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书评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510834155
作者:蒋方舟
页数:249页

故事真的都只是故事吗?

关于痴男怨女与怨男痴女的故事,绝望而热烈,无望而抑郁。故事就是故事,故事只是故事,故事真的都只是故事吗?书中写了九个故事,主人公间彼此关联:他们或是昔日的恋人,或是分道扬镳的朋友,他们的人生在某个瞬间相遇过,而后,在不同的轨道上渐行渐远。他们没有一个是正常意义的生活成功者,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生活里充斥着各种无望,而后,一步一步地走入无尽深渊。“在你故事里的别人,在别人故事里的你,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九种逃离,又回到最初的地方。”① 台北·自画像 “别那么快就走!时间还没到!”——希望能有这么一个他,让我从内心中升起这样呼喊的强烈欲望。这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幸运。② 拉萨·绿度母 “这个是绿度母,观世音菩萨的眼泪变的。”——相爱的人何必相互折磨,相互煎熬?只是身处其中的人,却往往不自知让自己堕入无尽深渊里。少些折腾吧,如果你拥有所爱之人。③ 三亚·手铐 “他们做的许多事终久是对真空下的窒息做无望对抗。”——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事儿让相爱的人彼此远离,只有内心坚定,愿为彼此考虑的人,唯有如此,才能一起度过难关而不失去彼此。④ 青岛·爸爸 “怀念,就是任由生活中的那个窟窿敞着,永远不愿意补上。”——自私,人之本性。唯有克制自私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⑤ 伊瓜苏·海蓝宝 “我会永远永远爱你在心里,希望你不要把我忘记……”——你的牵念就只是你自己的牵念,看透这点,也就没那么痛苦了,但这却不那么容易,但庆幸的是:到某一时刻,人可以逃脱这样的执念。⑥ 武威·腿 “她要去武威,去她爱的人生命的起点。”——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不同的坎,跨过去的方式不同而已。⑦ 维也纳·衣柜 “自己会在另一个真空里活着,孤独,但活得比任何人都长久。”——生活到底怎样才算好呢?不用去证明什么,也没有人值得你去位置证明的。⑧ 轻井泽·温泉 “我想跟你走,哪怕只是为了一时的感情。”——所有的情感都只是一时的,没有什么感情是永恒的,尤其是爱情,那是最不可靠的。⑨ 美国·香气 “他会找到她。”——会找到那个最爱的他吗?会吧!?会的!一定会的。眼泪有时只能流在别人的故事里。你故事里的你与其他人故事里的你,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很残酷,很现实,可这就是血淋淋地真相。逃离,自己的生活哪逃离得了!就算逃,又能逃到哪儿!?网,都是自己给自己织的。谁也不可能成为谁的救命稻草,所以何必纠缠,何必纠结。世界如此之大,何必将自己禁锢于某种思绪。自己的故事只能是由自己去完成的,毕竟人就此一生,而就此生,只有自己于自己是永恒的,自己可以拯救自己,也只有自己能拯救得了自己。

听蒋老师讲故事

以前读小说,会自动跳过所有非情节类的段落。“搞什么景色描写渲染色彩烘托气氛啊?!快点告诉我接下来发生什么了好嘛!”以前看小说只想知道一个故事,一个结局。而且一定要起伏跌宕,波澜起伏。很爱读类似现在微博里的热门、咆哮体之类的东西。好在这是以前了。现在再看小说,更会被纸上散落的一两句话打动。“死亡,就是生活加上了你,最后减去你。”等等。这本书若换作几年前的我来读,估计5分钟都看不下去。而现在我却能够不断地被其中的一些优秀的观点和句子所吸引。这才恍然大悟,读小说,并不只是读作者给我们写的一个故事,而且去体味作者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显然是件十分有趣的事。看她写一个打小三的怨妇:“岁月带走了她的青春、纯真和温柔,只剩下绝望中苦苦挣扎的毅力和固执,以及苦守住婚姻的自豪与执着”。“苦守住婚姻的自豪”十分准确,这样一个妇女,失去了生活的趣味和人生的活力,到头来竟能以“苦守住婚姻”为豪,可悲。总之,反复能被这样的描写打动。看待世界也多了些宽容。可惜在阅读时没有及时做笔记,再回去翻看妙言妙语,时间成本又太大了。下次注意。

她假装自己历经沧桑

蒋方舟是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候,就知道的一个用现在的话讲,新锐作家。她比我大不了两三岁,却小小年纪出了评价很高的书,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在杂志上读到一篇她的访谈,她说她读的书极多,所以没有同龄的朋友。访谈后面是一篇她的随笔,我记得很清楚讲的是她参加校园运动会的事情。那个时候我还自认为是个会写东西的小学生,但是在关于运动会的作文里仍然只会写些“小明在跑道上流下了汗水,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之类的屁话,但是蒋方舟不同,她插科打诨,有趣又成熟,让我羡慕得紧。之后不断有关于她的新闻,被清华特招,成为最年轻的主编之类。在微博上,她记录自己生活的琐事,是个有才气又刻苦的很会写东西的小姑娘。所以这本书读下来很失望。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极其阴郁,都认为全世界就自己伤的最深,矫情又自私,然后再堆砌一些不知所谓的描述,用看破红尘的笔调写些狗血的故事。硬生生要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却像强说愁的少年,让人厌烦又无趣。我私认为写小说比写散文难上一百倍。散文大多数还是看文笔,随便一点心情都可以铺张开去,用符合当时情境的心态一气呵成。但是小说需要的是一个完整而稳定的架构,一个精巧而细致的内核,用一以贯之的情绪精雕细琢,才能将小说写的扎实和好看。这本书的任何一个故事都没有做到,而又生造一个主题把所有故事凑在一起,难免让人读到一半就不想再看下去。其实仔细想想,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畅销书都是这样,姑娘小伙伤春悲秋,再说些自以为是的人生道理,这本书也只是其中的一本而已。失望的原因是对作者本身抱有了太大的期望,而忘记了她只是一个承认自己不曾历经沧桑的小姑娘,只是希望小姑娘写故事的时候不要假装自己历经沧桑,再等个几年,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作品。

超能女人蒋方舟

超能女人蒋方舟电视里的蒋方舟对我们说:超能女人用超能。说完扭头就走,大气、高冷,是为了迎合超能女人的特质吧。曾经在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节目中看到过她做评委,封武艺为武林萌主,称赞他身上拥有“令人心碎的少年气质”。立刻对蒋方舟佩服得五体投体。印象中蒋方舟是“写二代”吧。又去问了度娘,果真的是“写二代”哦,她妈妈是作家的。天才美女一枚,七岁就开始写作了,真真的把许多人生生抛在了起跑线上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揣摩她的书名,通常的逻辑就是作者拼命把秘密结局攥在手里,吊着读者的胃口,不愿意轻易拿来示人,往往在故事的最后面的三分之一处才肯逐渐揭开真相,而读者也喜欢这种抽丝剥茧的过程。而她却要说,故事的结局在开头,好吧,我信她,我又真真的回头去仔细的看了开头,难道后面的结局,还是让姜夕继续跟唐鹏在一起?“画里是个男人的裸体。年轻男人大步行走在水边,侧面示人,微微低着头,灰白的身体,灰白色的头发,平坦的小腹被一只白鹤的脖颈缠住。男人看起来清癯而柔软。”这里是故事最开始最美的地方,刚刚参加工作的一对帅男美女的甜美爱情。这副画是姜夕早期作品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幅,其它的都被她撕了。姜夕笑道:“那我画你?”唐鹏立刻开始解扣子,把衬衫脱了,又脱了牛仔裤,牛仔裤的皮带扣重重地砸在地板上。他坦然地露出少年一样细长的身体,夕阳在他身上投出悲剧性的阴影。---这样完美的故事开头。可是只是小小插曲。故事的女主角都离开了曾经爱过的青涩男人,她们都投入了有代沟的“叔叔”们的怀抱,在那个怀抱里她们更加安逸,安逸中轻松的追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体现,并且在变得强大之后,丝毫不介意自己的身份。可以是情人,可以是小三,可以是任何的角色,只要是自由的。姜夕是这样,被名画家圈养着。名画家渐渐被淘汰,而她却崛起了,她的画越来越被人们喜欢,她的名气越来越大。看来“叔叔们”对女人来说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他们早走的几十年积演的丰富人生阅历、见识,以及他们的人际圈子,还有他们的财富,更别说他们的独到见解,会给身边的女人吸收到足够的能量。然后女人离开,女人有更宽的路可走,但是这女人仍然选择了一个作家,当然,仍然是“叔叔”级别的。叶莺也是这样的故事路线,漂亮的才女们,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靠才吃饭,这样的女人是需要“叔叔”级别的男人提携才成功得更快的。这样来看,樊怡是个特例了,她是个成功的女人,很有财。她圈养了姜夕的初恋唐鹏。后来唐鹏工作了,越来越忙,而樊怡越来越破败,毛豆死了,他们的爱情也淡了,各自外遇去了,发展的的确没有姜夕和叶莺好哦。蒋方舟毕竟是蒋方舟,她跳开了青春虐恋和都市言情的恶俗和浅薄,让她的故事更有深度,让她笔下的人物更丰满、具有争议、更加个性突出,让生活更加冲突,于是就会给读者留下更深的烙印和弥足珍贵的长期思考。《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这本书不是简简单单的故事,她在勾勒几人个性不同的女性形象,人物是极成功的。这就让这本书更好看了。

书中的每个人都有着复杂的过去

抱着对蒋方舟的喜欢买了这本书,但在读的过程中就感觉到了压抑和不太懂。勉强看完,为了零散的思绪,整体人物过了一遍,花了一张人物关系图。我觉得末尾井上忍的母亲就是乔意恋恋不忘去美国的那个女生,不过没有看到其他人这样评论。还有,不明白最后一个故事有什么意义,短短几页盲人按摩的刘巍为香味要去美国,看不见人,不知道地点,就那样去,是为了歌颂他的勇敢吗?总之,每个人都有复杂的经历过往,方舟你的脑回路好长,我是个比较简单纯粹的人。这本小说,适合给复杂的人们看。

一本要拼命强迫自己才能看到第五篇却最终因生理不适而阅读失败的书

一、年轻人更热衷于当人生导师《非诚勿扰》一集中有一个情节,一位40岁的男嘉宾的VCR中描述其曾经窘迫到要靠卖玫瑰花为生,无奈第一次深夜卖花却一朵都没用卖出去,最终这位男嘉宾把这些玫瑰花插在街边停着的车后视镜上,插了整整一条街。这是个让人唏嘘不已的情节,唏嘘男嘉宾曾经的处境,更唏嘘在这样艰难处境下做出的这个有些浪漫色彩的行为,传递一种即便世界对我已如此冷酷,可我依旧留给明天起床的陌生人一朵玫瑰。当大家都在叹息的时候,一位23岁的女嘉宾跳出来问:“我想问男嘉宾为什么一朵玫瑰花都没有卖出去呢,你肯定没有用心去卖,因为只要用心了,肯定可以卖出去啊,我曾经也卖过玫瑰花,然后就全都卖出去了。。。。。。”这通言论当场遭到孟非等人的反驳:“难道很多事情只要用心就能做成么,每个人有每个人擅长的领域,这哥们卖玫瑰花不行,但做餐饮就很成功,他再怎么用心也卖不好玫瑰花。”仔细想想那位女嘉宾的言论背后要传达的事情,我觉得有两点:一则是炫耀自己有过用心卖玫瑰花而成功的经历,表现自己是个聪明的人;一则就是自己得出了“用心就能成功”了,觉得这就是人生无上的哲理了,恨不得马上传达给周围的人:看,我掌握了真理。可现实情况是以她浅薄的人生经历得出的片面道理完全不能说明生活的全部。回到这本书上,作者描写一段就冒出些所谓精妙的金句、哲理、比喻、评论,所有的这些不会让我连连点头,只会觉得就是一些搭配巧妙的字而已,除此之外毫无意义。二、我所理解的小说我心目中好的小说至少需要让人看得下去,而看得下去的背后是小说中的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符合其本身的逻辑处境心理状态等等,小说当然可以描写一些边缘人物,但要注意即便再边缘再特殊的人物其心理活动也符合大众的某一部分心理特征,这样读者才能有代入感,才会觉得人物的所作所为可以理解,才会觉得作者描写的是这个世界。反之加入不能达到这一点,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就跟读者始终隔着一层,甚至会让读者觉得莫名其妙,比如这本书。这本书看到了第五章,看到作者以连环套连环的方式讲故事,上一篇小说中的配角变成下一篇小说中的主角,第一个故事里主角是有个奇葩母亲的搞艺术的大龄文艺剩女,她办画展的助手小女孩必定聪明伶俐到不行,然后她跟个曾经红过至今落魄的文艺男谈过恋爱,感慨真爱在哪里,还有文艺刊物帮上大龄富婆的小青年,蝇营狗苟混日子,混出一身病,去到西藏啥的找名医,还被一个什么总找来一个小姑娘当炮友,那这炮友小姑娘必然人精人精再人精,还有其大学是视野特别牛逼的同学,眼里揉不得沙子,那么这个大学牛逼的同学必定过着与社会格格不入窘迫的生活,拘谨到小孩死了,老婆痴呆,然后就要搞一场婚外恋来证明存在,偏偏一向跪舔他的女实习生反而攀上其他人不搭理他了,其老婆则有一个村里青梅竹马但浑身混子不学无术的初恋,初恋当然隔了这么久就要变成暴发户来跟牛逼同学的老婆搞婚外恋,偏偏这初恋还心里变态了就为报复牛逼同学的老婆把她锁在了酒店床上,然后说回视野特别牛逼的同学要搞婚外情那个女实习生,小时候约炮约出个干爹。。。。oh my god,真是一场奇葩大乱斗,也是作者YY出来的一场盛宴。作者以九个城市为题目,来描写发生在九个城市的故事,仿佛这个故事跟这个城市的底色意蕴相符合,听着是一个精妙的设计,可我感觉把这些城市随意调换,或者换成张家屯、李家沟、我们村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结构语言之于故事,就像装宝石的盒子与宝石,重要的永远是宝石,质朴的盒子不影响宝石的华丽,华丽的盒子反而更显得盒子中的石头可笑。看到第五章,我就看不下去了,一个原因是这些人物有个共同点,全部都压抑阴暗自私,即便是母女之间也毫无温情可言,这是一个多么丑陋的世界。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物离我们太遥远了,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子的,人们活着也许窘迫、混日子、暗无天日,但也有温情、温暖、激情,相平衡才是我们生活的真相。所以,与其急着技巧高超地描写生活,不如先体验生活。

每座城市都有爱情来过的痕迹

作者蒋方舟于我而言一点都不陌生,在那个有着历史底蕴的家乡古城襄阳,她成为了一种标签和骄傲。真正读她文字的机会却并不多,在我的认知里,她大概就是那种才华出众、年少有成的学霸少女。很早以前,看过她一些笔风犀利的批判性文字,超越她年龄的思维和想法会让我不自觉敬她三分。而在这本处女小说作品里,便能捕捉到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细腻字节和场景。大抵写爱情的时候,她的内心也变得柔软和敏感一些。九座城市,九段爱情故事,而每一段新的场景里都有一个与上一段故事重叠的人物。书中的情节设置有些复杂,一些细节的描写还是让人比较喜欢。年轻的姜夕在初恋不支持自己的绘画梦后断然离开选择比自己大很多的知名画家,哪怕后来受伤害两人陌路重又相遇,姜夕仍然放弃与之订婚的乔意,和彼时已然是老人的林满一起逃离。不去评价这样的爱情是否纯粹和伟大,只是故事里的“她像回到了中学的下午,逃了体育课,坐在洒满阳光又空无一人的教室里,趴在手臂上假寐,听到腕表上秒表的声音,未来连接着过去,时间像是在那个瞬间穿越了。她看着画册,猛地抬头时不小心撞到林满的手掌,原来她坐在了一片暴晒的阳光下,他很自然地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掌去挡她额前的光······”读来真是有一种温暖的小幸福。这样的描写在书里有很多,平实而又简单,所以才觉得细腻和真实。唐鹏出乎意料的忠诚守住了一个家庭的完整,而本打算和情人私奔的柯宏志却不知道所住房间的隔壁闹出的声响是自己的妻子和她的初恋。有时候面对生活的苛责,会选择逃离,比如朱晓光;而在看淡了一些执着之后,能接受生活本真的模样继续面对,比如叶莺······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残疾人田福福和丁吉花的故事,写法比较巧妙和特殊,传递的价值观和真实性也直接。故事的开头便以一个死去之人的口吻叙述,颇有灵魂出窍的意味。田福福死去,可他并不知道杀手是谁,直到故事最后读者才看到真相。他在死的时候回顾往生,幻想平日里的场景。在他的回忆里我才明白她的妻子不顾世俗和生活的艰辛选择跟他在一起,但是在励志演说成名之后,一切渐渐变了味道。想想现实生活里多少夫妻在困境里相濡以沫而物质改善之后心却慢慢疏远,所谓只能共苦不能同甘。每一座城市都在发生属于它的故事,无论是留下还是逃离,寻找还是守护,至少在记忆里会有存在过的痕迹。

故事里的故事

有首歌叫《故事里的故事》这样唱: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蒋方舟新作《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写的就是事中事。九个独立篇章的故事,人物关系却紧紧相连,上篇文中不经意出现的人物,可能就是下个故事的主角。所有的组合在一起,好像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圆圈,圆圈向前滚动,里边的人和事谁都逃不离,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即起点。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就好像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事先注定一般。一个故事在发生之前,所有的结局早已可以预料。一座因铜矿而兴起的城市,城中人所有的生活必围绕着这个铜矿而展开。姜夕就长在这样的一个城市中,自小她的生活就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的生活的世界,一个是自己的画中世界。毕业、工作,画画这个爱好被搁浅,第一个恋人唐鹏鼓励她重拾画笔,林满则是助姜夕成名的主要人物。姜夕名气越来越大,林满逐渐走下坡路,伤害姜夕直至她离开。姜夕说:一个女人和艺术家恋爱过,便很难再和普通人相爱。姜夕在三十八岁的年纪和作家乔意订婚,在台湾开办个人画展,林满出现,姜夕牵着林满的手说一起去天涯海角。柯宏志,唐鹏眼中的天才。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儿子毛豆被送回老家上小学,继而发生意外去世。柯宏志的妻子沉湎过去无法走出来,留着毛豆的衣服,每日闻儿子曾经的味道;柯宏志就想把衣服扔了,早点开始新的生活。柯宏志、樊怡,日复一日的沉默和伤害,柯宏志出轨同事朱晓阳,樊怡寻找初恋强子。他们共同去三亚,开始一场逃亡之旅。朱晓阳并未想过和柯宏志真的在一起,柯宏志回家烧了那封诀别信。樊怡以为强子是真爱,在三亚收到的不过是一份侮辱。唐鹏、叶莺、朱晓光等,他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扮演角色,又主演的自己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蒋方舟也不愧是天才作家,九个故事相互独立,人物相连,讲述爱情里的绝望、生活的逃离,故事的发生不可预知,但故事的结尾出现后,你一定会不意外,因为一切早就注定了。

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了开头,一路披荆斩棘,疯狂奔跑,我们只是自己故事的主人公,他人故事的过路人。有些人,有些事,若没有一个契机,不会知道原来彼此早该认识。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原来他也过得如此坎坷,原来他与她早就认识,原来的原来,就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故事。第一次读蒋方舟的文章,是在高中的时候。她的文字清新、简单,小小的故事里那小小的温暖总会打动当时苦逼学习的我。而这本《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是蒋方舟的首部小说集,文字已经成熟了很多,只是我让我意外的是,她写的这本书,每个故事的主人公基本是三十岁以上的,且掺杂各种复杂的婚外情关系。书中的故事,环环相扣,每个故事之间也许没有必然的联系,看似只是简单的认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恰好认识了下个故事的主人公而已。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世界的人,就算没有必然要相遇,也许通过一个人就能洞悉了其他人的故事。你认识他,他认识她,她又认识你。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故事看到最后,作者给读者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刘巍要去美国找的这个女生,到底是书中的谁呢?人与人之间的纠缠不清、分分合合都是在所难免的。和自己生活了多年的人,并非是最爱的人。他们只是习惯了对方的存在,为了生活而继续。比如,樊怡和柯宏志的爱情,樊怡在儿子毛豆死后,开始沉湎在过去,她甚至觉得她爱的人不是丈夫柯宏志,而是小时候恋过的强哥。柯宏志也在毛豆死后,厌烦妻子樊怡,出现了婚外情,他认为朱晓阳才是真爱。他甚至在家里留了一封离开的信,就去了三亚找朱晓阳。只是朱晓阳觉得现在这样就好,没必要私奔,离开现在的生活。柯宏志回到家中,发现留下的信封还未开封,他一把火烧了那封信,他知道他要继续这么生活下去。强哥也和樊怡闹翻了,当初抛弃强哥的是樊怡,所以他们如今的关系也不过是一场戏。故事绕来绕去,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如果说柯宏志和樊怡之间没有爱过,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曾经为了对方做过那么多的傻事,只是后来觉得生活太过平淡,变了模样。在爱情里没有对错,好像成了大部分出轨的人的座右铭。也许的确如此,可为何在生活开始变好的时候,连人心也开始变了呢?叶莺是一位美丽、又气质的音乐老师,和已婚男士王帅,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王帅这一人物,真的不是很喜欢,有点自以为是。总觉得叶莺和他在一起,真是糟蹋了叶莺。叶莺的名声被王帅的妻子毁掉的时候,被迫辞职。她去了她最想去的地方,遇见了那个朝思暮想的人。只是那人早已不认得她。原来,单恋的只是她自己。她卖掉了当初那个男的送他的蓝宝石,回到了原本生活的地方。无论是姜夕、林满、乔意、唐鹏、晓光,还是其他人,他们的故事依然还在继续,也许结局并非美好,但他们努力的活着。PS: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或24685251@qq.com联系笔者。

从青涩到成熟

第一次看蒋方舟的书 有意料之中的惊喜每一篇故事都各有特点喜欢每一篇的立意 每一篇的城市出发点 人与人都串联起来 所以 故事的结局才会写在前头伊瓜苏 海蓝宝是最喜欢的一篇 叶莺百般曲折回到原点 肯定一个眼神 卖去蓝宝石 重新开始不言而喻的结局 看来 是你的风格短篇小说集是最容易让人疲倦的类型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觉得每一篇小说都在讲一个内容 毫无新意可喜的是 蒋方舟用自己的方式 从不同角度 交织不同的文化 呈现9个结局继续写下去 而我也会追随下去 加油 第一女生

该说的话早已写在了开头

该说的话早已写在了开头“盗版的吗?”我久久地翻着书页,寻觅一丝让我认为是盗版的痕迹,终究没有找到。或许是期望过高,或许是故事并不精彩,读下来没有太多的触动。本人是一个书盲,并没有多少阅读经历,从自己的阅读感悟谈谈对该书的评价。首先,像感谢《别相信任何人》的沃森一样,感谢蒋方舟。这个故事明明可以写的很长,适度的结束或许是个明智之举。六度分割理论认为,一个人倘若想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通过五个人。无论你走了多远的路,无论经历了多少的人,一样可以返回来。因此,这类题材的书中间部分是没有尽头的。如蒋所吹嘘的那样新颖,我没有看出来,这样故事安排的作品并非首创。简单的说,无非是一群“路人与路人”的故事。斯蒂芬金(《肖生克的救赎》编剧)的《撒冷镇》可以算是其中一个(胆小误入,吸血鬼题材)。故事从平静环境下的小镇各个人物生活片段开始,前奏缓慢,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开始聚集,向高潮涌去。就如同聆听一首歌,前奏舒缓,高潮迭起,引入更高巅峰。如果有人想看蒋这本书,我更愿意推荐莫迪亚诺的《青春咖啡屋》:咖啡厅聚集了一批“闲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故事。由于一个线索,所有人走上了同一条船。不仅在故事的安排上更胜一筹,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的沉淀。我为什么无感呢?首先,我对文字的要求可以说是“处女座”。第2页“嘴唇嘬出亲吻的姿态,再缓缓的打开双唇,音节从中倾泻而出……”207页描写《微笑之国》“王子的妹妹则爱上了跟随丽莎来的奥地利军官,最后,军官和千金小姐(丽莎)一起返回了奥地利。”这语言上的问题,只要阅读就能明显的觉察出来。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是一两处。在笔者看来,一个作家首先要修炼文笔,文笔不行,有故事也是徒劳。其次,这样的题材有着很多的写作优势,也有着很多局限。笔者看来,衡量此类小说的两个标准,一是文章人物卷入度,曰精简性,一是时间跨度,曰紧凑性。从精简上看,文章中所提到的人物是否对表达主旨有作用,是否提到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故事的发展。故事从一开始顺着一条线走了下去,姜夕——唐鹏——朱晓阳——朱晓光——叶莺——唐瑶——井上忍——乔意——姜夕,故事有起点有结局可见作者精心设计过。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读到叶莺与唐瑶以及叶莺的情人王帅与田福福的地方,整个情节被打乱。有人会狡辩,作者想让故事圆满,那么请问开始的红发女秘书,乔意的恋人,刘巍的女客人以及科夫为何不介绍。因此在这一个地方的处理上存在问题,猜想作者仅仅是想展现不同的爱情结局。因此,使得整个故事显得并不紧凑。在这方面的处理上,明显赶不上《青春咖啡屋》,不仅《青》中的每个人的部分用第一人称叙述,给人恍然大悟的感觉,而且情节上没有太多挑剔的地方。从时间的跨度来看,《故》把时间战线拉得太长,有种写人物传记的嫌疑,并且一些人物的过场真的属于过眼云烟型的。最后,我们怀着怎样的心情读一本书呢?笔者认为,好的作品不外乎有二。其一,它同读者的生活经历类似,但高度的抽离出来,高度审视,共鸣是这类作品明显的体现;其二,它是全新的,读者觉得新奇,长见识。因此,一部作品的成功真的很难,也许正是这样,奥威尔才会感慨,写作就像害了一场大病吧。这部作品的定位应当属于第一种,但在《故》里,我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却觉得难以靠近,距离太远,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我们的生活可以比喻成一个故事,真假美猴王傻傻分不清,他们打到了观音菩萨身旁,观音傻傻分不清,他们之后找如来。然而,作者提供了不同的结局,为什么观音不把两个紧箍咒换过来,咒语念出假猴子。因此,作品并没有想象中的要好,但是读下来也有一些收获。最后,用一个故事结束这个类似爱情故事的书评。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麦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黄的麦穗回来,但是你只能拿一株。”

原来生活就这样在继续

有些人,随着生活的继续,褪去了曾经的锋芒,慢慢变得淡然和沉寂。就好像这本书中,所有人都不再是青葱少年,所有人都必须承担起生活。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怦然心动的人,就好像年轻的叶莺在异国他乡爱上一双碧蓝的眼睛。无所谓言语的交汇,无所谓国度的牵绊,这一个人只留在心里,不会老去,不会枯萎。可是,你却会变了模样,变成连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水乳交融的人,就好像年轻的姜夕在林满打造的安乐窝里不分白昼黑夜地创作。只有这个人知道你的远大前程,也只有这个人无法容忍你拥抱远大前程。可是,你煽动着丰满的羽翼,最终成就了一场令他骄傲却又疼痛的离别。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唤醒真心的人,就好像年轻的唐鹏在医治顽疾的远方遭遇了一场未曾开始旋即结束的男欢女爱。没有了猎奇的激动,也丧失主动的勇气,在一刹那之间看清了自己的归途。你终究选择了熟悉的这个人,选择修理漏水的水龙头。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不畏苦难的人,就好像年轻的丁吉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没有腿的田福福。哪怕你在街头给陌生人擦鞋,也有从不远处传来的爱人的歌声。哪怕辗转了几十个城市,也有人在漫漫的长夜陪你入眠。可是,伴随成功而来的却可能不是幸福,而是生死两相离。可是,人慢慢地成熟,慢慢地学会了接纳与忍受。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逃离,就好像柯宏志远走了三亚。面对越来越沉默的妻子,面对越来越空旷的婚姻,这一次逃离让他重拾年轻时的冲动,却不过是用一次激情面对衰老的自己。隔壁传来的嘶叫与哭泣,可能是你一生都不愿面对的真相。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欢喜,就好像朱晓光的妈妈又一次步入婚姻的殿堂。曾经充满病症的房间粉刷一新,一次楼下的偶遇让人重新点亮了生活。可是一个看起来稳重的中年男人并不一定永远彬彬有礼,他很可能是某个中学生手机中的猥琐大叔。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胡闹,就好像唐瑶带着拯民奔赴维也纳,在昔日的同事面前撒泼。这一次倾尽了金钱和颜面,依旧没有换来儿子的登台。可是盘出去的“维也纳风情”湘菜馆并不意味着一切告一段落,打开衣柜看到儿子同另一个男人的裸照,才是紧接而来的重击。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悔恨,就好像乔意在温泉的蒸气中追忆了那个似水的姑娘。年少时从未束缚自己的爱情,任由它飞跑。可是回忆之中的翩翩风度都已化作腰腹上的肥厚的脂肪,那个慕名而来的少女,却也在扇出重重的一记耳光之后,充满嘲笑。人啊,幸好还会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残存一丝勇气与执着。就好像盲眼的刘巍,凭借对一丝香气的依恋,远赴美国。

她承认她不曾历经沧桑——读《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蒋方舟的这部短篇小说集,共包含九个故事,它们虽可视作独立的篇目,但相邻的两个故事之间又首尾勾连,互有瓜葛。从一至九,这些故事像依次扣结在一起的小环。末篇《香气》与首篇《自画像》之间形成的呼应关系,又让整部集子由九归一,扣成一个大环。“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作为本书的书名,便是对这种环状叙事结构的描述。与平铺直叙的线性结构相比,蒋方舟施于形式上的这种匠心,是一种更为艺术的手法,它给读者提供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能够产生“陌生化”效果。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手法就是要使对象‘陌生’,要使形式变得困难,以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如果平铺直叙的故事如杯白水,那么这部小说集就像榴莲,对阅读者来说,它能提供更为丰富和强烈的感觉刺激,也会产生更多回香和余味。如果单纯迷惑于这种形式主义的炫技,就对整部小说集给予毫无保留的赞美,那还称不上是一个成熟的读者。片面注重形式的新异,忽略内容表达的优劣,如果不算有眼无珠,也是阅读中关注点的取舍失度。就内容来讲,这部集子中的多数故事都弥漫着落寞伤感的灰色情绪。蒋方舟以明显颓废的笔调,描绘一些她关于“中产阶级的想象”。在爱情中摆波不定的女画家姜夕,丧失幼子哀痛到抑郁的樊怡……整部集子几乎找不到享有幸福的人物,大家都浸泡在眼泪汇聚的苦水之中。但这种悲情的泛滥,往往有失节度,一个不算铁石心肠的读者,恐怕也很难理解那些时不时就要落下的泪水。他们或者“听到‘穷人’两字,眼里都会泛起异样的水光”,或者莫名其妙就“哇”的一声哭出来……于是,过分的煽情变成矫情,放纵的泪点反成槽点。与放纵的眼泪相似,这部小说集也泛滥着性爱。虽然对抗故事中生活的压抑的确需要释放,虽然故事中对性的叙述可能只是只言片语的提点,但如果近乎每一篇故事都要与性不期而遇,那么整部小说集子读下来,也未免腻歪乏味。蒋方舟对性爱叙事的热衷近乎到了“纵欲”的程度,让人联想到书中提及的D.H.劳伦斯小说中“对自己的情欲毫不掩饰的奔放女人”。蒋方舟在这部小说集中所显露的形象,已不是当年写《正在发育》的神童,而是已经发育成熟的女子,她已经熟络SM、基情以及其他,并且还有明显的大叔控倾向。但性成熟只是片面的成熟。“世事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故事中过于泛滥的悲伤和欲望,或因作者生活经历的缺乏,而疏于对世故人情的体会。所以不能有效把握人物情绪释放的量度,让他们过分沉溺在自我的悲伤与欲望中,得不到升华,所以整部小说的精神向度大多偏向于消极。蒋方舟在完成这部小说之后接受访谈时,也提到写这部小说集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活经验太少, “这本书的写作掏空了我之前所有的人生经验。”正如她上一部杂文集的名字一样——“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蒋方舟虽然坦承生活经验的缺乏,但从这部小说集中却折射出她间接经验的丰富。蒋方舟丰富的间接经验无疑来自她丰富的阅读,她善于从前辈大师那里汲取精神的营养。这部小说集中的《爸爸》是唯一让我眼睛潮润过的故事,蒋方舟将《变形记》的精神气质内化在这篇作品中,她从卡夫卡那里只学得一招半式,便立刻有了文坛高手的模样。其他如《腿》以死人身份为叙述视角的魔幻色彩,《香气》中关于推拿师傅的精彩描述,也能读出一些名家大师的影子,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佳作。在这些作品中,蒋方舟以丰富的阅读经验催化她稍显贫弱的生活经验,一样能够放出异彩。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以及阅读的更加丰富,凭借蒋方舟杰出的天赋,她一定能够写出在精神上更加成熟的好作品。

故事的开头早已沉默了结局

蒋方舟给我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清俊少女梳着马尾辫的模样,偶尔瞥见的新闻脱离不了“天才少女”四个字,散文时而是观音手执的静玉瓶,透露出压抑百年的茶叶味道,脱离少男少女对世间的一无所知而探求的欲望,弥漫着古老而宁静的自我气息。《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以连贯线索的方式书写九个故事,通过对主题“逃离”的分流,展示九种人对生活的逃离。仔细阅读,颇有曹雪芹梦游太虚幻境的意味,根据人物性格、生长环境暗示结局。文字拿捏不同以往,不浮躁于表面华丽,讲究层层递进深入骨髓的心灵倾诉。蒋方舟,长大了。作者在创作时难免带入个人感情,或多或少对于人物有一定的批判性或喜爱性。优秀的作家是否就是无个人主义的创作,非也。作品在传达故事的同时,对于读者是自我世界观的新一轮梳理,因而产生不同对于作品的理解。从另一方面来说,作家在填满故事框架时,也要对作品进行适当的留白。如同绘画荷塘月色,了了几笔捻荷花,匆匆几笔勾荷叶,月色不过水中淡淡倒影。蒋方舟在这部小说集中明显有了西方式文学风格,将结局及时掐断,评判留给读者。小说集中主人公繁多,但都相互牵扯着,姜夕逃离寂静、疲惫、庸俗,选择如同殉道者一样悲壮的命运;唐鹏逃离安逸、心虚、感情,选择用背叛交换绿度母拯救自己;朱晓光逃离依恋、愧疚、恐惧,选择海水泛起的白色泡沫将离去的痕迹抹得无影无踪……世界混沌将你我如同尼罗河里的泥沙混入大西洋,遥遥无期憧憬未来浮跃而起,孤独、害怕、迷茫。选择逃离,放弃号码牌刻意安排,朝一个方向奔跑。过分粘稠的爱,无法逃离的责任,惶惑无助的相守……痛苦和罪孽一并承受,逃离不过是其中一种方式,摒弃所有,不禁让人长叹一声。如此离去,结局又如何。人,之所以不同,因天生性,后天环境亦有所不同。你的步步生莲,也许是步步惊心,结局被埋藏在初始的位置,消无声息。

故事的结局

从2014年12月4日开始,蒋方舟将携新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在全国高校进行主题为“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巡讲活动。第一站是北京,后续城市包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长沙、深圳、广州等城市,最后将回到北京。讲座具体内容包括蒋方舟个人演讲、青年论坛、新书访谈、互动提问等六个环节。蒋方舟以“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为主题进行演讲,阐释她在新的人生阶段时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并且对话非典型成功青年,分享他们的故事和选择。[1]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其实包含了9个短篇故事,但每个故事是相互有联系的,前一个故事的配角是下一个故事的主角。作者表示,自己还没把它当作一个长篇在处理,还是想写一个短篇集,但其中每个人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所以并没有一个单独的主角。[2]

《第一女生》之后仍是“第一女生”

书名《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不知道为啥算不上喜欢这个书名,上一个书名《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还要更好些,至少带有些聂鲁达的气质,还有一种表面上的服软,实则的宣战。现在有很多文艺女作家(或文艺作家)喜欢把书名起得格外长。希望方舟不要落了这个窠臼。“9种逃离,又回到最初的地方”这算不算是本书的一个剧透?我一直都算很喜欢蒋方舟,比她小个几岁,从她小时候就读她的书,一起长大,一起经历品鉴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升,看到她的成长蜕变。蒋方舟阅读量很大,而且她是实实在在的在阅读体悟。她一直想摆脱年少成名的标签,这让她格外努力,如果你真的好好读读她这几年的文字、翻翻她的微博、看看她《新周刊》里的文章,你就知道,现在的她真的不一样了。真的比有些矫揉造作故作高深的青年作家作者强太多了。方舟谈到这部小说时说:“这本书的写作让我掏空了之前人生所有的体验和经历。”我很感动,感动这份毫无保留,我也感激她作为一个作者的这份努力。回来谈这部小说,先分篇谈,再谈对整部集子的感触。《台北·自画像》或许是因为从很早就开始审视或审判童年,蒋方舟对童年的描写格外让人惊心动魄。她十分直白坦诚,对童年的表达甚至会有些残忍坚决。这篇小说中有一段全家人吃鱼的描写,让人看得心惊肉跳。蒋方舟文字中的“母亲”形象,也一直都是值得推敲品味的,苦涩的,具有真实感的展现方式。仅我个人之见,除去乔意的两个人物里,比起对林满的描写,我更喜欢唐鹏的部分。但蒋方舟对林满的把握是正确的,这种不畏惧展现丑陋部分、揭开疮疤的正确,更多时候,是我们这些对青春优质年轻男子仍抱有幻想的女孩子们拒绝去接受的。而在小说中,方舟却操纵她笔下的女主角接受了这些。这是她的成熟。小说的女主角姜夕,虽然我未必赞同她的有些选择,也没有她的有些经历、优点、特质,但我喜欢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坦诚,坚强,有决心,有天赋,对身边的一些事情有敏感,但也具备相应的判断力。同时不失女性的柔情。我喜欢方舟的小说文笔,算得上老练,不矫情,说几句故事,又能不露痕迹地跳脱出来。我喜欢这篇故事的架构,也欣赏方舟在这篇小说中,不费多少笔墨就立起来的东西。但有些不喜欢结尾,结尾太过仓促,仿佛可以要去贴近“逃离”后的“回归”。整篇东西有些地方显得薄了,可以更细一点。《拉萨·绿度母》看到第二篇意识到蒋方舟或许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在第一篇小说里出现最后无疾而终的“唐鹏”这条线又出现了。这篇小说以唐鹏的视角来写,也许是因为性别不同吧,笔下的这个唐鹏十分具有女性眼里男性的虚无感,和上一篇姜夕比起来不够实。做POV的唐鹏也没有上一篇中那么可爱了,他也老啦,衰老让人气息腐败。语言还是一如既往地有闪光点。但这次的“城市”概念拉萨相比上一篇的台北,尽管奔赴目的和动机新颖,但安排有些刻意,拉萨现如今也是一个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极易留俗的地方了。情节的设置有些地方感觉像上世纪的小小说。但结尾结的比上一篇好。我不知道方舟本身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儿,对年轻女孩儿这个群体是怎么看的。方舟说这本小说写的不是青春而是中年人,读完两篇后感觉,第一篇里的红发女孩儿和第二篇里的盼盼非常相似,相似的气质性格,对故事起着相似的作用,这样的角色是一种怎样的设置?《三亚·手铐》本篇中的主人公柯宏志是上一篇唐鹏的好友。在上一篇中写的有关于他和南方谈话的部分,非常动人。这种人物的勾连很动人。上一篇小说中你觉得他仿佛是对生活满足的、不知凄苦、置身事外的,不是吗?但读了这篇,说得俗点你懂了什么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得不俗点你简直看见了现代孤离悲苦的众生相。这篇里有关于樊怡的前半部分格外动人,作为母亲。而她的名字,还让人忍不住地想到繁漪,都是神经质的可怜女人啊。这篇中的朱晓阳,算是我上文中提到的一脉相承的角色。情节颇有戏剧性。说白了这不是传统意义是的小说,它就是生活本身。但小说亦是生活本身,所以它又是小说。不惊天动地、没有寻死觅活,但看得让人挺直了脊背,心惊胆战。《青岛·爸爸》这篇里的朱晓光是上一篇朱晓阳的妹妹。晓阳这个名字很常见,但晓光这个名字却有味道了不少。也许因为这篇的pov更为年轻,尽管也仍符合方舟“表现中年人生活”的主题,但是多了不少青春气息,少女的心态刻画得也非常细腻。“娃哈哈”和“海龟”的部分非常感人心酸,看得落下泪来。这篇写的有些部分稚嫩俗套,但亮点是格外明显的。而且很感人。有一个关于酒席上小米粥里的海参仿佛仍活着的那个比方简直太动人了,我爱吃那道菜,我也喜欢那篇比喻。结尾让我想到王小波的“绿毛水怪”。那种空旷感。我最近在读好几本短篇集子,同时,每天每本读一篇。读托宾的一本集子后,我意识到一点。我觉得方舟的小说文笔太精炼(或太简练)是因为她没有余笔,她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想着要表达什么,每一句话都有目的、都意有所指。但真正的更优秀的短篇小说不会这么满,留点余地给细节,给那些虽说不单看不知道在表达什么但放在文中觉得很合适的部分,我觉得会是一种更好的做法。当然这样的处理也很难,方舟绝对有时间不断磨练。《伊瓜苏·海蓝宝》这篇不算特别喜欢。主人公是前一篇朱晓光的音乐老师叶莺。让我想到王彩玲,但叶莺又不如王彩玲值得同情。她渴望一些东西,但又没有承受这些东西的觉悟和灵气,让人想到松子。松子“被嫌弃”,尽管最后我为她流泪,但我并无法做到同情她。在目前看到的故事里,这个故事最超现实吧。故事的最后说“她想到好多人都曾经对她说,会永远爱她,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这句话很动人,但也很让人难过。比起从未有人爱过,至少被人爱过本该是好的,不管别人爱的是不是只是你青春欢笑时的容貌,但她却被这些爱害了一辈子。所以女人并不能只是女人,女人要有能力,不能依附,永远不能依附。《武威·腿》我之前说过上一篇是最超现实的是吧?好,那现在可以改一改了,还是这篇最超现实。这个设计并不新颖,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无比动人。田福福这个人物,目前还没看出和前面人物的关联,但真是一个可爱的角色。作者对田福福的老婆有几段不同的外貌描写,都写得很精彩。上一辈人的形象(丁吉花的母亲,田福福的祖父和母亲)也都被描写得非常精彩。终于出现关联了,是前一篇中和叶莺有关系的王帅。而故事的悬疑程度,有些超出人的料想。《维也纳·衣柜》我同时读着两本短篇小说集子。读这篇的前一个晚上我读的刚好是托宾另一本集子里一个相同题材的故事《采珠人》。把托宾的那篇和这篇对照来看。托宾看上去有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爱尔兰甚至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从容,让我想到《死亡诗社》中的男校,不,更早,早到《模仿游戏》中那样。而方舟的小说,却时时不忘牵进现实,剖析心理,要把这时代赋予的分秒都刻到骨血里。这篇小说也很有意思。名为“维也纳风情”的餐馆,是《腿》中丁吉花遇到田福福之前待的餐馆,而老板娘“母亲”唐瑶,在《海蓝宝》里和叶莺也有着一段往事的关联。“男性同性恋”,蒋方舟在小说总会试图去解释人物的心理,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充满着困惑、质疑,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探索才能弄清楚。而在托宾看来,这种心理是不用去解释的,他笔下的人物都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两人在处理时的这种区别是两人阅历的差距,是文化形式的差别,也是两人笔下的这个群体在两个不同国家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的写照。这篇小说中除了拯民和科夫的感情外,还有拯民学琴的童年阴影,维也纳梦想,我觉得这部分处理得更好。我一直觉得小提琴是一种蕴藏着复杂情绪的乐器,从小看陈凯歌《和你在一起》,还有后来的一系列励志广告,这种并不经得起推敲,但却油然而生的“多少孩子渴望通过这个乐器改变命运”的感觉。特别是母子去维也纳的那一段,在其中也许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能看出自己母亲的影子吧。如果要说实话,我对贫穷本该没有多少特别的感同身受,家庭虽然不算富裕,但好歹也是个小康。但也许是想要的太多、梦太大,我无法直面文艺作品中对贫穷(或是不够富裕)的那种真实的描写。每当这时候,内心就深切地浮起“今后不要贫穷、不要事事节省”的愿望。这也是一直激励我隔一段时间就把自己打醒做一会儿现充的原因。《轻井泽·温泉》故事进行到现在,一切越来越熟稔。“起承转合”这一切在慢慢合拢。乔意又出现了,故事最初的乔意。而井上忍就是上一篇《维也纳》中的日本小女孩。这篇里提到了某个事件。似乎是我看中国的当代小说里唯一提到这件事的一次。没有明说,却用后边的一部《秦俑》上映把这个信息描浓了。有趣的是,在网上查到的《秦俑》上映日期是1990.4.12,刚好位于小说中提到的移民政策截止日期1990.4.11的后一天。不知道是其中有差错,还是整一个营造起了恰如其分的穿越之感?如果说我越来越能理解一些事情了,燥热的,表象的,关于夏天的,漫长的融化在记忆里又牢牢凝固起来的一些东西,只能说这一切都是情绪、情绪,无数人的无数种情绪。谁又能保证绝对的清醒,谁又能说自己从未被欺骗?《美国·香气》最短的一篇,有关气味。一切都合拢了。最开始的故事每个都要非常工整,要有逃离,要有回归。到最后三四篇的时候,一切都在交汇,结尾的时候也不必特别提出,人们又如何的回归了生活的正轨。这一篇的结尾简直像是一个开放的冒险。林满最后和姜夕如何了呢,死亡的气息在他的身体上继续扩散还是就此消绝了呢?我们的国家,是神奇而又特殊的国家,我们的国民,是神奇而又特殊的国民。这样的国家似乎本不是短篇小说适宜生长的天然土壤(原本我一直如此认为)。但我想一切都值得等待,不管交付给谁来完成。我想我们永远不该用外国的短篇小说来要求这个国家的短篇小说。不一样。我们可以不那么优游地以自己的方式丰厚着。这个时代的这个国家需要有短篇小说来铭记。感谢这本精彩的故事。是很优秀的小说的集子,看得出方舟这几年在小说上下的功夫。希望她继续好好写作,我也会永远做一个积极的读者。↖(^ω^)↗加油最后在说一句吹毛求疵的。书装订订的太多了,看的时候有点翻不开,虽然也算是一种“不释卷”但有点儿看的不舒服。(这和小蒋没啥关系刚拿到书的时候书有很新的气味,快读完的时候,不知道是淡了还是习惯了,那种味道已经几乎闻不到了。这样也好,至此,这本书似乎已经彻底属于我了。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有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有感蒋方舟说,“整个现在是有一种压抑,但这和工作没有太大关系,还是在于对媒体大的环境甚至包括大的文化环境,都会有一种无力感,不知道能做什么或者做什么有效、有意义。”其实书中“逃离”的人中,也有蒋方舟自己。她说,因为自己同样呆在媒体这个大环境里,是不可能假装不去关注或不去讨论这样的问题。“当你发现自己哪也逃不了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其实这也和小说里面的氛围是契合的。”“我最想写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写这个当代社会群体现象。”沉寂一段时间后,12月初,蒋方舟带着自己即将完成的新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开始在全国多所大学巡讲。18日晚,蒋方舟来到华南师范大学,与听众分享自己对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中生活着的青年群体的思考。“我是个比较慢的人,其实应该拿着新书再来,现在还有一个故事没写完。”活动上,蒋方舟介绍,新书将由9个环环相扣的短篇故事构成,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出版。笔者读了这本书三遍,一遍都有不同的感触,太好了,绝对是一本好书,值得细细品读。的确如此。笔者另外买了一本送给我的好朋友,结果反响非常强烈,我们对故事有了共鸣,的确是好书!

在你故事里的别人,在别人故事里的你

蒋方舟这个名字,最早让我读到应该是在高中的时候。不太能记得当初读到了哪些信息,大概记得那是一本薄薄的杂志,杂志里用了很长的一个篇幅在讲这个天才作家,讲她小时候是如何开始写文章,9岁写出的《打开天窗》被湖南省教委定位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杂志里讲了她并不像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而是特别投入的活在她的文字国度里,用文字贯穿着她的青少年时期。这对于年纪和她相仿,15岁还沉浸在各种言情小说的我来说。她给了我一种很大的震撼,惊叹这个天才作家的卓越和天赋。时隔这么多年之后,再次拿起她的作品却是她的第一本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看了南都关于这本书对她的采访,采访里她说的很多,但是还是能感受得到她的那种“天才作家”的桀骜和不逊。整本书虽说是一部小说,却是由9个小故事构成的,每个故事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读,9个故事里面的人物却又是相互关联的,这让我想到了电影镜头的那种时空与地点之间的切换,让你读完一章的时候以为这个故事是结束了,或是喜剧或悲剧的时候,再接下来读的时候关于他或者她,又在另一个故事里以另一个时空呈现在你的眼前,构思的巧妙性可以看得出作家的文字功底和用心。坦白说,当我读到第一个故事的时候,对这本书的期望一下从陆地掉到洼地。故事里描述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未婚女性姜夕,是一个有点名气的画家。文字里用平白直叙的方式讲述着,她是如何从一个只是爱好画画的二十多岁的小女生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在故事里遇见了哪些男人,这些爱情或是平淡、或是激情如浪潮。作者在写各种出场的人物的时候,没有说过谁的生活方式是对的,谁的是错的。它只在故事结局的时候,镜头里的两个人的对话,如果它是以电影的形式呈现给我们。“我们走吧。”“去哪儿?”“天涯海角。”从第一个故事开始,我接下去往后面的故事去读。一度怀疑这是出自一个26岁的女生的笔下。整本书里的人物都已不是二十多岁的年纪了。在我们这个时代,纸醉金迷的《小时代》已经充斥着我们的视线,那个讲述着一群年轻人的传奇经历《后会无期》也遭到年轻人的热捧。蒋方舟,这个80后的天才作家,难道不知道抓住时代和读者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吗?她在采访里也说到了原因,“我不愿过多地考虑读者能感受到了什么,我们要背对观众,你的创作才开始,你不能一直想着观众,因为你要拍的是人,你对人彻底理解了,你就能拍得到,拍得到了他们才会理解。”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这本书里面的每个人物,也许就是你的生活里的某个样子,或者别人的样子:在年轻的时候爱上一个人,青涩腼腆然后经历人生的变数遇见了你认为“对的人”,直到某次擦肩相逢你才勇敢的选择了内心里的声音;和你爱的人在婚后的数年后,突然觉得阳光和时光都静止冰冷,你竭尽所有力气想要逃离,却在逃离后才明白原点不可取代;在你如盛开的花朵一样饱满的年龄里,你陪你爱的人四处流浪甘受苦难,却在名声鹊起之后深情已然不再,形同虚设。我觉得这本书里写的都是类似这样的故事,写着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你和我,写着真实、写着苦楚、也写着最后的回归。这就是蒋方舟的风格。每个人都像流水一样,在生命里静静的流淌着。每个人都是,你故事里的别人,别人故事里的你,结局在开头已经写好。

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心

文/leileely第一次读蒋方舟的书。去年看到她出版了杂文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本书中却写出了爱情和人生的沧桑。书读到一半时,感觉自己被书中的悲剧和压抑氛围感染得负能量满满,晚上骑车回宿舍的路上也心不在焉,甚至有点心烦意乱,好几次都差点在拐弯处跟他人撞上。当时心想故事的主人公都充满悲剧色彩,不完整的爱情,不完整的家庭,不完整的童年……生活中会有这么多悲剧和不完整吗?带着一丝压抑和一些怀疑,读完了后面的故事。读完九个故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出笔和纸,将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画出来。其实在读的过程中,也慢慢感觉到,这九个看似独立的故事,主人公之间都互有联系。这联系不仅仅局限在社会关系层面,也体现在对彼此的人生都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无法忽视的影响。“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可以是宿命论的另一种解读,我却更愿相信是因果关系的必然。在婚礼前夕,乔意应该想不到未婚妻姜夕会一去不复返。那是因为她遇到了当年给她鼓励和疼爱的林满,而这些却是初恋唐鹏和未婚夫乔意给不了的。人们不止是善于记住生活中的苦与痛,对那些闪光的年华,以及让自己闪光的人,同样刻骨铭心。让乔意更想不到的恐怕是还会遇上让自己二十多年都未能放下的恋人的女儿井上忍吧。井上忍认为乔意无法明白他对她母亲的伤害,可是又有谁能理解乔意的无奈和辛酸呢?注定要被历史和命运分开的两人,如果已经知道结局还会选择相爱吗?唐鹏的师兄柯宏志算是特立独行的少数派“天才”,但是也难逃命运的劫难。如果他们的孩子毛豆没有死,柯宏志是不是就不会跟实习女记者搞婚外情,抛弃妻子却最终被情人拒绝?樊怡是不是就不会找当年的初恋发泄自己的压抑,最后却被羞辱?他们都想逃离,逃离那压抑到令人窒息的生活,最终却发现只是“对真空下的窒息做无望的对抗”,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心。我想音乐老师叶莺并不是真的爱王帅,爱的只是他每次掏出的那一叠红票子。但可以确信的是王帅只把她当作一个玩物。当读完年幼的叶莺穷得所有的钱都只够算命,最终只能无能为力的等待父亲死去后,我才明白这是一个多么需要钱来给自己安全感的女人。所以在她想结束生命的时候,她还念念不忘十六岁那年被亲吻的场景——伊瓜苏瀑布。当她带着那串海蓝色宝石回到伊瓜苏后,她才明白早已物是人非,她再也不可能回到当年的自己,也不可能得到当年的疼爱,能爱她的人不是王帅,不是钱,也不是记忆中的那双蓝眼睛,而只能是她自己。因此她打算卖掉宝石,活下去。这是整个小说集中为数不多的让人看到希望的结局。上面只选取了小说集中的几个故事。故事中看到的只是结果,看不到的是原因。在大街上看到的只是行色匆匆的面孔,看不到的却是面孔后的人生和缘由。其实每张面孔,都有专属的故事和命运。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抗争,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也许最后还是发现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心,但不尝试又怎能知道自己命运的手掌在哪里,掌心有多大呢?

人,命运

第一次阅读蒋方舟的时候,还是她那本沧桑书,一个要与童年告别的人写下的记录,从那些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她的才气和元气。到了这本《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的小说集的时候,她已经知道怎么更好的处理文字,如何将一本小说写得成为一篇篇有味的散文。或许马奎斯的《百年孤独》的人物关系表看起来会让人重新审读一次《百年孤独》,蒋方舟的这本小说集同样会带给我们这样的感觉,至少对于我而言如此。每一个故事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一个故事都有其主线,衔接一起来又有着一个核心主线,这样的小说已经在畅销小说榜中看不到太多了。与更多的鸡汤相比,蒋方舟更加将文字深刻地渗入了每一个人的世界,不是那些激励人心的正面故事,也不是感动人生的悲惨故事,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情感的追选,面对生活的真实的故事。虚构的故事,却要比那些标榜身边的故事的人所写的故事要真实,那些虚构的人物却要比那些说着睿智语言的人要来得有血有肉。似乎缘分与命运是这本书要探讨的东西,但是,在它们之间,有着一种叫做人性的贪恋。这是一本将视角放在城市之中的个体之下的小说集。每一个个体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存在,他们的性格似乎各异,比如貌似天真和正义的柯宏志和记得遥远年代一起看瀑布的男人的叶莺。他们似乎没有什么样的共同点,然而,他们都是在命运和潮流之中需要寻求自己的生活和价值的人。中国的严肃小说一度被阎连科,莫言等人为代表的乡土小说所占据,城市小说一直都没有能够在严肃小说中找到自己的地位,而蒋方舟通过这样一种个体的寻求和命运给了城市小说一种新的方式来探讨书写,是乡土文学的延续,也是对乡土文学的破立。正如书名所言,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本书的每一个故事有着它的开头与结尾,似乎在宣示一种命运的无法左右,而在这个命运之下,它引导着一个故事的开始和结束。然而,当正一本书集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整一本书都是在说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关于追寻和命运的故事。名字的相同让我们联想故事的相互衔接,而故事内在线索的相似则已然让整一本小说融为一体。小说的精髓在故事的冲突的进展和故事线索的延伸,而处理这一点上面,不管结果写在开头与结尾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和希腊神话的故事一样,遵循了一个必然的规则:诸神之上是命运。就在这一点上,故事被作者牢牢掌控,因此,故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而且线索不会被人物故事的分割而切断。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小说集,也同样是一本让我们审视个体与命运追求的小说集。有些时候,除了故事的有趣和感人,我们需要另一种故事,那种故事看起来有点远,却又那么近,近得让我们看见人的内心的每一次跳动。

所有逃离终究逃不过自己

所有逃离终究逃不过自己读《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文/宇过天晴对于蒋方舟并不陌生,是位很有才的才女,不过倒是第一次看她的书,这本《故事的结局早已写是开头》讲述了九个主人公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互相交错,看似不相干却又有一定的交集。平常的小说一般会有一个贯穿故事始终的主要人物和主要线索,拿到蒋方舟这本小说集时,我以为每个故事都是独立的,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线,读下来以后才发现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是身边人故事里的匆匆过客。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领悟。记得还小的时候,电视已经流行起来了,每当看一个新电视节目的时候,总要问问身边看过的人,这里面的男女主角是谁,好像没有了男女主角这戏就没了看点。而我也总是很异想天开,我又是谁生活里的主角?什么时候我也能过一把主角瘾,在光环的照耀下光彩夺目呢?还有,在我观点里,所有的配角都是为主角让路的,主角就是最完美的人物。忽然有一天,妹妹对我说她喜欢某个故事里的一个人物,在我看来这个人有什么特别吗,不是主角的她我很少关注啊。也是因为这次我才关注到主角之外的人,原来他们也很可爱,也有自己的生活和特点。这又让我想起自己之前可笑的想法,说什么谁是谁的主角,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里的主角,所以看到《故事的结局早已写是开头》这本小说集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了共鸣之处。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这话一语双关,从小说的故事结构上看,结尾处的林满在和妻子离婚以后,决定去台湾找正在办画展的姜夕,而故事的一开始也正是林满和姜夕相遇的情节;在人物的故事情节上,他们每个人的结局也是在人生最初的选择上就决定好的,无论如何逃避,如何兜兜转转,最终都回到了起点。故事的主题定位在逃离上,虽然以九个故事为主,九个主要人物都在逃避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不过也可以看出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也有想要逃避的问题。姜夕为了逃离生活和感情,躲在艺术的世界里;唐鹏为了逃避夫妻生活逃到拉萨;柯宏志为了逃离失去儿子以后的痛苦,决定和朱晓阳私奔;朱晓光无法忍受继父的劣行,在妈妈婚礼上逃跑;叶莺为了心心念念的蓝眼镜变卖家产去找他;丁吉花忍受不了母亲的规规框框产生叛逆的想法;唐瑶喜欢林康生却不能在一起,独自抚养拯民长大;乔意为了躲避师生恋带来的影响,独自离开;最后的林满,面临死亡,决定去找姜夕。所有的逃离最终都逃不过自己,在当初做选择的时候也预示了结局。姜夕有过三次恋情,也只有林满能满足她的生活,姜夕是为了躲避生活的现实才画画的,林满恰好能给他构造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唐鹏最终还是回到了老沈身边;柯宏志私奔无果后终于理解了妻子的痛苦;叶莺在找到蓝眼睛后开始明白最爱的人一直都在身边,自己追求的不过是一个泡影;乔意和姜夕一样,都需要一个热情开放的人来唤起对生活的激情,最终乔意还是孤身一人;这个里面还有朱晓阳,从小没有的父亲的支撑,妈妈的颓废迫使她这个姐姐早早承担生活的重任,才让她变得很现实,好在还有理智,没有和柯宏志私奔又回到了妈妈身边。作者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很细致,不过整个过程充斥着外遇、情妇、同志这些内容,让人有点压抑,整本书的语言描写也有种悲伤的调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在现实中都能找到,也有很多人正面临这样的问题。我总认为,一本好书应该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能让读者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又能回归现实面对问题。对于这本书来说,看着书中人物逃避各种问题,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如何解决。不管我们当初由于什么原因而逃避,我们可以逃避一阵,甚至很长时间,可是终究还是逃不过我们自己,最后还是要自己去面对。看看身边的人也发现,有因为人际关系问题频繁跳槽的、也有因为情感问题不敢面对父母的... ...当我们不知道怎么解决的时候就开始逃避,换个环境也好,换种心情也罢,逃到无处可逃的时候还是要乖乖的接受现实。这本小说还是能给读者一点感悟的,看着这么多人物的悲欢离合,兜兜转转,也应该明白一点,逃避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还是要勇敢面对生活的现实问题。

爱情故事从来都不完美

读才女作家蒋方舟的这部小说集,很为她超冷静地叙事艺术所折服。这位1989年出生的青年新锐作家,这部作品里几乎所有的主人公都超过了她的年龄,然而她却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行刻画得入木三分,情感世界的微妙变化,爱情故事的曲折历程,都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九个地点,承载着不同主人公的非同凡响的九个故事,他们生活在各自相对封闭的情感世界,却又互相牵连,互为对照,互为衬托,他们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爱情世界,诠释了一个又一个经历不同却又殊途同归的人生。“如果一个女人,不幸和一个艺术家恋爱过,就很难再和一个普通人在一起了。”“天才型”作家的笔下总是不时地冒出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而姜夕的爱情故事则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释。作家乔意,摄影师唐鹏,画家林满,这些所谓的艺术家都曾走进画家姜夕的爱情世界,曾经沧海难为水,于是姜夕的情感世界再也容不得一名普普通通的人,她生活里需要艺术,情感世界里需要艺术,而维持情感的过程更需要艺术,反复无常、不思进取却又骄傲自负的林满以为彻头彻尾地得到了姜夕的爱情,却差点痛失人生最美好的感情。所幸林满的这个致命缺点,终于在台北姜夕的个人画展上得到改正,姜夕那颗脆弱、漂泊的心此时才找到了最坚实的依托,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也愿意奋不顾身。“岁月像一张大抹布,用力地擦过一张脸,留下的是灰败和油腻。”美丽的伊瓜苏瀑布旁,“蓝眼睛”彻底改变了叶莺的人生,她的人生轨迹在划过了一道辛酸而悲凉的曲线后,再回到这个改变她命运的起点时,已经彻底物是人非。或许,瀑布旁“栗色头发的外国男人”还是当年的“蓝眼睛”,或许根本就是叶莺的一个美好幻想,或许是作家一个美好的心愿,总之,人生不可以重来,能够把握的,唯有现在,还有不可知但可以从现在就需要去调整思路的未来。拯民和科夫之间的恋爱,在今天这个多元的世界已无需争论。但小说却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个故事的发展脉络以及前因后果。维也纳金色大厅旁,拯民的母亲是胜利者,日本女孩儿井上忍是其中的受害者,然而最大的受害者却是拯民,他尚未成熟的心灵不能承受这样的事故,也必然在他脑海里留下终身的阴影。然而,拯民母亲唐瑶的内心世界又是何等的景象呢?最后一篇《美国》让人读了最为感动。盲人按摩师刘巍有着无比灵敏的嗅觉和敏感的神经,当然更有着一颗细腻的心灵。别人用眼睛寻找爱情,他仅用自己灵敏的鼻孔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尽管要远涉重洋,尽管要远赴美国,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这样一颗击破庸常现实的心,这颗心比金子还珍贵,比钻石还稀缺,一个青年作家能为我们营造这样一方美丽的世界,一个如此唯美的人物,从而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我们就有一百个理由为她点赞。完美的爱情在天上,不在人间,更不在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细腻情感的作家笔下,读美女作家小蒋的这部作品,让我的这个认识更加笃定,也让我对生活增添了更多的宽容。

悲剧人物的喜剧生活

——评《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在开始书评内容前,我想说说我眼中的蒋方舟。年少成名,巨大光环加至头顶,这不仅仅意味着荣誉,也意味着重重的责任。她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所有资料,都显示了这个女生在文学上的天赋和努力。可是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她早期的一篇文章,名字忘记了,内容是她和一个女生去看生病的老师,一起买了一些东西。到了医院得知老师已出院,同行的女生却非要她把买东西的钱给她。作为她的首部小说集,这本书讲述了九种逃离,里面全是悲剧人物。从最开始的姜夕到最后的刘巍,每个人都去执着地去追寻自己认为的美丽人生。九种逃离的人物环环相关,一个故事透露着上一个故事的深层联系,从而引出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图。不同职业的人物有着不同的经历,但是他们相同的是全部错失真爱。他们在错失真爱后,在以为正确的道理上去追寻,殊不知被生活重重打了一巴掌,掉入更深的深渊。仿佛是小说,又仿佛是生活。在这现实生活中不也有无名之手把你一步步往前推吗?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这句话就包括了整本书的结局,事物结局的样子也就是它开始的样子。感情也好,生活也罢。姜夕想与林满去天涯海角,作为他初恋的唐鹏在历尽盼盼后才安心与老沈生孩子。叶莺在16岁遇见的蓝眼睛,成为她心中永远的渴望,在历尽离异和小三后,却只得到蓝眼睛的一句“天气不错,瀑布看得很清楚”。“是啊,天气真好。”叶莺说完这句话,在眼泪落下之前立即转身离开,走出了餐厅的大门。生活给了我们困境,我们不甘心,努力去寻找幸福,到头了得到的无异。我们只是在命运之手里面上演了一场喜剧,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孤单。正如封面上说,9中逃离又回到最初的地方,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与孤单作伴。面对感情,面对命运,每一个人都在义无反顾地上演着喜剧故事。我们成为别人口中饭后无聊谈论的主角,说不定添加几句,看起来真笨。可是任何事情到了自己却又开始新的一轮。回到开头,作者从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情况,也不知如何去倾诉。早熟的她面对成长,比平常人更加敏感,甚至有段时间休学在家。好在最后慢慢走了出来,坚持写作,才能让我们今天看到优秀的作品。我们会失去,我们会错过,我们会成长,我们会坚持。不管未来是怎么,它孤单也好,心碎也罢。但是这一刻,就是这一刻,我们想去演一出喜剧生活。就算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我们也很认真去演出属于自己的喜剧生活。

“所有的爱情都是因为鬼魂”

蒋方舟的《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小说集,看似由九个单独分离的故事构成,但人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看前面八篇故事,很多会让人有种压抑,想要逃离的感觉,直到最后一篇收尾的故事出现,再回去反观第一篇故事,让人有一种,噢,原来故事应该是这种基调的认识。这时候,你大概也就明白为什么会叫“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了。作为“天才型”倍受瞩目的作者,蒋方舟这次的小说以“家庭”为主线,正如她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我觉得家庭是最小而且最复杂的社会单位,我一直对家庭特别感兴趣,包括我个人阅读也是这样。”九个故事,多是写爱情的,其中也有母子关系、个人命运和出轨的话题。比起之前大量的出轨主题作品,蒋方舟这次对这部分显然有所克制。可能因她从小基本是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这种经历直接影响了她的写作,甚至是她的择偶观。“我确实喜欢比我大的男朋友,之前的比我大10岁以上。30岁之前结婚会出轨的,还没玩够呢。”这些想法,直接体现在了她的作品上。画家姜夕和摄影记者唐鹏应该算彼此的初恋,那时候天真可爱的唐鹏和深沉的姜夕在同一家杂志社上班,作为社里唯一一对单身青年,他们众望所归的迅速在一起了。后来,在唐鹏的鼓励下,姜夕重拾画笔,继续画画,而也正是因为画画这件事,最终让他们分道扬镳。姜夕认为,唐鹏起初支持她画画是认为那是一件省钱而有情趣陶冶情操的爱好,可她将画画当作事业时,甚至妨碍了他的时间,他便认为这是一件错事了。比起这样的解释,我更喜欢唐鹏的理解,他要的是生活,而她借此是要逃避生活的。“一个人在画家的画中永远不会老去,画家自己却老了。”唐鹏永远留在了姜夕的画中。姜夕从出租房里搬出去后,住进了冷静而温暖,像父亲般慈爱的画家林满为她寻找的房子里。在这里,我不太愿意用二奶、小三来形容她,而更愿意用情人来形容他们的关系。林满比她大很多,对她的帮助很大,她的成功,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女人,不幸和一个艺术家恋爱过,就很难再和一个普通人在一起了。”所以,姜夕可以说,爱上了林满,就很难在爱上别人了。后来出现的未婚夫作家乔意,也似乎是打酱油的角色。事隔多年后,他们的再次相遇,从最后一篇故事来看,其实是林满刻意专门安排回来看她的。她凭着内心的感受,便对他说,“我们走吧。”“天涯海角。”她一直是爱着他的。分手后,唐鹏认识了第二个女朋友老沈,一家时尚杂志市场部的头儿,他们因工作关系认识,然后迅速结婚,感情出现困顿时,唐鹏企图以生小孩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因怀上第一个小孩不知道,吃了感冒药流掉了后,便一直没有怀上,这让他们的感情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危机。唐鹏始终是清醒地知道,自己要的是生活,所以在面对诱惑时,他能控制住自己 ,继续回到了原有的生活里。紧接着,写了唐鹏崇拜的大学师兄柯宏志的故事,这位有着超越年龄、阶层和成长经历的敏感和洞察力的报社编辑。因儿子毛豆的死亡,他与妻子樊怡陷入了某种可怕的、阴郁的僵持氛围之中。他们各自出轨,柯宏志和报社心机女朱晓阳,樊怡与可谓的青梅竹马的强哥。当樊怡以为可以释放一下长时间以来的压抑时,强哥却让她的尊严受到了践踏。随后,写了朱晓阳的妹妹, 高中优等生、文艺骨干朱晓光,与她的母亲、失踪父亲、后爸张大伟的关系,以及母亲再婚对她的影响。最后,朱晓光受不了那种压抑,逃离了。第五个故事写得是,朱晓光的音乐老师叶莺,她和电视台招聘节目里的评委,资深品牌研究顾问王帅的感情纠葛。在被王帅的妻子去学校大闹后,学校准备辞退她,她带着对”海蓝宝“的种种想象,也逃离了。第六个故事,是王帅负责维系品牌的残疾人田福福与丁吉花的爱恨。丁吉花开始以为田福福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即便他残疾,一无所有,还是跟了他。可他在王帅的包装下,越来越有名气,也越来越世俗。第七个故事是科夫与拯民的同性恋情,以及叶莺以前剧团同事唐瑶的故事。第八个故事是乔意与他的读者井上忍,借着讨论文学作品,回顾各自的生活。第九个完结故事,写的是盲人按摩师刘巍与客人之间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与林满的对话。整本书里,我特别喜欢蒋方舟借作家乔意和井上忍的对话,表达的这个观点。“所有的爱情都是因为鬼魂”乔意说。”什么鬼魂?“”过去的恋人都成了一个鬼魂,如雕像一样伫立在那里,眼神漠然,嘴巴张开,面对过去那些回忆的碎片,提醒着你是怎么把一切都搞砸的,你之后所做的一切,都是拼命地逃离这个鬼魂,直到你寻找到新的……“乔意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新的什么?“”寻找新的恋人,把他们变成新的鬼魂。“乔意提高了音量。其实,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我们都活在内心停留的那个”过去“的样子,很难让自己解脱出来。“所有的爱情都是因为鬼魂”,同理,亲情是,友情也是。就像姜夕对她母亲的那种感觉,朱晓光对她父亲的那种感觉,唐鹏对柯宏志的那种感觉,以至于唐鹏后来比柯宏志过得更好,更富有,会觉得这是一种愧对。 PS: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无望的挣扎

刚看完蒋方舟的《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始》,最大感受是所有的人物都有种无望的挣扎。《天天向上》曾做过一期节目,汪涵问有位年轻人他的理想是什么,那位年轻人回答:“我想成为未来中国的主席。”这句话是做了消音处理的,尽管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不能说的理想。主持人和观众都很兴奋且带着一丝玩味的笑,由看人痴人说梦的神情转换成大人看小孩的虚伪的尊重。可节目效果让我很燃,我暗自为他加油并憧憬着他成功后的中国,感动于他将在这条浑浊、困难道路上做的一切。我想我们都处在一个真空中,明知怎么样都是窒息,但我们都还坚持着无望的对抗。有时候我在想人越长大活的越明白,等到了看透生活的本质后,毫无激情的过着老年生活,这有什么意思。有时我很受不了有人亢奋的样子,让人对生活感到绝望。我记得一篇在讲死亡的文章里看到一句话,说那些没有选择结束生命的人是因为他们迟钝。这点醒了我,我们这群愚蠢的人类,永远都是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意义,自以为是的挣扎。

无趣是对人生最大的惩罚,也是人生最大的无奈

虽然我不怎么关注蒋方舟,但听说她出版小说的时候,她的传奇经历还是诱惑着我去读一读:7岁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并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19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清华读书期间发文质疑校方;23岁毕业,任职鼎鼎大名的《新周刊》副总编;与韩寒、冯唐等畅聊;还获得《人民文学》的散文奖。等等。年少成名,却老成持重。得意于网络,获奖于主流文学刊物。小小年纪,经历比许多同龄人精彩万千倍。这样的文字功底和经历,我想笔下的小说应该是有几分重量的。但遗憾的是,我不是很喜欢。但我承认,这不是一本精彩的书,但却是一本诚意的书。真诚,思索,直面人生的无奈。当然。这样沉重的话题从来不是很讨喜。书中共有九个小说,彼此独立,却又联系。在A篇中的主人公,在B篇中可能是跑龙套的,在C篇中的一个小事情,在D篇中可能影响了主人公的人生选择。人生的联系大概就在于此,我们生活中的路人甲,可能在其他人中是NO.1。再荡气回肠的故事,搁在别人身上,也不过是小事一桩。蒋方舟的文字功底不错,没有辜负中外小说的熏陶(看她的微博就知道她多努力读书),没有初写小说的稚气,也没有网络小说的随意。但在故事的情节上,还是稍显稚嫩。这种稚嫩,表现在故事的不够圆满。九个小说,只有三个小说算是比较完满,可以真正的独立成篇,情感上又让人触动。第一篇小说是《台北•自画像》,写一个颇有名气的女画家,情感坎坷,事业顺利。我有点恍惚,里面女主姜夕的成名历程和心理活动,是否有着作者本人的影子?太过顺利,太过自然,所以觉得没有意思,生活混沌没有乐趣,在三十多岁应该收割财富、名誉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果然,无趣是人生最大的惩罚。第二篇小说是《伊瓜苏•海蓝宝》,写的是一个女人在爱情中的希望与绝望。明明是一个星光四射、前途无量的女孩,为了一段飘渺的没有结果的爱情,毁了自己的一生。最后的最后,当她回到当初的地方想自杀的时候,却蓦然发现,已经不是当初的样子。第三篇小说,是《武威•腿》。写的是一对夫妻的绝望与希望。明明是相爱的两个人,最后却成为真正的现世冤家。为了一只猫,她杀害了他,可是她却要坐车,去他生命的起点去看看。蒋方舟说,小说里的人物比她勇敢。看,这三个故事,每个人物都没有让我们太激动或太悲叹,只有绵绵不尽的感慨。没有多有趣,但也不是那么好玩。用思想家的思考来说,就是,他们的人生,多么无趣。无趣是最人生最大的惩罚,可何尝不是人生最大的无奈呢?有趣的人,故事一定会好玩,但那是需要高智商与高情感的,是需要受雇于彼时、彼地、彼身的情况的。就像里面的故事,多么折腾,最后终是对无望的挣扎。

谁能救赎谁

和谐号上读@蒋方舟 第一本小说《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惊艳。九个故事,每个都为下一个似不经意埋下伏笔,互相之间又巧妙地彼此独立。每个主人公都是上一个故事中的路人甲,好像就是我们身边惊鸿一瞥擦肩而过的某个人。原来每个人的命运都真实而残酷。然而,谁又能同情救赎得了谁。唯有唏嘘,上路。

我们从未结束,因为一直不曾开始

每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辛波斯卡塞林格的《九故事》开头有举一禅宗公案:“吾人知悉二掌相击之声,然则独手拍之音又何若? ”因为是双,就无法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果是单,就有声音。于是一个不成故事的故事,一组思维与另一组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每句话存在很多种解读方式。在那片黑暗的麦田,没有声音,没有言语,但我们还是听到了。当我们成为故事的读者,也意外成了故事的编辑。蒋方舟的《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由9个故事组成,没有时间的连贯性,也没有空间的共轭性,故事结构更像一本散佚的日记。但9个故事有非常统一的灵魂:一男一女,缓慢、忧伤。9个地点,一个故事。9个故事,一个灵魂。串联又并联,如一大堆打碎的镜子,散乱着中年人的情爱细节。有的故事,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是姜夕续爱林满,却不是叶莺 瀑布下的蓝眼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谈恋爱的心境已经过去了,姜夕从来就未曾好好的爱过。即使试过那么多人,还是没有真正的想要陪一个人很多年。铜矿与画,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姜夕,先是选择了画,最后选择挖掘自己的矿工。姜夕,屈服自己的命运以安慰,因为这一次不想再草草结束。那双蓝眼睛给了叶莺很多第一次。而欲望的尝试,便也是禁锢的开始。因为第一次的念念不忘,叶莺失去了更多的第一次,甚至不一样的人生。因为心太虚,所以叶莺都在无意识的填满。直到她再回到瀑布下,却是一个从开始的零到结束的零的过程。原来只是她早就失去了自己。恍若一场大梦,苍白醒来。原来不期待,便是自由。当你明白很爱过(一个人),或许已经接受不了其他(人)的可能性。不只是那时候年轻,比较投入。也许一个人的结局,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开头设计好的。因此所有的开始都是蓄意。而结局,都是无意。有的故事,当你开始,就开始,故事。身有隐疾的唐鹏对老沈心有隐疾。唐鹏与老沈,似乎没有好好的开始。最初的一夜激情,逐渐掉落成灰。爱好,并不一定要成为全部,爱好又不能失去爱好的原有意义。爱情可以让一个人失去独立,婚姻却能让两个人得到独立。两个人的不和谐,越来越严重,使唐鹏感觉到婚姻的负担。他没有说过她的不是,但隔靴治不了病。在远离婚姻,唐鹏发觉他还是爱她的,他可能是健忘了,他与老沈做过的很多事,说过的很多话,其实超过了爱情的行为。当他们的爱情又活了,唐鹏与老沈才真正开始。有的故事,结束了,我们才想起开始。柯宏志与樊怡因为儿子毛豆的早夭,婚姻彻底名存实亡。死亡并不是最大的阴影,而冷漠才是关系霜寒的冰柜。两个人都暗结自己的鬼胎,一个叫外遇,另一个叫初恋。两人分别走到各自绝处,才谋面。可窒息的爱,还会有两人供氧?一桩事先告知的凶杀案,看见残疾人田福福没有齐人之福,齐人丁吉花却只能有不全之福。男女之间,最怕单一。一遇改变,便是毁天灭地。田福福的天地最初只有丁吉花。但是当田福福的天地越来越大,丁吉花却越来越稀薄,只能与田福福绑定。情至深处无怨尤?哪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让丁吉花产生疯狂的恨。爱情成为玩物丧志,他甘之如饴,她已经玩不下去。迟早要阵亡,那不如他先。若死亡还有生命,丁吉花终于取得新生。刘师傅推拿一身爱情味道。要爱就要快,否则来不及。没有眼睛,我用味道看见你。没有耳朵,我用眼睛听见你。你我没有结局,因为一直不曾开始。盲目的人,如果有盲目的爱,是一种大幸,也是不幸。第一个故事是在遇见,那最后一个故事是在寻找。一切都在结束,又重新开始。有的故事写不完了,也无法知道它的结局。留白的地方都有故事,所以故事完了,但它说的还没有完。故事都有一个钟,即使时针、分针、秒针都崩坏了,但故事都还在行走。有的故事,甚至没有开始。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开始。

果然是第一本小说集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蒋方舟知识沉淀一直有,格局开阔,野心大。然而走得太顺,带着滤镜看世界,过滤得理想化,空有外壳,缺少力量。第一章台北,姜夕放弃未婚夫乔意,要跨越时间、命运携手林满走天涯海角。倒数第二章轻井泽,冷淡的乔意心底里始终被当年的“她”折磨,纠缠不休,由“她”的女儿添上最后一笔。最后一章美国,狠心告诉你,乔意活不过半月,至多半年,也许明日就到头了。而新的人,盲人按摩师刘巍又将背起行囊,追寻素昧平生的女孩,天涯海角。书的结构无可诟病之处。书中可以看见很多影子。青岛·爸爸中有《变形记》的讥讽,武威·腿是魔幻主义的尝试,维也纳·衣柜里出现了《情人》的类似场景,而美国·香气中则有《香水》的创意。甚至伊瓜苏·海蓝宝都让人联系起哥哥的《春光乍泄》。然而无伤大雅。我奇怪的是我们年轻的蒋方舟对美妙肉体的喜爱似品尝一道不忍下箸的日本料理,虽然我也以为世上鲜有比美人更“妙”的东西。最后,更多的洞察体会与历练沉淀下来,会有更好的作品吧,期待。

把庸俗的现实击的粉碎

曾经以为多么荡气回肠的故事,开始原来得这样的庸俗,也许我必须承认在刚开始读这本书时,带着抵触,我不愿看见那些满目苍夷,丑态百生的故事情节,说不上烂俗,也许是我的年龄层还让我读不出三四十岁人生该有的可悲观景,或者换种说法是,生活的另一面。在故事里的别人,在别人故事里的你,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九种故事的开头,九种故事的经过,九种故事的结局,作者都在用一种微妙的关系将所有不一样的故事串在了一起,那些共同认识的人,都没有早一点儿提醒我们相遇,但是却又在某个点相遇了。没有偶遇,没有巧合,没有故意,出现的理所当然,而又显得理直气壮起来,这是让我看到最兴奋的地方。也许我们共同认识的人,也曾经在你的生命中充当过短暂的配角;也许所有的胡编乱造都是为了那不经意显示的自然,而不显得做作;也许人生的微妙之处,就是在生活已经丑至极点时,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寻找着最初的人。一些曾经在生命中非常亲密的人,如今分道扬镳。比如:乔意和姜夕、叶莺和王帅、拯民和科夫,他们都如此鲜明的存活在作者笔下,独一的关系,各为主角,即便是未婚妻、小三还是同性念的身份,读过才恍然,原来所有经过都只是结局的开头。又宛如一些拼命想要逃离的人,如今只是转了个圈罢了。比如:唐鹏和老沈、柯宏志和攀怡,用书里的话概括,‘大多数近乎爱情的关系,大概就是这么开始的’。离经叛道、逃离厌倦,直至结局,却也难述情愫。也许还有人曾经感动过你,那一定不输亲情。比如:朱晓光的爸爸,丁吉花和田福福的互助,触动泪腺的大概只有这两段,作者用离奇的手法写出了那份难言的亲情,或是残肢爱情里的扑朔迷离吧。看前八篇故事,会很压抑,直到最后一篇收尾的故事出现,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结局早已写在了开头。作者蒋方舟独特的构思,将庸俗的现实击的粉碎,又跳出常人思维,构建不一样的故事,虽平常但也新奇。我喜欢她的文字,总能简短概括,道出精髓。也许就像她书里说的那样:可生活没有“好”的时候,生活不好,便忙着让它好起来;等生活好了,又得让它维持着好,变得更好,人也更忙。或者在她讲田福福那段:一个赎买“爱情战胜一切”的故事的人,怎么能够以爱情的破灭作为故事的结束。她赋予他们的生命力,就像故事里的人赋予了她对生活的想象。每个人自以为独特的生活,体验真实都何等乏味和普通,即便很庸俗。PS: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它是一条巨大的咬尾蛇

记得13年的时候,有部电影《云图》在影院看的很着迷,以致于以后看电影,但凡有镜头转换或是场景变幻时,都会想起这部里有几个转换得天衣无缝的镜头。电影也是小说改编的,看惯中规中矩的故事无疑是个新发现,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你看到的这个人物,可能他已经死了,或许他还活着。就像这本《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一样,你翻开其中任何一个章节,它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变,但是我们选择的出发点和结束点变了,变成一段陌生的旅程,可以继续牵引和相遇,但整个故事的基调也就变了。如此便由着书中的顺序讲述一番好了。台湾是这个故事的开头,也是这个故事的结尾。画家姜夕在台湾办个人回顾展,策展人是红发年轻女子朱晓光。晓光看着那幅男子的写真说着自己第一次就是被它所吸引,姜夕回忆起这个好看的初恋男子叫唐鹏和他有着温情的开始和狼狈的收尾。展览中偶遇了前来寻找她的旧情人画家林满,看似平淡的交谈依然难以掩盖喷薄而出的感情。姜夕毅然决然的毁了婚约,寄回去了钻戒给未婚夫作家乔易,和林满去了天涯海角。笔锋转而去了拉萨,故事的主人公成了唐鹏。可能是生活的逼仄柴米油盐的压迫,这里的唐鹏已变得油腻而自私,当年的眉清目秀荡然无存。与妻子老沈因为急于造人从而变得性事窘迫干着急,甚至大腿内侧长了恶心的脓包。妻子也由一个风韵女子变成了包租婆一般的强悍女人。他从而求助于老友老张,去了拉萨渡劫。谁知道渡劫的却是一个年轻女子盼盼,他未完成这次美其名曰“渡劫”的一夜情,回了家,老沈发现了包裹里放着盼盼为他而画的唐卡——绿度母。像是弹弹珠,珠子滚向了三亚。唐鹏的大学崇拜者柯宏志是个怀才不遇的报馆记者,因为一次失败的投资,从而儿子不能上城里的学校回了乡下之后不久就出事了。妻子樊怡经历了丧子之后对他的感情越发疏离。柯宏志开始了婚外情,迷上了报馆的新人朱晓阳。因为朱的一次出走,柯决定和樊摊牌,给朱一个交代去了三亚。却不知在三亚入住的酒店隔壁正是自己干瘪的妻子刚刚出轨完被出轨对象拷在了床头动弹不得。滴答滴答转入下一站便是青岛了,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我读书时代。和朱晓光一样的融入不进去挣脱不了的无力感,急于想从那个封闭的学校跳出来,从而会变得非常努力,或者说是白费力。朱晓阳是她的姐姐,晓阳此次回来因为母亲再嫁,而对于她自己一直介怀的是她那个像影子一样的爸爸。因为身患顽疾,爸爸被隔离,被忽视,最后因为买了假冒的“娃哼哼”让晓阳丢了丑,母亲一顿臭骂挖苦而离家出走。值得一提晓光的音乐老师就是叶莺,一个维持着中年女人体面形象的独身女人。跳跳糖又跳到了伊瓜苏,见到了那时候异常美艳夺目年轻女子叶莺,因为一次不远千里的去和王帅在瀑布下的偷情,她想起来伊瓜苏瀑布的那一夜。那个送给她海蓝宝的蓝眼睛少年。经历了被王帅夫人上学校来暴打之后她毅然决然的飞往伊瓜苏,幸运的是她找到了那个人还在等着小精灵的他,不幸的是他没有发现面前这个中年女人居然是魂牵梦萦的她。最后叶莺用那颗海蓝宝换了回程飞机票。下一站便是小城武威,居然讲的是一个鬼魂的故事。鬼魂的名字叫徐福福,是个卖唱的残疾人,爱人是餐馆的服务员丁吉花。一次偶然的机会,徐福福卖唱时被王帅发现,试图让其两人成为感动中国类似的励志偶像。徐福福一次次亢奋激扬的演讲让吉花越来越无法适应,她并不配合他的演讲,甚至觉得羞愧与难堪。后来徐福福在自我膨胀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居然扔掉了她一直溺爱的猫,吉花淤积的心情一下子冲动而下用螺丝刀扎向了他……时间滑翔,到了维也纳。唐瑶自己的儿子拯民被一个日本小女孩井上忍取代维也纳小提琴演奏机会而忿忿不平,大闹了主办方在维也纳入住的酒店,间接导致了井上忍重重摔倒右耳失聪。拯民从此封了琴,不再学琴,任鹏母亲如此相劝。直到大学时间,他认识了科夫两人成了伴侣。母亲来看他时,两个已经分手,却不小心发现他藏在衣柜的秘密——他和科夫的全裸亲密照。母亲错愕之下,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曾经也迷恋喜欢的一个女子——叶莺……齿轮此时走向了日本轻井泽,所有的故事开始清晰,人物也疏朗起来。乔意因为被毁约独自来到了轻井泽。因为自己的作家身份,被一个日本女孩井上忍所辨认,乔意慢慢放下防备,在温温吞吞的泉水里放下防备,讲述自己当年是老师时,与一个学生的苦恋。结局是他流浪到了南方,而女孩子却被父母放逐日本,永世不再相认。当乔意迷醉的望着眼前眉眼相似的女孩欲与她一吻时,女孩突然大声尖叫,乔意被当成色狼一丝不挂的众目睽睽之下被保安暴打。女孩心中满是终于为自己的母亲复仇的快意。故事终于在结尾这段露出一点温柔的神色。盲人按摩师刘巍有着闻香思味的天赋,在给一位女孩按摩时,爱上了她,苦于不知道为何女孩近一个月不再出现而烦恼。终于在画家林满的口中得知女孩去了美国,而在给林满按摩时,他嗅到了他身上死亡的信息。林满说自己要去一趟台湾,去见一个很重要的人。而再按摩完之后,刘巍做了一个决定,要飞去美国,寻找那个香气特殊的女子……故事虽然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和阶段,但是在最后全部人物都重合,关系也更是明朗。大幕快要落下那一刻,所有的故事都有了原本的线索,在脑海中拼凑、重叠、汇合。读完书,才知道人物都清晰格致起来,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各自牵扯。作者在描绘细节之处是很见功底的,可能是因为女性的天赋,或者是敏感的神经,通篇下来,细节总是让我惊喜,我是个有特殊癖好的人,爱收集各种细节之美。而女性的天赋并不尽然表现细节,表现感情、心理时也是拿捏妥当的。作者对于丁吉花寂寞的表述方式非常入骨,失去猫咪之后无以为继的绝望,愤懑之下错手杀害丈夫。因为厌恶学校周遭的环境同学从而想逃离更加努力练习声乐的学生朱晓光,中年独身女人叶莺在青春消逝之后,面对苦苦思念的蓝眼睛少年时选择转身离去的悲哀,求爱不得的唐瑶面对着美丽的叶莺只能默默体贴,最后却怀上了叶莺追求者之一男演员的孩子,两个人躺在一张床上,讨论的居然是同一个女人,而她选择沉默接纳的木然。触动自己的都是关乎女人的表达,有年少的、正值美丽年华的、中年的、老年的、郁郁不得志的、独守空房的。一本书里能够涵盖的恋爱形式都已包含,不管是有悖伦常还是健康茁壮,不管是幸福甜美还是千疮百孔,能够被囊括的都已具内。人生百态,无一不有。所以像极了身边的你我他,红男绿女,晃晃荡荡。卷卷红尘之下,属于自己的故事业已在写,而作者在最后给了我们希望,一个关于追逐和等待的开始……

其实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九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里的一个小配角是下一个故事的主角,上一个故事的人或事都对下一个故事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时候总会纠结与他人的关系中自己的份量,在别人的眼中自己有多重要?在感情中自己会排在什么位置?其实就是太看重自己了,以为自己一直都是主角。或者是甘愿做个配角活在别人的故事里。每一个故事都是关于逃离,每一个故事里都有回忆的部分,那回忆是他们要逃离现在的生活的原因。他们不断地去逃离,但最后还是回到最初,各得其所。逃离并不能解决问题,最终还是回到现实。最喜欢的是伊苏瓜·海蓝宝这个故事,叶莺对伊瓜苏瀑布那对蓝眼睛一直念念不忘,而那对蓝眼睛也对她念念不忘,但生活早已将叶莺磨砺成一个沧桑的妇女,早已不再是那灵动的少女。站在了他的面前,也许他认不出来,也许他认出来了,然而只有失望,只能深陷在回忆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的,永远不要说永远

庸常深渊里的痛苦

书里夹着张纸条,是“给读者的信”,无奈,逃离,失落,这些痛苦的字眼反复出现,粗粗地扫了一眼,似乎是给自己开脱什么,整本书传递给读者的信息也是类似,生活的庸常吞噬了年老的你,不管是心灵上的死亡还是肉体的埋葬,都是让人灰心丧气的。想要逃离这陷阱,可惜无处可去,犹如宿命般的圈套。读完小说,个人觉得非常适合认为自己活在“瓶颈”里的人,或者拒绝服用鸡汤,想寻找失败们抱团取暖的人。故事里的主人公们,也忙不迭地意欲打破这束缚,决裂或成功、或灰暗的生活,去到自己幻境,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不过是走进了另一个被粉饰的记忆里,抹不去的事实依旧活在自己的身体。非常可惜的一点,小说的很多理念有着其他著作的影子,弗兰岑的《自由》,以及门罗的《亲爱的生活》,还有更多的我记不得的描写生活现实得可怕,随时在崩溃边缘的书,都与这本《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非常类似,所以我看过之后,只是从纯中文和华语背景,而不是翻译文学的角度,再次观察了中产阶级们平庸的生命。所以对于不是特别对蒋方舟感兴趣的人,是不用购买这本书的,因为有着更多第一手的,类似题材的书籍。另外小说的篇幅太短,而且文字是口水的,一小时可以看完的文字量明显不足以支撑那么庞大的叙事,或者说小说尝试写出宏伟的人物走向,然而限于自身经验,人物很可惜的扁平化了,九个小短篇的强迫分叉故事线也不那么勾人,偶尔冒出的几个哲理性文字常常显得突兀,这是长期表达自我观点,写短篇留下的诟病,忽略了叙事本身。我想这就是好作家与顶级作家的区别吧,好作家忙着安插与兜售观点,顶级作家描写真相供人发现他的观点,小说应该描写的是生活的真相,而不是心里的幻想。我自己很少看小说,毕竟是学经管类的,接触到的都是财经、管理的各种通俗或专业著作,理性与严谨是自己专业的要求,连谈论到心理问题,也得字斟句酌着探讨可行性,所以偶尔看看虚构小说,字里行间里的张扬与虚假对我很受用,总能一瞥别人眼中的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大概也可以瞥见蒋方舟的生活,作家们总会去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因为熟悉,所以生动。蒋在这些年到处奔波,也旅游了不少地方,看得出来里面的场景描写都是非常真实的,然而大篇幅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内心苦痛暴露了她,身为杂志副主编,依旧逃离不了生活滑向庸常的深渊。可惜这种庸常是她的庸常,对于那些更“普通”的人,没有感同身受,故意交叉和模糊所谓中产阶级的茫然,只让人更清楚,痛苦只是谎言。

转:《蒋方舟:有些人质疑我没资格 但资格是什么》

[摘要]蒋方舟的第一本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终于在下半年的第一个月问世。小说经多次修订、重写,蒋方舟自己也说,这是她成年后的第一本小说,不希望留遗憾,尽到现有水平的极限。蒋方舟资料图(图源网络)蒋方舟著《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近日出版。作者:蒋方舟1989年生于湖北襄阳,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引起了较大争议;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2012年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2013年10月出版杂文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去年年底就有消息说,蒋方舟的新著即将出版,蒋方舟的第一本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终于在下半年的第一个月问世。小说经多次修订、重写,蒋方舟自己也说,这是她成年后的第一本小说,不希望留遗憾,尽到现有水平的极限。新作讲述了九个有关逃离的故事,九个故事虽各自独立,人物却彼此勾连。整个上半年蒋方舟都很忙,除了新书,她还参与了多档电视节目录制,5月还随李克强总理出访拉美。一些质疑声亦随之而起,不过,在蒋方舟看来,这些对于文学创作来说都是宝贵的体验。在争议声中成名,蒋方舟说自己现在对质疑不仅情感上麻木,而且理性上也能完全屏蔽。“我只想继续写下去,因为它能给我带来确凿的快乐。”在写作上我是很任性的南都:去年12月你曾说,新书预计今年1月出版,但一直拖到现在,为什么耽搁了?蒋方舟:还是因为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挺高的。这是我成年以后的第一本小说,也是我第一本小说集。所以我不希望留遗憾,希望尽到自己现有水平的极限。所以在全部写完之后,我又回过头来,删掉了一两篇,重新创作了新的故事。又把写好的故事重写了几篇。南都:新书的创作是很早就有的想法吗?九个环环相扣却独立的故事,这种创作手法其实此前也有在文学作品或电影中见到,是否有效仿的对象?蒋方舟:起因是我有一次去香港,因为户籍的关系,没办法办个人的“自由行”,所以和一些陌生人临时在机场组成了一个旅行团,团里有带着“二奶”的大款、去看孩子的母亲、扫货的淘宝店主等等。我环绕四周,觉得非常有意思,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在生命的几个小时里被迫相处,参与彼此的生活,打量彼此的生活,然后到了香港之后,迅速分道扬镳,消失在街道上,再不相见。所以我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写九个故事,每个故事独立,主人公相互关联。南都:能谈谈你创作这本书的初衷吗?书名有什么含义?蒋方舟:写这本小说是因为我想写一些当下的生活。当今社会太有趣太吊诡太丰富,而这些丰富既是碎片化的,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我希望用短篇的方式来记录下它们。书名既隐括每个主人公的生活,也暗示整本书的结构——— 故事和人物相互关联,最后一个故事又为第一个故事写了结局。南都:你现在其实也就二十六七岁,距离中年人的生活都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现在应该处于激情澎湃的状态,却为什么想到要写“逃离”的故事呢?蒋方舟:我的人生没有激情澎湃过。青春期的时候有过大概几个月的汹涌的少女期,写了一部很烂的言情小说,其余时间都很平静。并不是刻意地想到“逃离”的主题,刚开始是想到了几个旅游城市作为小说地点,然后写着写着,忽然发现小说主角们身上都有种无望的挣扎。南都:九种逃离,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为何是这样的一个设定?逃离其实是无用或者说无法解决问题的?蒋方舟:我觉得逃离是没有用的,所有你不想面对的事物,都会像鬼魂一样追上来。南都:读下来,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前后每个故事中的人物在下一个故事中又出现,并没有给人一种突兀或者刻意之感,构思上是否有难度?蒋方舟:构思上其实并不难,难度比较大的地方在于时间的把握,因为几篇小说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所以每个人物在不同故事中的时间必须天衣无缝。我给小说中出现的每个人物——— 大概几十个,都做了非常详细的年表:例如1992年他在做什么,2001年左右他出现在哪里等等。南都:《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是一部寓言式的短篇小说集。你希望通过寓言让读者感受到什么?蒋方舟:我经常说在写作上我是很任性的。我不愿意过多地考虑读者感受到了什么。前两天我看了侯孝贤的一篇演讲,他大概谈到要“背对观众,你的创作才开始。你不能一直想着观众,因为你要拍的是人,你对人彻底理解了,你就能拍得到,拍得到了他们才会理解”。我特别同意他的说法,因为写作也是这样。写这本小说透支了我所有的生活经验南都:这次创作与您现阶段工作或者生活经历有没有什么特殊关系?蒋方舟:写这本小说透支了我所有的生活经验。这或许是因为我的生活经验虽然比起同龄人来说,算丰富一些,可实际上还是很稀缺的。写这本小说,我用光了所有我记忆储存里有趣的人和事的片段和白描。我不想写自己的自传——— 虽然我知道很多作家的小说处女作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或许是写作太早的关系,我对自己的生活已经丧失了表达的欲望,我想去写离我比较远的人群,那群普通、沉默、隐忍、坚强的人。南都:媒体离职潮不可否认的存在,你也有“逃离”的倾向吗?蒋方舟:对于工作,我倒是没有什么“逃离”的欲望。因为我知道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繁琐的、无聊的,哪怕是一个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作,拆解成一天二十四小时之后,你也会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是在处理机械而琐碎的工作。媒体的焦虑我当然会感受到,尤其是纸媒。外面都洋枪洋炮了,你还在蹲马步。但好在我还有写作,小说就是我的避难所。当我躲进小说的创作中时,我就觉得自己百毒不侵,没有什么现实的焦虑能够困扰到我。南都:九个故事中都有着极端的经历过程。你是希望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有一次感情和压力的释放?蒋方舟:还是那句话,我对读者没有任何预期。写上一本书的时候,就有很多读者觉得我对童年和家庭的描写太过冷酷和压抑,让他们觉得难以承受。但对我来说,我也不愿意改变什么。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就像我压力很大的时候,就会去看杜琪峰的《黑社会》、李安的《色,戒》和侯孝贤的《海上花》,对我来说,它们非常解压。然而对很多观众来说,这些电影的观影过程反而让他们更沉闷和压制。南都:新的长篇听说已经开始创作了?大概是写什么故事?蒋方舟:是的,已经开始写了,是一个更为架空的寓言,不那么现实。南都:停了已久的杂文写作要恢复?你曾说,自己之前放弃写杂文的原因,就是你不断去解释,但所有道理都是说过的。所有是非判断就那么简单,你说给谁听呢?而且自己丧失了在问题上深入、在人性上深入、在一个矛盾深入的能力。蒋方舟:我觉得说给自己,也说给读者吧。接下来还会去写一些杂文,但是会写得更从容,不焦虑——— 之前我的焦虑一直在于自己是一个没有小说作品的作家。但我希望能写长一些的杂文,真的把一个问题来龙去脉讲清楚。因为我发现自己如果对一个问题感兴趣,宁愿去读学术论文,而不是专栏作家写的那些轻佻文章。所以希望以后的杂文写得更专业和精确,而不是单纯地获得赞和转发。那你喜欢我什么呀?难道是脸吗?南都:前段时间和总理一同去了拉美?还有莫言、铁凝等人。这一程有什么收获?感受了些什么?蒋方舟: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南美的风情。我非常喜欢拉美,去年去过巴西,就简直不想回来。这次去了哥伦比亚和秘鲁,我把眼前所见和马尔克斯、略萨笔下的风土人情一一对比,虚实之间,那种丰富又深邃的对比让我觉得很激动。南都:这次随总理出访,您的出现还是让不少人感到意外。蒋方舟:我之前以为就是简单的学术交流,直到到了哥伦比亚我才知道活动会有高层出席。知道李克强总理和哥伦比亚总统会出席活动,我好像没有什么紧张和惊喜,比较意外的只是两国对于文学交流的重视程度。南都:这次出访也再度给你引来一些争议。有人说,一名官方意识形态下的文学新星诞生,或者说你不具备资格等等。你最初就是在争议声中成名,现在面对这些质疑是怎样一个心态?蒋方舟:我并不觉得这次去拉美有什么意识形态色彩。因为这回参加的活动是文学讨论,参与发言的也都是中哥两国的作家。有些人会质疑我“没资格”,但是资格是什么?谁又有权力去制定它呢?我现在对质疑不仅情感上麻木,而且理性上也能完全屏蔽掉任何影响。我只想继续写下去,因为它能给我带来很确凿的快乐,我不想为了所谓“证明自己”而写作,如果我真的为了证明什么而创作,那才是真正掉入一个陷阱。南都:你说过作家的黄金期并不长,还说不想掺和娱乐界。但近期,你连续在《中华好故事》、《文学英雄》等节目现身,甚至还有马上参与的娱乐节目播出。是改变主意了吗?蒋方舟:并没有改变主意。参加的原因是首先书写完了,能换换脑子,体验一下别的生活。况且我本来就是喜欢各种极限体验的人,听说有个节目能学开飞机,我就很开心地去了。第二是很现实地想,节目播出的时候刚好是书的宣传期,能带动一些销量。第三更简单,我不愿意去写迎合市场的畅销书,所以只能为了生活奔波。南都:参加这些节目有没有一些关于文学方面的启发?蒋方舟:我觉得只要是在经历过去未曾经历的体验,都在为了创作累积。比如参与真人秀的录制就很好玩,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大众媒体的操作过程,以及他们对观众的操控。这些对于文学来说都是宝贵的体验。南都:接下来还是文字为主?还会参加一些其他节目或者电影录制吗?蒋方舟:接下来主要就是写自己的长篇,还有一些登山和旅游的计划。南都:微博上有粉丝评论您说,“我就是欣赏(喜欢)你,但你的一本书我都没看过?”蒋方舟:我想说:“那你喜欢我什么呀?难道是脸吗?”

蒋方舟是幸福的

若信仰可以被证伪,我们所有人的一生会不会因此而变成一个幻觉。------------------------------------------------------------------------------------------------------------------------------------------------------------------------------------------------------------------------------------------------------------------蒋方舟这个姑娘,也许走错了一步棋,她在写这本<故事>之前,真就不该出那本<沧桑>,这并不是一个敢想敢做,争抢年龄先机的好时候,因为她所要面临的是来自于不同龄的人对同龄人的好奇心,或者是同龄人想找个能全情倾诉的知心大姐姐的渴望。我并没有想通过数落读者群的阅读意向来抬高作者的什么,因为这些都是跳过心理门槛的东西,没经过读者自身的批准就那么的过去了,没人在乎,顺其自然,所以被私人潜意识认可的东西,就没必要去批它什么,也没法批,那为什么还是得说,蒋的杂文集和最新的小说在出版顺序上会对她的自我追求造成影响呢,这可能就是两本书对观众意识产生的影响与作者本身的年龄增长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也就无法跳过对读者评价的整体估计来直接推测作者在创作这两本书的内容时所持有的心态和所期待的反响,当然,相信作者单纯的目的性,就是相信她所期待的反响是对内容的评价,相信作者的创作能力,就是相信作者拥有商业回报预期之外的一种希望自己可以通过作品来获得认可的创作初衷和动机,从这两个以信心(非脑残粉)为基本的类似于信仰的信任来看,任何一个作家,它的作者身份都是淳朴的。那现在的通道就只有唯一了,我们从作品中得到的故事讲述,思想传动都可以联系到作者本人的真诚,她给我们的就是她想要给我们的,不必讨价还价,她不给的,也是她想给的,因为她有自己的分寸。在读完<沧桑>的最后一篇”审判童年”后,我简直无法相信我找到了这本小集的价值,我也没法不说这之前的回想和关于文学圈的经历都与我无关且除了些任性的”观点”之外没有任何可以提取的东西,我对我自己有一种自负,我觉得是观点的东西,它就永远逃不了”强加思维”的手段痕迹,当然,这种记叙本身可能就让读者很难融入进去,而并不是用了某种手段的原因,而作为最后一篇的”审判童年”却没有给我那种类似于”强词夺理”的感觉,这一篇的所有来源于作者的体会,都像是一种分享,分享古人生活,分享小说中某些人物的生活,分享自己的生活,分享这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和共鸣,这也就是她愿意让读者看到的那一面,整本书虽然有些不可避免的距离感,但我相信,蒋方舟对待读者的态度不会像她对待书中王烈的邮件那样的漠然。而现在,<故事>这本小说出版了,之前无法确定的那种内容上的距离感, 全部消失了。当然,这是极好的。<故事>的这一步,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审判童年”的Deluxe Version ,看的很过瘾,文笔的选择非常亲民,某些部分的描写也差不多是点到为止,没有太多格式化的东西,可能对于树立自己风格的目标上还是需要做些努力,但这些微细的问题远远够不到某些网友所想告知给作者的那些个鸡毛蒜皮,忽悠点赞的高水平缺陷,也许对他们来说,稍微字数过多的东西从来都是阅读压力的象征,从书籍的标题到标价,都让他们感觉”多长时间没有看纸质书”的每日状态是一种打从内心而来的自豪和荣誉。这种自我认同感是对每一部书的合理待遇,可能这也是随电子书的”便利” 特性而扭曲的一种对阅读内容的无政府主义!! 哈,这也许不是不可能的,但,都是他们想说的而已。可这本书到底是怎么了,才配得上应该给予她的那些赞许?这本小说真的并不好,这种“不好”是读者无法争辩的,因为正是这种不好,才确定了小说内容上简单与平缓的风格。就像是一部45分钟的电视剧,如果没有广告的配合,观众可能早就转移到网络上去了,因为网络端有快进的按钮,网络端相对于电视有让人能满足自己的节奏需求以适应他们自己的观看情绪的东西,虽然这并不是家庭电视观众流失的直接原因,但对于一部定位于大众读者的文学作品来说,可能就应该这样,且对于一个普通的读者来说,他们想要的东西也的确就是这样,什么形式什么框架,这无论对作者对观众来说都是负担,只有在易懂好看而不趋炎附势的调度上完整了自己想写的内容,作品的完成度才能获得双赢的印象,这即是我对这本书的印象,但我不知道这对于部分其他人来说成不成立,在这真的想提一下: 因为的确有些读者真的像是去兰州拉面买水煮鱼一样随意,他们的挑剔,那种趋同的”挑剔”,就像是得了”任性”的脚气病一样,需要经常有人偶尔骂自己为贱才能止痒,所以这除了随意什么都没有,当然,这帮看书的到底是得了偏见的绝症还是有了绝症似的偏见,都无所谓,因为他们总是以一种可以理解的,让人钦佩的一种”活该”的活法而继续活着。OK , 还是回到这部小说,那接下来是不是说这本小说已经有了一个平易近人的样貌,或者说这部小说的确不需要再多的深刻体会和抽丝剥茧就可以捕捉到作者所想表达的东西而形成一种交流呢,我想说,是的。接下来我想仅从故事对我的个人感觉方面来描述这本小说给予我的个人印象,可能会涉及部分的剧透。台北的叙述开头,就算没有自画像三个字,我也会把姜夕这个人物和作者联系在一起,台北的热还是<沧桑>里的热,姜夕的家庭出身和编辑部的工作经历,也很难让人不去联想作者蒋方舟被曝光的生活经历,连她自己都写出”那时候她已经研究生毕业,在杂志社工作了两年”的描述,还有那个有铜矿的城市,以及对全城人生活面貌的大致判定,都好像是高考之后至今仍残留的人生抱负,他们在时间上犯下的罪过,成了作者一人的自赎。姜夕从小就爱上了绘画,之后被母亲嘲笑,从家庭一端开始就认识到人们对这种自然的天赋的不接受,这种不接受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她的性别,也可能来自于这个家庭这位母亲固有的偏见看法,也可能来自于这整个城镇经过多少代多少年而默默形成的心理模式,他们不相信幻觉,不相信”自力更生,任劳任怨”之外任何的生存方法,他们觉得那些都是投机倒把,都是个人主义,都是扯淡,而对于一个另类的孩子,一个只想拥有梦想或者不经意间走上和梦想有关的道路时,他们就成了一种不可质疑的外在阻力,根深蒂固的阻力,也许可以这么说,姜夕童年的生活环境是和”浪漫”绝缘的,如果作者再多写一些姜夕母亲对绘画这件事的心理反应,那姜夕的生活与”爱”这种东西都是无缘的判断也会是一种可能, 作者可能给读者留下了这样的思维空间, 这也是姜夕的挣扎, 但愿这种挣扎不曾出现在作者的生活里。 这种开篇的,能与作者本人挂上钩的表述和随之而来的想象空间, 可能都是为读者营造的能够用于之后几个故事的情感上的铺垫,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在幼时对某种”爱”的最初的认识都是遭受过扭曲和不白之冤的,这种扭曲掉的属于极个人的情感最终会溢出到他们对之后爱情,亲情,友情的所有体会,而这也正是这部小说所有故事的情感开端,到了结局出现的时候,整个事情,所有的事情,就成了一种报复,个人对家庭的报复,对社会整体的报复,也是对自己的报复,这些报复,这些战争都只发生在自己的心里,幸运的是,从结果上看,大家应得的那部分其实并不差。可当这一切被归结于自己所遭受的曾经的不幸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当作是故事中心那个人的自作自受呢,我觉得的确可以这么去理解,但事实上,即使是纯粹个人的内心体验,除非每个人都是宅男宅女,不然都逃不过外在因素的干预和肢解之后的拼凑,那些人,那些时光,更不用说是错误的人了,以及错误的时间碰到的那些错误的人。错误,也是需要去衡量,去对比的,唐鹏遇到的大好媳妇难道就不是错误的么,虽然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其实整个第二个故事都没有过多的强调老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我们觉得老沈在未结婚之前的职场应酬和处事风格是一种错误的话,那可能我们就把作为读者的自己放到之前所提到的一种报复圈中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对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主角的评判的道德分界线,那就是在行动和结果之后,永远都存在着一种中和机制,这种机制的达成,则会让体现这一机制的故事人物获得拯救,即他或她是可以被原谅的,这种道德感已经排除了很多其它维度的逻辑方式,更专注于从个人经历的发展上去看故事中的人物,真的是最单纯的想法了。那这么来看,故事中很多人的面庞也都因此而清晰了,不只是他们得到了原谅,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原谅,姜夕和林满,唐鹏和老沈,柯宏志和樊怡,叶莺和蓝眼睛老外,以及定计划和田福福的灵魂,这些都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可即使被原谅,被拯救,人还是人,人不知道自己明天会遭遇到什么,因为那种发自内心的对过往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都没有被消除,即使怀里抱着的是爱自己的那个人,眼神也是一片茫然,就像那部<毕业生>,达斯汀霍夫曼费劲吧啦的从婚礼上抢下凯瑟琳罗斯,差点挨揍,可到了逃跑的车上立马就反应过来自己毕竟对今后一点计划都没有,就像一只舔脚的猫,被主人打断,忘了自己刚才在干什么想干什么,就直接投入到另一份发呆之中,虽然,它能干的只有这些。所以,原谅并不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因为即使两个人重归于好,世界仍在继续转,就像书中的原话那样,”一个人死了,就是世界加上一,再减去一”,何况是两个人的关系呢。那接下去,我们的这些故事主角还在如何继续着他们的生活,又为读者提供了哪些亮点呢,很明显,作者并没有给出交代,蒋给出的答案仍然是一种类似于释放惯性的手法,这种手法的目的,在我看来,是想把整部书的所有故事的情感负担都抛给最后的盲人刘巍,刘哥,而刘哥的经历是未知的,他是纯粹的,他是一种接受体,他是一场由作者主持的社会实验的被试者之一,但鉴于他是一种纯粹,也可能是一种未受到心理伤害的人的纯粹(他的童年拥有美好),他也就成了这场实验的空白对照,再回到文字的环境里,他就成了象征,他的将来即承载着这本小说里所有的结局,他被赋有的是充满光明的未知,他是个盲人,他就是未知本身,他什么都看不见,可他想去国外,走遍异国的天涯海角去找那个女孩,他受到过上天的不公,却对未来在突然之间有了刻不容缓的打算,那些身体上的障碍使他更强于普通人,强于那些自命不凡,花枝招展,财富五车,刚愎自用,性倒错,性障碍的那帮几乎与自我养成型精神病无异的贵人和公子哥,刘哥并没有被过多的设计对白,他对这个故事中的社会已经体会够了,在短篇幅之内,他完成了作为人格和认识的参照已经很完美了,他应该去那个国家,去挣脱,去享受。但说实话,我不理解”轻井泽”这倒数第二章节的意思,可我总觉得,乔意这个只在第一章出现过的人物,他和林满的作用就是要承担或者引出这部小说整个故事得结局,如果我对作者想要的结局即刘巍的抉择的定位是正确的话,那乔意的部分则是用于总结,他把整个前面所有的故事都规划在一起,使其成型,这才能和最终的一章进行对比,从而产生一些文字之外的意义的升华,遇见,回忆,先是乔意的回忆,然后是井上忍的回忆,一份是关于爱情,一份是关于童年时期对于爱情的不解和误解,爱情,终归还是爱情,也许爱情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某一部分的实体,但却不是作者最终的目的,正如之前我所说的,关于成年时期遭遇爱情对爱情产生的偏激或挫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所受到的情感创伤之中,这种创伤可以是你喜欢的玩具被别人夺走,你倾心的友谊被家人排斥,你曾有的梦想被每个人都怀疑其价值,甚至你还未吃饱的乳头就被某人拔走,再可能也许就是你幼小的心灵提前经历了死亡,这些种种的创伤在不经意间就构成了你的心灵最脆弱的一端,在成年时期,这种创伤也不会消退,当断裂开始时,它不一定会让你崩溃,但它保证会让你的心理以及身体的某一部分的功能丧失,而这就会直接影响并导致你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直到你遇到能打救你的那个人,最次,也应当是一个能强行纠正你的那个人出现,你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救赎。井上忍的回忆,乔意的回忆,构成了作者表述的一种手段,这两个回忆并不是一问一答的,乔意的回忆是亲口诉说,而井上忍的回忆则是作者直接告诉给读者的,这也就更加让我相信我的估计的正确性,这种方法也许是作者不经意的,但的确,它为那些试图感受作者深层含义的读者挖通了结构上的隧道。乔意有句原话: “所有的爱情都是因为鬼魂 ; 过去的恋人都成了一个鬼魂,如雕像一样伫立在那里,眼神漠然,嘴巴张开,面对过去那些回忆的碎片,提醒着你是怎么把一切都搞砸的,你之后所做的一切,都是拼命地逃离这个鬼魂”。 乔意很清楚自己是作家而不是哲学家, 但他这辈子可能都搞不清楚的是,那鬼魂就是他自己,且只能是他自己。可能这些关于作者意图的猜疑偏离了故事本身,作者只不过想写出自己想说的故事,把问号留给多虑的那些人,但既然作者用自己的文字赋予了故事中人物那么多长远的东西,我为什么就不能凭自己的一把铁锹去凿去挖呢?文字就是这样,文字是承载思维的东西,不能被意志所转移的东西,但如果真将这种看法把持到底,文字就会变得和整个纯客观的世界一样无聊。在读<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本的时候,我总感觉我拿到手里的会是一本高水平的”作文精选集”,这是一本没有标明适龄人群的作文集,但既然是作文集,观众是哪一批人也就很明显了,我试着找到破坏这种预期的惊喜而去翻它,这本集子也的确在前面的部分里让我失望,因为就和我在前面所说的一样,作者完全的个人经历与我无关,我也很想让自己的阅读变得更容易,但每次都标题之后的几段话就没了信心,我也的确怀疑是不是我的态度有问题,可最后的答案告诉我,各自的原因都是一半一半吧,说是打开的方式不对也行,说是我的阅读量积累之前,那些名师大家的感悟对我丝毫没有任何的共鸣也罢,可我是读者,难道我不能抱怨么,可以,因为”附记”这种东西,即使在我看来,在我这个芸芸小读者看来,真的是多余了。所以,到了最后一篇---”审判童年”,我的阅读观感才得到了完整的释放,我甚至无法肯定,能写出这种文字的会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能写出这些东西的完全应该是个生活富足,工作一流且文艺,独立情感没有一丁点丧失的女人,对,可能就是严歌苓。 这不是吹捧,这是我在阅读中思想自愿接受挑拨而产生的高潮幻想,有些想法很雷同,有些想法则完全超过了我的想法,我是在获得共鸣的时候被作者削了一巴掌,这一巴掌有点类似于某一网络作家在发现了自己的作品被抄袭后对抄袭者进行的私自处决,而我接受了这一巴掌,它能打醒我,将我的颅脑打碎,然后让我用灵魂的眼睛盯着一地的脑浆,告诉我,这就是我想要的灵感。 终归来说,”审判童年”是成功的,它的内容打破了人们对一个年轻人的常规判断,让人们看见了生活中的那些被自己无视的不敢面对的甚至习以为常的事发生在一个同龄人身上竟然也会超越出那么多的能够使自己得到解脱的意义,这种感受源于共鸣,也终止于共鸣,因为在盖棺定论的方面,有些人理解困难,有些人则是没能面对完整的自己而不想理解,这可能就是”审判童年”单单这一篇的内容的可贵之处,它在语言的形式上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漩涡,所有的疑惑和烦恼,最终的矛盾都回到了作者和读者的自身。可能每个人在翻开一本书之前,都有一种不明心向带来的心理预期,加上阅读结束之后对整本书的暂时印象,就形成了观后感,可大多数时候,观后感都是文字上的滥竽充数,很少是因为感觉到了那份把自己逼到不写点什么,就对不起眼球一样的压迫和动力而写出的东西,观后感应该是完全自发的,不带有太多目的性的承认一种来源于书本的思维匹配成功。我上述的所有,即是<故事>的观后感,在我设想的属于观后感的结构里,<沧桑>即是全部的一套心理预期,因为读两本书只相差了一天而已,也可以说,我是带着这本新作能在旧作的基础上写成并能超越旧作的想法上来看的这本<故事>,不能肯定我的印象和预想是否完全的吻合,但真的,没有附言和大量引用的<故事>的确比<沧桑>好了太多。在蒋的<故事>之中,爱情故事前后人的心理变化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分割点,其主体仍然是人物本身,但从他们的遭遇,他们的故事,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在感觉之上升华而又升高的东西,会让读者错觉为一种分裂,一种脱胎换骨的分裂,这种分裂是完全站在结果上的对同时两个人的观察,就像唐鹏可以抬着血腿”治病”归来就还可以和老沈做爱一样,没有对之间心理变化上的足够酝酿和敲击,它自然而然的就幻化开了,这种幻化又像是田福福的幽魂,即使是整本小说中唯一的灵异描写,相关的文字也在结构上显得特别和富有概括的意义,乔意把所有的前任都封锁在”鬼魂”这个词里面,而事实上他锁住的是他自己,这一道锁也是他以及小说中所有受过伤害的人的最后一道防线,解开了,可以像叶莺一样重新面对生活,解不开也可以像丁吉花那样去杀戮,这样的解释并不是说某些人可以因此而得到谅解,这样的解释是用来原谅主体人物的,说到这,我也就想起了强哥,和那个也许到现在还被锁着的樊怡,他们可能都会因此陷入无穷尽的疯狂之中,强哥是有手段的人,他的手段会让他在感觉便利的同时屡试不爽,他的手段会加强会演化;而樊怡,她是一个受外界事物左右的人,她稳定,是因为这样的不稳定的性格,她不稳定,是因为她一直就是这样,她可以无理由的拒绝强哥,也可以无理由的借机踹掉柯宏志,她的孩子没了,她不知道再怎么去承担生活,或者说白了,是不想再承担她和柯宏志的生活,可这都没有在两人的平常日子里完全的显露出来,为什么呢,可能她是一直在”装”吧。蒋方舟的文字,对我来说是很直白的,这种直白仍属于”不好”的范围,这种”不好”的直白,让她所有想在文字中隐藏的东西,都变的显而易见,很容易的就被发现,也许这也并不是”不好”,而是我不这样解释,就无法表达我从这些故事之中看到的疯狂和自残的东西。我觉得,叶莺就是自残,她是被性欲摧垮的一代。丁吉花也是自残,她眼看着男友一步步的成为了自己人生故事的老鸨,她还是一厢情愿,她眼睁睁的看着田福福的刀先于她插进自己的肚子里,可是,她内心深处多少有一些乐意。至于那个叫拯民的小伙子,他仍然是个未长大的小孩,学到的知识不能代表你,得到的奖状不能代表你,老师的盛赞也不能代表你,因为他们对你的赞誉都是以拯民作为学生为前提,在社会这个不分身份的环境之下,你拯夫是个屁,你连他妈的福柯你都不知道,你还能在学术界自以为是么,你不能,你只是个成绩不错的同性恋。”但这又能怎么样呢 ?”拯民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接受自己身上所展现的一切危险的未知性,他早就习惯了,因为这都可以让母亲来背锅,他对自己的埋怨变成对母亲的仇恨叠加,不可原谅,他被自己玩弄,被科夫一次又一次的玩弄,到最后科夫都腻了。这些简直是惨剧的一幕幕,是作者没有直接表明的部分,作者把这部小说写的太宽松了,那敞开着的剩余空间里冒出的混沌的黑色,包含一层又一层的恐怖。小说的人物成了玩偶,他们却从来不知道如何喊出自己的不自由,因为,他们没有嘴,也没有作者的那只笔。朱晓光,她也许是整部小说里最自由的人,她是姐姐的反面,是朱晓红的反面,她可以按照自己的心向去争取自己的生活,她没有寻觅那条通向疯狂的轨迹,以她幼小的年龄和心灵来说,她所遭遇的一切,已经足够作为先兆了,网上认识的猥琐网友竟然会成为自己的继父,这个猥琐的网友竟然还能和自己的母亲结婚,躺在一张床上,做那些天时地利人之常情的事情,然后,她会有一个妹妹,或者有一个弟弟,再或者,她会成为这个家庭里距离”爱意”最远的那个人,她需要支持,需要一个能为自己撑腰的那个人,如果没有的话,她也许会比自己的姐姐更加的变本加厉,但还好,姐姐不过是这部小说的次要人物,朱晓光没有被演化,没有放弃自己,她做了一个梦,那个梦就是她的幻觉,她觉得那个窗台上的海龟,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它爬的是太慢了,以至于它行动的节奏看起来就像是在这片陆地上挣扎,它让她想起了得肝病的父亲,父亲被囚禁之后的一切都是一场临死前的回光返照,他很痛苦,他的肝脏病变带来的痛苦,他怕肝病会传染给自己的家人而产生的痛苦,还有他为家里人什么都做不了而感受到的痛苦,在这个家庭里,一个父亲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他拿出娃哈哈来想恢复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可是他注定要离开这个家,所以这箱饮料才会是假的,这都是作者故意的,作者在借助一切机会让朱晓光保留自己的良心,作者甚至不惜让朱晓光失去自己的亲生父亲,但这都是应该的,朱晓光是被作者选中的那个人,她应当得到拯救,也是自救。每一个读者的心里可能都有一个对情感内容的接受底线,比如恋人的吵架,恋人之间互相出卖,恋人之间用性来互相出卖之类等等,这些剧情点都可以触及到读者最敏感的那一条神经,这种情感内容的底线其实在很多曾经的大众阅读体验中就很常见了,和它最相像的则是早先时期的正统人士对于原版明清某些小说的感觉,这并不是要讽刺这种来源于水平参次不齐的读者的所谓底线,这种说法只想阐述一种差异化极大的读者对同一类型小说的阅读感受。其实我觉得,对于男女情感生活的描写的接受和批判,总是和读者的道德感水平有关的,道德水平和道德感水平这两个标准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前者决定了某个人在道德问题上该如何决策如何行动的话,那后者就可以理解为是用来展示一个对源于别人的道德行为的看法和评价,那也许就可以这么说,读者对小说中人物的某些行为的看法,就是他对这一类人的看法。而当读者的这种看法从一个覆盖多个时,就会产生像突然见到外国人,非常急迫的要问他为什么他们国家的人会长的一模一样的那种不解,这也就很明显的成为了一种偏见的东西,这种解释虽然是不负责的,但的确会更加的透明。当然,部分读者没必要把自己的感受责备于一种误读,这是对自己的不公平,但这的确也是对于作者的不公平。文字通过大脑演变为读者的直接感受,这种直接感受与读者的思维产生交涉并最终呈现出读者最个人化的理解和概念认同,这是阅读的必然环节,可要进入这一环节的内容不是以读者本身的思维上的常识为基础的话,那这种会造成误读的结果完全应该归罪于作者本人,但普遍来说,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少见的,因为这应该是一个作者身份所要求的最低门槛。那既然我这么说了,我也就敢给自己的东西打包票,我也会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去看每一个读者的反应,我也希望我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看作者。他们是不是接受不了某些部分的内容,她是不是没有把握好文笔而在无意之中违反了大众发明的常规,我是不是又瞎寻思了太多。这些种种问题,只有到《故事》中作者对母亲的描写中去找寻答案,如果我前面关于所有角色的故事都用“童年决定一切”来解释会让人觉得缺少条件证明的话,我在这里想补充一点,那就是,被幼时经历捆绑的生活特征会在这个人的家庭身份确立之后而减弱。这一条件的出现也会解决部分发现在樊怡身上的问题,而且它不会造成各个角色在故事内容上的割裂。用这一条件作为补充小说中最后一个角色形象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这篇文章会出现的在看法结构上的漏洞,幼时经历对个人的影响依然存在,而当这个人成为了一个母亲或者父亲时,这种影响就可以被削弱,因为这个人承担起了自己注定的第二身份,身份的确定,随之而来的即是责任上的增加,因为孩子的出现,部分生活上的注意力必须被转移,原来的对于社会的关注也就暂时遭到搁浅,家庭的成分越来越多,人也就变得越来越老实,甚至也有了听天由命的想法,悲凉的人生气质也就随之而来,好像这对于一个人的心态和意志都会是一种锻炼,或许可以这么说,当了父母就像是灵魂的一角入了伍。不过,作为《故事》这本小说的理论蓝本,《沧桑》在家庭生活的表述上,仍然是充满了些许愤懑的怀疑,母亲,可以是不喜欢孩子的,可以是讨厌孩子的也可以是仇恨孩子的,她负责管好自己顺便管好儿女;而父亲则可以是本性的,令儿女恐惧的,甚至也可以是一种让人无语的简单。作者没有去过多的揣摩和验证,只是借用了一些名家大师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犹豫和疑惑,这些看法想法如果真的在作者的生活中已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的话,我觉得她不会给《故事》这本小说写下哪怕一丁点的悲哀的基调,所以我可以直接方便的把《沧桑》里的那些得不到答案的问题,放到这来解决那些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角色,他们的任性也就有了原因------作者的动机之一,就是解答自己的问题。可是母亲的天命角色问题,在作者本人的内在经验到达一定的顶峰的时候到底是不是还像那些小说,神话,以及哲学理论中所说的那样呢,甚至那些来源于母亲的爱也能够回归到母亲天性的本身呢,作者在《故事》中仍然没有给出答案,她比较喜欢选择立场,也许这样才能让一群人的声音盖过自己的声音,一群人的委屈改过自己的委屈。对,她还是在否定母爱的完全积极性,她没有妥协于常规文字上对于爱的解释和歌功颂德,她选择了对母爱始终保持客观,可能她的想法比这仍偏离一百倍,那这本小说里关于各位没有结局的母亲的叙述,则无法表现为一种对于她们的原谅,这产生了问题之后的问,她们当妈的就心安理得这样那样么?母亲可以是一种超越叨叨叨叨的厌烦,甚至是憎恶,母亲完全可以不说话,但她们无意间的话语,往往一针见血扎向每个人的童年,让你在长大后,连感恩的打算都没有。结局写在之前,让小说一开始就钉住了众人。属于姜夕的叙述一开始,就出现了三个人,乔意,母亲,以及她自己,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则是:“那好,比较踏实。”可关于母亲的第一个故事点却是姜夕对她隐瞒了自己订婚的消息,且是在之后的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让母亲知道,多少都有一些来于姜夕的歉意,这种歉意会被接下去的带母亲去医院的记述而抹平,因为姜夕总是个小孩,她管不住自己的情绪,母亲早已经过了姜夕的年龄,除了委屈也就只能发愣了。姜夕的母亲并没有给姜夕太多的压力,姜夕的压力来源是莫名奇妙的,“我们家养了个大小姐”不可能比“你不要像个老鸨一样好不好”更像是怪罪,姜夕觉得这个城镇耽误了她,更觉得是母亲耽误了她,之后所做的一切就像是一个不知道酒为何物的小孩,先知道了“借酒浇愁”这个词,他一有烦恼就跑去买酒喝,姜夕对这个社会的经历和有限的探索,就像是一个喝酒撒气的小孩,可是小孩喝出了酒的辣味,他会摔了酒瓶,以后继续喝甜饮料,而姜夕不能,她只有一辈子的时间,这一辈子对她来说只能做一个决定,她决定逃婚,和林满一起走,可这又有何用,不外乎逃避生活的宿命。她的出走和刘巍的出走不一样,在我看来,一个是远离已知投向未知,另一位则是回归到已知,这整个台北篇的结局描写,一点没有双宿双飞过一生的浪漫,“我们走吧。”这个话就像是一个爱到深沉智商为零的女生对一个不知道爱不爱自己但表面很爱自己的男生说出“我们结婚吧”这种话一样,在文字之下显得毫无一种冲动的浪漫,这个话还类似于一种用殉情来确定是否相爱的质问,林满也是岁数不小了,他的生活让他早就没了《失乐园》中久木的那种郁积于内的对生活的怨气,因为他离婚了!你三十八岁的年龄还会相信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如果么?那话说出之后,姜夕的开心反而对应的是林满的毫无反应,什么就为了你而离婚额?如果姜夕觉得她的母亲对她的影响反映出母亲的一种不着调,那姜夕的不着调可以说是一种忘乎所以,这种不着调可以超越所有男生对于女生小性格的偏见,这种不着调也可以完全否定恋爱中的女生智商为零这一结论,姜夕她把她的智商全部归零了,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这一切,就都不能怪罪于母亲了,母亲两个字的出现还停留在第一节。朱晓光的母亲也是一样的,她的经历中,朱晓光的父亲是被她安排的没有个正常人样的,这种另类,造成了对于朱晓光的伤害,这种伤害因为朱晓光接近于懂事的岁数而没有影响到她的人生抉择,但还是把她逼的足够离家出走,这其中也不得不承认有老张的原因,但我总觉得,朱晓光相对于姜夕来说,是早熟的,在爱情上面的早熟,她也许有比姜夕更多的自己的空间,但这种性格的成长不得不说有自己争取的那一部分,如果说姜夕是傻蛋,朱晓光多少可以上升到天使的范畴,更直接的说,这部小说只有她让我感动,她承认了自己的角色,她的未来的路还很长。母亲在她这个年龄再婚,其实也是有很多好的方面的,张老头的事情会慢慢被淡忘,孙天奇也是没问题的。唐瑶是小说中出场的最后一个母亲,她的这个天赐的儿子使她失去了更多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由,她成了儿子的保姆,成了儿子情场失意的责备对象,她也是一位母亲,她没有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孩子应有的陪伴,她是一个女强人,顺利完成自己的事业之后才会去顾及别人,这其中的"合理"几乎让她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亲生儿子,当然,儿子也有自己的生活,他很争气,知道如何学习,各忙各的,就更加深了这种距离,孩子终归是需要母爱的,至少是在成年之前,可现在怎么办,真就只能两败俱伤,对,“直到他遇到了科夫”。那个他出现之前,拯民也不知道自己会有同性恋爱的倾向,他的这种倾向可以说完全是后天的,他没有爱,他需要快速的爱,这就是原因。拯民曾有过很多能够感觉到爱的机会,可是他坚持着自己“不能堕落,不能心碎”的人生信条而排斥一切,他不相信别人的方法,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不科学的,可能他真的学傻了吧,妄自菲薄的傻。母亲的陪伴成了强迫,母亲的不经意错误也成了愚蠢的信号,他总觉得,母亲的一厢情愿让他丢脸。唐瑶的确在年轻的时候嫉妒过叶莺,但她没有丢失自己的生活梦想,她也从未想过自己能有一个拯民这样的儿子。

人生不是这样,生活可以这样

长篇小说,读出年与史的波澜。碎片小说,读出秒与月的无情。写小说犹如刺绣一般的细活儿,写的越慢,反而少了视觉上的惊艳,写的越快,反而觉得一针一线不耐用。像是作者脑袋当中塑造出来的一个红尘,由作者主宰。作者一思考,就是刻意,充满谲诡,作者一活动筋骨,就是自在,充满随便。看小说这个过程,大致路线由作者牵着往前走,走着走着,看不到结局,殊不知作者早在开头就用针线打了个结。蒋方舟第一部小说《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九个故事,一一独立,甚至感受不到时间与空间的连贯和共存,蒋吹嘘小说新颖。整本书看下来,结构布置新颖,几个人有各自的故事,对于作者而言,创造空间更大。但也受到了一定约束,一旦心不细,完全错杂,觉得乱且空洞,没有章法。小说的起点与结局,蒋早已安顿好。蒋太精心构造,当然,在小说里也看得出,作者把自己这二十多年的经验掏空了,放在小说里。蒋的良苦用心,宛如一锅细心熬制的汤药,精华全在烟味儿里。读完这本书,过了许久才来写评,七月流火,我也不愿细细推敲内在的环环相扣。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要么离,要么合,离是破碎,合也会是惊悚。樊怡和柯宏志两人,都是一个肮脏飘忽的塑料袋。儿子毛豆死后,樊怡开始怀疑自己,她也认为她爱的人不是丈夫柯宏志,她想起小时候喜欢过的强哥。柯宏志在儿子毛豆死后,废了一样的出现婚外情,他眼里有了朱晓阳。读者也在柯宏志的眼里看不到樊怡,朱晓阳是虚,樊怡是实,柯宏志苦苦追寻的仅仅是逃避。朱晓阳这个妖,哪里会跟定人间的情,她差点把柯宏志灭掉。柯宏志想回到妻子,妻子却和强哥在一起,两人纠缠,妻子像掉进无底深夜的惨状,柯宏志哪里会晓得。情的单薄,也在于此。日子是非常平实的一个个动作,所以才叫过日子,而非度日子。小说里面的每个人,都有沦陷,能够走得出来的很少,想必人生也是一个兜圈子的过程,田福福兜着兜着迷失了,妻子丁吉花也兜着兜着兜散了。田福福是真的可怜,丁吉花也不叫人心疼。写到此,顿发奇怪,小说里面的人物,让人喜欢、暗怜的,真的没几个?原因何在?是自己心太硬,还是人物捏造的太离谱,阅读也是一场驳论。九篇故事,放在一起,看完再过一个月,能够记得起来的,就是你喜欢的,哪怕这篇写的不怎么样。此时此刻,坏也坏的很刻意。我喜欢樊怡的结局,很惨很悚,不认为她该可怜,她要比糯米还要糯,我喜欢人生血淋淋,那才是人生真相,但血淋淋并不意味着就是狗血,血淋淋和狗血之间距离一万八千里,人走着走着,也都走散了,更别说共待在舞台上的作者和读者。小说里的几个人物,你想做哪一个?一个都不想做?都是行在荆棘丛上的人,疼与苦相并,看似都没有出路,反正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快乐也显得昂贵起来。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