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国》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5
ISBN:9787508640464
作者:李玉霄,沈洪
页数:352页

看到家国细节和故事

在书中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历史态度和关注点,口述历史未必准确,但是能给今天的我们提供一个参照,看看几十年前的我们是个什么样子。在当时能够拍下这些影像的人,虽然然有的未必出于自觉,但他们都是具有历史眼光的摄影师,阅读他们的故事,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摄影语言本身的演进。摄影师的历史同样特别有趣。

人生代代无穷己,兰香菊淡如见君

摄影师侯登科去世已经八个年头了。普希金曾经曰过,“湮灭是任何不复存在的人的自然命运。”听起来残酷,却直抵本质。然而“人总有一些并不完全被历史扼杀的东西。”片子做到今天,从磁器口到广州,从顺义到凤翔,从宝鸡到西安,每一个“当时”都很有情绪,此刻倒“欲辩已忘言”起来。还记得4月在他的墓前,李胜利说“猴子你知足吧,这辈子没白活,他们三个不认识你还来看你。”是的,老侯活着的53个年头,我都不认识这个大叔。全部认知,来自《受难者的光荣》纪念文集,来自老侯的知己李媚、于德水,师傅李少童,兄弟李胜利、石宝琇、白涛的讲述,来自《子弟》、《出征》、《麦客》、《黄土地上的女人》等等摄影作品。尤其是老侯的日记和致友人信。他的文字,无法稀释。让我决意把这篇手记的篇幅,通通腾出。要保留的只有感谢。感谢被我三番五次骚扰讨照片素材的于德水,李江树在文章里说你和老侯20年里互为温润和支撑。你所不知道的是,有次收到邮件眼泪就掉下来了。为老侯有如此尽心尽力的兄弟欣慰,也为你们对我们的全部信任和支持。感谢豪爽性情的钓鱼高手李胜利,开车带着我们去凤翔扫墓,在宝鸡城里访旧,还有两顿很特别的热情款待。感谢本已分身在教学和装修的石宝琇,借我平遥激情岁月影展的纪念册;以及未曾谋面的胡武功,保存了老侯生前唯一的影像资料,几番曲折总算抢救出一部分素材。感谢李媚精心保留着老侯写过的检查手稿,为我们把最珍贵的录音资料刻成光盘。还要感谢老杨最初的引荐,感谢梓煜送我《受难者的光荣》,感谢在磁器口一块儿拍脑袋的老高、老杨和小军。呃,怎么写着写着像“获奖感言”的调调儿了。只是想说,正是老侯的这些兄弟和朋友们,让我“认识”了老侯,想来应该和他们一样真诚、善良和热忱。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以为,狡黠的人是搞不了艺术的,也搞不了评论,因为二者都需要用真诚去兑换真诚。”纪念文集《受难者的光荣》“出版缘起”里头说,“因为他独特的出身、经历、人格魅力,他独特的为人做事的态度和方式,他独特的作品、独特的追求、独特的精神格局,在中国摄影界成为一个罕见。在某种意义上说,侯登科是我们这一代重要的和无人取代的。编者想给中国摄影界甚至中国文化界留下一个文本——一个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的文本。”希望这两期专题,能丰富这个文本,为中国摄影界这份罕见。《侯登科日记》节选拍片成了我唯一与昨天连接在一起的线索,它之所以不能中断,更多地不是因为我终有一天也会用作品给自己砌一个墓穴来,恰是能用此等方式走向墓地或火葬场是别无选择。即使为了生存,我也无法把本不情愿、本不是、本没有的东西与自己的心血掺和在一起,意识形态的虚伪和职业责任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有什么能比出卖自己的理智和才能更为痛苦的?没有的东西也要写成有;有的东西要巧装打扮胡乱拔高;最苦的莫过于还要闭着眼把它们织罗进一个冠冕堂皇、条理分明的逻辑框架之中,再涂上一层政治思想工作或者精神文明的信仰圣油。半跪半蹲吧,愿从此不再失眠,不再把无奈的思索奉献给那些该死的文字和经验材料,为生存生存出卖自己的诡谲。我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个“摄影救国军”的骨干和始作俑者。但的确,“救”的意图是十分鲜明的,批判的意识是格外强烈的。批判、自省成了我驾驭摄影的内外动力。“有意识”的批判、强化了“无意识”的政治惯性,使自己很难在摄影中体验到政治之外的东西。我有妻子,有女儿,有老人,有朋友,应有尽有,却没有一杯共话人生的烈酒。不,我的孤独并不全在于已经失去,而在于无法对应,在于我领悟了的东西常常把我深陷在领悟之中。责任心也罢,泥土人格也罢,历史过渡期的弃儿也罢,我无法也不可能仅从个人的得失中抉择现实。我生于斯,活于斯也将死于斯的这块土地上的悲哀与希望,即使全都化成绝望,也无法让我变得无情。当我越来越明白了自由所给予我的仅是一种妥协式的权利时,夹在现实岩缝里的心境或许也同我空缺的位置一样令人自伤。我理解了沉默的含义——淡泊、无为。但我还算聪明狡黠,也理解了它不过是一种鸵鸟式清高而已。我承认人性并不完善,但抽象的人性和阶级的人性即使是存在着,也无法与特定的、普通的人的境遇同日而语。就像自由和自我并不完全装在钱包里或者显圣在灵光雾气中。我徒劳地思索着,徒劳地行进,徒劳地在精神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徒劳地把人生的路途变成了思想的历程,活得太累太累。就像我,一个农民,一个大烟鬼的儿子,一个为了自己的身份而仍不甘心的“现代人”,只有在现时现世的自我展示中才好像对得住做人一场。给自己时时保护着最后的理由。这个理由你知道,就是信念。信念的人只有现在,没有过去,现在就是拯救,放弃了现在也无异于堕落。或许,堕落这个概念已经不是一个伦理意义的产物了。所不同的是,人不能在标榜自己的人性时完全无视自己的兽性,于是给自己的兽性附加上许许多多的开脱性言说,并把它高抬到美呀崇高呀悲剧呀的境地。我的人性时时都处在一种传统人格的内省与现代人性启蒙的外向性的困难的张力之中。像我等这种既上不了天堂又怕下地狱的人,又该怎样一个活法?我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信念之火扑灭,它一次又一次在我失语或者失控状态中复燃。我唯一可以开脱的是,再做点什么,让仅有的激情尽快耗尽,我想,耗尽了的时候,一定会平常了,也就更趋人性了。我们这一代人不乏佼佼者,但更多的是过渡的一代,我们的人生被两种价值所盘剥撕拽,生存的无奈和精神的饥渴无时不在苦恋和肉搏。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一个一工作就一下子被卷进铁路公有制固若金汤的生存类型中二十五年的人,他根本不配谈什么自我生存和自我,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靠公有制、铁板碗喂养起来的人!如若一个人要在精神领域上为自己界定一个界碑,那么他必须具有扛着这界碑一步一步地达到这个界碑的实力,显然只有毅力和信念是不够的。不要为我难过,流泪的时日已过。我是个混浊的人,纯净不了。纯净的东西不解恨。我只属于我,这大概是最好的结局了。想一个人走下去,少些打扰。少自己打扰自己,这并不意味着入空入无。至于人的价值也许就在他的不完善之中,在他的恶善相济里,在他自身的历史悖论。我总是惊讶的发现:我也是个农民,一个醒了的农民。我的全部似乎都与这个最古老的符号有着血肉般的姻缘。我每一次告别的企图都引发的是连血带肉般得苦痛。我告别的刀斧,每每却砍在自己身上!然而我天生的禀赋注定了我只能在自白中体验这砍的顽韧和痛伤,我别无选择。论及记录式的摄影,中国的同行们太满足于“耍花枪”了。真正深入、投入细致地去把握人的面面方方,我们是该稳扎稳打了。我又拍麦客去,混在那群衣衫褴褛的可怜人之中,或许我这颓丧的心智会又强击起来,哪怕只一会儿。摄影是什么?是媒介物,是现象界的粉尘,是现代社会临盆的污水羊水,是它摇摇晃晃学步之中留下尿痕。足印,是人类面临自我中心论的铜墙铁壁出现裂隙的存在空壳,是人又一次出生时的胞衣!它太容易了,太不值钱了,太容易产生并太容易被遗弃了。摄影界多是行动的巨人,思想的矮子,如果不从贬义的角度去理解,它的最大功用也就在于行动,一如媒介只有行动,不停懈地行动才称其为媒介一样。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恕我用了意义),对摄影者来说行动就是思想,或者推及至“摄影就是思想”。那么,对于摄影的期望也就不宜太高太多太深太尖,三教九流中它是个“现代扯皮条”的门类也不为过。我从不敢低估年轻人,但我近十年来从来就低估摄影这个行当——无论是黑头发的,还是蓝眼珠的。因为我毕竟理解了,摄影这种“创造”,充其量在社会学意义上只是一种“复制”或佐证式“创造”罢了。它的效用和价值离开了传媒不可想象。好在矮巨之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有自我否定的激情和勇气。中国摄影,正处在一个非摄影的历史背景和一个全新的媒体纷起的历史机遇之间。对于身处生存窘困的人,任何镜头歧视都是残忍的,说罢又悔。谁让我们历史处在一种话语权威的阴影之中呵!这份无奈,是连思想都显乏力的。或许我注定了要抱守农民的狭隘长久下去,这也是我常常自我怀疑的症结所在。但不论怎么说也不过分,一种伦理性的自我质疑也许会让我的平静多些苟延活力的激情而不至堕落。我以为,对于一个伟大的心灵,没有比良知更为贴切的,良知,才使心灵体验的丰富性变得纯净透澈,才使心灵的自我批判力变得强劲而又并不强勉,良知,首先是对自己人性的美与丑的洞悟洞察和认同,其次是提纯和扬弃,而这,又不是理智的提纯和扬弃,而是自然的、矛盾的、乃至无可奈何的。

不历史不摄影的回忆录

首先 因为书名吸引,预定了此书,京东的物流给力,今天已经读了大半。吸引我的可能是里面部分影像记录者的回顾,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说的没错,但照片或影像的展示也让某些瞬间成为正真历史。比较感兴趣的没想到原来看过 鲁迅遗像背后的故事,作者沙飞挺传奇色彩的,只是书中是好几个人口述,看的有点不过瘾,要不就是这书出版时有删节。最吸引的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影像记录,很希望此书如果有活动,更好的聊一聊,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都快是八零九零了,但是一个断层的年龄,对自己的国家了解太少了书的角度很特别,从影像角度,反映社会变革,可以一睹,毕竟图片是真材实料摆在那,那会是啥就是啥

很想读哦,看着不错的样子

很想读哦,看着不错的样子很想读哦,看着不错的样子很想读哦,看着不错的样子很想读哦,看着不错的样子很想读哦,看着不错的样子很想读哦,看着不错的样子很想读哦,看着不错的样子很想读哦,看着不错的样子

镜头和镜头后的人所记录的历史

书的封面写着“26位中国当代著名影像记录者的独家口述。99幅经典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70年来中国重要时刻历史细节的现场重回。”打开来看,都是一些我们很熟悉,肯定都见过的照片,因为我对摄影关注的很少,很多照片的作者还是第一次听说,而听作者讲述照片的故事,拍摄背景,时代特点,以及作者在摄影界的发展等等都是很受益的。很多照片之前看的时候,还真的不知道原来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通过当事者的描述,很多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重大事情都是第一次听说,更没想到在照片背后有这么多的事情发生。书的主旨是(不能肯定是不是,写在封面醒目的位置)“以镜头见证时代;用影像理解中国。”从一个非摄影爱好者的角度,我觉得这本书把这个主旨诠释的很好,通过这些照片,把不同时代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以及摄影史的重大成就和事件都带出来了。当然摄影家们也提到了很多的摄影技巧,构图技巧,这些可能对于摄影爱好者都是很好的借鉴。不过我不懂摄影,这点我瞎说的不负责任。书里记录、采访的那些摄影家应该很有名,可能我太不关注所以知道的不多,以后有机会还是希望多了解他们的作品和风格的。

小影像,大历史

影像的最大作用莫过于记录。小到个人的成长记录,家庭的美好时光,大到一个国家的诞生、发展甚至衰落的进程,都可以用影像真实地表达。这也是影像优于文字之处——文字难以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字的美丑也可以极致,在某些或关键或神奇的时刻,只有图像可以只要一板一眼就能直指人心,通透到底。这也是当年《老照片》系列走红的原因。现在说回这本书。如果你以为它是一本超厚的《老照片》就错了,因为本书的重点并不是讲述照片中人事风物的故事,而多半是以访谈的形式,袒露摄影师的心路历程。这对于摄影爱好者,或者这些摄影师的拥趸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资料。这个国六十几年的历史,多少波澜壮阔的年代和事件,多少惊心动魄和荒诞不经,多少落花流水和去留有意,很多摄影师的一生就恰好经历了全套或部分历史包,个人命运服膺于国家轨迹,因此这些人以及这些人的思想、经历,拍摄下的图像,也就是年代的缩影,国家的缩影,因此用“影像中的国”这么大的词来形容也并不为过。印象比较深的是关于谈到刘香成的那一段。别人拍历史事件,都是刻意寻找标志性人物的标志性场合、动作、表情,唯有刘先生剑走偏锋,抓拍一些不为人知不为人重视的”曲终人散“。伟人的落寞背影,飘得很累的旗帜,昏黄的灯火,这些另类的元素的表述力很强,以至于当我们作为后来的看客回顾所有的影像,令我们反复流连的不会是那两双有力的紧握的大手,把两国命运连接到一起的大手,而是握手后两位大人物眼中的迷茫和犹疑。正是这些低调的角落给我们最强的代入感,让我们仿佛介入那一天,在片刻的欢愉惊喜过后,瞬间也变得失落,明白其实一切都不过如此。值得一提的这本书的装帧,非常用心。当我习惯性地要摘掉”腰封“时,却惊喜地发现,这根本不是腰封,而是折叠成封面的插图集,像一张历史地图,再次令人回忆起书中提到的每个珍贵瞬间。

还不错

历史和摄影爱好者可以看看,不是纯粹摄影技巧方面的,很多是记录了历史与个人的心路历程,同处于这个特殊时代中会找出些许的共鸣吧,“让镜头见证时代;用影像理解中国”这句话很到位,赞一个吧历史和摄影爱好者可以看看,不是纯粹摄影技巧方面的,很多是记录了历史与个人的心路历程,同处于这个特殊时代中会找出些许的共鸣吧,“让镜头见证时代;用影像理解中国”这句话很到位,赞一个吧

让镜头见证时代,用影像理解中国

让镜头见证时代,用影像理解中国——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宏观视角和细节呈现并存,展现中国社会脉搏的跳动。让镜头见证:从抗战烽火到新中国建立再到改革开放和千禧年之后,中国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环境的转变。用心灵体察:摄影家对这个世界观察方式的转变,从“高大全、红光亮、假大空”到尊重个体、重视个人主观感受的“进化”。

我是本书的编辑

我是本书的编辑,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直接和我聊。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可以当做一本社会读物,同时,喜欢摄影的朋友也就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几十年来摄影的发展轨迹。本书所采访的人的身份都是社会的观察者,用各自的视角来描绘他们眼中的人生百态;同时汇集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有些作品是30年来第一次发表。

留下历史的人们

留下历史的人们《影像中的国》 上学的时候我学的是美术,那时候就特别喜欢摄影,开始没有相机,就准备一个剪贴本,把好看的摄影图片都剪贴在上面,后来姐姐送我一台老凤凰,我用的胶卷都是简装富士,效果还不错,后来我们班同学毕业以后,结婚的时候,很多都找我来照相。那时候感觉相机就是我的一部分,光圈快门完全是一种感觉,转动相机的时候,就能够想象到相机内部的机械在如何运动,相机出了毛病,不用问就知道是什么问题。其实摄影并不是简单的记录,你拍什么,怎么拍,拍出来会什么样,完全取决于摄影师,有时候同一张照片,两次曝光差一度,就是两张完全不同的照片,同一个物体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拍出来就会完全不同。摄影绝对是一种很主观的观察,你想拍什么才会拍出来什么。这么多年,我家的书架中也没少买各种摄影方面的书,开始买的多数都是摄影技术,和各种影集,后来多是《老照片》《红镜头》《黑镜头》这样作品集,再后来也开始看《二十位人性见证者》这样的关于摄影师的书,不过专业的摄影画册还是感觉买不起,价格太贵。老实说,在看这本书之前,了解的多数都是布列松、卡帕那些国际知名的摄影师,还真没关注过国内,总感觉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距离。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中国真的有一批可以成为一流的摄影大师,真的很了不起。这本书是腾讯新闻频道《大师》栏目的内容,他们采访了国内一系列摄影家,然后整理成这本书。拿到书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厚重,第一感觉就是这么厚,这里面一定多数都是照片吧!看了一定很过瘾!可是没想到照片是少不了的,可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更多的是文字,让我特别意外的是,没想到照相机后面的那些人,也同样厚重!这些都是有故事的人,而且故事还相当精彩。从沙飞开始,一位一位摄影人,简直就是一部新中国的摄影史,让我惊奇的不是几张一次一次看到过的摄影作品,而是还有那么多那么多,我从来就没看到过的作品,一次又一次的在打动我的心。比如候登科拍的农民,比如吴家林拍的云南,比如安哥拍的邓小平时代,比如解海龙拍的希望工程,比如王福春拍的火车车厢……这里面有很多画面我都亲眼看到过,可是随着时间都消失了,是他们让这些瞬间凝固下来,成为了永久的记忆,感谢他们。让我们拥有了一份影像写成的历史。也感谢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这些摄影师的故事。

访谈文本集

就像相片不一定传达真实情况但一定是摄影师眼中的实景某一侧面的展示一样,被访谈者表达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想法与情感,但这些回忆,这些话语无疑都出自他们自己的嘴巴,贴满了个人的标签。我们的日子和国家的样子就留在在这些不起眼的标签里。对于想要看到一本摄影作品集的读者来说,此书收录的照片实在过少,它们大多是为了配合文字内容出现的。这事实上一本口述历史或者访谈文本集。中国的摄影人,无论后来者如何膜拜炒作,还是很少具有超级影响力或偶像气场的名字出现。作者远不如作品知名原本就是摄影界的寻常规律,倒也不值得惊讶。中国摄影史虽然曾有人修,然而引起的关注似乎有限。其实对于我这种门外汉来说,倒希望对着照片,听听摄影师讲述与作品有关的事情,包括背景、传承、技巧甚至失误,这些都比罗列一些陌生的名字有趣的多。这本书和作为它来源的访谈节目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凭借充满个性的讲述让我们把人和作品联系起来,从而对于不同时代中摄影的发展与遭遇有了个性化的了解,沙飞不只是个偶像般的名字,四月影会也不再是个惊鸿一瞥的运动,翁乃强的文革彩照原来并非上色,早逝的侯登科令人动容的敏感与煎熬,这一切眼下都只能经由言语加作品的形式传达给懵懂者,也许会有一本更大气更完整的作品在这些访谈的基础上出现。一件趣事。车上捧读此书,身边的人问我:“‘中的国’是啥意思?”答:“跟钢的琴差不多吧。”


 影像中的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