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年8月
ISBN:9787532115686
作者:穆时英
页数:228页

书籍目录


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
断了条胳膊的人
偷面包的面包师
上海狐步舞(一个片断)

夜总会的五个人
街景
黑牡丹
白金的女体塑像
PIERROT
骆驼.尼采主义者与女人
第二恋

内容概要

穆时英(1912~1940)现代小说家。笔名伐扬、匿名子。浙江慈溪人。父亲是银行家,自幼随父到上海求学。读1929年开始小说创作。以其年少多产而风格独特,被人称为“鬼才”作家。


 都市小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六月下旬,空气是浮躁的。太阳蒙昧着,在厚重的云层里烦躁地吐着气,天空异常逼仄,不清亮的土黄色晕染着硕大的天幕,也是一幅自然的印象派画作呢!可是,真的不是我欣赏的格调。我在十二点半的街道上行走,眼睛眯成一条细线,额头并没有汗水滴落,可是我分明感觉脸颊和裸露着的胳膊黏腻着,让人无端生出恼意。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打了蔫儿,树叶蜷曲着身体在微弱的风里打晃,他们缺少水分,没有润泽的肢体。但这本该是生命蓊郁的时节。离红绿灯不远处的公交车道不知何时又被一道绵长的蓝色临时幕墙阻隔起来。已经很长时间了,这座原本三面濒海、终日弥漫着咸湿海味的城市沉湎在挖掘机的巨大轰鸣声中,扑鼻而来的是烟雾般浓重的呛人的土味。我皱着鼻子往前走,目的地是距离一站多地的图书馆,有一段时间没去那里了。如果不是包里的两本书已经过了借阅期限,我宁愿继续匿在家里。这恼人的夏啊!即使绵密的树影阴翳下来,心仍然浮躁着,知了想来也不是好性,不耐烦地聒噪。许是午休的缘故吧,来往的车辆少了,只有几辆终日在这条线路上穿行的公交车无奈地前行,它们机械地靠站,待稀疏的乘客下车后,喀地一声关上门,便又沉闷地开走了。惶惑的日光没了障碍,一下子倾力地泻下来,空气瞬时氤氲着燥热了。有下车的无聊的男人,把头扭成一个别扭的角度看向站台右后方,那里有一个不算落魄的人席地而坐。他的头发略微有些凌乱地披在肩上,头顶几根灰色的发很执拗地翘起,脸色是略带莠迹的灰黄,他的眼睛自然地闭阖,嘴倒是很有节奏地翕动。他上身是一件深灰色而长袖衬衣,如果把它浆洗得干净贴服,该是一件出入写字楼的合适服饰吧!下面是一条黑色的裤子,仔细地辨析,隐约还有裤缝的痕迹,但也只是依稀的痕迹了。他是从容的,坐在这弥漫着土味的溽热的日光里。倒也是,他并不孤单,在他的左手边,一条毛色乌黑的狗半眯着眼趴在那里,他们是在行乞吗?可是却独独少了必备的道具,一只供奉乞怜的钵子;如果不是,他们为何在这沉闷的午间坐在街边。那个下车的乘客定定地看着,他不敢轻举妄动。有一瞬,他甚至产生了怀疑,是该去同情这坐着的一人一畜,还是该怜惜自己。是的,他真的彷徨了。公司已经好几个月只发基本工资了,那一千元除了能维持每日的至简三餐和交通费,已经没有丝毫盈余可供他支配。他已经在为自己的下一步打算,但也仅止于打算。他实在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冲破身陷的尴尬的处境。我呢,也对这个泰然坐在街边的男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我又何尝不是止于兴趣。我没有能力去探索、去解密,也许他原本就是属于这街景的一幕。夜已深,难得的静谧,没有海的味道,也没有我不习惯的土的气息。我靠在床头,翻一本32开的小书,书封原就是深卡其色的特种纸,所以这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版的中国现代名作家名著珍藏本到了今天还是最初的模样。这套丛书一共30本。而我在十多年前,不知因了怎样的心绪,只收藏了两本。其中之一,便是现在我手上拿着的这本穆时英的都市小说。在这本小薄的书里,就收着一篇叫做《街景》的小说。翻开那篇小说,只一瞬我就被吸引了。他在小说的起始这样写道:“明朗的太阳光浸透了着经济的秋天的街。浮着轻快秋意的,这下午的街上:——”可不是吗?秋天给我们的感触不正是轻快而静寂的吗?我是习惯在简洁、明快的文字里寻觅画面的女子。那些为我所熟悉的画面很多时候是唯美的。但我清楚地知道,那铺陈在街道上的画面原本是生活的本真,那么,我只能隐忍地目睹可能糟污不堪、可能有创口甚至流着脓血的破损的真实。我不能表白,只能被动地接受,心事被撕裂的痛,可是对于那画面却无事无补。真的如我所说,小说一开始那融合着静寂的秋意的街上,“风吹着的时候,一阵太阳光的雨从树叶里洒下来,滴了她们一帽。温柔的会话,微风似地从她们的嘴唇漏出来。”这是怎样一幅优美而恬静的静物画啊!确切地说,她该是一幅暖色调的油画,那太阳光的雨由着怎样柔和的笔触挥发出来,我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审美的,我的眼前明晃晃地亮着那幅画面。继而我又想到,何必这么急切而唐突地构思呢!且跟着他慢慢地前行,也许豁然开朗的画面还会给我不曾预见的惊喜呢!如我所愿,我惊异地发现在三个有着金黄色头发的修道院的童贞女眼中,我的国家是北极似的、古铜色的冷中国。我忽然感觉用古铜色来形容中国真的很贴切呢!这个具象的颜色让我联想到古来就有的威仪和庄严。而就是在这古铜色的国度里,20世纪30年代初的大都市上海究竟有着怎样的一张面孔呢?“欢宴啊!”愉快而笑声还在空气里面荡漾,我还没有做好准备,一个“在寥落的街角里,没有人走过的大方,瞎着一只眼,在太阳光里晒着藏独皮的老乞丐”就突兀地坐到我的视线里,那“一脑壳的长头发拖到肩上,垃圾堆旁的白雪似的,践满了黑灰色的脚印的。他一动不动地望着前面那阴沟,一只苍蝇站在他脑门上,也一动不动地看着那没了脂肪层的皮肤。”我如此惊愕地看着他,而他太忠于自己的角色了,那么卖力地看着那阴沟,我甚至能闻到其间弥散出来的一阵阵收敛的熏臭。画面推到这里,已经成了一幕宽银幕电影。节奏是舒缓的,却不愉悦,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慢慢,慢慢抽紧。“月台往后缩脖子。”这经历我是有的,冬天的北京,我把长至脚踝的黑色羊绒大衣的领子竖得高高的,风还是会任何一个方向吹过来,我阻止不了这种侵袭,只能快步走进地铁,很快就有一股暖意袭来,我站在地铁站台上,把大衣领子舒缓地放下,有一列往雍和宫方向的列车倏地开过来,一阵强风,但终归不是凛冽的滋味。在我还没理清混乱的意识前,它又呼啸着离开。是的,月台往后缩脖子,我和它保持惊人的一致。小说以蒙太奇的手法推进,这是我喜欢的方式。一个镜头和另一个镜头也许没有关联,却极贴合地交错。光影和故事就那么舒展着前行。(石子铺的路上全是马车,得得地跑着,车上坐着穿蓝花竹叶缎袍的大爷们,娘儿们……元宝另,如意边……衣襟上的茉莉花球的香味直飘过来。)我是深深眷恋着着这大都市的味道的,以至于这几天我满脑子都是《夜上海》的旋律,更离谱的是,我竟然让同事去下载了这首歌想要把它换做手机的铃声,还是那个和我投契的小丫头怯怯地说,姐姐,如果在某个场合响起来,会不会引人遐想,这才断了我的念想。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不要说在那个年代,就是在现在看来依然有着不同凡响的效果。他是敏感的人,从他的文字里,很容易发现新奇的印象,你完全可以从他的文字中找到属于你的那份感觉,这就是那种叫做“通感”的描写手法吧!我爱着那样的感觉,尤其是在倦了的时候,思想并不由自己的意,只想偷懒,忽然发现了自己喜好的场景,那种感觉只能用窃喜来形容。穆时英留下的作品实在不多,这源于他只拥有暂短而璀璨的二十八年光阴,但同时又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我竟然有缘与他,与他的作品相遇,我知道在以后的很多个不眠夜里,我还会与他,与那些心仪的文字举行一场盛大的欢宴。已发《青岛文学》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封面不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