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伯恩博物志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10844290
作者:[英] 吉尔伯特·怀特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英国18世纪“富闲绅士”、博物学家怀特,以书信体描绘家乡的自然风物,以其闲适的心境、严谨科学的态度,观察并记录了塞尔伯恩的鸟兽鱼虫。怀特质朴、率性的行文,将塞尔伯恩描绘得宛如画卷,同时展现了18世纪的英国乡绅生活,充满了牧歌般的趣味。
塞尔伯恩更因此成为自然爱好者的朝圣地。

书籍目录

第一卷
致托马斯•彭南特的书信
第二卷
致戴恩斯•巴林顿的书信

内容概要

吉尔伯特•怀特(1720~1793年),英国18世纪著名博物学家、作家。怀特大半生在家乡塞尔伯恩度过,以观察鸟兽鱼虫为乐。其书信体著作《塞尔伯恩博物志》两百多年流传不绝,对后世影响甚巨。


 塞尔伯恩博物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吉尔伯特·怀特《塞尔伯恩博物志》塞尔伯恩,原本只是英国一个寂寂无名的偏僻村落,那里的自然风物与周边的环境并无大的差异,无心之人路过也未必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如今,那里却成了自然爱好者的朝圣之地,只因为200多年前,住在塞尔伯恩的一位“安静、敦厚的兼职牧师、‘富闲绅士’、业余博物学研究者”——吉尔伯特·怀特无心写就了一本经久不衰的《塞尔伯恩博物志》,把塞尔伯恩寻常的自然风物、鸟兽鱼虫描绘得无比生动,也把这个当时只有七百多人口的教区推向全世界。之所以说是无心写就,是因为本书是由作者和两位通信者——博物学家、《不列颠动物志》作者托马斯·彭南特和戴恩斯·巴林顿老爷的信札集结而成。吉尔伯特·怀特只是怀着对探索自然的无上热忱,把日常观察到的一切新鲜有趣的物种与两位好友分享,顺便“炫耀”一下自己的新发现,结果不少发现还真的成了博物史上的第一人。读《塞尔伯恩博物志》,随处可见的是作者细致入微、探索不止的匠人精神。吉尔伯特·怀特只是一个业余的博物学研究者,他的一切研究成果都来自于心底的热爱。他住在这样一个偏僻的村落里,每天观察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中的游鱼,记录候鸟的冬去春来,追踪生命的诞生成长,制作生物的标本,甚至亲自驯养各种动物。这种日复一日的细致观察,让他笔下记录的物种资料都十分翔实、严谨,极具科研价值。比如:“经过测量,我发现它们从鼻子到尾巴,仅有2.25英寸长,而尾巴就占了两英寸。逮两只放在天平上,重量仅相当于半便士的铜币,即三分之一盎司左右。……我发现,一只成年的中型家鼠重一盎司,是上面那只老鼠的六倍多。而它鼻到臀长4.25英寸,尾巴也是这个长度。”以上是作者对一种小老鼠的研究发现,通过测长度、量体重等方式与家鼠进行比较,从而将两种鼠类区别开来。别看“博物志”的名号听起来有点吓人,以为是艰涩难懂的专著,实际上,吉尔伯特·怀特的《塞尔伯恩博物志》绝对称得上是博物志里的“小清新”,不仅语言通俗易懂,而且文笔率性畅达,或许归类为散文或随笔更合适。书中有很多妙趣横生的段子,可以说是冷知识吧,读过之后令人耳目一新,感觉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神奇大自然的好奇之心。比如下面这一段就让人忍俊不禁又赞叹不已:“但愿当时我没忘了说蛇的一项自卫能力——放臭气。我知道有位绅士养了条温顺的蛇。心情好和未遭惊吓时,它都跟任何其他动物一样甜美可人。可一旦有陌生人或猫狗进来,它会立刻咝鸣,放出臭气,熏得整间屋子恶臭难当。”原来蛇还有跟黄鼠狼一样的自卫本领,实在是大开眼界啊!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你,有多久没有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呢?就算忙得无暇抬头看天,没空跑去旷野,也不应该让世俗的尘埃完全蒙蔽双眼,偶尔看看自然之书也是可以的。《塞尔伯恩博物志》就像俗世凡尘中的一股清流,静心品读,不仅能发现万物之美,还能感受到200多年前的吉尔伯特·怀特淡泊宁静的情怀,无异于一场荡涤心灵的回归自然之旅,真可谓善哉,善哉。
  •     吉尔伯特•怀特,英国18世纪博物学家、自然散文家,生平唯一著作《塞尔伯恩博物志》被誉为“生态界的圣经”。《塞尔伯恩博物志》这部著作乃是怀特无心写就的,全书是由怀特与两位通信者——博物学家、《不列颠动物志》作者托马斯•彭南特和戴恩斯•巴林顿老爷的信札集结而成。而通信之初,怀特并无刊载出版的念头,写作风格也是极为率性,不落谋划的,因而通篇文章读来轻松自在,毫无科学的晦涩难懂之感。[img=1:C]《塞尔伯恩博物志》英国自然散文先驱吉尔伯特•怀特经典著作[/img]《塞尔伯恩博物志》,虽是作者无心写就,但一经出版便受到极大的欢迎,成为英语世界“印刷频率第四”的图书(第一是《圣经》);更是深深影响了达尔文、梭罗、周作人等诸多思想巨人。梭罗曾在其经典著作《瓦尔登湖》一文中多次提及怀特及其《塞尔伯恩博物志》;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的科学研究结果及思想更是在很多方面与怀特的观察结果不谋而合;周作人曾在1934年6月的《青年界》上刊登长篇文章高度赞扬怀特的《塞尔伯恩博物志》一书,盛赞其为“这是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一异彩,出板一百五十年来流传不绝,收入各种丛书中,老老小小,百读不厌”。这是一段英式田园风光之旅,更是一场在文学赏读中亲近自然科学的轻松体验。整本书以书信体格式展开,分为两大部分:致托马斯•彭南特的书信,44封;致戴恩斯•巴林顿的书信,66封;共计110封信往来,书信中围绕介绍了赛尔伯恩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概况,文笔轻松自然,以老友交谈的亲近感来经书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观察所得。1767年到1787年,20年的岁月里,110封信,见证了世界伟大作家的知己之交,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伟人是如何在科学尚未启蒙的年代里在一个偏安一隅的村落里用肉眼观察为后世诸如达尔文等人提供科学研究的思路。《塞尔伯恩博物志》不仅是一部博物学记录,也是一部历史的记录,将科学在18世纪后期探索的每一步展现给我们。怀特是一位耐心而诚实的观察者,他学识渊博、通晓古籍,兼具细致的观察力与锐眼,对塞尔伯恩的自然风物、鸟兽鱼虫做出平实的描述与记录。正是怀特这一代人,以细致而准确的第一手观察取代早期作家的懵懂记载、无据的臆度与怪诞的传说。他会饶有兴致地向你介绍被驯养的蝙蝠捉苍蝇时的姿态,告诉你蝙蝠同燕子一样,可以在飞行中掠过水面轻啜饮水;他会教你如何用一根柔韧的草梗将蟋蟀引出洞;也会跟你聊一聊如何区分不列颠的柳鹪鹩,以及苍头燕雀为何会在冬天里雌雄分飞…他目光所及的生命现象,被后人援引为线索,以探索自然内部的奥秘。《塞尔伯恩博物志》一书的价值,已不止于单纯的文学科学,更在于其深远的时代意义《塞尔伯恩博物志》的出版标志着世界最早的生态思想的诞生,吉尔伯特怀特也因此被誉为世界生态学的鼻祖。梭罗成就了瓦尔登湖,怀特的《塞尔伯恩博物志》成就了塞尔伯恩,这个昔日的英国伦敦的偏远村落,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地自然爱好者的朝圣地。作者本身具有极其强大的个人魅力。怀特在著作中极少透露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细腻的文字描写中想象勾勒出他拎着灰色马六甲手杖,穿着齐膝短裤,随意走入山谷小道的形象。正如怀特的侄子所说:“他的人生,除四时的更替,再无别的变迁”。
  •     关于博物志,我曾经的理解是一本类似于工具书的读本,它收集者最为详细的自然物种信息,有着简练科学又干瘪的数据介绍,或者再加上几句官方格式的简介,然后插图,不能更多了。然而这本却是与我脑海中的印象不一样的,他有着悠扬又充满旋律的语言,你可能难以想象,明明只是介绍自然与生物的信件,为什么可以那样让人着迷。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让人感觉平和与舒缓,也许这是因为作者吉尔伯特•怀特先生是一位兼职牧师的缘故。英国18世纪“富闲绅士”、博物学家怀特他的文字有着那个时代的风格,质朴、率性的行文,文字闲适又不失严谨,把塞尔伯恩这个位于伦敦西南约五十英里之处,坐落在汉普郡乡间的田野和小山之中的宁静小村庄的自然风趣全部置于纸上。这本书给人一种放松感,大概是文字太像坐在壁炉前与孩子们说着今天的所见所闻的长者了,他用他锐利的观察与细致的探究,结合渊博的学识,用着最简朴的话语说出孩子们所想知道的自然,那些我们从未细致去注意过的东西,以至于大人们同样沉迷于怀特先生所呈现的自然风物与花鸟虫鱼。这本以信件呈现的博物志,由与博物学家,《不列颠动物志》的作者托马斯•彭南特的三十五封信件,以及戴恩斯•巴林顿的五十九封信件组成。每一封信都写下怀特先生对他所生活的塞尔伯恩的观察与考究。一口水井,河的直流,一片林地,一块菊石,生活中的每一处地方,每一个时间段都可能有不同的发现。关于高大的树上搭窝的渡鸦,关于想要爬上树却被树瘤阻挡的孩子,当树倒下,却不愿意放开窝中的蛋而被枝条打落,死在地上的渡鸦们,那些都是他的观察,同时也有他对这些自然生灵的所表达的情怀,他敬佩母鸦的母性,为它们难脱一劫而惋惜。虽然书中可能很多希望在那个时期普及的知识,如今的我们已经知晓,却难忘的是书中的情怀与对生活的细致感悟。怀特的侄子所说:“他是在平静安宁中度过的,除了四时更替,再无别的变迁。”怀特先生拥有我们现在很难达到的宁静与悠然的自然生活,正如我们羡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的闲适,阅读本书时,同样会被书中那样悠然自得的平静生活所感染。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博物志里的“”小清新“~”
  •     没图
  •     平实,细致的语言,看着很舒服
  •     度过啦,日记信封体的格式,写给友人的生物观察记录。听说作者是几百年前的一位隐居的有钱人。没有背景、纯粹的阅读,不是太能带入,文字清新、哎,无法形容,词穷。有许多专业知识,有许多不认识的鸟类。非同类不能有共鸣。需要科普、需要了解许多常识。
  •     缪哲珠玉在前 这本就过于平庸了
  •     一开始读的时候我是拒绝的,简直不敢相信我居然能看的津津有味……
  •     书信写就的地方自然志,细心的观察,翔实的描述,准确的数据。英国人一以贯之的博物传统,怀特讲,法国人写博物志冗长,确实,怀特写就的塞尔伯恩简短却生动细致。译注细心。看博物志会兴起学拉丁语的冲动。
  •     赛尔博恩(Selborne)是英国田园气息最浓的地方之一,百封书信向你娓娓道来英伦田园生活,对这种自然生态生活心生向往。
  •     都是鸟。
  •     说坏处:注释混乱,作者自注与译者注不能区分
  •     怀特不是当文学作品来写作,但他的文笔却不逊于一流的散文家,连周作人都称称赞他的描写传神;怀特也不是当自然科学来研究,但他的著作却有着科学的严谨精神与超越前人的发现。将法布尔般的观察精神、自然文学般的情怀、宗教徒的思考融为一体,因此成就了怀特及其著作《塞尔伯恩博物志》的伟大。
  •     这是一本自然生物观察笔记。经过了那么多年,它的科研价值也许逐渐式微,但是人文气息依然浓郁,文笔依然优美。
  •     文学性和科学性都一般
  •     新版新译《塞尔彭自然史》
  •     很好的科普书,作者把家乡的自然环境,动植物特性、分布、习性讲了很详细,还有好多趣事,很有意思。能看出作者孩子般的好奇心和对博物学的热爱。
  •     没读完 试读完 放弃
  •     每天通勤路上都在读,耳机里配的BGM是Radiohead的专辑。车窗外杭州的冬天总是又脏又冷,塞尔伯恩的自然史却能给饱受SAD困扰的人带来愿意再呼吸一口气的希望。
  •     一位十八世纪的乡村牧师与博物学家的往来书信集,无心插柳成就了一部塞尔伯恩地方自然史,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乃至冰岛火山喷发,候鸟飞来的顺序、鸟儿啼鸣先后、猫头鹰的叫声是降G大调还是升F大调、布谷鸟不孵卵的原因,明显怀特最爱的是燕子着墨相对最多,全书析微察异,科学严谨,兼有雅趣,引用的诗歌给理科添上了文科的柔美,维吉尔的诗句“我深信它们中有神的智慧”正是本书的最佳注解
  •     我见过最不寻常的鸟是一对戴胜。几年前的夏天,它们便来到这里,经常光顾我菜园边的一片装饰地,一待便是好几个星期。那时,它们常常昂首阔步地一边走,一边觅食,每日都会往返数次。看样子,它们似乎是打牌在我这里产卵的。但几个无所事事的男孩却见不得它们怡然自得的样子,前去捣乱,把它们吓跑了。
  •     看了前十三封,感觉不错。///现在几乎全看完
  •     没图片注释,翻译也奇怪。。看了3封信就看不下去了。。。
  •     怎么没感觉
  •     优美的散文。关键是文笔优美。可读性很好。
  •     私人信件历来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媒介。梵高、简·奥斯汀、E.B.怀特的书信集,都成了西方文学的名著。为什么没有电子邮件集出版呢?这不仅仅是因为电子邮件写得快且随意,我们也很少留意自己收到的邮件。自从电子邮件代替了传统的私人信件,一个主要的文学流派就奄奄一息了。
  •     白垩纪地貌,原始形态,18世纪1769年-1784年间作者和两位朋友的书信集。
  •     笔调清新恬淡,怡然自得,于无用之用的土壤中,才能发生出如此的学术结晶。阅读过程略沉闷。
  •     很养心的一本书
  •     早期自然科学记录,后半部分文笔很棒,读来还是很享受的。
  •     太喜欢这本,对自然的好奇和优美的文笔
  •     一本非常经典的自然散文书籍,用书信的格式描绘家乡的风景,细腻独到,说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我是站着写这篇评论的,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对怀特的敬意。
  •     “除四时的更替,再无别的变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