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与求证

出版社:许飞进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7004493
页数:228页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绪论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第三节研究对象、内容与概念界定 第四节研究方法 第五节研究特色与技术路线 专题篇 第二章地理学视野的聚落比较分析 第一节聚落的自然地理 第二节聚落的经济地理 第三节聚落的政治地理 第四节聚落的文化地理 第五节聚落的人口地理 第六节小结 第三章人类学与规划学视野的聚落比较分析 第一节宗法制度 第二节宗法制度对聚落总体格局的影响 第三节宗法制度对建筑群的影响 第四节宗法制度对建筑单体的影响 第五节生活方式与规划的关系 第六节小结 第四章景观学视野的聚落比较分析 第一节聚落景观的视觉特征比较 第二节聚落的意象特征 第三节聚落景观的建构 第四节聚落的景观营造 第五节聚落景观设计的三元论 第六节小结 第五章建筑学视野的聚落比较分析 第一节建筑单体形制的比较 第二节建筑空间特征的比较 第三节建筑技术的比较 第四节建筑装饰技艺的比较 第五节小结 第六章思想史视野的聚落比较分析 第一节思想史与建筑思想史的关联 第二节历史事件中思想意义的比较 第三节明清聚落中的理学思想比较 第四节上梁仪式中的文化传播 第五节思想史中的遮蔽与诠释 第六节小结 诠释与策略篇 第七章多维视野下传统聚落比较的反思 第一节聚落形成发展演变的诠释 第二节以矛盾论的眼光正确认知聚落现状 第三节以系统论的眼光寻找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第四节小结 实践篇——基于文化与区域视野下的江西聚落规划设计 第八章赣文化解读 第一节资源的多样性造成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多元化 第二节历史人口迁移与战乱的反复性造成经济的起伏不定 第三节文化的中心与边缘性造成赣文化的璀璨与衰退并存 第四节心态的复杂性造就江西人奋起直追的执著心态 第五节科技的领先性创造了聚落建筑文化的辉煌 第六节商帮的家族化和分散化的并存以及滞后性的发展形成赣文化的核心价值的模糊性 第七节宗族与民俗文化共同作用创造性地形成了赣文化独特的风水景观 第八节小结 第九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 第一节自然条件适宜性 第二节地域文化适宜性 第三节防灾适宜性 第四节审美适宜性 第五节建筑空间形态适宜性 第六节经济适宜性 第十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聚落适宜性的传承 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传承 第二节审美上的传承 第三节空间形态的传承 第四节经济适宜性的传承 第五节界面色彩的传承 第十一章案例分析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丰城市曲江镇皮湖新村规划设计 第三节丰城市皮湖安置区规划 第四节丰城市曲江镇皮湖新村小学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五节景德镇瓷都大桥至中渡口地段设计 第六节宜春市新坊镇礼洪村住宅设计 第七节小结 第十二章结束语 附录 附录A团山村张氏世系简表 附录B流坑村董氏世系简表 附录C团山村主要建筑门牌号码平面图 附录D流坑村主要建筑门牌号码平面图 附录E团山村重要建筑调查汇总表 附录F流坑村主要建筑调查汇总表 附录G流坑村祠堂及书院调查表 附录H图片目录及来源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探寻与求证:云南团山村与江西流坑村传统聚落的比较研究》可供建筑学、城乡规划、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设计者及相关院校师生阅读。

内容概要

许飞进,男,江西九江人,1971年生。南昌工程学院教师,副教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城市规划(江西城市史、传统聚落研究)、景观设计、乡土建筑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设计。主持、参与设计二十余项。主持、参与的课题多项,主要有:鄱阳湖水文化与水利的历史考察及内涵发掘设计(国家A级,2009);传播学视野下环鄱阳湖地区典型乡土聚落文化研究(江西省人文社科项目,2010);环鄱阳湖地区典型村镇聚落规划建设研究(省教育厅重点课题,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村镇建设为主的建筑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获奖情况:从2009-2011年,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科技大赛,获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国家级二等奖一项。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6.复兴期 在清康熙、乾隆时期该村人口逐渐增长,逐渐复兴。至20世纪70年代,流坑村人口增至近4000人,而全村仅有耕地3000亩左右。改革开放后至1996年,该村人口为4290人,820户;截至2005年8月笔者调查,流坑村人口5000人,约1000户。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从游动到定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游动是一种谋求生存的调适方式,定居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趋向,而定居也意味着聚落营造的开始,体现了聚落生成的必然。且早期人类的定居是顺应自然,到中期则是调适自然,后期则为改造自然,因此聚落的生成、发展与演变,大致可分为原始型、调适型和共生型三个阶段。 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聚落。团山村的崛起来自于一批经济上的暴发户,因而聚落体现了对文化的渴望;而流坑村则经历科举兴村、商业兴村两个阶段,后期商人垄断了家族事务成为两者共同的本质。 交通对两个村落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团山村表现在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滇越铁路的开通使聚落的延续成为可能;而流坑村则更多是通过水路,运用宗族力量来完成资本积累。 政治和政策的实施与变更对聚落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团山村,张和(长房)之死牵涉到建水朱家花园,形成张家长房与建水朱家的矛盾,而朱家花园其中两个女儿嫁给张家的其他房派,无形之中也削弱了聚落宗族力量。对流坑村而言,历年的农民起义使该村元气大伤,这和他们代表的地主阶层分不开。另外,团山村因明朝屯田制政策的实施而兴旺,其中20世纪50~70年代的政治运动对聚落也有较大的影响。同样,后者对流坑村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两村在清雍正与乾隆期都有发展,主要因为雍正期间,清政府采取“地丁合一”、“摊丁入亩”的办法,赋役的重点由人身转移到了土地,人口的发展便日益膨胀,远远超过土地的增长。 第六节小 结 一、区位 从地理学角度看,团山村的发展与建水县的发展紧密结合,自唐以来均可找到其受南诏文化发展的痕迹;而从明以后则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体现了中原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其集中发展则在清末,急剧发展的经济使聚落发生较为重大的演变,经济发展成了聚落演变的关键。其中,“经济运行机制和村民的经济生活则是影响村落构成机制的最根本的因素”。同时,团山村本土文化也受外来法国殖民文化的冲击,在团山村建筑小品上也留下了时代的印迹。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团山村是中原文化、边陲文化圈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云南历史文化的缩影,是建水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是具有本土特色和原生态特色的场所。 而流坑村由于行政上属于抚州,但村落位于乌江上游,与吉州地区水系同属赣江流域,地理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文化既有吉州(庐陵文化圈)的传统,又受抚州(临川文化圈)的熏陶,是庐陵文化圈与临川文化圈共同作用的产物。由于流坑村所在地乐安县公元前分别受吴国、越国和楚国管辖,其文化底层为吴、越、楚文化交流的产物。同时,该村本土文化受外来法国宗教文化的冲击,也体现在建筑中;历史上中原多次移民对该村的文化积淀也有一定影响。因此,不妨认为,流坑村是中原文化与吴、越、楚文化的交汇地,是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赣江流域的文化代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缩影。“近一千年来,流坑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吉抚二州,以至江西全省,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它是江西古代文明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农村聚落文明的典型。”


 探寻与求证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