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国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5
ISBN:9787508640464
作者:李玉霄,沈洪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用影像和文字记录当代中国无数瞬间细节的著作,也是中国纪实摄影经典之作的“列传”。20余位摄影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了激荡变革的时代和随着历史颠簸起伏的个体命运,见证了这个国家的伤痛和辉煌,体察着世间的人情冷暖。他们亲身体验了中国的变革,解读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带你观看未曾体味的历史细节,带你重回历史的现场。他们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融于一体,形成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家国影像。我们仿佛可以穿透厚重的历史看到未来……
【编辑推荐】
26位中国当代著名影像记录者的独家口述。
99幅经典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70年来中国重要时刻历史细节的现场重回。
以镜头见证时代;用影像理解中国。
宏观视角和微观白描并存,展现中国社会的脉搏跳动。
中国国家地理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袂打造。
本书用一幅幅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珍贵照片呈现中国无法忘却的历史细节,26为大师级影像工作者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将变化的世界、变化的中国图像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
【名家推荐】
鲍昆(著名摄影批评家、策展人):
当影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叙事手段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时,摄影就更清楚地说明自己不是一门单一的艺术了,虽然许多以摄影的名义开始自己生涯的人仍然认为摄影是他毕生追求的艺术。《影像中的国》这本书,以众多与历史一起走来的摄影人的讲述,证明了这一历史轨迹。虽然本书采访对象的口述未必绝对准确,但它毕竟给公众开启了一扇回望时光之门,让人们反思今天的由来。

翁乃强(著名摄影家):
这本书介绍了二十多位影像工作者的实践心得,也反映出历史的留痕,希望读者们能喜欢。

王景春(《南方都市报》视觉总监、编委):
这份文本以一种平和随性的笔调展现了作品背后的诸多故事,以及摄影家的心路变化与思考,这些故事与思考更多的并非关于摄影本体,而是关于历史、时代、个人成长的微妙互动。

书籍目录

序言
沙飞 飘逝的“先知”
翁乃强:不留余地的旁观者
四月影会:回归“自然·社会·人”的视角
李晓斌:以人民的视角为历史存证
金伯宏: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状态
凌飞:追求纯粹性,坚持自己的观点
鲍昆:摄影和纸笔一样是我们说话的工具
罗小韵:凭着摄影爱好和对艺术的追求走到一起
徐勇:摄影作为艺术的价值是创造
侯登科 黄土高原割麦“候鸟”的守望人
吴家林:我是一个幸福的傻子
安哥:让摄影回归到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时代
解海龙:纪实摄影的“正能量”和“负债感”
王福春:小火车,大社会
北河盟:一条流过青春的河
顾铮: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目光
王耀东:摄影,通过臆想来暗示
雍和&陆元敏:动静上海
雍和:记录波澜壮阔和惨不忍睹并存的时代
陆元敏:还是要回到刚拿起照相机时的状态
王文澜:一板一眼的节奏
贺延光:真实与谎言的博弈
后记

编辑推荐

26位中国当代著名影像记录者的独家口述。99幅经典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70年来中国重要时刻历史细节的现场重回。以镜头见证时代;用影像理解中国。宏观视角和微观白描并存,展现中国社会的脉搏跳动。中国国家地理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袂打造。本书用一幅幅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珍贵照片呈现中国无法忘却的历史细节,26为大师级影像工作者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将变化的世界、变化的中国图像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

前言

序言时间切片的另一面自诞生之初,摄影便被赋予了记录的使命,以本雅明所言的“上帝之眼”带来一种观看的革新,也为“图像证史”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条件。然而,“图像证史”却并非随着技术条件的出现而水到渠成,摄影的发明被称为“现代性的神话”,既是魔术,又是科学,在它漫长的成长历程中,“艺术与否”的身份界定纠缠不休,观看与记录并非一开始便无可置疑地定义摄影。而对于“图像证史”的理解存有两大误区:一是以为只有那些记录了历史关键节点的、宏大叙事的摄影才具备成为史料的价值;二是认为孤立的影像足以客观地还原历史,摄影者的旁述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并不足以重视。如果把快门比作锋利精准的手术刀,从时间的缝隙中切下一层薄薄的切片,置于镜头之下窥视历史的庞然身躯,我们便不能忽视,这切片的一面,是凝结于感光材料上的具体影像,另一面,则是摄影者所置身的历史语境与个人感知。缺失了这一面,所有的史料信息便无从解码,又或者只能信马由缰地误读。在这个意义上,腾讯网新闻频道 “大师”栏目的摄影家系列访谈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本。同样作为摄影人,这批受访者中有很多我所敬重的前辈,很多人的作品对我而言并不陌生,但这份文本以一种平和随性的笔调展现了作品背后的诸多故事,以及摄影家的心路变化与思考,这些故事与思考更多的并非关于摄影本体,而是关于历史、时代、个人成长的微妙互动。在时间的轴线上,这批口述者分布于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摄影实践的几个关键节点,从知情者对沙飞的追忆,到翁乃强讲述的“文革”故事,再到“四月影会”参与者对当年暗流涌动的回忆,还有贺延光、王文澜、解海龙等人所代表的对假大空摄影的反抗,以及雍和、安哥、陆元敏等人对日常化、市井化影像的执著……这些人的作品以及他们的故事,清晰地印证了摄影在中国的社会功能的变迁,以及变迁背后深层次的推动力。很少有人可以超然于他所处的时代,这些摄影家和他们的作品的价值,并非维系于一种异乎常人的“先知先觉”,重要的是他们在那个时刻、在那样的角度按下快门。他们的口述未必字字珠玑,记忆的偏差与疏漏也在所难免,但我们大可不必苛求所谓绝对客观的记录与阐述,历史书写总有其框架与多样性,当这种口述与影像构成的材料足够丰富的时候,假以一种合适的观看距离,材料便会相互校检印证,呈现一种大局与细节并举的厚重感。这不是一个媒体栏目所能尽数承载的使命,而是一种亟须倡议的集体行动,尤其当很多摄影家已垂垂老矣。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一个高度视觉化的年代,视觉之于当下早已不仅仅是取悦眼睛的点缀之物,抑或曲高和寡的自斟自饮,而是一种大众化、日常化的表达,数码成像、手机摄影软件与社交网络分享这三重因素的叠加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塑造了一个视觉超饱和的传播现象,很多足以进入历史的影像在传播中也不过各领风骚三五天。正因如此,审视一个并不久远的年代的影像和背后的故事,或许也有助于我们在一种延续性中去理解当下的摄影实践。

内容概要

李玉霄
曾任《南方周末》记者、《东方早报》特稿部主任、《南方人物周刊》主笔等职,2006年加盟腾讯网,现任腾讯网副总编辑。
沈洪
江苏如皋人,中山大学新闻系毕业,供职于腾讯网新闻中心,负责口述史访谈栏目“大师”。

媒体关注与评论

鲍昆(著名摄影批评家、策展人):当影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叙事手段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时,摄影就更清楚地说明自己不是一门单一的艺术了,虽然许多以摄影的名义开始自己生涯的人仍然认为摄影是他毕生追求的艺术。《影像中的国》这本书,以众多与历史一起走来的摄影人的讲述,证明了这一历史轨迹。虽然本书采访对象的口述未必绝对准确,但它毕竟给公众开启了一扇回望时光之门,让人们反思今天的由来。翁乃强(著名摄影家):这本书介绍了二十多位影像工作者的实践心得,也反映出历史的留痕,希望读者们能喜欢。王景春(《南方都市报》视觉总监、编委):这份文本以一种平和随性的笔调展现了作品背后的诸多故事,以及摄影家的心路变化与思考,这些故事与思考更多的并非关于摄影本体,而是关于历史、时代、个人成长的微妙互动。

章节摘录

插图:解海龙访谈一张照片,主题是“改变”问:“大眼睛”是怎么拍出来的?解海龙:1991年4月,我第一次以“希望工程”为专题名称出去拍摄。我来到大别山革命老区,这里是山区、国家级贫困县。围着大别山,我转了24天。那次一共去了6个县,平均每个县拍摄四天,我背了70个胶卷,拍完了40多个。沿途我见到了很多烈士的后代,也见了一些老红军,他们在河滩上砸石子,生产铺路石,孩子们也跟着砸,每砸出一吨给几块钱,太苦了。“大眼睛”那张照片拍摄日期是1991年4月8日星期一。三天前我们就到了金寨,拍了一些其他题材。星期一,我们在大山里走路的时候看见远处有几个孩子,背着破烂的书包,衣服也很简陋。我就知道他们是上学去,于是就跟着他们,看看他们一天上学的路要走多远、走多长时间、有什么困难和危险。后来到了渡口上船的时候,他们看我上船了就问,“叔叔为什么老跟着我们啊?”我说,“我想看看你们学校在哪。你们都叫什么啊?”他们就往我手上写,说的话听不太懂。孩子们都上课了,我就把相机拿出来,看到其中一个孩子眼睛特别大、特别专注,这是我一直寻找的影像,所以看到这个场景之后我把她拍了下来了。这个孩子就是苏明娟。问:这些孩子愿意被拍照吗?解海龙:小孩子都不忌讳,他们看到村里面来人了,拿着相机,会觉得特别的新鲜,追着你跑,有时候还会往镜头里面挤,但是有心的孩子就不一样,如果心里有故事、有顾虑,他们就会躲闪。问:一提到解海龙,普通民众就会想起这张作品和希望工程。您觉得这是成功还是失败?解海龙: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说,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一个人一辈子真能办成一件事足矣。有一些人说你最近干什么呢,怎么好长时间没看见你有新作了?我听了就有点急,我说你什么时候拍一张比“大眼睛”好的让我看看。干吗逼着我再拍啊,我的任务都完成了,我退休了。我走到哪,大家都说“大眼睛”的时候,我总是以巧妙的方式打断他们的介绍……我们国家在发展变革、转型的时期,我正好在找可拍的专题,教育是一个是我们发展的最大问题,教育得从头抓,从孩子抓起。我庆幸的是选择了摄影,因为摄影有它的真实性。所以,它最能打动人,摄影人也为我骄傲,我也认为我为摄影人也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纪实摄影的“正能量”和“负债感”问:我们聊聊中国的纪实摄影。顾铮曾说过,“现在中国社会在剧烈地变革,而就在这个时候纪实摄影却陷入了相对的沉寂”,您觉得是这样吗?解海龙: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期,就开始提“纪实”这个词。过去也有人在讨论什么叫“纪实摄影”。在西方,这些题材大多会被称作“报道摄影”。搞摄影纪实不能有一丝的功利思想。拍风光,没什么责任;拍纪实,有时候总会遇到一些麻烦,所以对于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说,还是没有责任的题材更有吸引力。例如,我们办一个学习班,有40个学生,给大家讲纪实摄影,请的全是纪实摄影师来讲课,拍完回来的作业全是风光,浮光掠影。其实纪实摄影是有它的力量的。例如,我曾参加了一个摄影研讨会,开会后不久就跑出去拍照,拍到一个大学生放羊,贷款上学,放羊的钱也是贷款,在学校里面是管同学借,电脑什么的都没有,后来我写了一篇短文配上图片,在会议上拿出来给大家看,好几个人追着要捐款。人家拿出2万元学费、6800块钱买了一台电脑——我拍照片的时候是9点,捐款结束是12点整,大家让我把这些钱物给放羊的孩子。这张照片一经展示,这孩子四年大学生的学费全部解决,一台电脑送到手里了。问:您认为的摄影的意义所在?解海龙:这是摄影的力量。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同时也有别的情绪,例如责任和负债感。曾经有一次我最难受,拍了“大眼睛”之后,有一位苏明娟的老乡找到我说:“你能不能跟我出去一趟,今天下午带你去见一个人。”我跟着去了,到了人民医院的病房,一个小女孩剃了一个秃头,十二三岁,她说:“您是解叔叔吗?我最爱看您拍的大眼睛的照片了。”——两句话先把我给封死了。我问她怎么了?她爸爸赶紧介绍,说她得了白血病,你能不能帮一个忙,呼吁呼吁。我听了之后正在犹豫的时候,她妈妈说:“孩子快起来,给叔叔唱一个黄梅戏吧”。这样孩子就起来给我唱了一段黄梅戏。临走之前我拍了一张照片,是她打点滴时自然的状态,回到家以后,拿起稿子赶紧发表去了。隔了几天,报纸上发表出来了。我拿着报纸跑到人民医院去找那个女孩,但是护士告诉我,那孩子前两天已经去世了。太快了!所以,我老是说,我拍谁就欠谁的。拍了谁,就是一种负债感,我一定要还。那个女孩子,我欠她的——黄梅戏你听人家的了,照片拍了,你没有还人家……问:在现在的纪实摄影记者当中,您比较欣赏谁?解海龙:国内摄影师之中,我比较欣赏卢广。我们很多摄影师都是有固定工作的,也有固定收入,甚至有不少人是国家干部,国家给你一个职称、头衔,让你名正言顺地拍摄,而卢广是纯粹的自由报道摄影师,所有题材靠自己选,经济上自己承担,经常遇到危险,常被围追堵截,但是他不怕死,怎么打都打不死,多苦也干,这种报道摄影师在中国是非常少见的。问:您谈到了摄影的力量和它给很多人的命运带来改变。那么,摄影给您带来了什么改变?解海龙:十年前,白岩松把苏明娟和我一块拉到“新闻会客厅”栏目,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俩人谁改变谁了?”苏明娟就说,“把我和叔叔都改变了,我们俩人都没有错。”二十年过去了,这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推敲的。搞纪实摄影,我还是挺幸运的,因为我坚持这么多年,一直关注这个题,或者放大一点,幅度再宽一点,跟孩子有关系的我都会去拍。我所庆幸的是,这三十年是我学摄影的三十年,我拿起相机的时候,正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改革时间的一个点。如果我没有选择这个专题,可能会选择别的创作之路,包括艺术摄影,让照片能够走到艺术市场上去,例如王庆松*的片子,几百万都有人买,那些照片能够把他们的生活改变的很好。从我拿相机的那一天就可以这么说,每一个过程我都是随着中国的时代的脉搏、变革实际的步伐一步一步走的。当第一阶段,我被四五运动感染的时候,很多人跟我一样,等待被社会认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最后,我们又都走到纪实摄影这条路上来了,上海的雍和,深圳的张新民等等,都是这样——从文化馆到报社,再到纪实摄影师,就是这条路。我觉得这条路没有错,同时证明纪实摄影是有生命力的。所以,还是摄影改变了我们,要不然我们还是摄影辅导员、文化馆工作人员,组织更多的人获奖,讲怎么“创作”——怎么拍片子,怎么用光,怎么布局。


 影像中的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在书中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历史态度和关注点,口述历史未必准确,但是能给今天的我们提供一个参照,看看几十年前的我们是个什么样子。在当时能够拍下这些影像的人,虽然然有的未必出于自觉,但他们都是具有历史眼光的摄影师,阅读他们的故事,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摄影语言本身的演进。摄影师的历史同样特别有趣。
  •     摄影师侯登科去世已经八个年头了。普希金曾经曰过,“湮灭是任何不复存在的人的自然命运。”听起来残酷,却直抵本质。然而“人总有一些并不完全被历史扼杀的东西。”片子做到今天,从磁器口到广州,从顺义到凤翔,从宝鸡到西安,每一个“当时”都很有情绪,此刻倒“欲辩已忘言”起来。还记得4月在他的墓前,李胜利说“猴子你知足吧,这辈子没白活,他们三个不认识你还来看你。”是的,老侯活着的53个年头,我都不认识这个大叔。全部认知,来自《受难者的光荣》纪念文集,来自老侯的知己李媚、于德水,师傅李少童,兄弟李胜利、石宝琇、白涛的讲述,来自《子弟》、《出征》、《麦客》、《黄土地上的女人》等等摄影作品。尤其是老侯的日记和致友人信。他的文字,无法稀释。让我决意把这篇手记的篇幅,通通腾出。要保留的只有感谢。感谢被我三番五次骚扰讨照片素材的于德水,李江树在文章里说你和老侯20年里互为温润和支撑。你所不知道的是,有次收到邮件眼泪就掉下来了。为老侯有如此尽心尽力的兄弟欣慰,也为你们对我们的全部信任和支持。感谢豪爽性情的钓鱼高手李胜利,开车带着我们去凤翔扫墓,在宝鸡城里访旧,还有两顿很特别的热情款待。感谢本已分身在教学和装修的石宝琇,借我平遥激情岁月影展的纪念册;以及未曾谋面的胡武功,保存了老侯生前唯一的影像资料,几番曲折总算抢救出一部分素材。感谢李媚精心保留着老侯写过的检查手稿,为我们把最珍贵的录音资料刻成光盘。还要感谢老杨最初的引荐,感谢梓煜送我《受难者的光荣》,感谢在磁器口一块儿拍脑袋的老高、老杨和小军。呃,怎么写着写着像“获奖感言”的调调儿了。只是想说,正是老侯的这些兄弟和朋友们,让我“认识”了老侯,想来应该和他们一样真诚、善良和热忱。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以为,狡黠的人是搞不了艺术的,也搞不了评论,因为二者都需要用真诚去兑换真诚。”纪念文集《受难者的光荣》“出版缘起”里头说,“因为他独特的出身、经历、人格魅力,他独特的为人做事的态度和方式,他独特的作品、独特的追求、独特的精神格局,在中国摄影界成为一个罕见。在某种意义上说,侯登科是我们这一代重要的和无人取代的。编者想给中国摄影界甚至中国文化界留下一个文本——一个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的文本。”希望这两期专题,能丰富这个文本,为中国摄影界这份罕见。《侯登科日记》节选拍片成了我唯一与昨天连接在一起的线索,它之所以不能中断,更多地不是因为我终有一天也会用作品给自己砌一个墓穴来,恰是能用此等方式走向墓地或火葬场是别无选择。即使为了生存,我也无法把本不情愿、本不是、本没有的东西与自己的心血掺和在一起,意识形态的虚伪和职业责任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有什么能比出卖自己的理智和才能更为痛苦的?没有的东西也要写成有;有的东西要巧装打扮胡乱拔高;最苦的莫过于还要闭着眼把它们织罗进一个冠冕堂皇、条理分明的逻辑框架之中,再涂上一层政治思想工作或者精神文明的信仰圣油。半跪半蹲吧,愿从此不再失眠,不再把无奈的思索奉献给那些该死的文字和经验材料,为生存生存出卖自己的诡谲。我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个“摄影救国军”的骨干和始作俑者。但的确,“救”的意图是十分鲜明的,批判的意识是格外强烈的。批判、自省成了我驾驭摄影的内外动力。“有意识”的批判、强化了“无意识”的政治惯性,使自己很难在摄影中体验到政治之外的东西。我有妻子,有女儿,有老人,有朋友,应有尽有,却没有一杯共话人生的烈酒。不,我的孤独并不全在于已经失去,而在于无法对应,在于我领悟了的东西常常把我深陷在领悟之中。责任心也罢,泥土人格也罢,历史过渡期的弃儿也罢,我无法也不可能仅从个人的得失中抉择现实。我生于斯,活于斯也将死于斯的这块土地上的悲哀与希望,即使全都化成绝望,也无法让我变得无情。当我越来越明白了自由所给予我的仅是一种妥协式的权利时,夹在现实岩缝里的心境或许也同我空缺的位置一样令人自伤。我理解了沉默的含义——淡泊、无为。但我还算聪明狡黠,也理解了它不过是一种鸵鸟式清高而已。我承认人性并不完善,但抽象的人性和阶级的人性即使是存在着,也无法与特定的、普通的人的境遇同日而语。就像自由和自我并不完全装在钱包里或者显圣在灵光雾气中。我徒劳地思索着,徒劳地行进,徒劳地在精神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徒劳地把人生的路途变成了思想的历程,活得太累太累。就像我,一个农民,一个大烟鬼的儿子,一个为了自己的身份而仍不甘心的“现代人”,只有在现时现世的自我展示中才好像对得住做人一场。给自己时时保护着最后的理由。这个理由你知道,就是信念。信念的人只有现在,没有过去,现在就是拯救,放弃了现在也无异于堕落。或许,堕落这个概念已经不是一个伦理意义的产物了。所不同的是,人不能在标榜自己的人性时完全无视自己的兽性,于是给自己的兽性附加上许许多多的开脱性言说,并把它高抬到美呀崇高呀悲剧呀的境地。我的人性时时都处在一种传统人格的内省与现代人性启蒙的外向性的困难的张力之中。像我等这种既上不了天堂又怕下地狱的人,又该怎样一个活法?我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信念之火扑灭,它一次又一次在我失语或者失控状态中复燃。我唯一可以开脱的是,再做点什么,让仅有的激情尽快耗尽,我想,耗尽了的时候,一定会平常了,也就更趋人性了。我们这一代人不乏佼佼者,但更多的是过渡的一代,我们的人生被两种价值所盘剥撕拽,生存的无奈和精神的饥渴无时不在苦恋和肉搏。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一个一工作就一下子被卷进铁路公有制固若金汤的生存类型中二十五年的人,他根本不配谈什么自我生存和自我,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靠公有制、铁板碗喂养起来的人!如若一个人要在精神领域上为自己界定一个界碑,那么他必须具有扛着这界碑一步一步地达到这个界碑的实力,显然只有毅力和信念是不够的。不要为我难过,流泪的时日已过。我是个混浊的人,纯净不了。纯净的东西不解恨。我只属于我,这大概是最好的结局了。想一个人走下去,少些打扰。少自己打扰自己,这并不意味着入空入无。至于人的价值也许就在他的不完善之中,在他的恶善相济里,在他自身的历史悖论。我总是惊讶的发现:我也是个农民,一个醒了的农民。我的全部似乎都与这个最古老的符号有着血肉般的姻缘。我每一次告别的企图都引发的是连血带肉般得苦痛。我告别的刀斧,每每却砍在自己身上!然而我天生的禀赋注定了我只能在自白中体验这砍的顽韧和痛伤,我别无选择。论及记录式的摄影,中国的同行们太满足于“耍花枪”了。真正深入、投入细致地去把握人的面面方方,我们是该稳扎稳打了。我又拍麦客去,混在那群衣衫褴褛的可怜人之中,或许我这颓丧的心智会又强击起来,哪怕只一会儿。摄影是什么?是媒介物,是现象界的粉尘,是现代社会临盆的污水羊水,是它摇摇晃晃学步之中留下尿痕。足印,是人类面临自我中心论的铜墙铁壁出现裂隙的存在空壳,是人又一次出生时的胞衣!它太容易了,太不值钱了,太容易产生并太容易被遗弃了。摄影界多是行动的巨人,思想的矮子,如果不从贬义的角度去理解,它的最大功用也就在于行动,一如媒介只有行动,不停懈地行动才称其为媒介一样。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恕我用了意义),对摄影者来说行动就是思想,或者推及至“摄影就是思想”。那么,对于摄影的期望也就不宜太高太多太深太尖,三教九流中它是个“现代扯皮条”的门类也不为过。我从不敢低估年轻人,但我近十年来从来就低估摄影这个行当——无论是黑头发的,还是蓝眼珠的。因为我毕竟理解了,摄影这种“创造”,充其量在社会学意义上只是一种“复制”或佐证式“创造”罢了。它的效用和价值离开了传媒不可想象。好在矮巨之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有自我否定的激情和勇气。中国摄影,正处在一个非摄影的历史背景和一个全新的媒体纷起的历史机遇之间。对于身处生存窘困的人,任何镜头歧视都是残忍的,说罢又悔。谁让我们历史处在一种话语权威的阴影之中呵!这份无奈,是连思想都显乏力的。或许我注定了要抱守农民的狭隘长久下去,这也是我常常自我怀疑的症结所在。但不论怎么说也不过分,一种伦理性的自我质疑也许会让我的平静多些苟延活力的激情而不至堕落。我以为,对于一个伟大的心灵,没有比良知更为贴切的,良知,才使心灵体验的丰富性变得纯净透澈,才使心灵的自我批判力变得强劲而又并不强勉,良知,首先是对自己人性的美与丑的洞悟洞察和认同,其次是提纯和扬弃,而这,又不是理智的提纯和扬弃,而是自然的、矛盾的、乃至无可奈何的。
  •     首先 因为书名吸引,预定了此书,京东的物流给力,今天已经读了大半。吸引我的可能是里面部分影像记录者的回顾,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说的没错,但照片或影像的展示也让某些瞬间成为正真历史。比较感兴趣的没想到原来看过 鲁迅遗像背后的故事,作者沙飞挺传奇色彩的,只是书中是好几个人口述,看的有点不过瘾,要不就是这书出版时有删节。最吸引的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影像记录,很希望此书如果有活动,更好的聊一聊,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都快是八零九零了,但是一个断层的年龄,对自己的国家了解太少了书的角度很特别,从影像角度,反映社会变革,可以一睹,毕竟图片是真材实料摆在那,那会是啥就是啥

精彩短评 (总计66条)

  •     八年抗战中国至少有一百个卡帕。
  •     从摄影的角度来反映中国那段讳莫如深的历史。“活着就会遇上好事”呢!虽然现在是一个比过去更自由,选择更多的社会,但是历史和时代还是在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影响个人的命运。与其愤愤不平,不如磨练自身,静待时机。要行动,也要忍耐。
  •     在影像和视觉文化叠加爆炸的浮躁时代,幸好还有一群忠于自己信念的摄影师们,用影像忠实记录时代。很反感此书记者动不动就问:您觉得这是个摄影的好时代吗?凭什么去判断好坏?非黑即白?太过功利的审美会大打折扣。这是一本当代中国影像简史。感谢@sleepingcolor 赠书阅读,但要原谅我对这个领域的大师们及其事迹都不熟,恐怕无法写书评了⋯⋯
  •     书的内容很棒,但是图片没有想象中的多,包装的也很好,很满意
  •     不看这本书,我永远也不知道给鲁迅先生拍肖像的摄影师叫沙飞。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中国摄影的一个普及读本,每一篇文章都是全新的领域,不同于画册和技法书,这是一本有深度的书!值得推荐!
  •     现实的一个个瞬间通过胶片来反映
  •     探讨了中国摄影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些代表人物,一些片段,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摄影艺术的内涵,类似专业书,还行。2013-12-30
  •     吴家林、北河盟以后很值得看
  •     看见了看不见的国
  •     还行吧,很多摄影大师都是我父母这一代的长辈,他们想用手中的相机呈现给我们看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时代。他们想给我们看一个最真实有味的时代,也许是想让我们为世界做出一点改变吧~
  •     发货速度好快,质量一如既往的蛮好,内容还没看,看了再评,呵呵
  •     我理解错了,我以为是“影像中的中国”,嗯...原来是只是讲摄影圈的事儿~
  •     到货了,书的质量很好。
  •     摄影可以是历史的切片。照片反映的那一刻,看片的人复制不了,拍片的人也复制不了。这本书照片少了点,文章都是对话访谈形式,估计在腾讯的相关频道里也能找到原文吧。虽然对话是对摄影师本人最真实的还原,但是如果加入更多摄影师拍摄的照片的说明应该更好。
  •     采访记录的形式,相对客观严谨,同时也会觉得枯燥无趣。
  •     我没有读完。。。
  •     历史的细节,很多我们近代不知道的,慢慢的一点一点被各种人回忆出来,野史正史?多一点了解自己
  •     介绍近百年来较有影响力的中国大陆摄影师,里面会例举各个摄影师的一两本影集,对喜欢的摄影师想要更深的了解的话,挺有用。
  •     一看到书,我还以为是二手的呢!外面的薄膜整个都裂了,书的四角也都弄坏了。这次购书经历太差了。早知道还不如直接在书店买呢!勉强评个三星吧
  •     其他的还好,就是图片没有预期的多
  •     国内纪实摄影史
  •     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口述历史。从中可以看到纪实摄影的萌芽、发展及目前的使命思考。不同人对摄影不同的理解,虽然我不认同摄影必须要有社会意义,摄影也可以有自己的艺术价值、视觉价值。但摄影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记录确实毋庸置疑的。
  •     中信喜欢弄这些高大上的,但是我喜欢这种文字比图片多的,讲故事,讲照片背后的故事,是好书。
  •     2014年伊始得到此书到近期读罢已过去一年半有余。真实、记录是纪实摄影的基础要素,这点与大多数纪录片相通。被赋予历史的意义而不再单纯的照片,仅一瞬就抵过万语千言。70年历史、26个摄影记者里,最中意侯登科,三页日记节选的含金量远超全书三百余页的内容。被一句“一种伦理性的自我质疑也许会让我的平静多些苟延活力的激情而不至堕落”击中,忽然就触及到这位无法调和意识形态的虚伪和职业责任的矛盾的悲情人士最柔软的心底。希望送我书的人,早日实现走遍“大公鸡”的梦想~^_^
  •     总有一些东西留了下来,比如这些影像。
  •     算是中国摄影的历史介绍,就在1976年的“四五运动”,拥有照相机的群众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四月影展的开端。
  •     很值得一看,中国国家地理出品的图书越来越成为一个品牌。
  •     纪实摄影很棒 但这本书原来不是个影集 更多地是讲那些大师
  •     网络红人诺小轩QQ;761663784
  •     2014第72书。具象〉抽象,照片〉文字。写下许多枯燥无聊,不如拍到一个微笑[嘻嘻]
  •     让人有种想投身纪实摄影中的冲动。。。。
  •     扯那么多有的没的,不如多聊点专业的,感觉访谈的问题也挺没劲的,图片太少。
  •     2016年11月27日读,2016-400。
  •     因为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好奇感特别强,《影像中的国》用图片讲故事帮助我们这些八零后了解四零、五零、六零、七零后经历的那些事,不错,值得一读
  •     对摄影的东西还是提不起兴趣,个人问题。
  •     书中收集了很多摄影家的作品。不是单纯的影像册子,更像是一部写在纸张上的纪录片。
  •     纪实摄影我来啦~拍出我的世界~
  •     书很喜欢,翻了一下,内容也不错
  •     大师级别的作品,历史影响中的中国。那些面孔,那些场景,那些人物,纪实摄影总能打动一个人,我喜欢这样的图片,这不单单是一门摄影,更是一门学问,好的作品直抵一部书籍,去猜、去看。
  •     侯登科,《麦客》。
  •     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我很喜欢!
  •     中国摄影近现代史
  •     很纪实的相片,文字也很喜欢
  •     有种相见恨晚由意犹未尽的感觉,毕竟摄影是一种再现和记录。其中的摄影师不敢称作大家,但每一个人的专业性都值得敬佩。就像摄影评论一样,这本书其实反应的是时代的故事和那些真实的人。
  •     好棒的感觉!喜欢贺延光老师,听过他的讲座!
  •     不错。
  •     喜欢影响背后的故事。
  •     影像延展下的阅读。寒暑假回家看 2016一月开始 前天2017除夕夜前结束。
  •     “在将挫折变为智慧时,只有照片还能说话。”
  •     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 有些天赋是时代赋予的 作为见证者的亲历者 以黑白或彩色的底片定格下一个个历史性瞬间 一叶叶文化脉络。那里有文字与想象力也无法触及的质感与温度。从这种意义上说 它是好的。
  •     看了前面几章,对于为什么摄影也有了一定的反思,挺感谢这本书的,找到了我目前摄影所需要所缺乏的事物。还没看完,先消化吧
  •     附带作者代表性作品的访谈集,其中的totalism底色令人生厌,哪怕来自于个人口述。
  •     图片不够丰富,访时常出现些重复的问题,聊些重复的运动和人物,最后聊表纪念,艺术家的个人气质都被淹没了,翁乃强那篇还不错,剩下的都不过瘾。装帧好。
  •     喜欢这句:“端起相机,不过是我打量这个世界的借口。”
  •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拍出来的照片截然不同。陕西的质朴,东北的赤诚,北京的政治,上海的矫情
  •     一个大杂烩文章集合体!!!!失望
  •     如今影像开始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传播手段了,但在新媒体时代还未来临前它就一直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着,虽然照片数量不及现在全球每天几十亿张照片的生成,但留下的一个个时代烙印值得我们再去回味。
  •     折射出中国摄影史……从访谈中学到很多。
  •     这是一本用影像和文字记录当代中国无数瞬间细节的著作,也是中国纪实摄影经典之作的“列传”。20余位摄影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了激荡变革的时代和随着历史颠簸起伏的个体命运,见证了这个国家的伤痛和辉煌,体察着世间的人情冷暖。
  •     这个书的内页与图片与我想象有差距
  •     内容低于预期,装帧不错,宣传效果大于内容质量
  •     抛去那些夸张的宣传,确实是本朴实的好书
  •     还可以看看。
  •     解开了我的一些疑惑。同时对微博上疯转的照片保持警惕。与其看九宫格,不如静下心来了解中国摄影发展史。
  •     还可以,虽然只是访谈。
  •     比很多所谓摄影类的都要好太多,也可能是我这方面读得还不多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