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 · 西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508641270
作者:徐家树
页数:228页

作者简介

在这里,雪域之天堂触手可及。
在这里,记忆冲破时空的枷锁。
在这里,人们思索过去和未来。
在这里,失落的信仰终被寻回。
一本书,一个人,一份坚定的信仰,一种彻悟的力量。
一百余幅穿越时空的藏地影像,带你探寻三十年秘境记忆。

书籍目录

【推荐序】朝圣记:影像与文字镌刻的天路心经
【缘•生】
夏河的夜
唤起内心的诉求
晒佛节上的信徒
与神耳语
【漫•行】
沱沱河边
停靠那曲
经幡
宫殿的山
记忆拉萨
那一瞬的虔诚
哲蚌寺里凝固的时光
朝圣布达拉宫
绿松石镶成的雍仲
“318”往事
白居寺佛眼
藏王的子孙
寻找昌珠寺
桑耶寺渡船
再逢晒佛节
藏地那些人儿
老朋友贡太
郎木寺法会
梵天的云
【尘•隐】
远离喧嚣的小镇
被遗忘的古城
六月血祭
约瑟夫•洛克曾经来过
【后记】我与西藏

编辑推荐

在这里,雪域之天堂触手可及。在这里,记忆冲破时空的枷锁。在这里,人们思索过去和未来。在这里,失落的信仰终被寻回。一本书,一个人,一份坚定的信仰,一种彻悟的力量。一百余幅穿越时空的藏地影像,带你探寻三十年秘境记忆。

前言

【推荐序】朝圣记:影像与文字镌刻的天路心经三十年前,在兰州工作的上海人徐家树首访甘肃藏地的时候,中国的西部交通大概还像古代边塞诗里描绘的那般闭塞。那次出行,不仅为其生平的首度地理和文化之探险,更开启了徐家树的天灵之门,随着他之后的屡屡深入藏地,别致的藏地人文图景化作一腔精髓,逐步塑造出日后成为摄影家的徐家树之个人创作的标志性主题与美学风格。在当今交通便捷的迁徙时代,南来北往的时空旅行,不仅是置身别处的外在事实,更是一种触景生情的心境感悟。人生之宿命,或许就是世间之过客。而何为家国?人生旅途上的芸芸过客,凡游走于所到之处,若能得自我的心灵介入和感情参与,便正所谓“心之所在,即是家园”。在安身立命于亚洲的中国上海、北京、兰州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之际,徐家树向往的灵魂之所在,竟然是离天最近的无边藏地,若果在那里真真抵达了他理想的精神归属,则不啻为一种人生之幸。徐家树在书中以文字和影像记录下当年藏地行旅之所见所闻所感,这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影,就如藏人信徒一步一拜的虔诚朝圣征程,奉自身的血肉精神献于五体投地的漫漫长路,付之为一种超现实的人生寄托,融入切实的现世生活。如此,徐家树将其过客人生的斑斑行迹,凝结为图文符码,镌刻成一部情感心经,以超脱世俗的态度,丰富了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于是藏地便化作了徐家树人生时空中的那方心灵原乡,在那里,他获得了生命的满足。哪怕这一切终归还是一个旁观者的视觉影像,但经由他亲眼目睹的感光、饱含情感的显影和浸入心像的定影,那幅幅藏文化照片的浮图佛图,终得演化成精神层面的佛陀浮屠,犹似佛眼透视着世俗红尘。徐家树自言其著述“一切皆由心发,无障无碍,真诚流露”。于是,阅读他手写手摄的此书,感受那时西藏的原始与真实,我的感觉就如那年行旅到印度的佛教圣地佛陀迦耶,于婆娑冠盖的菩提树下,俯首拾得的一片脉络清晰而深远的菩提叶。三十年间光与影,八千里路云和月。徐家树镜头中的藏地图景,宛若能引起当代人如此之共鸣:旅行为自己提供了一种“退出和复返”的过程:从身不由己的凡俗生活中退出,让肉体和精神复返到超然冥想的境地。在冥想中,就能体验到时而强烈、时而宁静的心灵撞击;在探索中,往往能寻找到自我回归的生命意义。上世纪九十年代,同为《人民摄影》报的海外记者,我跟徐家树分驻美澳两地,互相写信通电话,神交已有十余载,而我和他却至今尚未谋面。期间他越洋邮寄给我两部他的译书(《世界的眼睛——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和《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我则为《大众摄影》杂志写过一篇关于他藏地摄影的评论文章,并在第九届平遥国际摄影节的一项策展中选用了他的藏地艺术影像作品。此番他特邀我为本书作序,吾欣然命笔,不胜愉悦。有法国某艺术家曾说过:“保留自己的感觉和情感的历史,等于活了两次,过去的将追回,而未来的也潜藏其中。”读过徐家树此书,信哉此言。徐家树的藏地情结,并未至此为止,他还借此书结尾段寄语:“西藏,我自知与你的缘分未尽。在未来,我们或许很快还会相见,但是,见与不见,时光也无法将你从我的生命中抹去。在你的腹地之中穿行,是一次我与大地、神灵、自我的对话。世间变幻,那过往的藏地影像将永存。”于此,我谨以藏语的“六字真言”遥祝挚友徐家树兄——唵、嘛、呢、叭、咪、吽!王瑞摄影评论家、策展人、摄影家2013年4月7日写于洛杉矶桴舍

内容概要

徐家树,澳籍华人,摄影家,翻译家,旅行家。
国内最早深入拍摄藏地的摄影家之一。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第130届国际摄影展银奖(曾在CCTV《新闻联播》中报道)、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协会全国摄影展览银 奖(1991年)、美国“Communication Arts”杰出摄影奖(1992年)等。作品曾登上《经济学家》杂志2003年1月封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机缘巧合,有幸前往西藏,并为此着迷。三十年间,不惜远渡重洋,多次往返信仰之地,用无数张影像和随行记录,向藏地虔诚朝圣。
出版作品:《水云木石:风光摄影之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译著:《世界的眼睛》(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年)《 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1-4)》(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年)

媒体关注与评论

那是一种最直接的表述,最本质的感叹,具有来自他内心掩饰不住的体貌特征。人与万物,万物与灵魂,在反传统的镜头里那么融洽地相处,并繁荣他的真理。徐家树的摄影作品境界表达了作者本人的达观思想,是对生命价值的宣誓与呐喊,对生与死的赞美。——尕军娃采访稿《徐家树:在一个地方与神耳语》徐家树将其过客人生的斑斑行迹,凝结为图文符码,镌刻成一部情感心经,以超脱世俗的态度,丰富了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于是藏地便化作了徐家树人生时空中的那方心灵原乡,在那里,他获得了生命的满足。哪怕这一切终归还是一个旁观者的视觉影像,但经由他亲眼目睹的感光、饱含情感的显影和浸入心像的定影,那幅幅藏文化照片的浮图佛图,终得演化成精神层面的佛陀浮屠,犹似佛眼透视着世俗红尘。——王瑞(摄影家)他是一位具有独特能力的摄影家,能从一切事物中发现美和规律,再通过他的摄影作品,表达出他个人的视觉世界。——澳大利亚摄影学会

名人推荐

“西藏,我自知与你的缘分未尽。在未来,我们或许很快还会相见,但是,见与不见,时光也无法将你从我的生命中抹去。在你的腹地之中穿行,是一次我与大地、神灵、自我的对话。如今,布达拉宫观者如云,大昭寺前游客成群,青藏高原不再神秘。但藏地在我心中,仍是一块圣洁之地。内心常祈求上苍,再赐我十年的精力和体力,让我能再次漫步于青藏高原,拍摄记录内心的感动和感恩。世间变幻,那过往的藏地影像将永存。”——徐家树

章节摘录

插图:


 那时 · 西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3条)

  •     因为《藏地密码》爱上西藏。在图书馆发现这本书的时候激动得傻笑傻笑再傻笑,然后带着愉悦的心情一个晚上的时间就看完了整本书。当时的心情岂是震撼所能形容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同样喜欢西藏的一个朋友,然后语无伦次地向他推荐这本书有多好看云云。在这里,你能看到最原始的西藏,最真实的西藏,最美丽的西藏,最虔诚的西藏,最壮观的西藏,最纯净的西藏。总有一天,我要用心灵触碰你。
  •     不知道去过西藏的人会不会有不喜欢的西藏的。西藏一直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也是一直没有去的地方。就好像推迟满足感一样,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留到最后来欣赏,至于什么时候算最后,没有定论。一上大学的时候就决定,把大学最后的时光,也是人生中最具纪念意义的一次旅游——毕业游献给西藏。大学三年过去了,中途计划过很多次出行,每次都会想到西藏,可还是想留到最后。视野和梦想进入西藏是从海子的诗开始的——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他说:在这一千年里我只热爱我自己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泪水使我变成花朵没有任何国王使我变成王座之所以一直不敢去西藏,其实还有一种担心,是怕自己再也舍不得离开那里,澄净的天空、没有瑕疵的云、安静孤独的黑夜,和那些看上去穷苦精神信仰却如此崇高的藏区的人。后来在《天下无贼》里看到刘若英在西藏朝拜的镜头时又心头一颤,其实面对自然,就像面对神灵,就像面对自己最深深的内心。西藏是否让人无法躲避?无处躲避。大学和杨一起去听了一个关于西藏的讲座,主讲人多次进藏,还在某次顺便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实在让人羡慕。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主讲人放给大家看的照片了,只有当时的心情还隐约可感,或者一直没变。杨也曾在2011年的暑假和两个朋友一起徒步去西藏,我看到的照片不多,他也没有经常提起那次的经历。也许需要我再次去填充他关于西藏的记忆。一年以后的现在,和爱人相拥在西藏的繁星下,想想都美妙至极,时间应该都不会再流逝。关于西藏的预想太多,寄托也太多,也许这样并不好;就像害怕失望就一直也没敢去周庄一样,现实要么超出预期,但大多时候会让人失望。今天是7号,和杨一起去先锋、万象看书,在万象看到了这本书,就顺手把它看完了。我说:我其实挺害怕去了西藏以后再也舍不得离开那。杨说,你不会。我知道,他了解我,知道我已经离不开现代生活。其实,他也知道,他自己何尝不是。也许,以后的日子里,当想去的时候,它可以作为收留流浪的我们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就足够了。像他说的。
  •     书中最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这句:米兰·昆德拉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重压下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为了人们最热切的期望,但我们却忽视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须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和精神;时常会觉得这不如意那不如意,但如果真的有一天上帝出现在你面前对你说:“虔诚的人呀,你想要什么?我都满足你!”,这时你能立马说出来吗?!欲望太多,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得不到。有个朋友最近跟我说他不想再过现在的生活了,太累。我能理解,因为要是换做是我,我肯定做不到:天天为了应酬喝得昏天黑地,忙工作忙到晕头转向。我劝他说:“折腾不起了,就放下,努力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没必要必须要达到什么标准,这也是种奋斗。”,见他不正面回应我。我又问他:“你奋斗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他说:“物质吧,也能起到让别人尊重的效果。”我有些生气了,说“奋斗了一辈子,每天都像你这样去折腾自己,你是会很有钱,物质条件是很好,但除了那些钱,那些纸,你这辈子还剩点什么?捧着这一大推钱进坟墓,遗言就是‘哇!看我多有钱。。。。。。不可悲吗?!”他没在回复我,而我也知道我说服不了他。折腾是必须的,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你得弄清楚你想要什么?!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带我走上了摄影记录之路
  •     刚从西藏回来,拍了一些西藏的风景,从作者的文字和照片读到不同角度认识的西藏。
  •     看到一个虔诚的西藏。不过自我介绍的时候把自己的泳裤照拿掉就更好啦
  •     总的来说,还行。图片是不错的,但是我还是觉得,一本好的、关于西藏的书,配合着图片,应该可以写到读者的心里去。
  •     照片一般,文字乏味空洞
  •     一本书,一个人,一份坚定的信仰,一种彻悟的力量。 一百余幅穿越时空的藏地影像,带你探寻三十年秘境记忆。 徐老先生用影像带我们领略了藏地独特的人文风光。
  •     唯美真实的西藏
  •     图片很美,好久以前的照片,看不到了,很赞。。。老西藏的样子
  •     照片很震撼
  •     质量非常好,里面的画面照片非常的美,让你了解到西藏的另一面,真实的一面,值得购买,喜欢!
  •     简洁而不简单
  •     买的时候正好有优惠,看到第一幅照片的时候,内心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充满力量。好的摄影不仅得有好的地方,好的景色,最重要的是能够表达人物和他们的思想,我认为这本书传达的就是这样一些好照片。西藏是我梦想的地方,有时间一定要去看一次。
  •     终有一天我也要去。
  •     在朋友那看到的,非常好的一本书,你可以看到一个超乎你想象的更美、更震撼、更丰富的西藏,先评,自己下单收藏一本
  •     真实的记录,还原一片净土
  •     凡事找不出因的果。总会说成是命中注定,把它归入一种缘。细想起来,人漫长的一生,总是会遇到很多事,或好或坏或平淡。种种遭遇,往往会决定人生的转折,影响一生的道路。难解的是,很多遭遇往往与细微小事相关,它们环环相扣,直到很久以后,才显示出必定的结果。一生中的起伏,冥冥之中,自有因果。
  •     美,贵…
  •     看到封面 就觉得好震撼
  •     西藏的震撼还是要到现场感受
  •     看之前没做太多了解,但是把西藏的信仰诠释的很到位。图片拍的不错,虽然不是买书之前想到的。
  •     图文并茂,了解西藏,了解摄影
  •     深入渐渐遭到现代化吞噬的西藏腹地,藏传佛教给藏民的救赎。
  •     片子不错,超出预期
  •     书和内容都很很精致。给人扑面而来的愉悦和清爽,很适合安静的时候读西藏。
  •     还行吧,文字一般,经幡系列照片好喜欢。虽然现在,布达拉宫观者如云,大昭寺前游客成群,青藏高原不再神秘。但藏地在我的心中,仍是一块圣洁之地!
  •     文字上没有多少可观的 但图片确实精彩 要是现场摄影展估计是震撼啦!
  •     忘记是哪个电影还是纪录片里说:你别看那些磕长头的信徒手上和脸上都很脏,但他们心里比谁都干净。
  •     图片多,内容少
  •     书的质量不错,包装很好外面有层塑料薄膜,书的内容没看但是翻了翻真的很不错
  •     普通的自我文字,图片也不 动人,多占很多面积,就卖书价可以卖的高些。
  •     看完感叹一句:不知道百年后甚至十几年后那时的“西藏”还在吗?
  •     好多震撼的照片,可是同样的角度,我就拍不出来。。
  •     一般般~没想象中那么符合我的阅读喜好~购买时完全是被封面这张图片给吸引了
  •     每一张照片都是可以看很久。
  •     凡是找不出因的果,我们总会说成是命中注定,把它归入一种缘。
  •     西藏,很少会想过去西藏,总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经历,还有好些事情还舍不得,不够纯粹。这本书的故事都是很多年前,一切正在变却未变的时代发生的故事,还有一些拍得很生动的照片对空白之处做了补充。现在的西藏,也不知道是怎样的西藏?以后或许会去。
  •     一本能让你认识在西部大开发前最原始的西藏之书。照片和文字各参一半左右,但照片拍得非常的好。虽然有点小贵,但书的质量很好,硬皮封、杂志纸质印刷,加上出色的照片,对于向往那片净土的朋友,这绝对是一本很值得收藏的书!
  •     2015年10月2日读,2015-315,图159。
  •     给别人的礼物 内容只是翻了一遍 以照片为主
  •     写的很轻
  •     值得珍藏的人文地理记录。那时的西藏更神圣,更纯粹。
  •     封面这张大爱,除了封面图,内文还是有一些不错藏地影像的。整书图片基本调性体现了老一辈摄影家的影像风格。
  •     在图书馆只看了图没细看文字
  •     文字相比照片来说,要逊色一点,整体不错。
  •     照片太赞了,文字功底也深厚。
  •     照片精美,且多是老照片。作者文字写的也好,
  •     每幅都特别好看!
  •     从西藏回来后读的这本书,每一张照片都能勾起我对那个令我神魂颠倒的地方的回忆,仿佛在那里就是人生高潮一般。经幡,红扑扑的脸蛋以及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我还想回去。
  •     三星半,那种对内心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动
  •     很有价值的一本书 值得一看
  •     1)文字内容朴质;2)摄影作品以人物为主,如果想欣赏到西藏自然风光的话,不建议此书,因为作者所要表达是主题并不是西藏天然去雕饰的大自然风光,而是写人文;3)书本身质量非常好.
  •     2017年第9本。收拾家里翻出来的集子,记得是2012年去西藏之前买的,几年之后的今天一手抱娃一手翻完了。最喜封面的无言之言,容颜悲苦,内心丰足,似有千言万语却无需说出。想起了大昭寺前磕长头的人们,信仰的力量让人心生敬畏,不由敬重。同时可以好好学习摄影构图。
  •     摄影不太懂也不是很有兴趣学习。
  •     很想再去一次西藏,这次带上阿发。
  •     一种经历
  •     中国国家地理这个系列都不错,图片都非常专业,尤其这本。文字读起来也不是矫情造作的,很喜欢。
  •     看太多关于西藏的美照,但难得遇到了灵魂~
  •     赵嘉的同名书似乎更好。。。觉得我会再去拉卜楞寺一趟,一个人。。。
  •     值得一看,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还能读到一些不错的文字。特别是谈到米兰昆德拉的那一段,深有同感
  •     目测还是不错的,因为送人也就没拆开看
  •     四星吧,因为我自身对这些文化的热爱,看的时候有时会热泪盈眶。
  •     西藏之路就是一条独立脱尘的路
  •     去年,去了西藏,那是个美丽的地方,人美景也美。很爱本之前的那段话,那段有关命中注定的话,有阵阵的共鸣。摄影集也美,但是远不如自己去行走
  •     买的时候没看清属于旅游和摄影方面的,本想买一本关于西藏的文学方面的书,粗略的看了一下,不过此书的照片和配的文字还可以。准备细读。
  •     纸张草鸡好诶~~~内容较少,摄影很好
  •     相片不错,文字很一般。经幡与人物印象比较深
  •      明年见 日光城
  •     值得一读,不到两个小时便读完,我的藏地情结愈加强烈了……
  •     顾盼。无言之言。皮鼓与珊瑚珠。
  •     心之所向,念之所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