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沒有那麼美好

出版社:八方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2
ISBN:9789866488047
作者:布希姬.紀侯
页数:160页

作者简介

2009/02/12聯合報 愛情走到盡頭 會是什麼樣的面貌(點選可看相關報導)

愛情死亡之前,有十一種彌留的狀態。
這些故事裡,藏著愛情最真實的模樣。

作者以獨特的疏離筆調,寫下十一篇現代人的愛情故事,焦點放在愛情的離去,故事的終曲。十一個不同的主角,十一個不同的聲音,敘述十一種愛情走到盡頭的枯萎面貌。在愛情的起點與終點裡,作者以日常小事為主題,用簡單的文字,延伸出無盡的韻味,帶領讀者看見甜美愛情中的殘酷模樣,篇幅雖短,卻是句句令人流連,耐讀且引人玩味,赤裸裸的寫出現代人愛情故事的樣貌:無法從生離死別中痊癒、一段關係裡失去交集的荒謬情境、牢固習慣讓人失去愛人的能力、戀人共有的物品成了灼傷人的武器、父母離婚的潮流像一場遊戲、完美戀人的典範其實是悲劇一場、同居的房子裡,上演無疾而終的故事、身邊全是愛情潰敗的迷惘,就連書本上,也烙印著失敗傷痕,字句揭露失去愛人的美感……直到故事終了,我們才發覺——愛情被高估了,沒有那麼美好。

内容概要

布希姬‧紀侯(Brigitte Giraud)
1960年生於阿爾及利亞,後移居法國。曾當過記者與書商,目前居住於里昂,是布洪(Bron,鄰近里昂的小城)文學節策展人。
紀侯的文字乾冷、精準、尖銳,在10年的寫作經歷中,出版過4部長篇小說,每部都以探討家庭關係為主,因為她認為,在這種緊密互動的關係,最能窺探人心中黑暗難見的角落。紀侯著作還包括有:《父母的房間》(1977)、《尼可》(Nico,1999)、《黑潮》(Marée Noire,2004)、《我學習》(J′apprends,2005),以及一本敘事作品《現在》(A présent,2001)。而她最新的短篇故事集《愛情沒那麼美好》(L’amour est très surestimé,2007),一出版即長據法國暢銷排行榜,並榮獲2007年龔固爾文學短篇小說獎。


 愛情沒有那麼美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11則短篇小說. 作者以女人.男人.小孩.寡婦.粉絲.. 等等不同角度. 來闡述愛情的不完美. 其文字浸染著灰色筆觸. 簡潔而富詩意. 深具優美韻味.... 愛情這東西啊. 任誰也說不清的. 這11篇只能算呈現出愛情某些片面. 且是偏灰澀那片面.... 我也相信愛情沒那麼美好. 但也不全然那麼不美好.... 這些東西. 只能冷暖自知吧!
  •     我在一個微雨的傍晚讀完了法國女作家布希姬‧紀侯(Brigitte Giraud)的短篇小說集《愛情沒那麼美好》,心中感受,五味雜陳。闔上書本的那一刻,腦中赫然出現了一個奇妙的畫面:我看到兩個「我」,面對面坐著:左邊的我,在十一個故事裡輕輕拾起回憶碎片,凝望往事,感傷無限;右邊的我,在時間過後懂得了愛情不過就是緩慢成毀的過程,凝視此刻,安靜清朗。右邊的「我」對左邊的「我」露出了瞭然於心的微笑,他說:『愛情其實沒那麼美好,它的美好來自於瞬間的美麗,像煙火,似曇花,總是還來不及感嘆,就已飄然遠逝。可偏偏人的記憶如此頑強,自動將無數甜蜜瞬間,刻上心板,越想抹去,越顯清晰;屢次想離開卻硬是被拉回的窘境,全被裝在「痛苦」的盒子裡,像顆不定時炸彈,你無法預測它埋在何處?只能在爆炸的那一刻,看見四散的心之碎片,你以為,碎了就沒感覺了;沒感覺了,就能做回自己了。然而,事實的真相是:你一旦深愛過一個人,就再也走不回原路了,你的生命從此將殘留那人的身影,不管你願不願?他成為你身體裡的一部分,繼續看你笑,陪你哭,唯一不同的是,你們不再並肩同行,也不會再有任何對話,他成為你心上獨一無二的「戀之風景」:甜蜜,綺麗,卻佈滿了如影隨形的感傷。最後,他收集了你們之間所有「有形」的回憶,把它變成一個「無形」的烙印,時時刻刻提醒你:他曾經存在的事實,這就是愛情沒那麼美好的真正原因。』十一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篇章是《恰當的位置》,描述戀人死亡後,女孩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真實處境。在我看來,「死亡」與「失去」在愛情中有著極為相似的殺傷力,前者是再也回不來的身影,後者是再也尋不回的情感,不管心裡的感情有多溫暖,當你獨自面對那種逝去難再的冰冷,任誰都無法招架想遺棄自己的那股衝動。女孩說:『流行性感冒大致需要十天,失去愛人大致需要兩年。』兩年是表面恢復的期限,是為了不讓所有人繼續把目光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因而強迫自己必須走出哀傷,重新走回生活正軌,走回沒有他的人群裡。她開始振作精神努力工作,開始打扮自己和別人約會,她做得很好,好到所有人都以為她已淡忘逝去的愛人。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內心的真相:『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我們可以一如往常生活,工作,在開玩笑的時候心如刀割………我完全不知道,我們可以在傷心欲絕的同時,一面全神貫注工作,精神崩潰同時又笑容可掬,悲傷又自在,蒼涼又愛戀。』這段文字好像一根細小的針,看似不經意,卻精準地一針刺進我的心坎裡,原來,最深的悲傷平靜如常,最深的愛情只能沉默;原來,短暫的甜蜜回憶是為了平衡一輩子的憂傷,而痊癒並不存在。最後的結語,像一道溫柔又霸道的光,而那光裡,藏著我真正的心意與眼淚:『他就像一顆跳動的心,他在那裡,無法預料,不停移動。時而溫順,時而暴戾,時而沉睡,時而傲慢。他已經住在我的身體,但不讓我沉倫,我懷著他,就像懷著孩子。』我常問自己:為什麼總是難以忘記愛情裡一些細微的片段?像是彼此喚著只有對方知道的暱稱,一起唱歌時他流下的眼淚,離去之際他頻頻回首的神情,深夜時分手牽手走在街上的寧靜,還有我獨自為他買衣服時的微笑;越是尋常的畫面,越是深刻的烙印。如果我把他的痕跡抹去,就等於把過去的自己丟棄,我找不到更好的理由讓他繼續存在,我只能給他一個恰當隱密的位置,在別人和自己都看不見的時候,像從前一樣,溫柔地再看他一眼。另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物品」,結婚十二年的夫妻走向離婚之路,妻子看著丈夫回家整理兩人物件的情景。愛情會消失,記憶會淡去,但「物件」和「影像」會忠實記錄情感曾真實存在的痕跡,也是兩人曾經相愛過的證據。妻子以為丈夫會拿走充滿兩人幸福回憶的物件,以為即使分開,丈夫的心裡仍會戀戀不捨,然而,丈夫什麼都沒帶走,他認為這些物品沒什麼重要,妻子卻覺得她被遺棄在這些物品中。就丈夫而言,此情不再,物品終究只是物品;對妻子來說,物品等於回憶,遺棄物品,等於棄置了兩人的回憶。雖然作者以十分冷調的筆觸書寫妻子的心情,我卻在一句話裡讀到了妻子難以釋然的哀傷:『我希望你手裡的每件物品都灼傷你,帶你回到「仍然確定愛我」的時候。』看到這裡,我不禁輕嘆了一口氣,愛情裡,好像還是女人傻一些,女人總是活在自我感覺裡,卻忘了現實始終比想像殘酷許多。不愛了,縱使有滿屋的物件與回憶也是枉然;彼此相愛,即使一無所有,心已填滿所有的空隙,不需要任何愛情的證據。十一個短篇,彷若十一個生命切片,從頭到尾,沒有出現任何人名,也不交代主角的人生歷程,更沒有前因後果,一切聚焦於「愛情」的來去,和失去愛情造成的影響:相愛至深卻走向陌路的夫妻,眼中只有彼此最後卻毀滅對方的情侶,父母離異一夜長大的孩子,失去摯愛不知如何再愛的自己。作者以冷靜纖細的筆觸,不著痕跡地切開愛情,還原每段愛情的真實面貌,並揭露看似無害卻最具殺傷力的“第三者”:「時間」,看時間如何滲透愛情的隙縫,偷偷鑽入愛情的心臟,將兩顆緊密相依的心悄悄劃開,並將它們一左一右推向各自的深淵,當你們開始意識到距離時,距離早已佔領了意識深處,你們的眼中再也看不見相愛的「彼此」,只看得見比從前更孤獨的「自己」。一個人往前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兩人同行之路,最後僅剩自己踽踽獨行。你再也不會知道他真正的感受,他再也不會明白你深處的落寞。曾經相愛,終成陌路,織就出彼此一生的孤寂。左邊的「我」雖然明白了愛情是緩慢成毀的過程,也看見了痛苦吞噬自我的強大能耐,卻還是堅持守護美好的回憶。因為,只有回憶能避免時間的無情吞噬,也只有回憶能讓不美好的愛情,再度閃閃發亮。最後我想說:愛情沒那麼美好,在於心之碎片,依舊刺痛,可能永無休止,且無計可施。我想到的唯一辦法是:如果這世上有時光機,可不可以請你在相愛的時候,把「我」還給我?
  •     拿起这本书,来自于书名的吸引,它那么真实、直接的道出了一个事实,尽管还有不少人依然相信着爱情的完美,但真实就是,没有什么是绝对完美的。每一个简短的故事,都没有直接告诉我爱情是如何如何的不完美,但所有的细枝末节,都能让我切身的受到触动,那种对爱情的感知就好比自己正经历着这一切,我想,书本最让人迷恋的地方就在于此,带你到一个你不曾亲身经历过的世界,带你到一个未知的国度,体验某一种现实中未曾体会的感受。每一个故事就好像是发生在身边,自己的,别人的,虽说幸福和悲哀是各不相同的,但却也是大同小异的。爱情里的等待,爱情里的矛盾,爱情里的“代沟”,爱情里的种种,构成了完整但不完美的世界,每个人或许都是需要它的,但,这个完整但不完美的世界,不是人生的全部。喜欢《跟孩子们说》里的话语,如此细腻,却也实际的告诉孩子们,从今以后“我们”变成“我和你们的父亲/母亲”,再也不会以“我们”的方式来与你们相处,但不要因此感到害怕,甚至因为这样你们会得到双倍的爱与关心,真心觉得这样的话语让人感到很窝心;还喜欢“恰当的位置”,“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我们可以一如往常生活,工作,在开玩笑的同时心如刀割”有些人的爱情状态是表演出来的,演得太好的人有时候不仅骗过别人的眼睛,也会骗过自己的心,有时候伪装得很糟糕的人,不过是在做自我安慰,以为安慰了自己,其实却被人人识破。不管爱情是何种模样,它都曾让你有过置身云端或是跌入谷底的感觉,或许暂时你还没感受过,但你总会感受到,因为这些都是爱情。但要知道的是,爱情它不是你的全部。它,不过只是一部分,丰富了你的生活,不管它的美好程度如何,都要珍惜但不沉迷。爱情,没那么美好。不代表不要相信,而是放在“恰当的位置”,爱得适度,爱得恰到好处。生活,因为多姿多彩,才会接近完美。

精彩短评 (总计90条)

  •     “爱情”揭露的或许是人的喜怒哀乐,因为真正揭露人的底层原型却常是“婚姻”。
  •     女孩說:『流行性感冒大致需要十天,失去愛人大致需要兩年。』
  •     喜歡習慣那篇
  •       薄薄的一本小书,黄色的封面,很喜欢这样装帧细腻的感觉。
      
      高中的时候初中的时候看爱情小说会觉得憧憬和浪漫,但是现在一个没有谈过恋爱的再去看爱情小说总觉得有那么一种搞笑的,悲剧的感觉,连初二的小朋友都换了好几个男朋友了,我这个大三的老女人还是感情空白的状态。不知道是我太慢没赶上这个世界的脚步,还是这个世界太变态把我甩开了?和一个人一见钟情或者日久生情然后恋爱,在一起吃饭,逛街,一起学习,一起讨论生活的琐事,然后有些化为亲情最终结婚生子相守一生,有些因为什么或者不因为什么而腻烦而离开对方,继续去寻觅某个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一个人、两个人、一家人、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要两个人,到一定年龄之后就要一家人,否则就是孤单寂寞的可怜人,即使你自己你不觉得自己多可怜,但是周围人们投给你的总是可怜同情的目光。陈素文,土木的老师,女博士,现在才知道她是个女的,应该也是硕导博导之类了吧,三十多了没结婚,我不知道她是为什么原因还是一个人,yq也不知道,tt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不约而同的给出的是同情惊诧与不理解的想法,是啊,你知道的只是一个人的名字,她的学历,她的专业,和她没有结婚,然后就可以给出这是一个没人要的老女人的结论吗?
      
      我不知道我的感情会是怎样的发展,不知道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一向不会和人相处,一向不习惯亲密关系,不习惯和别人分享什么,不管是我的观点,还是我的私人的小情绪。心理学说建立亲密关系总是要暴露自己的,暴露自己隐私的别人不知道的那一面。我从来都是隐藏自己的,很害怕被别人发现我的想法,我的情绪,我私下里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对人的一面和对自己的一面以及对家人的一面都是不一样的。
      
      孤独是可耻的,人向来是社会性动物,但是在还没找到可以共度一生的人之前,享受这难得的孤独吧。
  •        有个朋友和我说,她特别能记住某一个瞬间的场景,某一种味道,某个片刻时的心情。也许我们到最后能记住的都是这样的记忆碎片,不是一本流畅的流水账,而只是这样的吉光片羽让我们温存过去。
      
       书名起得本身就算半个“噱头”,让那些在感情路不顺或者压根对感情就抱有悲观态度的人,就会想买书其实就是想验证自己的想法。
      
       里面并不像书名说得那么大,只是十一个两性相处中的片刻。如果只是这么说会让人想到卡佛,但是两种叙事风格。大概被称为才子的人都会有点絮絮叨叨的,如伍迪艾伦般。而卡佛更像是海明威,极简的叙述风格。其实这种絮絮叨叨像是对生活的解构,去一点点诠释生活。
      
       看完这本书并没有验证得到实现的想法,而只是看到了十一幕不圆满的爱情关系。这就像是辩论双方手中的事例,但是并没有总结和提炼其中的东西,所以并不能以结论的方式讲出爱情没那么美好。
      
       原来这只是让我们看了一下世界一直在的缺憾,别的,什么都没有。
  •     你的才华不该浪费在写这种东西上面。
  •     詞彙簡單卻很到位,翻譯得小清新。
  •     原来,还不仅是爱情。
  •     十一个心酸但真实的的故事,爱情似乎并不像偶像剧那样,总是充满甜蜜和惊喜,更多的应该是宽容和理解。
  •     等了这么久 值得
  •       遇见她时,你还是毫无感觉,直到有人半开玩笑的撮合以后,你才发现,似乎有那么一些感觉,尝试去爱,到最后,依然没有勇气去更进一步,就慢慢的慢慢的单相思,渐渐的就没感觉了。
      
      你失去爱的感觉已经太久了。
      
      以前,你爱的太投入,因而在失去爱情的时候难以全身而出,尽管你知道这样不好,会影响你以后的生活,可你就是无法忘记。
      
      等到你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却发现,你已经失去爱情的感觉了。
      
      你一直自卑,认为之前的分开是因为你不够优秀,简单来说,你没有钱。于是你自卑,小心翼翼的维护你的爱情,哪怕付出很多很多。
      
      可是爱情的失去,让喜爱童话,相信童话的你感到了绝望。
      
      爱情没那么美好,童话未必可以再相信。你在长久的失落中麻木。
      
      麻木的人没有了感觉。
      
      你更喜欢一个人听音乐,在夜深人静,听情歌,不落泪,不自言自语,听完,安安静静睡到天亮。
      
      你更喜欢一个人看电影,避开周末,找一个中午,不会再羡慕有情侣在缠绵,而是厌恶有人打扰你看电影。
      
      偶尔你也会觉得孤独,于是你会找几个朋友,吃饭聊天,但从不了爱情,因为你失去了感觉,这个话题聊不起来。这个时候你觉得,有朋友真好。
      
      你知道有人在等你,等你一个表示,她可以给你很多,说不定能帮助你找回失去的感觉。可是你倔强的一言不发,于是美好的事情又一次无疾而终。
      
      你始终无法克服自己的自卑。
      
      如之前一样,多少次,你有了一丝感觉,当你一次次准备找回爱情的感觉是,你的自卑一次次将美好的开始扼杀在你刚开始有感觉的时候。
      
      你习惯了家人的催促,习惯了周围人的调侃,习惯了朋友的责骂,你习惯了自卑,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失去爱情的感觉。
      
      你清楚的知道,一切的原因都是你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你尝试去放下压力,勇敢去找回爱情的感觉,结果,还是失败。
      
      你习惯了失去爱情感觉的生活,你不知道,下一次,你再遇见让你开始有感觉的女孩时,你会怎样。
      
      爱情没那么美好,需要很大的勇气,正如你再次相信童话。
      
      
  •     故事终结。你既爱他,又不爱他。
  •     1楼 2011-06-15 02:32:35 黑刀
      刘老师别浪费自己的才华!
  •       在法国女作家布里吉特·吉罗的《爱情没那么美好》里读到一篇小文,名叫《物品》,让我顿时想到了一部韩国电影《爱,不爱》。巧的是,吉罗的这本小书里的第一篇文章《故事终结》的题记就是“你既爱他,又不爱他”。
       《爱情没那么美好》很薄,却很有味道。所谓味道,最难拿捏,也最难解释,但却很能吸引人。而《爱情没那么美好》却能让人感到它独特的味道。吉罗通过十一个爱情短篇,向我们展示了十一种爱的样貌,这些爱的样貌都是不美好的,但却仍是不失美感的。
       《物品》讲述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在分别之际,一方回家来想取回本属于他的东西,但最终仍然什么都没拿,空手而逃,留下另一方“从此孤身一人,留在弥漫着我们失败故事的房间里”。这个情节和韩国电影《爱,不爱》非常近似。《爱,不爱》讲的也是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在家中整理旧物的故事。这样的情节可以说是会有些枯燥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枯燥”背后有着非常细腻的情感流动。试想,在一件件有着两人还相爱时的故事的物品面前,这两个曾经如此亲密,而现今却要各奔东西的人将会如何面对?他们将面对怎样的考验?他们是否会感情用事?是否会犹豫不决?是否会意志薄弱?
       文中,留在家中的那位一心希望对方拿在手中的每一样物品都烫手,把他带回“肯定爱着我”的岁月,让他不得安宁。暂且不论这种想法是否自私,至少它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些物品确是可以引发人的情感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爱,不爱》中女主角的整理会变得这么缓慢,而她的离开会变得这般不舍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物品》中的那个人最终会选择不带走任何东西。看来,他是聪明的,为此早作准备,绕开往后会出现的种种考验与不安。但换个角度说,他也真够无情的,因为这给他的另一半的打击是会超过他离开她这个事实本身的。
  •     當Pauline Lafont登山失足而死去之後,法國人期待她的演員母親Bernadette Lafont展露傷痛。Bernadette Lafont出席了公眾場合,神情自若。法國人責罵她的不人道。但其實,人是可以一面談笑風聲,一面按耐住椎心之痛的。『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我們可以一如往常生活,工作,在開玩笑的時候心如刀割………我完全不知道,我們可以在傷心欲絕的同時,一面全神貫注工作,精神崩潰同時又笑容可掬,悲傷又自在,蒼涼又愛戀。』
  •        不少人在爱情中忍受着带有过往甜蜜却又现实残酷的忧伤,当相处时的美好时光渐渐被那残忍转身离开所掩盖,随之而来的浸透着伤心泪水的抱怨愁苦,自以为看透那个没心没肺的人,看透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看透了那些只能在童话骗人的情感。
       其实我们只是没看透爱情。
       爱情没有那么美好。
       爱情,是种奢侈品。情种大抵生活在富贵人家。爱情的代价是高昂的。
       爱情,是脆弱的。经不起推敲,据说洗衣服就能扼杀爱情。
       在我们向生活诉苦爱情来去匆匆时,应该先看清楚爱情本来的面貌。
       人的吸引有三个来源:心灵、智慧和肉体。
       心灵吸引产生友谊。
       智慧吸引产生尊重。
       肉体吸引产生情欲。
       这三种吸引的结合产生爱情。这也是很多人为,爱情的出现晚于憎恨、友谊、母爱等感情的原因之一。过着群居生活、实行群婚制的穴居人是不懂任何爱情。由此可见,爱情算是一种高级情感。
      
  •       购入这本书的时候,同时买了另一本叫做《独白》的书。看完觉得,这两本有一个隐约的共同主题,就是“独白”。而这本仿佛更适合这个题目。
      
      
      这本书有“十一个爱情短篇,十一种爱的样貌。十一个不同的主角,十一种忘我的表达。”把目录陈列在这里:
      
      
      故事终结
      等待中的夏天
      白昼和黑夜
      对孩子说
      我已经开始想你了
      恰当的空间
      习惯
      我十岁那年
      寡妇
      物品
      时光已逝
      
      
      是因为,这些篇目的题目仿佛都就是一组诗。从中你可以幻想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存在,仿若倾诉,如果你足够有心聆听。
      
      
      这本书出版在2007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的时间。书一出版即登上法国畅销书排行榜,并荣获当年龚古尔短篇小说奖。我对小说的奖项并不特别在意,我说了阅读的愉悦来自个人的感悟,有些书得奖无数,但你或许未必能够从中获得共鸣,而这本书很特别。
      
      
      爱情的话题不分国界语言,绵延不息,无数作家作者在其中表现表达。但读者的感受各自不同,那是因为读者能够体会的永远都是自己。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心情……所以我才常常说,误会无处不在。(误解是理解的另一面。)
      
      
      这是一本小说,却完全融合了散文的特质,因为它异常真实。离生活很近很近,但同时又很静很静。如果你是一个留意生活细节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关注细微情感的人,你会喜欢它。你会在这本书里看到很多很多仿佛从自己身边走过的人,发生的事。这些人和事,有些你忽略过,或正在忽略着。可是它们存在,并以挣扎的方式在争取你的视线。(不论你多么无情,也无法否认多情的存在。)
      
      
      在书的介绍里说,“直到故事终了,我们才发觉——爱情被高估了,其实爱情没那么美好。”那又怎样?你会因为天空会下雨,就不再相信晴朗吗?你会因为有夜晚,就不期待天明吗?你会……因为爱情的不够美好,而放弃等待美好的出现吗?
      
      
      我自己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真的写得很好,作者有一颗细微内敛婉约的心,虽然写着爱情不堪的真相和爱恋中失意的心情,却也写出了珍惜情感的人是如何来看待情感。
      
      
      我喜欢的所有作家和作者,都会以平视或仰视的视角,去观看生活和人生。有端庄细腻的笔触,以一颗悲悯之心,怀具谦卑的灵魂。这多么伟大,在这样一个狂妄自大、矫情粉饰的时代。(令我难吝赞美之言。)
      
      
      爱着的人总是很孤独。所以,每一本真正关于爱情的书,都好像一本笔墨独白。
      
      
      言尽所有,难言之语。
      
      
      作者布里吉特·吉罗,1960年生于阿尔及利亚,现居法国里昂。已出版过四部长篇小说:《父母的房间》(1977)、《尼可》(1999)、《黑潮》(2004)、《我学习》(2005),以及一本叙事作品《现在》(2001)。不过我没有查到她其他作品的中文版。译者周小珊,译者的文字完整细腻,即使无法对照原文,也毫无疑惑丧失之感。
      
      
      (因为这本书本来就不厚,所以我没有摘录其中字句。如果你喜欢,一定会更喜欢完整的它。)
      
      
  •     在对文字原生质素与节奏感的发挥方面bg全然是天才啊。。大爱l'habitude习惯、les objets物品两篇
  •       这本小书比下午茶附送的奶油慕斯还小巧,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翻看完,也非常精致,读完之后口齿留香——尽管它并不能让你笑出来。
      
      凭借这部作品,作者布里吉特·吉罗获得了2007年的法国龚古尔短篇小说奖,龚古尔奖的品味相对更倾向于城市读者与畅销书。作品颇具法国风味,泄露出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法国社会的部分样貌,也展露了一些只属于法国人的思维与生活习惯。
      
      11篇短篇文字讲的是一个主题:在爱情消失的那一刻,人们都在想些、做些什么。作者是女人,所有11篇的叙述者或主人公也都是女性。有50多岁的妇人,看着自己已经营大半辈子的家庭与爱情,此刻却危若累卵;有精力充沛的年轻女人,面对一份弃之可惜又如鲠在喉的新感情,沮丧不已;也有世事未明的小女孩,敏锐地捕捉到父母正在竭力掩饰的家庭毁灭现场,感到无可名状的压抑与困惑。
      
      即使不看作者或叙述者的性别,读者也会发现这是一部典型的女性小说,因其行文方式非常契合女性的思维方式。每一个整句都很短小,短小的整句跳跃着形成文章,一个接一个的短句反映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心理想法。作者对心理意识的捕捉极见功力,她使用的是主观视角,读者所知的,不超过叙述者所知的内容,但叙述者又像局外人一样描述着主观摄像机里出现的东西,如同灵魂飞出肉身,返身观察着自己,是一种“最客观的主观视角”。
      
      以其中一篇《白昼和黑夜》为例,女人心中认为两人的爱情已死,男人却浑然不觉地测量着浴室尺寸,准备装修房子。若拿读者比作电影观众,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看到的画面是动态、连续或激烈的,可音响里传来的却不是配合画面的实时音轨,你听不到男人使用工具的声音,听不到争吵的声音,听不到即将离家的父亲收拾东西的声音,它们被静音了;你听到的是画外音,是唯一女主角的心理独白。激烈的画面,缓慢的独白,它们的对比营造出属于本书的独特张力。
      
      作者的观察中,细节众多,鞭辟入里,清晰透澈,如同极清亮的泉水结成的冰块中的纹理,耐看耐读,也体现了女人这种情感动物复杂的脑沟回。她的故事没有新闻学写作式的“5W1H”要素种种,所有关乎情节的信息,都从心理意识的跳接和铺陈中显现。蒙上一层心理面纱后的事件虽然云山雾罩,却极真实可信。从文学作品的撰写角度,这成就了本书的最大亮点:主观、细致,而又老实、不矫饰,打动人的不是作者的生花妙笔或如簧巧舌,而是人生本身的挣扎与悲怆。
  •     无条件接纳真的很难吧,这世上除了父母没有人能够无条件接纳另一个人吧,若能做到互相理解,相濡以沫也就足够了
  •     開頭有點解吸收。每一篇都是一個人零零碎碎的想法, 像電影和stop motion 的分別。很dark。 真的, 愛情未必那麼美好, 但也不盡是夫妻怠倦, 離婚收場, 其中一方早逝的故事吧? 11 篇, 有3 4 篇是很吸引的, 最愛離婚前對子女的心聲的一篇。
  •     来工作室呀 我拿过去~
  •     轻描淡写然后犀利到怀疑自己 好喜欢的装帧 3Qboyfriend
  •       译者直接用谷歌在线翻译的吧?
      译文的“信达雅”,好像一条也没有完全符合吧?
      读起来非常生硬,很多地方都不通顺- -
      像“听说玛丽的几个孩子均不同父”,“不同父”?好怪……难道“听说玛丽的几个孩子都同父异母”的表达方式会不好么?
      译者……嘛……我又不是搞翻译的,也没办法批评人家什么……还是去看原版的比较好
  •     感觉恋爱还不如毒品,连上瘾的可能都没有
  •     「陪你前往爱情的尽头。」非常想给5星,碍于最后各类推荐文章居然占了近5分之1的篇幅扣1星。
  •       半夜拿起来这本书,坐在仅有一盏台灯的黑暗中,听陈绮贞的《太多》《静静的生活》,听Jack Johnson的《Sitting Waiting Wishing》。
      很薄的一本,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繁多的书中看中它的原因。我拿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骰子》《爱的流放地》。都那么重那么厚。我想,就当打发时间。那一本薄薄、精致的书。当做甜点。
      没想到这会是那天借的所有书里我第一本拿起来读的。而且一口气读完。在那样的夜里,或者说是凌晨。
      看着一篇篇短短的文章。那么多段落的独白,那么多段落都是内心的感觉。于是也看到了太多的影子。真实的让人心疼,也真实的让人感动。
      我双眼模糊的看完它。然后,沉沉睡去。
      
  •       也许是我比较肤浅没什么内涵,我是没看出来爱情消失之前的弥留状态是什么?总觉得故事没头没尾,若是有人为我指点迷津我不甚感激……当初看简介说以一种特殊手法来描绘,呃,我估计是欣赏不了特殊……又或者它的没头没尾就是这种手法的表现形式?总之爱情没那么好,这本书也是,个人观点~
  •     吓死我,看到五年的时候还以为说你自己!到了十年明白了。十年啊,十年,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大多都不是了
  •     字字珠璣
  •     清醒是因为一切都已经过去。
  •     bingo~ l'amour, c'est comme ca
  •     喜欢这种冷峻又细腻的文风,通俗而不庸俗,举重若轻,功力深厚。
  •     愛情沒那麼美好是當我們討論愛情及戀人語的簡易消極延伸版本
  •     感同身受
  •     你注視著我,光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全力以赴。我們太常低估眼神的力量,我們不知道目光如何在生命的軌跡裡留下印記。很多時候,一旦目光熄滅,我們才恍然大悟。我們感覺到力量離我們而去,從此以後,我們惶惶不安。
  •        挑三篇最喜欢的,依次是《故事终结》,《物品》和《白昼和黑夜》。由爱而不爱总是没来由,如同爱的没来由一样。
      
       《白昼和黑夜》的一些片段有些像伍迪·艾伦的《中央公园大道西》,所有的交谈都变成了“亲爱的,把遥控器递给我”,或者挑个油漆的颜色,如果语言都是封闭在各自的逻辑里,又何必交谈。
      
       故事都有点淡淡的,同类题材,还是更喜欢《爱之逃遁》。女人看爱之缺憾和男人看爱之缺憾有点差异,更爱施林克的丰富。
  •     你丫太让我沮丧了
  •        这本书很薄,每个故事都很短,我却没法一口气读完
       因为每一篇都是生活的缩影,让人忍不住回想
       其实书中有很多细节都已经慢慢的模糊,可是那些故事和文字带给自己的震动还在
       其实不美好的不止是爱情,还有生活
       但是不美好吗
       谁能否认爱情起初的绚烂
       只是爱情是那么的虚幻和不可捉摸
       它是依赖于心而活的
       当时间推移
       起初的心情不复存在
       爱情自然就变了味道
       变得狰狞
  •     哀而不伤。
  •     女孩說:『流行性感冒大致需要十天,失去愛人大致需要兩年。』
  •     还算新颖,值得一读
  •       当然,你们一同生活多年之后,不会像最初那样对对方脸红心跳情难自控,但还会有新的美好替代那一切。激情只是前提,不是爱情的全部。
      前天和朋友看≪大逃杀≫,其中不少女孩死前都在表白。我笑了。女人果然是为爱而生的物种吧。也算自嘲。我钱包里备用的遗书也交代了心底那份默默的坚持。
      爱是希望和力量。简单又美好。所以我的眼中,爱和宗教从来都是同样一回事。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我的生活并不需要与佛祖同寝同食,但求无愧于心。了了。
  •     亦真亦幻,看来得买书来看了
  •     我都忘记我标注看过木有噢
  •     爱情的美感, 来自于它的不完美性。
  •     記得是很多年前,看見這本書的封面,就好想翻閱。前幾天去借來看了,封面不一樣,但設計感依舊有著。// 後來我想:愛情其實就是愛神丘比特的箭吧,本質是調皮的、機緣、毫無章法,是青澀的那一剎那,悸動、怦然、微紅的臉頰、羞怯...偶爾供日後回味。而在那些沒有結局的愛情裡頭,我們被吸引或埋下的,是愛情的本身。//而後我明白了...,愛情與愛的不同。比如:世界會因為愛而和平,因愛情而紛亂,愛情與潘朵拉盒子裡頭的事物糾結在一塊。//以及...,那些被錯怪的愛情,與愛情這兩個字本身。愛情並沒有錯,造成揪心、傷害的是自己,或其餘關於人的劣根性,或種種盤根錯節的慾望本身。我們把太多的情緒都投注在愛情這個詞彙上,就如同所有無法定義、模糊的文字上。(也就是說,比如我過去執著于愛情還包含激情的部份其實也毫無意義了。)
  •     要推薦的不是說她道出了愛情內核的千瘡百孔,而是作者筆下的微細觀察扺達生活的各個方面,道出層次不同的情感世界。你的愛情不見得會因而悲觀頹敗。這只是生活裡百種可能的其中十一種。值得一讀。
  •     写的真好,很有感触啊,一个人孤独久了总会想要有被关心的感觉,总是希望世上有那么一个人可以无条件接纳自己
  •       
        第一次阅读布里吉特·吉罗的《爱情没那么美好》,是在我和我第一个男朋友谈恋爱的时候。
      
        他的房间很大,但是乱七八糟,书、衣服、矿泉水、我送给他的钱包,杂乱无章地散在地上。他在我背后突然递过这本书给我,对我说,可以读读看。硬皮本,很薄,淡黄的封面,装帧虽不十分吸引人,但我拿在手里,感觉很舒服。我一看题目,爱情没那么美好。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给我看这本书,也许他觉得我对爱情的憧憬过于幼稚,需要用这本书来看清楚现实。
      
        一直读得断断续续,在细雨的夏夜,在刚醒来晨光温柔的早晨,在微困的无风的中午。法国人的浪漫让我心醉,就连他们失落、伤心都能令我觉得美好。布里吉特·吉罗擅长白描,书本里十一个短篇小故事,全都用直白简短的小句子来堆砌。呈现出来的细节让你觉得面对着的生活如此真实,你甚至能对每一个小故事感同身受,不仅仅因为她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还因为你也会像故事里的主人公那样想,那样行动。在她干脆、精准、尖锐的文字中,你不得不去接受你以前都不愿意接受的现实,因为你一打开书本,开始阅读,你就窥探了人心中黑暗难见的角落。
      
        但你不能说看了这本书,你觉得背脊发凉。因为它是温暖的,虽然尖锐,刺得你疼。这些句子都泛着冬天午后阳光的暖彩,平静地为你揭开内心。正是我喜欢的风格,也许译者周小珊帮了很大的忙,她的译法让人比较容易接受。还有一个是陳蓁美的版本,文字气味更浓,但是冷清,让人失去阅读下去的勇气。
      
        直到我和我第一个男朋友分手,我都还没系统地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看一遍。他也没有带走这本书,大概是忘记曾经借过给我。说实话,他的离去,我并没有很伤心。不甘心的成分占据了感情的八成,大概剩下的才是对他的不舍得。所以我在我的日志上大写特写,正好趁着这个亲身经历的事故,写出一些平时无法感受的东西。我把这个分手事件当做锻炼文笔的绝佳时机。当我在剖析着自己的内心,控诉他的罪行,怜悯自己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用半年的时间,经营了一个类似爱情的感情。日志写到一半就觉得乏味了,于是我勉强哭诉完,认定自己只是在愤怒他的劈腿,而自己的伤心早在三个月前真正出现过然而也早已消失,我就结束了日志。第二天醒来看到很多朋友在日志底下回复我,安慰我,我都能很释然地笑了。
      
        我用这半年的时间,来学会一件事情:看清楚不是爱情的爱情。让我更加确认这个结论的是《爱情没那么美好》里的一个小短篇,《习惯》。布里吉特说,我不太喜欢把习惯与爱情相提并论。和第一个男朋友做过的事情我已经模糊不清,但我认为,我恰恰是习惯了他的突然出现,他突然走掉就令我惊慌失措了。我和他就像短篇里的男人和女人,为了摆脱习惯而尝试走进彼此的生活。我们的情况就是:两个不习惯爱与被爱的迷失的人,又回到爱情上来,千里迢迢地回来。两个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从爱中恢复过来的人。但是女人经历了一次为他做的晚餐,就在男人顺便提到他并不热衷奶油小牛肉后,她在自己内心里默默宣布故事的结束。这不是爱情。为了把游戏玩好,两个人都是全力以赴而已,没有感情。
      
        也许,这一切都是为了遇见我第二个男朋友。
      
        他是我第一个男朋友的好朋友。曾经目睹过我和第一个男朋友的分手现场,当时还有点口角。我并无好感,万万没想到,两年后的我们居然会重新认识并在一个星期内便确定在一起的束缚。我们想得很远,在哪个城市工作,未来生多少个孩子,这些都有考虑。我看着他,心里便暗暗想象我和他遥远的未来。我甚至想好了出现平淡的状况要怎么去应对,我下定决心,我会从一而终。角落里放着的《爱情没那么美好》睥睨着我,我感觉到,布里吉特笑了。爱情没那么美好,但是布里吉特说,我还是相信的。因为是你。
      
        书里有段话。
      
        “你们看完舞蹈演出后的初次相遇。你们的第一通电话。你们的第一顿晚餐。你们的初夜。你们的第一次度假。在比亚里茨,临海的旅店,狂风巨浪。你们第一次度假归来。想到要分开去上班时你的忧郁眼神。你在这里面看不到什么要担心的东西。他在车里抽烟,没有让你不舒服。晚上他在餐馆喝很多酒,你陪他一起喝。他丢了打火机、眼镜、文件,你觉得很浪漫。你因他而温柔,他独一无二、不拘小节、马虎粗心。你觉得,他实在与众不同。你们看的第一个公寓,你记得很清楚。你们的观点完全一致。公寓里潮湿,声音大,没暖气,地方狭小,都没能打消你的热情。你完全不在乎。你贪婪地看着他。你们面前有的是未来。你们是永恒的。你们有的是时间。”
      
        这段话后面还有很多段,用“但是”或者“然而”就可以可以概括了。想必任何人读完这段话,再用“但是”接上,就明白作者下面想要叙述什么。但在这里,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读下去。我才二十岁,没有理由要为那么远的事情烦恼。爱情没那么美好,然而,我还是相信的。
      
        谢谢布里吉特。
  •     頭三針就足以魂飛魄散。
  •        与想象差别很大的一本书。也许是很久没读外国文学,也许是翻译的问题,文字让人感觉颇为生硬别扭,主语的过度重复实在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一个个的故事,似乎全在讲爱情,但在我看来讲的只是一段段失败的关系,既然爱情已经结束,那么这些悲伤又与爱情何干,只是没有把“爱情”经营为“爱”的失败罢了。爱情不同于爱,本就是短暂的,像烟花,绚烂之后是沉寂,不似星空般永恒。难道我们要因此怨恨那短暂的绽放吗?
       实在无法理解导语中概括的这个主题:“爱情被高估了,没有那么美好。”
       爱情当然美好,不美好的仅仅是失去了爱情。
       书的内容本身无可非议,也许只是被错误的包装了。很喜欢其中一篇故事《物品》,虽没有相似的经历,但里面所描绘的情绪,会让人产生些许的共鸣。
  •     我們各自關在自己的邏輯裡,對話變成兀自空轉的自言自語。
  •     心止如水了
  •     哎 对我而言 不可能是朋友了
  •       爱情没那么美好
      
      只是爱情也没那么糟
      
      人大抵还是需要爱过
      
      才可以怀着这样的小自嘲小讽刺的心情
      
      写出这样一本小书
      
      缅怀一些什么吧
      
      总
      
      好过
      
      无
      
      一个半钟便读完了
      
      读完后我想
      
      法国人真真 是浪漫
      
      连对爱情的态度都浪漫
  •     十一個小故事,沒有前因後果,只有愛情的來去,是“當我們談論愛情的盡頭”。差點被書名騙了,以為是膚淺的暢銷書,其實雖然通俗,卻很好看,文字和心理描寫都那麼貼切,幾乎每一句都想記下來,充滿迷人的餘韵,當然還有法式語言獨特的情調,強推!(趕快去做個讀書筆記……
  •     小说的节奏控制得很棒,也许也应归功于译者的努力,有几篇尤其喜欢,因为读起来韵律太好了。
  •       读这本书的时候好淡啊,除了第一个故事,我都不知道自己看懂了没。没有什么特别深的感触,只是知道结婚后的生活没我们要的那么好,不过也不至于太糟糕,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一半一半的。
      所以,我们不能太依赖另一半,还是要有独自生活的乐趣,这样生活中充斥着两个人不同的兴趣,会发现更多不曾看到的美与惊喜,不至于过早的麻木。
      这样的一本小书,偶尔翻翻也不错。
  •       “你吸光了他的精髓,把他消耗殆尽。他站在你面前,手无寸铁,疲惫不堪。于是,他不讨你喜欢了。一个被你吸干净的空壳。我们会爱上一个壳吗?”·~~~~爱情有时真的就是这么残酷,时间长了,矛盾就开始显现,你变得不友好,甚至刻薄,你用自己的条条框框的标准要求对方,而又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     我没找到木马文化的啊本,所以封面都不一样,这个是八方出版的~
  •     你的菜花应该在足踩竞猜的网站上 。。。
  •     L'amour est très surestimé
  •       《故事终结》:你既爱他,又不爱他。
      《等待中的夏天》:爱的结束,音乐的结束,电影的结束。
      《白昼和黑夜》:我们封闭在各自的逻辑里,我们的对话变成两个人空洞的自言自语。
      《对孩子们说》:我们决定不再说“我们”。
      《我已经开始想你了》:你在我们房间里高声朗读你书里的段落,而我多希望你跟我做爱。
      《恰当的空间》:流行性感冒,要十天,失去一个爱的男人,大致需要两年。
      《习惯》:我不太喜欢把习惯和爱情相提并论。
      《我十岁那年》:因为假日里这一天的残酷,我才接受用另一种残酷来应答。
      《寡妇》:她们睡觉时一直把头埋在丈夫没有换过枕套的枕头里。
      《物品》:我希望你拿在首重的每一样物品都烫手,把你带回“肯定爱着我”的岁月。
      《时光已逝》:自从你消失后,我习惯了在黑暗里自言自语。
      
  •       爱情就是一个这么现实的东西......记得那天有一朋友跟我说,她长这么大,再跟她前男友分了她才发现,门当户对并非没有道理....书中写出了很多现实的例子,以11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爱情不在是梦幻的,是现实的,人们都一直坚信的爱情可以胜过一切....其实根本做不到,这个不比裸婚贴近生活,但一样的现实,可以让我们思考.....
  •     #疏离# 喜欢这紫色的书盒
  •     每一篇故事一句地雷式開頭——比如 “ 我們決定以後不再說‘我們’ ” …寫法令人不容喘息,短短時間的白描帶來迴轉的殺傷力
  •     别的夫妻 超市收银员 高斯高原深处的农民 国民阵线的选民在做爱 而我们呢 没像傻瓜那样做爱 而是在房间里把我们的夜晚用来阅读解释剖析文章 我们还不至于像所有的人那样 一熄灯就粗鲁的性交 多没个性 多稀松平常 你的价值高了 不是吗 我们不能跟老百姓一样 你的价值不止这些 不是吗 不值得让你去堵水洞去扔垃圾 我最烦恼的是 以后我不得不买你的书 除非你肯写上漂亮的题词寄给我 我将是你不知名的读者 也许你最终会把我看做要去征服的女人 我的爱人 我不是在做总结 而是凝聚激情 重新燃起对你的激情 当我看到所有的书里都写着失败的伤痕 都展现出丧失的美丽 我大胆转向你 再次对你说我爱你 我不想在黑暗中自言自语 字字玑珠 说到心坎 不需要太大起伏
  •         变化是一点一点起的,从容光焕发,不可一世,到颓势渐显,但不承认,到下坡路走得腿都软了,衰弱得越来越快,完全崩溃以后,如果还有力气回顾,就发现乌云其实一直顶在头上,那时面色多红润——只是回光返照。
      
        我曾经冷静,独立,习惯沉思。后来,我恋爱了。一周后,我把鸡蛋煎成心形,购置昂贵的对表,穿俗不可耐的情侣装,不能离开你,否则思维就停滞。
      
        我曾经爽朗,积极,对生命充满期待。后来,我恋爱了。三个月后,我用冷漠回应你,用借口伤害你,然后对你所,正是因为我爱你。
      
        我曾经天真,懂事,知足且常乐。后来,我恋爱了。六个月后,我怀疑一切,你本人,连同你的工作、社交活动,看电视时的眼神,衬衣上的每一颗扣子。
      
        我曾经是诗人,行者,艺术家,后来,我恋爱了。一年后,我为钱而奔波,因为不忍心看你站在橱窗前踌躇的样子,而你并没有要求什么,让我更加愧疚,更加坚定地放弃那些无希望的理想。
      
        我曾经细腻,易感,浪漫。后来,我恋爱了。五年后,我行动迟缓,心脑坚硬,对你大吼大叫,独自一人时,一滴泪也没有,只不断地在心中爆粗口。
      
        我曾经疯狂,仗义,无所不能。后来,我恋爱了。十年后,我疲惫不堪地窝在沙发里,发现自己既没有朋友,也没有爱人——尽管你就在厨房里准备晚餐,而且在空洞的碗筷碰撞声中,我听出来,你也正这么想着。
      
      
      
        “我们决定以后不再说‘我们’。”——Brigitte Giraud
      
  •       看完此书之后,久久不能平静。一共11个故事,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国恨家仇抑,面包爱情两难选择,有的只是平淡流年之后爱情消退的样子。擦,看到最后甚至有了很强的代入感,习惯跟着作者跟着她笔下的第一人称,跟着11个小说以及其中的情节喃喃自语(这点本读后感就显露无疑了,简直被故事的主人公附体了我。。。)。
      
      《故事的终结》,他站在窗前,你责怪他挡住了光线。你看到的不是他,而是被他挡住了的那些进不来的光线。就是这样开始的。如同就是那些细小如尘的事件就可以轻轻启动爱情,细小如尘的事件也可以侵蚀爱情,一点一滴,深入骨髓,将原本深沉的浓烈的爱情吸食殆尽。
      
      你不知道怎么会变成这样,也不知道已经有多久了。你曾经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也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又有谁会知道怎么会变成这样,又有谁一开始就会以为这种不可能会发生在他身上,也发生在你身上呢。你既爱他,又不爱他,这就是你们故事的终结。
      
      其实,只剩柔情(据说这是爱情消失后的说法)的故事终结也算是最平淡安稳的,你看那个叫玛丽特兰蒂尼昂的女演员与她的摇滚歌手男友之间爱的终结,爱火燃烧之后,那个《等待中的夏天》,爱的结束,音乐的结束,电影的结束,他把她的生命终结在了立陶宛以及2003年那个夏天。他会哀悼她吗?或者只是哀悼他自己只能在牢笼中度过的岁月。不知道。或者,两者都有吧。
      
      也许娱乐圈的爱恨情仇欲火焚烧太过激烈,那么日常生活中呢。《白昼和黑夜》里一对夫妻,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水星,于是他们只能封闭在各自的逻辑里,他们的对话也只是两个人空洞的自言自语。
      
      两个人达成合意之后昭告天下又是一次伤害。在我看来最直接以及最痛心的分手宣言当属“我们决定不再说"我们"”,曾经如胶似漆的两个人,曾经大家都以为不会分开的两个人,竟然,要分开,竟然,要不再说“我们”。这叫人怎么去相信爱情呢,尤其是《对孩子们说》,要他们怎么去相信,怎么去接受。
      
      分手之后,你会回来清点《物品》,好决定哪些带走哪些留下,为了显示我心胸宽广,我说让你自己去挑选,其实呢,你不知道我多么希望你把所有这一切都带走,然后,你拿在手中的每一样物品都烫手,把你带回“肯定爱着我”的岁月。我希望这些物品时时提醒你,我们曾经那么幸福,以及你的背叛与出走多么愚蠢与残忍。但,我又希望你给我留点什么下来,否则,除了记忆,我到哪里去寻找我们爱过的痕迹。。。最后,你什么都没有拿,因为你情愿什么都不碰。整个房间,所有的物品,弥漫着我们的伤痕,但是,此刻的你已经逃遁,留我一个人和这间房,像个傻子一样走不出去。
      
      
      明明现在《我已经开始想你了》,而你却说我忘记了,你谴责我若无其事的生活。你在责备我,这是对我最严厉的责备。其他人不知道,难道你也不知道吗一直以来我都只是在设法应付设法应付,即使我从来不抱怨,我偶尔还显得很高兴。其实我内心痛苦不堪,请你记住,“咽喉炎,要八天,流行性感冒,要十天,失去一个爱的男人,大致需要两年”,当然如果我提前两年忘记了你,说不定我会通知你的,到时候如果你还愿意,你可以责备我的提前恢复。
      
      其他:
      
      爱情就是这样灼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像33天里黄小仙所说的她摧掉的是一个梦想而他欠她是一个原本承诺的美好世界。当爱情溃败之时,谁都无法遁逃,他、她还有身边的人,比方说孩子。所以那个《我十岁那年》让我读来尤其心痛。
      
      当然,除了选择分手,还有一种分手,那就是生离死别更令人灼伤,《寡妇》及《时光已逝》便是如此。
      
      最后的最后,得不到爱的更可怜,《习惯》里的单身女青年在经历了两年的哀伤与孤独之后,终于等来了一个男人来家里吃饭,她精心地准备,买菜、布置、打扮,结果呢,是进了房间上了床也重新找回了那些动作,但第二天呢,也只不过她一个人收拾厨房桌子,她与他,没有爱情伊始贪婪的饥渴。她显然没有能力再去爱,她又变回那个忧郁的女孩。
      
      ---------------------------------------------------
      
      妈呀,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啊。
      
      
  •     哟,很可怕呀,有几处写的真是透,不愧是入选《女人观点》年度小说的。
  •     很顯然這是我喜歡的文字和敘述方式。故事不精彩,卻敘述得很到位,這就是文字強大的張力和作者的情緒支撑了整本書。所以,我也不得不驚歎譯者的水平,很棒。
  •     刘老师别浪费自己的才华!
  •     正如书中十一个千篇一律的爱情故事: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没有办法回头了。何止爱情没有那么美好,生命也同样没有那么美好。
  •     我想看看台湾的译本。
  •     精准剖解冰鲜猪肉
  •     看似負面的一絲希望 “說不清的,也沒有必要說清,因為本來就沒那麼美好......"
  •     读外国的文章总让我觉得不舒服,因为文化背景或者是翻译。这本书也不例外。最初看到它让我有点惊讶,封面搞得跟烂俗的爱情小说一样。(因为买的是另一个版本的。)最近又开始烦躁了。今天才翻开。十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并没有让我有多大感触。也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会对它改观。
  •     揭开爱情外面一层糖衣,得以窥探其中本质。很美的一本书。购于2010hk book fair
  •        拿起这本书,来自于书名的吸引,它那么真实、直接的道出了一个事实,尽管还有不少人依然相信着爱情的完美,但真实就是,没有什么是绝对完美的。
       每一个简短的故事,都没有直接告诉我爱情是如何如何的不完美,但所有的细枝末节,都能让我切身的受到触动,那种对爱情的感知就好比自己正经历着这一切,我想,书本最让人迷恋的地方就在于此,带你到一个你不曾亲身经历过的世界,带你到一个未知的国度,体验某一种现实中未曾体会的感受。
       每一个故事就好像是发生在身边,自己的,别人的,虽说幸福和悲哀是各不相同的,但却也是大同小异的。
       爱情里的等待,爱情里的矛盾,爱情里的“代沟”,爱情里的种种,构成了完整但不完美的世界,每个人或许都是需要它的,但,这个完整但不完美的世界,不是人生的全部。
       喜欢《跟孩子们说》里的话语,如此细腻,却也实际的告诉孩子们,从今以后“我们”变成“我和你们的父亲/母亲”,再也不会以“我们”的方式来与你们相处,但不要因此感到害怕,甚至因为这样你们会得到双倍的爱与关心,真心觉得这样的话语让人感到很窝心;还喜欢“恰当的位置”,“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我们可以一如往常生活,工作,在开玩笑的同时心如刀割”有些人的爱情状态是表演出来的,演得太好的人有时候不仅骗过别人的眼睛,也会骗过自己的心,有时候伪装得很糟糕的人,不过是在做自我安慰,以为安慰了自己,其实却被人人识破。
       不管爱情是何种模样,它都曾让你有过置身云端或是跌入谷底的感觉,或许暂时你还没感受过,但你总会感受到,因为这些都是爱情。
       但要知道的是,爱情它不是你的全部。它,不过只是一部分,丰富了你的生活,不管它的美好程度如何,都要珍惜但不沉迷。
       爱情,没那么美好。不代表不要相信,而是放在“恰当的位置”,爱得适度,爱得恰到好处。
       生活,因为多姿多彩,才会接近完美。
      
      
  •     在茉莉书店买的第一本书~
  •     布希姬‧紀侯(Brigitte Giraud)使用法國搖滾的一句,開始了無言的關係...。
  •     真不太习惯看台版书竖的字...不过这本书写的不错
  •        读起来白话的小说,却有着道不尽的哲理,细心斟酌每一个句子,你会感到惊喜,像是发现宝藏一样的惊喜;再次读这个句子,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是你身边的人的影子,于是你放下书思考起来,是噢,这就是事实啊,哪是故事。
       最近,我几乎拿出所有空闲的时间去读关于爱,关于静心,关于灵修的书籍。这本书即使是小说题材,慢慢的读着,也能体味其中关于爱的奥秘。爱,是孤寂的;爱,不被占有;爱,是自己的心思;爱,只能自己体会。只是爱别人之前,首先还是要学着爱自己。那样,在爱里,一切才足够。
       对于爱情,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味。我们没有话语为它下一个明了的定义。
       从前,我认为爱一个人,就应该把他当做自己去爱,现在,我才明白,爱一个人,就是要为我们爱好自己。到底是爱过,才能明白这个简单得让人迷糊的道理。
  •       很多单纯的小孩儿,在进入社会以后,遇到一些阴暗的人与事,就会参透真理般地感叹:原来世界如此黑暗。
      
      正如年轻的姑娘们,在见识到爱情凶残的一面后,会如李莫愁般忿忿不平:原来爱情没那么美好。
      
      没那么美好,其实是没你想得那么美好。
      
      爱情没你想得那么美好,也没你想得那么糟糕。爱情就是爱情,正如世界就是世界。它就那样坦荡荡地、无辜地站在那里,没有主动说一句谎言,为自己粉饰。是你自己幼稚的想象和盲目的期待,造就了遇见现实后强烈的失落感。
      
      爱情没有欺骗谁,是你欺骗了自己。
      
      书里冷静地描述了各种不美好的爱情故事的客观情景,也细致地展现了这些故事主人公的主观心态,作者就这样把爱情的样子铺在了你的面前,不作任何评论,你自己看着办吧。这些样子都是你有意无意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接受的,却都实实在在地隶属于爱情的本质。
      
      我们在接受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事情前,总对结局抱着最美好的期待:爱人永不背叛,孩子永远孝顺,世界不会毁灭,公主一定会醒来。明知道事情存在各种可能性,但我们本能地去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结局去相信。一旦事与愿违,便痛苦不堪。
      
      为什么不能像对结局一无所知般,看着爱情地发展像看着一个抛出的硬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那么,若你足够成熟、足够看透、足够勇敢,愿意去直面爱情不同的模样,愿意去接纳未来不同的可能性,你是否依然能做到对爱情抱有信仰,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去追求去呵护,仿佛对真相一无所知?
      
      我希望你能做到。
      
  •     這本書的繁體版和簡體版儼然兩本書,遣词造句的细微不同也许是不同译者对于作者笔下行将入木的爱情的不同程度的慈悲。爱情没那么美好,好在爱情也没有那么重要。
  •     你总会有情人的
  •     个人认为后面的专文推荐比正文写的好。
  •     没有经历,没有同感。
  •     無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