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閒階級論

出版社:左岸
出版日期:1/9/2007
ISBN:9789867174543
作者: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本書是范伯倫於1899年出版的首部著作,出版後立即造成轟動,並使他一舉成名,更成為當時知識份子人手一冊的風行之作。本書引發廣泛的震撼,與他獨特的視角及行文風格有關,因為過去從未有過一本書以如此尖酸刻薄的用語,對社會作如此冷靜的剖析。本書的主旨即針對有閒階級的存在而發,辛辣的批評諷刺富人,因擁有財富而產生的優越感與各種炫耀性的行動,他稱之為「炫耀性消費」,並揭露許多消費性文化背後的空虛性,風俗、習慣以及迷信的非理性都將決定人類的消費。范伯倫認為,這種膚淺而表面的社會,是產生於人們錯誤地以為,所謂真實的成就,在於達到某種可炫耀或賣弄的財富與地位。他追溯所有權與財產的發展過程,對於消費主義、階級結構的演變、閒暇時間的產生,以及現代社會的目標是以渴望並贏得金錢作為根基,對這些現象提出了非凡的洞察。書評與推薦l時代雜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諷刺作家。l孟福德(Lewis Mumford):自內戰以來,在學術成就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书籍目录

作者序
第一章 導論
第八章 勞務免除和保守傾向
第二章 財力的攀比
第三章 炫耀式的休閒
第四章 炫耀性消費
第五章 生活的金錢水準
第六章 金錢的品味規範
第七章 服裝作為財力文化的一種展示
第八章 勞務免除和保守傾向
第九章 古代遺風的保存
第十一章 相信運氣
第十二章 虔誠的信仰
第十三章 非歧視性利益的殘存
第十四章 高水準的學識作為財力文化的一種展示

内容概要

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
1857~1929。制度經濟學的創立者。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北部的一個小農村,父母是挪威的移民。由於父母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所以17歲時進入卡爾登學院,跟隨克拉克(John B. Clark,提出邊際生產學說)學習經濟學。其後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跟隨皮爾斯(美國實用主義創始人)主修哲學,以及跟隨伊利(Richard Ely,美國經濟學會的創立者)學習政治經濟學,後又轉至耶魯大學,跟隨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薩姆納(William G. Sumner)研究哲學,並於188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但畢業後達七年之久賦閒在家。於1891再進入康乃爾大學經濟系,原本獎學金名額已滿,但當時的系主任拉夫林(J. Laurence Laughlin)破格收容他。一年後隨著拉夫林轉至新成立的芝加哥大學,擔任經濟系主任,時年35歲,之後在此執教14年。
芝加哥大學期間講授農業經濟、社會主義與經濟思想史等,並負責編輯《政治經濟學刊》。但由於他對學術界及其他經濟學家的刻薄批評,以及教學技巧拙劣,非常不受歡迎。1899年出版《有閒階級》之後聲譽大增,才升等為助理教授。1904年因婚外情爆發而被迫離開芝加哥,1906年才被史丹福大學聘為副教授,但又同樣因婚外情再度於1909年離開。1911於密蘇里大學經濟系任講師。1919年受社會研究學院所聘,但1920年又被裁徹。1925年由美國經濟學會的225位年青成員簽名推薦,請他擔任會長,卻被拒絕。1926年前妻過世,孤獨而終。
其他著作有:《企業論》(1904)、《現代文明中科學的地位》、《工程師和價格制度》、《近代遙領所有制和企業》等著作。


 有閒階級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归纳的好清晰,见识了~
  •     把所有權與社會主體形構-社會認同連結起來的第一本書。物向人的全面征服。
  •     以前对代理有闲(vicarious leisure)那段有不懂,此时顿时开阔
  •       翻译的不是很好,读起来很晦涩。
      
      虚荣是产生阶级意识的元凶之一,有闲不仅是光荣的,而且是必要的。
      
      它是地位的象征,是权力的表现。
      
      像学术研究这么闲的东西,如果没有一定财力做后勤保障,还是不要做比较好。
  •     我关注的不是他所说的,因为我好多看不懂,也没时间,我不是学这方面的,楼主。有点肯定的是,有闲阶级一词引发了很多的思考,有闲是我关注的,柏拉图是不是有闲阶级,亚里士多德是不是,哲学不过是有闲阶级把玩的对象?
  •       刚看到第三章;凡伯伦将财富积累与富人起源做了分析,金钱与社会地位,有钱与有闲之间的紧密关联悉数道来。
      
      页页翻来,似乎更像读了富人生活史。有意思……
      
      回瞰中国的有闲阶层似乎只能从媒体上爆出其如何在财富积累的初始阶段大加挥霍,更带有暴发户的潜质,而礼仪、社交、规范的建立与礼俗的形成还远未达成。但是鄙夷劳动一条却已在社会尽显。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有闲阶层?这个问题“新周刊”已发出追问。
      
      明显有闲,不仅仅是地位象征,更是礼俗与社会规范化的一种默然期许。
      
  •       凡勃伦是一流的社科学者,这本书的学科归属一度引发了争议,但既然它题目写明了阶级,貌似不好正式归入经济学类中去了,基本属于社会学著作。这本书微妙的地方在于,它在客观性无可指责的前提下,实际上达成了中产社会颂歌的效果。社科作品到这个境界很不容易,有些学者能做到,却又显得不够客观。而凡勃伦只是指出中产社会普遍更为发达和现代,有闲阶级的发达则不利于工业化,同时对于upper class的诸种无聊行为及其变体和衍生品体系揭露得极为透彻,足以令读者豁然开朗。
      
      没见到丝毫正面战场作战,但是效果却切中要害甚至一剑封喉,颇有炉火纯青的感觉。作者本人是个阔女婿,以至于我一开始很怀疑他不过是想聊聊自己阶级内的无聊行为罢了,但仔细看来,他其实是中产出身,而且北欧人也绝对不是无聊享乐之辈,我的感觉是,他一生中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命运,勇敢地坚持着自我的选择,长期承受着痛苦的生活,最终刺出了关键性的一剑,作出了真正有创造性的行为,其力量穿透了历史、社科和生活的迷雾,揭示出了很多人类行为的虚幻一面,真正有北欧好汉的风范。没有白干农活,也没有白做阔女婿,只因他一直坚持面向未来。
  •       去年的这个时候,当我在亚马逊上花了好几K大洋买了台Thinkpad X230并自己装上固态硬盘的时候,我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作为一个面临着绷紧的预算约束的苦逼学生,我总是会安慰自己说,我这是为了学习、为了工作,为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让STATA或者Python代码跑的更快。当然,这其实已经是我的第三台电脑了,而且事实是我在前面两台电脑上从来没跑过超出10分钟的程序。
      
      我们今天已经基本没法想象没有电脑和网络之前的大学校园了:我的室友甚至声称“上网需求”是他的马斯洛夫阶梯的底层,宿舍连不上网他会着急得放弃中午吃饭的机会找网管。我猜想第一个在北大宿舍用电脑的一定不是等闲之辈,我还不惮以恶意揣测,估计初衷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部落。
      
      今天,一个学生在北大要是没台笔记本电脑不知将会是多么不寻常的事。这并不是说他/她会在选课和查阅资料上碰到什么样的麻烦——据我所知,图书馆和机房总是有台式电脑向同学们开放,而且我们每天用电脑做一些“必要”的事情的时间似乎不是那么长。用上我们心头的是:那我怎么能像他人一样上课的时候翻看各大社交网站?我怎么能随时和室友来一盘Dota?我怎么能在复习的时候随意翻看slides?这使得没有电脑的同学嵌入一种消费习惯上的歧视。当自备笔记本成为了一种惯例,我买电脑(至少前两台)已经不是单纯物质消费,而打上了对习惯保持的烙印了。
      
      不过既然有第一个带电脑来的人,就有第一个用iPhone,第一个用Macbook的人。一个普通大学生的生活标准在50年间不知提升了多少,甚至有学生要求父母给买苹果三件套才去上大学。任何一个今天的大学生放十年前都是名副其实的土豪。这时一种单纯预算约束加效用函数的模型已经没法刻画这种变化。为什么一个曾经的土豪在今天走上了苦逼学生的不归路呢?这是因为高富帅和矮矬穷的分界线不是单纯的物质消费量,而是一种基于和同伴消费对比的优越感,一种歧视性消费的快感。高富帅去买最新、最好、最贵的东西,而矮矬穷只能奋力挣扎在不被平均水平甩开。
      
      如果我们读过霍布斯的《利维坦》或者让•雅克•卢梭的《爱弥儿》后,这种欲望不停的被满足、被膨胀的循环顿时充满了即视感,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最好代言。卢梭断言个人能力的增长总是赶不上欲望的增长,而霍布斯认定那种试图超过别人的虚荣心和死亡的恐惧将会造就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进而迫使主权者利维坦的出现。
      
      不同的是在凡勃伦这,这种关于虚荣心(他称之为荣誉规则)的讨论复杂的多:爱好荣誉的欲望既不是最终原因也不是直接原因,它只是人类漫长文化心理结构中演变的一环。故事得从农业刚刚出现的时代讲起,按照他的讲法,当时的人们将生产分为侵占和劳作。前者是对“有生机的对象(animate)”施加影响,比如采集-狩猎,主要由男性从事;后者是对“无生机的对象(inert)”劳动,比如农业,主要由女性从事。由于男性在当时主导性地位,伴随侵占而出现的价值被固化下来,并被赋予很高的荣誉,劳作本身被视为低贱的。进入掠夺时代,不同族群之间相互打来打去,财产(包括这时被掠夺来的妇女)首先是被作为战利品赋予了崇高的价值。既然是战利品,说白了就是我的比你的多,你的战利品在荣誉上的意义一下就消耗殆尽了,这就走上了霍布斯的逻辑。
      
      但是霍布斯的逻辑之所以不是那么容易让人接受就是因为正常人总是很难承认自己消费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时至今日,我还是会找出各种理由避免自己承认这一点:我买X230是因为我喜欢的女生用X220而我想显得更加高洋上。Well,凡勃伦会婉转的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审美力、所谓的格调(zhuangbility)已经一劳永逸地包含了我们追求的荣耀。所谓的审美力、格调,都是上层社会(有闲阶级)流传出来的东西。有闲阶级为啥要创造这些东西呢?因为要让所有人知道他的财产、他的战利品是如此如此多,多到他不需从事劳役、不需在消费上精打细算,就可以做吃等死活下去,甚至还可以让他想喜欢的人做吃等死。而所谓的礼仪、审美力、格调并不是无成本的,它们要么是要花特别多的时间精力才能精通,要么是会妨碍正常的劳作(如老师上课提到的长裙摆),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信号!而那些下层阶级私下羡慕有闲阶级的财富或者说荣耀,于是把他们的生活习惯视为体面的,甚至赋予道德上的价值,最终凝练成审美力与格调。这样说来,如果不考虑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的话,无论那些不会用LaTeX的人再怎么Argue,用LaTeX排版论文就是比Word排版高洋上。因为大多数的论文排版过程使用LaTeX总是相对更消耗精力和时间一些,模型都没学好、统计软件都不会用的人哪有心思学这个傲娇的软件。
      
      尽管凡勃伦对这一大段历史完全套用自己的逻辑的描述充满疑点(还带有女权主义色彩),他总归是将现代社会追求荣耀的消费行为放到了历史长河中去,使它似乎有了根源。他还断言,随着现代社会的身份制淡化、流动性增强和人际关系的短促化,关乎礼仪规范的消费会大量增加,以至于人们每天累死累活赚取财富,私生活依然简陋、隐蔽。在全书正文部分(绪论以后),“有闲阶级”出现了267次,而“荣誉”出现了283次。这似乎是在告诫我们所谓的有闲阶级只是一种虚指,我们关心的是那种为了荣誉的消费行为。每个人都是有闲阶级,只不过是看起来有闲,实际则在追求曾经有闲阶级消费方式的路上奔走不止。从早到晚在投行、咨询将自己榨空,为的是午夜时分能跟17世纪庄园主一样独自品上一杯陈年红酒。
      
      这就是一个没闲没钱人的幻想。
      
  •     都是人类的虚荣心使然
  •       引言
      2007年,托斯丹•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迎来了它公开发行的第108个年头。该书成为一部不同凡响的学术著作,以其主标题而闻名遐迩,其中一些语句被广泛引用,却没什么人仔细考察其内容。
      本文关注的是其副标题——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的重要性。作者、编辑、评论家在不严重歪曲学术著作的主旨、论题的前提下,省略或缩短标题和副标题的情况是不足为奇的。有些标题或副标题过长,作些删略是必要的。这个问题的补救措施可以在作品最开头处说明完整的标题,也可以在“注释”部分进一步澄清。
      有些标题非常明了,以致副标题几乎不起什么作用。然而,当明了的副标题被缩略、最终被遗忘时,一些主标题变得令人困惑。20世纪40年代前出版的大多数著名专论能通过清晰明了的标题传达它们各自的实质主旨而不用增加副标题。凡勃伦是这一传统的例外。除了《有闲阶级论》,他的关于高等学习的专论和关于不在所有权的专论也包含副标题。在这些书中,《有闲阶级论》的副标题是最不可或缺的。甚至有人认为正副标题互换也许可以最小化对于本书主旨的误解。
      副标题——从起源到遗忘
      也许由于认为《有闲阶级论》是对经济的分析,个别作者,包括凡勃伦本人,毫不迟疑地删略标题,由此使短标题的使用合理化。例如,始于1895年,凡勃伦开始称自己的书为“有闲阶级论”。1896年初稿版的临时标题为“有闲阶级论:关于经济制度演变的研究”。1899年第一版,凡勃伦将副标题作了改动:“关于制度演变的经济研究”。在初稿版中,凡勃伦将研究对象即制度限定为“经济的”,而在第一版中,他将“经济的”作为其方法导向。1912年简易版中,他删略了副标题,因此我们现在读到的完整措辞是“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被删掉的关键词是“演变”。
      三个版本中一致的词“经济的”是非常重要的。不一致的是从“经济制度”到“经济研究”的改动以及“演变”的删除。1912年“演变”这个词被删除可能是基于凡勃伦观察到它掩盖了该书的现实意义。凡勃伦对于认为该书是一部科学著作的评论感到高兴,但对于更加普遍地评论其仅为一部社会讽刺作品而失望。在凡勃伦的整个学术生涯中,他并不被教育机构认可为专业经济学家。凡勃伦1912年修改过的标题“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一直沿用到1960年版。
      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1895年9月之前,凡勃伦似乎并不关注“有闲阶级”的理论。实际上,《有闲阶级论》中的基本观点早在其1892年的论文“社会主义理论中被忽视的几点”里便已提出来了。对凡勃伦而言,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这种不适感的原因是处于相对贫困或作为羡慕和嫉妒来源的相对剥夺的主观感觉。一旦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他们总是加入到以获取别人尊敬为目的的易招嫉妒的竞争中。这是力求名声(或者,至少是表面上的)比其邻居好。然而,在以相对非个人的社会关系比直接邻里关系广泛存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里,经济财富即金钱的成就成为衡量招人嫉妒的名声及个人自身财富感的标准。因此为了充分认识人们渴望的社会影响,经济竞争必须通过明显展现个人“生活水准”加以拓展。
      由此,凡勃伦认为,衣服、食物、居住场所的巨大价值可归结为经济竞争的驱动而非所谓生存所迫。导致人类虚荣心的因素当然不是任何新的东西,而正是建立在为其生长提供最合适条件的自由企业基础上的现代工业体系。这些条件中最不可或缺的是“私有财产制度”。
      以上是凡勃伦就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经济学解释的概要。他在1894年对女性着装的分析开始形成这一认识。促使他形成“经济理论”分析观点的是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着装”以明显浪费的形式存在而被认为是一种金钱文化的表达。浪费的显示和外在表现比其实际意义更重要,由此产生了商品使用过程中的虚假经济。
      1895年凡勃伦起草该书绪言时透露这部著作的理论贡献将是明显浪费。
      直到约1895年,凡勃伦对社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都可称为“明显浪费理论”。它随后与分层和性别的动力学的联系便形成了“有闲阶级论”。凡勃伦已在早前对诸如工作、所有权、阶级及女性地位的论题的调查中探索过这些动力学。他得出结论,所有权的萌发、拥有文雅职业的有闲阶级的兴起、女性的从属地位以及浪费的明显展现是上层阶级地位的象征,伴随着野蛮文化的出现。这些论题在1896年的临时副标题中被称为“经济制度”,但在1899年发行版中变成“经济研究”的对象“制度”,在凡勃伦看来,“经济制度”等同于可用经济学分析的制度。因此便有了《有闲阶级论》的副标题“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有闲阶级论》的行文主旨是对“有闲阶级论”的“制度”进行“经济”分析,即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涉及到它的“起源”。凡勃伦认为,人类和社会都为生存而进行适应性竞争。一方面,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在部分人类、部分非人类的环境交互影响下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主体的体能和智能或多或少总是有限的。制度是关于个人与社区的特定关系和功能的思维定势。制度的总和组成了任何社会生活的模式。制度从定义上看是保守的,落后于当前需求。制度变革由经济干预推动,如技术、民主和工业压力,尤其是金钱的重要性。然而,这一原则并不排除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其它非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从经济学观点来看,制度由两种阶级组成,金钱阶级(与所有权、获取、积累相联系)和工业阶级(与工艺、生产、耐用性相联系)。前者包括有闲阶级,即有财产的非工业阶级及其服务人员。与有闲阶级相联系的职业不仅是非工业的,而且从定义上说还是“文雅的”,并常带有受人尊敬的含义。金钱—工业差别(从广义上说已经取代了之前的开发—工艺的差别)不仅适用于职业和经济制度,也适用于个人能力、宗教态度和智力倾向。
      凡勃伦认为,有闲阶级的生活准则是不从事工业、保守主义、使用古语、明显浪费。其中,有闲阶级为明显浪费的习惯提供了可仿效的领导权。社会阶级之间也存在着为获得招人嫉妒的身份所展开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动机及明显浪费的结果已在该书中得到详细阐述。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浪费”和“明显浪费”的概念。在凡勃伦的分析中,“浪费”有着严格的技术含义。它既不贬低与其相联系的活动,也不试图评价个人消费行为的动机和结果。而且,一些看上去浪费的东西随着时间推移变成生活必需品的事实对浪费的技术性理解并无任何含义。只有当浪费作为竞争性身份(通常指金钱上的)的表达时,“明显浪费”才成为“浪费”的延展概念。
      因此,根据《有闲阶级论》的观点,身份的招人嫉妒的比较是基于一个人的财富来衡量的。“明显有闲”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术语,而文中将物品的浪费称为“明显消费”。这两种行为模式都显示了对财富的占有。而且,这两种模式在社会群体以及关系纽带较密切的社区中都是同样有效的。然而,在社会关系相对非个人化的工业都市群体中,明显消费逐渐超过明显有闲而成为明显浪费的一般模式。
      《有闲阶级论》概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最显著的制度的经济角色理论。作为一种经济因素,有闲阶级对社会的三个重要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它们是,社会结构、其它制度及个人性格。有时凡勃伦认为所有这三方面都是“制度”。
  •       主要内容:在侧面证明了对高帅富的敌视不是这个世纪才有的产物之外,这本书所述如下——
      1.原始时代,掠夺性职业和战利品构成了精英的标志,而劳动总是和软弱和服从主人联系在一起。
      2.如今,生产代替掠夺,财产代替战利品,拥有财富成为赢得荣誉的传统基础,而精英们总会嫉妒性的角逐。
      3.在金钱社会,闲暇以及免于劳动成为了体面生活的先决条件。因为这是杰出的金钱成就的标志。
      4.高帅富在3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非生产性时间消耗证明的习惯。
      5.随着劳动不再受到强制,把美感和炫耀性消费混合在一起更好的满足了有闲阶级的精神满足,也让人更难区分是为了美还是为了炫耀消费奢侈品。
      6.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加,消费品比闲暇更能证明一个人的成功。
      7.由于心理满足是建立在别人之上,城市生活中的明显消费比乡村更突出,因为体面的标准在物质上更高。
      8.社会的顶层建立并使以下的阶层接受这种行为模式,而下层只想成为更好的阶层。
      总而言之,社会的精如何通过消费模式来获得心理满足是本书的主体,作者充满了八卦欲望的把仆人、家徽、高跟鞋等等有闲阶级的消费对象的消费理由和内在动机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番,并从人类的原始炫耀开始慢慢的讲起,充满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恶趣味。
      
      个人总结:
      1.这本书只是有关于社会上层怎么消费的内在心理和炫耀消费的实行过程的深刻剖析,所以阅读要避开两个误区,一是上层和精英并不是同义词,二是如何成为上层和此书主题无关。
      财富的占有者,通过财富得到更好的人生体验是想当然的。那么,消费不仅是物质消费的需求,也是心理满足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是,则别人买不起的稀缺方为快乐之本,所以奢侈品和闲暇时基本的消费模式。其次,出于利用大众普遍心理获得快感的考虑,有闲阶级的消费模式不仅需要物质上的优越性,更多要体现在人生境界生活方式的优越性,于是,奢侈品和美感联系在一起,闲暇和与生产无关的高雅爱好联系在一起。而19世纪的学术则让古典学术有了特权地位,因为不仅是有助于年轻学者的心智养成,更体现了对谋利的不屑,搞古典学术意味着有钱有闲,因为这个专业和赚钱、生产无关。又比如女人鞋后的french hell,在产生初期的时代就代表着不适合劳动,和老娘穿这个除了好看还代表偶不用工作羡慕吧的潜含义。
      2.这本书对原始时代有可能成为有闲阶级的人的特质进行了归纳:孔武有力、勇猛残忍、顺应时势,如此方能积累并继续占有财富。那么,金钱社会的今天:大概是坚定自信,谨始虑终,无所顾忌吧。
      3.作者最有趣的吐槽是,经典的商业精英和经典的流氓是惊人的相似:不顾他人、充满热情、对金钱充满欲望、迷信运气。那么,可以推测的是,有闲阶级的消费模式必然反映了其行为模式的特质:控制性、进攻性、自我展示性。
      
      读后感觉:
      这是一本专门吐槽的书吧,除了凡勃伦效应一本正经外,整本书充满了槽点。不过了解了所谓有闲阶级的行为模式之后,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这是个充满了实践可能性的时代,虽然人是环境刺激的产物,不过互动之中的变革给了温水中的人类希望。
      而关于这样的行为模式反应的真实社会,我想才是观看吐槽满足八卦欲望之后真正让人头痛的东东。
      
  •     想起来,最近流行的“歧视链”说法,大类凡勃纳所言之规范特征。
    “……以文化资本的占有为表现形式的消费压倒了单纯的物质消费,人们从炫耀金钱转向炫耀品味。”
  •        经济学能让人看清社会,哲学能使人思考人生
       凡博伦给人的感觉非常朴实而亲近,好像就是那和我们聊天的朋友,全然没有有些经济学家那种在上有闲的感觉。
       他书中的脉络很清晰,从我们社会的发展讲到有闲阶级的诞生再到有闲阶级的影响最后以社会中的种种细节做收尾。简单的概括一下他的基本观点就是未开化的社会进行优胜劣汰产生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建立政府,荣誉心理的觉醒让他们与平民分开从而开始两极分化(这本书前边像极了国富论中的观点,连一些句子基本都一样),统治阶级固有的影响力和模仿性将明显消费这一个概念传播下去使得金钱制度开始流行,金钱制度流行就想一个生命力极强的小强一直留存到当今社会,善良本分的性格逐渐被精明和心机所替代,金钱变成了荣誉的来源,在金钱的追逐下人们忘记了对制度本身的质疑然后逐渐迷失自己,于是我们读者可以接着凡博伦的思路继续向下想,当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清醒进行制度的反思然后社会制度会发生某种转变最后实现轮回
       这本书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是作者自己承认自己的很多观点的事实依据不充分,让人感觉很多的观点很冗余和形而上学。作者这番话这在众多经济学书籍中很少见的,带着一种轻松的幽默把经济学拉近到我们的身边。
      
      
  •       磕磕绊绊读完这本书,脑子里一团浆糊。 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又似乎内含很多道理。不过通过这样的读后整理,倒是能增强不少对本书认识——浆糊凝成条状!
      
      “揭示了一个经济阶级的特征和影响”这是我对本书的概括,并且,这个揭示极具创新和发现,以往很少有人,能脱离以财富多寡划分等级的概念来阐释经济行为和人类的进化。而是通过观察得出,不论贫穷富裕,不论阶级地位如何,“有闲”的规律总是在支配着人类消费行为与经济进化,并描述了人类在这些规律的支配下的种种表现。故此这本书即是经济的,更是道德的、心理的、人类学的,它探究到了人类性格和习性的形成,现代人的消费行为与原始性格的遗传和返祖。
      
      有几个关键词语是需要了解的:
      1、有闲:指的并不是懒惰或清静无为,而是非生产性地消耗时间。有闲阶级所从事的,多是非物质的。因为他们鄙视物质的生产性,说白了,就是鄙视直接从事生产满足日常生存需要的事务。
      2、掠夺性:从原始部族文化传承下来的掠夺特性,侵占,以实现自身的满足或别人对他的荣誉评价。
      3、金钱的竞争:歧视性原则
      4、荣誉性:金钱的荣誉性,消费的冗余性以及由此出现的代理有闲
      5、脱离工业与保守主义:有闲阶级脱离实际的,为满足生存需要的生产劳动,并且在革新问题上的保守倾向。
      6、生活水准就是生活习惯:人类一旦达到了某种生活水准,就难恢复到低于现有水准的生活水平。
      7、甚至,高级学识也是金钱文化的体现:那些倾向于人文的,深奥艰涩的知识,常人无法了解,于是形成了另外一种荣誉。这些知识对日常的工业经济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却获得了社会其他人士的敬重和仰慕。
      
      以上所表达的观点,特别是那些基于荣誉性和歧视性准则所产生的经济行为,对于我们解释周边人们的消费及行为有很好的注解,比如人们对奢侈品消费的背后心理,比如社会对女性审美(穿着打扮、仪容仪态等)形成的动因,比如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倾向于的某种炫耀性。也就很容易理解,那些凡是脱离工业生产而忙碌于没有实际意义的行为是如何获得了人们的赞赏和许可;越是在金钱、地位上居于上位,越是拥有想获人们注意的心理,就越能,也越急迫地在各种场合展现这种有闲的特征:炫耀性、荣誉准则、歧视性、明显浪费。
      
      不过,有一些方面还是存有疑虑的。
      1、本书之所以让人一脑子浆糊,即艰涩,那是因为作者不断地,大量地对其所要阐述的观点,做了极其严谨而小心的描述,试图以此将他的论点和论据规范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没有丝毫僭越。虽然我们知道,这对学术的严谨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对论点所划定的范围对论点的成立至关重要,但这么一来,对读者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尤其像我这种未经严格阅读训练的普通读者来说更是这样。
      2、尽管我们将本书的观点作为观察生活的一种参照,的的确确发现令人惊奇的准确性,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注解和说明,但我始终不知道,本书的论点和推论是基于日常社会生活的观察的总结(结论),还是在上述所发现的规则、规律的基础上的推论演进。因为本书的内容读起来,一方面让人身处俗世之中的有道理,另一方面又令人疑惑作为一种理论原则的普遍适用性。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学术著作的创新性和新的发现,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     这本书阐述了一个独特的炫耀性消费现象,与传统的经济学思维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多的商品以让最多的人获得最大的满足相反,在这个有闲阶级价值观辐射范围,以最大的成本生产最少的商品让少数有支付能力的购买者获得这种炫耀性的排他性超强支付能力的心理表现欲获得最大的满足。独具慧眼,洞穿人性的智慧。
  •     大学的宿舍里有一张很大的铁皮包着的桌子,现在摆满了电脑,五个人凑一桌刀,以前估计是凑一桌牌,总之形式、内容该换了,性质总是不变的。
  •        《有闲阶级论》这本书的内容一如书名所指出的那样,是针对有闲阶级的存在而发。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层阶层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
      
      
       对于经济人与有闲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们其实也一直在探究。在他们笔下,人类被描绘成一群理性化的人,在生存竞争中,有些人上升到峰顶,有些人下沉到谷底,成功者能充分享受他们的财富与闲暇,失败者因自己的无能而忍受贫穷,这都是十分合理的事情。但凡勃伦却认为这种人类观没有多少道理,他在某种程度上否定将社会束缚在一起的力量是出于“理性自制力交互运作”,他更不认为闲暇本身比工作更为人所喜好。
      
       凡勃伦在他的《有闲阶级论》(1899)中,标榜自己与正统经济学不同之处是要寻找和分析经济行动的非经济意义。凡勃伦在书中力图用进化思想来研究现代经济生活。他指出了炫耀消费行动的显功能和潜功能,分析了有闲阶级、企业营利者和机器操作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希望出现工程师集团来管理社会。他认为工业体制要求勤劳、合作、不断改进技术,而统治企业界人士却只追求利益和炫耀财富,这两者的矛盾限制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但随着技术发展,技术人员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一旦这两者相联合,取得管理社会经济的权力,那么追求利润的“企业主制度”就会被摒弃。这本书曾引起文艺界的广泛兴趣,认为是对社会的一种讽刺。
      
       著名的经济学家威斯雷·米歇尔曾对他的先师凡勃伦作过如下评论:“凡勃伦给世界带来了一种令人困惑的影响—他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访客,以超然的眼光,冷静地剖析时下司空见惯之物,他平常思想里所熟悉的一切,就像外力在他身上炼成的奇妙产物一样。在社会科学的领域里,没有其他一个心智的解放者,能像他一般地摆脱环境的微妙钳制,而在思想探究的领域里,我们几乎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一样锲而不舍的人。”
      
       一百多年过去了,凡勃伦所提到的相似的经济现象在世界各地,包括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上演不衰,诸如人们对金融投资的热衷,对教育文化的重视,对时尚品牌的追逐,对享乐主义的崇尚……这本百年经典同样可以解释今天你我身边的经济现象。
      
      
      
  •     翻譯的功力也很添分。
  •       这本书花了我颇长一段时间才终于看完,
        来自1899年的一本书,大量晦涩的字眼,还是英译中的,常常反复看几遍,才终于能体会到一点某一句话的意思。
        分析社会现状的书,一直是我的favourite,
        尽管这般久远的一本书,还是能给我现代社会现象的良多启发。
        
        读完一遍,摘抄一遍,再看回摘抄一遍,终于让我感觉这本书的真实。
        在晦涩字眼的包裹下,还是很能够直接残忍地剖析了现实。
        
        主要讲述了何谓有闲阶级以及解释他们的行为。
        简单来说,剖析有钱有闲的一个社会阶级如何炫富,为什么要炫富。
        
        作者认为归根,就是攀比。
        有闲阶级以财富作为基础门槛,然后通过工作范畴、礼仪、服装、品味、消费习惯、学术修养、教养妇女乃至奴仆等方面逐一巩固强化自己的地位。
        
        从工作范畴说起的话,有闲阶级崇尚的势必是非生产性的工作,可以是政治、运动甚至宗教等。对于公众而言,这类脱离实际劳动的工作,都是能够博取声誉的。甚至可以说,对有闲阶级而言劳动是可耻的,是损害身份的一种行为。
        
        而礼仪上来说,这一点对我的启发是,我从未思考过“礼仪”存在的必要性问题,但就是这么做了。突然想起那个关于猴子的故事,下一代笼子里的猴子不会再碰香蕉,因为会被打,但很可能连打它的猴子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打它。书中提及大多的礼仪都是无实际用处,但礼仪是一种需要时间进行学习的素养,因此有闲有钱的阶级正是恰好能做到礼仪的典范,而大众则进行跟随。说到底,礼仪或许不过是作为区分人的一项标准罢了,作为有闲阶级而言,是钱以外的又一项门槛。简单的,可以类比成绅士与土豪的不同,礼仪所代表的就更为显而易见了。关于礼仪这一点也可以直接套用到学术涵养的问题上。
        
        而品味上,作者认为能够赢得声誉的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在不断形塑所谓的品味。
        这一点可以结合消费习惯来说,就是有闲阶级的品味塑造归根到底就是消费什么样的东西才符合身份。也通过消费品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消费品中最容易突显身份的莫过于服装了,能让身边所有人都第一时间看到的身份象征就是服饰,仔细检视那些一般大众认为优雅的服饰,就会发现它处处都旨在传达一个印象:穿戴着并不习惯于从事任何实质的苦役。要是衣物显露出穿戴着这方从事体力劳动的痕迹,即有所污损的话,毫无疑问,这件衣物绝对谈不上优雅,甚至谈不上合乎礼节。整洁而又无污垢的衣服之所以有善心悦目的效果,即便不完全,也主要是因为其让人联想到有闲,免于亲身接触到任何生产工序,例如白色的衣服。大众对高跟鞋、裙子的沉迷也完全适用于这个观点。
        有闲阶级便是如此不断通过彰显品味、昂贵消费品体现自身的优越感。
        
        题外话一下,像书中所说人的本性其实会排斥持续的无度挥霍浪费,因此一项开销无论实际上多么挥霍无度,也会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目的作为粉饰的借口。例如艺术品、品牌等。这或许对于奢侈品营销人来说,就是要为客户找到那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购买者能够借着魅力之名呈现高价带来的满足。嗯,同样的,越来越体会到奢侈品真的不能低价。
        
        或许有人会不理解为什么要如此挥霍,为什么有闲阶级不能相对节俭些。从书中观点分析的话,那便是因为有闲阶级有挥霍的必然性,而没有节俭的动机。
        为了更好巩固身份,有闲阶级必须做符合阶级内部规范的一些事情,比如穿戴昂贵的服饰。因此,不符合阶级标准的行为倾向会受到某种程度上的约束。
        
        而有闲阶级大多会成为保守党,这也是因为该阶级是受到社会变革必要性影响最少的一群人。因此,他们并不需要去赞成改革,在现状他们已经处于金字塔上层了。
        
        换言之,从书中刻画的我们可以得知有闲阶级没有节俭的动机、也没有变革的需要、更没有参与劳动的理由,在这一个大前提下,现存的许多有闲阶级行为就相对更好理解了。
        所以往往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批判一些不符合自我价值观的行为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大家都不过是在做自己阶级范围内认为是正确的事情罢了。比如,某个人在某家名品店买了上万元的一只杯子又与你何干呢,或许并没有太多瞠目结舌的必要。
        
        举一个书中我觉得很有趣的例子,有一位国王在没有侍从官在场的情况下,宁愿坐在火炉面前竟然毫无抱怨地忍受烈火的烘烤,而侍从官的职责是移动其主子的座椅,虽然这使得国王自己的尊贵的躯体难以复原,但对于国王而言如此一来能够保住了其最神圣之躯免受卑贱的玷污。对国王而言,并不能重视生命甚于名誉,因为倘若如此,他便会丧失其生存的意义,所以对他而言选择被烈火烘烤才是明智的行为。
        
        在进一步讲,除了有闲阶级有攀比,人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会与旁人比较的物种。
        或许旧时还好,待在自己的阶级里面过着安定的小日子。但互联网时代可爱又可怕之处是,信息无限的流通,导致人们可以看到太多其他阶级的行为。在比较心理的影响下,比起信息较不流通的时期,人们的幸福感往往容易减半。
        通过周遭的人,人们很容易会形成一个模糊的评价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得忍受同侪的轻视,久之甚至让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如书中作者所言,人们的自我尊重往往来自于邻人对自己的尊重。
        这很可怕也很现实,因为倘若你的自我评价来源于他人,你就是把标尺交到别人手里,活在他人的眼中。所以越来越明白,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标准的重要性,这真的能给你带来幸福。举个简单日常例子,就是如果太依赖恋人,喜怒哀乐都放在恋人身上,你就会失掉自己,永远难以得到满足和快乐,因为你永远没有办法完全控制他人。
        当然,说得容易,这真的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需要极其强大的内心。自问也离很远,但可以做到的事,形成这个意识,一步步完善自己的价值体系,不要把刀子交到别人的手里。
        
        这本书贯穿全文都提及攀比,在生活中人往往穷尽一生,试图证明自己与他人不同,其实不过是一棵树上的不同叶子罢了。何必过于眼红他人的纹路,你自有自己的一番喜悲要顾。
        
        
        上面说完了有闲阶级本身,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点十分值得分享,就是女人。
        有闲阶级与非有闲阶级的雏形就是男人与女人,由于身体构造的不同,在部落中,男人更多从事狩猎等带有功勋性的工作,而女人则从事部落内的日常劳作。久之,形成不同的地位。甚至到后来,所有权的雏形是男人对女人的拥有权。
        后来,看似在家族当贵妇的女人,其实归根也不过是家族男人的附属品,用于彰显男人的地位。用书中的话就是“越位休闲”,女人并不享有阶级地位,享受的一切消费品都是一种越位休闲,来显示主人的地位。
        甚至会用所谓的女人味来进行对女人的约束,例如陈旧的束腰、缠足,明显不是舒适的方式,就是因为她们并非地位的拥有者,作为附属品,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才能更好满足主人的地位需要。
        就连女人的知识涵养,也必须符合两种类型,一是符合家居需要,二是符合可展现的才艺以及技巧,而不是自己的需要。比如大多需要学习音乐、美术一类的知识,这些大多可以用作主人地炫耀行为。
        
        这些种种的观念,终于让我体会到,当年女性解放革命实属不易。
        回忆起,之前看的那本关于女性职场的《向前一步》,真切感受到社会在进步。现在我们能这样谈及女性,鼓励女性去向前迈步。
        突然想到,其实现在很多女性甚至自愿选择成为附属品,无论出于什么想法,我尊重这项生活选择的自由。但是,我更鼓励女性可以活得是一个人的立场,而非一个女人。
        
        在说完,有闲阶级、女人之后,最后要谈下的就是关于书中提及的下层阶级。关于这块的剖析最是赤裸裸地残忍揭穿。
        
        对于下层阶级而言,通常获得物品的手段就是靠生产性的劳力。
        下层阶级的人们无论如何都免不了劳动,所以劳动这个污点不会带给他们太大的损伤,至少在他们内部并不以为辱。反倒是由于劳动是他们所认可以及接受的生活形式,他们以能在工作效率上出类拔萃、生活上的节俭而引以为傲,这通常是唯一能开放给他们攀比的底线。
        
        而这些赤贫者和那些将所有精力耗在日常生计奋斗上的人,都是保守的,因为他们没有余力去想明天以后的事。
        
        但是与此同时,中下层阶层也是很容易被诱惑去做变革的人,也恰恰因为他们有生计改变需求,才会处于这种境地。但是,新方式变革常常难以撬动有闲阶级,而又会受到自身阶级保守份子的压制,往往十分容易遭遇失败。这便是下层阶级存在的典型困境之一。
        
        由于并非文章的主线,因此这块作者并未过多着墨。我也尚未能相处一个所以然来,关于下层阶级的讨论就且收笔。但愿,往后的某段经历或者某本书更给我就这点更大的启发,再作分享。
        
        
        
        《有闲阶级论》总的来说让我更了解社会阶层这个概念,另外,由于知道了难处也更为历史上劳动的倡导、妇女的解放革命所感动。
  •     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       
      
      
      世界上没有一个阶级,也没有一个国家,会在物质短缺的压力下那么卑怯地屈服,以致放弃自己对这个较高层次需求或精神需求的完全满足。——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十九世纪末期,美国社会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主流经济观点,认为富人因才能卓越而富,穷人因软弱无能而穷。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 一经推出即引起整个社会的思想动荡,睿智的辩驳、严密的思维逻辑、对遵循传统的反叛态度、敏感而灵动的制度解释构成了本书基本格调,其对富人阶层的辛辣揭穿、对“生产主义”占主导的社会规范的突破,在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艳的一笔。
      凡勃伦历史性地打破了当时经济思维局限。在机构上,本书中用整体主义原则分析制度演变、用二分法解析制度结构、用制度分析工具剖析了有闲阶级特征等三方面。在内容上,研究了经济行动的非经济意义,强调制度对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分析制度与经济的密切关系、炫耀消费行为的显功能和潜功能;分析有闲阶级、食业营利者和机器操作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一 有闲阶级的产生
      凡勃伦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野蛮部落、未开化文化、准和平文化、现代文明四个阶段。在野蛮时代末期有闲阶级的孕育胚胎出现,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与细化,到了人类未开化文明时期一部分人脱离了生产自此产生了有闲阶级。“各阶级的业务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经济特点,那就是在性质上总是属于非生产的。”在凡勃伦看来,“任何努力只有其最终目的在于利用‘非人类’的事物,才可以看做是非生产性的”,则这类非生产性的上层阶级业务,归纳起来大致是以下几项——政治、战争、宗教信仰和运动比赛。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有闲阶级可以被描述为:从事非生产性工作的上层阶级。
      有闲阶级往往和私有制关系紧密。当私有财产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就满足了我们称之为自尊的基本条件。在财产积累过程中有闲阶级为了展示和下层阶级的区别往往选用一些特殊手段以达目的。
      为保持自己的荣誉性地位,有闲阶级有一套自己的规范特征 :
      一 金钱至上原则是成为有闲的最基本条件。社会环境下金钱代表一个人的价值,也就决定了这个人的生活品味与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掠夺性本能是对事物占有的最初动因,嫉妒性区分满足了有闲阶级的炫耀心态。
      二 明显有闲是有闲阶级的惯常表现方式。从希腊哲人的时代一直到今天,那些沉思着的高尚的人们认为,享有一定程度的闲暇、避免一些为人类需求直接服务的生产工作乃是一种有价值、美好、体面的生活必需。例如礼貌,“其流行的深层经济依据是要在与有闲的荣誉性或非生产性地利用时间与精力的荣誉性中来寻求”。礼貌是有闲的衍生物,表现了控制与从属的象征性姿势。
      三 明显消费是有闲阶级的发展行为模式。社会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加丰富、交际范围明显扩大,有闲阶级为了“歧视性”地给别人留下高级印象,明显的无知消费成了首选。包括“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在内的炫耀性消费 使有闲阶级找到了证明身份面子的捷径。
      四 高雅的时尚潮流是有闲阶级永远的追逐。“社会认可什么样的生活是有闲的或荣誉性的方式,大体是由最高阶级决定的;这个阶级的职责是通过教诲和示范来表明这个社会拯救方案的最高理想形态。”有闲阶级的品位引领了下层阶级的流行风潮。以文化资本的占有为表现形式的消费压倒了单纯的物质消费,人们从炫耀金钱转向炫耀品味。
      
      二 劳动的“堕落”
      高雅人士认为,低层次的精神生活总是和简陋的住宅、粗鄙的生产活动相关联,忙碌的生产劳动被指责与高尚的思考不相融合。从凡勃伦的观点看,人们将生产性的劳动当作是“有损体面的事”是竭力避免的。“于掠夺的文化时期,在人们的思想习惯中,是把劳动跟懦弱或对主子的服从这类现象连结在一起的。因此劳动是屈居下级的标志,是一个有地位、有身份的男子所不屑为的。在这样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感到劳动是要降低品格的。”非生产性劳动具有荣誉性,而下层阶级要从事纯生产性劳动,人们崇尚事物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鄙视徒劳无益、浪费和无能,“劳动由于已成为贫困的证明,也仍将无可避免地带上不光荣的色彩”,凡勃伦将之称为“工作本能”。
      所谓的上流阶层的工作则是非生产性的劳动,也就是“有闲阶级”的工作: “……在不生产的情况下消耗时间,是由于:(1)人们认为生产工作是不值得去做的,对它抱轻视态度;(2)借此可以证明个人的金钱力量可以使他安闲度日,坐食无忧。作为一位有闲的先生,他生活中的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这种可敬的有闲,他要使旁观者获得印象的也就是这一部分。但他的有闲生活并不是全部在旁观者的目睹下度过的,其间有一部分势不能为公众所看到,为了保持荣誉,对于这个不能为人所窥见的部分,就得有所显示,使人信服他的生活的确是有闲的。他应当想出些办法来做到这一点,对于不为旁观者所见的那部分有闲生活,他应当有所证明。这一点只能间接地做到,办法是把他从有闲中得来的一些具体的、持久的成绩显示出来,这就同他所雇用的工匠和仆役们的情形一样,他们也是惯于把工作中一些具体的、持久的效果显示出来的。”
      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 ,马克思继承此看法认为生产比市场更重要 。凡勃伦却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认识生产劳动,他颠覆性地提出与正统经济学理想消费理论相背驰的观点:消费的文化理论——习惯、风俗及迷信等非理性都将决定人们的消费;消费的另一个重要目的——给他人留下印象,或称之“炫耀性消费”。
        
      三 派生出的“代理消费”
      在工业社会范围内有闲阶级不再满足以往的自身消费模式,他们为了财富的累积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舍去“有闲”使琐碎杂事占用了时间,但为了给大众留下更为深刻高贵的印象,有闲阶级寻找到了“明显有闲”“明显消费”新模式——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
      “占有并蓄养一批奴隶,叫他们从事生产财物,其所证明的是财富与威力;但是蓄养一批仆役,不让他们从事任何生产活动,其所证明的却是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有钱是有闲阶级的基础条件,其财富可以通过他人(配偶、子女、仆役等)来显示,这种消费模式叫做代理有闲或代理消费。
      “家长明显有闲这一主要事实在较高的等级点上消失……主妇实行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在古代,一个“健壮男子”在社会经济中的专职就是杀戮,通过妻子和若干的奴隶获得有闲标志;在中古,贵族或者富人通过迎娶漂亮的妻子或者妾侍来表明其财富。凡勃伦说主妇的功用大部分在于他们的明显地脱离生产劳动,在于能由此证明他们的主人的有财有势。“妻子最初不论在事实上还是理论上都是丈夫的苦工和动产,生产供他消费的物品;作为这个古老制度演化的后果,妻子现在成为礼仪方面的消费者,要消费她丈夫所生产的物品。但是在理论上,她无疑还是丈夫的动产,因为经常进行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是无自由的仆人持久标志。”让妻子流连于高级会所,在高级商场任意挥霍,在他人面前不经意间透漏出妻子身上奢侈品的价格,从使用和欣赏一个高价而且以为优美的物品中获得的高度满足大部分是在美感名义的假托下对奢侈感的满足。“主人”式的自豪感达到了有闲阶级家长炫耀性消费的目的。
      凡勃伦还在书中阐述了服装最为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女装忽视种种舒适感的迹象表明,女人在经济上仍依赖于男人。例如高跟鞋不利于没有任何实际使用价值——不从事任何实用性的工作室有闲标志——表明了有闲主人的不凡社会地位与无需操劳的闲暇。
      代理有闲是有闲阶级所圈养的寄生对象,他们要为主人服务、为主人增加金钱荣誉。仆人们为了礼仪而存在为了管理而生存,教士、神父等职务可以看做是“神的奴仆”,代理消费不仅侵入了宗教仪式的适应性准则领域,还影响了宗教仪式的手段和方式,信徒们依照金钱声誉准则的传统来生活。军人,公务员,律师等也可以说是为统治阶级协助管理和代理有闲而存在。代理有闲需要保持有闲绅士的声誉,以明显有闲和明显消费的方式证明主人的金钱实力。
      
      四 奢侈品的疯狂来袭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2010年亚洲游客在欧洲奢侈品市场花掉690亿美元,其中中国游客花掉500亿美元。消费奢侈品不仅为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享受,更重要的是让其他社会成员了解自身有闲的身份地位。“在我们的欣赏过程中把那个物品的高价标志和美丽特征完全融合在一起,并且把由此形成的效果仅仅包含在审美的名义下。于是贵重物品的高价标志主见被认为是它的美丽特征。”
      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也对奢侈品做了有趣的论述。奢侈品是“明显浪费”和“对于其使用者的摒绝生产工作具有证明作用”,使旁观者对于其金钱地位和支付能力的认可。“物品中过分华贵的价值标志是通过这些物品的消费而适应间接的嫉妒性目的上具有高效能的标志。”
      在《奢侈与资本主义》 中作者桑巴特写道:“于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奢侈,它本身是非法情爱的一个嫡出的孩子,是它生出了资本主义。” 在《名牌至上》 中名牌被塑造成了额一套体系:“名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标识体系,人们通过穿戴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重新划分社会阶层。”现代奢侈品具有社会辨识度高、品牌文化代表优越上流的意义,有钱人趋之若鹜正是遵从“凡勃伦理论” 。 
      随着现代消费时代的变化,消费者被看做是“一种欲望无止境,能够驱动经济不断实现繁荣的消费动物”。奢侈品的疯狂来袭似制造、分离、解放了种种现代欲望,使之变为一种不间断的、连续的自我化消费幻象。
      
      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念贯穿了经济大家的主要思想。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 的“真实性”表明所谓“名牌拜物教”的建立无非是试图遮蔽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而代之以 “金钱和名牌”之间的交换关系;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 中说,普通个体向自由时间要求的“并不是尽责的自由”而首先是标榜自己时间的无用性,“作为奢侈资本、作为财富的时间的富余,休闲时间就和消费时间一样”;布迪厄 则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斗争实际上成为寻求区隔而展开的符号斗争。
       
      
  •       个人比较接受作者译作“韦伯伦”。作者在其研究中并未作任何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某群人普遍实践着的行为模式作了合乎事实的解释。在我看来这对于一项科学研究来说已是足够了。虽然作者本人可能对这种现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否将这种判断表达出来并不是最重要的。
  •       这本书花了我颇长一段时间才终于看完,
      来自1899年的一本书,大量晦涩的字眼,还是英译中的,常常反复看几遍,才终于能体会到一点某一句话的意思。
      分析社会现状的书,一直是我的favourite,
      尽管这般久远的一本书,还是能给我现代社会现象的良多启发。
      
      读完一遍,摘抄一遍,再看回摘抄一遍,终于让我感觉这本书的真实。
      在晦涩字眼的包裹下,还是很能够直接残忍地剖析了现实。
      
      主要讲述了何谓有闲阶级以及解释他们的行为。
      简单来说,剖析有钱有闲的一个社会阶级如何炫富,为什么要炫富。
      
      作者认为归根,就是攀比。
      有闲阶级以财富作为基础门槛,然后通过工作范畴、礼仪、服装、品味、消费习惯、学术修养、教养妇女乃至奴仆等方面逐一巩固强化自己的地位。
      
      从工作范畴说起的话,有闲阶级崇尚的势必是非生产性的工作,可以是政治、运动甚至宗教等。对于公众而言,这类脱离实际劳动的工作,都是能够博取声誉的。甚至可以说,对有闲阶级而言劳动是可耻的,是损害身份的一种行为。
      
      而礼仪上来说,这一点对我的启发是,我从未思考过“礼仪”存在的必要性问题,但就是这么做了。突然想起那个关于猴子的故事,下一代笼子里的猴子不会再碰香蕉,因为会被打,但很可能连打它的猴子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打它。书中提及大多的礼仪都是无实际用处,但礼仪是一种需要时间进行学习的素养,因此有闲有钱的阶级正是恰好能做到礼仪的典范,而大众则进行跟随。说到底,礼仪或许不过是作为区分人的一项标准罢了,作为有闲阶级而言,是钱以外的又一项门槛。简单的,可以类比成绅士与土豪的不同,礼仪所代表的就更为显而易见了。关于礼仪这一点也可以直接套用到学术涵养的问题上。
      
      而品味上,作者认为能够赢得声誉的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在不断形塑所谓的品味。
      这一点可以结合消费习惯来说,就是有闲阶级的品味塑造归根到底就是消费什么样的东西才符合身份。也通过消费品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消费品中最容易突显身份的莫过于服装了,能让身边所有人都第一时间看到的身份象征就是服饰,仔细检视那些一般大众认为优雅的服饰,就会发现它处处都旨在传达一个印象:穿戴着并不习惯于从事任何实质的苦役。要是衣物显露出穿戴着这方从事体力劳动的痕迹,即有所污损的话,毫无疑问,这件衣物绝对谈不上优雅,甚至谈不上合乎礼节。整洁而又无污垢的衣服之所以有善心悦目的效果,即便不完全,也主要是因为其让人联想到有闲,免于亲身接触到任何生产工序,例如白色的衣服。大众对高跟鞋、裙子的沉迷也完全适用于这个观点。
      有闲阶级便是如此不断通过彰显品味、昂贵消费品体现自身的优越感。
      
      题外话一下,像书中所说人的本性其实会排斥持续的无度挥霍浪费,因此一项开销无论实际上多么挥霍无度,也会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目的作为粉饰的借口。例如艺术品、品牌等。这或许对于奢侈品营销人来说,就是要为客户找到那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购买者能够借着魅力之名呈现高价带来的满足。嗯,同样的,越来越体会到奢侈品真的不能低价。
      
      或许有人会不理解为什么要如此挥霍,为什么有闲阶级不能相对节俭些。从书中观点分析的话,那便是因为有闲阶级有挥霍的必然性,而没有节俭的动机。
      为了更好巩固身份,有闲阶级必须做符合阶级内部规范的一些事情,比如穿戴昂贵的服饰。因此,不符合阶级标准的行为倾向会受到某种程度上的约束。
      
      而有闲阶级大多会成为保守党,这也是因为该阶级是受到社会变革必要性影响最少的一群人。因此,他们并不需要去赞成改革,在现状他们已经处于金字塔上层了。
      
      换言之,从书中刻画的我们可以得知有闲阶级没有节俭的动机、也没有变革的需要、更没有参与劳动的理由,在这一个大前提下,现存的许多有闲阶级行为就相对更好理解了。
      所以往往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批判一些不符合自我价值观的行为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大家都不过是在做自己阶级范围内认为是正确的事情罢了。比如,某个人在某家名品店买了上万元的一只杯子又与你何干呢,或许并没有太多瞠目结舌的必要。
      
      举一个书中我觉得很有趣的例子,有一位国王在没有侍从官在场的情况下,宁愿坐在火炉面前竟然毫无抱怨地忍受烈火的烘烤,而侍从官的职责是移动其主子的座椅,虽然这使得国王自己的尊贵的躯体难以复原,但对于国王而言如此一来能够保住了其最神圣之躯免受卑贱的玷污。对国王而言,并不能重视生命甚于名誉,因为倘若如此,他便会丧失其生存的意义,所以对他而言选择被烈火烘烤才是明智的行为。
      
      在进一步讲,除了有闲阶级有攀比,人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会与旁人比较的物种。
      或许旧时还好,待在自己的阶级里面过着安定的小日子。但互联网时代可爱又可怕之处是,信息无限的流通,导致人们可以看到太多其他阶级的行为。在比较心理的影响下,比起信息较不流通的时期,人们的幸福感往往容易减半。
      通过周遭的人,人们很容易会形成一个模糊的评价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得忍受同侪的轻视,久之甚至让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如书中作者所言,人们的自我尊重往往来自于邻人对自己的尊重。
      这很可怕也很现实,因为倘若你的自我评价来源于他人,你就是把标尺交到别人手里,活在他人的眼中。所以越来越明白,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标准的重要性,这真的能给你带来幸福。举个简单日常例子,就是如果太依赖恋人,喜怒哀乐都放在恋人身上,你就会失掉自己,永远难以得到满足和快乐,因为你永远没有办法完全控制他人。
      当然,说得容易,这真的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需要极其强大的内心。自问也离很远,但可以做到的事,形成这个意识,一步步完善自己的价值体系,不要把刀子交到别人的手里。
      
      这本书贯穿全文都提及攀比,在生活中人往往穷尽一生,试图证明自己与他人不同,其实不过是一棵树上的不同叶子罢了。何必过于眼红他人的纹路,你自有自己的一番喜悲要顾。
      
      
      上面说完了有闲阶级本身,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点十分值得分享,就是女人。
      有闲阶级与非有闲阶级的雏形就是男人与女人,由于身体构造的不同,在部落中,男人更多从事狩猎等带有功勋性的工作,而女人则从事部落内的日常劳作。久之,形成不同的地位。甚至到后来,所有权的雏形是男人对女人的拥有权。
      后来,看似在家族当贵妇的女人,其实归根也不过是家族男人的附属品,用于彰显男人的地位。用书中的话就是“越位休闲”,女人并不享有阶级地位,享受的一切消费品都是一种越位休闲,来显示主人的地位。
      甚至会用所谓的女人味来进行对女人的约束,例如陈旧的束腰、缠足,明显不是舒适的方式,就是因为她们并非地位的拥有者,作为附属品,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才能更好满足主人的地位需要。
      就连女人的知识涵养,也必须符合两种类型,一是符合家居需要,二是符合可展现的才艺以及技巧,而不是自己的需要。比如大多需要学习音乐、美术一类的知识,这些大多可以用作主人地炫耀行为。
      
      这些种种的观念,终于让我体会到,当年女性解放革命实属不易。
      回忆起,之前看的那本关于女性职场的《向前一步》,真切感受到社会在进步。现在我们能这样谈及女性,鼓励女性去向前迈步。
      突然想到,其实现在很多女性甚至自愿选择成为附属品,无论出于什么想法,我尊重这项生活选择的自由。但是,我更鼓励女性可以活得是一个人的立场,而非一个女人。
      
      在说完,有闲阶级、女人之后,最后要谈下的就是关于书中提及的下层阶级。关于这块的剖析最是赤裸裸地残忍揭穿。
      
      对于下层阶级而言,通常获得物品的手段就是靠生产性的劳力。
      下层阶级的人们无论如何都免不了劳动,所以劳动这个污点不会带给他们太大的损伤,至少在他们内部并不以为辱。反倒是由于劳动是他们所认可以及接受的生活形式,他们以能在工作效率上出类拔萃、生活上的节俭而引以为傲,这通常是唯一能开放给他们攀比的底线。
      
      而这些赤贫者和那些将所有精力耗在日常生计奋斗上的人,都是保守的,因为他们没有余力去想明天以后的事。
      
      但是与此同时,中下层阶层也是很容易被诱惑去做变革的人,也恰恰因为他们有生计改变需求,才会处于这种境地。但是,新方式变革常常难以撬动有闲阶级,而又会受到自身阶级保守份子的压制,往往十分容易遭遇失败。这便是下层阶级存在的典型困境之一。
      
      由于并非文章的主线,因此这块作者并未过多着墨。我也尚未能相处一个所以然来,关于下层阶级的讨论就且收笔。但愿,往后的某段经历或者某本书更给我就这点更大的启发,再作分享。
      
      
      
      《有闲阶级论》总的来说让我更了解社会阶层这个概念,另外,由于知道了难处也更为历史上劳动的倡导、妇女的解放革命所感动。
      
  •       这次在Scarabeo 5上真是忙里偷闲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还真是挺有趣的,有趣的地方在于作者例子都是可以在自己的身边或自己身上轻松找到的,虽然作者的语调也实在尖酸刻薄了一点…… 不过还真有点超凡脱俗的感觉,感觉他就是站在一个外星人的角度来观察地球人的,所以才能这么冷静的来看有钱没钱这些破事。这本书是在一百一十年年前出版的,不过现在和那个时候好像还没有什么区别。 真书我记得小时候也看过,但是翻了没有两页就没有兴趣看了, 觉得人类真傻比, 现在倒是兴冲冲的看完了, 不过结论还是一样的, 那就是人类真他妈傻逼。
      
      话说有闲阶级, 就是平时不用辛苦工作也能养活自己, 而且还能体面的养活自己和一大家子人, 有大把的钱和时间。自古就有有闲阶级了,比如古代的国王,领主, 骑士,武士。 这些人被认为是道德高尚智力超群也十分强壮的一群人,处于社会上比较高级的阶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需要辛苦的工作, 这些人人数不多但是影响力却很大,久而久之自上而下,整个社会就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看法, 那就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高尚的和光荣的,而整日辛勤劳动的生活方式是不那么高尚和光荣的。
      
      大概的意思是说大概我们都是演员, 我们生活的目的(或者是很大一部分目的), 是为了赢得周围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这样我们就必须有“和我们的阶级相匹配”的消费。 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满足感以及周围人的尊重。 不过这总归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除非你是世界首富, 否则你的”和你的阶级相匹配的标准“就总是稍稍高于你的消费水平的那一个水平。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赚的钱多了,可以让你翻身上升一个阶级, 这个时候可以狠狠的爽一阵子, 不过过了一阵子习惯之后, 就会重新再次提高自己的标准。我们从生下来接受到的这个世界的刺激就告诉我们, 想要幸福的人生, 就要痛快的消费, 不过这本书告诉你,消费并不能保证你的幸福。因为前述幸福的真谛不是消费而是比较, 前一阵子看到的“上海生死劫”里面也有提到这个,女主人公在解放前就应该算是生活不错的, 解放之后, 生活水平其实并没有提高, 但是可以女主人公得意的程度提高了。多次引用别人的话说他们家是“上海的一片绿洲”, 就是因为其他的上海的以前的有钱人都被迫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到文革之前有他们那种生活方式的人在上海掰脚指头都可以数过来了。
      
      看过一本书叫”大萧条的儿女“, 说得是三十年代大萧条的事情。 如果你认为在萧条中一个家庭没有饭吃的时候, 最后的钱都会用来改善伙食,那你就错了。 因为里面有个调查, 说是萧条前的中产阶级, 就是生活极度困难, 就是那种饮食上的困难,也会拿出在他们的生活费中算是相当大的一笔钱来粉刷他们的房子, 告诉他们的邻居他们过的不错。
  •       那天,午后,坐在图书馆看书,中场休息时间走到经济学区域的书架,随手翻着自己并不熟悉的经济学著作,看到许多国内人写的所谓经济学著作,尽管不懂,但只要是看到那个吼人的名字,我就不寒而粟,不知道图书馆为什么摆一些这样的书,误导了学生,也显示出图书馆的浅薄。
      而后便在角落中发现了这本商务出的《有闲阶级论》,乍看名字,似乎也有些吼人,但冲着商务“汉译名著”的名气,就随手一翻,隐约中觉得好久好久之前就貌似看到过,只是感觉而已,而看到前面钟政所写的序和目录时,我欣喜异常,知道:有一种书的名字叫做似曾相识。
      作者凡勃伦(1857-1929)的成名作,发表时间1899年,那是的中国还是义和团运动时期,全国上下充满着仇洋,排斥和破坏西方所带来的任何东西,对比一下当时的美国,我才知道所谓当时中国的愚昧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或许是落后的惯性所导致的愚昧,或许是对西方侵略的反动所带来的“拳乱”,这些时至今日,我们尤当深思,不在此讨论范围。
      凡勃伦的学说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制度学派的兴起在当时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响,甚至影响至今,我从没有学过经济学,甚至连《国富论》都没有读过,但在这里对这样一本经济学著作妄下评论,有些不安,而出于私心的角度是我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我与之产生的契同。
      该书所持有的野蛮时代和准和平时代的遗风在今天仍然影响着每一个人的风俗,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所期望的暴力文化。从古至今不断地争端和战争,从古至今人类对大自然的一步步占领,曾经有灭绝的人类和日益灭绝的动物,这些无不是暴力的结果,许多以暴力(包括动作)为题材的电影的风行,无不证明了人类所含有的暴力倾向。而当今世界所提倡的和平,也只是面子上的工程,各个国家之间的勾心斗角无不在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做着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而小至每一个人,能够避免这种说出来让人鄙视的行为吗?但我们伪善的面目下,是否有着可憎的心灵,也许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我最认同的部分便是“明显有闲”和“明显消费”,这些是身份的象征,我们古来有之的“排场”、“面子”等都是这“明显有闲”和“明显消费”的明确体现,我们中国古来有之的大国风范、古来有之的大场面、古来有之的对皇权的崇敬,这不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悸动吗?几乎每一个人都渴望这样的生活,其最本源的目的就是获得尊敬,简而言之,即“为荣誉而战”,而荣誉的前提却是“战利品”的尽可能拥有,没有人在乎过程,只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作者在第25页写到:“拥有财富,起初只被看作是能力的证明,现在则一般被理解为其本身就是值得赞扬的一件事。财富本身已经内在地具有荣誉性,而且能给予它的保有者以荣誉。”关于这一方面,我有感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或许有相通之处。而这些反映到经济生活中,便是对所谓高雅贵族生活方式和对趋向奢侈品的追求,由上及下,上行下效,就造成了“明显浪费”,但这不可避免,而经济发展的新促动正是这些。
      另外,通过对工业和金钱的论述中,反映了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形态,如列宁所说,它们当时迈向了垄断的帝国主义阶段,即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金融(银行业和投资者)和工业高度结合,传统工业的发展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业愈来愈依赖于资金的持有,成为金钱的附庸,而当时金钱主义的盛行正好反映了这一现象,透过作者的论述,我发现作者似乎是赞同这一生产生活方式的,金钱通过溯源,即是野蛮时代的“战利品”,这一线性的轨迹,其中起着=纽带作用的便是“有闲阶级”,从而在这里对当时的资本家有着一定的批判态度,但也没有忽略到作者所认同的“有闲阶级”的功绩。
      关于“命运”的“宗教”的叙述中,作者提到最多的便是赌博和信仰,这把赌博和信仰似乎可以归为一类,前者是对命运的信仰,后者是对至高无上的神圣的信仰,也可以说是对命运的一种信仰。赌博历经千万年而不灭,自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道理,甚至发展为一种产业——当今赌彩业,与之相类的“体育竞赛”等,也可以看做一种赌博行为,这些都是原始“掠夺”和“”荣誉风气的遗留。因为原始的“掠夺”和“荣誉”便是万物有灵观念所在现实的反映——命运的直接或间接体现,神圣性和神秘性并存。而在宗教方面,宏伟壮丽的大教堂、修饰豪华的宗教集会场所,衣着华丽的教士、呆板繁琐而有序的等等,这些被认为是至高无上在尘世间的映像,这些所体现的便是威严、神秘和神圣。“代理=有限”和“代理消费”在此处得到最有效的体现。
      关于书中论述的妇女的部分,此不述。
      最后,反观我自己,便可以在最后一章中得到些反思:“高级学识是金钱文化的一种体现”,我自己时至今日的研究生阶段,专业是历史,可以说是于现实几乎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就业特别困难,而仍然有一大批的历史系学生,在作者看来,这简直是对劳动力的一种浪费、对年轻人的一种毒害、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污染等等。在作者眼中,人文学只是有闲阶级的业余爱好,是其“明显有闲”的一种标志,在我看来,有一定的道理。有说“历史学是一门奢侈的学问”,而我越来越发现这句话似乎是对的。还有另外一句话:“人文学是整个社会的良心。”而在当今之中国,至少我模糊的双眼,还没有看到,亦或是没有看清。如今,我也在思考,我该何去何从,至于将来,我是该早作打算的。
      当然,我也期待并相信我的未来的美好。
  •       译作很久都不看,英文原著其水平也有高低,不管是文学还是社会科学著作以至科学论文,其可读性有很大差别,鲜有赏心悦目的佳作。专谈英文著作,我喜爱的风格是雄浑流畅,如朝日长河,繁茂丰硕,如春秋果园,一则繁花似锦,蜂鸣蝶舞,一则硕果累累,馨香娴静。这是形式的要求。内容上,必须有独创的而清晰的见解、条理分明连贯的论述,发人之所未发,论人之所为论,传递一种述见真知的喜悦与自信,而条分缕析、娓娓道来,逻辑严密、步步推进,完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知识金字塔体系。正如骨肉调匀才是美女,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才是佳作。谈的上才华横溢而传世不朽的杰作,也就柯兰道尔的Scarlet letter,亚当斯密的Wealth of Nations,凡勃伦的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等少数几部而已。
      
  •     不懂,怎么成颂扬中产社会之作了?。。。
  •     写这玩意儿真不是一般的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