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原与春时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
ISBN:9787302336945
作者:苏枕书
页数:323页

作者简介

人总是健忘,刚刚长大一点就忘记了少年时的哀愁幽愤,急于抹去昔日成长的跌跌撞撞与惊慌失措。而人生的确很长,变更与跌宕突然发生的时候,像失手打了精美的瓷器,无论多么痛悔都没有用。想时光倒流,回到上一秒,一定小心珍护?但一切无法假设,不可逆转。温柔的,唐突的,痛苦的,像一个梦。平静生涯里的一点波纹,曾经的无知与痴心,都不会再有。
《浮世绘:葛原与春时》讲述了少年的孤独、想象的风流、成年的况味、读书的虚妄,是作者多年的私藏。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折枝花满衣 1
陆桥旧事 1
陸橋 15
像鲑鱼一样旅行 26
私奔记 37
病人 43
夜航船 46
迷宫 53
无声戏 58
老去相逢
第二部分:杏花疏影里 65
青荼 65
槿娘 87
阿稚的书信 94
第三部分:只在此山中 102
从未存在的恋人 102
日月于征 111
黑盒子 120
葛原与春时 128
教授之死 135

内容概要

苏枕书,现居日本京都,爱好读书写作。已出版小说《岁时记》《不许流光入梦来》等,文化随笔《尘世的梦浮桥》《燕巢与花事》,译作《浪人》等。


 葛原与春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打开我的书柜,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不久前陈赋总策划送我的《葛原与春时》。朴素的书名,看不出写的是什么内容。谁写的?苏枕书,难道是那个曾在《人民文学》和《南风》等杂志发表过很多文章的美女作家?一看介绍,正是她,出版过小说和散文集多部。再一翻看,哦,原来是部写“少年的孤独、想像的风流、成年的况味、读书的虚妄”的短篇小说集。   这部短篇小说集共分3部分,每部分都根据所收小说的内容,取了一个很典雅的名字。我最喜欢第一部分。我觉得第一部分9篇小说的人间烟火味最浓,那个小镇、那个学校、那些人物、那些故事,与我的经历距离是那么的近,好像就发生在过去的我的身边,似乎我曾经就是故事其中的一员。比如第一篇小说《陆侨旧事》,就写得非常精彩,让我情不自禁地读了两遍,读完后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老家那个小镇的学校,又成为了一名学生,同学和老师的影子,以及他们清晰的往事,顿时全都挤在眼前显现……其实第二部分的小说也很不错,特别是那种古典小说的笔调,让读者似乎穿越到了小姐相公、刀风剑气的时代,那个时代江湖纷争、故事传奇、情感迷离。第三部分的小说主要是写成长与爱的况味,《从未存在的恋人》这篇让人印象深刻,写出了爱情在现实面前的尴尬与无奈,揭示了现实生活有时比想像的还要乏味。   清楚记得作者在别的书本上说,苏枕书这个名字取自“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可见她内心世界的雅致与文艺。我在阅读这本看似朴实无华、其实韵味悠长的小说集时,最后竟联想起 《牡丹亭》中的几句:“风微台殿响笙簧。空翠冷霓裳。池畔藕花深处,清切夜闻香。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余阳。”(发表于山西日报,作者龙玉纯)
  •     看这书的时候有点自惭形秽,作者其实只比我大了不到一年,但文风笔调,观人叙事的况味已然不是这个年纪所有的了。一直羡慕这些早慧,有超越实际年龄眼光和况味文笔的人,当我还在为某些情思自我消耗的时候,她们已经走的更远,看得更深,做的也更好了。就比如我看到作者写到的一句话正好与我当下心境相合,兴趣相投,一看落笔时间,早已是几年之前,也曾翻过枕书的日记,她也看戏,看昆曲,看现场,也是好几年前。你看,我到现在才参悟的,别人或许早就给出了真言,而我做着拾人牙慧的事儿。但我也不会妄自菲薄,毕竟各人有各人的经历和背景。其实我很羡慕有家学渊源的人,若父母亲戚中有至少一位爱诗书,通文理的人,该多好,有人与我授业解惑,细细道来,指点我该读什么书,该养什么性,也不至于走了这多歪路后才慢慢寻到自己的道儿。言归正传,还是说读后感吧。枕书的笔下的故事里绝无呼天抢地和撕心裂肺的夸张描写,故事也无特别高潮与扣人心弦之处,看的时候细碎缓慢,如闲情散步,文字呈现的描述与自己真实生活中的感想对应起来,才会觉得怅然若失。感觉并不是很强的个人意志,但总能写到人的走心之处,这种功力,让人感叹,身边的人和事,表情,动作,话语,不经意的细节,大多人只是过眼而已,但被作者观察到,写成文字,读起来,觉得真切,有味,这大概就是烟火气息,不浮夸,少做作,就是我们生活里的东西,返璞归真。但归真又不是指十分地气,我知道枕书读日本文学多,文风总是闲散如小品清言,不是我所常见的内地风格。黄碧云有一句话觉得其中韵致正好配她笔下人物:人家失恋呼天抢地,我只是觉得再平静没有,心如宋明山水,夜来在暗夜里听昆曲,时常踩着自己细碎的脚步声,寂寞如影。抱着我自己,说:“我还有这个。”所有文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瑾娘。开头见服色和食物描写,我便已猜着这故事的时代背景七八分,待到后文的为大女儿做寿,姐妹们看戏,演戏,听牡丹亭,我心中差点欢呼雀跃,晚明,江南,闺阁风气,家班,这恰是我近来醉心的事物。看她写瑾娘的细腻心思,不胜体态,想到黛玉,但又觉得是吴江叶家午梦堂的叶小鸾,怕她未嫁早逝,空负才色。还好,瑾娘嫁了人,但婚姻却不顺遂如意。其实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白头偕老一心人呢?可敬的是瑾娘的心态和心胸,处于男权时代,婚姻是最无奈的事儿,但这婚姻中,却也有美好和憧憬,瑾娘婚后没有失掉本性,没有归于世俗,知足常乐。恩,是本可挑灯细读的书,也可赠与知己友人。
  •     《葛原与春时》是一部短篇的集子,时间跨了五、六年。五六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检点起来有点唏嘘,就像一对情侣忽然发现已经同行好几年。白话小说里常说“不觉有年矣”,就是这个意思。书中印象最早的两篇,是《陆桥》和《槿娘》。《陆桥》讲的是江南小镇上的故事,陆阿婆跟老病的阿公互相扶持,老人的眼光看着一家人争吵分和,儿子和媳妇们的算计,都是庸常的家事,但是生生不息也就在这样的琐碎里面。最动人的是阿公由陆阿婆扶着,在旧日情人的家门口拄着拐杖喊“王素莲,我来看你!”因为年岁增长,老人的情事都洗脱了欲望,干干净净的,可以在冬天的院子里晒着太阳闲话,过去辗转千回,如今不过是陆阿婆心底一释然。笔下沉静,心底波澜就在于此。《槿娘》托古,女子嫁夫,倘若男子的心思别有所系怎么办?隐忍、等待,守着男子回心转意。虽然如此,终究意难平。小说结尾写一低头花落,一抬头春来,将来的生来病死都要跟眼前人一桩桩经历。豁达了没有呢?只有故事里的人自己知道,看故事的人自己去猜。很有意思的是在这些故事中,突然插进来一部写武侠的《鹧鸪天》。自然,武侠只是一个壳。女性眼中的江湖是要妥协的,无论怎么快意恩仇,一旦无功而返,事不可为,夫仇家恨也成了执念,只能找个可以托庇的人放下。绝顶高手也不过是退居林下,以求天年。老舍《断魂枪》里,沙子龙的神技最终不传,是因为“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是英雄末路,《鹧鸪天》里的神技不传,是腥风血雨到底不如儿女恩情。到后来写的《从未存在的恋人》、《日月于征》,骨子里仍然有《鹧鸪天》的影子。《鹧鸪天》里,女侠非要拎着刀出去报仇;《从未存在的恋人》里,“我”从心里爱上同门黄维新。但最终女侠放弃报仇隐居,“我”跟男友结婚,都回到寻常日子。《日月于征》里的贞白羡慕朋友敢于在男女之情上壮士断腕,也仅仅是羡慕而已。人稍一退缩,就回到现实的退路,一面不甘心,一面又自我安慰这样的退路并无什么不好。世间本来就少有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多的是一蔬一食的人家。最末一篇《教授之死》,同样写象牙塔里的人事,但有了新的味道。笔下不再尽是温柔的同情,开始跳出来,用了一些揶揄的眼光。所谓幽默,必是能俯视自己的时候才能发生,因为只有俯视自己时,才能见出所行之事、所处之地的荒诞琐屑,然后又能原谅。想写一点正经的读后感,结果成了拉拉杂杂的断片。男人去看女人写的故事,总归是隔了性别的天堑。即便是沈从文、郁达夫、废名这些情感细腻的作家,跟同时代的女性相比依然显得线条简单,要去理解女性的心思百转、欲说还休,总如同李逵拈绣花针,好一点的,也是花荣或者燕青拈绣花针,差那么点意思。所以,粗笨的人谈一部心思绵密的书,只好翻译成粗笨的话来谈。但愿作者不要发怒。落笔的时候,锅里炖着肉,三指厚的五花肉切作大块,下了冰糖、老抽、八角、茴香、陈皮。猫儿围坐,翕着鼻子咽口水。冬至的饺子吃过了,不觉又有年矣。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好书多磨 费了好长时间才买到 果然是合心意的 很难讲 这一本不同于其他本 叙事利落倒是不变的
  •     最喜欢《陆桥》《黑盒子》,陆桥读的心惊,《教授之死》的自嘲倒也有趣,觉得苏枕书的散文≥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
  •     氤氤氲氲的,还颇有些和风的气息与味道,最爱《陆桥》一篇,平淡中带着感动。
  •     乡俗的感觉,有几篇,感觉要比纯言情好点
  •     为赋新词强说愁,文笔有些中气不足,看过后印象并不深刻。深受东瀛风影响,像水彩画般的短句铺就的场景描摹尚可。
  •     第一部分写的不错,第二部分就矫揉造作了。总之全书显得很稚嫩,但用来打发时间还算不错,
  •     杏花疏影里那部分比较有意思。喜欢“我这样想,你是知道的” 这句。
  •     苏枕书最棒的一本书。江南烟雨,小镇深处有人家。
  •     文笔一如既往的抓人!不过于心思细腻、但处事风风火火的我,不能特别感悟书中男女的情感节奏,更喜欢作者的“京都”系列文,安于生活寡淡,但对于情感(包括人与物之间)还是有更浓一些的期冀。
  •     居然非常喜欢,这种纯粹的关于青春的感觉
  •     有几处青涩,情绪或认知。
  •     很有滋味的书,读来觉得韵味悠长~~~~~~
  •     同样的语言风格,不同的题材,有些太偏言情,都有些违和感了。
  •     文笔极好极细腻。只不过有种作者写着写着心态疲懒了的感觉。
  •     节奏不对~
  •     最喜欢陈青和陈迦陵的那个故事,最喜欢“水色微茫,两岸风景,皆在画里梦中。”这一句
  •     n71
  •     看完这本书,就喜欢上了苏枕书,以后会陆陆续续看她的文字。
  •     原以为是燕巢与花事那样的散文集,读了才发现是短篇小说集。 以前读的苏枕书写的故事大多带有浓浓的自传性,因而读起来虽有掉书袋的刻意,却也合情理、有情味。这本书最前面的两篇陆桥往事就有这样的感觉。 然而一旦脱离她熟悉的生活与人,故事就写得坏了起来,人物的性格和言行也变得奇怪了起来,就好像第一部分的后面几篇。 两篇仿古短篇《青荼》同《葛娘》没有了大段刻意的景致描写,故事紧凑了起来,读来也有趣。 读到《葛原与春时》时才明白为什么要以这篇为书名,该是整本里写得最好的一篇了吧,有《岁时记》里陆明与孟荻的影子,却又有自己的个性,每个转折不点明却又让读者心领神会。 然而,先读了《燕巢与花事》和《岁时记》这两本珠玉,对这本出版在后的《葛原与春时》还是有些失望的。
  •     前面几个故事还不错,后面越来越矫情~
  •     生活原来这样惬意。
  •     喜欢苏枕书的调调
  •     温暖温润温柔
  •     熟悉的风物人情,读来异常亲切。有许多片段自己也真实经历过,往昔如在目前。雨水醉醺醺笼着陆桥,苔痕深染……
  •     比前两本好很多,没有了过于纤巧的无病呻吟。陆桥几篇很有幼时所读杂志《儿童文学》的风味,亲切得令人怀恋。《夜航船》陈青陈迦陵戳中了我的心事,《槿娘》笔下淡漠让人无奈,《阿稚的书信》想起樋口一叶他们的作品,《教授之死》揶揄的口气颇有《围城》的味道,松如并不是只有一种风格啊…
  •     短篇小说集,第一篇好看,后面很多东西不免套路,还是关于书店的散文更好看一些
  •     不如随笔
  •     笔触都是淡淡的,写出来就是很喜欢。
  •     无疾而终才是最好的归宿吧,枕书妹子写了好多这样的感情。
  •     安安静静的故事。
  •     细腻的笔调,有些小女儿的姿态。
  •     苏枕书的感觉确实能算是“温润如玉”了。她也是唯一能接受的这类型的作者,其他的多造作一分。
  •     2013-136
  •     创作实验。
  •     故事,就该这样
  •     苏枕书的书有一种魔力,无论多么焦虑浮躁的心情看到她的文字都能平静下来,如果通俗地说,我会说她是温柔安静的;如果苛刻一些,我会说她不争不抢,有些宿命;如果是女权主义者来看,搞不好就说她逆来顺受,全无精神;可是看书不就求个心静求个舒服吗。
  •     这本是第一次看她的小说,其实很有趣,但很多世俗性的东西从这位写了《梦浮桥》的作者笔下流出,乍一看还是略感意外。短篇的篇幅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作者搭造故事性的小不足
  •     还是喜欢枕书的散文。
  •     喜欢陆桥,阿稚的书信两篇
  •     印象深刻的一段话:“多年前她曾以为生活予她悲辛、喜悦,教她宽容、决断,她应当学会向生活妥协、敬重生活,要期许常态的生活。即便朴素、平凡,也永远不至失去希望。现在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少年的妄言。”
  •     文字挺好,前边写陆桥镇人事的几篇最好。
  •     看清世界,然后热爱。
  •     起初看时感到风格清新,看多了发现大断写景与食物有些刻意罗列,插入显得突兀,这个调调看久了感到有些故作姿态。看了两篇,虽说此类算是细水长流,但还是感到松散,找不到重点,不知作者要表达什么。
  •     文笔诗意浪漫,很多细节写的真实幽默,挺有意思的一本书,但是一整本看下来有一种看言情小说但又比言情小说更高级一点的感觉。。。
  •     枕书的随笔散文,永远都是一汪清泉流过的痕迹,很喜欢。
  •     不似期望。觉得只[黑盒子]一篇有灵气。书中有几处错字。
  •     精致的文笔,不俗的故事,好久没看到了,作者功力深啊。
  •     三年内看了两遍,人可以随着文字成长。
  •     喜歡陸橋的那兩篇,讀著特別舒服!後半部分大多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文史(沒有哲好遺憾)男女...
  •     喜欢前几篇,童年里看世界的方式,初入青春的心事,都不是那么好写的,没有夸张和过分渲染,夏日里的空气和树叶,院子里的清粥小菜,读起来让人觉得安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