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出版日期:2015-11-1
ISBN:9787532158357
作者:《巴黎评论》编辑部
页数:366页

作者简介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1953年创刊号中的E .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为题,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多篇,囊括了20世纪下半叶至今大多数世界文坛最重要的作家,成为这份文学杂志的招牌,也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访谈者从准备到采访,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访谈也不是为了配合作家某本新书出版而带上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如何克服困难,文坛秘辛……这些访谈妙趣横生的内容、重要的文献价值,以及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也成为一个传奇。有人说,这些访谈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书籍目录


E.M.福斯特(1953)
弗朗索瓦丝·萨冈(1956)
奥尔德斯·赫胥黎(1960)
哈罗德·品特(1966)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967)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68)
EB怀特(1969)
巴勃罗·聂鲁达(1971)
约翰·斯坦贝克(1975)
库尔特·冯内古特(1977)
胡里奥·科塔萨尔(1984)
唐·德里罗(1993)
苏珊·桑塔格(1995)
伊恩·麦克尤恩(2002)
诺曼·梅勒(2007)
大江健三郎(2007)

内容概要

本辑收录“E.M.福斯特、弗朗索瓦丝.萨冈、奥尔德斯.赫胥黎、哈罗德.品特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E.B.怀特、巴勃罗.聂鲁达、约翰.斯坦贝克、库尔特.冯内古特、胡里奥.科塔萨尔、唐.德里罗、苏珊.桑塔格、伊恩.麦克尤恩、诺曼.梅勒、大江健三郎。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互联网时代信息接收渠道趋于多样,泛泛而谈的感言、作秀式的访谈已然无法满足挑剔的读者。作家的形象也早就不是书本上胡子拉碴深沉高冷的肖像画。广开言路的在线互动中,读者可以抛出任何尖锐直白的问题。不过,有机会提问和通过问题认识作者,甚或偷师几招完全是两码事,不单取决于作者坦诚与否,提问的技巧也至关重要。美国老牌文学杂志《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栏目堪称极好的范例。没有功利目的、自然为之的访谈如同记者和作者闲话家常,轻松自在、妙趣横生。关注作品又不单独关注某一部作品,关注创作又不设限无规则,关注作者又不专嗜花边新闻,无须刻意夺人眼球,睿智的机锋不过是无意又经典的调料。许多后来蜚声世界的作家也将前辈们的访谈奉为圭臬,一读再读。最新出版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选录了国人熟知的16位作家的访谈,恰似一场文化盛宴。作家的创作习惯是记者最感兴趣的问题,谈兴浓时,不传之秘悄悄泄漏。不同背景、不同风格的作家中,有多位不谋而合,倾向于让剧情自行展开。有了雏形就动笔,不设太多条条框框,剧中人自会给出结局,作者反而不能未卜先知,与我们常见的全知全能型叙事者大相径庭。有多少故事甚至就酝酿在一闪而过的片断中、酝酿在作者的梦中、酝酿在偶尔浮现的潜意识中。这大抵也是许多作者偏爱欣赏音乐的原因,创作如乐曲从指尖倾泻,具有某种感官的共性。优秀的作品能发人深思,读者在书中窥见作者未明确道破的隐喻,那份欣喜如遇知音。但现实恐怕要令人失望,盖这往往只是读者的―厢情愿,作者们纷纷否认作品中的隐喻。即使“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中也未必有一个刚好是莎士比亚梦中的那个。博尔赫斯说:“我们根本没什么内在讯息。”萨冈说:“书评人看出的是那些我从未有过的意图。”麦克尤恩干脆直接把读者释义的动机归因于句子本身:“每个句子在其本身的进程中,都隐含一种诡异的潜台词。”读者可以轻松获取作品表面传达的意思,至于是否还有第二重、第三重的含义,并非所有作者都在创作时预设好的。多重释义无异于对文本的再创作,己不再归属于原作者们。如《红楼梦》的研究成为显学,正因其没有标准答案。作家们惴惴不安于读者自以为是的解读是否会误入歧途,可反过来看,倘若破解隐喻的乐趣能吸引读者―再品味,恐怕是场意外收获了。如果隐藏的意图不能作为评价作品深度的唯一标准,那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又是什么呢?从作家们最引以为傲的方面入手:他们崇尚的个性和风格应当算种解释。相似的题材和手法,却能呈现出千人千面的迥异效果,麦克尤恩认为:“作家的个性会在作品中留下无法磨灭的痕迹。”见字如面,语言或许可以修饰,信奉的旨趣却无法掩藏。譬如冯内古特姐弟间的冷笑话,只有他们乐在其中。我们同样无法想象,鲁迅能赋《花间词》、柳永能作《水浒传》。于是E.B.怀特说:“风格更多取决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你知道什么。”若要向作家们偷师,最大的启发不是学习他们知道的,而是如何不露怯:避免过早想象读者的反应是个诀窍。否则,难免表现得跟对着相机微笑一般僵硬做作。斯坦贝克建议写些阅后即焚的诗作来度过干涸期,给挚友写信也可替代。不功利、不拘谨、保留个性、容许破坏规则的尝试,都非遥不可及。帕慕克提到,他早年曾模仿《巴黎评论》中作家的癖好写作,比如书桌上得有一杯咖啡、必须用方格纸手写,渗透到生活的皆是个性。所以,不用枉费心机猜想作家文本的世界了,成功作家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乙未年读《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     上年曾经从学校图书馆借阅《巴黎评论1》,读了半本后还回去,原因是想买一本留下来。后来果然买了,而且一下子买了1和2两册(勒口上预告还有3和4)。这不,17年1月份开始读这两部作家访谈,第一册读了大半,第二册去柬埔寨带在身边也读了大半,回来几天继续最终看完。(一)之所以想买一部留存,并仔细阅读,原因是初读之下对作家写作方式很感兴趣。文学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无中生有,李代桃僵,编出一个个故事,将“三观”藏在其中,让读者产生感应。这一切是怎样实现的?通过访谈,在对方的引导下,一个个大腕作家以不同姿态显示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态度,讲述自己的写作姿态和写作技巧,暴露自己的大小习惯和怪癖,或真或假,还是蛮有意思的。除以上外,引我关注(并购买/细读)的另一个原因,是我隐约发现,在作家写作与我自己的专业写作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或者相似,或者可以对比,或者可以相互启发。一部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开头结尾是否有清楚的预设和规划?有没有一个写作大纲?一旦开始写作如何把控写作的节奏?写出来的初稿如何修改?等等。就我个人经验而言,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写作似乎也会遭遇这些问题:我有一个题目,但可能不敢清楚预设其最后走向和结论;我自己常常无法确切列出一个大纲,而是要靠感觉在写作中一段(层)一段(层)推着走,直至将道理讲清楚;一旦完成一个小标题,似乎大脑空空,无法继续保持写作状态,还要等待“灵感”来临;初稿要“冷却”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修改,以营造一种“离间”氛围,帮助自己客观看待此前写出来的内容……等看完书之后,我的想法又有变化:不同作家有不同的写作方式,就像专业研究领域研究者其写作各有模式一样,我们可能无法从对方那里借鉴到什么——尤其到我这个年龄,已经很难改变。看这些,最终只是满足了我们的“窥视”愿望而已。(二)这两本书还有没有其他功效?每一本包含16位作家访谈,两部共32位。盘点一番,发现多数作家自己居然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 1)受老公影响,看得最多是海明威,这个当年的文学青年是海明威的铁杆“粉丝”。 2)其次是米兰昆德拉,不仅读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等好几部小说,记得04年去欧洲路上还特意带了他的《被背叛的遗嘱》——文论,比较耐读。 3)接下来是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四篇故事非常棒,还有其他一些惊悚小说。 4)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很好看,果然不愧是乌托邦三部曲;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过但没有很深印象;两年前看过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感觉尚可;村上春树的作品看过那部著名的《挪威的森林》,其余的看不下去。 5)卡波蒂的《蒂凡尼的早餐》、格拉斯的《铁皮鼓》、萨冈的《你好忧愁》、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都是老早听说却没有看过的。学生去年送我埃科的《玫瑰的名字》太厚了我一直不敢翻开。苏珊.桑塔格那么有名,我却一部也没有看过——感觉书名都比较变态。于是脑子里产生了一个读书计划:2017年,以这32位作家为限,至少要读一部代表作。于是开始搜罗相关信息并行动起来。(三)第一步是网上搜集数据,记录每一位作家的代表作以及其中译版本。第二步是从家里藏书中翻找有什么。老公是文学爱好者,90年代买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可惜这十年买的少了也读的少了。也就是说,大部分上世纪30-70年代当红作家的书家里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而此后的新人新书大部分都付之阙如。这两本评论提供的作家名单总体而言偏向早期,所以这两个样本在分布上有很大重叠。当然,没有的书也不是问题,咱还有人大图书馆做坚强后盾呢!但是,面对长长的书名列表,以及找出来摆在我面前的书,我开始想打退堂鼓了。我真有时间、精力、耐心把这些书读一遍吗?这是一。真有必要将这些数十年前的当红作品读一遍吗?很多人推崇说要“读经典”,但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值得读的经典,可能就是一个问题。老公质疑我的计划,我自己也没有太大信心了——要知道这几年的读书偏好主要是历史以及与经济社会文化跨界的作品,文学作品基本不在所选之列。怎么办?难道真的放弃了不成?最后我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找这些作家的短篇作品,蜻蜓点水,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于是乎,家里好几部各种版本的“短篇小说选”被置于案头——试试!这个虎头蛇尾的故事发生在大年三十之前。今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一早,我写下这篇文字,立字为证。唉(一声叹息)!
  •     作家在读者的眼中都是神秘莫测的,有很多问题想追问,也有许多事情要求证,如此来看作家访谈是读者能够窥视作家最好的途径。因此也就难怪作家访谈成为了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栏目,在这一篇篇的作家访谈里,让读者拨开迷雾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生活中的作家。《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收录了E.M.福斯特、弗朗索瓦丝.萨冈、奥尔德斯.赫胥黎等等16位作家的访谈,这些访谈详实、全面的记录了当代著名作家的长篇访谈。这些访谈妙趣横生的内容、重要的文献价值,以及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也成为一个传奇。有人说,这些访谈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巴黎评论》中作家访谈这一栏目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还是由于这些访谈所展现出的认真态度,访谈者从准备到采访,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如何克服困难,文坛秘辛……每个作家的访谈都不简单,在展示其写作历程的同时,对其主要作品都有涉及,同时还有作家的日常生活都一一包括,让读者看到的是一篇全面、深刻和真实的访谈记录。作为一个作家,他们的写作习惯、创作动机、灵感来源都是读者关心且关注的话题,在每一篇访谈里我们都能看到这些必要的问题存在,但却发现原来这些都没有什么规律。每个人的写作习惯都是因人而异,有人会固定每天写作好几个小时,如奥尔德斯.赫胥黎就会将写作安排在上午,晚上基本不开工,但也有人会在灵感来临的时候集中的将那些想法化为文字。在我们看来每一部小说的形成都会有个漫长的过程,但其实灵感往往只是来源于一句话或是一个脑海中的场景。而在访谈中,许多作者都会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开始都是没有大纲的,品特的访谈中就明确表示自己根本不写提纲。这些不同的习惯将作家这一神秘的身份变得如普通人一般生活化,也让访谈读起来有趣且吸引人。其实通篇看下来,不论作者的动机如何,写作习惯怎样,他们对于写作的执着、认真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作为一个著名作家,他们早已将写作本身融入了生活,从最初对写作的探索,到后来的坚持,每个人都为之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写作本就不是轻松的事情,一部作品的形成往往都要经过几年的时间,而为了达到其做好的效果,基本上都会改动好几遍。虽然灵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作家的伟大就是将这一点灵感全面完整的形成一部小说展现给读者。在这些访谈中,我们看到了每位作家对于自己写作事业的坚持和奉献,每一部好的作品承载了作者多少心血,我们在访谈中都可以一一感受到。访谈中除了涉及写作外,也会涉及作者的私生活,作家的日常除了写作也很各有千秋,在澄清一些外界舆论外,也能让读者看到更加真实的作家。一个作家的成长背景、生活经验都或多或少对他的写作风格产生影响,就如同麦克尤恩的成长背景,促成了他后来认为“最有趣的小说处理的应该是游离于历史环境之外的人物。”很多人觉得诺曼•梅勒的作品里充满了暴力,现实生活中的他似乎也是暴力的,在访谈中他也对这一点进行了解释。在梅勒的访谈中,关于美国作家的友谊问题,是很有意思的,作家之间的竞争非常大,这就导致了一种很尴尬的朋友关系,他们互相尊重,彼此承认各自的才华,却也互相竞争。所以琼斯在给诺曼的书中就写着:“给诺曼——我最敬畏的朋友,我最亲密的对手。”这就是作家之间友谊的本质。奥尔罕•帕慕克在序言中写道:“多年后,在我自己也出现在《巴黎评论》上之后,再度重读这些访谈,是为了唤醒自己写作初期的希望和焦虑。三十年过去了,读这些访谈时我仍带着当初的热情。”这些话已经很好的诠释了这本访谈的重要意义,但对于读者来说这些访谈能勾起我们对于创作的兴趣,也能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那些以写作为生的人们,看到作品背后的真实和执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难怪“作家访谈”能成为《巴黎评论》最著名、持久的特色栏目,无论访还是谈,都颇有看头。还有几个作家的书没读过。期待3和4。
  •     不知道跟上一本之间发生了什么啊啊啊啊啊啊
  •     第二集有特色的不多。萨冈印象很深
  •     因为还是没有看到中国作家所以一颗星。是为了苏珊·桑塔格和诺曼·梅勒读的。拣到一位闻所未闻也可能是我上课时候听漏掉的:F.R.利维斯。
  •     相对更喜欢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德里罗和大江健三郎的几篇,总体来说似乎不如第一辑,访问者太捧哏,有来有回的场面比较少。
  •     因为大江而买
  •     最爱的访谈,对作家的白描和每个人的分享,让每一位艺术家丰满而鲜活。艺术不是生活,艺术品是人的创造。
  •     可能这本书里因为熟悉的作家不多,没有第一本有趣,除了冯古内特自己对自己的访谈。 果然大作家们都不喜欢评论家,也不喜欢解释自己的作品,都喜欢读书,喜欢观察生活,同时无法对同时代的作家们做出客观的评论。 另外,勤奋比才华和天赋更加重要和持久。
  •     第二辑。可以无脑入的一套丛书。世界上访谈文体典范,坚持七十年访谈这个世界上在世的伟大作家。
  •     啊!这个出2了!买买买!
  •     好
  •     经过作家本人校正过的访谈才有价值
  •     修改,修改,再修改,继续修改……
  •     好多乏味的,博尔赫斯太能聊,大江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诺曼的说得是个shit啊
  •     厌恶庸常的普通生活原来不是一种病,而是智慧已开。 看这些人在读什么书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科萨塔尔9岁读爱伦坡,然后病了三个月,他相信那些都是真的。 这辑最喜欢桑塔格,当然很可能不看访谈,我本来就最爱桑塔格。
  •     这本书里认识的作家不多,但读完后认识了不少,每个人都形象跃然纸上,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勤奋加天赋,阅读加写作,体会加感悟。巴黎访谈充分体现了访谈者的博学和访谈技巧,真的要做好访谈一定要对被访对象了解的一清二楚。回答的又谦卑且充满巧思。最为深刻的是聂鲁达的政治生活与文学,梅勒的自在风,冯内斯特的严肃脸,大江健三郎和他的儿子,博尔赫斯和他的黄色。还有经常被这些作家回忆的海明威。
  •     解决孤独焦虑
  •     “自己向往的地方和目前所在的地方之间还相距甚远,原来是正常的。厌恶庸常的普通生活原来不是一种病,而是智慧已开。”
  •     去年初春读了1,今年初春读了2,依旧扎心的好看
  •     依然很过瘾。不是学习到什么,是感受到什么。博尔赫斯、辛格、桑塔格,都让人喜欢。
  •     与作家咫尺相见
  •     2016年已读034:很真诚好看的作家访谈,围绕作家作品与创作历程展开:各自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喜欢的作家,如何将真实人物与事件转化为小说,个人际遇如何影响创作等。对于那些读过其作品的作家,读他们的访谈,自然有种“似是故人来”的亲切与熟稔,而在他们的话语间、在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解读中寻找与自我阅读体验的契合之处,发掘那些在自我阅读过程中意在言外、想说而说不出的妙解与真相,也是一种乐趣所在。至于那些还没有读过的作家,读了他们的访谈仿佛是收获了一种邀请,在想读书单里再加入几个重量级的名字。
  •     比1逊色不少,可能很重要的原因是作家知名度也低了。
  •     不如第一本
  •     作家不愧是作家,不仅生平事迹轰轰烈烈,采访起来的话语也是妙语连珠,金句纷呈。
  •     第二本比第一本还有意思
  •     知人论世,博尔赫斯并不像他的作品一样神秘莫测,冯内古特就是只忧伤的波杰克,有的作家即使是访谈也如同在写虚构作品
  •     文字后面的作家,分外有趣。
  •     好棒啊……
  •     只看了试读的几篇,主要看的是第一册里海明威的访谈。
  •     十分惭愧,这本书中的很多人我都不认识。 博尔赫斯挺有意思的。
  •     聂鲁达那篇几乎都是政治,对博尔赫斯和萨冈两篇印象最深,这两天决定再翻出来看看科塔萨尔。
  •     选入的作家太少了 找了网站来读 结果好多作家是不认识的…西方的小说传统做到今天还是太端着了 当成技艺 要和读者区分开了 没法儿低着走 所以像萨冈这种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会被访谈记者以略带轻蔑的笔调来描述
  •     没有第一本精彩,但也感触良多。
  •     萨冈真是天才少女,博尔赫斯表现的和那本访谈录里差不多,提问者水平很高的感觉
  •     最喜欢辛格的访谈~
  •     明显要逊色1啊
  •     励志系列。说真的,有些作家在我看来就是天生不真诚,这一类的的总体特征就是擅长各种修辞类比手法,把自己真正要说的话,层层叠叠地藏起来。真心累。
  •     在你想要深刻沟通却又疲惫人际的时候,可以拿起这本书。
  •     智慧 有趣
  •     目前唯一不满的 大概就是纸张了
  •     稍逊于第一部,可能是这里面的作家们相比起来没那么有趣而丰富。博尔赫斯太赞啦。
  •     博尔赫斯和大江都提到了马克吐温啊(博尔赫斯真有魅力!
  •     真正的智者都是谦卑的,几乎都是“你说他,哎,我太佩服他了,我跟他真是比不了”。作家之间的“文人相轻”是没有的,倒不如像诺曼梅勒所说,是“最敬畏的朋友,是亲密的对手”。博尔赫斯、冯古内特和梅勒的幽默感是印象深刻的,有些作家的生平就几乎有些悲怆了,像大江健三郎,但往往也是从悲怆中发现神奇。作家是个从平常日子里发现不平常的洞察者。普遍拥有深邃的个性,有时候你会想,为什么要花时间在庸俗的灵魂上呢,就放弃世俗的交往。当然,我是不彻底的,多少是个骑墙派,或者犬儒主义者。所以只配当一个可怜的崇拜者。
  •     果然像大家说的一样,纸张太差,找回多年前读盗版书的感觉。
  •     为了访谈而读,意外发现了很多作家的表面性,应对问题的他们,在表述上不会像论文那么紧凑,感觉就是轻轻拂过他们的人生,周旋着在文学周边,没有文学史批评,或是总结归纳的框架,这样可能是真实的,但提问者的随意类比和作家的不完全表述,让人看不到坐标啊,可能访谈就是如此……
  •     太喜欢冯内古特这个人了,想读德里罗和梅勒。
  •     无论如何这样的阵容都好到哭泣!对每个作家写作起源的询问都太棒太喜欢了,书单又被充实了好多的感觉。
  •     这本书采访的作家,我竟然一本他们的书都没看过,所以忽略作家名字,我只关心他们说话的内容,但看完后我大多不记得了,只是觉得有些对话有意思,这一定与作家本身的个性有关的。
  •     everness neverness 漂亮到冷酷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