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心理学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3
ISBN:9787538264883
作者:奥尔波特
页数:172页

作者简介

大部分日常社交谈话总包含着谣传。日常生活中我们与朋友聊天时,也充斥着各种有根据或无根据的小道消息。
这种社交谈话只是向我们的对话者表达一种含糊的友好感觉,避免沉默的尴尬,它们只是谣言传播的一种形式。
谣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在危机时刻更是如此,每当社会局势紧张,不实的报道便恶毒地增长。
在大多数事情上,我们都是非专业的,谣言就因此而产生。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检验我们所听到的是否背离证据的外在标准,即使有时这些标准存在,也能得到。所以我们抵御谣言惟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对所有道听途说的描述持普遍怀疑的态度。希望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能形成谨慎的怀疑态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战争时期的谣言  珍珠港谣言——谣言与国家士气——谣言防御——谣言攻势——武装力量中的谣言  第二章 谣言为什么会流传  谣言的基本法则——散布谣言的动机——投射(指个人意念、欲望等的外化)——谣言公式的归纳—— 谣言流传的间接原因——最后阶段的谣言  第三章 评述与回忆  评述——感知、记忆、描述——个体与群体记忆  第四章 一种实验方法  实验室方法——标准程序  第五章 实验结果:省略与突出  省略的限度——突出  第六章 实验结果:同化作用  不涉及情感的同化作用——更强烈刺激下的同化作用  第七章 实验结果:推断  主题变换——虚构和添加——自发行为的结果——语言的误解——时间和地点的错误——孩子们的报告  第八章 歪曲的基本模式  歪曲的三分模式的普遍性——创造性的添加——谣言是否都是假的?——夸张——虚构——凝缩——习俗化  第九章 社会中的谣言  谣言和历史——谣言和传说——谣言的分类——热爱和憎恶的融合——谣言受众——耳语运动——报刊和谣言——贴着标签的谣言——谣言和幽默——谣言和骚乱——小结  第十章 谣言的分析  谣言分析指导  附录  有关部门制止和控制战时谣言的标准

编辑推荐

  希望读者通过对《谣言心理学》的阅读能形成谨慎的怀疑态度。

章节摘录

  第二章 谣言为什么会流传  在上一章中,我们指出了谣言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故事的主题必须对传谣者和听谣者有某种重要性;第二,真实的事实必须用某种模糊性掩盖起来。我们已经说过,这种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有:缺少新闻或新闻太粗略;新闻的矛盾性;人们不相信新闻;或者某些紧张情绪使个人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新闻中所述的事实。  当然,谣言里经常有一些残留的新闻成分,一个“真实的核心”,但在传播过程中,它蒙受如此多想像的阐述,以致变得不可区分,也无据可查了。在一个谣言化了的故事中,几乎不可能确切地说出根本的事实是什么,或者根本不知道是否有事实根据。  粗略地说,重要性和含糊性这两个重要条件似乎与谣言的传播有关。谣言的强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达:  R~~iXa  用语言表达就是:流行谣言传播广度随其对相关人员的重要性乘以该主题证据的含糊性的变化而变化,重要性与含糊性之间的关系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因为,如果两者之中有一个为0,也就没有谣言了。例如,一个美国公民一般是不会传播关于阿富汗骆驼的市场价格这种谣言的,因为这个话题对他没有任何重要性,虽然它具有相当的含糊性。他也不会传播有关斯威  士兰(非洲)居民行为的流言蜚语,因为他不关心他们。光有含  糊性不会产生或强化谣言。  光有重要性也不行。假如我在一次汽车事故中失去了一条腿,虽然此事对我具有悲惨的意义,但我不会相信有关我受伤程度的谣言,因为我知道真相。假如我接受了一份遗产并知道它  所包含的数目,我就不会相信夸大它数目的谣言。军队中的高级军官与一般的美国兵相比,就不易于相信谣言,不是因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没那么重要,而是因为,按照惯例,他们对计划与战略知道得更多,没有含糊性,也就没有谣言。  在战时,正如我们说过的,谣言的条件是最理想的。军队事件是最重要的,然而军事机密,国家时局发展中自然的混乱以及对敌人行动的不可预知,有助于在那些我们最关心的事情上产生高度的含糊性。  我们指出的法则是高度可靠的,但是,还有一些条件,在其影响下它的作用会减弱。假若一部分人口在盖世太保的严密监视下,又假如对传播谣言者严惩不贷,人们也许会或多或少地约束自己。  此外,因为谣言只在想法相同的人中间传播,因此,在很少,交流而各不相同的一部分人口中,谣言也许避免跨越社会障碍,因而流行受到限制。  还有另外一种原因,该法则也许也不起作用。有时是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一旦明白是什么让他那么做,他便会不那么做。情况似乎总是这样:虽然在认识到自己像个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就要摆脱这种局面,例如,一些心理学的学生发现为什么他们有这样那样令人讨厌的癖性后,会立即改掉它,或者,那些被指定观察其特殊情绪的表现过程是否与心理学家的预言一致的人发现,那种情绪无论是在感觉上还是在表现上都不自然。同样,一个“谣言灵通人士”明白了当他处于重要性与含糊性这两种传播谣言的条件下,易于相信并传播谣言。正因如此,分反而不容易信谣传谣了。  若由此推断:自知或洞悉会自动治愈我们的坏习惯,或给我们的思想带来意外的无限制的自由,那是不正确的。还有一个心理学家很少察觉到的事实,即对一条法则运转的认识经常会  改变甚至否认,这条法则便有问题。  因此——具有清醒谣言意识的人不易于受骗,我们为在战争期间由心理学家、杂志作者、电台主持人和谣言诊所的编辑们所做的教育工作找到了正当的理由。这里还存在着在大中学校  的社会调查活动中是否包括一项对谣言的基本认识的争执。掌握谣言法则的年轻人,能够在证据不确切的各种情况下管住自已,但是,必须努力防止小心正当的怀疑主义变成不加鉴别的怀疑主义(即否定一切)。对谣言太清醒的人也许会发展成连最可信的报道都不相信。    这里必须指出谣言的复杂用途,通过抨击某人厌恶的事情,能缓解他最初的感情冲动。同时,也为他当时的感觉作了辩解,又对自己和他人解释了为什么他那么感觉。因而谣言在起缓解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了作自我辩解的作用。“为什么我不应该厌恶俄国?他们只是在得到我们许多好处后才来援助我们……”“为什么我不应该感到恐慌?我们的舰队在珍珠港全军覆  没……”“为什么我不该讨厌犹太人?他们这么排外……”“为什么我不该觉得比我的邻居高一等?我就没有像他那样不正当的生活行为……”  但是,缓解感情冲动并给其找点理由并不是自我辩解的惟一方法。除了特殊的情绪压力,我们继续试图从周围找到“理由”。可以这么说,除了情绪上的压力还有理智上的压力,给混,乱的形势寻找一条花言巧语的理由本身就是一种冲动。这种寻求“好结尾”(即使没有人为因素)的因素,有助于解释许多谣言的持久性。我们想知道周围世界的究竟,我们的思想反对乱七八糟,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问为什么,这种“穷根究源”比我们自圆其说与为自己的瞬时情绪状态辩解的冲动倾向要更广泛。好奇是谣言产生的原因。一个情况不为人知的陌生人到一个小镇上居住,会滋生许多传说,来解释人们对他为什么来镇上的好奇心。城市里一条看起来奇怪的坑道会产生许多有关其用途的奇异解释。  总之,谣言提供一种能供排解紧张情绪的口头发泄途径。它们通常能为这些情绪的存在作辩解,而如果直接面对这些情绪,当事者也许难以接受;它们有时能为周围环境中令人费解的  现象提供更广泛的解释,从而在使周围世界变得可理解的理智 驾驭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谣言传播者是很少能明白这三重推动力的,他搞不清为什么他对某种谣言有强烈的兴趣,并立即广泛传播。他也不知道他所传播的谣言反映他自己的程度。因为他不明白投射的心理机制。  第三章 评述与回忆  按照定义,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制造出一则谣言至少需要两人参与。但是,在任何特定时刻,每个个体都是谣言的传播媒介,他在想什么是整个事情的关键。诚然,一条链大于其连接点数目的总和,但正是各个连接点组成了链子的要素和实体。因此,如果不对组成谣言链的一系列个体意识的典型运作作一仔细分析,我们就不能完全理解谣言。  评述  虽然在战争之前,心理学家们很少注意谣言中的连续(多个体)复述,但是他们早就对谣言出现在个体中的基本模式——感觉—记忆—描述——感兴趣了。大约是五十年前,他们开始认  真着手评述的研究,或者,用第一个德国调查者的话来说叫陈述。  评述——对“作为描述者的观察员”的研究,是许多心理学家很感兴趣的领域。正如惠普尔所说,描述来源于感知的过程,因此牵涉到感觉、注意和统觉(领悟)的整个心理学;它随记忆与回想而转移,因此牵涉到整个记忆心理学;因为它是以口头表述形式出现的,因此牵涉到语言与表达心理学;它取决于许多客观因素;性格倾向、情绪、猜测的敏感性等。  当时惠普尔写道,心理学家们发现自己被评述研究所吸引。有人认为,因为这是惟一使他们感到,能运用到实践中去的高级心理过程的实用领域,它令他们能解释法庭与报社在忙乱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比奈和斯特恩属于这方面的先行者。比奈致力于系统性的实验研究,而且是最早进行此类研究的人土之一。他是使用“图像测试法”的先驱,通过该方法可以研究出对图像化材料描述的精确度。他的资料也包括主观描述测验和口头素材记忆的测试。描述的能力包括在他的测试标准中,并构成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的一部分。  另一位系统化的研究者是威廉·斯特恩,他写的《陈述心理学》是评述领域中的经典之作。主要受斯特恩的影响,陈述得以沿着两条基本线发展——图像测试与真实性试验。在图像测试中,出示给实验对象一幅图像,他必须凭记忆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出来。为了使条件更逼真,真实性实验展现一些生动的事件,实验对象觉察不到他们目击的“事件”是经过仔细排练的。一个典型的“接近生活”的实验涉及下述事件:在一次科学研讨会期间,两名学生助手吵了起来,他们的争吵越来越激烈,直到其中的一个持枪威胁另一个。正在那时教授把双方分开,并要求目击者详细描述一下该事件。  在检验观察者描述能力的过程中,用了两种方式:(1)实验对象不用实验者帮助、引导或干扰而给出叙述或自由描述。这类描述的优点是不受建议的影响。但是,它不像第二类描述那  样能彻底详细地探查对象的记忆力;(2)询问或盘问,它包括一系列准备好的问题,覆盖了有关刺激素材的所有细节和所有方面,当然,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假设的危险,目击者被“指引的问题”所提示,是在法庭上经常出现的。   斯特恩(1938年)发现,许多因素影响观察者的描述。最早的歪曲与疏漏似乎出现在对图像、事件本身的最初感知期间。观察者倾向于抹掉对主旋律次要的细节,有许多细节他根本就  视而不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描述越来越不准确,歪曲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目击者受盘问支配时。当允许他给出一个自主的描述时,他能在原始事件中挑选出细节,仅将记忆中出现的最清楚大概也是最准确的部分描述出来。然而,在盘问中,他被迫对记忆中并不清楚的部分作肯定性的描述,在这种条件下,他很容易被试验者问题的形式与暗示所引导。  斯特恩也发现,如果想得到适当准确的描述,要描述的事件应当单独存在于对象的意识中。如果他把景象与其他类似经历混淆,那么描述将是使人沮丧的混合物。斯特恩指出(这一点在谣言中有很大的重要性):“有无数人在他们的意识里,过去的事情很少有条理”。一些在特定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与发生在其他时间里的事被混为一谈。任何想对他的童年记忆按时间顺序作一有序描述的人都能证实,出现在记忆的时间框架中的东西是模糊不清的。  ……~

图书封面


 谣言心理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在这么严肃的一本学术著作面前,起了个神马鬼的读书笔记名……读完整本书,想起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的犀利吐槽了,“我是不大愿意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架势,这里面总有些自鸣得意的成分,那会让有幽默感的人觉得你在装腔作势。”放到这里,172页的研究,恰恰就说了人们心头的这么点小阴暗面。关于谣言,听的更多的推荐是《叫魂》,耐着性子读过,那时候想的少,捧着等了几个月好不容易借到的书,没读完就还回去了。现在回忆起来,就记得书里写了中国民间拐孩子的是妖怪的谣言,跟实际主题可能离题万里了。不过读完《谣言心理学》,更多的想回去再看看《叫魂》,相互印证,应该有点意思。这本书是比较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了,文献综述、提出问题、实验法、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提出改进方法,提出了大名鼎鼎的谣言法则(真不是开玩笑,感觉是个写谣言的就要讲谣言强度与事件重要性和模糊性之间的关系,连写时评的都不放过这条法则),但让人大开眼界的还是心理分析,义愤填膺里的洋洋得意,对预设结论更易接受(夹带了传播的有限效果论)。“通过抨击厌恶的事情,缓解情感冲动、发泄被压抑的情感”“为周遭令人费解的事情提供解释,而使世界变得能够被理智驾驭”“公开指责我们敌视的人,能维护自己的自尊、转移内心的偏见”,想想充斥朋友圈的养生贴吧,那是人类对死亡永恒的恐惧在作祟(噗)。在描述实验结果之前,奥尔波特特意说明了“评述的三个步骤是感知、记忆和描述,同样的步骤构成了谣言传播。”将历史中难以再现定义的“谣言传播活动”与实验中的“评述”勾连起来。然后潇洒的开始用“同化”“简化”“强化”概括谣言之所以成为谣言的心理过程,大师风范啊~给我做,我就只能做个文献,然后在答辩的时候进门跪着说,逼死我我也难以复原传谣者心理,所以就让我做个传播过程吧……简化和强化好理解,所以奥尔波特用整整一章讲解同化,文中常常引述的格式塔心理学,“从一开始,感知就是有选择性的,并趋向于简化我们周围的世界。记忆延续并推动了变化过程……它在记忆里产生的结构要优于刺激本身所存在的结构”,其实就是,我们无意识的对事实进行选择性接受,这种接受是与我们潜意识中的思维框架保持一致的。作为一个还在路上的媒体人,谣言无疑与政治传播紧密相联(前两句关联何在啊……)“谣言在缺乏新闻时滋长”,而谣言产生后该如何应对呢?当局往往觉得“用事实反驳胜于乱嚷嚷”,曾经的研究者认为“指出谣言并猛烈批评才能减少负外部性”,奥尔波特说,你们都说错了,“错在过分依赖事实和逻辑,情报与争议不足以消除那些滋长的恐惧与仇恨的谣言”。所以,老指责别人传谣造谣,而不公开事实、跟进新闻事件进展,还不对实际情况做改善来消除社会情绪……的人呐……除去公共事件,更多的谣言是关于某一族群的,书里的立场可谓鲜明:“种族仇恨者就是那些感到不安全的人们,他们侵犯“高能见度”的无辜的人们,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自己的经济、家庭或人际关系。”所以,老说黑鬼淫荡、阿三煞笔、女人穿得少……的人呐……最后,严肃的说说三个可以延伸的研究方向吧第一,网络舆论环境下,谣言心理学的结论是否依旧存在,例如被观看的情况下复述者准确率高,那么匿名与实名的区别会影响吗?还有,网络将中心化的社会组织交流的方式变回了人际传播,曾经的官方消息对谣言的矫正机制还灵敏吗?第二,群体性评述和个人评述有明显不同,实验能否设置为群体与个人对照,将实验对象一对一复述获得的信息改为一次性对十人复述,过五天记录小组讨论达成的共识的过程与结果。集体性记忆与个人记忆形成谬误的不同或许能通过这个方式探知一二。第三,实验过程中,是一对一的单向复述,然而日常交流往往是双向的,能否给被传播者提问与质疑的权利,比照与之前实验结果的不同。
  •     最近谣言多,建议大家看看此本小书,以下摘自《谣言心理学》。 1.这一谣言是否只是热门话题中仅供参考的消息?2.讲述者与听众是否对证明它的证据缺乏可靠性的标准?3.是否同时存在含糊性和重要性?哪一点更为突出?4.谣言用何种方式反应出“另有所指”?5.它是否对复杂的周围环境和心理状况提供了一个简短明了的解释?6.它是否表达了某些内心的紧张不安?7.紧张不安首先是情感上的还是非情感上的?8.紧张不安是焦虑、敌视、期望、内疚、好奇或其他精神状态?9.它是否证明讲述者存在其他自己无法接受的情绪?10.是什么使这个谣言对讲述者很重要?11.讲述这一谣言使什么情绪得以缓解?12.是何种因素使之合理化的?13.它是否包含着直接或补充性的设想?14.它是否类似一个白日梦?如果是的话,是什么样的白日梦?15.它是否起逃避内疚的作用?16.它是否反映了被代替的敌意?17.讲述这一谣言时,讲述者是否从中获得了他人的注意?18. 讲述它是否为了取悦一个朋友或投其所好?19.它是否作为闲谈?20.一个人能否从它可能有的发展中发现事实的核心?21.它是否是一个接近尾声的谣言?22.在第一印象中它是否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23.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虚构添加过程?24.它是否可能包括对细节的说明,如果有,是哪种类型的?25.它是否可能有名称、日期、数量和时间上的歪曲?26.它是否被贴上了标签或是固定了场所?27.主题是否发生了完全的转换?28.是否有传统化或道德化的迹象?29.它是否反映出了何种文化同化作用?30.它是否带有传说的性质?31.能否想象得出它与事实可能正好相反?32.它是否别有用心?33.它流传时的情况是否证明谣言的繁殖力?34.有什么可能被省略掉了?35.在讲述中,是否有什么古怪或是多次重复的地方?36.是否通过夸大加以强化?37.动作、尺寸或类似的特征是否起了强化作用?38.是否有具体化或个人化?39.可能证明了何种最终的倾向?40.是否涉及目前的形势?41.是否把过去的事件当代化?42.它首要反映的是更为思辨性的还是更为情感性的同化倾向?43.是否所有的细节都向主题同化?44.是否发生了内容的压缩?45.是否有良好持续性的迹象?46.同化作用以何种方式来表达期望?47.是否有语言习惯的同化作用?48.是否有职业的、阶级的、种族的或其他利己的同化作用?49.是否有偏见的同化作用?50.是否能想象出有的部分被口头误传了?51.谣言表达的(暗含的)含义是什么?52.它是否表现为爱恨交加?53.它是否通过谣言链条传播?54.人们之所以轻信某一特别的谣言是因为他们“闻所未闻”还是“过分着迷”?55.它是否被分类成恐吓、挑拨离间或是妄想?或者分为慢性、急性或潜伏性谣言? 56.它是否构成耳语运动的一部分?57.它是否与新闻、报纸有关?58.这个故事是否已标明是谣言,或事实,或被称作有可靠的信息来源?造成什么影响?59.驳倒它的最好方法是什么?60.它是否表现出危机(暴力)谣言传播四个阶段的任何阶段?
  •     怪谁呢,一开始没有翻译好?英文的rumor翻译成中文,成了“谣言”。此外,Gossip是“流言”,hearsay是“传言”,都属约定俗成。就中文的语源来说,“谣”本有民间流传之意,陈诗采谣以知民风,乃是统治者了解民间舆论的重要渠道。可是到了现代汉语里,“谣言”成了贬义词,具有“消息不实”之意。需要了解的是,英文里的rumor却是中性的,所传达的信息可能为真、亦可能为假。目前当局将“谣言”等同于“谎言”,冤枉。传统见解,只要权威方面——比如官方——加以公开辟谣,谣言就会应声消散。但是在目前更加民主的社会中,权力的博弈经常化、复杂化、势均力敌化,公众对权威的信任度也就大打折扣,所以,“官方”不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正是因此,西方出现了较新的定义: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谣言的主要特点在于:1.来源——非官方;2.传播过程——连续、快速、人际传播为主;3.内容——民间新闻、与当前的某个事件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真实性”不属于它的定义范畴,另一方面,从政治的角度看,谣言的本质即官方发言之外的发言,它是一种变形的公众舆论,也是一种反权力。就谣言的来源而言,不排除有个人和团体出于种种目的恶意散布谎言的情况,但是总体上看,谣言是社会自发的产物,它是一个民间的集体行动。正因为如此,从主观动机来辨识究竟是“谎言”还是“流言”的做法一向费力不讨好,无论是否有人故意造谣,重要的是它得到了公众的广泛传布。因此,陈力丹教授认为,“应当把流言视为公众在特殊的社会状况下表达的意见或情绪倾向。”说到西方的谣言心理学研究,最早的著作出版于1902年,作者是德国心理学家路易斯•威廉姆•斯特恩(Louis William Stern,1871-1938),他注意到在传播链中故事被缩减和改变的现象。1944年《公众舆论》期刊发表了罗伯特•纳普(Robert Knapp)的论文《谣言心理学:三种模式》,他分析了二战期间发表于《波士顿先驱报》“谣言诊所”专栏上的一千种谣言。至于现在这本《谣言心理学》(Psychology of Rumor),虽然不是最早的,却能代表早期谣言研究的最高峰,是后来被一再援引的经典之作。其作者是两位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 1967)和利奥•波特曼(Leo Postman,1918-2004),其中,高尔顿•奥尔波特是斯特恩的学生。写作此书时,高尔顿•奥尔波特已经功成名就。他出生于美国印地安纳州蒙特苏马(Montezuma),是弟兄四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父亲是开诊所的医师,母亲是小学教师,在充满新教精神的虔诚和勤勉环境中长大。他的兄长弗劳依德(floyd)就读于哈佛,后来也是著名心理学家。在哥哥的影响下,奥尔波特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中学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后,进入了哈佛读书,并于1919年获得学士学位(哲学和经济学)。此后,他曾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罗伯特学院任教,然后又回到哈佛,与哥哥合写了《人格特征:分类与测量》(Personality Traits: Their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1921),并获得硕士学位。仅在第二年,也即1922年他24岁时,他就获得了哈佛的心理学博士学位。拿了哈佛授予的奖学金,他在柏林大学、汉堡大学、剑桥大学游学两年。回美国后,曾在达特茅斯学院任教,从1930年直到辞世,他一直在哈佛大学工作,不仅对心理系贡献良多,还协助建立了哈佛的社会学系。1939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7-1949 年任《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编辑;并在1963 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的金质奖章。高尔顿•奥尔波特被誉为人格心理学的创立者之一。他反对用心理分析方法研究人格,认为太深;又反对用行为主义方法研究人格,认为不够深。有趣的是,在大家都研究“变态心理学”的时候,奥尔波特是第一个以成熟的、正常的成人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家。他认为成熟的人格必然具有一种自我扩张要求,应该能够参加各种各样极其不同的活动并从中感到愉快。成熟的个人必须能够和别人热情相处(to relate himself warmly to others)、情绪稳定(emotionally secure)、心安理得(accepting of himself)。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外界现实,他应该实事求是(realistically oriented),具有幽默感(humor)和洞察力(insight)。说到底,成熟的人有一套统一的人生哲学(philosophy of life)。高尔顿•奥尔波特研究谣言,离不开二战时政府实施心理战的现实需要。不过,他的研究正像他对成熟人格的推崇一样,具有同样的现实性、洞察力、幽默感、见多识广的世故——或者说睿智。有口号说“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刑责”,哪有那么容易。大部分日常社交谈话总包含着谣言,其目的无非是与朋友打发时光,向对话者表达一种含糊的友好感觉,甚至就是避免沉默的尴尬。“知情”抬高了一个人的妄自尊大,当他讲述一则谣言时,他觉得自己在听者前居高临下,这种满足对于那些生活平淡无奇和心态不平衡的人可能很有吸引力。而一则谣言能不能从这个传播者传向另一个传播者,则要看它是否能引起人们的共同兴趣。有时候兴趣与谣言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我们可以把谣言归纳为一种完全的主观情感状态的投射。心理学的“投射”是指个人意念、欲望等的外化。当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反映在他对周围事物的解释中而不自知时,即称为投射。睡梦中,每个人都在投射;睡醒了,白日梦也在投射;而谣言,类似于二手的白日梦,还是一种投射。所以,分析谣言的“动机因素”,当能发现,性兴趣是产生许多流言蜚语和丑闻绯闻的原因;焦虑是我们常听到的恐怖威胁性谣言的动力;希望与渴望产生白日梦式的谣言;仇恨产生指责性谣言与诽谤。谣言本身可能成为非常好的性格测验,在一个人所讲述的内容中,有关他个人性格方面的东西可能远远多于他正假装讲述的这一事件。谣言生成的原则在于“歪曲”,基本模式有三。一是简化(Leveling),谣言中省略了大量有助于了解事实真相的细节。二是强化(Sharpening),当一些细节被删去后,那些保留下来的细节就更为突出和重要。三是同化(Assimilation),简化和强化不会随便产生,而只会在与谣言传播者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态度一致的情况下产生。事实证明,谣言的“歪曲”原则被广泛应用,它在回忆、忘却、想象及文饰方面无处不在,我们能从传奇故事、法庭证词、历史著作、艺术创作等等文本中发现“歪曲”的踪影。而这种“歪曲”实际上是心理现象,贯穿于人类的记忆和描述过程。比如:故事描述实验:巴特利特1932年在剑桥的实验室里进行。结果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相隔几天或几周后,复述相同的故事时,也会不断地丢失细节,最后讲述的总是短于先前讲述的,甚至几乎不可辨认。最容易错的是名字、日期、数字。回忆中素材的变化似乎是不断地符合个人兴趣的过程,该过程在他最初感知时便已建立。他按照自己的爱好从故事中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故事越来越接近他的先入之见。谣言实验室实验:奥尔波特和波特曼1946年在美国进行,也是本书的主体。实验标准程序:在观众中挑出一组人(六至七个)作为实验对象,请他们离开该房间。当实验对象离开后,观众们会看到一个大屏幕,上面有描绘某一情境的幻灯片。当第一个实验对象返回该房间时,被安排坐在一个看不见屏幕的位置,然后由一名选定的观众向他描述幻灯片上的细节,此时应该包含二十个细节。然后,第二位实验对象进入房间,挨着第一位实验对象坐下,由第一个实验对象向他复述自己听到的描述。如此类推,第三位实验对象听了第二位的复述,然后向第四位转述。当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复述他所听到的描述时,通常会引起全场观众的哄堂大笑,因为虽然只有六七个人组成的传播链,却已经与原始描述相差甚远,大量的细节被省略掉了,最后平均剩下五个细节。在实验中,对细节的省略与突出是一种互补现象,在一个较大的篇幅中一定数量的细节有选择地被感知、保留和描述。心理学中有一种机制叫“感觉闭合”,也就是不完整的形象、观念等在想象中变得完整。我们太需要细节的前后一致、具有意义,面对无关联的碎片,我们强迫症式地需要一个“解释”——给事件寻找一个原因,为人物寻找动机,给问题的某个环节寻找一个合理的存在理由。因此,同化作用能使故事更加连贯、合理、圆满,而同时,故事也就这样被歪曲了。对“人格”有权威理解的奥尔波特指出:“所有的精神生活都是主观意识反映外在世界的过程。确实,为了生存,我们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以适应地理环境和物质环境,但是,我们主要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生活的。我们常常在我们感知的东西里掺入我们自己的个性,然后,依照我们已有的理性和情感的本性向我们自己及其他人解释我们的所感所知。”就是说,在我们接受、解释、传播谣言的时候,有我们全部的情感、经验和心理取向的参与。谣言几乎可以算作是一种变形的公众舆论,这与群体记忆的特点密不可分。因为谣言牵涉到许多个体,显露的含义通常是群体共同关心的。传播链条中,上游的特殊癖好易被下游所忽略,故事或信息被精简,只剩下一个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核心。因此,谣言通常比个体记忆更加标准化、更加同化、有更多的共性。正因为如此,它们更易获得一种文化上的道德风气特征。两位作者显然对“客观报道”没有信心。他们指出:“那些印刷出来成为普通新闻的报道,有时候是一种半谣言。这些报道可能确实讲述了真相,但它却不是完完全全的真相,而且常常连相对真实的报道都做不到。……记者们总处于一种尴尬的心态中。尽管是怀着世界上最良好的愿望,但他们的新闻也总是逃不出典型的谣言歪曲过程。记者自己很少是一个事件的目击者,而只是在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发生后才赶到现场。而他的报道很可能是从目击者那儿转来的二手或三手的消息(目击者本人的准确性就不太高)。这些‘新闻’已经变成了传闻,而经过记者的编写及编辑的修改,出来的东西可能在简化、强化、同化的危险道路上滑得更远了。”谣言自然有其危险性:从未有一场暴乱的发生不带有谣言的鼓动、伴随和对激烈程度的激化。为了控制暴乱,也就必须留意谣言。不过,想要根除谣言从来都是白日做梦:“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某一时刻,它不过是死水微澜,换成另一个时刻,它却激起轩然大波。有时,仅仅是一小撮人,但是有时,是上百万人卷入其内,直到一则谣言最后偃旗息鼓。一个特别的谣言主题似乎能无穷无尽,并在一系列的历史时期中以不同的面貌反复出现。一种谣言的变化形式可能经过流传被证明十分有效,以至于它被固定为一个能永久传下去的传奇。然而,无论覆盖面宽或窄,持续时间长或短,影响是和平的或破坏性的,谣言话语存在于每一种文化中,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谣言。”怎么办呢?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只能从个人的“谣言免疫力”做起。他们开出的药方是:尽可能地熟悉心理学和社会学对谣言现象的观点,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技巧,以辨别和分析每天那饱受冲击的耳朵所听到的没完没了的传闻。嗯,我觉得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一,每人参与谣言实验室的标准实验三次。二,天涯潜水一星期。三,念咒曰:我不信我不信我就是不信。PS,奥尔波特早就提醒过:“太清醒的人也许会发展到连最可信的报道都不信。”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总的来说,我就是不懂此类书。
  •     有意思。
  •     內容還算有趣,不過翻譯得不好。語句不通順。 看這種合理化假設挺消遣的 總之掌握自如收放群體安全感就擁有毀滅世界的能力了吧XD
  •     看学术书和看杂书的时间果然没法比。。
  •     在这个社交网络的时代看这本书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w=
  •     谣言心理奠基之作
  •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刑责”这都有点扯淡,最好的态度是对一切道听途说的消息保持怀疑态度,可问题是,这会不会太累了···所以,在我看来,关于“谣言”,本来就是一件“信不信由你”的事儿,有时候大家明知道是谣言不还是传的不亦乐乎,比方说2012。呀,万一那是真的嘞!
  •     废话真多,读了一半不想看下去了
  •     读书会
  •        有趣的心理学教科书。新万有文库的一种。万有文库的书目都选择得很有趣味。陆续收了几十本,可惜看完的很少。
       谣言?经历过萨斯的我们最熟悉这东西,所以那个“谣言公式”印象尤其深刻:
       R(rumor谣言广度强度)(约等于)I(importance 切身重要性)(乘以)A(ambiguity 模糊性)
       你只有对切身相关的谣言感兴趣,你只对无可靠消息来源的谣言感兴趣;萨斯离我们最近,政府又对消息遮遮掩掩,造成谣言大流行。堪称经典谣言模式。
       那么是否只要有准确的信息发布,就可以消灭谣言了呢?对,也不对。按照上面那个公式,I或A,只要一项为零,谣言就不成立。但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重要因素,这个公式没有考虑到:人心。这就要用到心理学的武器了。
       谣言,从心理学上说,是一种“投射”。典型的“投射”实验就是让受试者观测形状模糊的图形,每个人对图形都有不同的解释,这就是个人内心对模糊图形的“投射”。
       人是社会动物,所以有压抑、潜欲望、偏见、抱负、焦虑、恐惧…… 谣言,巧妙地充当了内心“投射”,发泄出个人隐秘的动机。
       我们萨斯谣言的敏感、热衷、传播,“投射”出我们无所适从的焦虑、对官方机构的怀疑、对外地人的偏见、对莫名危险的恐惧。
       既然整个社会,所有人笼罩在疫病的阴影下,所以“谣言链”空前广泛,而不像一些小“谣言链”仅在具有共同利益和兴趣的人群中存在(譬如某同事的升迁、某股票的内幕)。
       谣言的更高级形式:传说和神话。它契合了人最基本的道德观和原始欲望,所以能世世代代进入整个民族和人类的记忆。华盛顿的樱桃树(诚实)、圣杯传说(追寻真理)、维纳斯山(肉欲)、圣阿西斯对鸟布道(融入自然)…….
       上帝和魔鬼也是个谣言么?
      
  •       去年看了部剧《千谎百计》,讲老千的,不是一个老千,而是一群老千,一个人去骗人或许比较难,一群人去骗人那就恐怖了,当这一群人还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专业化的老千组织时。对这个题材甚是喜欢,于是对欺诈与谎言也有了兴趣,遗憾的是专门考察此类现象的书貌似比较少,只看到一本《欺诈术与欺诈心理》,不过与此相关的书还是有不少,比如这本《谣言心理学》。
      
      这是一本小书,很薄,从书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应该是上世纪40年代写的,在那个充满战争的年代谣言更是满天飞,书中所举的谣言例子很多都是战争时期的,这样的谣言“趣味性”不是很强,阅读的乐趣自然就少了不少。几十年了,社会环境也与作者写作年代很不同了,当时信息传播的途径还是邮电、印刷、收音机、电报、航空快件等,现在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尽管谣言无处不在,但作者还是坚信随着信息来源途径的增多,人们会更多的相信事实而不是谣言,作者恐怕想不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谣言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传播媒介的发展加速了真实信息的传播同样也加速了谣言的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人们无所适从,而谣言往往又是充满趣味,因此谣言担负的“减压”功能越来越重。人离不开谣言,人际交往中必须用到,这个世界没有了谣言会少了很多乐趣,大部分的八卦可以说就是谣言的另一种形式,不同的谣言要用不同的态度区别对待,切忌一视同仁、走向极端。
      
      《谣言心理学》主要探讨谣言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其他方面所涉甚少或是完全没有涉及,比如谣言制造者的心理动机、谣言的功能,所以我期待着一本更新更全面更有意思的关于谣言的书。本书封面上写有“奥尔波特等著”,很明显还有另外的作者,而且多数是在两个以上,通常省略其他作者是因为合著者太多,然而实际情况是本书作者只有两位,G.奥尔波特(G.Allport)和L.波斯特曼(L.Postman),即使不在封面注明所有作者,那也应该在版权页补全,作为学术著作,这样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而且G.奥尔波特还有一个哥哥F.奥尔波特,也是心理学家,只说“奥尔波特”显然容易引起误会。
      
      大部分谣言并不是由人有意制造,而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不断地丢失与扭曲所产生的,而导致这个的原因就是人记忆的不可靠与“不可避免的错觉”(参看《不可避免的错觉——理性的错误如何控制我们的思维》)。所以本书很大篇幅都是在讲人的记忆问题,限于实验室条件,很难观察一个谣言的完整传播过程,不过现在有了网络谣言,倒是多了条比较方便的观察途径。尽管已经看过不少关于记忆方面的实验,但是再次看到书中说的那些实验时,还是会感慨人的记忆竟然是那么的不可靠,什么都靠不住,自己也不一定靠得住。所以,我越来越觉得搞历史的一定要学学心理学。
      
      我曾经编写过四篇假新闻发到网上,可以说是一个并不严谨的谣言实验,所引发的一连串在预期内又在预期之外的现象现在看来还蛮有意思的,现在看来本书中提到的几个主要概念在这个“实验”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篇当中有两篇由于“新闻当事人”知名度有限所以未能大规模传播,这两篇当中的第一篇“新闻当事人”知名度都不高,于是在第二篇加入了一位知名度相对较大的人物,不过我仍然高估了该人的影响力,当然这也与那篇新闻实在太“离谱”有关,因为并没有满足大部分人的期望,很难令人接受,最后也就那么几个人传播了该“新闻”。
      
      另外两篇得到的反馈就比较多了,第一篇只是大概消息,且留下了一个“悬念”,第二篇则是前一篇的补充,报道用词以非肯定性词语居多(新闻报道中的肯定性词语与非肯定性词语已经相差不大,读者多做肯定理解),并且在补充部分信息的基础上仍然保留了第一篇当中的悬念,之所以一直保留这个悬念是希望给大家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利于消息的讨论、传播,也可以看到之后在传播过程中该悬念是如何得到补充的。这个消息得到的反应主要有二类,大部分是抱着期待的相信态度,因为该消息是很多人所期望看到的,不管真假,大部分人还是都会倾向于相信;少部分持怀疑态度,而持怀疑态度的当中又分两类,一类是半信半疑的,一类是完全不信的,前者居多,后者甚少,不相信的主要是因为没有给出新闻出处而不是新闻本身感觉不真实。
      
      此新闻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完完整整的转帖原始新闻,二是抽取出其中自己感兴趣的消息单独成帖,这个“消息”可以是自己从原新闻中抽取出的,也可以是由别人转述然后自述的,在转述与自述的途中往往伴随着信息的丢失与扭曲,由此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传闻”,也就有了一篇煞有介事的说是已经得到其中一位“新闻当事人”证实的帖子。所以说,第一手资料是多么的重要,因为你不知道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少的丢失与扭曲,当然,第一手资料也未必真实。我所知的由这两种方式所传播的帖子就有20几篇。
      
      有一篇回应,不得不专门拿出来提一下,有人看到新闻后首先是对此新闻表示怀疑并分析了一下“疑点”,然后发表了一句“阴谋论”的看法,大意是说可能是某些利益集团想制造舆论,一篇这样的“新闻”就令人有了“阴谋论”的联想,可以想象一下其他的新闻、传闻会令人有哪些联想与看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消息一度被人写进维基百科,虽然很快就修改回来了,但是错误的信息还是以维基百科的名义传了出去。
      
      这几篇新闻都是比较小的圈子的娱乐消息,可想而知,当新闻所涉及之人物或事件本身影响力足够大时,传播的速率与范围以及扭曲程度将会是多么的严重。
      
      此次经历所得到的最大感想就是:对于自己所熟知的领域,要发现真假并不难,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能事事都亲证真假,能够一眼辨出真假的也毕竟是少数;对于那些自己所不熟知的领域,我们多数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对的错的,通通接收;造谣很容易,写得有板有眼、有条有理并不表示内容就是真的,是否有实质性证据才是关键;网络营销很重要;资料有限如我者尚可写出令一部分人相信的“新闻”,那些掌握着大量资源和话语权的人与媒体,如果要制造谣言更是轻而易举。
      
      最后我想说的是,看着自己编写的假新闻大规模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各样的回应是件很有趣的事,或许这就是部分编造假新闻(谣言)者的用心,不过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信以为真,我也有了犯罪的感觉,罪过罪过...
      
      
      以下是书中的几个主要概念(制造谣言必备):
      
      谣言公式
      
      R(Rumor,谣言的广度强度)~i(Importance,重要性)×a(Ambiguity,含糊性)
      
      谣言传播(歪曲)的基本模式
      
      简化(Leveling):谣言中省略了大量有助于了解事实真相的细节。
      强化(Sharpening):当一些细节被删去后,那些保留下来的细节就更为突出、重要。
      同化(Assimilation):简化和强化不会随便产生,而只会在与谣言传播者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态度一致的情况下产生。
  •     虽然研究的背景都是战争,但提出的理论还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
  •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刑责?没这么简单!谣言的产生与传播自有深层次的方方面面的因素。抵御谣言没有灵丹妙药。唯有养成对待流言持科学谨慎态度的习惯,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谣言的不利影响。
  •     有挺多内容不理解的
  •     还挺有意思的..这本书我是在看引爆点里看到作者提到,就跑来看了..
  •     言之有物
  •     不是想象中会很有噱头的一本书,看下来,实验参插作者的评价,不过感觉内容还是有些些偏少,主要还是不断的验证,记住谣言的“简化、强化、同化”,读下来,觉得谣言甚有利用价值,瞬间好想毕业论文也去做关于谣言的~但是度各种难把握~
  •     Rumors = Importance × Ambiguity × Media × Authority Direction / Stability (Critical ability / Anxiety)
  •     通过实验法,从个体来分析谣言(准确讲是传言)传播和歪曲的谣言的心理原因。谣言的强度是其重要性和模糊性的乘积。歪曲事实的方式主要是简化、强化和同化,而原因主要在于心理的投射、感觉闭合、语言的偏差、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合理化等。
  •     脱离不了论文式的“虽然……但是……然而……”
  •     这本是以实验为主的。默认的前提似乎是“谣言”势必失真。 Billy Wang's recommendation。
  •     后面好多雷同,编辑的疏忽么?
  •     第一本看完的电子书
  •     更像是一个对社会流言传播模型的研究报告,读起来有点枯燥,关于谣言传播的过程变化,读着像是语言游戏,但事实好像也真是如此。
  •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谣言获得了极大的传播空间,如何“破谣”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这本书对人们传布谣言的心理机制做了部分解读。在谣言传播的链条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节点。为了不被蒙蔽,更为了避免成为传谣者,了解一点谣言心理学或许是一种出路。
  •     目前的level難以理解
  •     那个...“微博谣言转发500次会被抓起来”算不算关于谣言的谣言?
  •     还是把标题改成问句好,统一些...
  •     谣言的产生有两个很重要的点 一是传播谣言的人要有一定的分量,没有公信力的话谣言不会被更多的人相信 二是谣言的信息点要模糊,越模糊的谣言越容易被传播和神化
  •     rumor is the result of our efforts to make what we heard and memorized reasonable to ourselves. When rumors spreads, people treat it as a fact not a prone comment. So the invisible meaning of a rumor is w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谣言,不是偶然产生,不是敌人造成,而是存在于听谣者的内心。金钱也许可以制造一个谣言传播者,但是它却不能制造一个谣言链条!
  •     书里主体部分是美国人做的一些谣言案例调查,心理测试等等。书本身很薄,很精到。看着玩吧。
  •     博士论文一样的文章架构,醉了。。。互联网时代的谣言心理学是怎样的?
  •     “拒绝面对其过失的人才寻找替罪羊,而那些知道自己弱点的人似乎不需要替罪羊。”
  •     有趣,好读。
  •     书中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呢?写得罗嗦吗?
  •     经典,宏观
  •     我们更加在乎“情人坡的蛇”而没那么在乎“新加坡的人”;我们可以轻易辨识“2015年11月7日发生的事”,却难以核实“刚刚发生的事”。谣言=重要性×模糊性。
  •     60年代的书,现在读起来还很经典吖~
  •     我就想问下这怎么阅读?
  •     信谣者并不愚蠢,只是还不够聪明。大多数人可能也不需要那么聪明
  •     很不错的一本书。 P17,谣言流传的程度与对传谣人的重要性和该谣言的含糊性成正比。 案:其他因素还包括传播源和流传次数。 P18,谣言只在想法相同的人中间传播。 P19,必须防止小心正当的怀疑主义变成不佳鉴别的而怀疑主义(即否定一切)。对谣言太清醒的人也许会发展成连最可信的报道都不相信。 综合: 传谣的心理:穷根究源(寻求注意、好奇、释放情绪[如给错误找借口,缓解内疚])
  •     可以跳着看看小结、总结
  •     值得一阅
  •     薄薄一本小册子,一下午就翻完了。。实验和例子都挺有意思的,例证说明也很到位。只是于我实用性小了点。。
  •     战时谣言研究
  •     如果发现抄袭,该向哪里举报?
  •     居然才7.7?看到第九章的时候莫名想到了孔飞力的叫魂,原来我之前是没读心理学啊。
  •     随便翻翻
  •     谣言与重要性和模糊性相关。谣言的基本模式:简化,强化,同化。
  •     很有趣。可以作为一个分析公众舆论很好的素材。
  •     对谣言传播和心理研究比较不错的一本书,不厚,但讲的很清晰。谣言传播具有模糊性,但细节要真实,作者还给出了一些传播公式和大量实例,值得一读。
  •     马新课上的小组作业。此书讲谣言,主要运用了格式塔心理学,案例多为战时谣言。或因成书较早,现在读起来共鸣不多(还是说我的谣言敏感性太低了?),但的确学到了一些东西,分析谣言的心理学知识。
  •     貌似不错呀。。。看完了,很受启发呀
  •     省略 突出 同化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