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去做》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9-01
ISBN:9787800738609
作者:(美) 戴维﹒艾伦
页数:305页

从书中我学到的内容精简版

1.评估每日工作的3个标准:处理预先明确的工作,处理随时出现的新工作,安排下一步工作。2.选择当前行动的4个标准:环境,时间,精力,重要性。3.回顾检查的六个层次:5万英尺以上:生活;4万英尺:3~5年的计划;3万英尺:1~2年的目标; 1万英尺:当前的工作;跑道:目前的行动4.完成一项任务的5个步骤:定义目标和原则,展望成果,集思广益,组织管理,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5.将来某时/也许 清单⑴买房买车⑵培养某项业余爱好⑶计划学习的某项技能⑷挖掘富于创意的表达方式⑸需要购买的服装和附属物品⑹希望获得的玩具/工具⑺打算外出的旅行⑻希望参加的组织⑼想看的事情和想去做的事⑽想读的书⑾要参与的文化活动⑿希望浏览的网站⒀有关聚会的想法⒁五花八门的念头

生活的方法论,而非人生的大力丸

生活的方法论,而非人生的大力丸正像一个软件项目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拿出本书,看看怎么做可行性研究,怎么分层,怎么掌握进度和控制风险。GTD,就是对于人生这个巨大,成本高昂,风险难测的项目的分析和探索。小而言之,他是生活中追求效率的经验总结,大而言之,他是实现自我的方法论。但是也经常看到看过书的人表达失望,生活既没有如期待一样变得井井有条,也没有因为这本书取得什么惊人成就。原因也许很简单:对于人生,没有包治百病的大力丸。也没有什么东西,比如一本书,能直接把你抬到成功的顶峰。。。路还是要一步步走。只不过,也许多了双合脚的鞋。我不知道什么是GTD的精髓,但是,至少我知道,让你成为高效率的工作机器,不是GTD的目的。 一个坏员工,可能会是一个好老板,而一个好老板,也许反而会感叹自己混的不如一个川藏线上的背包客。不要问GTD能帮你做什么,这个问题应该GTD问你。

诚心所愿,心想事成

据说生活中只有两个问题:1.你知道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但你不知道应该如何获取它;2.你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我曾经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鄙人最大的优点是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现在呢?好像被人夺去了控制权。理想文义者认为,短期的问题无关紧要。愤世嫉俗的人相信,长期的目标没有什么了不起。而现实主义者认定,短期内已经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工作状况,决定了长期目标的实现——Sidney·J·Harris没有明确任务的展望只是梦想缺乏前景的任务只是痛苦的劳作。同时拥有前景和任务才是世界的希望——英格半萨塞克斯教堂1730两段话讲着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夺回控制权,然后奔向未来。从现在起,谁也别打扰我,我要清理工作篮!

水分也很多

最近看了两本时间管理的书《要事第一》和本书,发现欧美的并不都是字字珠玑,灌水的成分也是很严重的。这书实际上有价值的就是那张处理事情的流程图。如果就写明白流程图和案例,那书至少可以精简一半甚至更多,但是丝毫无损于读者所得。现在文字多了,读者却更费劲了。PS.外国人也得弄稿费养家啊,理解。

时间管理

这本书看的是电子版,翻译的有些生涩,但是还是一本实用性的书籍,尤其是对于各种层次生活目标的描述还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尽管看完它···

内容比较啰嗦,部分不适用,自我管理还是要根据自身订制。看到后面有点看不下去了,mark几句1.收集所有那些“经常唤醒你模糊记忆”的事情,然后着手一一解决,因为任何没有找到应有的位置和恰当存在方式的事物,都会盘踞我们的脑海中,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思维会受阻。2.持续不断且毫无成效地深陷于我们不得不处理的事务当中,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最大浪费。增加你的焦虑不安3.大脑无法管理大量的信息,也无法决定管理事务的优先级(个人主观决定),因此,管理个人的行动是关键4.把分神想到的事情记下来,然后回头继续工作5.收集-加工-组织-执行-回顾6.做出一个艰难决策的唯一途径-回到目的上来7.计划到什么程度?当你的大脑摆脱这个项目的纠结8.事务不清楚时回归考虑事情的前景和目的9.第四章对我来说没啥用10.做任何记录都标注时间11.清单分类秘诀-跑腿类-办公室类-在家类12.每周五下午回顾自己本周的list13.抱怨实际上就是自我认知缺失的一种表现14.每个行动计划意味着风险和代价,但是比起懒散懈怠导致的延长行动时间所带来的风险和代价来说,前者要少得多。

Get Things Done的中文版

get things done.可以说是每个palmer都要读的书籍,楼上说的很对,可以说正是因为GTD,才会在现在palm落寞的情况下,还让我继续留在palm阵营,继续选择Tero。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建议阅读英文版,图文并茂,容易吸收理解。熟练使用Outlook中的GTDadd-in,会令你如虎添翼,效率倍增。当然之前的磨合比较艰苦。不过苦尽甘来,就很有成就感了。

平衡,心如止水!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来达到生活,甚至生命的平衡。而不在于通过这个方法你能提高多少工作效率,能安排生活井井有条(这是这种方法的必然结果)。

笔记:管理工作流程的五个步骤

1、收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力的事情2、加工处理后,确定它们的实质及解决方法3、组织整理得出的结论4、把它们列为我们行动的选择方案5、行动

鱼与渔!

我是个很容易混乱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一直在寻找一种方法,看是否可以帮助我更好的,管理我的时间,《 尽管去做》这本书在很多地方看到了他的推荐!而GTD也在逐步的形成一种文化,被很多人推崇。这本书的所表达的想法和另一篇文章《Do It Now》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GTD》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和方法及工具。其核心思想,也就是需要大家更多的去思考你问题的下一步该怎么做,而不是大而全的,没有确实目标的思考,这种思考对解决事情带来不了实质性的帮助,反而会导致行动缓慢,最终而得不到预想的结果。作者推荐把每个问题都化解成一个一个相互之间有联系的小问题,然后再一个一个地解决,且需要理解着手去做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也许只有着眼眼前,脚踏实地,这才能让你更自信。文章中的一些警句:没有明确任务的展望充其量只是一个梦想,缺乏前景的任务只是痛苦和艰辛的劳作。同时拥有前景和任务才是世纪的希望。现实主义者认定,短期内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工作状况,决定了长期目标的实现。ps:我个人更喜欢《do it now》,毕竟一种成功的思想比一种成功的模型更让我能够接受。 http://my.donews.com/tonylo/

武侠高手的境界——心静

我认为做事情的最高境界就像武侠中的高手一样,心静如水,一片空明;有人传授说冥想瑜伽能练就此境界。我尝试练习发现道行还浅,又听引荐说此书可助我将功力提升一层,我便奔了过来。为什么脑袋里有这么多东东在盘旋?Davy说是因为——* 你还没有确切地认定它们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你还没有决定你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到底是什么;* 你还没有把后果和即将采取行动的提示信息存入你所依赖的体系中去我掂量一下,也是。我曾无数次地考虑过是不是办张健身卡,但拖到不久前才成事,因为我终于说服自己相信自己可以穿得出漂亮的比基尼泳衣,在半年后。我记事本很多,每本都没用完,因为当我感觉事情的分类一再变多时,本子也在增多;事实上是,多了我也觉得太不靠谱,我还得想无数个理由,为什么这件事只能放到这个本子,而不是那个本子?零零总总。横向和纵向的行动管理你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出发来控制各种任务、工作和行动。“横向的”控制保证了所有行动都具有连贯性、逻辑性----以问自己 下一步行动是什么为基准。百分之百捕获未尽事宜收集工具(数量适宜,定期清空为佳)这是一件什么事情?不是---是垃圾的删除,要参考的归档如果关于一个工作--在工作清单体现出结果下一步行动--如果花费2分钟不到,去做派别人做延迟处理--记录在行动清单上综上,我们要准备一张工作任务清单(通常是数个行动的集合)、一个保存工作计划和资料的存储器或文件夹(按主题分类整理)、一个日程表(在特定时间将要发生的事情)、一张下一步行动的提示清单(处理得越快越好的事情,结合日程表变成每日行动管理的核心),以及一张你所期待的回复信息的提示清单(等待其他人去处理的事情)。然后,每周回顾。评估每日工作的3种模式你可能是在从事以下3种不同类型的活动:* 处理事先安排好的工作* 处理随时冒出来的事件* 定义你自己的工作前面两种我能想到,但定义自己的工作,听起来很棒。比如包括清空你的工作篮,处理你的语音信箱和电子邮件,整理你的会议记录,并把一项项新的工作分解成为多项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步骤。“纵向的”控制则是指针对每个具体的主题和工作所进行的思考---以问自己 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想实现的为基准。轻松自如地控制一切的主要因素是:(1)明确判定工作的预期结果以及下一步具体行动;(2 )把一切尚待解决的工作的提示信息安置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系统中,并定期回顾和检查。人的大脑只有经过5个步骤才能够完成任何一项任务:1.定义目标和原则--当目标赋予我们十足的干劲和导向时,原则界定了我们行动的限制因素,以及成功的标准。---这个原则给我一些醍醐灌顶的感觉……2.展望成果----俗称“画个美丽的饼”3.集思广益4.组织管理5.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尽管还未完全阅读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写上来啦啦啦^^

推荐大家看英文原版

书十分有用,是一本可以常备案头的书翻译得不是很好,推荐大家看英文原版"Getting things done"作者网站http://www.davidco.com/上也有配合GTD方法使用的软件

怎样学习GTD

早就知道这本书,国庆节期间花了两天的时间详细的研读了一番。总的感觉是,对于琐事缠身、不胜其烦的人来说,GTD的确是很有用的工具。翻译和版本:个人感觉,张静的翻译还行,表达出了原著思想的80%,但是在文笔和结构性方面太差(第三章开始就很明显了),看得有些不知所云,所以强烈建议有能力的读者直接读英文原版。至于中文版本,网上搜到的都是胖龙猫手录的电子版,但在这个基础上又有所不同。我找到的有中英混排版,杨思源校对版和洋葱修订版三种,杨思源校对版排版稍差,洋葱修订版修改了一些翻译,排版也最好。但有些地方还是看不太明白,我的办法是打开洋葱版和中英混排版,对着看。学习心得:GTD是一个分类执行的系统将所有头脑中的事情一一整理,放置到合适的时间和位置,让你能够通过及时有效地行动,重获控制权。GTD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先处理好手头2分钟以内的小事;先保证自己不漏过会议;每天用到的小技巧,为你节省时间和精力;每天跟随GTD的系统,可以重获轻松和自如。   GTD是消极看待人性的它认识到人都不喜欢太多压力,所以致力于尽量减少压力。它承认严格的计划对意志力要求太高,所以除非绝对必要,不要把事情记入时间表。人有时会健忘?那么把文件放在钥匙旁边。人有时会懒惰?那么事情还在Nonactionable Items中,想做了再做。    GTD是讲究方法论的David Allen 做了很好的的抽象,给出了一个不涉及性格、信念、能力等等的解决方案。有没有毅力和行动无关,能力大小和做事无关,通过反复问“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让事情做成, Getting things done.读后感言: 对于想节省时间,先了解一下的朋友来说,学习GTD,看完第一部分即可。后面两部分的章节,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絮絮叨叨地重复前面七十页的内容。当然,想精读者还是要好好看看,大概还是有三四十页的新内容的需要发掘,这也是读这本书的困难所在。

4点个人感想(不局限于本书)

效率提升和时间管理方面的书市场上很多,也读过不少。个人觉得看过这本书、《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足够了,其他同类的书基本不会超出这三本书的范围,而且这三本是精华。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有4点个人感想(不局限于本书):1. 要学会“隔离”忧虑,活在当下。就像GTD方法中说的,把脑子里想的所有要做的事先记下来、重要的时限设闹钟提醒(这样就不会有什么事会忘记了,可以放心地清空大脑);然后在不同的时限内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当前做的事情上,其他的事暂时先不去想(所谓一次一件事),这样可以充分释放自己的压力。人生如果都由i样一个个单纯的“当下”组成,就会过滤掉很多不必要的压力。我常常在工作时溜出办公楼,在手机上设5分钟的定时,在这5分钟里暂时忘记一切,彻底放松自己的情绪,或哼一首歌、或闲逛一小会儿,5分钟后回去工作,减压效果很好。2. 忙而不乱,心静如水。这是GTD方法追求的境界。我们很多时候的疲惫不堪来自于心里的慌乱感觉,我常常会默念这句话,提醒自己沉静下来,效果很好。心静会产生智慧和力量,一点也不假。3. 一定要FOCUS在最主要的、最有价值的事上。我们常常会不自觉、下意识地去做一些不重要的、没有价值的事,往往只是因为漫无目的的兴趣和对重要任务的畏难情绪,而且还享受做琐事时的快感。我的经验是,把想做的事找张纸先记下来,区分轻重缓急排好顺序,严格按顺序去做。其实很多事过一阵你就会觉得根本没必要做、而有些事你已经没兴趣做了。这个方法行之有效,可以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保证你始终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发生明显的变化(前提是你知道自己的核心目标,知道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么)。4. 0.8主义。很多事花20%的精力就可以做到80%的完善,追求剩下那20%的精益求精却要额外再花去80%的时间和精力,性价比大幅下降,实在划不来(当然这是指总体而言,不可一概而论,当你追女孩的时候,还是多投入点心思,追求尽善尽美吧,呵呵)。千万不要陷入完美主义的罗网,稍微放宽一点对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效率会提高很多,心态也会轻松很多。工作和生活都是如此,工作尤其如此。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想法,欢迎交流和指正。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节拍越来越快的时代,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快乐地渡过充满困难的一生。

清空你的大脑——专注于当前

GTD——Get Things Done,就是让想做的或者应该做的事情被顺利的实施。GTD这一方法的原则是:清空你的大脑,让你的大脑专注于当前的事情。为此,我们需要用到一下工具:1.材料箱——记录经常在你大脑中闪现中断你当前思维的一下事情。在这里“事情”这个词的意思很宽泛,可以是一个点子,可以是搜集到的某个资料,可以是突然想起来的要去做的事情。2.垃圾箱——整理材料箱过程中,不需要采取行动的无用的事情都可以放到垃圾箱中。3.备忘录——用于记录目前没有采取行动必要的东西。4.日程表——用于记录某个时间或者时间段需要做的事情。5.todilist——用于记录将要做的事情。行动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的review这些工具,将材料箱中的材料不断的整理和清空。我的想法是,行动应该是以日程表为中心的,因为日程表才具有实施的几个要素,其他几个工具中的材料应该是源源不断的输入到日程表中去的。以上只是一个横向的行为模式,那么纵向的行为模式呢?就涉及到如何制定行动计划的问题了:确定计划详细程度的原则——这件事情有没有从你的大脑中清除出去。根据事情的复杂程度,计划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开列出一个清单,概括出预期的效果以及各阶段的行动步骤,就足以解放我们的头脑了。——80%的事情属于此类。2.比第一个稍微复杂,需要思考更多的问题,可以用心智计划法(类似于头脑风暴)或者用一些软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15%的事情属于此类。3.还有5%的事情,需要用到自然式计划法,将各项工作加以分割。最主要的是,制定好计划之后,马上开始行动,让自己的状态活跃起来。至此,一个全面的行为模式就建立起来了,剩下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主要框架,不断的加入适合自己的内容。其实整本书略感枯燥,在看的过程中,我对照了自己以前的行为模式,在我的行为模式里面,材料箱是有了,但是没有按时的整理,久而久之,材料箱就变成了垃圾相;另外日程表也有了,存在计划不合理的问题,不存在实施的价值。在具体实施GTD的过程中,我在上述5个工具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支出记录,主要是为了促进自己作出更加有实施价值的计划。

GTD系统论及读书笔记

按老习惯,用FreeMind做了比较详细的读书笔记——不过还没写完,根据阅读进度,会随时有所更新。http://mindpedia.appspot.com/m?url=http://mindmapdir.googlecode.com/svn/trunk/mms_tianzuo/GTD_ReadingNote.mm  GTD的主旨,很多人说是“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我看不然。确实,作者认为大脑就像CPU一样,是虚假的多任务系统,当有多个任务在大脑等候处理的时候,它会不停地进行任务切换,让你筋疲力尽,头痛欲裂。但这个原理只能说是GTD的出发点,更精彩的是作者提供的解决方法。   这个解决方法是:在你的大脑外面另建一个辅助系统(双核CPU?)。作者称之为GTD系统。   你的大脑是非常宝贵的、容量有限的,不光是一个时刻只应当处理一件事情,而且它只应当用来解决问题,不应当用来储存问题。定时把所有你想做的事情都收集起来,放到你的GTD系统中,确信它不会丢失、不会被遗忘、在需要的时候它会提醒你。然后,你就可以放心地丢开一切,一心一意地做你要做的事情了——人一旦达到“忘掉一切”的状态,其效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感觉会非常愉快。想想你上次废寝忘食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种奇妙的感觉吧!      作者非常详细地讲解了这个GTD系统的各个细节——甚至有点过于繁琐了;但对于一个习惯于拖拖拉拉、不会合理安排工作的人来说,这些细节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列举几个要点:   1.你的GTD系统应当是非常可靠的;只有这样,你才会信任它,踏实地将任务交付给它。但反过来,只有你信任它、将所有任务都托付给它,它才是可靠的。所以这是一个循环,你的问题在于怎样建造这样一个循环,让你的GTD系统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可靠。   2.每周一清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人在做完年终总结后,都会感到一阵轻松——既然这样,你应该每周让自己轻松一次。作者认为,前面几个星期能否坚持每周一清,是GTD系统能否成功建立的关键,因为这中坚持能让你进入“信赖你的GTD系统——你的GTD系统更值得信赖”的良性循环里。      先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我自己开发的绿色时间管理(http://www.douban.com/group/greentimer/)还有不少欠缺,只有基本的任务记录和提醒功能,还不能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GTD系统来使用。等认真看完全书后,重新设计一个吧。

簡繁兩版译本的比较

如果英文OK的话,看原版当然是最优的选择。可以先看看简体字版本的《尽管去做》,网上都有下载,在经过前三章的阅读后若有心潮澎湃、共鸣丛生的感觉的话,那就赶快去淘宝一本吧。但如果英文水平不佳(我就是…),读原版会“拉拉卡卡”的,那么这里对两版中译本的讨论和少许的阅读建议,就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点帮助。Getting Things Done: The Art of Stress-Free Productivity的中文译本有简体字版的《尽管去做》和台湾译本繁体字版的《搞定!》,后者的副标题是极具欺骗性质的“2分钟轻松管理工作与生活” :),季晶晶译,商智文化出版。《尽管去做》在豆瓣上有提供下载链接的帖子。张静译,中信出版,word檔由fat dragoncat (胖龙猫) 手打制作(非常感谢!),最近又有由杨思源兄进行精心排版的PDF档出炉,阅读起来更有质感(非常感谢!too!)。在翻译手法上,简体字版非常忠实于原著,每字每句都会去翻,而繁体字版则是用意译的方法,季晶晶对原版的文本进行挑选,有相当一部分他觉得罗嗦或者排版排得不好的文句都被他删除了,有一些词句的意思也会按照他的理解重新诠释一遍(大部分时候诠释的效果都不错)。但这些评论都是针对前四章的,而从第五章开始就不存在这些比较了。在简体字版当中,第四章是翻译质量的分水岭,前四章,简繁两版的译文水平不相伯仲,相比之下,《尽管去做》似乎还小胜一筹,不过其质量也是呈现一个逐渐下行的趋势,直至 CH.4过后,《尽管去做》就摇身一变,化身为《尽管去死》,译文质量可谓惨不忍睹。相对而言,《搞定!》的水平则一如始终,没有波动,甚至越到后面越精彩(这可能是因为我对照着简繁两版来读,简字版的持续不忍卒读让后者显得似乎“翻译得越来越好”)。所以我建议,如果确实对GTD有兴趣,去淘宝一本台版的《搞定!》,简体字版用思源兄的PDF档即可,有些章节(前四章)想用纸张对照阅读(我意思是两版中译本和英文原版的3方对照)的话,打印出来就好了,我就是这么做的。另外,如果想更进一步地建立起一套自己的GTD系统,我的一点小小经验是:看书(上面提到的那三版书)就够了。在自己仍没有基本系统框架的情况下,如果脱离书本去参考那些比较成熟的GTDer的经验或技巧建议的话,可能很容易会思维混乱,从而感到无所适从(同样的,这是我的经验)。其实构建系统最关键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实践。可供参考的路径是阅读——实践——思考——再次阅读的循环,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一下我的砖头:阅读《尽管去做》前四章,自己动手建构系统,运行一段时间(1~2周),保持用日记的形式来加强自己对系统构建的思考,重温书本,但这次换成是台版的《搞定!》,边读边动手修改,这样,在把繁体字版读完一遍之后,基本的GTD System就成型了。以后要做的就是持续的增删添补、更新维护和与其它GTDer分享交流经验,目标是动态地向自己的系统注入活力,逐渐将其完善。

纯粹性,满足感

  我按照这本书的方法实施了2个星期,虽然并不是完全按照书中的内容,自己的方法也很粗糙,但是不曲折,比较直接。结果是,效果的确出奇的好。好在不仅是任务的完成节奏上,更多是心态上。  我一开始也疯狂地搜了好多APP,还有网页版的,看不大懂,感觉有些跟自己的做事儿逻辑也不像,后来看到有人说其实没必要这么复杂地搞自己的GTD,只要抓住GTD的本质,使用自己的方式来就好了。  当然这样的弊端可能就是我没有尝试过新方法,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的,所以也不知道是否新方法会更高效一点。  最后自己还是选择最原始的纸笔记录,觉得这样灵活性更强一点,可操作性也强。我也不是IT人士,就一介学生,不可能天天扒着电脑扒着pad看。所以感觉记在本子上很方便。  每天早晨,或者是前一天的晚上,将第二天一天待办事务都罗列在本子上,无论大小事,过去只是制定学习计划,现在将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等一系列事情都记录下来,简化记录。GTD接下来要求将各项任务的解决顺序和解决办法也要写出来,我就都直接头脑风暴了,根据即时的处境和情况,制定目前要做的事情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人们的计划做得越多,形式越随意自然,他们获得的效果就越理想,同时还释放了大量的精神压力。”形式的随意多样性是很重要的,没必要照搬他人的模式。  于是,每天感觉就像是——在做游戏,闯关游戏,并且不能跳过一关直接到下一关,所以过去不想做的,一拖再拖的事情,也能及时去办了。玩游戏的感觉很爽,并不像是制定计划之后那种时刻压迫感。过去制定计划都要把每件任务花费的时间估算出来,往往都不太准,于是事情就一直延后延后。现在没有了时间的限制,但也感觉效率不错,这也可能是因为投入性比较高,基本上能投入于一件事情,而不是常冒出其他的想法。  而且这场游戏其实难度系数基本上是零。因为大部分的事情,都难在你做了没有,而不是你能不能做好。  GTD最有效的一点就是,当把所有的想法都记在了本子上的时候,大脑马上处于了一种“清空回收站”之后的感觉。一来非常利于睡眠,二来觉得浑身轻松。  在接下来一天的闯关游戏中,人会变得非常纯粹,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想着这件事情,在做这件事情接近尾声的时候,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计划,思维并不混乱,也不觉得紧绷,这跟限时游戏还是不一样。人的纯粹性就直接体现在了只关注此时此刻,只关心这一天。这其实印证了佛家的观点。活在当下,不要总是看着未来。  “你的内心里充满着促成某一件事情的冲动;你设想着可能的结局;你把它们分析归纳整理,并纳入一个系统中去;你确定了一个具体的行动方案,捉着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你的一切举动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并没有给予过多的考虑。”  每天,我都能听到身边的人说,无聊,郁闷,崩溃,脑残等等的词语,我可能已经有一阵子没说了,这些词其实只是一个情绪的加强,程度并非那么重。因为感觉自己没时间那么说,大脑始终处于有活儿的状态,满的,倒掉,空的,接满。就像是蒸馒头,蒸一锅,出锅,再蒸一锅,再出锅。但由于大脑始终只考虑一件事情,所以其实没有焦虑和压迫感,只是觉得任务要完成了,可以打钩了,就各种高兴。  这样做对心态上的好处就是,满足感,不是跟他人比较得出的满足感,完全是自己完成游戏后的满足感。在现实压力下,毕业生,准毕业生,新生,都充满了焦虑感和空虚感,过去我忙碌完一天仍旧觉得空虚到不行,看不到方向,看不到结果,看不到意义何在。  感觉GTD只是一个方法论,但却可以塑造人的思想观,可以从中提炼出人生意义来。对我而言,并不是要依次而成就什么,只是觉得活着有意义和希望罢了。  书本身的内容看了一部分,有些东西不一定能吸收掉,可能也是没有遇过类似情况。书的内容别人已经提炼的很好,百字以内就可以解释清楚,即便不看书,也可以按照书的方式来做。但书中除了那部分方法外,还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但自己现在也并不完善,其实还是有很多浪费时间的情况,而且突发事件不少,这些突发事件都是得及时解决的,这就影响到了当时正在完成的那份任务。不过也不能苛求完美不是。  还有人说GTD适合那种需处理的事务极多的人。我觉得对于事务并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复杂的人来说,应该给自己创造一些任务来做,毕竟在提高了效率之后,还是有很多空闲的时间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  除了每天的任务,还可以把每天的各种念头记录下来。  整理好电脑内的所有文件夹,都归好类,然后专门建一个临时文件夹,这星期的所有文件都搁在里面,等到了周末,同意整理一遍。  任务的类型是多样的,比如对饮食感兴趣,想考察城市的各家饭店,可以对自己去过或者朋友推荐的饭店做一些记录和对比,总之就是感兴趣想干什么就赶紧干了。有关于激发动机书中写的不错。激发动机事实上,如果提不出做某种事情的充分理由,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但常常令我目瞪口呆的是:有很多人居然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处理手头上的工作。其实,一个简单快捷的问题,如“你为什么这样做呢?”就可以把他们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阐明重点 当你紧紧抓住了你工作的真正目标时,一切就变得一目了然了。你只需花上2分钟时间写下你工作的主要原因,那么,你心目中希望创造的前景就会陡然清晰起来,就像用一架望远镜来聚集一般。那些日益变得零散而模糊不清的工作和形势,一经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到底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又都立刻被拖回到正轨上来了。

自下而上建立自信

这本书开创了时间管理的一大流派,就是俗称的GTD。和老派的时间管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可能就在于书的名字:“尽管去做”,潜台词是别想太多,做好手边事。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系统,解决的不是价值体系的宏观问题,而是通过从收集这类琐碎的细节入手,解放大脑,让大脑能发挥潜能做创造性想象力的工作,自下而上地建立自信,让工作生活尽在掌控。收集-处理-整理-回顾-执行,这也是这套体系的精髓所在。更高层次的也不是放任不理了,没有目标再好的体系也会变成没头苍蝇。更宏观的方面是六层次论。分别是:5万英尺+:人生;4万英尺:3~5年的展望;3万英尺:1~2年的目标;2万英尺:责任范围;1万英尺:当前的工作;跑道:目前的行动。层次越高,review的次数越少,间隔越长。就像放风筝,风筝上了正轨后时不必频繁抬头,隔段时间看看没有偏离没被吹跑就可以了。脚踏实地getting things done比仰望星空更重要,这也就是在信息爆炸、工作量激增的当今时代,这本书能胜出的原因吧。

书翻译得不好

GTD我是比较欣赏的一个模型,或者说一种做事的习惯。但是这本中文书,看起来实在不咋样。了解GTD是从论坛的帖子开始的,看到当当有书买,就买了一本。读了后感觉没有多少新的收获。对书挺失望的。

让大脑缓口气

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方法。太多的想法和计划老在大脑徘徊确实会让人时刻处于紧张又无所适从的状态。一个星期的尝试时间,生活确实好很多。如果大一大二我读了这本书,那一定会对我的生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考研了只做那么几件事,反而是不需要怎么去管理了....

GTD的入门书籍

这本书最开始是在德国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当时就觉得非常受益,非常简单但是实用的系统。那种不用用脑袋存贮待定事项的感觉真好,是一种很大的release。那时候刚刚开始工作。已经发现如果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用脑子记忆会无畏的增加焦虑感。一旦让自己依靠一个外部的系统,大脑变成处理器而不是存储器,效率就会提升很多。中间过去几年,因为换了电脑,软件不在了,这个工作习惯竟然丢失了。今年,因为做了manager,各种琐碎的事情,一度觉得自己很不focus,脑子里好多事情反复出现,非常恼人。才又决定回过头来重新温习这本书。有人说书非常啰嗦,这个我部分同意。其实只要明白原理和执行的那个流程图,剩下的就是不断练习和完善整个系统了。原理也很简单。如果你没有一个外部的可依赖的系统存储你的待定项目,而且这些项目有Clear intended outcomeClear next step他们就会不停地被你想起,但却没有进一步的行动,而让你徒增焦虑。实施也很简单。我现在使用手机和桌面的sticky notes 想到了就有记录下来,然后批处理决定下一步的计划。两分钟以内马上去做,超过的话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可以行动吗?是你做还是外包,是现在做还是将来某个时间做,在什么场合做?然后挑出一个项目开始做,因为事情都有着落的感觉,你更容易专心。做完以后浏览清单,然后开始做另外一个。不过GTD的真正实践为己所用需要很长的时间的不断探索,实践,检验,这本书只是入门,感觉很多know how 的并没有包括进来。即使认真读完,最开始实践的时候还是会觉到压力,并不可能真的完全达到心流的放手去做的状态。但是因为时间管理是大多数上班族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还是非常值得投入时间去仔细磨练。

建立一个个人系统

这书确实很不错,建立了一个个人管理系统。但本质上还得依靠自己。虽然翻译的确实不尽人意,但收获还是很大的

自己的笔记

目的1形成较为系统的gtd原则的管理系统。明确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情况加以修正2 形成gtd管理的主要知识架构,能够熟练运用,通过每一天的基础练习。3 结合自己经验提升作者论点,以及纠正可能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关键在于能够应用到实际。常问的问题1这个知识主张应用到我身上的话,应该做如何改正,以及具体措施应该是怎么样2这个主张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有什么需要亲自试验才可以知道的地方,有什么需要简化的地方,有什么不懂的需要查阅的地方,如何形成惯例来安排知识的应用3每一次继续阅读的时候,都能够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管理系统,什么可以是最重要可以改变的地方。一章 通向从容之道1两个目的 a使一切不论大小,时间的事情都纳入一个脱离大脑的逻辑系统 b训练自己在接受一切输入信息的时候做出前期决定2关注价值观并不会给我们处理生活带来明显的变化,我们的任务会依旧增加。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的事情都可能控制你3.工作蓝 a输入结果 定时清空 b配套的行动 c经常查阅 提示信息4知识工作实质:你对于工作的认识要比你所认识到的多得多,但是比你担心的工作量少。明确事情的预期结果5如何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如何处理行动,我们需要纵向和横向共同作用,将所有的一切赶出你的大脑。你没有理由两次形成一次想法,除非有很大的价值。二章 横向管理的五个阶段1a收集所有有关事情的信息 b加工处理后,知道它的实质和解决方法 c组织整理所得到的的结论 d列为我们行动的选择方案 e行动。每一个阶段都是必须的。2收集信息 a尽可能控制收集的数量 b所有事情存储在收集篮中 c定时清空3加工处理 a这是一件什么事情,需要什么材料,方法 b是否需要采取行动4组织管理5回顾3A根据需要定期回顾清单。下一步行动是计划完好的任务,日程表提醒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所有的清单都应该定期察看B每周回顾我当事情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那么相信直觉会是好的方法6某一刻时刻的决策A环境 b时间 c精力 d重要性三章纵向管理 巧妙制定计划1轻松自如控制一切的要素 a一切有预期的目标及相应的下一步行动 b一切尚未解决的放入一个可靠的系统,并且定期检查2目的 a询问为什么 b简单清楚的目标和原则勾勒愿景 a清晰的影像有助于聚焦精力 b创造力是依靠目标来提升的捕捉想法 产生好点子方法组织管理下一步行动(应该具有的特点是什么 与我的aa相搭配会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养成做每一个工作都能够对于下一步行动有清晰的把握的好习惯。只有百分之五的工作需要仔细和认真的权衡,而这个就是我们工作成功的核心关键方面;如果一项工作一直在自己的脑海中徘徊,有必要回到最初的目的和愿景考虑好自己的工作四章 确定空间,时间,工具1打造一个在各种状态下都能够投入的工作环境。2准备好工具A白纸 b回形针 便利贴 订书机 c文件夹 d日程表提升个人管理的方法就是使用你乐于使用的工具3构建归档系统A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b按照字母排序 c准备大量备用的文件夹 d文件夹中数据不要过多E打签机是个必需品(现在我可能不需要,但是用不同颜色来代替吧) f至少一年检查一次所有文件夹五章 收集阶段,填充工作篮六章 清空篮子1从最上面的一项开始 一次完成一项内容2永远不放回工作栏3下一步行动必须是具体的 为了下一步做决策你必须有目标4坚持两分钟行动的有效性 我的一个缺点就是拖延一些自己认为难的事情,其实决策是很快的七章管理阶段 建立好清单1拥有多少清单都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能够定期的回顾 2设立一些专门的文件夹来存放内容3针对有需要的内容,制作一些文件夹,保证有充分的回顾4归档系统是一个简洁资料库,而不是各种行动,清单的存放地方5日程表 a你希望日后决策的一样行动 b可能参与的活动 c促进做出决定的催化剂6建立核查清单。包括十项人生方向,以及一些经常需要做的事情,形成清单提醒自己(思维导图)八回顾检查阶段1先决条件:大脑要开始忙碌,不断更新系统,增进工作品质,增进效率2每周回顾检查:系统的运作正常,清单的效率回顾(最好一天一次吧)。选择最恰当的时间段进行回顾,这就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直觉智慧进行处理了。、九章行动阶段1决策过程可以采用的几个标准选择当前决策的4标准 a环境 b时间 c精力 d重要性A环境 在决定每一项工作时候能把环境优先考虑,按照环境进行划分。B时间 了解自己的自由时间,对花费不同时间的事情进行处理C精力 列出一份不需要精力充沛所可以完成的小事情。D重要性 通常人们容易陷入处理紧急问题上面,所以列出清单是很重要的,处理工作蓝中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对不同的工作进行不同的界定,全权把握任务的进行。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在保证系统运作的同时,能够凭直觉去处理突发的事情,不断评估内在的系统,做出合适的平衡举措。2回顾检查的6个层次A所有的事宜需要至上而下的排列B把事情搞定并自我感觉良好,主动有信心地处理所有的事情C从下而上开始工作。D划分出恰当的清单,将脑中的想法整理出来,与深层底层行动目标配合好。十章 创造性思考工作1策划的步骤 a集思广益 b组织安排 c召开会议,收集信息A集思广益 确定一个具体时间地点,来做出下一步的策划草案B组织安排 当资料齐全时候,将整理的下一步指令输入到地点完成中去随时随地的进行创造性策划,需要的就是把各种想法整理到工具之中。思维和想法可能在工具中产生功效,所以不介意自己在思考学习的时候,旁边放一些工具把想法写下来的习惯2准备行动,创造条件,对工作进行创造性的思考11章 养成收集和自省的习惯12章 窍门1养成对什么事情都用下一步行动是什么的问答来提高意识。13关注结果1 A在接受一件事情的时候问自己,为什么要做(价值观,目标,愿景),需要什么材料,下一步具体行动如何,决策现在如何推进。目标,明确任务是成功核心

2010.10.30

因为花了些时间在GTD上当然不能错过这本鼻祖级的书插:当时图书馆找这本书时我非常惊讶于整整几大排的关于时间管理的著作!!!没有豆瓣真的不行,一本本看下来一定是严重的时间管理不良!!!书中的精华在很多GTD的博客上都有提及所以看的时候更多的是想知道鼻祖是怎么说的于我GTD完全是实践出真知慢慢摸索所以发现别人总结的理论和自己的实践差不多心里还美滋滋的当然知道怎么做和是否能做到一天做到和天天坚持做到都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呢每天读一本书要真的每天读一本而不是一天读了好几本然后一口气写书评哎哎不对自己这么严格了该怎么着怎么着吧

高效工作 高效生活

已经记不清是在哪里被推荐这本书的了~ 觉得写得很好 很实用~ 说是职场必备 其实个人觉得无论是面临项目作业考试压力的学生, 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里的顶梁柱 这本书都很适用~ 毕竟我们的生活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项目组成的~作者用了几种叙述的风格, 使得不同背景不同处境的读者都可以各取所需。 比如有些部分拿一些伟人的话出来起兴, 后面接一段很general的描述。 伟人的话往往给人当头棒喝的感觉, general的扩展让那些话放之四海皆准。中间有蛮长一段是很具体的, 类似nanny风格的手把手的教导, 该如何运用那些原则, 然后以一个个实例讲述了相应做法的结果。 有类似处境的读者可以立刻运用到自己生活里来, 相信一个星期内就可以看到效果。 不足的是 主要是对职业经理人讲的~ 那种生活可能是平常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 或者比较难理解的。 无论怎样, 那些原则倒是让人看了很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简单总结如下:焦虑是由于缺乏控制力, 组织管理、 准备和行动不足所造成的。有一件事我们可以做到, 最幸福快乐的人是那些尽力而为的人, 我们完全可以达到这一境界, 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 我们可以全身贯注地关注我们面前的机遇。持续不断且毫无成效地深陷于我们不得不处理的事务当中, 是对时间精力的最大浪费。事情极少由于时间匮乏而受阻。 它们陷入困境往往是由于未能判定行动而造成的。通常, 你大脑中盘踞问题的多少与其解决的效率成反比。横向管理的5个阶段:1. 收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力的事情 2. 加工处理后, 确定它们的实质以及解决方法 3. 组织整理得出的结论 4. 把它们列为我们行动的选择方案 5. 行动具有灵活性的人是有福的, 因为他们不会由于受到压力而不堪重负。当你发现自己身陷一个黑洞时, 立刻停手, 不要再继续挖了。庆祝自己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 而不要等待一切都变得完美无缺的时刻。如果你对自己的行动缺乏十足的把握, 你就不可能尽力而为。开动脑筋的关键技巧:不判断, 不质疑, 不评估, 不批判。追求数量, 不求质量。把分析组织工作置于次要的位置上。你并不需要新的技能来提高你的效率, 只需要一套全新的行为模式: 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运用这些技能。 滴水不漏的组织管理工作, 对于你关注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说, 是不可或缺的条件。那些最不擅长利用时间的人总是第一个跳出来抱怨时间的缺乏。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回顾, 让每项工作 ongoing或者pending的, 都处于一拿上来就可以跟老板谈的状态。我们都可能遇到这种情况: 有时, 思维敏捷; 有时, 应该远离思考。 消极情绪来源于自我信任感的丧失。 让我们把超前的焦虑变成超前的思考和策划。 从一个漏水的船上往外舀水会分散你划船时的精力。领先的秘密在于开始行动。 开始行动的秘密在于把复杂的大宗任务分解成为可以操作的细小工作, 然后开始实施第一项内容。 无论问题多大、 多严峻, 你总可以向解决它们的方向迈出一小步, 来根除掉素手无策的感觉。 行动起来吧!!!一个行动计划面临着风险和代价, 但是比起懒散懈怠所导致的长期危险和代价来说, 它们要少得多。

明白原理就好,实践还要靠自己

首先,前面两章对于GTD的思想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后面的部分属于具体的行动指南,在这个电脑跟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时代基本已经没有了指导意义,所以大概扫了一下。然后,说穿了,GTD的核心思想就是:把脑袋里冒出来的念头记录下来,这样大脑就可以集中在当前事务上。个人的理解就是,事情做到一半要是有念头冒出来,那么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记下来再说(所谓“收集篮”),然后等有时间的时候再慢慢整理,该扔的扔,该排日程的排日程,该先搁置的就这么记着。总而言之,清空脑袋保证同一时间只干一件事情就可以了。接下来还有一个部分比较启发思考,关于人脑的工作模式。具体好像在p61,不过我看的pdf,不知道书如何。人脑的工作模式具体不重复了,给人的启发其实在于,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希望达到什么效果。2.类似于brain storm,把脑袋里关于这件事情的所有想法都写下来就可以了。3.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大概有思路了,根据上面那么一堆想法整理组织一下就差不多了,偶尔会有补充。4.行动,或者排日程,然后到点行动。大致这么多,以下是一些摘录:1. 焦虑是由于缺乏控制力,组织管理、准备和行动不足所造成的——戴维·凯克奇(David· Kekich)⒉ 你发挥能量的能力与你放松休息的能力直接成正比。3.任何没有找到应有的位置和恰当的存在方式的事物,都会盘踞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4.人的大脑只有经过5个步骤才能够完成任何一项任务:定义目标和原则展望成果集思广益组织管理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5.自上而下的工作轨道6.你的原则是什么呢?完成下面这句话,你就找到了最佳答案:“我可以完全放手让别人去处理这件事情,只要他们……”

GTD是很好的减缓焦虑的办法

实话说这本书我看了有点晕,感觉很多概念,作者在重复地讲,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我的原因,一是因为我看的是电子版,不能任意翻阅,二是我读书比较快,可能错过了很有意思的细节。但是,我依然认为,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很有耐心地解释了GTD的思想和实施方法,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时间管理办法,但是这本书事实上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很多人经常抱怨时间不够用,往往陷入焦虑无助的境地。殊不知,他们不过是不会合理安排和使用时间,而并非时间不够用。而书中所述的一套GTD方法,可以说是一套规范,从这样的规范中,我们能够领略到GTD的思维方式。

GTD是最具有操作性的时间管理方法

GTD是最具有操作性的时间管理方法,其清晰明确的信息分类,以及详细的处理指导建议,非常有价值和操作性。根据GTD原理开发的GTD软件现在也很流行,比如中文版的GTD软件---成功助理,配合用起来,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GTD,减压的良方!

   随着职务的升迁,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我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把工作带回家是家常便饭,经常做梦都是公司的事情,工作的压力有时候几乎使我透不过气来。几个月下来,我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我必须做出改变,我不想身心如此疲惫,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务等着我追求。       我开始考虑如何减压,开始尝试各种减压方法,每天深呼吸,经常按摩等等,后来又听一些减压音乐,路上听,中午休息听,晚上睡觉还听。虽然有有一点作用,但心理压力并未减轻多少。       繁忙的事务,巨大的心理压力,迫使我必须寻找新的减压方法。要想真正减轻压力,必须找到压力的真正来源。我开始思考给我造成工作压力的真正原因。经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分析,我认为给我造成巨大压力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我不能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不能确定明天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人。我所在的行业发展变化比较快,经常有新的东西出现,经常是我刚刚感觉对最近的新产品有了充分的掌握,第二天发现又有更新的东西出现了,这种情况迫使我经常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不得不跟上市场的变化。而我的工作又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同各种脾性的人打交道,并且还要尽量让他们满意。同样的问题,面对不同的人时,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就迫使我要不断思考处理问题的好方法。       其次,我不确定今天的完成的工作是否做好了?做对了?不确定老总是否满意?客户是否满意?因为,我自己都感觉,若是我准备的更充分点,若是我当时想到某个方法,我肯定能处理的更好。       还有,我分析过自己的价值观,并设定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并做了分解,做了月、周、日的工作计划,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按照自己的计划工作几乎是难以实现的。老板随时可能有新的指示,我敢不去做吗?一个重要的客户突然拜访,我敢不接待吗?做某事状态正好时,有必要停下来去执行计划工作吗?而另外一时我疲惫的要死,我怎么可能按照计划去工作?我发现,我根本就不可能做出一个明确的工作计划表,因为我无法掌控将要发生的事。按照自己的设想做出的工作计划表,经常无法执行,这使得我经常感觉很泄气,做了很多事,却没有什么成就感。       这种状况长久持续下来,给我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我的心理和身体都倍感疲惫,我从来没有像今年春天这样如此的困过……       穷则变,变则通。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我必须有所改变。思路决定出路,之所以到今天这个局面,肯定是我原来的某些思想观念有问题。成功一定有方法,我要思考、学习新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之道。       针对第一个压力原因,我是这样处理的。    每周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了解、学习行业内的最新状况和发展趋势。时间安排在周末休息日,由于每周都做,所以每次需要的时间不长,3个小时左右就可以。    每天做工作记录,记录下当天遇到的问题,遇到的人,处理问题的心得。不定时做回顾和总结,将遇到的问题归类,将遇到的人归类,对处理问题的方法做分析和总结,并思考面对不同性格的人时,如何处理问题更有效。    这样下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领先一步,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我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准备,这样处理起来感觉轻松了许多。由于对所遇到的问题和人,已做过分析总结,在遇到同样问题和相似类型的人时,能够很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能够及时有效解决,小小的成就感和解决问题后的轻松感,慢慢替代了原来的烦躁和压力。       针对第二个压力原因。    在第一个压力原因得到慢慢改善时,第二个导致压力的原因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仍然不时涌上心头,也许这是自己的性格决定的吧。追求更好,追求完美不是错,但过度的追求,导致心态失衡也不好。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问题处理情况的评判标准,比较简单,根据几个方面,将每个问题处理情况评判为“优、良、中、差”。对评判为“优、良”的事情,就不再考虑老板和客户是否满意了,尽量让这个事情从我脑子中消失。而“差”的情况又很少出现,这样我每天只需要思考一下“中”的问题,想想如何处理的更好就行了。由于大大降低了各种担忧,脑子中思考的事情更少了,精神压力也减轻许多,工作也没必要带回家处理了,晚上打会游戏、和老婆看个影碟,或者和朋友聊聊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感觉好多了。       针对第三个压力原因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认清自己的主要目标,仍然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告诉了你工作的意义、方向和次序。价值观是处理人生各种问题的基本法则,是我们人生的指南针。相信你也一定曾碰过棘手的情况,迟迟下不了决定,这就是因为你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那个价值更重要。    在具体的调整方面,我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变化,那就是:对大部分工作计划,我不再明确开始、截止时间。我将所有要做的事情做了分解规划,同样具体到了很小的事情上。但我不再像原来一样规定从几时几刻到几时几刻做事情A,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做事情B,而是将这些需要尽快处理的事情都保存在一个待办事项列表里,这样,当我处理完一件事情时,我可以灵活的根据当时的条件,从待办事项列表里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事情来处理。比如,我现在有10分钟的空闲时间,就可以打一个电话,而无法完成一个报告。没有了死板的开始、截止时间限制,你会感觉到压力减少许多,而灵活的根据自己当时的状态、空闲时间、地点等条件,选择最合适、且最有价值的事情做,并能够完成它,实在是很好的工作方式。我觉得这符合自然法则。    有些事情,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做,也就是有相对明确的开始、截止时间,对待这些事情,我会在日历上强调提醒,比如好友的生日,每周的例会报告,需要参加的宴请等等。这些事情时间性很强,只要你按时执行,就不会产生什么压力。             最初制定以上改善方法时,我不知道我自己是否能坚持下来,我是个毅力相对较差的人,上学时最不擅长的运动就是长跑,呵呵。我给自己说,不要求今后一辈子都这样做,先坚持一个月试试,一个月不算长吧,一个月后再评估,看是否值得继续坚持,或者再更改。就这样,坚持按以上方法工作一段时间后,真的起到了效果,压力明显减轻了许多,身体和心情都慢慢感觉好起来了。       这个减轻工作压力的过程中,我得益于两样东西,一本书,一个软件。一本书是《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这本书介绍的减轻工作压力、高效工作的GTD方法很简单,但却非常有价值,对我的思想比较大,是帮助我形成以上思考和认识的理论指导。一个软件是《成功助理》,这个软件是按照GTD方法设计开发的中文个人管理软件,是帮助我试试以上方法,减轻工作压力的得力工具。

关于此书的翻译

我在当当上买了一本看了,感觉翻译没有楼上多位说的那么差,至少意思都表达清楚了,而且很清晰,还是值得一看的。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存储垃圾的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存储垃圾的。很久之前就下载过这本书也从图书馆借到过,粗略的知道,GTD的大意。匆匆就投入实践,做过很多纸质的和电子的表格,也写过日记——真正的日程记录。然而,这些都只是皮毛。GTD的核心是①搜集想法,清空大脑里的嗡嗡作响的杂念,影响我们心情的是那些需要做或者做又没做好的事。做一件放一件,专注的可贵正在于避免了多线作战。②形成下一步行动的潜意识,做什么都清楚这件事做完,具体接下来做什么,自我驱动的内涵就是清楚知道下一步干嘛。GTD工具使用诀窍在于,收集→分析处理→建立清单→行动→回顾。如果只是从清单开始,没有透彻的分析,我们潜意识里可能会抵触清单上的任务,所以完不成。该如何做,开辟一块区域,像我们祖先结绳记事把任务外包出去一样,让大脑里的思绪有条不紊的出现在纸质本、手机或者电脑里。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存储垃圾的。

GTD思想的集大成者(附思维导图)

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是我第一次使用思维导图来制作读书笔记,很显然还是很让我满意的,虽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的图片见:http://picasaweb.google.com/gudaost/MindMapper/photo#5073109143800914274(欢迎光临我的Blog: http://gudao.mysmth.net)GTD就是《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的简写,是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它核心的观点是将所有头脑中的事情全部清空,通过文字或者软件的方式提醒自己,而非让诸多事情盘旋在头脑之中影响思考,当然也避免了对事情的遗忘。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思想还是有很多的,我也看过几本相关的书籍,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对于GTD有一批“信徒”,也有很多的软件相配套,我是一个非常习惯于使用提醒软件、日程管理软件的人,之前我就已经开始使用Outlook来进行日程管理,甚至为了这个买了PDA和现在的N71手机,但是Outlook进行日程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尤其是在工作的连续性和三个设备之间同步的问题上,同时也因为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只有初级的水平和想法,很多东西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和尝试,而这本书给了我更大的空间来实验,启发了很多的思路,当然现在我还需要利用更多的时间来寻找一款适合我自己风格的时间管理软件,如果可能我会尽量对这些软件进行测评——不过不敢保证,最近实在太忙……OK,现在看一下我对这本书做的读书笔记,或者说是思维导图,核心当然是GTD,下面的分项最重要的是GTD内容和“标签”,因为内容的分配决定了如何操作,而标签决定了这种管理方式的适用性。内容上,GTD可以分为:日程表、任务、孵化器、参考资料和垃圾。日程表是一块圣地,只有明确的无误的东西才能被添加到日程表中来,而只要添加到日程表中,就一定要在当天完成;任务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可以说所有和您相关的工作、生活、任务都会出现在这里面;孵化器是一个新鲜Idea的孵化工具,这里并不需要时常查看,但是随时您有什么“灵光一现”的东西都可以放在里面;参考资料是我一向头痛的东西,因为手里积攒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总是会有很多东西不舍得抛弃,以备有一天用到,现在我个人认为使用简单的数据库来整理,同时增加“标签”,比如类似Google mail的Tag,以便查找,哦,然后就扔在一遍好了,呵呵,后面会具体说;垃圾,这个,不要浪费大家时间了。标签上,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精华部分,因为当你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都列到一起的时候,相信我,那会是一张非常长的单子,当然首先你需要清理掉垃圾,尽快完成2分钟内可以完成的工作,尽快把可以委托他人做的工作委托出去,但是最终不论是软件还是纸上都会剩下很长的列表,我不知道您是怎样的人,但是当我看到这么多事情需要做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茫然状态,我根本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OK,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标签”了,具体的分项在“思维导图”里面已经体现的很清楚了,不再重复,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立刻行动”项里面的几个,按照人员、地点、精力、重要性来区分非常重要,比如您的一个任务是给朋友打电话,那么您需要的环境可能是家里,如果您需要买一袋酱油,那么您需要的地点是回家路上,也就是说当您到了一个特定的地点以后,只要查看一下相关的项目,就可以很快知道有那些事情需要去做了,这个也是我非常推崇使用电子设备的原因,至少排序会简单的多。其他的行动方面,这个主要介绍的是整个GTD实现的过程,以及之后总结的过程,具体大家看书吧,我看的也是电子版,如果有人希望了解一下,同样给我留下您的email,大家交个朋友!回顾很重要,这个是保证GTD时间管理能够持续下去的重要部分。工具很不全面,都是书里面提供的,基本没有太大参考价值,以后我尽量找些有用的东西回来。制作内容看图片就OK了,一目了然。重要性分配还是蛮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您整个时间安排的思路,如果您真的能够按照这种分类方式来认真思考,相信将获益匪浅!另外我再说一点自己的想法,特别是针对“参考资料”,很大程度上来说,参考资料说明了我们的爱好、梦想以及我们希望自己未来要走的路,但是庞大的资料库让我们几乎没有兴趣去翻阅,也没有时间翻阅,我认为应该采用一个更为简单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定期的查看:认真分析自己的“重要性分配”,也就是那几个“英尺”的东西,还有“标签”中的“重点区域”项,这些东西都是你真正关心的东西,也是可以直接反应出来您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容——只要是经过您认真思考过的——通过定期回顾这两项内容,您自然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处的状态,以及需要发展和关注的方面,然后在这个时候再来使用您的“参考资料”,查阅永远要比整理容易的多,也有趣的多!好了,先说这么多了,1点半了,要睡觉了,明天还要找一些GTD的软件来尝试。欢迎光临我的Blog: http://gudao.mysmth.net

重新来读

事件的起因是手机软件:开始使用黑莓后,总感觉少点什么,开始在各种论坛寻找各种资源。于是看到一篇介绍GTD软件的帖子。由是开始着手去了解GTD。初读该书:了解GTD是从这本书开始的,但是只读了20%的时候(看到我使用了百分数,没错,是在手机上读的),便开始另外一本书的阅读——《小强升职记》。很快就读完了《小强》。在自以为了解了GTD所有核心的情况下,以为不必再多花时间仔细读该书。于是快速浏览的方式,读到了55%的部分。与此同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开始尝试GTD的方法。重新来读:实际尝试GTD,效果是比较差的。在网上看到该书一个不错的版本,于是便重新开始读。这时,才发觉自己之前漏掉了很多关键性的东西:在有些地方,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的时候,也是一闪而过。在此列出非常重要,却被自己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你不能管理重要事宜,你只是拥有它们。因此,管理你的行动是管理好你全部‘材料’的关键所在。“(再强调一下,你需要管理的是你自己的行动,无他!否则一切皆为空谈。)

重读《尽管去做》

终于买到《尽管去做》实体版书籍了,重读一次,最近打算把手里基本时间管理方面的书重新读一遍,现在有《尽管去做》,《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结果第一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心52条原则》、《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实践七个习惯》。还有《实践第八个习惯》就懒得再看了,那本实在太差。然后还有一些平时搜集的文章,汇总读一下。再读一次发现自己上次阅读很多地方有很大的遗漏,有些地方自己做得也有些问题,同时当时制作的思维导图也很不清晰,重新做了一张发上来。至于细节方面的讨论,就不在这里面说了,因为实在有太多需要继续研究的地方。如果看不到图片,看地址:http://lh3.google.com/gudaost/RsuS7lc5iWI/AAAAAAAAAcw/M5OmnIWw05w/s800/GTD.jpg更多GTD文章,请关注我的Blog : http://gudao.mysmth.net GTD与思维导图版

收益于两分钟即做

最重点的应该是那张重复多次的流程表。而对我最有用的就是两分钟不拖延的观点。其实这个两分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尺度。我无论在公司还是在平时,都开始养成小事立即执行不拖延的习惯,这种一直在move things on的感觉很好。至于各种文件夹,各种to do list,可能对于业务繁忙的人比较有用,我估计一般人用主要的几个就行了。不过,就如作者所说,过段时间再读这书,就会感觉像新的一样。我已经是第二遍了,觉得里面的内容对自己好新。回想起来,第一次读好像对自己是没有什么实际的启发意义,只是大概有了点意识,也可能是没有读完的原因。确实,里面的观点和建议需要太多实践的尝试,一次消化不了,那么每次再读,肯定会有新的感受。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珍藏并且定期复读的人生管理指导好书。

时间管理——纸笔GTD

GTD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随着想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越发觉得原先那套只适用于图书馆里的时间管理方法太过弱不禁风了。所以就有了假期重建时间管理模式的想法。从大一寒假开始使用豆瓣,采用《晨间日记的奇迹》中所传达的思想,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我开始利用好习惯小组写帖子打卡,到现在,回复数过千的帖子也写了四五个,串起来也算是一部两年来的个人成长史了。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将豆瓣融入生活,那些婆婆妈妈的成长记录似乎不再适合出现在这里了。《人生笔记》中传达的一个思想就是,相比网络或高科技产品,纸笔才能最真切的保留生活的气息,所以决定用纸笔进行今后的时间管理。==============具 体 做 法==============1.准备A5、A6笔记本各一个,A5笔记本作为『生活笔记』,A6笔记本作为『任务清单』2.翻开A6笔记本,以一左一右两页为一个单位进行每天的时间管理。左侧作为『收件箱』,随时记录任何灵感,任务及想做的事情,右侧作为『下一步行动』栏,也就是每日的任务清单。在其中列出具体的任务,并且在每项任务后面写明完成任务预计所需的番茄数,以便确定当日的工作量,注明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情境』tag(如:图书馆/教室/寝室/中街/省图/电脑/手机/某人),如果不是当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标出任务截止时间,并在日历的相应日期进行标注。3.在A6笔记本中间位置贴上一张便签条,这一页以后作为『项目』管理,同时我把它理解为习惯管理。当一个想法需要一步以上才能完成时,它就会成为一个『项目』,可是事先根据项目的大小为每个项目分配页数,比如“购入新的笔记本”这个项目,显然它只是一个短暂的任务,具体步骤无非是:上网看参数/实体店看价格和实际体验/购买,只需分配一页纸就足够完成这个项目了,而“学习PKPM”就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了,在开始一个项目之前需要预先明确项目的目标结果,例如“学习PKPM软件”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初步掌握电算方法”,一切子任务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由于目标只是“初步掌握”而非“全面了解”,学习过程可能不会很深,但要力求全面。其实对于一个并不了解的项目,在最初就设定目标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所以要对『目的』进行定期回顾修改。4.A5笔记本的作用是lifelog,可以理解为碎碎念。随时记录『发生了什么』以及自己的感受,它将是生活的记录。它的原则是『每个三个月,人们手上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将会与之前有很大的改变,尽管如此,翻开lifelog时也不会发生会议不出今天做了什么的事情』。5.『任务清单』中『将来/某时/也许』会被搬到『生活笔记』中来,它更像是一个长期规划,包括我想读的书/周末想去的地方/想看的电影/想去的地方等等。因为这个清单不会经常变化,我只把它们写在『生活笔记』的任意一页上。6.每周日上午对两个本子进行整理7.打印好一年以及当月日历,进行习惯养成管理==============参 考 文 章==============Moleskine的GTD应用(褪墨)http://www.mifengtd.cn/articles/gtd-moleskine-hack-mifengtd.html纸笔GTD系统(葡挞生活)http://www.productivelife.cn/articles#ppGTD

让生活井井有条

作为一个学生来学习本书中的一些做法貌似有些不太合适,看完之后想破头,零零碎碎,各各种种,加起来其实也就是20多件任务而已,突然发现仅仅的20多件任务就让我觉得整天烦心不已,这事那事一大堆,这个不想做那个不想做的,真是羞愧不已。正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我们的焦虑不安,来源于对对一件工作或者任务的惧怕或不愿,总是在逃避,总是在躲藏,偏偏大脑却对你惧怕的事情印象深刻,于是焦虑,低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焦虑是由于缺乏控制力,组织管理,准备和行动不足所造成的”,于是,本书就给我提供一个很好的监督工具,提醒工具,利用工作篮,下一步清单,日历表,将来清单等一系列的工具,提前将你需要做的事情,安排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从而,等到了这个时间,你就再也没有任何理由去逃避了,于是,硬着头皮也好,享受即将完成喜悦也罢,你在安排好这件事以后就可以完全不去理会他了。其实,作为一个学生而言,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事情需要处理,平常也就是看看书,敲敲码,浏览博客,写写东西,宿舍就这么大一点地方,再怎么乱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恢复如初了。因而并没必要按照书中那一套去处理,搞很多文件夹什么的。从书中的启发,我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做法:1. 有一个好的计划管理方法。之前是在evernote上提前一个安排好第二天要做什么的,具体到了时间段,但是效果并不好,总是被扰乱,或者自己不愿意去做,慢慢地约束性就不那么强了。现在改用hiTask工具,做计划的时候生成日历提醒,没有强制时间段,对于大段时间的学习没有规定硬性时间段,灵活掌握,学习起来比较顺心。也便于利用书中作者所提示的根据时间,地点,精力,重要性来分配任务。2. 做一个严格的执行者。任何计划如果没有执行都是白纸一张,好的计划能够让你任何时刻都能集中在要求的事情上,而不是注意力分散,更非无所事事。特别是对于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尽量安排在时间表的前面,花同样的时间,早点搞定后也可以提高后面事情的工作效率。3. 收集——加工——组织——下一步行动——执行。理性的,有条理的,去形成一个长期的习惯。书中的那个反复出现的图很便于来操作。4. 准备。对有准备的事情你会期盼他的到来,而你的焦虑,不安,都来源于准备的不足。

清单管理日程

时间管理经典著作,Palm爱好者必读书。书写得啰嗦,一些术语前后译法不一致,所以读起来有些费劲。GTD(Getting things done)是一套简单高效的个人时间和事务管理系统。由于身处德鲁克所言的“知识工作”的时代,人们发现工作是需要被定义的,工作越来越无清楚的边界:个人的工作职责很难界定,一项工作常常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合作,而每项工作也都有再完善的余地。个人往往产生这样的困惑:在岗位职责的基础上,究竟应该在多大范围内使一项工作完成到什么程度?面对无清楚边界的工作和信息过载,个人往往陷于铺天盖地的事务性工作而疲于应付,对个人时间和事务管理的需求应运而生。GTD的宗旨是《Mind over water》所描述的心境:划桨者不需费力,稍加借力即可使皮艇在水上飞速前行。高效处理繁重事务的同时还能葆有碧波上的从容心境,这的确令人向往。因为人们在应对繁杂事务的时候,往往焦虑不堪。人们焦虑是因为他们准备不足,自行撕毁了与自己订立的契约,在大脑中堆积如山的事务只能使人产生抵触情结,心中萦绕的事情越多,其完成程度越低。GTD的解决办法是清除盘踞脑中悬而未决的事务,依靠一套外部管理系统,并随时调用。GTD方法的核心其实就是开列工作清单。这并不新鲜,很多人都知道。我上初中时,班主任就给我们讲过这个办法:把要做的事情白纸黑字写下来,一件事待完成之后就用笔划掉。他自己对这个办法是身体力行的,上课前,老师先把手表和一张纸放在桌角,待讲评完作业或是训话之后即用笔用力在纸上划上几道,我们就知道可以进入下一个项目了。这个办法我也一直不时使用,但效果未见理想。原因正如GTD所指出的:很多列在纸上的都是材料(stuff)而非明确的行动,由于所列事项模糊不明,难于付诸行动,执行情况当然就不理想。这些事项在被一次甚至多次重新抄写在下一日的工作清单上以后,焦虑和对清单的不信任也就油然而生。GTD告诉我们,材料是需要被定义和解释的,在收集到材料之后,需要对其加工处理,组织管理,拟定备选的行动方案,并最终明确行动(Action)。只有材料转化为行动之后,才能被列入清单。在从材料到行动的流程中,把需要管理的事情归为7大类,其中有几张重要的清单。先看流程:先收集材料进入工作篮(inbox),认清材料的性质,并判断其是否可讨诸行动。如果不能,则依其性质,将其归入参考资料、将来某时清单或垃圾。如可讨诸行动,则列出工作清单(Project),工作因其复杂程度还可能会列出展开的辅助性材料(Planning)。在工作清单细化为行动时,以2分钟的时限为标准,如2分钟即可解决则马上把事情做完;如不能则考虑是否另有完成这一行动的最佳人选,如有则立刻委派他人,并纳入等待清单,如不能委派,则只能推迟。推迟的行动如果有明确的日期则归入日程表 (calendar),如没有则归入下一步清单(Next Action)。以上7类(工作清单、辅助材料、下一步清单、日程表、等待、将来某时、参考资料)需要加以说明,因为译文不统一,所以最好还是参考英文的流程图:工作清单(project):步骤多于一个行动的复杂事务称为“工作”,这是一个总揽全局的综合索引。辅助性材料(Planning):“工作”还不是明确的行动,辅助性材料可以是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也可以是“工作”的参考资料或是记录一些灵光一闪的想法和念头,这有利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日程表(Calendar):至关重要的部分,记录时间明确、重要而艰巨的行动,用于激活计划,促进决定。日程表的三维立体形式就是备忘录,作者建议用43个文件夹(31天加12个月)来组织日常事务。下一步清单(Next Action):可以进一步细分,如需打的电话清单、电脑边清单、跑腿清单、办公室清单、家中清单、议事清单、阅读清单等,这些清单不需排序。等待清单(Waiting For Lists):很多事情的推进需要等待别人的回应后才能有进展。参考资料(Reference)和将来某时清单(Someday/Maybe):这两种都是非行动类。前者是备查的资料,使每天接触到的有用信息有去处;后者则记录一些尚未成熟的想法,如想发展某方面的爱好、想学习某种技能、想买哪些服饰或玩具、想到哪里旅行、想加入某个组织、想看哪些书、电影、想听哪些音乐,定期回顾,待时机成熟可转入行动清单。有了这些清单,就是如何使用它们了。工作清单是高屋建瓴的综合索引,它使使用者对目前一个阶段的工作心中有数。从日程表上了解一天应完成的事情后,真正指导具体行动的其实就是下一步清单了。对于整个系统,应每周回顾,定期更新,只有确保其新鲜有效,才能相信并依靠它。每周的回顾也是再次清空大脑的时机,检查散页纸、笔记、诸清单、大脑,并考虑是不是新的想法纳入系统。最后是具体行动,判定先完成哪些的标准是环境(Context/Place)、时间、精力和重要性,因此下一步清单有以上的种种分类。比如依照“精力”的标准,不妨开列一个可轻松完成的小事清单,以供精力疲惫时随时完成一些事情。对于突发事件,通常的做法是先来先办,最终陷入穷于应付的局面。突发事件通常是需要立即应对的,但也有些不必立即做出反应,可以将其纳入这个管理系统,重要的是不要因为突发事件而忽略了计划中的事件。在判定事件的重要性上,除了以上的模式(计划中、突发事件和定义工作)作者给出了这样一个参照系,5万英尺以上:生活;4万英尺:3~5年展望;3万英尺:1~2年目标;2万英尺:责任范围;1万英尺:当前工作;跑道:目前行动。GTD的相关软件可以看作者的主页。进阶部分请看:http://perfumehotpot.spaces.live.com/blog/cns!643CD2F748422257!1104.entry

尽管去做

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不同在于解决问题方法的优劣。对于做事情来说,同样如此。尤其是面对大量多种事情同时协调时,做事情的方法尤为重要。本书介绍了一套非常有效的处理多种问题的办法。简单点来讲,通用的在于:1. 记录所有需要做的事情。2. 一件件的事情去做。但是本书的核心在于:1. 如果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很少,那么马上去做。2. 定期复审工作项。3.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所谓大道至简,方法的确很简单,但是相当有效。随之相关的有相当多的附带工具来实现GTD。个人比较推荐的是Outlook GTD 插件,非常适合使用计算机工作的人使用及跟踪项目。

减少干扰与提升效率

一、陶醉与流体验
当你全身心专注于做一件事,你就可能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陶醉”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事物推进的效率成倍增长,你也会轻而易举地忘记时间和自己,仅仅享受着推动事物的过程。
在心理学上,这样的状态与过程又被称为“流体验”。
流体验不仅能给人带来激增的效率和享受的过程,当流体验结束后,它还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回忆与良好的结果。
即使是被动地做一件事,一旦你学会了让自己专注陶醉,都等同于主动地掌握了“快乐”与“高效”的法宝。
二、陶醉的条件
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进入“陶醉“状态的能力,往往与他的精力、抗干扰能力、外界环境的干扰程度、个人事务的干扰程度息息相关。
精力是集中注意力的根本,在本书中曾说过:“你发挥能量的能力与你放松休息的能力直接成正比。”所以,要学会“陶醉”,先应该学会休息。
抗干扰能力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能力,你可以在冥想中不断锻炼这种能力。
针对外界环境的干扰,本书推荐人们即使在家,也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区域,能够让自己在安静的环境中做事。
三、个人事务的干扰与对策
通常,你大脑中盘踞问题的多少与其解决的效率成反比。
与电脑相似,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有着“缓存”的功能,这个功能能够让我们在短期内记忆一些需要处理的事物。在随后的时间里,这些记忆会如同“电脑通知”般时常“弹出”,提醒你还有事情没有处理。
人的记忆是容易遗忘的,“缓存”功能也是如此,伴随着事情的遗忘与“电脑通知”的不断弹出,压力与怀疑不断产生滋生,阻止你进入陶醉的状态。
即使是进入陶醉状态的人,他的状态也可能被突然弹出的“电脑通知”打断,造成无形中效率的丢失。
合理使用日程表和纸张,能够让你在大脑外创造一个可靠的“存储”区域,帮助你收集事务,在无压力的陶醉状态下处理。
你的日程表上一般标注三种情况: 在某一个确切的时间里采取的行动; 在某一个确切的日期里采取的行动 在某一个确切的日期里将要获取的信息。
你的纸张上可以将所有“缓存”的“未解决问题”记录,放于工作蓝。
四、陶醉与灵感
一旦你陶醉于一件事,即使在休息时间,你的大脑也可能仍然活跃,潜意识仍然在对事物进行思考。所以,可能在你无形思考一个问题几天后,一个充满价值的灵感会突然从你大脑中迸发而出。
灵感的产生并不困难,只是它太容易溜走。一旦你放任它们闪现溜走,思考的价值就丧失了。如果你把思考与高品质的存储工具相结合,无形中效率就会大幅提升。
五、辅助资料
一旦你把工作的辅助性资料按照主题或者题目分类组织整理时,你会发现,它们几乎与你的参考资料一模一样,而且也可以同参考资料一道保存在同一个系统中(例如,一个有关“婚礼”的文件可以保存在一个一般性参考资料文件夹中)。惟一的区别是,对于那些处于实施阶段的工作项目而言,我们可能需要比较频繁地查阅这些辅助性资料,以指导我们判定一切必要的行动。
如果你拥有一个运行良好的参考文件归档系统,而且随时可以调用,你就能发现,这是最为简便易行的组织管理方法。尽管也有一些时候,把资料放在你的面前,抬眼便可以看到,这种做法会更加方便快捷。
六、把“未解决问题”行为化
“写一篇作文”与“点头50下”,前者的目标与行动更模糊,更容易造成无从下手的拖延与恐慌,消极的想象会分散你的精力,显然后者更能让你信心十足地行动。
如果事前进行了计划,你对自己的决定就会表现出十足的信心。你对行动所寄予的某种希望转而升华到无比的信任,由此大大地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效率
七、行为化技巧—想象蓝图
当我要求人们全身心地设想一下工作取得进展后的成功情景时,在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感到高度兴奋、热情洋溢,同时迸发一些奇妙的想法,这些都是他们以前从未感受到的。“如果……那不是太棒了吗?”这个问题似乎是启动思考某一情况的一种良好开端,至少,坚持这个问题一段时间后,它可以有助于你获得一个答案。
一旦你知道你希望发生的情况及其原因,“如何实现”这一无意识的生理连贯反应便开始发挥其作用了。
你的大脑希望填补存在于这里和那里之间的空白,不过其行动毫无顺序可言。你手头拥有的想法越多,也就为选择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你也就会更加信赖自己所做出的选择。
如果你是一名验光师,你往往对那些戴着眼镜穿过拥挤不堪房间的人格外留意;如果你是一名建筑承包商,你很可能更关心房间构造的细节;如果你现在专注于红颜色的研究,那么,环视一圈你周围的环境,如果存在着红色的话,即使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点,也逃不出你的眼睛。 这种过滤功效的内在意义—如何使我们在无意识中认识到这些信息,足足可以开上一个星期的研讨会来进行探讨。需要说明的是:当你的大脑中产生了一个清晰的映像,描绘出你所渴求的事物,并且专注于这个事物时,这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在你的头脑中产生一种奇特的力量。
八、行动是感觉良好的基础
通过行动使自己感觉良好,要比通过使自己感觉良好而进入一种较佳的行动状态容易得多。
比如你是一名准运动健身爱好者,大概你也有一套办法让自己去参加锻炼吧。我最灵验的窍门是服装——穿上或者脱下健身服。如果让我套上训练服,我就会身不由已地产生去健身的欲望;否则的话,我很可能找点其他的事情来消磨时光。
有时一个绝妙主意的诞生,仅仅源于我一心想用一下我那漂亮的圆珠笔!也许你不像我这样,会受一个书写工具的驱使。但是,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倾向,那就成全自己,在高质量的书写工具上进行一些投资吧。
九、将来某时/也许清单与生活
将来某时/也许清单并非是可以随手丢弃的。也许它们最终被证明是一些你从末涉及到的、最有趣的事情。
“将来某时/也许”的清单上。典型的类型包括有: 开始培养的业余爱好 计划学习的技能 挖掘富于的表达方法 需要购买的服装的附属物品 希望获得的玩具 打算外出旅行 希望参加的组织 打算参与的服务性工作 想看的事情和想去做的事情 重新评估你当前的各种工作.
极有可能的是,你的一些特殊的兴趣可能涉及到许多具体有可行性的行动。收集这些想法可能是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比如: 食品—食谱、菜单、葡萄酒等 孩子们——同他们一起做的事情 想读的书 想买的光盘 想买/租的录像带 要参与的文化活动 对修整花园的想法 希望浏览的网站 周末的外出旅行 有关会议的想法 关于聚会的想法 念头——五花八门(意思是,你也不清楚应该归属于哪个类别)
将来某时/也许清单有助于捕捉到那些能为生活增添价值,并使其变得多姿多彩、情趣盎然的各种事物,而不至于因为那些尚未决定和解决的事物阻塞你的大脑和工作空间。

非常好的书

花了三天时间去读这本书,读的过程比较痛苦,因为中间很多东西感觉词不达意,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是每次都会发现一点闪光的东西,尤其是最后的三章,收获颇多。这本书不仅仅是讲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还讲到了拖延症的原因、解决方法,非常有用。准备半年后重读一次,强烈建议去读英文原版,中文的翻译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管理生活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真是一本需这是一本需要去思考去时间的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者为你设想了种种要面对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但是相信我,不要过于相信书,而忘记了自己的头脑。想要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管理系统,还需要很多自己的时间和改进。我目前用365日历和待办来记录日程和to do list;用印象笔记记录将来/某时、参考资料和等待。每天早上都要看一遍这些信息。然后安排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这种把一切赶出大脑的感觉很棒,我又能够安心的阅读、运动和睡觉了。不像以前,无论干什么,脑子里总是有声音在说,你好像忘记了什么事情?但是对于to do list应该怎样分类,我还没有找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我的设想是慢慢来,如果不需要那么明确的分类,那么只保留一个包含所有的to do list也没什么不可以。

GTD

根据我的生活现况,我没办法完全照搬书上所讲的体系(应该说是没有必要)。但是我从GTD中确实学到了两样东西,并将它们认真贯彻了下来:1. 必须建立一个自己完全可信的系统,这样我们才从真正地将所有想法驱逐出我们的脑海;2. 自下而上的处理事情方式;3. 定期检查与回顾;4. 2分钟原则(延伸至5分钟等)。把东西写下来,就能够释放那个想法,无论是怎样的想法,就像the work中提到的一样。

很不错的一本书,推荐大家阅读,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

GTD首先是在国内的HIPDA论坛上流行推广开的虽然在网上找到了此书的中文版和英文版的电子书,还是买了本书放在床头,时不时地翻翻

GTD系统最好的一本书

2015年第一个月开启”时间管理“主题阅读。从去年初始GTD理论到番茄钟再到《小强升职记》里各种琳琅满目的时间管理方法的介绍,我对想要更系统深入了解时间管理的愿望日益加强。说起时间管理,必然不能绕过GTD的经典书籍,David Allen的《无压工作的艺术》。这本书有很多个翻译的名字,例如《尽管去做》等等,都是同一本书。书里系统介绍了GTD的5个步骤以及3个关键原则。收集--处理--组织整理--回顾--执行五大步骤都给出了详尽地介绍。回顾我以前的整理公司,往往在第一步”收集“就进行不下去,因为我通常一边收集一边整理,于是造成往往进行过程中任务过重而放弃。至于从第二到第五步,David都给出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式。GTD理论是一种更侧重收集整理即任务分解的办法,适合各种事务较多的人在工作生活中使用。至于具体的执行方式,可以去看看”四象限法则“、”猴子理论“等等。至于目标管理,还有”大树理论“等办法。总的来说,GTD是一种自下而上很系统的方法,我也将在后面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做一次分析。另外,对于内容细分多的书最适合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见:http://blog.sina.com.cn/u/1879305032

比较具体的指导

正在阅读这本书,感觉是比较具体的指导,不是很高层面的东西。现在有很多GTD的软件供人使用。

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GTD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实践案例:小强升职记操作工具:doit.im(http://xbeta.info/doitim.htm)evernote(http://xbeta.info/gtd-evernote.htm)对比思考阅读: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用GTD(http://www.douban.com/note/142399421/)

GTD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褪墨的博客,我也希冀看完这本书能让我的生活更加高效。一直苦于借不到,昨天终于看完且发现没多大收获。豆友的评论清一色认为是翻译太差,更有甚至比较了简繁体字的两个译本。反正结论就是,能看懂原版的就去读原版,实在不行就去淘宝买台版……哎……9.5.2下写于外公家

大杀器

开始实践GTD,这个工具方法比较重型,总结一点就是清空大脑保持专注。先期使用纸币和evernote进行,后续换mac后转移至omnifocus。在evernote上实践时会进行相应改动、简化,下面是大致改动、行动方法。--------------------------------------------------割------------------------------------------------------收集inbox随时想到的东西,看到的有趣东西,都立即扔进去处理/管理每天早进行把inbox里的事更加详细化,以确定语言表达8个清单,处理去处,这里我省略到6trashsomeday/calendarreferenceactionwaitingprojectproject中是多步才能完成的,action一步能完成。project的每步都要体现在action中context情景,在什么场合下做,以tag方式打在每个action上action完成后,可以删除,也可以归档到其他笔记本(非GTD系列)日程表calendar融合在someday中,加上reminder可以保证不会忘记回顾每周进行回顾每个清单,完成的、未完成的6个层次5万英尺,人生,重大转折时4万,3~5年计划,每年检视3万,1~2年,每季度2万,责任范围,每月1万,当前项目,每周跑到,目前行动,每天干专注的做根据优先级选择要做的事。优先级判断使用重要紧急方法先做预先安排好的,再做随时出现的新工作

GTD是一个生活系统,是一种生活态度

读了GTD,试了不少软件辅助:Gmail、Google Canlender、Evernote、Onenote、笔记本、文件柜。发现GTD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可能依靠一种软件工具完成所有事情,必须融入你的生活,使用周边每一个工具作为GTD系统的一环。

如何规划你的生活——读《get things done》

这本书的的中文译名《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倒是让我久久的错过了这样一本好书。之前对于GTD方法(就是本书延伸出来的任务管理方法)也有所耳闻,考虑到读英文版实在是耗时耗力,就没继续搜寻。但是这本书的译名也实在无法让我联想到英文原名的意思,只看名字,就泯然于那些浩瀚如烟海的管理书籍里了。看完之后,我想说,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想给他一个新名字,叫做《把工作干掉》,感觉可能反而更贴近作者的原意。这本书的方法并不复杂,甚至简单到令人瞠目。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有些沮丧,居然这个就是闻名的GTD方法,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吗。但是秉持着有始有终的强迫症晚期患者的坚持,我还是慢慢的读了下来。这个方法其实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心理学原理。人的短时记忆(或者叫做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工作任务是无限的。如果将大量的任务放在头脑中,那些即将要做,还没完成,以及悬而未决的事物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们经常因为工作记忆的限制(人类只能够担负5~9个记忆单位)而忘记需要做的事,并且在这种遗忘中体验到了一种焦虑和恐慌。也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终于完成了手边的事务,但是心却放不下来,感觉好像有事情要做,但是又想不起来。于是在困惑中浪费了宝贵的精力和时间。也许有人要说,这个简单,只要列个待办事务清单就好了啊,完成一项划掉一项,看着纸面或者手机上的勾,感觉还挺有满足感的。难道你的每一项任务的重要性都一样吗,完成本部门年终报表和下班随手买两节七号电池对你的生活的重要性可是差上太多了。而且每项任务所需要的辅助资源和特定地点都可能各不相同,当然,很多只需要进行构想的任务只需要任意的一个记录设备(一支笔,一张纸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进行了,但是太多的任务需要你进行安排和统筹。以上面的事例来说,完成年终报表需要调用很多工作中用到的数据报表,基于某些保密性的原则,也许你无法把它带到家里进行处理,你的家里也可能没有打印和传真设备来完成与其他同事的协作。办公室将是这个任务唯一的归宿。至于买两节七号电池,任何一个你上下班路上的便利店都可以搞定,你所做的只是需要把它记住。对你的意识,来说,这两种任务有着大大的不同。对于你的短时记忆空间来说,这两者没有任何的不同,他们都需要在你的大脑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GTD方法的一些技巧。例如将所有的任务写下来,可以防止因为无法记起任务而体验到焦虑。通过不同的地点,协作的人员以及其他资源来将任务分来,能够防止长长的待办事项列表将你吓到,无法真正的开始一项任务。也有利于你在特定的地点和资源下能够及时利用好当下。至于专题性的任务,可以将这个任务的相关人员,协作资源以及其他东西都写在上面,在任务进行时随时调用,无需占用宝贵的大脑资源。使用下一步行动清单管理那些需要较多步骤才能完成的任务,则可以帮助自己更快的开始,这时下一步清单本身就成为了任务的一个进度序列。这些简单的方法都会对我的任务管理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巨大改变。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方法最为重要的,在于为你的生活安排了一种有序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在你开始一项任务的时候,你推进了你的生活或者是工作。但当你拥有这样的时间和资源的时候,任务的选择并不是唯一的。你可以像我一样坐下来写一本书的评论,也可以捧着爆米花看baymax的体贴与呵护。选择,永远在你手里。

读着不畅快啊,有点儿罗嗦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 还是别的问题,看着不是很畅快!书里面确实有的地方感觉罗嗦了一些,说的方法基本可以尝试一下,我是快速看完的,基本感觉就是 把大脑里面所有的事情,做成 to do list ,一次专注做一件事!要及时回馈!我感觉对我起作用的一点 是可以把脑子里想的好多事写出来,自己专心做最紧要的事,后面再看 to do list ,这个可以避免生活琐事对身心的干扰!

“清空”你的大脑

读完全书之后,在我看来所谓“GTD”的核心,其实就是——清空大脑(Get Things Out of Mind)。人的大脑很伟大,但又非常的笨,你仔细想想你的大脑什么时候空转着帮你事无巨细地把全部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让你有清晰的目标,明确的指令,并且还有十二分的专注呢?绝对不可能!人的大脑是没有办法兼顾这么多的事情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依靠外部的设备来帮助我们安排事务。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Open Loops”,我把它称之为“断路”。请你跟着我参观一遍你的大脑——当你在做功课的时候,你想让自己全神专注,但你的大脑总是会不时蹦出一些念头,比如说“我要给某某打个电话”“后天《进击的巨人》又要出新的一集了,得看!”“妈妈嘱咐我晚上要帮她晾衣服”……如果不对号请自行脑补!当然,这些念头飘过之后你还是会回过神来做作业,但这些未完成或待完成的事情总会像影子一样若隐若现,不时出来扰动你一下。同时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现象——你只是想起了这些事情,这对于这些事情本身完全没有任何益处,同时还对你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作——做功课——产生了影响。简单来说,就是What you are doing VS. What you are thinking,你的大脑没办法一心二用,你的行为和你的大脑必须同步,而这些未完成而又不断被你想起的事情,就是所谓的“Open Loops”,我们必须把它们从你的大脑里清除出去。怎样相信你的计划?那么怎样把它们清除出去呢?作者在这里又引入了一个新的观念——“相信你的计划”(Believe in your External System)这里的计划当然是记录在外部设备上的,而不是你的大脑。把全部Open Loops都扔进你的计划里,通过文档能更可靠地管理你的计划,并且让你更专注。那么如何信任你的计划呢?按我的理解作者贡献了三个重要观点。1、 Dump All Stuff(堆放全部的事件)2、 Easy-Managed Filing System(容易管理的档案系统)3、 Review Regularly(定期回顾)当你的计划不完全时,你会放心地把自己的日程全部交由它来处置吗?只有把全部起码是绝大部分的Open Loops都放进去,你才能放下心中的石头不再担心遗漏;而一个好的档案系统自不用说,它不但节省了你在安排日程时的精力,而且好的计划能反映出你内心的想法和追求,能帮助你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把握好待办事项的性质,给它们分清界限,分清楚什么是Actionable和Non-Actionable,还有two-minute的法则等,不然一个不合理的计划是帮不上忙的;定期回顾则是一个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作者推荐的作法里分为Daily Check 和 Weekly Review,你必须让你和你的计划同步,并让它得到更新,一天不查也许尚可,两天不查你就会对你的计划失去信心了。什么在妨碍我们的计划?因为做过计划的人都知道,虎头蛇尾,所做的计划大多惨淡收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想其实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从作者提出的观点里我也归纳了两项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1、Record Everywhere(随时记录)2、Handle Agreements with Yourself(处理与自己的承诺)随时记录,把你的电脑、平板、手机、纸笔全都用起来,保证你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间的新想法都能被记录下来,然后定期地归入到你的计划里面去。听起来很可怕,但文档化虽然很繁杂,但绝对清晰可靠。“Agreement”是作者所提出的一个我十分赞同的观点——你的负面情绪的来源,其实是你没有做到自己承诺要做到的事情,可以理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你只有三种选择:放弃这件事情;做完这件事情;重新规划这件事情。懂得放弃其实也是一门艺术,而继续做完这件事情也没有什么可讲的,重点在于重新规划这件事情。你为发生变化的它们重新安排步骤与日期,仅仅是重新规划待办事项就可以让你开心起来。相信做过计划的人都会同意在为自己定制计划的时候会有一种轻松感,这其实就是因为你在重新规划你没有完成的事情,重新拾起你的承诺。回到生活的变化,生活绝不可能一成不变,你不可能事事先知,总会有突然的事件要让你手忙脚乱,这个时候我的们计划就受到了威胁。但其实它只是另一种形式出现的未完成事件,并且它的优先级也许要更高一些,但你要注意的事情就是——不要同时让自己带着两个事情去工作,这是你焦虑的根源。察看你的计划,花小小的时间根据变化的事件重新安排你的计划,让你保持Stress-Free!什么在妨碍我们的行动?一、 目标不明确二、 What is Your Next Action?这里作者提出了“Natural Planning”的方法,写得有些累了,各位读者可以自行去书中认真研习。作者用看似简单的一些方法完善了GTD这样一个盛行的工作模式,初看我是不以为然,但到了后面却发现作者的确是发现了一些要遵守的能的确带来改变的基本原则,便慢慢被作者所折服。在理解了GTD的核心思想后,最重要的是要付之于行动,看看GTD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吧,感谢作者!

gtd共同的

隔了太久终于看完了着本书.前面大部分写的很不错,而后面好多东西太过于细化,个人感觉是对前面内容的过分的重复.当然这种重复的好处就是可以加深印象,可以更好的记住所读的内容.这本书给我好多的启发,之前也一直在用标有日期的本子,今年是第3个了好象.但用的不好,总是N多天也不记东西,导致人生空白.这个以后可能避免不了,但记在本上的东西一定要完成才是王道.心境如水的境界确实难得,为数不多的确实有几次.希望以后能按照本书所说的那样,找到一个可以一直保持这一状态的方法.其实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本书的内容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方式,要整合吸收才好用.将目标集中到一件事情,而将剩余的事情全部都记在本子上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将内心自己的承诺记在一个可见的容器上,不用天天在心里想,排空大脑.这一点很有效果.WHAT IS NEXT?也是比较有效的一步骤.确定的下一步行动很重要,而不能是一个泛泛的下一步.书中关于自然式计划模式还是一知半解,目前理解为,先确定目的,然后是规则,然后是结果想象,集思广益,下一步行动.就说这么多,文笔还是太烂,继续写下去.  

【蜡翼·笔记】通向从容,远离压力

第一部分:通向从容之道
焦虑是由于缺乏控制力,组织管理,准备和行动不足造成的。
  使用GTD方法主要给予两个目的:
  1)抓住所有一切需要处理的事情(现在的、以后的、将来某时的;大的、小的、或者不大不小的)把它们统统置入一个脱离大脑的逻辑系统中。
  2)训练自己在接受一切“输入信息”的前期作出决定。这样一来,在任何时候,你都把下一步行动计划掌握在手,可以实施或者进行再议。
不应该把“工作”和“个人生活”严格区分开来。
  现代工作生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工作不再有清楚的界线,一方面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可能处理得更加完善,而且现在促成这一切成为现实的信息,已数不胜数、唾手可得。另一方面工作缺乏明确的边界导致每一个人的工作量加大。缺少与各个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工作,产生对自己现有工作的严重威胁。
  2)工作在不断地变化、一方面我们所工作的机构似乎处于一种永恒的变化之中,奋斗目标、产品、用户、市场、技术,以及所有者都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另一方面与从前相比,当今一般的专业人士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自由度。
  3)旧的模式和习惯已显得力不从心,日程表,传统日志管理工具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人的需要(我一直都没有过,真惭愧...)
  4)无法集中精力掌握大局和事物本质,关注价值观并不会使你的生活变得简单。它阐明意义,指导方向,而且带来更多复杂的情况。
  GTD使用原则:有效地处理内心中的承诺.你必须收集所有那些“经常唤醒你模糊记忆”的事情,然后着手计划如何一一地解决掉。这看起来似乎极为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都难以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
  管理承诺的三点基本要求:
  1)如果这件事总占据着你的头脑,你的思维就会受阻。任何一件你认为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必须置于一个客观可靠的体系中,或者是我称之为“工作篮”的工具之中——必须经常回访并且清理它。
  2)你必须明白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你还必须作出判断: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推动工作的发展进程。
  3)一旦决定了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你必须在某一个你会经常查阅的体系中安排组织好这些行为的提示信息。
  像实干家一样思考问题,像思想家一样付诸行动。
  在通常情况下,你对一些事总是念念不忘,这是因为你希望它们当前的状况能有所改善,另外,预期结果、下一步的具体行动无法确定。
  持续不断且毫无成效地深陷于我们不得不处理的事务当中,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最大浪费。
  我们需要把所有我们尽力管理的“材料”(Stuff)转化为可以付诸行动的事务。
  大多数人总是陷于繁杂的事务中难以脱身,严重地阻碍了他们去集中精力总揽大局。结果,自下而上的方法反而更加行之有效。
  横向管理工作进程的5个阶段
  1)收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力的事情,要注意成功收集的三个必要条件:
   每一个悬而未决的事情都必须存储于你的收集系统之中,而不是在你的大脑里;
   尽可能地控制收集工具的数量,够用即可;
   定期地清空这些设备。
  2)加工处理后,确定它们的实质以及解决方法
  3)组织整理得出的结论
  4)把它们列为我们行动的选择方案
  5)行动(四要素:环境,有多少时间,有多少精力,重要性)
  当你着手处理平凡琐事的时候,必须着眼于大局,这样一来,所有的烦琐小事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人们计划做得越多,形式越随意自然,他们获得的效果就越理想,同时,还释放了大量的精神压力。它碰巧符合我们天生的思考和策划的习惯。
  纵向管理工作计划模式
  1)自然计划模式:定义目标和原则、展望成果、集思广益、组织管理、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2)非自然计划模式:如果你在产生任何想法之前,一直等待着冒出一个好主意来,那么,你就不会拥有许多想法了。
  3)反应计划模式:当你陷入最后一分钟的紧急状态时,反应式计划模式就应运而生,不请自到了。
  当你已经忘却了自己的目标,却还一再加倍付出,这就叫做狂热。仅仅是因为创造新事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我们也同样轻而易举地就陷入自己所创造出的事物中难以自拔,致使我们真正的重要意图最终落空。
目的:思考“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价值:
  1)界定成功,庆祝自己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而不要等待一切都变得完美无缺的时刻。
  2)创造了决策标准,通常,作出一个艰难决策的惟一途径就是,回到目的上来。
  3)激发动机,如果提不出做某种事情的充分理由,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4)阐明重点,当你紧紧抓住了你工作的真正目标时,一切就变得一目了然了。
  5)拓宽选择,当目标精确地定位了工作重心时,与此同时,它也开启了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大门,来探寻更加广阔的可能性。
原则:当目标赋予我们十足的干劲和导向时,原则界定了我们行动的限制因素,以及成功的标准。
  前景\结果:目标和原则提供了动机和监控手段,而前景则是描绘最终成果的一个现实的蓝图。
  展望前景三个基本步骤:
  1)在限定的期限之前,考虑这项工作。
  2)想像“大获全胜”的景象。(暂时中止“是的,但是……”)
  3)捕捉你想像中应该到位的各种特点、各个方面和品质。
  集思广益:三点要求
  1)不判断,不质疑,不评估,不批判。
  2)追求数量,不求质量。
  3)把分析组织工作置于次要的位置上。
  组织管理:关键步骤
  1)明确意义重大事件
  2)按照构成因素、先后顺序、重要程度等因素排序
  3)必要程度的详述
下一步行动:基本要素。
  1)针对当前这项工作的每一个行进中的环节,决策下一步的行动
  2)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计划过程中就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第二部分:远离压力,提高效率
  准备阶段
  启动管理计划的步骤:预留时间、确定空间(即完成事情的办公空间,相关的配套设施要完善)、基本工具(资料存放筐、信纸大小的白纸、即时贴、回形针、订书机、透明胶带、橡皮筋、自动打孔机、若干文件夹、一个日程表、废纸篓、打签机)
)
  建立归档系统:
  (1)把参考资料文件夹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如果每当你想存放某些特殊文件时都不得不站起来,那你就会渐渐习惯随手把它丢到一边,从而放弃了归档。)
  (2)一个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系统
  (3)准备大量备用的新文件夹(屉中的文件夹都应该至少有一半是未使用的或者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4)保持抽屉中的材料少于3/4(过满会导致潜意识里就会排斥新资料的存入)
  (5)用自动打签机来标注文件夹
  (6)选择质量好的文件柜
  (7)尽可能地消灭悬挂文件夹
  (8)至少一年整理一次所有的文件夹
  收集阶段
  搜集一切信息资料,原因如下:
  (1)这有助于你认识到自己面对的工用量。
  (2)同时让你清楚“隧道的终点”在哪
  (3)当开始加工处理这些环节时,你并不希望自己在心理上还对某些可能藏匿于“某处”的、尚未确定的事情纠缠不休。一旦你已经把所有的吸引注意力的事务归拢到一起,就会自然进入到思想高度集中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
  收集要点:
  (1)搜索你周围的环境,检查一下哪些事物没有到位,把它们放入工作篮。开始收集那些不完善的,以及那些已经确定行动方案,正在等待执行的事务。
  (2)对以下四类事物作保留,不放入工作篮
   供应品,包括一切你经常使用的、需要保留的物品。
   参考资料:需要保存,以备随时查询的信息。
   装饰品
   设备
  (3)从写字台开始、办公桌的抽屉,工作台、橱柜、墙壁、书架等等地方吧自己相关的事物一并放入工作篮,其他的东西全部清理掉。
  (4)完成了其它事物的收集工作后,你大概需要2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把头脑中的内容一一地清理到记录用的白纸上,,只需要注重数量。宁有过之而无不及..
  处理阶段
  处理的几个基本原则:
  (1)从最上面的一项开始处理
  (2)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每次只强调一项内容,可以迫使你集中注意力作出判断)
  (3)永远不要把任何事情再次放回工作篮
  工作篮中无法付诸执行的事物的处理方式:
  (1)作为垃圾
  (2)需要以后处理的,放入备忘录或者日程表里
  (3)参考资料(它们并不要求你采取任何行动,但它们又对某些项目和主题具有潜在的价值,今后还可以提供一些极为有用的信息)
  决定了下一步的行动后的三个选择:
  (1)实施(如果2分钟内可以完成的话)
  (2)指派给他人(如果你自己并不是最佳的执行者)
  (3)交给你的管理系统(作为日后处理的一种选择)
  管理阶段
  管理的事情可分为七种类型:
  (1)一个“工作”清单
  (2)工作的辅助性资料
  (3)记录在日程表中的行动和信息
  (4)各种“下一步行动”的清单
  (5)一个“等待”清单
  (6)参考资料
  (7)一个“将来某时/也许”清单
  管理属于“越快越好”的范畴的行动,最佳途径是提示完成这一行动所必需的具体环境,即要么是工具,要么地点,或者完成该项工作的人。比如电话、在电脑旁、跑腿、在办公室时、在家时、议事日程、阅读/回顾。
  使用原始内容作为它自身的行动提示信息
  把可以付诸行动的电子邮件和文件与其余的分离开来
  大多数人的个人管理系统所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他们把一些可以付诸行动的事务与大量具有价值、但没有附加行动的资料和数据混为一谈。
  检查阶段
  首先看一看你的日程表,然后看一看你的行动清单,在适当条件下进行适当的回顾,定期地恢复你的心智更新你的系统,每周回顾检查
  行动阶段
  你必须依赖于你的直觉,最终是这样,平常也是如此。你可以通过做许多事来增强这种信任感。向你内心深处的感知力低头让步,它的联盟才智和实用价值才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信任你自己以及智慧的源泉,是自由和个人成就最好的表现。
  选择当前行动的4个标准:环境、时间、精力、重要性
  评估每日工作的3个标准:处理预先明确的工作、处理随时出现的新工作、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回顾检查的6个层次:生活、3~5年的计划、1~2年的目标、责任范围、当前的工作、目前的行动
  达到成功境界最健康的方法,莫过于全面平衡地管理好各个层面的事务。无论处于哪一层次,关键在于立即找出所有不完善的地方以及承诺的责任。
第三部分:事半功倍的几个小窍门
  窍门1:养成收集和自省的习惯
   焦虑和内疚并不是因为承担太多的工作而造成的,这是由于你撕毁了同自己签订的协议而导致后果。
   解决办法有三:不签订协议、完成协议、重新协商协议。
  窍门2:下一步行动
   领先的秘密在于开始行动。开始行动的秘密在于把复杂的大宗任务分解成为可以操作的细小工作,然后开始实施第一项内容。
   当你把精力转移到一种可以实施和完成的任务时,就将大大地增强你的精力和方向感。
   一个行动计划面临着风险和代价,但是比起懒散懈怠所导致的长期危险和代价来说,它们要少得多。
   人们总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环境。我不相信环境,所有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的人都是那些勇于站起来寻找机会的人。如果无法找到,他们就自己创造条件。
  窍门3:关注结果
   生活中只存在两个问题:
   1)你知道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但你不知道应该如何获取它,如果这样的话就想办法促成它
   2)你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那么就制定一个目标
   生活无法为我们提供皆宜更多的快乐:克服重重困难,从成功的台阶攀登上另一个台阶,然后萌发新的意愿,并亲眼目睹它们一一实现。
   理想主义者认为,短期的问题无关紧要。愤世嫉俗的人相信,长期的目标没有什么了不起。而现实主义者认定,短期内已经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工作状况,决定了长期目标的实现。
   没有明确任务的展望只是梦想,缺乏前景的任务只是痛苦的劳作,同时拥有前景和任务才是世界的希望。
第四部分:总结
  养成以下几个习惯:
  (1)把一切事情从你的大脑中理出去;
  (2)每当事情出现在大脑中就作出决策,而不是拖到日后;
  (3)回顾和更新包含了各种悬而未决问题的完整清单
  小窍门:
  (1)建立起个人组织管理的设施,安排整理你的工作台,准备几个工作篮,创建一个个人的归档系统——在单位和家里,准备一个性能良好的计划手册,上面有完整的管理项目的清单。我还建议你允许自己进行一些变革,采用那些你一直希望能用来改善工作环境的方法。挂起图片,准备好笔,扔掉垃圾,重新布置工作环境,启动一个崭新的开端。
  (2)预留一段时间,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整理办公室中某一个完整的区域,然后清理家中的每一个角落,把一切收到你的系统当中。
  (3)同别人分享你从书中所获得的、任何具有令人鼓舞东西(这是最快的学习方法)。
  (4)3-6个月后,再回顾本书的内容,你会发现很多第一次阅读时漏掉东西。 个人微信公众号:蜡翼(Vicareicaros),不定期更新个人学习笔记、心得和文章,欢迎订阅和交流。 蜡翼(Vicareicaros)

GTD读书笔记

一、概览1、脑海中悬而未决的问题越多,越枉费精力→ 用笔记下来(一句话概述问题)→ 希望得到的理想结果(具象化)→ 写下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 安排好行动的提示信息重点:开始行动前的思考,对结果的想象越具体越好二、横向管理工作5个进程1、收集素材,扔进工作篮素材:所有“需要”or“应当”做的事举例:我将要…的事、决定去做但没实施的事、正在处理的事、竭尽全力但没完成的事2、加工处理,评估工作篮中的项目A、关于事件就采用流程图B、关于工作就用对应的工作清单a、工作任务清单(几个步骤才能完成的事,事无巨细都写下来)b、保存工作计划和资料的存储器/文件夹(要分类)c、日程表(在某个确切日期时间会发生的)d、下一步行动的提示清单e、等候清单(需要别人处理的事)3、每周查阅、定期清空A、收集并处理所有工作篮中的素材B、回顾检查大脑“系统”C、更新工作篮内清单D、清洁、清楚、实时、完整4、列出行动选择方案当你不确定自己的选择对不对时,相信自己的直觉就好了5、行动三种行动模式A、某一时刻,评估决策行动的4个标准模式a、环境 b、有多少时间 c、有多少精力 d、事件的重要性B、评估每日工作的3种模式a、处理事先安排好的工作 b、随时冒出来的事 c、定义你自己的工作C、回顾和检查工作6个标准的模式a、目前的行动(每天) b、当前的工作(每周) c、责任范围(每月)d、1-2年的目标(每季度) e、3-5年的目标(每年) f、生活(一年以上)三、纵向管理工作——自然式计划模式A、定义目标和原则B、成果展望C、集思广益(发散性思维随便想)D、组织管理E、明确下一步行动的方案

我喜欢我评价。

   戴维·艾伦曾说:“始终如一地坚持做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长此以往,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的见识和具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令人叹为观止。如果你希望继续保持懒散低效的作风,别碰这本书,如果你希望你的生活变得轻松有序,那就多读上几遍吧。

清空大脑、智慧行动

• 你发挥能量的能力与你放松休息的能力直接成正比。• 如果你的大脑中空空如也,总是处于一切就绪的状态,它就会向一切事情敞开大门。—Shunryu•Suzuki• 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不足的事情都可能控制住你,事情往往如此。• 任何没有找到应有的位置和恰当的存在方式的事物,都会盘踞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 持续不断且毫无成效地深陷于我们不得不处理的事务当中,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最大浪费。 —克里•格利森(Kerry•Gleeson)• 控制你的头脑,要么由它来操纵你。——贺勒斯(Horace) • 我们需要把所有我们尽力管理的“材料”转化为可以付诸行动的事务。• 事情极少由于时间匮乏而受阻。它们陷入困境往往是由于未能判定行动而造成的。• 仅仅怀有对前景的展望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与大胆的行结合起来。仅仅靠双眼盯住阶梯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勇于跨上阶梯。——瓦茨拉夫•哈维尔Vaclav•Havel) • 通常,你大脑中盘踞问题的多少与其解决的效率成反比。• 注视着我面前的几种选择,我尽量依赖于直觉作出判断,而不是为这些选择绞尽脑汁、苦苦思索。我应该已经对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周密严谨的斟酌,并以一种可靠的方式获取了结果。我不希望再次浪费时间来考虑它们,否则,就是徒劳无益地耗费创造力,同时自己制造挫折和压力。你没有理由两次产生同一想法,除非你对它情有独钟。• 根据你的需要,经常地回顾你的清单,把它们赶出你的大脑。• 根据我和成千上万人的经验,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就是:每周查阅. 大多数人在临去度假的前一个星期里,感觉事事顺利、心情愉悦。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要去度假。你在远途出行之前的一周里会做些什么呢?你会彻底地清除整理一切琐碎事务,能了结的就了结掉,并且会重新协调所部署的一切安排。在这里,我只是建议你每周做一次这样的清理工作,而不是每年。• 生活中的事情涉及到大量的利益问题。一个人如果在考虑问题时不注意同其他人进行交流,那么,他就是一个空想家,对这个世界无从掌控。——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James•Fenimore•Cooper)• 如果你已经收集了当前面临的所有工作、任务和事情,并且进行了加工、归纳以及经常地查阅和回顾,那么,你对于工作和价值观的思考是明智而且注重实效的,这无形中将大大地激发和强化你的感性判断。当你需要处理的事情远远地超越了你的应付能力,你需要做的便是相信自己的选择。•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把各种工作和情况赶出你的大脑,但不要丢弃任何具有潜在价值的想法。• 不要仅仅忙于做事情。站在那里想一想。——罗谢尔•迈尔(Rochelle•Myer)• 庆祝自己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而不要等待一切都变得完美无缺的时刻。——安•麦吉•库珀(Ann•McGee•Cooper)• 通常,作出一个艰难决策的惟一途径就是,回到目的上来。• 简单清楚的目标和原则可以激发复杂而机智的行动。复杂烦琐的规则和条例将导致简单而愚昧的行动。——迪伊•霍克(Dee•Hock) • 通常,在你促使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以前,你需要首先在大脑中进行构思。• 当你在适当的时候考虑适当的事情,并且动用恰当的工具来捕捉这些具有增值价值的思想时,你就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创造力。• 专门空出两天时间来处理这个过程,对于你的工作效率和精神健康而言,都将具有成倍的价值。• 拥有自己的工作空间是十分重要的。你希望动用自己的系统,而不仅仅是在头脑中考虑它们。• 至少一年整理一次所有的文件夹. 个人的整理日,即可以安排在节假日、年未,也可以在春节前申报税金的期间.• 考虑一下,那些收藏品和纪念物是否对你还存在任何意义。• 工作篮是一个处理问题的站点,而不是一个存储容器。• “观点”是人们对付当前信息过载问题的一种极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一个凭直觉处理的过程:摒弃无足轻重的资料,精简至本质的、相关的、可以控制的最小量。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观点都将成为最罕见的资料。——保罗萨福• 取得成功的最佳场所是你目前的位置以及现在的工作。——Charles•Schwab• 你需要建立起各种系统,运用各种技巧,来帮助你更频繁、更轻松、更深层次地思考你面对的各种情况。• 让我们把超前的焦虑变成超前的思考和策划。——温斯顿•丘吉尔• 我是一个年老的人,认识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未发生过。——马克吐温• 停止消极的想像总是能够增强你的精力。• 直到最后一分钟压力逼人时才匆忙地作出决策,这导致了低效和不必要的精神紧张。

事情是相通的

一本方法论的书,讲了一个概念,要对任务进行预演。如果你手头有个任务,你暂时完成不了,放着你又觉得压力大。先思考下如何做,如何进行下一步,会帮助你减小压力。这个道理如同,预则立,有备无患等等,是同一个意思。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就值得仔细看一下了。我们总是觉得周围的牛人很牛,很轻松,那可能是因为他们做事思考的方法和我们的不一样呢。

书不错

好书不仅仅只看一遍,好书是需要慢慢看的,所以我每天都看,每次看的都很慢,期望每次都能留下10%,10次之后我就能看到100%了。呵呵,书还不错,值得那些搞互联网或者多线程作业的人学学。

买了台版的

看了前面几位的评价,买了本台版的,花了60块,从台湾过来花了13天。书还是不错,繁体字倒也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台湾是竖版的,从右到左的,很不习惯。希望内容值回票价就好。

What impressed me most at the beginning of GTD

Think a little more about what exactly distracts you and push it into your own in-basket instead of your mind. decide on the actions you'll take to implement them. Then, just do it with your time, resource, body, energy.

不如尝尝布朗疗法

现在市面上流行时间管理GTD的书,大大小小的都有几十本。但是归咎到源头,应该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了。这本书前两章讲方法,后面的都讲的是具体的实践和一些展开,所以后面的章节可以快速的过一遍。其实只要掌握了时间管理的原则,具体的方法相对来说还是不太重要的,因为这个方法其实并不太适用我的工作,所以选择了自己的方式去做时间的管理。但原则还是:把事情写下来,排序,做最重要和最紧急的事情。其实需要对时间管理的人,创造的社会价值一般都是很高的,比如说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工程师、产品经理、商务经理、等等。。而且,从个人学习能力方面来讲,他们都是这个社会上学习能力最强的一部分人,但为什么偏偏连时间的管理这种事情都做不好呢?以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很多人因为过于固执的相信一定有个方法可以治好自己,就拼命的去看时间管理的书籍,当发现自己已然成为了时间管理理论方面的专家,同时也把自己折腾了半死以后,还是改变不了自己,最后变成了时间管理的布尼丹之驴。即宁愿饿着肚子徘徊在时间管理方法论的稻草之间,却不愿意踏出一步,最终活生生的把自己给饿死。这个时候,不如尝试一下布朗疗法,不管榔头锤子,操起你的方法论,别管它完美与否,别管理论上有用与否,尽管去做,相信我,乱拳也是能打死老师傅的。

学习而不迷信经验

经验是宝贵的,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同样成功例子,不同人做的话,会有不同的性格、能力 不同的资源、环境, 不同的理解便产生了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法吸收,但不要认为自己能行

中文版的GTD

此书适合繁忙人士,中文版翻译得太差劲了,对同一所指会有五花八门的翻译,再加上排版上对结构层次表现的混乱,会让你看得晕头转向。建议一定要看英文版。在中国热衷GTD的人还不少,大多也是PDA的爱好者,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的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条,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方方面面平衡且有成效。由此也延伸了不少同此理念的网站,如易做网、43FOLDERS等。初次接触GTD,你会很兴奋,以为找到了一件管理生活的利器,接着你就会沉迷其中,收集(COLLECT)或者列清单(LIST),很快你会发现自己柴都不砍了,光在磨刀,最后你会回过神来,恰当得吸收一些有益的习惯于你的生活。总之,如果实在找不到纸质的英文版,该书还是很有帮助,你也一定能从中学到什么。

本书与《时间投资法》的区别

推荐:3星阅读时间:6-8小时本书是时间管理中受众人推崇的一本经典之作。我也是怀着崇拜的心情来拜读的。与《时间投资法》的区别在于,本书强调了清空脑子,不让日常事务纠结思维,让我们在做每一件事都是串行思维,专注其中。同时,教授我们如何管理好应该处理的每一件事,在适当的时候和环境能够通过我们创立的系统(而非我们的大脑)来提醒我们,从而达到高效工作的目标。《时间投资法》强调的是通过合理的时间运用,确定不做的事,从而使时间投资收益最大化,二者的明显差别在于一个是过分强调单位时间的效率,另一种则是强调如何从其它地方节省时间,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具有最大收益的事上来。哪种更好,因人而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结合的运用。还有一个差别是本书处理事件的态度是事无巨细,都纳入到管理之中,而《时间投资法》中则推崇审视自己,通过委托他人,通过外包专业服务,通过去除不必要做的事来节省大量的零碎时间开销,从而达到时间节省的目的。下面谈谈本书的重点。作者强调一个任务“开始”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开端,成功就达成一半。一个计划,一旦有了开始,后面的就是水到渠成。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使用GTD管理的原因之一。只有通过GTD,将3、5年后的目标细化成一个个的事件,并纳入到计划之中,并开始执行。几年后的目标也就自然而然的达成。任何一个对时间管理的方法,都强调“每周回顾”的重要性,本书也不例外。可以说,如果不进行每周回顾,GTD基本上就是无效的。在实施中,每周回顾也是比较难的一个环境,因为这需要每周都要拿出一部分时间(还不少),来专门回顾上一周的成果,并对下一周及更远做出计划、安排。而对于GTD其它的几个环节,都只需要在工作进行中顺带的完成。书中对GTD五个步骤的每一步都有单独的章节详细讲解。五个行动为:收集、加工处理、管理、行动、回顾。每一章都讲的特别细,可以捡重点的阅读。比较大的收获是书中给出的一系列需要建立的清单,有兴趣的可以实践:悬而未决清单、跑腿清单、阅读/回顾清单、清理充沛清单、购物清单、针对某个人的单独清单(领导或亲人)、零碎时间清单、议事日程清单等等。最后说说感触:1。GTD入门读物。由于已经接触过GTD有一定时日,所以回过头来读这本书收获不是那么明显。2。废话较多。很多问题也就是一、两句话道明的,这里说完了,举一个例子还不够,还要再来一个,有凑字之嫌。3.翻译较差。有些地方读完一段还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总的来说,这是GTD的一本入门读物,希望这本书能为从来未接触过的GTD的同学带来更多有价值的观念和收获。有兴趣的可以参考入门GTD时间管理系统必读:http://www.mifengtd.cn/articles/start-gtd.html下载:http://dl.dbank.com/c00iamc8qhhttp://www.box.com/shared/9l1e0chm0n

别看了

庸俗不堪的中文书名,埋没了这本名著。而恶劣的翻译简直让读书成了噩梦。一边读这本书,一边痛恨自己为什么不好好学英文。

《Get Things Done》读后简评

对于戴维-艾伦的《Get Things Done》,我觉得有几点值得借鉴,1、关注下一步行动,一定要精确到可以执行的程度2、要事先明确知道需要达到怎样的预期目标3、要每周回顾,看看自己达到什么程度了,并把结果记录下来。这对于大局把握十分必要,也是我原来缺乏的。

高效人士必备的工具

这本书对于那些管理者是最有用的,因为他们的时间大部分无法自己计划,常常被锁碎的事件打断。我读后,结合ThinkingRock软件试用了一周,感觉不错。至少其中一条原则:对于能够在两分钟处理的事情,立即处理 较好地改变了我拖拉的习惯。另外,建立inbox的方式,可以使自己的东西有一个先收集后处理的过程,使自己更有条理化,处理更科学一些。强烈推荐

零散笔记

- 避免重復思考- collect,process,organize,review,do- 窮盡地收集,把收集工具留在身邊- 定期清空- 日程表:指定時間、指定日期,只有這兩類- next action list: sub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context- Incubation: someday/maybe, tickler, calendarFour criteria model-------------------確定某一時刻具體行動的‚四標準法Four-Criteria Model:1. 情境 Context 2. 有多少時間 Time available 3. 有多少精力 Energy available 4. 重要性 Priority Plan----1. why? -> purpose2. what? -> outcome3. how? -> brainstorm(mindmap) | next actions### brainstorm- 不判斷,不質疑,不評估,不批判。 - 追求數量,不求質量。 - 把分析組織工作置於次要的位置上。部署GTD-------- 一個工作空間- 好用的工具collect-------- 一定要在你徹底完成所有的收集工作之後,纔開始對其進行處理- 第一步是搜索你周圍的環境,檢查一下哪些事務沒有到位,把它們放入工作籃。- 將舊的任務清單和計劃手冊也當成需要處理的東西- 從辦公桌開始- 寫字檯的抽屜- 櫃子,臺子表面- 櫃子,臺子內部- 地板、牆壁和書架- 設備、傢俱和房間設施- 清掃你的大腦:寧枉勿縱process-------### 幾個基本原則:1. 處理工作籃中最上面的事務 2. 一次一事 3. 永遠不要把任何事務再次放回工作籃 ### 加工處理的關鍵步驟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兩分鐘原則對於任何任務,保留、跟蹤、最後完成它所花費的時間,要比立刻完成它花費的時間更長,那就立刻完成它事實上,2分鐘僅僅是一個指導原則。如果你在進行處理步驟時擁有較充裕的時間,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限制延長到5分鐘或者10分鐘。如果你打算只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迅速清空‚工作籃中收集的資料,也可以把時段縮減至1分鐘,甚至30秒,這樣就能加快每件事務的處理速度。在每份委派給他人處理的任務上標明具體的日期Organize--------你大可不必對清單中的內容按照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因爲一旦情況有變,你就不得不重新排序。對於許多人的組織整理工作而言,強行對事情進行排序正是導致挫敗感的根源。事實上,當你看到整個清單時,完全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快速找出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清單僅僅是一個目錄,他幫助你跟蹤那些正在進行的事情,並讓你在回顧的時候有一個依據和參照。calendar/43 folderschecklist 覈查清單功效顯著,它使那些重要的工作不再給你帶來憂慮。review------review in seconds: calendar, next-action listsreview weekly: update your system收集散落的紙片,整理筆記,過往的日程,即將到來的日程,清空大腦,回顧項目清單(包括目標和願景),回顧下一步行動清單 ,回顧等待清單,回顧相關的覈查清單,回顧將來/也許清單,回顧懸而未決和輔助資料,蒐集你的奇思怪想和新奇點子 原則----- collect:不簽訂協議,完成協議,重新協商協議- next action: 澄清問題,獲得自信- GTD 讓你清楚有多少事情要做,爲什麼要做,下一步具體做什麼,隨時隨地都能有忙而不亂的自信,看到事情的進展,擺脫壓力和焦慮。https://gist.github.com/weakish/7426512

搞定两件事

Getting Things Done中译本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尽管去做》,一个是《搞定》。我更喜欢“搞定”这种译法,简单明了。也直接体现了本书的主旨。副标题“无压工作的艺术”则阐明了书的重点是讲怎么减压的。通篇看过书后,我们很多人或许会有些迷糊的感觉。看到书中罗列的那些工作篮,建立各种各样的文件夹,处理工作复杂的程序,会有种疑问:如此做感觉有增加压力的嫌疑。感觉自己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工作,这样一弄,反而复杂了起来。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我觉得这是正常的。这本书虽然说到减压,而我们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或许并不一定需要用到书中所说的全部。“杀鸡焉用牛刀”。只有那种非常忙的人物,或者各种高层,脑子中存着上百件待处理的事项,才需要系统的运用GTD理论。而我们普通人,不那么忙的人,可以用到减压理论的两个核心部分。总结书上的理论,通俗的讲,减压,就是“清空大脑”,就是把藏在脑子的所有事情用工具记录出来,让自己的脑子放空,那样方可感觉轻松。工具可以是纸质的文件夹,也可以是各种软件等等。但有时候,很多放在我们脑子的事并不一定都有意义,不一定都能我们自己处理好,不一定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来做个计划处理。所以作者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即确定工作任务的下一步行动计划。通过这一步,运用“两分钟原则”(思考任务的下一步,如果两分钟内能处理好的,马上处理;如果不能用两分钟处理好的,做出下一步计划),可以清理掉很多待办事项,从而让你的本子更干净。制订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不仅能清理待办事项,不让任务堆积成山,更是让自己知道哪些任务是重点,同样也让原来无法着手的事情,有了一个小的开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些事只要跨出了第一步,就是成功一半,结果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我们或许并不像书中所说的那种大忙人,脑中大概也就几十件事,所以在我看来,并不需要建立起如书中一样的完整的GTD系统。只需要建立两个文件夹,一个是待办事项,一个的重要事项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我平时用的“印象笔记”软件就可以满足我平时的需求,在手机和电脑上可以同步。我可以在上面方便添加待办事项;可以给任务设置日期,形成日程表;可以在拜访客户时积累重要信息(collect)等等。首先可以试着写出来:[ ]哪件事最让我心烦意乱?[ ]哪种情况最能够分散我的注意力?[ ]哪一个问题令我兴趣浓厚?[ ]哪一种局面以其他的方式消耗了你大量的注意力?然后逐步划分等级,制定下一步计划。做完即可标记完成。

横向管理工作进程的四个清单

所谓的“横向”工作,主要是明确判定工作的预期结果以及下一步行动,并把待解决工作的提示信息放在一个系统中,定期回顾。“纵向”工作则是指寻找解决方案,或者确保行动方案切实可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仅仅需要横向工作。关于横向工作,书中提出大量可行的办法。不可否认,David Allen的GTD思想使许多人的时间管理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然而个人认为作者在叙述工作进程的组织管理时,本身的叙述在结构框架上有所欠缺(或许其中有翻译和书籍排版的问题)。要建立起个人工作组织管理的系统,所需要的主要是四个清单。对于能够马上处理的工作,纳入工作任务清单、日程表或下一步行动清单。不能立即落实的,则放入一个待处理清单。(一)工作任务清单这些工作不需要按照特殊顺序排列,只需要被列在一张清单上,以便经常查阅。这个工作清单就是一个放在我们面前的各种终点线的汇编手册。其后还提到了“保存工作计划和资料的储存器或文件夹”,即工作的辅助性资料,并且最好放置在视线之外的地方。然而,这一类庞大繁杂、分门别类的辅助资料,或许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个人知识管理”的系统,而非“个人时间管理”的系统?(二)日程表日程表提醒的是“紧要而艰巨的任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日程表上一般标注三种情况。一是在某一个确切的时间里采取的行动,书中称其为“约会”的别名。二是在某一个确切的日期里采取的行动。一些事情需要在某个特定日子里搞定,但不一定苛求于某一个确定的时间段。所以,拥有一个既可以记录具体时间,又可以标注具体日期的工作日程表,实在是太有用了。三是在某一个确切的日期里将要获取的信息。可以标明在某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希望了解哪些情况,但不一定非要采取什么行动。(三)下一步行动清单“下一步行动”清单中记录的是所有的行动提示信息。下一步清单和日程表一起构成每日行动管理的核心结构。同为提示信息,他们不同之处在于:下一步清单中是处理得越快越好的事情,日程表中是特定时间或日期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果这类事情只有20~30件,那么可以统统列在一个清单中。若是达到50~150件,进一步地细分不失为理智的做法。(四)待处理事务这些不能够立即落实的工作,同样需要一个组织良好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类:垃圾、孵化器、参考资料。垃圾都是不证自明的。一切没有潜在行动价值或参考价值的东西要统统扔掉。把那些不必立即付诸实施的事情与需要即刻解决的问题区分开来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孵化器和参考资料。孵化器中放置的是不必立即投入行动,但是仍然希望保存的材料。目前有两种“孵化”体系:①“将来某时/也许”清单(目前不打算实施,但又希望在将来某一时间运作的工作);②“备忘录”清单(保存备查资料,有时也称“悬而未决”或者“有待继续跟踪”的文件夹) 参考资料以书面或者数字的形式保存。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形式:①特定主题或者特定领域的存储器(按照资料内容进行分类保存);②一般性参考资料文件夹(每个人都需要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常备几个文件夹用于收集那些没有预先指定类别的信息。如移动电话的使用说明手册、会议记录、上一次旅行结束时没来得及兑换的日元……)

一本让人不再蛋疼的书

如题如题还是如题继续如题我的评论是很短但是还是如题我擦,依旧如题好吧,就算很短也如题我擦,我在和表单验证逻辑纠结。纠结不过你,我复制吧。如题如题还是如题继续如题我的评论是很短但是还是如题我擦,依旧如题好吧,就算很短也如题我擦,我在和表单验证逻辑纠结。纠结不过你,我复制吧。如题如题还是如题继续如题我的评论是很短但是还是如题我擦,依旧如题好吧,就算很短也如题我擦,我在和表单验证逻辑纠结。纠结不过你,我复制吧。如题如题还是如题继续如题我的评论是很短但是还是如题我擦,依旧如题好吧,就算很短也如题我擦,我在和表单验证逻辑纠结。纠结不过你,我复制吧。

推荐自己的GTD Blog

http://www.newsmth.net/pc/pcdoc.php?userid=gudao&tag=0&tid=19462做了一段时间的GTD,觉得很不错,发了些文章在上面,有兴趣的朋友多多留言!

能改变生活状态的好书

最近特别忙,每天有加不晚的班。头绪特别多,家里的单位的。朋友介绍我看Getting Things Done(中文书名《尽管去做》),书中讲正好是我的体会,而当你总是有些事萦绕在心头,悬而未决的时候,你要么就是会不时地想起它而影响现在的工作,要么就是会忘记了去做。只有将你心中所想的所有的事情都写下来并且安排好下一步的计划,你才能够心无挂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目前的工作,提高效率。将所有这些悬而未决之事都纳入我们可控制的一个管理范围。同时朋友又向我推荐了一个专门管理个人事物的网站。www.mangbar.com我看了书,开始在网站里按书中说的方法实践,嘿!效果太好了我基本上能正常下班了。推荐大家试试!!

很有启迪的一本书

书买了很久,直到昨晚才翻了一遍,觉得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一本书。我认为,这本书写了三个方面:一是搜集,把困扰你头脑中的所有念头统统丢到材料篮中去;二是计划,对每一个念头明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三是行动。计划要有目的,步骤要具体,要有可实施性。特别是,要清楚为什么、具体的步骤是什么,如何实现目标。这些对具体工作很有帮助,所以我打算再读一遍,也希望能同热爱本书的豆友多交流。

很好的时间管理方法论

这本书大名鼎鼎,我阅读了中英文的两个版本。应该说,里面提到的时间管理方法,相当容易上手,使你在工作中可以减轻压力,做事更加高效。书中的时间管理方法,关键是要坚持执行其对于长期方面的建议,这也是最难坚持的地方,最具有价值的地方。本书值得实践,值得定期回顾。

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

看了在我之前的评论,感慨: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翻译的很差,很难细读。所以我是快速翻了一下就算了。原来还以为是我自己的理解力出问题了。至于方法,觉得还可以借鉴下,其实流程很简单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关键还是能否执行啊。很多朋友肯定也跟我一样,热衷于收集各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但是真正实施的估计没几样。像之前一位书友说的一样,磨刀固然重要,但是光磨刀不砍柴,还不如钝刀砍柴,砍一下是一下。

啰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里面说的话真的很啰嗦,前后文不太一致,且感觉逻辑有问题。思路倒是可以,但是需要反复看,才能搞清楚。说实话,我看了两遍,基本上属于看看目录,呀原来是这么回事,然后看正文越看越糊涂,最后看完就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了,还需要回去再重新挑取自己要看的内容。不过里面有些话还是很有意思的。

《尽管去做》书评

全文请至:http://weiwei.im/chs/articles/book-summary-getting-things-done.html

清空大脑,横纵结合,摆脱压力的束缚

生活中的压力从何而来?当过多悬而未决的事情和未理清的思绪在脑中不断的积压而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和释放,时间久了会给人精神带来很大的压力。使人为各种牵挂的事情分心,导致做事无法集中精力,工作效率低下,个人生活一团糟的后果。本书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清空你的大脑,管理你的行动,明确你的目标,做好你的工作。作者意在指导人如何清空大脑中积压的事情和想法,利用恰当的技巧,使用合适的工具去记录、收集、组织和处理有计划的去处理平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事务,让人从生活的压力中得到解放,体会高效、有序的无压力工作境界。学会将脑中需要处理的事务整理规划,清空大脑。目地在于当在处理某一项事务时不被纠缠在大脑中其他的想法和事情干扰,分散经历,增加无谓的压力,影响工作的效率。横向管理清空出来的多件事务,以防事务遗漏。书中阐述的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五个阶段让我认识到收集工作的内容并借助外部工具进行存储,减少大脑压力的重要性。接着对有关工作的信息进行处理和组织,将工作分类记录在不同的清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纵向管理单一事务,明确下一步行动,提高办事效率。首先确立做事的目标和原则,目标赋予我们十足的干劲和方向感,而原则界定我们行动的因素和标准。接着展望时间完成的结果,当你了解完成某事的结果和目标时,如果实现就成了当务之急。当你头脑中的愿景与目前状况不同时,头脑将会自动思考检索相关信息,弥补这一差距。然后将头脑风暴得到的想法清理出来,进行组织整理,发现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结构。最后确定下一步具体行动,确保轻松自如地控制整个局面。

心情如水

《无压工作的艺术》读书笔记:Getting Things Done 这本书2002年出版以来,“GTD” 已经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带动了一大批基于此书的时间管理书籍,文章和专门的博客。绝大多数人对时间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简单的日程表(Calendar)和任务表(To Do List)上,而此书作者 David Allen 号召大家随时使用多个带有各种标签的文件夹来科学管理自己的任务列表。从书里看,作者就是专门以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生的,他手把手地教这些人怎么管理的东西不是别的,是时间。    GTD 不是什么“要珍惜时间”之类的格言或人生感悟,而是一套特别具体的方法。我想一般人如果工作不是很忙,任务不是很多,那么只要记住格言就可以了,越忙的人,才越需要 GTD。我在读此书之前也曾经看到网上一些文章,甚至是一些专门的博客教别人怎样 GTD,但读过此书之后,我认为绝大多数文章没有指出其“精髓”所在。   GTD 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清空你大脑的内存。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分门别类,另外存放在一个逻辑性强而又可靠的系统中去。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事的。我们的大脑每天耗费太多时间提醒我们该做又没做的事情,应该把大脑从这种思维中解放出来。   第二,把任何任务和项目具体成 actions。树立“next actions” 的观念。不管是什么任务项目,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把计划具体化,才能让我们随时把握该做什么。这样一来,在一个给定时间具体采取一个给定行动(action)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而且对自己的行动选择有信心。   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我们就可以达到武术中的“Ready State”,“心静如水”(mind like water) 的境界,把我们的大脑从纷扰的事件纠结中解放出来,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去全心全意做事件本身。就好像往水里投石子一样,水的变化完全和石子的力度成比例,既不会过度反应也不会反应不足,而这二者恰恰是我们做事时最常犯的错误。   GTD 的具体做法主要是以下三个动作:Collect, Process和 Review。   所谓 Collect,就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携带一个笔记本(我是用手机的便签功能),有任何想法,任何可能要做的事情,一旦出现马上记下来,这样我们的大脑就可以放心地忘记这些东西了。用GTD 的术语说就是把所有有用的东西都放入 "In basket" 中去。   所谓 Process,就是把 “In basket” 中的东西快速处理,或者删除,或者存档留作日后参考资料,或者让别人去做,或者自己做。自己做的这种情况最关键,具体说就是把想法变成 "actions"。可以是一个单独的 action,也可以是一个 project。所谓 project,GTD 的定义就是一系列 actions 的集合。   所谓 Review,就是你必须把所有这些行动步骤(actions)系统整理,以便提醒自己,和定期(每周)审查。这种审查可以使我们获得安全感。   有了这个系统,每当你想要做事的时候,你只需要从一系列的 actions 列表中选择一个去做。GTD 流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得我们在任何一个给定时间,能够做出最好的选择:现在要采取哪个行动。这样我们做任何选择的时候都非常明白这个是现在最应该做的事,而不必担心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做。我们的心态就永远平静,我们也就永远无压。   为了帮助选择 action 去做,GTD 要求给每个 action 确定一个 context,也就是说在哪里做,比如 @Office, @Home, @Computer,@Phone 等等。这样GTD 系统包括一个日程表,上面全是必须在这一天完成的任务,比如跟人开会,和每个 context 一张的几张 actions 列表。另外 GTD 建议把所有要打的电话单独列表,集中打电话。   选择事做的时候,原则是先看日程表,再看 actions 表,首先考虑 context,再看有没有这么多时间,再看有没有这么多精力,最后再看任务的优先级(must, should, 还是 could).   所以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系统。这个系统为什么有用呢? GTD 认为人生最大的不安的来源不是事情太多,而是有很多事情你该做却没有做,你跟人说了你要做却没有做。GTD 就是要确保你所有该做的事情都做到。     所以 Collect 这一步,GTD 要求100%。把所有可能的事情都想到,目标是清空大脑。如果达不到100%,GTD 的意义就发挥不出来了。我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整理出来了5个 projects 和几十个 actions。而那些 CEO 之类的人物第一次使用 GTD,一般需要两个整天的时间,整理出来300到500个小时的任务量,其中包括30到100个 projects。   我尝试了几个免费的 GTD 软件,发现完整表现所有 GTD 思想的可能是 ThinkingRock,这个软件从 collect 到 process 到各种 context 下的 actions, 每个 actions 还要设置时间,精力和优先级,每个 project 要设置完成条件,总之几乎是书里有什么这个软件就有什么。这个软件可以在各个平台下使用。    但我发现一个更好的系统是 Simple GTD. 这个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完全在网上,直接登录帐号就可以。Simple GTD 没有 Collect 和 Process 功能,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用手机或者小笔记本 collect,然后直接往 Simple GTD 上 process 就是了。所有 actions 只按 projects 和 context 分类,没有废话,很实用。我现在把这个网站设为我的浏览器主页,它也成了我最常访问的网页。    另外介绍一本书, Zen To Done。这本2008年出版的书实际上就是 GTD,它强调的是怎么逐步养成 GTD的习惯,可以配合着读读。ZTD 另外特别强调的是两点,第一点是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学来的“重要事情优先”原则,第二点是从禅宗里面学来的简单原则。这本书没什么技术,可以作为 GTD 的一本“辅导书”。   对于像我这样不用每天有五个会议要开的人来说,一个 GTD 系统可能的确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只要做到"用任务表取代时间表"和"一脑不能两用"就足够我们把事情做好了。但是如果你每天事情极多,一个科学完备的任务列表则是必须的。GTD 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发明,它的原则其实都是常识,它的方法也并非 David Allen 的独创,其实这一套方法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简单明了。 从记事开始人类就已经学会把大脑“外包”,GTD 只是这个做法的延续而已。在计算机和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采纳一套更科学更完备的把任务列表外包的系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摘自豆瓣用户:于人同野。文章精典,足以取待我的读书笔记,再次偷赖。呵呵。

如果没有英文版的话就别读了

前面的朋友都说得好啊,GTD用多了之后,就觉得,光在磨刀了,忘了砍柴。中文版的翻译的太差,如果不是想买回来做收藏的话,干脆就别买了,看着头晕。我有一次因为想给几个朋友介绍GTD的概念,又重新把这个书读了一遍,终究还是因为翻译问题(特别体现在很多术语翻译不准确,前后不一致)搞得头晕脑胀,很多地方没有个头绪。其实GTD主要概念并不难,从网络上随便找一个帖子都能弄明白。书里面介绍了一种打签机的东西,是一个小小的带键盘的打印机,类似中国打价格标签的那种手持机器,但是可以输入英文。Amazon上有卖的,可惜中文的大概不会有(中文的是有的,但是不叫这个名字,淘宝上最便宜的大概400元就能买到)。类似的很多东西也一样,中国都是没有的,但是书里面就直接翻译了,所以基本上有很多地方都是废话,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一本被严重低估的书

这样说吧,前后,我买了三个版本,一共四本。第一本丢了,当时,非常心疼。为此,长期关注当当和卓越,想把损失补回来,可是,这两家一直缺货,我觉得中信出版社太不识货了,这么好的东西都不再版。大概三年后,在CHINA PUB上买到了,非常开心;再后来,也买了英文原版和中信的再版。好书都有个很简洁的核心观点,记住这个核心,其他的都是浮云。GTD最关键的东西就是THE NEXT ACTIONS。

简单的方法、简单的生活

这书读了几遍了,这次是看电子版的,可能有删节。不过我发现电子版的书有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从目录上点击着看,作者的这本书说的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不过就是写作上有点罗嗦,我尝试着把他的方法简单的写下来:这本书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在现代社会压力较大、工作复杂性增加的情况下,怎么样来缓解压力,提高效率。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方法,就是自下而上的解决方法,从收集日常的点滴思想开始,一步步的达到最优化的状态,而不是先设计,后来执行的这样的方式。这本书提出了两个思维方式,横向的和纵向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如何搜集信息以及如何解决单独的复杂问题的方式。横向的方式是收集,分别为收集、加工处理、组织整理、检查阶段、行动。纵向的方式是:目的、原则、前景、聚焦、结果。诀窍是:养成收集和自省的习惯、下一步行动、关注结果、下面我用自己的方式来阐述本书的流程:1、先收集,所有的东西2、收集的东西,分类为几类:2分钟内可以完成的(完成它)、可以委托去做的(委托表,便于跟踪)、计划做的、未来某个时间做的(日程表)、想象做的(写入未来表)3、根据计划做的顺序:写个环境表(如电话、出门、购物、单位等等),按环境、时间、原则、重要性来排列做完就可以了。很简单,不过很实用,努力去做会得到一定的效果。

生活条理化-享受轻松的方式

我是一个Palmer,促使我一直留在palm阵营和把玩palm的仔细想来还是归于这本书的思想GTD。不过,同意楼上所说的,磨刀功夫花的比较多,不过,palm要的就是把玩,不然会失去很多乐趣,砍柴在经过GTD的不断磨合后会有收获的。中文书在dangdang上买了,可惜一直没有系统的看完,只是浏览了一下,英文书倒是没有时间看,基本的思路倒是很清晰。对于生活需要条理化的朋友可以看看此书,尤其英文的,然后寻找自己的工具去操作,其实生活就是一种习惯,这样挺好!书的内容好,建议看原版!

内容丰富,对于提升个人工作、学习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读了一些关于提高效率的书,这本还是不错的。期间做了一些笔记,写出来记录一下,也做了思维导图,但是导出失败,甚是尴尬。作者介绍了一些很有用的方法,比如“工作篮”概念,“清单”处理方法,回顾检查,等等......1、工作篮实际上我更喜欢把它称作Inbox,因为在效率工具Omnifocus中便有这样的一个选项。生活中一些突发奇想,临时工作,之类的东西,都可以放进Inbox当中,作为一个“临时站点”。既然是临时的,那么我们当然要进行整理,清空。每天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整理,清空,可以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如何清空呢?有四种思路:1):2分钟内可以解决掉的,立即行动。2)不能立即解决的,可以留到以后解决的,放入一个“以后”的工作篮当中(前提是已经建立起这样一个工作篮)或者写入自己的日程表当中,设置提醒。3)垃圾。对于没有用的,不需要做的,只是一个想法,过后觉得没用的,那么就勇敢地扔进垃圾箱吧。4)有潜在价值的,比如一些可以给以后学习、生活作为参考的,可以当作思路的东西,放入“知识库”。对我来说,我是放入笔记软件(为知笔记、印象笔记都是很不错的软件)每天都要设置好时间,对Inbox进行整理,回顾。很多人建立起一个Inbox文件夹之后,什么都往里面扔,但是过后不进行整理回顾,这样跟建立一个垃圾堆有什么区别呢?2、自然式计划模式为什么叫做自然式呢?因为作者建议我们建立一个自动自主的系统,当大脑出现想法,ideas之类的东西,自动进入这个系统当中,进行加工整理,减轻大脑负担,这样大脑就可以养精蓄锐,思考一些更高程度的东西。这个模式包含了5个步骤:1)定义目标和原则这个是一个人做事的标准。如果你没有目标,没有原则,多在生活当中问自己,问他人三个字“为什么”。还有要明白做这件事事的目的,为什么要做这件事。2)展望成果在大脑中勾勒一副成功的画面,想想自己成功的样子。这个不是教大家YY,做白日梦,而是激励自己专注于这个目标。因为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关注我们所喜欢的东西。比如说一个手机爱好者,那么他在超市中,最容易被手机所吸引。3)集思广益这个就回到了上面所讲的Inbox。捕捉大脑中出现的想法,放进Inbox当中。一开始捕捉的时候,不要进行判断,质疑,评估,尽可能地收集大脑中迸发出来的想法。4)组织管理当你回顾下Inbox的时候,就会发现,里面原来有这么多东西,这时候便要进行整理加工。加工方法在Inbox方面已经写了。5)下一步行动当收集、整理等步骤完成后,剩下的就是行动了!如果不行动,那么所做的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3、回顾检查我认为这部分是很重要的。我自己的检查时间是在每周六。在这个时间段:1)、对Inbox进行回顾,看看这个星期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地方值得改进。2)、对收藏在笔记软件中的文章、知识,想法,进行归类整理。贴好标签,方便查找3)、思考这套学习、工作方法有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也就是“升级系统”4)、看看自己有什么地方,脱离了轨道(偏离了长期目标)后记书本身是很长很厚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吸收到上面这些,已经对我的生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还有很多内容只是记在纸质的笔记当中,没有写上来。作者更多地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方法,但对于读者自己来说,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改进,没必要完全、盲目地吸收。在读书的时候,多问问“如果是我的话,该怎么做”?这样,可以慢慢地改进自己的方法,把书的内容,转化为自己东西,这样才是读书的目的。软件推荐1、OmnifocusGTD神器,当然学习成本有点高,价格也有点高。喜欢简洁的可以使用Things,也是很不错的软件。2、iOS自带日历作为日程表使用,记录朋友生日,重大事件......3、为知笔记建立个人知识库,功能很丰富,也很好用


 尽管去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