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心理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谣言心理学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3
ISBN:9787538264883
作者:奥尔波特
页数:172页

义愤填膺中的洋洋得意

在这么严肃的一本学术著作面前,起了个神马鬼的读书笔记名……读完整本书,想起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的犀利吐槽了,“我是不大愿意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架势,这里面总有些自鸣得意的成分,那会让有幽默感的人觉得你在装腔作势。”放到这里,172页的研究,恰恰就说了人们心头的这么点小阴暗面。关于谣言,听的更多的推荐是《叫魂》,耐着性子读过,那时候想的少,捧着等了几个月好不容易借到的书,没读完就还回去了。现在回忆起来,就记得书里写了中国民间拐孩子的是妖怪的谣言,跟实际主题可能离题万里了。不过读完《谣言心理学》,更多的想回去再看看《叫魂》,相互印证,应该有点意思。这本书是比较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了,文献综述、提出问题、实验法、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提出改进方法,提出了大名鼎鼎的谣言法则(真不是开玩笑,感觉是个写谣言的就要讲谣言强度与事件重要性和模糊性之间的关系,连写时评的都不放过这条法则),但让人大开眼界的还是心理分析,义愤填膺里的洋洋得意,对预设结论更易接受(夹带了传播的有限效果论)。“通过抨击厌恶的事情,缓解情感冲动、发泄被压抑的情感”“为周遭令人费解的事情提供解释,而使世界变得能够被理智驾驭”“公开指责我们敌视的人,能维护自己的自尊、转移内心的偏见”,想想充斥朋友圈的养生贴吧,那是人类对死亡永恒的恐惧在作祟(噗)。在描述实验结果之前,奥尔波特特意说明了“评述的三个步骤是感知、记忆和描述,同样的步骤构成了谣言传播。”将历史中难以再现定义的“谣言传播活动”与实验中的“评述”勾连起来。然后潇洒的开始用“同化”“简化”“强化”概括谣言之所以成为谣言的心理过程,大师风范啊~给我做,我就只能做个文献,然后在答辩的时候进门跪着说,逼死我我也难以复原传谣者心理,所以就让我做个传播过程吧……简化和强化好理解,所以奥尔波特用整整一章讲解同化,文中常常引述的格式塔心理学,“从一开始,感知就是有选择性的,并趋向于简化我们周围的世界。记忆延续并推动了变化过程……它在记忆里产生的结构要优于刺激本身所存在的结构”,其实就是,我们无意识的对事实进行选择性接受,这种接受是与我们潜意识中的思维框架保持一致的。作为一个还在路上的媒体人,谣言无疑与政治传播紧密相联(前两句关联何在啊……)“谣言在缺乏新闻时滋长”,而谣言产生后该如何应对呢?当局往往觉得“用事实反驳胜于乱嚷嚷”,曾经的研究者认为“指出谣言并猛烈批评才能减少负外部性”,奥尔波特说,你们都说错了,“错在过分依赖事实和逻辑,情报与争议不足以消除那些滋长的恐惧与仇恨的谣言”。所以,老指责别人传谣造谣,而不公开事实、跟进新闻事件进展,还不对实际情况做改善来消除社会情绪……的人呐……除去公共事件,更多的谣言是关于某一族群的,书里的立场可谓鲜明:“种族仇恨者就是那些感到不安全的人们,他们侵犯“高能见度”的无辜的人们,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自己的经济、家庭或人际关系。”所以,老说黑鬼淫荡、阿三煞笔、女人穿得少……的人呐……最后,严肃的说说三个可以延伸的研究方向吧第一,网络舆论环境下,谣言心理学的结论是否依旧存在,例如被观看的情况下复述者准确率高,那么匿名与实名的区别会影响吗?还有,网络将中心化的社会组织交流的方式变回了人际传播,曾经的官方消息对谣言的矫正机制还灵敏吗?第二,群体性评述和个人评述有明显不同,实验能否设置为群体与个人对照,将实验对象一对一复述获得的信息改为一次性对十人复述,过五天记录小组讨论达成的共识的过程与结果。集体性记忆与个人记忆形成谬误的不同或许能通过这个方式探知一二。第三,实验过程中,是一对一的单向复述,然而日常交流往往是双向的,能否给被传播者提问与质疑的权利,比照与之前实验结果的不同。

谣言分析指导

最近谣言多,建议大家看看此本小书,以下摘自《谣言心理学》。 1.这一谣言是否只是热门话题中仅供参考的消息?2.讲述者与听众是否对证明它的证据缺乏可靠性的标准?3.是否同时存在含糊性和重要性?哪一点更为突出?4.谣言用何种方式反应出“另有所指”?5.它是否对复杂的周围环境和心理状况提供了一个简短明了的解释?6.它是否表达了某些内心的紧张不安?7.紧张不安首先是情感上的还是非情感上的?8.紧张不安是焦虑、敌视、期望、内疚、好奇或其他精神状态?9.它是否证明讲述者存在其他自己无法接受的情绪?10.是什么使这个谣言对讲述者很重要?11.讲述这一谣言使什么情绪得以缓解?12.是何种因素使之合理化的?13.它是否包含着直接或补充性的设想?14.它是否类似一个白日梦?如果是的话,是什么样的白日梦?15.它是否起逃避内疚的作用?16.它是否反映了被代替的敌意?17.讲述这一谣言时,讲述者是否从中获得了他人的注意?18. 讲述它是否为了取悦一个朋友或投其所好?19.它是否作为闲谈?20.一个人能否从它可能有的发展中发现事实的核心?21.它是否是一个接近尾声的谣言?22.在第一印象中它是否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23.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虚构添加过程?24.它是否可能包括对细节的说明,如果有,是哪种类型的?25.它是否可能有名称、日期、数量和时间上的歪曲?26.它是否被贴上了标签或是固定了场所?27.主题是否发生了完全的转换?28.是否有传统化或道德化的迹象?29.它是否反映出了何种文化同化作用?30.它是否带有传说的性质?31.能否想象得出它与事实可能正好相反?32.它是否别有用心?33.它流传时的情况是否证明谣言的繁殖力?34.有什么可能被省略掉了?35.在讲述中,是否有什么古怪或是多次重复的地方?36.是否通过夸大加以强化?37.动作、尺寸或类似的特征是否起了强化作用?38.是否有具体化或个人化?39.可能证明了何种最终的倾向?40.是否涉及目前的形势?41.是否把过去的事件当代化?42.它首要反映的是更为思辨性的还是更为情感性的同化倾向?43.是否所有的细节都向主题同化?44.是否发生了内容的压缩?45.是否有良好持续性的迹象?46.同化作用以何种方式来表达期望?47.是否有语言习惯的同化作用?48.是否有职业的、阶级的、种族的或其他利己的同化作用?49.是否有偏见的同化作用?50.是否能想象出有的部分被口头误传了?51.谣言表达的(暗含的)含义是什么?52.它是否表现为爱恨交加?53.它是否通过谣言链条传播?54.人们之所以轻信某一特别的谣言是因为他们“闻所未闻”还是“过分着迷”?55.它是否被分类成恐吓、挑拨离间或是妄想?或者分为慢性、急性或潜伏性谣言? 56.它是否构成耳语运动的一部分?57.它是否与新闻、报纸有关?58.这个故事是否已标明是谣言,或事实,或被称作有可靠的信息来源?造成什么影响?59.驳倒它的最好方法是什么?60.它是否表现出危机(暴力)谣言传播四个阶段的任何阶段?

打死你我也不信

怪谁呢,一开始没有翻译好?英文的rumor翻译成中文,成了“谣言”。此外,Gossip是“流言”,hearsay是“传言”,都属约定俗成。就中文的语源来说,“谣”本有民间流传之意,陈诗采谣以知民风,乃是统治者了解民间舆论的重要渠道。可是到了现代汉语里,“谣言”成了贬义词,具有“消息不实”之意。需要了解的是,英文里的rumor却是中性的,所传达的信息可能为真、亦可能为假。目前当局将“谣言”等同于“谎言”,冤枉。传统见解,只要权威方面——比如官方——加以公开辟谣,谣言就会应声消散。但是在目前更加民主的社会中,权力的博弈经常化、复杂化、势均力敌化,公众对权威的信任度也就大打折扣,所以,“官方”不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正是因此,西方出现了较新的定义: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谣言的主要特点在于:1.来源——非官方;2.传播过程——连续、快速、人际传播为主;3.内容——民间新闻、与当前的某个事件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真实性”不属于它的定义范畴,另一方面,从政治的角度看,谣言的本质即官方发言之外的发言,它是一种变形的公众舆论,也是一种反权力。就谣言的来源而言,不排除有个人和团体出于种种目的恶意散布谎言的情况,但是总体上看,谣言是社会自发的产物,它是一个民间的集体行动。正因为如此,从主观动机来辨识究竟是“谎言”还是“流言”的做法一向费力不讨好,无论是否有人故意造谣,重要的是它得到了公众的广泛传布。因此,陈力丹教授认为,“应当把流言视为公众在特殊的社会状况下表达的意见或情绪倾向。”说到西方的谣言心理学研究,最早的著作出版于1902年,作者是德国心理学家路易斯•威廉姆•斯特恩(Louis William Stern,1871-1938),他注意到在传播链中故事被缩减和改变的现象。1944年《公众舆论》期刊发表了罗伯特•纳普(Robert Knapp)的论文《谣言心理学:三种模式》,他分析了二战期间发表于《波士顿先驱报》“谣言诊所”专栏上的一千种谣言。至于现在这本《谣言心理学》(Psychology of Rumor),虽然不是最早的,却能代表早期谣言研究的最高峰,是后来被一再援引的经典之作。其作者是两位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 1967)和利奥•波特曼(Leo Postman,1918-2004),其中,高尔顿•奥尔波特是斯特恩的学生。写作此书时,高尔顿•奥尔波特已经功成名就。他出生于美国印地安纳州蒙特苏马(Montezuma),是弟兄四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父亲是开诊所的医师,母亲是小学教师,在充满新教精神的虔诚和勤勉环境中长大。他的兄长弗劳依德(floyd)就读于哈佛,后来也是著名心理学家。在哥哥的影响下,奥尔波特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中学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后,进入了哈佛读书,并于1919年获得学士学位(哲学和经济学)。此后,他曾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罗伯特学院任教,然后又回到哈佛,与哥哥合写了《人格特征:分类与测量》(Personality Traits: Their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1921),并获得硕士学位。仅在第二年,也即1922年他24岁时,他就获得了哈佛的心理学博士学位。拿了哈佛授予的奖学金,他在柏林大学、汉堡大学、剑桥大学游学两年。回美国后,曾在达特茅斯学院任教,从1930年直到辞世,他一直在哈佛大学工作,不仅对心理系贡献良多,还协助建立了哈佛的社会学系。1939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7-1949 年任《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编辑;并在1963 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的金质奖章。高尔顿•奥尔波特被誉为人格心理学的创立者之一。他反对用心理分析方法研究人格,认为太深;又反对用行为主义方法研究人格,认为不够深。有趣的是,在大家都研究“变态心理学”的时候,奥尔波特是第一个以成熟的、正常的成人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家。他认为成熟的人格必然具有一种自我扩张要求,应该能够参加各种各样极其不同的活动并从中感到愉快。成熟的个人必须能够和别人热情相处(to relate himself warmly to others)、情绪稳定(emotionally secure)、心安理得(accepting of himself)。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外界现实,他应该实事求是(realistically oriented),具有幽默感(humor)和洞察力(insight)。说到底,成熟的人有一套统一的人生哲学(philosophy of life)。高尔顿•奥尔波特研究谣言,离不开二战时政府实施心理战的现实需要。不过,他的研究正像他对成熟人格的推崇一样,具有同样的现实性、洞察力、幽默感、见多识广的世故——或者说睿智。有口号说“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刑责”,哪有那么容易。大部分日常社交谈话总包含着谣言,其目的无非是与朋友打发时光,向对话者表达一种含糊的友好感觉,甚至就是避免沉默的尴尬。“知情”抬高了一个人的妄自尊大,当他讲述一则谣言时,他觉得自己在听者前居高临下,这种满足对于那些生活平淡无奇和心态不平衡的人可能很有吸引力。而一则谣言能不能从这个传播者传向另一个传播者,则要看它是否能引起人们的共同兴趣。有时候兴趣与谣言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我们可以把谣言归纳为一种完全的主观情感状态的投射。心理学的“投射”是指个人意念、欲望等的外化。当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反映在他对周围事物的解释中而不自知时,即称为投射。睡梦中,每个人都在投射;睡醒了,白日梦也在投射;而谣言,类似于二手的白日梦,还是一种投射。所以,分析谣言的“动机因素”,当能发现,性兴趣是产生许多流言蜚语和丑闻绯闻的原因;焦虑是我们常听到的恐怖威胁性谣言的动力;希望与渴望产生白日梦式的谣言;仇恨产生指责性谣言与诽谤。谣言本身可能成为非常好的性格测验,在一个人所讲述的内容中,有关他个人性格方面的东西可能远远多于他正假装讲述的这一事件。谣言生成的原则在于“歪曲”,基本模式有三。一是简化(Leveling),谣言中省略了大量有助于了解事实真相的细节。二是强化(Sharpening),当一些细节被删去后,那些保留下来的细节就更为突出和重要。三是同化(Assimilation),简化和强化不会随便产生,而只会在与谣言传播者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态度一致的情况下产生。事实证明,谣言的“歪曲”原则被广泛应用,它在回忆、忘却、想象及文饰方面无处不在,我们能从传奇故事、法庭证词、历史著作、艺术创作等等文本中发现“歪曲”的踪影。而这种“歪曲”实际上是心理现象,贯穿于人类的记忆和描述过程。比如:故事描述实验:巴特利特1932年在剑桥的实验室里进行。结果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相隔几天或几周后,复述相同的故事时,也会不断地丢失细节,最后讲述的总是短于先前讲述的,甚至几乎不可辨认。最容易错的是名字、日期、数字。回忆中素材的变化似乎是不断地符合个人兴趣的过程,该过程在他最初感知时便已建立。他按照自己的爱好从故事中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故事越来越接近他的先入之见。谣言实验室实验:奥尔波特和波特曼1946年在美国进行,也是本书的主体。实验标准程序:在观众中挑出一组人(六至七个)作为实验对象,请他们离开该房间。当实验对象离开后,观众们会看到一个大屏幕,上面有描绘某一情境的幻灯片。当第一个实验对象返回该房间时,被安排坐在一个看不见屏幕的位置,然后由一名选定的观众向他描述幻灯片上的细节,此时应该包含二十个细节。然后,第二位实验对象进入房间,挨着第一位实验对象坐下,由第一个实验对象向他复述自己听到的描述。如此类推,第三位实验对象听了第二位的复述,然后向第四位转述。当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复述他所听到的描述时,通常会引起全场观众的哄堂大笑,因为虽然只有六七个人组成的传播链,却已经与原始描述相差甚远,大量的细节被省略掉了,最后平均剩下五个细节。在实验中,对细节的省略与突出是一种互补现象,在一个较大的篇幅中一定数量的细节有选择地被感知、保留和描述。心理学中有一种机制叫“感觉闭合”,也就是不完整的形象、观念等在想象中变得完整。我们太需要细节的前后一致、具有意义,面对无关联的碎片,我们强迫症式地需要一个“解释”——给事件寻找一个原因,为人物寻找动机,给问题的某个环节寻找一个合理的存在理由。因此,同化作用能使故事更加连贯、合理、圆满,而同时,故事也就这样被歪曲了。对“人格”有权威理解的奥尔波特指出:“所有的精神生活都是主观意识反映外在世界的过程。确实,为了生存,我们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以适应地理环境和物质环境,但是,我们主要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生活的。我们常常在我们感知的东西里掺入我们自己的个性,然后,依照我们已有的理性和情感的本性向我们自己及其他人解释我们的所感所知。”就是说,在我们接受、解释、传播谣言的时候,有我们全部的情感、经验和心理取向的参与。谣言几乎可以算作是一种变形的公众舆论,这与群体记忆的特点密不可分。因为谣言牵涉到许多个体,显露的含义通常是群体共同关心的。传播链条中,上游的特殊癖好易被下游所忽略,故事或信息被精简,只剩下一个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核心。因此,谣言通常比个体记忆更加标准化、更加同化、有更多的共性。正因为如此,它们更易获得一种文化上的道德风气特征。两位作者显然对“客观报道”没有信心。他们指出:“那些印刷出来成为普通新闻的报道,有时候是一种半谣言。这些报道可能确实讲述了真相,但它却不是完完全全的真相,而且常常连相对真实的报道都做不到。……记者们总处于一种尴尬的心态中。尽管是怀着世界上最良好的愿望,但他们的新闻也总是逃不出典型的谣言歪曲过程。记者自己很少是一个事件的目击者,而只是在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发生后才赶到现场。而他的报道很可能是从目击者那儿转来的二手或三手的消息(目击者本人的准确性就不太高)。这些‘新闻’已经变成了传闻,而经过记者的编写及编辑的修改,出来的东西可能在简化、强化、同化的危险道路上滑得更远了。”谣言自然有其危险性:从未有一场暴乱的发生不带有谣言的鼓动、伴随和对激烈程度的激化。为了控制暴乱,也就必须留意谣言。不过,想要根除谣言从来都是白日做梦:“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某一时刻,它不过是死水微澜,换成另一个时刻,它却激起轩然大波。有时,仅仅是一小撮人,但是有时,是上百万人卷入其内,直到一则谣言最后偃旗息鼓。一个特别的谣言主题似乎能无穷无尽,并在一系列的历史时期中以不同的面貌反复出现。一种谣言的变化形式可能经过流传被证明十分有效,以至于它被固定为一个能永久传下去的传奇。然而,无论覆盖面宽或窄,持续时间长或短,影响是和平的或破坏性的,谣言话语存在于每一种文化中,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谣言。”怎么办呢?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只能从个人的“谣言免疫力”做起。他们开出的药方是:尽可能地熟悉心理学和社会学对谣言现象的观点,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技巧,以辨别和分析每天那饱受冲击的耳朵所听到的没完没了的传闻。嗯,我觉得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一,每人参与谣言实验室的标准实验三次。二,天涯潜水一星期。三,念咒曰:我不信我不信我就是不信。PS,奥尔波特早就提醒过:“太清醒的人也许会发展到连最可信的报道都不信。”

上帝和魔鬼也是个谣言么?

有趣的心理学教科书。新万有文库的一种。万有文库的书目都选择得很有趣味。陆续收了几十本,可惜看完的很少。 谣言?经历过萨斯的我们最熟悉这东西,所以那个“谣言公式”印象尤其深刻: R(rumor谣言广度强度)(约等于)I(importance 切身重要性)(乘以)A(ambiguity 模糊性) 你只有对切身相关的谣言感兴趣,你只对无可靠消息来源的谣言感兴趣;萨斯离我们最近,政府又对消息遮遮掩掩,造成谣言大流行。堪称经典谣言模式。 那么是否只要有准确的信息发布,就可以消灭谣言了呢?对,也不对。按照上面那个公式,I或A,只要一项为零,谣言就不成立。但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重要因素,这个公式没有考虑到:人心。这就要用到心理学的武器了。 谣言,从心理学上说,是一种“投射”。典型的“投射”实验就是让受试者观测形状模糊的图形,每个人对图形都有不同的解释,这就是个人内心对模糊图形的“投射”。 人是社会动物,所以有压抑、潜欲望、偏见、抱负、焦虑、恐惧…… 谣言,巧妙地充当了内心“投射”,发泄出个人隐秘的动机。 我们萨斯谣言的敏感、热衷、传播,“投射”出我们无所适从的焦虑、对官方机构的怀疑、对外地人的偏见、对莫名危险的恐惧。 既然整个社会,所有人笼罩在疫病的阴影下,所以“谣言链”空前广泛,而不像一些小“谣言链”仅在具有共同利益和兴趣的人群中存在(譬如某同事的升迁、某股票的内幕)。 谣言的更高级形式:传说和神话。它契合了人最基本的道德观和原始欲望,所以能世世代代进入整个民族和人类的记忆。华盛顿的樱桃树(诚实)、圣杯传说(追寻真理)、维纳斯山(肉欲)、圣阿西斯对鸟布道(融入自然)……. 上帝和魔鬼也是个谣言么?

历史有多少是谣言?

去年看了部剧《千谎百计》,讲老千的,不是一个老千,而是一群老千,一个人去骗人或许比较难,一群人去骗人那就恐怖了,当这一群人还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专业化的老千组织时。对这个题材甚是喜欢,于是对欺诈与谎言也有了兴趣,遗憾的是专门考察此类现象的书貌似比较少,只看到一本《欺诈术与欺诈心理》,不过与此相关的书还是有不少,比如这本《谣言心理学》。这是一本小书,很薄,从书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应该是上世纪40年代写的,在那个充满战争的年代谣言更是满天飞,书中所举的谣言例子很多都是战争时期的,这样的谣言“趣味性”不是很强,阅读的乐趣自然就少了不少。几十年了,社会环境也与作者写作年代很不同了,当时信息传播的途径还是邮电、印刷、收音机、电报、航空快件等,现在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尽管谣言无处不在,但作者还是坚信随着信息来源途径的增多,人们会更多的相信事实而不是谣言,作者恐怕想不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谣言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传播媒介的发展加速了真实信息的传播同样也加速了谣言的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人们无所适从,而谣言往往又是充满趣味,因此谣言担负的“减压”功能越来越重。人离不开谣言,人际交往中必须用到,这个世界没有了谣言会少了很多乐趣,大部分的八卦可以说就是谣言的另一种形式,不同的谣言要用不同的态度区别对待,切忌一视同仁、走向极端。《谣言心理学》主要探讨谣言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其他方面所涉甚少或是完全没有涉及,比如谣言制造者的心理动机、谣言的功能,所以我期待着一本更新更全面更有意思的关于谣言的书。本书封面上写有“奥尔波特等著”,很明显还有另外的作者,而且多数是在两个以上,通常省略其他作者是因为合著者太多,然而实际情况是本书作者只有两位,G.奥尔波特(G.Allport)和L.波斯特曼(L.Postman),即使不在封面注明所有作者,那也应该在版权页补全,作为学术著作,这样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而且G.奥尔波特还有一个哥哥F.奥尔波特,也是心理学家,只说“奥尔波特”显然容易引起误会。大部分谣言并不是由人有意制造,而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不断地丢失与扭曲所产生的,而导致这个的原因就是人记忆的不可靠与“不可避免的错觉”(参看《不可避免的错觉——理性的错误如何控制我们的思维》)。所以本书很大篇幅都是在讲人的记忆问题,限于实验室条件,很难观察一个谣言的完整传播过程,不过现在有了网络谣言,倒是多了条比较方便的观察途径。尽管已经看过不少关于记忆方面的实验,但是再次看到书中说的那些实验时,还是会感慨人的记忆竟然是那么的不可靠,什么都靠不住,自己也不一定靠得住。所以,我越来越觉得搞历史的一定要学学心理学。我曾经编写过四篇假新闻发到网上,可以说是一个并不严谨的谣言实验,所引发的一连串在预期内又在预期之外的现象现在看来还蛮有意思的,现在看来本书中提到的几个主要概念在这个“实验”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四篇当中有两篇由于“新闻当事人”知名度有限所以未能大规模传播,这两篇当中的第一篇“新闻当事人”知名度都不高,于是在第二篇加入了一位知名度相对较大的人物,不过我仍然高估了该人的影响力,当然这也与那篇新闻实在太“离谱”有关,因为并没有满足大部分人的期望,很难令人接受,最后也就那么几个人传播了该“新闻”。另外两篇得到的反馈就比较多了,第一篇只是大概消息,且留下了一个“悬念”,第二篇则是前一篇的补充,报道用词以非肯定性词语居多(新闻报道中的肯定性词语与非肯定性词语已经相差不大,读者多做肯定理解),并且在补充部分信息的基础上仍然保留了第一篇当中的悬念,之所以一直保留这个悬念是希望给大家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利于消息的讨论、传播,也可以看到之后在传播过程中该悬念是如何得到补充的。这个消息得到的反应主要有二类,大部分是抱着期待的相信态度,因为该消息是很多人所期望看到的,不管真假,大部分人还是都会倾向于相信;少部分持怀疑态度,而持怀疑态度的当中又分两类,一类是半信半疑的,一类是完全不信的,前者居多,后者甚少,不相信的主要是因为没有给出新闻出处而不是新闻本身感觉不真实。此新闻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完完整整的转帖原始新闻,二是抽取出其中自己感兴趣的消息单独成帖,这个“消息”可以是自己从原新闻中抽取出的,也可以是由别人转述然后自述的,在转述与自述的途中往往伴随着信息的丢失与扭曲,由此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传闻”,也就有了一篇煞有介事的说是已经得到其中一位“新闻当事人”证实的帖子。所以说,第一手资料是多么的重要,因为你不知道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少的丢失与扭曲,当然,第一手资料也未必真实。我所知的由这两种方式所传播的帖子就有20几篇。有一篇回应,不得不专门拿出来提一下,有人看到新闻后首先是对此新闻表示怀疑并分析了一下“疑点”,然后发表了一句“阴谋论”的看法,大意是说可能是某些利益集团想制造舆论,一篇这样的“新闻”就令人有了“阴谋论”的联想,可以想象一下其他的新闻、传闻会令人有哪些联想与看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消息一度被人写进维基百科,虽然很快就修改回来了,但是错误的信息还是以维基百科的名义传了出去。这几篇新闻都是比较小的圈子的娱乐消息,可想而知,当新闻所涉及之人物或事件本身影响力足够大时,传播的速率与范围以及扭曲程度将会是多么的严重。 此次经历所得到的最大感想就是:对于自己所熟知的领域,要发现真假并不难,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能事事都亲证真假,能够一眼辨出真假的也毕竟是少数;对于那些自己所不熟知的领域,我们多数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对的错的,通通接收;造谣很容易,写得有板有眼、有条有理并不表示内容就是真的,是否有实质性证据才是关键;网络营销很重要;资料有限如我者尚可写出令一部分人相信的“新闻”,那些掌握着大量资源和话语权的人与媒体,如果要制造谣言更是轻而易举。最后我想说的是,看着自己编写的假新闻大规模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各样的回应是件很有趣的事,或许这就是部分编造假新闻(谣言)者的用心,不过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信以为真,我也有了犯罪的感觉,罪过罪过... 以下是书中的几个主要概念(制造谣言必备):谣言公式R(Rumor,谣言的广度强度)~i(Importance,重要性)×a(Ambiguity,含糊性)谣言传播(歪曲)的基本模式简化(Leveling):谣言中省略了大量有助于了解事实真相的细节。强化(Sharpening):当一些细节被删去后,那些保留下来的细节就更为突出、重要。同化(Assimilation):简化和强化不会随便产生,而只会在与谣言传播者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态度一致的情况下产生。

谣言是种宣泄

文/David语言是有文化属性的,所以事实上任何两种语言的任何两个词的语义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中文的“谣言”,英文的“Rumor”当然也没法等同。在中文语境中,谣言绝对是个贬义词,而英文的Rumor则趋向于中性。如果用趋向于中性的语义的话,我觉得我们所书写的历史也差不多是由谣言所组成的了。奥尔波特认为,“毫无根据的谣言是一种未经证实的,偶然性的谈话,其目的不过是与朋友打发时光”。根据这种理解,明星的绯闻也大多属于谣言范畴,功能也不外乎为大众提供一个“打发时光”的聊资。一般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谣言始于信息的不透明和获得信息权利的不对称,比如一个地方发生了某一群体性事件,而官方试图加以干涉,组织信息外传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谣言。在古代如此,在现代借助网络——奥尔波特不会想到的信息工具——这种“谣言”传播的速度会更快。有人认为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其实可以阻止谣言的出现,正如奥尔波特引用的二战时期美国情报局高官所说的:谣言在没有信息时到处传播,因此,我们必须迅速而完全地提供人们最准确的消息。这也是我们所一直希望看到的消息,不是地方政府一味的封锁消息。而信息的传播也就意味着新闻的透明度的提高,如同我们知道的,中国的地方新闻一般都是外地没有来播报的,本地媒体只能评论外地的新闻。这也就让观众有一种不信任感,即使媒体对某一时间做出反应了,报道了。人们还是会质疑其真实性,而谣言也不会因此而止。这涉及深层次的新闻发布机构的公信力问题。但也如同奥尔波特所说:在某种条件下,新闻机构越突出某消息——尤其是突发性消息,该消息便越要承受更多更严重的呃谣言扭曲。事实上,如果彻底公开报道那么多的劳工冲突、农民的抗议,那或许会起到回声效果,然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得到鼓励,从而引起更大规模的抗议。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当某件社会性负面消息发生时,或多或少人们会有各自的主观评价在里面,当这一事件不利于自身时,人们在转述该消息时会潜意识的将其抹黑,添油加醋,这就是奥尔波特所说的“简化、强化、同化”作用。将这一事件的合理性“简化”,“强化”其中包含的悲情因素,博取受众的同情,而“同化”是指故事转述者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添加、扭曲一些情节来使故事更向诉说者希望的那一方面发展。在一个实验中,奥尔波特给一些警察提供了一个场景:一个底特律的种族暴动场景。一群人围绕着一个拿警棍的警官,以及一个抱膝坐在地上的黑人……左边,面对着警官有一个看上去怀有敌意的男人因为害怕警棍而不敢靠近。实验中,这个场景由一个警官向另一个警官叙述,以此类推。最后,这个因害怕而不敢靠近警察的男人在转述者的口中变成了“那个男人拿着棍子想去干涉”,再变成“那个男人想从警察手里抢走警棍”。也就是说,作为警察,他们习惯性的做对于自己有利的复述,他们即便知道那个男人是出于害怕警察,但他们也会更倾向于说出那个男人对他们造成威胁的话。“谣言倾向于迎合支持职业爱好,同阶层或同种族成员们的同伴关系,或报告者个人的成见。”在实验中,也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叙述往往更接近于他自身对他人的成见。事实上,在转述者对“谣言”的转述中,有一种“隐喻的真相”,保护自己(警察们的转述),丑化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人(警察对男子的描述)。事实上,两者是同时出现和同时进行的,在被“隐喻”的真相中,谣言传播者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因此,谣言也是可以被人为制造来散步恐慌的,如同二战时纳粹在波兰等国所散播的消息一样,说法国已经被占领,盟军已经将他们抛弃,用人为的谣言来在精神上击垮对手。其实这里面是很微妙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还是会获得消息说,不要相信纳粹的话,战争远未结束,盟军也没有停止抗争,但战时的人心灵脆弱,“如果这是真的怎么办”?就是这个“如果”将人们的意识摧毁了。对此,我一直觉得我大学老师的观点很正确,他觉得语言其实就是一种“宣泄”的手段,不要太在意其中的谎言、欺骗和诡诈。以“宣泄”的视角来看,你始终不需要太在意别人说的什么,因为一个人口中不可能说出客观之词。奥尔波特也说,“谣言提供一种能够排解紧张情绪的口头发泄方式”,当然,它能造成的破坏力也是可大可小了。2010-2-9


 谣言心理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