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2
ISBN:9787020005642
作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页数:177页

作者简介

据西德祖尔坎普出版社1978年版译出。


 轮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背景作者赫尔曼·黑塞,1877年生于德国,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家。1946年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此外黑塞一生还获得过多项文学荣誉,包括冯泰纳奖、歌德奖等。《轮下》一书,书名也可理解为《在轮下》。该小说以黑塞自己的年少时代为背景,书中的两个角色,汉斯·吉本拉特和吉本拉特的朋友赫尔曼·赫尔纳均是以他自己为原型进行创作的。一个轻率,一个认真;一个是诗人,一个追逐功名。现实当中,黑塞最终战胜一切变成了海尔纳,而故事中汉斯则死于疲惫和恐惧,是不是寓意他自己身体里的汉斯·基本拉特已经死了?这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小说,书中讲述的故事在现在依旧上演着。故事非常简单却也非常讽刺,文笔也极其生动。很多人说看这本书会联想到自己身上。这本书也给我一些共鸣,更多的是给我一些思考和启发,未来如果我有孩子了,一定不能让他被撵入轮下。建议每个父母老师或者即将成为父母老师的都看一下这本书。二、故事简介“此时此刻,被父亲在远方威胁的汉斯,正安静地躺在黑暗而冰冷的河水中,顺着溪谷缓缓而下。恶心、羞耻和痛苦都离开了他,秋日寒冷的浅蓝色夜空俯视着他在黑暗中漂流的瘦弱身体,漆黑的河水细弄着他的双手、头发和苍白的嘴唇。——摘自原文”主人公汉斯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是是个掮客,经商才能平庸,但对金钱抱有实实在在的崇拜和向往。汉斯·吉本拉特自幼丧母,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但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天生拥有优雅的额头,被所有人视为神童。他享受别人的仰视,于是越发努力的学习。在父亲和老师们的鼓励下,放弃了童年应有的模样。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神学院。暑假期间汉斯原本轻松快乐时光,被老师们安排的学习填满。步入神学院受大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他越发功名心切,在与世隔绝的学校里拼命学习,没有半点空闲,没有朋友,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同学赫尔曼是个天才,但生性倔强,蔑视功名,不为学校所容。汉斯与赫尔曼成为朋友,汉斯觉得只有浪漫的赫尔曼才是知己,尝到了如同初恋般的感情。然而于赫尔曼交往占用了汉斯太多的学习时间,所以汉斯更加用功的学习,甚至减少睡眠时间,导致了本就不好的身体和精神衰弱,成绩直线倒退;学校把原本骄傲的学生学习后退的归罪于赫尔曼,医生让汉斯每天散散步,而校长不让赫尔曼在汉斯散步的时间骚扰他,更过分的是,校长亲口对汉斯说不希望他和赫尔曼来往。最终因为偷跑出学校被学校开除,汉斯更感孤单,不时受到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耻笑,之后患上神经衰弱症,使他无法继续学业,只得返回家乡修养。回家后的汉斯一直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与对未来平静生活小小的憧憬里,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命运”的巨轮,丧生于轮下。三、思考1、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很多人说,能从这本书中看到自己。或许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经历。父母老师给我们创造一切可以可以好好学习的条件,给我们挑能承担的起最好的学校,给我们安排办理最棒的同学做同桌,甚至现在的父母不惜代价培养孩子学更多的东西,比如美术、钢琴等等才艺。还美其名曰为孩子好,可是什么才是为孩子好?俗话说,望子成龙嘛,家长无非是希望孩子成为棵树。心太切,于是砍掉孩子的枝桠,希望他长得跟高,砍掉多余枝桠的树真的能长成一棵树吗?经常有中小学生自杀的新闻,人人都在说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内心如此的脆弱。我不算脆弱,但还是深有体会。我生在农村家庭,但父母对我的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记得小的时候,我家不让看电视,但也不用干任何家务活。反正一切以学习为重。每次我考的不好的时候,我就特别害怕回家,我怕看到我妈失望的眼神。每次都会觉得能晚点回去就晚点回去。不正是这个道理,你砍掉枝桠他觉得疼,你砍掉太多了只剩主干,当主干被风吹折的时候,等待这棵树的,将只有灭亡。2、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抓紧呀,不然你就要到轮下去了”——摘自原文一直有个问题,汉斯到底是怎么被撵入轮下的?真的是因为和赫尔曼交往?汉斯自幼丧母,童年时期为了学习没有了朋友。生活中除了老师和父亲几乎再没有其他人了。他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爱,他把对爱理解成关注和赞同。我在童年时期也非常的渴望被关注、被赞同,其实这是一种对爱的向往。就像妈妈经常夸哥哥棋下的好,于是我努力学习下棋。汉斯对那些带着功利的“关心”和爱并不懂得区分,他只会分,他这么做父亲、牧师和校长这些他仰视的人会认同他。所以当大家由于他聪颖过人给予他褒奖和同伴仰视的时候他的虚荣心开始慢慢滋生。他在面对种种夺取他愉快时光的学习意见时,一味的求得认同,到后来,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功利。直到遇到赫尔曼,赫尔曼带他来到另一个世界,汉斯充满好奇的世界。来自朋友的爱,和对爱的渴望开始慢慢改变一切。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坏朋友会将好孩子带坏,其实不然,好孩子不会立刻变得离经叛道,而是在好孩子和自由的生活中徘徊、挣扎,导致汉斯的精神状态出现问题,慢慢让他患上抑郁症。不是赫尔曼的出现让汉斯被撵入轮下,而是汉斯已经在轮下了。在希望孩子如何能学好的时候是不是更应该关心孩子内心的需要,多付出一点爱,而不是把所有的爱化成对他的期待。
  •     汉斯和赫尔曼,这两个形象曾经在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因为汉斯的勤奋上进和赫尔曼的愤世嫉俗,在我身上都能找到些许影子。百年前的德意志和百年后的中国,在某些角度上看,未必有什么不同。可惜,我没有成为赫尔曼。PS:封面装帧应该是这个,可惜我记得的好像叫《轭下》,大概记错了。。。
  •     考试前的焦灼,考试后的轻松,黑塞都写得很形象。看书最怕往自己身上套,却又不自觉的往自己身上套。睡不着的深夜,把这本书翻完。想来想去,一种巨大的宿命感逐渐倾覆下来。“如今这头役使过度的小马躺在路旁,再也派不上用场了。”我很不情愿的承认,我也有过这种感觉。跟别人相比,我的高三还算顺风顺水,既没有出现大的起伏,也没有经历十分的煎熬。甚至老师同学见到的都是一个超脱的、不为高考所累的我。只有我心里知道,我为保持这样的平衡耗费了多大心力,包括超脱所需要的精神寄托,可那都是些什么精神寄托呢?高二的时候受《埋下头来数星星》的影响,好想在大学做个教授终老一生,可是又觉得这是逃避。我所处的阶段需要我勇敢。于是我勇敢的把这个想法抛弃了,我关心时政,看许多报纸,跟老师争论不休。现在想来,“社会责任”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让那时的我又怕又爱,想把它揽在身上,却又不十分了解,加上年轻,而导致心里本能的排斥。这些在当时都压抑了。因为坚持这些本身看上去就是冠冕堂皇的,更何况身边的她比我风头更甚。高中同学说我证件照总是眼神迷茫。后来我想她真是犀利,一眼就看到了我内心深处。高三后半年,就是过了年之后,我的成绩直到高考都几乎是同一个名次,四五次考试呢。在班里的名次从第三退到第五,年级第九。可以说我是平稳的度过了最后一段时期,也可以说我这个机器只是一切按习惯运转,再没有新的力量了。真的。高考完我想,如果高考的时间再长一些,说不定我就坚持不住了。好在一切戛然而止。最起码在结果上我顺利的进入了下个阶段,虽然并不是尽如人意。高考后跟朱通信,他讲述了高中他所经历的波折。多么聪明的男孩,就这样自觉地被耗尽了。我知道在心底里我们都很怕,怕丧失了学习的一切后果。说是脆弱却也是本能。上大学后,凤也说过高三过的痛苦,高考完好像一切力气都耗尽了。耗尽了,还如何向前走呢。所有的努力,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怪不得高考后我便陷入深深的迷茫。大学就是这样时常跌落谷底的循环铺成的。一向是乖孩子的我也第一次在学习上失手了。我不讨厌学习,甚至还很喜欢。但是我心不安,浮躁的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不能以正常的,或者本能的态度感受生活。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又如何去热爱呢?我只是一再深入的尝试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生活,直到大三上期丧失了感觉。就像加勒比海盗,怎么刺都伤害不到他,感觉不到感官所能制造的一切。而且海盗们只是丧失了生理上的感觉而已,我却是心理上的感觉也丧失了。我说经过半年的努力,我终于把感觉找回来了。我也说我足够成熟,可以恋爱了。后来的我是种自激,还是过分的反应呢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不够自然。而且偏偏又遭遇了那样一个故事。好了。现在是我发挥乐观精神的时候了。耗尽了之后,也许更需要坚持。这样会看到人生新的风景。毕竟还太年轻,关于人生,我说什么都是浅薄的。好啦,这样去相信。去接着走下去。去勇敢。去接受人生的风浪。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死亡是位好老师。它教会他真心,他学会了死亡。
  •     每一个经历过彷徨少年时光,每一个经历过黑色七月,每一个经历过应试教育“魔炼”的人,都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读了黑塞可以说了解了一小部分萩尾望都,寄宿制学校生活真耽美优良题材[内涵脸]
  •     为神马黑塞的小说总是有同人情结?
  •     最后还是没想到汉斯会死。教条的学习能让他体会到知识的高深典雅但却泯灭天性,底层人的生活质朴却又对他而言太过粗俗。好像这个世界也没有他的立足之处。
  •     故事简单,但柔美句式之处作者和译者皆有不错发挥。
  •     黑森林的守望者,典型冯内古特式思乡情愫的小说。
  •     有些时候,觉得汉斯就是自己。有时候又觉得,好歹他还比我好。
  •     黑塞本人在1929年写给玛丽亚·露易丝·杜蒙(Marie Louise Dumont)的信里曾经说道:“人格产生于彼此对立的两种力量——对个人生活寻求“自我”之路的强烈渴望和周围环境使人屈从的要求。”
  •     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体制还是环境?
  •     译文很漂亮
  •     闭架借书处get。黑塞的书读多了确实会腻,各本似乎只是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奏,加上对大篇幅的写景缺乏移情能力,对这本的印象并不好。还是更喜欢《荒原狼》中那个激越浪漫又想象瑰奇、不婆婆妈妈的黑塞。明天高考。
  •     每个孩子的青春都会迷茫,家长老师们更多的是关心他们而不是一味的施压
  •     苦逼孩子从小就从自然、生活、感情、兴趣…中抽离出来只研读一些没有灵魂的学问,以至脆弱无比,无法应对任何挫折。黑赛写的这么多年前的德国故事,在现今中国的土地上不仍在上演着,一群群孩子出生然后被摧残。教育并不期望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做什么,而是将人铸造成一个合格零件
  •     德國文學從不輕浮又富有美感
  •     故事简单,但是文笔流畅,每个时代都注定会有一些牺牲者,前仆后继……永不停止………我感到庆幸至少在思想上我是自由的,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但是,我的孩子我亲爱的朋友,看着你关心的人,一个个被送进“加工厂”塑造成社会需要的样子,多年后等他们开始有了独立的人格还思想,却发现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中国式教育出来的大凡都是一些零部件。而你,却无能为力~~
  •     跟读《一九八四》的感觉相似,中国的教育制度其实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     特别喜欢这一版的封面设计
  •     有点无聊
  •     你能在汉斯·吉本拉特身上看见自己吗
  •     要去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吗?
  •     每个中国学生都该读一读。想到了《死亡诗社》。这么多年过去了铁甲依然在。汉斯啊,你做梦,我不眠,一样的。又,三四章赤裸裸搅基,太腐了…
  •     黑塞的早期作品,美而尚青涩
  •     我们可能还不大相同:缺乏知识,没有家长去强制要求,后来也就罢了
  •     感觉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夭折
  •     这部小说有太多值得挖掘的东西,可作为日后Abschulussarbeit的备选之一。
  •     湖光山色 从一开始就在等待悲剧结尾
  •     从此我再也不敢随便拿中国教育说事,因为全世界的乌鸦都是黑的
  •     做一个快乐的庸人没什么不好
  •     纯到窒息
  •     在浪漫的文字中讲述少年于黑暗中压抑至死的故事。他没有希望,没有方向,没有拯救,他不过是一个被抬出神学礼堂外的玩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