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是怎样炼成的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100114349
作者:[美] 约翰·菲尔林
页数:500页

作者简介

18世纪的最后十年被称为“激情时代”。相互敌对的派系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路线而斗争,每一方都确信对方的目标会出卖革命遗产,破坏付出巨大代价赢得的革命成果。他们的赌注并非一时一刻的政治利益,而是未来美国民主实验的进程。在这场划时代的辩论中,最突出的两位人物是托马斯·杰斐逊和亚 历山大·汉密尔顿。
两人皆具远见卓识,但对合众国的梦想却南辕北辙。杰斐逊是真正的革命者,相信个人自由和平等主义社会,希望削弱中央政府的力量,由各州掌握较大权力。汉密尔顿则是出色的组织者和策略家,害怕混乱和失序,试图建立强大的政府,以保障新生共和国的安全,推动经济发展。
公开的对抗最终演变为私仇,杰斐逊的副总统亚伦·伯尔在决斗中用手枪打死了汉密尔顿。本书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个性、激情和无畏的梦想,两人的遗产如同DNA的双螺旋,继续塑造着美国的形态。

书籍目录

前言
引子
成长经历
第一章 “结交良师益友”:不快乐的少年时光
美国革命
第二章 “屈辱的殖民枷锁”:抗英斗争
第三章 “祖国因为我来过世间而变得更好了吗”:发动美国独立革命
第四章 “想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法国和西班牙”:战争熔炉
第五章 “独立革命将风云突变,美国胜利在望”:汉密尔顿的天堂,杰斐逊的地狱
战后美国
第六章 “当前的联邦无能”:悲伤与阴谋
第七章 “他们回到美国时一定会变成极好的共和党人”:杰斐逊在巴黎
第八章 “侦查民主政体的漏洞”:汉密尔顿与新宪法
为缔造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而战
第九章 “尤里乌斯·恺撒——史上最伟大的人”:党派斗争的开端
第十章 “致力于货币和股票投机利益”:不受约束的党派之争
第十一章 “一些无辜之血”:回到山顶庄园与踏上山之巅峰
第十二章 “反共和党的巨人”:1796年的大选
第十三章 “这个人彻底疯了”:党派之争
第十四章 “尘埃落定”:1800年总统大选
第十五章 “如今的美国与我格格不入”:功成弱冠,玉折不惑
尾声
附录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缩略语对照表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内容概要

约翰·菲尔林(John Ferling),西佐治亚大学荣休历史教授,著有多部关于美国革命的历史作品,以及获奖作品《跃入黑暗》(A Leap in the Dark),以及《点燃世界》(Setting the World Ablaze)。
译者:
王晓平、赵燕、黑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师,英语语言文学学科金海翻译社成员。


 美利坚是怎样炼成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茨威格在他的畅销书《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认为“虽然历史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演员,它也不可能持续不但地进行新的创造。”“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然而,这些时刻一旦出现,就必定“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虽然茨威格只是二流小说家,这番比喻倒是异常形象与妥帖。而对于能够理解私性契约特权(liberty)可贵之处的人们来说,美国革命无疑就是这晨星璀璨的时刻,并不独一无二,也绝非寻常可见。斯宾格勒断言许多民族只有一次发生神圣时刻的机会,也由此奇迹的实现在后人的记忆里益发弥足珍贵,你不难看见无数赞美诗篇在历史的轮回里随声传颂,直到脚下的大地,与身边的文明一同在尘埃中湮灭不闻,方肯罢休。但要在这伟人共聚一堂的璀璨星空中,拣选一员最能代表美国与美国革命的英雄人物却是困难的,因为美国与美国革命不是一个人所能力及的杰作,它是无数向往自由的个人与团体的共同意志,每一位列名史册的美国国父都只是如来三十二相与八十随形式的一个侧面而已,只有将他们汇在一起,才能有机地理解彼时彼境。然而如果是从中选择一两名特征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的人明显是容易的,杰斐逊与汉密尔顿无疑是里中佼佼者,更何况两者的出身、经历与信念之间充满张力,用来对比观照极其有趣。或许以宿命中的敌人类比两人可能有失严谨,人类的历史毕竟不是狗血的日本动漫,但是两人之间富有戏剧色彩的前尘往事,却无疑更能彰显贯穿美国宪政史的永恒母题:在深厚共识之上的斗争与妥协,推动着美利坚合众国一步步走到今日。某种意义上来说,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两人的理念与主张都背叛了自己所出身的阶级。杰斐逊成长于弗吉尼亚的乡绅家庭,在当时属于上流阶级,美国国父主要出自于弗吉尼亚与马萨诸塞两州,大部分同是乡绅。虽然14岁的时候杰斐逊失怙,并长期与母亲不和,但他的成长环境依然算的上幸福美满,获得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他却是相当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汉密尔顿是从西印度群岛来的穷苦移民,自幼家庭失和,因为是私生子的缘故受尽他人歧视,成年后却是顽固的精英主义者。但结合其生平,两者的立场却并不难理解。与社会主义革命者中充斥来自资本家家庭的犹太人相似,杰斐逊一生生活优渥,成长关键的青年时期一直顺风顺水,并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在成年以后长期接触当时最时髦的学说,也就是启蒙理念,因此他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并不奇怪。而汉密尔顿来自社会的最底层,饱经磨难,在良久以后才通过自己的打拼出人头地,很多时候都是自学成才,生活的艰辛迫使他不得不捉住每一个向上的机会,由此也就锻炼出坚强的意志与高效的执行能力,性格顽强冷酷和功利,认为国家应当由能力较强的社会精英治理的主张背后是极其现实的利益计算,同时也是对他自己的奋斗的肯定。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两人的出身与路径决定了两者的信念和诉求,以及两人的临事反应。从个人气质来说,两人都迥异于美国国父的主流人群,后者大多都比较年长,出身良好,接受过一定的教育,但是谈吐平庸朴实,远不及杰斐逊能够总结出一套理论体系的地步,属于北美社会的老派人物,这意味着虔诚的相信上帝,忠贞于家庭和婚姻,往往是社会与政治上的保守派,讷于言敏于行,富有责任感,是各地的社区领袖,长期志愿服务家乡。而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两人在大部分地方并不相类他们,杰斐逊是总被美国淳朴愚钝的乡民嘲笑的文化人,或者说知识分子,他年少成名,行为新潮时髦,善于舞文弄墨,在名山事业上游刃有余,感觉良好,由他主笔的《独立宣言》发聩人心,又文辞优美,就算再过一千年也能让人铭记于心。但就跟知识分子的通病一样,很难做到心口合一,将鼓吹的理念转为行动。也就无怪于他在总统任期中政绩一般,作为启蒙者,在朋友服膺其主张纷纷释奴的同时,自己却紧抓着几百个黑奴不放,临死时才还他们自由身,这一人格上的污点就算其追随者也无言以对,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由于一生诸事顺利,或者也可能是因为身为知识分子的缘故,意志力不强,稍遇挫折便会惊慌失措,独立战争时期面对英军入侵弗吉尼亚,作为州长的他举措失当,事后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刻不再继任州长,这都不是一个政治家所应为的。在信仰上他是自然神论者,大肆抨击基督教,毫无虔诚可言。生活作风又极为放荡,他与黑人女奴生有一子的故事可能纯属攻击他的敌人向壁虚构,但在巴黎担当外交使节期间,勾引有夫之妇的暧昧却是自己都津津乐道的。但他始终是一个坚定的州权主义者,拒绝联邦蚕食地方的自治权利,这可能是他唯一没有违背自身阶级的地方。至于汉密尔顿,虽然被如今的美国保守主义视为宗师与渊源,但他与其说是盎格鲁—萨克逊意义上的保守派,毋宁是欧陆意义上的保守派。后者并不注重有关宗教、社会与家庭的风评与操守,主张强有力的国家力量保卫秩序与财产不受侵犯。汉密尔顿与其极其相似,他虽然始终作为一名军人参与追求自由的独立战争,但他的个人气质更偏好于严密整全的国家秩序,用浪人来形容他可能最妥帖不过。所谓的浪人原指失去主君的下层武士,引申开来便是没有地方根基,与家乡失去有机联系,为利益与信念奔竞之人。因为没有地方上的牵挂,不需要顾及邻里的评价,他们往往缺乏荣誉感,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里间的堕落者可以为了利益出卖一切,就好像政治掮客李大钊一样,随时做到立场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汉密尔顿个人品德称不上败坏,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布尔什维克,但他的宗教信仰也远谈不上虔诚,对家庭也同样不忠,与杰斐逊组织的民主共和党相比,以汉密尔顿为核心的联邦党人更加热衷于阴谋诡计,尽管前者的回击也一样激烈。由于是外来的移民,在组成美国的各州毫无根基,因此汉密尔顿更加放的开手脚,为中央政府的扩权而不遗余力。可以说在一系列美国国父当中,杰斐逊与汉密尔顿或许并非是个人经历最传奇,故事最能引人入胜的个人,但认为两者身上非美色彩最为浓郁却是毫不为过。说来凑巧,在汉密尔顿看来,杰斐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主主义者、雅各宾党人,而杰斐逊抨击汉密尔顿是该死的君主主义者,时刻想着侵蚀美国的德性,复辟君主政体。或许是敌人最能了解敌人的性质,美国的欧陆激进主义者与美国的欧陆保守主义者反倒对彼此的跟脚知根知底,反而是他们的追随者更愿意视而不见,方便拿来做虎皮。但是,尽管两人浑身都充斥着与18、19世纪的美利坚格格不入的性格缺陷,可将他们一同称为美国国父,并予以浓章重彩的纪念却是理所当然,他们自身也是当之无愧的。美利坚合众国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早在遥远的两河时代,就流行共和制的城邦国家,甚至在美国革命的同时代的拉美地区,就有共和国家遥遥领先。以当时的世界格局,美利坚合众国也并不比拉美国家更显重要性。美国的革命之所以值得后人纪念,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国父们摸索出一整套合情合理的宪制,使得美利坚能够延续至今,并始终能够保障民众的财产、安全与自由,不似同时期的共和国早早夭折。而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主要功劳未必是他俩,或者可以说主要功劳并不应当归功于美国国父这一代人。就亨廷顿以为,美国的宪制其实源自都铎王朝以来,英伦列岛的移民带来的原本英国保留自中世纪的地方自治习惯和议会传统,共和国的政治传统并非美国国父一代人凭空拟制,而是一代代移民就母国风俗与北美风情相互适应的结果,美国国父在此基础上予以更新调整,而在1787年费城制宪以前,独立前与独立后的北美各殖民地都纷纷进行过宪制实验,其宪法理论和草案更新速度之快,内部竞争之激烈,可能只有中世纪的北意大利各城邦共和国才能与之比拟,并非法国革命一般凭空创制,基于此,我们可能也就不难理解两者命运下场之不同。但有适合国情的宪法还不够,尚需要具体运行它的人群愿意尊重和维护他。如果我们要正确理解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为代表的美国国父的意义,不仅要重视他们推动美国独立的作用,同时也需要知道他们在维护美国宪制中起到的作用,后者可能比前者更有意义,因为战争总比建设容易。1787年宪法及其后续的出台与维护,不仅侧重民意与诉求的代表性,同时也注重不同利益集团的妥协与合作。在1787年宪法的起草者麦迪逊,日后的众议院院长、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看来,政治运作中存在党派和各种利益集团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既然我们不能彻底铲除它,那么就应当设计一种制度让各种正当的利益诉求有发声机会,并让不同党派与利益集团通过妥协与交换利益获得就算称不上皆大欢喜,也起码是最不坏的结果。虽然在妥协中不同集团的诉求未必能够获得完整的兑现,但保留这样的平台那么人人都有通过合作实现自己目的的机会,没有这样的平台,那么人类就只能倒退回暴力或专制中,而暴力与专制的代价过于高昂,远不及议会政治的低成本。然而议会与党派政治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各方利益集团彼此之间的互信与尊重上,许多国家引进议会政治却并没有这样的互信基础,最终只能无疾而终。而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党与汉密尔顿的联邦党继承北美十三州的优良政治传统,同时又给后来者起到了表率作用。两党所代表的群体截然相反,政治诉求也彼此抵触,汉密尔顿代表北方的工商资本家,主张强大的国家政权来整全美国内部的贸易市场,以高关税政策来保护国内制造业,要求废除奴隶以获得更多的工业劳动力,杰斐逊代表南方的奴隶主种植园主,提倡州权,反对联邦政府对地方自治的干涉,呼吁低关税政策引进国外工业产品,提高农业产品出口,要求保留奴隶制以适应种植园经济。这样的情况居然还能合在一起,只能慨叹双方相忍为国的自觉之深。其实对于南北双方来说,其实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双方彼此独立,各自运作方更有效率,也就不会有日后种种争议。但既然因为风土人情相似历史源远流长的缘故结合在一起,那么就不得不对彼此予以忍让,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都需要付出代价。而对于中国来说,美国的经验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借鉴对象,因为中国并没有英美国家悠久的宪政传统,持各种利益诉求的党派与集团之众,也超出欧美宪法学者之想象,中国能否整合各阶层的意见,彼此保持互信使最基本的妥协与合作成为可能我是持悲观态度的。美国的宪法得以运作,在于独立战争已经通过革命的方式将美利坚各邦整合在一起,形成比较健全的民族共同体,尽管如此,日后还是有南北战争这一宪法危机。而中国并不存在相类的民族共同体,所谓中华民族只是一个虚假的泡影,我们很难相信汉人与维族之类少数民族真的彼此认同。但是不管怎么说,让民众有诉求得以表达的渠道这一思路却是可以被借鉴的,这可能是独立与抗争以外,我们唯一能够从以杰斐逊和汉密尔顿为代表的美国国父这一代人中可以吸收到的教训。至于能不能被实现,我是不大相信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五分给荡气回肠的前言,给七十页的参考文献,两百页的党派斗争差评!想看的是汉密尔顿怎么转型成经济学家啊!说好的“生活在汉密尔顿的国度里”呢!---- “每个历史CP都需要这样一篇前言”!即使死了两百年,两人的恩怨情仇还在继续呢hahahaha
  •     还是不错的
  •     “高山鸣鼓,声闻百里。”“说人话。”“扑通扑通。”
  •     “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遗产如同DNA的双螺旋,继续塑造着美国的形态”
  •     2016-1-27读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