的所思所想,太过浅显和苍白。因为对于藏地的一种触目,感受到源自内在的惊心,徐家树先生为自己的摄影生涯找到了一个圆满的出口,他的心灵深处的感悟,藉由书中所载的文字,表达的很清晰。“旅行为自己提供了一种‘退出和复返’的过程,从身不由己的凡俗生活中退出,让肉体和精神复返到超然冥想的境地。在冥想中,就能体验到时而强烈、时而宁静的心灵撞击,在探索中,往往能寻找到自我回归的生死含义。”“西藏,我自知与你的缘分未尽。在未来,我们或许很快还会相见。但是见与不见,时光也无法将你从我的生命中抹去,在你的腹地之中穿行,是一次我与大地、神灵、自我的对话。”内敛。奔放。这样的文字,我一见钟情。

藏地旅人

藏地旅人——《那时·西藏》编辑手记文/李林寒二〇一〇年从甘南回来后,我写过一句话,“人有时候需要的东西很少,满眼青山即可”。那是坐在沿着夏河谷峪疾行的大巴车上想到的。窗外即是清澈而奔腾的夏河,河两边是青黄相接的青稞地、油菜地,再远处是绵延的青山。青山之上白云悠然,天穹苍蓝……第一次去藏区,内心便被震动,久久不能抚平。后来的某一天,搜寻关于甘南的文章,找到了一篇游记。写道:“街上已空无一人,暮色渐浓,凉风习习,银白色的月亮,也已升起在高原暗蓝色的夜空中。月光如水,混合着暗淡的黄色街灯,照亮了高低不平的碎石街道……极远处,隐隐约约地传来低沉的声音,好像是天际轰轰的雷鸣,又好像是在夜空中巡视的天神轻轻地相互召唤,细听之下,却是诵经声。我缓缓西行,独自一人步入已成黑色剪影的庙群之中。灰紫色的暮色衬着暗蓝色的苍穹,大群乌鸦在高大的白色佛塔、红褐色的石块和黑白相间的大小殿堂上空盘旋。诵经声一点点近了、清晰了。它们从大经堂的高高围墙中传出,如海潮汹涌,一阵又一阵,低沉而有力,永无穷尽。我孤独一人,站在暗蓝的苍穹下,沐浴在银白的月光中,沉浸在虔诚的诵经声里。我的内心,突然之间如灵光一闪,同时出现一种无可名状的平静和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同时出现,如灵光一闪!”读完几段,立时被吸引,同时我脑海深处某种关于藏地的记忆被牵扯出来,然后看到了作者关于藏地的摄影作品,年迈而肃穆戴着水晶石眼镜手持转经轮的老者,低眉含笑走在晨光里的红袍喇嘛,拜倒在雪野里的磕头人……那个夜晚我难以入睡。因为内心某些巨大的震动。一个移居海外二十余年,年近七十的华裔摄影家。也是因为某种机缘,从三十年前就开始深入藏区,通过镜头和文字记录那片让他毕生难以忘怀的净土尘缘。通过网络我结识了这位远在南半球澳洲的摄影家徐家树先生。 于是在后来长达一年的时间中,我们来回有无数次的邮件、电话沟通出版的细节。直到,二〇一三年七月在兰州谷仓当代影像馆见到徐先生本人及还在散发着墨香的书《那时·西藏》。一切仿佛就应该是这样,我们一见如故,他还是照片上的样子,神情矍铄,言辞谦逊。谷仓当代影像馆的朋友正在忙着《那时·西藏》首发仪式及徐先生的摄影展《云水木石之道》的准备工作。我们于是在摄影棚聊天,聊那个遥远的年代。他和朋友李兆民先生跟我讲起去西藏的故事,第一次去藏区灵魂的震动,在高原突遭昏天黑地的暴雨,车深陷在距离拉木措湖几百米的地方而无法抵达,以及那些路上遇到的善良的藏民朋友……三十年过去,镜头中那回眸含笑的红袍少年,那在雪山脚下戴着红头巾站在花海中挤牛奶的姑娘,那匍匐在尘埃中面目慈祥磕头的老妪,那马背上呼喊奔驰的长发汉子,那一缕缕随风飞扬的经幡,那一盏盏酥油灯,一声声晨光里的祈祷……这些记忆,如今都像时光的碎片落入这本书里,它们有时像高原上回旋的风,像低垂的厚实的积雨云,像地平线上绵延的雪山,像清澈见底的河流,像静置的倒映着苍穹的海子,像一只孤独飞过的鹰,像一枚尼玛石。三十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近半生的年华。可他却一直坚持往返信仰之地。从北半球,到南北球,纵然踏遍千山万水,他依旧会远渡重洋,往返藏地。摄影评论家王瑞说:“徐家树将其过客人生的斑斑行迹,凝结为图文符码,镌刻成一部情感心经,以超脱世俗的态度,丰富了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于是藏地便化作了徐家树人生时空中的那方心灵原乡,在那里,他获得了生命的满足。”或许就是这样,在藏地,徐先生跟许多人一样,找到了心灵原乡。于是再难以割舍,即使当他举家迁徙海外,即使他身体健康出现严重问题。依然无法阻挡重返藏地。后来在《那时·西藏》的摄影讲座上,徐先生说,无论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无论什么样的镜头和技术设备,好的摄影都是用“心”的摄影,摄影不是用镜头去看世界,而是用“心”。如果上苍能给他更多机会,他还要继续走下去。首发仪式和摄影展开幕现场,集聚了当年去藏地的一帮老朋友。谷仓艺术馆的创办者王西野先生回忆起上次在谷仓举办徐先生《视境》(二〇〇六年)摄影展的场景,一切恍如昨日,大家不禁慨叹。不过他们正打算活动结束后,继续新的藏地之旅。此时,他们已然在路上。多年过去,他们依然相聚,依然踏上西藏朝圣之途。他们,才是真正的旅人。草于二〇一三年七月底徐家树简介:澳籍华人,摄影家,翻译家,旅行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第130届国际摄影展银奖(曾在CCTV《新闻联播》中报道)、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协会全国摄影展览银奖(1991年)、美国“Communication Arts”杰出摄影奖(1992年)等。作品曾登上《经济学家》杂志2003年1月封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机缘巧合,有幸前往西藏,并为此着迷。三十年间,不惜远渡重洋,多次往返信仰之地,用无数张影像和随行记录,向藏地虔诚朝圣。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63307/

那些想去还没有去的地方

在暖洋洋的阳光底下,坐在村里的小屋里看完了这短短14多万字。照片是颇具震撼力的,文字也是写实的。这种写实,不身临其境,应该无法感同身受。书里有那些我去过的没去过的地方。30年,西藏的改变甚至遍及乡村,但却能依稀感受到当年作者的那份情怀。也许在今天,你花一个星期去拉萨看看布宫,去纳木错看看海拔最高的湖,然后在去江孜的路上欣赏一下神湖羊卓雍错,你觉得你到过了西藏。可你看到的只是西藏的那层面纱,而却无法了解真实的西藏,真实的高原。直到我在村里,看到村民聚会喝青稞酒,看到跳锅庄、过林卡,还有那深深埋藏在内心的信仰。那些长跪的人们,用那磨出茧子的皮肤,诠释着虔诚这种早已在内地消失的东西。这或许才是真实的西藏。还有半年的时间,此时此刻,真觉得你不在一个地方呆上个半年十个月,根本就不算来过。对了,那些我没去过的想去的地方。古格王朝遗址,冈仁波齐峰,珠峰,拉孜的5000km路碑,琼结县,昌珠寺,山南扎囊县桑耶寺。慢慢来吧。慢慢地,走在这片高原上,慢慢走就好。唵weng嘛ma呢ni叭bei咪mi吽hong

致我们终将成行的西藏之旅

读书、写字、旅行……愿我们能找到心灵的解脱。在几年前,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想要去西藏的欲望几近将我击垮。煞有介事做着攻略,积极响应旅行群里的出行计划,和父母沟通,寻求理解和资金支持。因着灵魂的困顿,因着对未来的无力和恐惧。因为西藏,他们说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在那里,灵魂会被洗涤;在那里,困住你的牢笼会解脱;在那里,神明会为你指明方向……在近几年,这些美好的向往却渐渐被批评所覆盖。去西藏,越来越多的被指为装逼。包括最近被吵得沸沸扬扬的“穷游”“旅游婊”。西藏不再是虔诚、朝圣的所在。他被目的不明的旅人占据,逐渐商业化、世俗化。在书中作者谈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忧虑。这或许是一个无解的命题。作者选择少有人去的生僻景观来丰富自己的旅途,丰富本书的内容。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时代,我们该如何描述它并借以解析我们日渐苍白的心灵生活”,我总天真觉得什么样的人遇见什么样的世界。保持你对西藏的虔诚与信仰,定然会看到你想看到的。这本以图像、摄影为主导的书,内容比普通游记要深入很多。作者多次去西藏拍摄。文中很多对藏人、喇叭们的描写,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这些比旅途中的艳遇更有意思,更令人心驰神往。作者不是泛泛的观光,而是深度探寻人文、宗教。透过镜头,展现出来的有美,有专注,有乐趣,有无奈,但无一不是真实的生活。我很喜欢作者关于藏族家庭、喇叭、修路工人的介绍。书中描写的修路工人,代表着物质生活贫瘠的人。他们无暇顾及精神生活。生活无奈,对佛的虔诚是唯一的精神支柱。佛教前世、今生、来世的因果教义是唯一的解释。于是继续承担着,修行者,跪拜着,希望今生的虔诚换来来世的好生活。而那些生活富足的人,“想要寻回生命存在的自我价值。在极限中挑战,以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是旅人与藏民的碰撞,却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心灵解脱的渴望。其实很有趣,几年过去后的今天,我仍然还没有去西藏。当年的狂热骤然冷却,似是在别处找到寄托。并非说不再想去对西藏,只是像作者说的那样“不着急,一切都来得及。”或许还要再等几年我才会去西藏。在一个时机、心境真正合适的时候。我不再急切,因为我知道,它终将成行。

我们为什么去西藏?

我也曾经很想去西藏。脚步却总是被各种缘由羁绊,无法成行。后来我觉得,这只是借口。事实上是自己困住了自己罢了。可每当下班的当口,站在拥挤的地铁中,听着列车与铁轨撞击摩擦,发出刺耳的嘶鸣,感觉整个人生接近崩溃了。回头看看,所有的人都在忍受,忍受身体的挤压,浑浊的体味,忍受着一天的疲惫,忍受着黑夜,以及比黑夜更黑的东西。这一切,似乎无处躲藏。好似你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注定要被城市吞噬,被卷入生活的琐碎之中……假如你对这样的生活持有丝毫的怀疑的话,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话,在快与慢,在喧嚣与宁静之间,在浮华与真实之间,你会如何抉择?如果有答案,请在内心认真地告知自己。并遵从内心的声音,去追随,去改变,因为任何时候都不晚。我有一堆这样的朋友,他们的惊人之处在于,能从这些庸常的生活规则中跳出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他们不是停顿,而是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活着的方式。他们在别人看来不过是从一个怪圈跳进了另外一个怪圈,可生活还在继续,他们已然不是原来的他们。比如他们中那些热爱西藏的热爱在路上的人。他们无论乘火车,骑行,搭车,徒步,自驾,无论走多远走多久,他们总会听从自己的声音,行走。我当然要再次提到《那时·西藏》的作者徐家树先生,他年近七十岁,早已于二十年前举家移居海外,但毅然会从生活中抽身出来,从南半球到北半球,深入藏地。尽管他已经往复藏地走了三十年。忽略他的年龄以及他国际摄影师的身份,西藏对他意味着什么呢?究竟是什么使得他如此执迷?当他从澳洲的冬季踏过万水千山赶到北半球这个国度溽热的夏天时,他早已准备好了再次站在这世界的极高之地,他也会再次行走在这属于鹰凖、经幡、酥油和雪山的最接近天堂之地。我似乎已有了某些答案,而更多的答案或许都在这本书里,在那些令人震撼的摄影作品中,在那些犹如时光碎片一般的文字中。这本书记录了他长达三十年的西藏之旅,关乎记忆,关乎灵魂,关乎那些逝去的年代。而这些被记录的恰如岁月的一面镜子,在经过时光洪流的磨砺与淘洗后,被留存,没有浮华和喧嚣,只有默默的倾吐和聆听。这本书呈现的恰恰是这样一个迷人的西藏,只是它曾经存在,而今再也看不见。很多人想去西藏,很多人在去西藏的路上,很多人已从路上回到了庸常的生活之中。可西藏留给了我们什么?我们留给了西藏什么?旅行给了我们什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活着的方式?这一切问题,或许没有答案,或许要用一生去寻找。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的。生活周而复始,重要的是,你有一颗在路上的心。8.29

穿越时空的西藏影像

西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这本书的作者用他的镜头,拍出了一般人无法拍出的影像,这个摄影过程似很难用技术、经验、手法来定义,看完本书,个人感觉有种“天启”般的灵性,从作者接触藏地之始,就跟随着他的生命历程。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西藏一直在他心底,他要远渡重洋前来朝圣。每个人的双眼都是一只独一无二的镜头,只有他,才能够拍出这样的影像,带给人这样的西藏记忆。书的文字简洁,看似是随意的记录,却像是在时间、空间双重纬度的一种牵挂、思念,是内敛的,是平实的,潜藏的力量却如思想的洪流,无法估量,书中的照片更是展现了三十年大跨度的西藏的人、景、物,三十年过去,而记忆不变,好书也会永恒。书的封底那句话很震撼:“在这里,记忆冲破时空的枷锁……在这里,失落的信仰终被寻回……”国家地理的每本书都让人期待,值得收藏的好书!

生命面前你怕什么

生命面前你怕什么题目有点怪?是的,这是在为徐家树先生的《那时西藏》写书评,又不完全是评价一本书,因为一本书既已诞生始,意义留给无数读者去品味,价值留给岁月去沉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这又不是一篇传统意义的书评,因为世界万千,如恒河沙数,归来去者皆管中窥豹,只见其一斑,生活的面纱正在一点点展开,年轻的我实在说不上什么。两天后我就要出发,去每年一次的旅行,去年的这个时候是在尼泊尔,过几天我会飞到中欧,说为什么每年都要走走停停,因为我倦了。曾经就读于国家重点实验室,曾经研发过国家一类新药,但最终发现经历的那些辛苦,却都抵不过面子上的迎来送往让人内心扭捏苦恼,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每年一次的远游。在一次环东北的长途旅行里,接到高中同学的电话,说他年届不惑的父亲病危,我当即买了回家的车票。之后的几天,我都在清真寺里陪伴我的同学,还有他裹着白布的壮年父亲的遗体。早些年,那些离去的都是上了年纪的祖辈,近些年,相继有同学的父亲,朋友的母亲撒手人寰。今夏,一位经常通晓加班的同学于婚礼前一个月,心脏病发不治,比我大四岁的表姐被发现宫颈癌晚期。每天都有生命在终结,那渐渐加快的节奏,让我感到有些怕了。我怕青山未曾踏遍,我怕沧海未逢桑田,我怕我未曾真正的活,我怕恩人未曾回报,我怕爱人不再开心。曾经看过一篇图片报道,两个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喇嘛在纽约Vager画廊里用各色矿石粉砂堆积药师佛坛城。堆筑坛城的过程相当复杂,先用画笔在画布上拉出框线,在用纯净的矿石沙粉按颜色堆积,喇嘛们呕心沥血接连数月。当一幅色彩斑斓极为精细立体画卷完成之后,这个用沙子描绘的美丽世界将毫不犹豫地被扫掉,倒入河中,化为乌有,归于自然。这种伴随重大法事而产生的宗教仪轨,揭示了世间所有辉煌的成就,瑰丽的画卷都是因缘际会的世相,众生无常,不应有喜,往来无悲。人们都会欢喜地迎接一个生命的到来,却不留意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的消亡,藏族朋友看待人的死亡会稍感轻松,死者并没有远离我们的生命,只是进入了他/她的轮回,他/她今生所有的繁华,都不过一掬细沙。在西藏搭车,路过美丽的然乌湖,丰沛的降雨也使当地的植被茂密覆盖率高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到每年春季或者秋季,海拔六千多米的山顶有皑皑白雪覆盖,雪线从山顶一直延伸到湖边,而山上广泛分布的针叶林则在未消退的积雪中呈现出层次丰富的色彩。降雨的丰沛加剧了山体的风化与坍塌,那些杜鹃花、针叶林从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山坡上再一次生长起来,按照海拔的高度重新分布,重新绽放。今年工布江达发生了死伤严重的矿难,那些生命化成山体的一部分,那些名字隐没在新闻的数据里。本来引进内地毁灭式的资源开发模式就收到藏族朋友的诟病,但即使如此依然挡不住开采自然资源的脚步。矿山、水电,科技的手段一点点进入高原,改变着那里的生活和社会。街上放的是技术低劣的midi混音,小喇嘛拿着内地流行的香飘飘奶茶,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文化的事不知多久能够完满地轮回。重新回到深圳,我失去了工作和收入,却开始读懂了木心的文字,从悲观里看透,从悲观里获得温暖和力量。一次木心作品读书会,一位姑娘在朗读了一段哥伦比亚倒影之后,问不知木心在天有知会如何看待今天的世界,彼时李天一未判,夏俊峰尚存一命。其实回头看中国的历史,多具有玩笑的意味,认真真的会输,输掉家国性命,人类诞生不足百万年,有史册记载的文明也不过数千年,近百年的历史真的只堪一笑。说了许多生命,和轮回,回到这本书。西藏是永不落幕的摄影主题,从庄学本,到杨延康,从赵嘉,到徐家树。其实摄影说到底,我看是一种参悟。世间美人、美景,拍摄之后留存于底片和硬盘,底片会损毁,硬盘会崩溃,永远留存的,只有回忆,而回忆又因人而异千人千面,人又活不过岁月。摄影本身也是一番轮回,千辛万苦创造的背景和环境,最终方按下百分之一秒弹指一挥间的快门。但按下快门却也只是摄影刚刚开始,后面要冲洗胶片输出数码,要交付展示倾听回馈,只有在获得了观众的回馈和认可之后才算完成了一个轮回。然后摄影作品的语言和境界,留在观众深刻的印象里,在观看者生命里发生下一个轮回。这本书也伴随文字,和丰富的思考,我想起约翰博格在《另一种方式的观看》里说起简单的图像易懂却难得深刻,复杂的图像必然伴随语言的诠释以避免复杂背后所伴生的歧义。徐家树先生在文字里讲的是摄影以外的旅途和生活,寻访洛克居所,偶遇麦克山下,年届花甲战胜癌症,游记?摄影书?散文?这本无法定义的书更像徐家树先生自己的《约伯记》:“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莫问是缘是劫,生命本就是场考验。哭丧着脸写了这么多,前列腺痛啊!发现搜狗输入法有了掀桌的表情 (╯‵□′)╯︵┻━┻ 老子不写了!PS,为何只给本书四星?我很少给五星的,从本书的形制来看徐家树先生一定还有更好的照片没放出来,至少没有系统地放出来,期待以后还有更好的作品问世,到时看情况是否多给一颗星。hiahiahia!再P,本书装帧优美,心里给加上半颗星,出版方勿谢!又P,书评大概这么写会及格么? 求爱抚,望慎拍。还P,有人说能不能把诗歌作为书评,我看可以。附上拙作。《生命与游记》一滴水滴落黑色的悬崖我感到生命 不妙一阵风卷起红色的袈裟我看到菩萨的 微笑紫色的唐卡黄色的宗教河床里一切 珠宝和流沙都来自冈底斯的荣耀匍匐 叩首 向圣城的拉萨拥抱 告别 向看不见的心跳

退出和复返的过程

推荐序是摄影评论家王瑞写的,里面有一段关于旅行的解释:旅行为自己提供了一种“退出和复返”的过程——从身不由己的凡俗生活中退出,让肉体和精神复返到超然冥想的境地。在冥想中,你就能体验到时而强烈、时而宁静的心灵撞击;在探索中,你往往能寻找到自我回归的生命意义。我很喜欢这段,对旅行的描述,我也认为,想脱离凡俗的生活,还是要到像西藏的这种地方,体验这种在宗教中能得到冥想的地方,感受在这种生命可以很容易逝去的地方,有怎样的归宿。细看这本书,或者说这个影集,还是能看到西藏的包容与多彩,那个做鬼脸的小喇嘛,晒佛节上漫天的经幡,错落的阳光下恢弘的布达拉宫。不过有点瑕疵要说一下,没有西藏夜景的照片,我是个不爱摄影的人,我去西藏的时候,有夜里行路的经验,关上车灯,西藏的夜,真的分外安静,没有人造灯光的污染,银河好像就在手边,好像你踮起脚尖就能摸到。在林地附近的山上,我们还遇到过高傲淡定的雄鹿,他头上美丽的大角,向我们宣告,它才是这片林地的主人。书中的文字,都很实在,描写拉萨的一段“八廓街已如同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一般,成为游人和购物者的天堂。”而那些游人到不了的“被遗忘的”古城,古老的唐卡,头顶厚重珊瑚珠的少女,也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西藏。扣的那一星,是因为我讨厌站在朝拜人前面的拍摄视角。不知道何时开始,有人开始面对朝拜者拍摄他们,这种照片或许很震撼,或许能表现这些五体投地的人的虔诚,但我真的觉得这缺少对朝拜者,以及对所朝拜的方向的尊重。

非常西藏非常美

很震撼的一本书。手里捧着《那时•西藏》这本沉甸甸的图文集一口气看完,我感觉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美。首先书的装帧、印刷和设计都非常精美而恰到好处,这是直观的第一印象,而除去这些包装形式不谈,在内容上我认为有以下之美:深沉之美。那么多游客涌向西藏为了什么?在去之前,西藏可能是一个符号,去之后每个人却有着不同的感悟。西藏是信仰之地,三十年前作者开始藏地旅行,用相机和笔记记下了藏民饱经风霜雕刻的脸,记下了他们虔诚的内心,也开始了对信仰和生命意义的探索。意境之美。作者是摄影大师,在构图、光线等摄影方面的精彩自不需赘言,然而书中文字对比图片毫不逊色,图文相得益彰。因为我很爱看另一位摄影师的文字儿,觉得摄影师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观察力与视角,写起东西来要超出很多专门写字的人一大截儿。这算题外话。抄一段举例吧:“在离拉萨这么近的著名大寺庙哲蚌寺里,居然是这样的宁静、祥和,似乎时光在这古寺里已停止流动了几百年。我正在感叹着眼前苍老与稚嫩如此完美融合的景象,忽然一扇白色门帘揭起,走出两位身着红色僧袍的年轻喇嘛,他们静静地靠在木栏上看我这个闯入佛门净地的俗人。木栏上随意搭着的僧袍和喇嘛倚靠的位置,错落有致,和谐均匀,显出一种无法言传的意境。”书页翻过来,正是这样的一幅照片,让人不由凝视,跟随摄影师的眼细细体味那时情景,一种滋味涌上心头。历史之美。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白居寺、昌珠寺、桑耶寺……包括在玉树地震中毁掉的年代久远的结古寺,一座座寺庙不止是名字,背后更是一段段历史。也许你到过西藏,但也许你没这么深入,也不曾了解这么多,作者将每一座寺庙的故事娓娓道来,天地悠悠,白云苍狗。人情之美。除了藏地风土,作者更特地拿出篇幅,展现淳朴的藏族民风,腼腆调皮的小喇嘛,祈祷的信徒,劳作的藏族姑娘……,描述了作者的藏族朋友和族人的运动会,素不相识却把炕让给作者一行睡自己去别的喇嘛家挤几天的年轻喇嘛……。照片中年长者有生活的负重,而孩子们无忧无虑,纯真快活。于我印象深刻的一张照片是,在苍茫的雪地里,喇嘛们大红的僧袍上都落着薄的一层雪,密匝匝地背对着镜头。而一个小喇嘛却转过头来,伸出舌头,做了一个可爱的鬼脸。三十年时光过去,关于西藏,关于信仰,关于神,这些变化从前后两组晒佛节的照片对比中我们可以窥出端倪。书越看到后面照片越来越见艳丽,而第一部分展现的那个神秘、苍凉的西藏却越来越遥远。今天打开豆瓣,顶到首页的一篇日志是关于“拥挤的珠峰”的,通往珠峰的路已如二环一般拥堵,作者是幸运的,得见那个原始的未经浸染的西藏,也许在年轻的我们,西藏的某一些东西已经无缘亲见,以及世俗的我们,无法如作者这样深入地行走藏地,幸好还可以拿起这本书,一窥藏地变迁,领略藏地风情。不管你去没去过西藏,我全五分推荐。

爱之书

朋友李林寒从北京邮往重庆,给读大学的儿子先读了,寒假带回来,我放下了手中读的其它书。三两天就读完了,可以说,这是一个爱上西藏的山水和西藏的人的摄影人的心灵归依之书,他手中的镜头就是他心中的热爱,而书中的文字,便是爱的由来!


 那时 · 西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