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上下)》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7
ISBN:9787020032631
作者:老舍
页数:1181页

百姓生活的抗战史

“人民艺术家”老舍以老北平小羊圈中四世同堂一家子为中心,平实而深刻地描写了抗战时期被日军侵占的北平百姓凄惨而勇敢的生活状态。老舍对人性的刻画令人惊叹,受欺压下国人逆来顺受的秉性,贪图享受欺诈同胞崇洋媚外,也有遭受欺压后果敢反抗的勇者。一个萧条的年代,日军猖狂的同时也是中国老实隐忍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凄惨生活的状态,昔日繁华的北平,糖芦葫混沌各种绫罗绸缎摩登女郎,孩子天真快乐嬉戏,四世同堂胡同里人情味暖,最平实温暖的尘世烟火,一声枪炮一切瞬间化为灰烬。粮食布料,所有炒米油盐的商品被日本人掌握,敢怒却不敢言,多少老实憨厚本分的百姓在这场浑水中冤死,小崔、天佑老人、小文夫妇……如果说日军的欺凌让人愤恨,那么汉奸和特务等假东洋们却彻底丢掉了灵魂,他们是国人最大的悲哀。所幸还有那么一些脊梁,支撑起软趴趴的北平,钱老先生、明月和尚,乃至后来的瑞宣,白巡长,但你也会有些苍凉地发现,这些人大都是经受了切身的苦难,才激发了内心反抗的勇气,没有伤及自身之前,隐忍是他们的习惯。整本书最新鲜的空气莫过于小顺儿和瑞全,瑞全敢跑出去参加抗战,潇洒凛然,而小顺儿虽然还是小孩子,但话语间还是能拾得这个小小男子汉的肩膀,作为四世同堂中最小的一代,一个小顺儿便是全家的希望,也是未来民族的希望,稚嫩之间,老舍寄托了一个刚强的民族希望。临近尾音,丁约翰听到抗战胜利第一但反应是迅速往回跑——上英国府去,他从来不认为中国人能打胜日本人,胜利的一定是“洋人”,当惯了奴才的他只希望全中国都是洋人的奴才,他是大总管!往事不堪回首,1000多页的四世同堂,一部八年抗战人民水深火热的苦难史。小妞儿的死是对不人道的铁蹄最无情的控诉,那么瑞全一声响亮的“妈”,紧接着的团聚让我几乎落泪,这一幕他们不知做了多少夜的梦,“小三儿,我的小三儿”,“到家了,还不先来看看爷爷,这小子!”而老三一见爷爷,猛的站住了。爷爷已经不是记忆中那硬朗朗的样子,变成了个弯腰驼背,又瘦又弱的老头儿。不光头发胡子是白的,连眉毛也全白了。可“小三儿到底是回来了!”

如果忍耐还是能等到黎明

早在大学的时候,就听老王说起这本书,不是这次采访的关系,自己也并不会对这本,明知道是经典的书,有多少留心。毕业以前,读过的小说,仅限于奥斯汀或者简爱云云,无非是为了练习英语的关系。毕业之后,读过的长篇小说,要算是《1Q84》了,大抵是因为自己平时的生活,太过于平淡,所以渐渐开始 依赖小说展开想象,暂时逃离现在的生活,就像德波顿在《爱上浪漫》中分析的,有人看书,就是为了逃避生活。上册看得时间比较久,下册几乎是从昨天看到今天,一口气读完的。在上册里,老舍先生似乎在字里行间夹杂着很多评论。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逃了出去---尽人事,听天命。总之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地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必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从一开始,上面这段,就需知道,《四世同堂》并不是简单地反映抗战的文学作品,它不激烈,它不红色,它没有口号,也开不出药方。老舍先生只是真实地将大难临头下,各人的反应,一一呈现出来。从祁家上下开始,祁老人的家长作风,祁天佑的隐忍和不与人争,天佑太太的本分,祁瑞宣的近乎于闷骚的知识分子纠结情节,韵梅的传统和建议,瑞丰的泯灭道德的人性,胖菊子的唯利是图,瑞全的青春热血和历练,很难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一个人物,因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除了在瑞全身上,几乎可以看到老舍先生在塑造他时,内心里饱含了多少希望,几乎把他造就成了近乎完美的革命分子,现代革命中的“武林高手”。同样一个被塑造成近乎传奇和理想的人物,是钱诗人,老舍把他塑造的,比瑞全更用心些。就像他在小说里,借用瑞宣的心理独白说出来的一样,在旧有的基础上,革新就是有根基的改造,可行性比在瑞丰、冠晓荷这样忘本,无根的荒沙上建立荒沙要靠谱得多。在小说里,钱诗人经历了被打倒,下地狱,炼狱里走了一遭,又回来,并成了城市“游侠”的过程。危险、死亡和孤独并没有打倒他,儿媳和孙子,这样的家的纽带也并没有牵绊住他,和祁瑞宣为了小家,束手束脚不同,钱诗人的“豁出去”显得更为果断——诚然,谁都知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的道理,但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有谁会舍家为国呢?至少,在现下的社会,我是无法想象。老舍先生,还是善良的人。他给了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这样的“坏人”各种“不得好死”的下场——坏人死了,好人因为坚持,到底有了好的结果。今天看来,这样的结局像极了好莱坞电影。如果换在今时今日,老舍还能写出这样的结局吗?到底冠晓荷这样的逢迎,如果不是逢迎日本人,而是逢迎上级,逢迎权势的话,在今日来说,不是很有力的武器吗?在小说里,老实本分的祁家二代祁天佑因为多拿了10卷日本供应的棉布,被冤为“奸商”游街之后,受不了屈辱,投河自杀了。而现实中,老舍先生本人也在1966年8月23日的“孔庙事件”中被拳打脚踢地批斗,次日不堪凌辱的老舍先生投身太平湖。这是巧合吗?虽然还不太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从他在这本书中,对人性的描写,知道他是个看事、看人都很犀利的人,他对死亡,也是比一般人更知晓——他写小崔的死相把我都吓到了。同时,他又是善良的人——从瑞宣的独白中可以得知,他看透了底层老百姓的弊病,又同情他们,从好处来想他们的将来。至于他的死,无疑,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遗憾,也是中国文化的遗憾。谁知道呢,忍过了日本人,却没有忍得过自己人……其实书里面还是有很多东西,至今来看,仍不过时的,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力量。而田沁鑫的改编,虽然得到了舒乙等的肯定,但是单从12月31日来长沙演出的这趟班子来看,是只有59分的改编,要及格,还需要搭上明星演员的出色演出。以下是部分书摘P443(瑞宣)忽然发现了一个事实:知识不多的人反倒容易有深厚的情感,而这情感的源泉是我们古远的文化。一个人可以很容易获得一些知识,而性情的深厚却不是一会儿工夫培养的出来的。……同时他也想到,有知识的人,像他自己,反倒前怕狼后怕虎的不敢勇往直前;知识好像是情感的障碍。P452她并不懂得什么是美,可是她的文化太远太深了,使她设法不利用文化中的色彩与形式。假若文化是一条溪流,她便是溪水的泡沫,而泡沫在遇上相当合适的所在,也会显出它的好看。她不懂得什么叫文化,正像鱼不知道水是什么化合的一样。但是,鱼若是会浮水,她便也会戏弄文化。P493(瑞宣)他看到了真正中国的文化的真实力量,因为他看见了一块金子。不,不,他决定不想复古。他只是从钱老人身上看到了不必再怀疑中国文化的证据。有了这个证据,中国人才能自信。有了自信,才能再进一步去改善——一棵松树修直了才能成为栋梁,一株臭椿,修直了又有什么用?他一向自居为新中国人,而且常常和富善先生辩论中国人应走的道路——他主张必定铲除了旧的,树立新的。今天他才看清楚,旧的,像钱先生所有的那一套旧的,正是一种可以革新的基础。……有根基的可以改造,一片荒沙改来改去还是一片荒沙!


 四世同堂(上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