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悲情李鸿章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39959191
作者:祝勇
页数:196页

作者简介

李鸿章,晚清军政重臣,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正当他在官场与商场如日中天之时,一场外来侵略战争彻底改变了他和大清王朝的命运,他从“中兴名臣”变成了“千古罪人”,大清王朝的复兴强国梦也随着他创建的那支威名远播的北洋舰队一起覆灭了。
本书以珍稀的史料和图片,从当时中日两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角度客观地描述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而这场战争的关键人物李鸿章也在受辱与自尊之间竭力挣扎,活脱脱地再现了一个身处风口浪尖上的悲情人物形象。
【编辑推荐】
世界华文文学奖提名奖、郭沫若文学奖得主祝勇最新力作
优美的文字+珍贵的史料+40余幅历史实景图片精彩呈现
透过细节、人物内心为你揭开历史真相
谨以此书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 周年及李鸿章诞辰190 周年
一个人,一支舰队,一场战役和一个世纪的“长恨歌”
在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李鸿章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大清帝国“危急存亡”之时,他所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而这一切,尤以1894年为最。
在评价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李鸿章,这本书给出了最客观、最公正的答案!
图文再现那场穷了中国、富了日本,中国丢了钓鱼岛的两国间之正面较量!

书籍目录

序言  对历史“理解之同情”
第一章 “世界第三伟人”
李鸿章与其他官员毕竟不同,他是一个想办事的官。李鸿章深信:“人生如朝露,倘及时得手,做成一两件济世安民顶天立地事业,不更愈于空言耶?”他清醒地觉察到此际的大清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第二章 日本也有“李鸿章”
如果说毛利敬亲是抵抗英军的“林则徐”,那么伊藤博文就是力促日本“师夷长技”的“李鸿章”。只不过伊藤博文对日本的改革更加彻底,不是“日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是“体”“用”全部西化。
第三章 “清国水兵事件”
几十年后,当伊藤博文的遗著《机密日清战争》出版时,人们才知道,这一事件对历史的深刻影响,不仅在于它丢了人,培养了日本人的自信心,而且丢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大清帝国用汉字译电的密码本。
第四章 啊!海军
李鸿章就在这时获得了关于海战的电文,但关于战果,他一无所知。没有人比他更加焦急,他像热锅上的蚂蚁等待着最后的结局。他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维系在这场战斗中。
第五章 鬼子来了
日本与大清争夺海洋,目的还是争夺陆地,如果大清能够阻止日军登陆,也算亡羊补牢,然而,所有这些计划都是纸上谈兵。此时的大清帝国,仿佛浑身的关节都已经脱节,纵然头脑清醒,也无法做出有效的动作。
第六章 海宇升平日
金州形势危急的时候,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排除一切干扰,将庆典进行到底,已经成为慈禧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不知这是出于对日本军队的藐视,还是出于对战争的无知。
第七章 “此血可以报国也”
形势迫使李鸿章必须带伤坚持工作。4 月10 日,李鸿章面缠绷带,又回到谈判桌前。双方唇枪舌剑,有攻有守,伊藤博文看到李鸿章受了枪伤,做了一亿两白银的让步——李鸿章苦笑,这一枪挨得值。但李鸿章仍不甘心于此。
附录一 海军大事记(节选)
附录二 李鸿章函稿选
附录三 李鸿章奏折选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概要

祝勇,作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师从刘梦溪先生。现供职于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第十届中央委员。
已出版作品40余种,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旧宫殿》《血朝廷》,非虚构作品《纸天堂》《辛亥年》,“文革学”学术著作《反阅读:革命时期的身体史》等。
主创历史纪录片多部,主要作品有:《辛亥》(北京电视台)、《岩中花树》(中央电视台)等。《辛亥》获第26届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


 1894,悲情李鸿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胶澳租借条约》、《中俄密约》、《展拓香港界址条约》、《辛丑条约》……“哗,这个卖国贼!”,“嘿啊,活该死了还被拖尸”……在早些时候的舆论环境中,李鸿章是个不折不扣、假一赔十的卖国贼。这也难怪,那么多丧权(xin)辱(bing)国(kuang)的不平等条约摆在那里。这还不算完,教科书里曾提到李鸿章:“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六百多万两,但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他是合肥人)且不论史料准确与否,单说舆论环境,对这个卖国大臣也是口诛笔伐。可是,中国历史上评价人物常常是绝对化的,好人的屁总是香的,坏人脚底不流脓,头顶也得生疮。当我们在以这样一种视角看待那个“卖国名臣”时,难免走入死胡同。问题是,在丰富多元的人性面前,任何简单绝对的论断,都只能是片面的。然而,在壮阔浩繁的历史面前,我们所能了解的,都是片面的,就更别提评价了。此书的作者在前言说道,他无意为李鸿章翻案。对啊,翻案不又是走进死胡同了吗?李鸿章绝不是一个清官,他并没有做到出淤泥不染,他的决策也没有很高明,他没有留过洋,不想用西方人的那套“愿以一身事天下,不以天下奉一身”的政体,总之,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宰相。然而,又与其他官员不同,他是一个想办事的官。李鸿章深信:“人生如朝露,倘及时得手,做成一两件济世安民顶天立地事业,不更愈于空言耶?”他清醒地觉察到此际的大清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对于这个人物,我且说一些自己的浅见。对于卖国贼这个称呼,我觉得还是有待商榷的。签订条约是他一个人的事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一部部不平等条约,难道不是四亿亿国人共同签下的吗?再者,我们常常只看到了不平等条约带给中国的伤害,却很少想若是不签,情况会不会更糟?要是有选择余地,又怎会签这些个条约?政治的博弈太复杂,不敢多议。对于政治这个智者游戏,作为领导者的李鸿章,失败固有其责任,但他的担当精神就足够让我感怀,有人甚至说他以一人敌一国(日本)。当时的大清早已是风雨飘摇,他自己也感叹一辈子不过是对一间破屋子涂涂裱裱。然而,他未曾放弃,甚至幻想洋务运动真的能从自强到求富,是他的努力让中国这辆破车跌列着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这就像吃饼,一个人吃到第七块饼吃饱了,便说那前六块都是白吃了,不是很讽刺吗,而李鸿章便是吃了那第一块苦涩的饼。再者,条约不是想不签就能不签的,李鸿章签了它,也是背得千古骂名,不失担当。好吧,回到这本书。这本书着重讲述了甲午战争,以下是我的一段感怀:谨以拙辞,以示怀念曾经的黄海,隆隆炮声里,有英勇就义的邓世昌,也有含恨长眠的铁甲舰,还有李鸿章的幻想,以及慈禧在湖光春色中的阵阵笑声……他们葬身于那片海上——曾翻腾着希望而转瞬带来绝望,见证荣耀随即又确立耻辱。他们效忠于那支水军——曾承载着复兴梦想而得到无限期许,却忽而驶向覆灭转为千夫所指。当然,还有那些可爱又可敬的清军水兵。为那个迟暮的帝国,赢回了最后一点尊严;为那些沉睡的民族,敲响了最后的警钟。如今,虽已没有多少人愿在意这些无聊的事情,但我相信,当相似的境况再次出现,依旧会有人——奋不顾身!说了这么多,再就是这本书所说的一些有意思的看法。它说我们应当怀同情之心读历史人物,而不能凭着马后炮之英明指指点点。这样看来,我们确实犯了不少错误。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伊藤博文说:忠臣、儒臣、兵家、政治家、外交家,集此五种于一身者,华夏三千年来自孔明之后,唯他一人;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历史教科书说:宰相合肥天下瘦。 多元是美好的,人性是多元的,评价也应当是多元的咯。
  •     李鸿章是个人物,外加两个字“骂名”知道《马关条约》的人,一定会在心里千万遍的骂过一个人,他就是李鸿章,因为这条约是他去签的,当时国内的学潮运动因此而达到了高潮,举国上下一片愤怒和痛骂。他的一世骂名怎么够,估计要背千世的骂名了。一个人,一支舰队,一场战役和一个世纪的“长恨歌”。不管历史上的评价是否公正,如果一定得有人来背罪名的话,李鸿章是逃脱不了干系的。当时清政府的军政大臣,掌管外交和经济,你却把一个大国带沟了,让历史蒙尘,让国将不国,被小日本痛打。你的许许多多的过失,肯定是要负责任的。当然,你在其位肯定也有些苦功,也说不定功能是旁边其它人做的写到你名下了,比如建立水军。李鸿章骨子里就怕战争,进而骨子里就怕小日本。小时候你妈没有教你“黔驴技穷”这个成语故事么?小日本当初内心是很怕中国的,他一直跟在咱屁股后面学习咱们。可是什么时候小日本开始不把咱放在眼里的呢?搞外交的李鸿章,你怎么没有预见到这些变化呢?你就这样让日本这个小蚂蚁撼动了中国这个巨象!!!“本来,丁汝昌率领北洋四舰,完全可以像当年的佩里(美国)一样,送给日本天皇一面白旗,让他投降,但中国没有这样的需求,李鸿章早就明确指出:‘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城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他一心一意只想”保和局“,一遍遍跟小日本求和,难怪人家敢瞧不起你,敢挺进中国痛打你……李鸿章就像一只落水狗。其实我挺想知道李鸿章的晚年生活,想知道他面对耻辱和结局,会作何感想。我也想知道李鸿章最后的结局,可是书中没有讲到这一部分。我呢,历史也学得不好,对这么一个历史人物的结局,还真的完全不知晓。悲情李鸿章,怎一个”悲“子了得啊。你把整个国家带进了深渊,有多少人因你而伤哦。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强壮的面对日本,估计历史真的会改写。由此可以知道一个真理,就算你真的很强大,但如果你内心一直胆怯的话,你仍然只配做一个弱者。多年后中央电视台有一句广告语,估计点醒了很多中国人。那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中国人迈进大舞台吧,把输给小日本的所有,全给我赢回来!
  •     《1894,悲情李鸿章》这本小书,不足十万字,没有大企图,既不是李鸿章的传记,也不是甲午战争的研究专著。作者说,这本书延续了《辛亥年》的写法,将李鸿章的一生浓缩在1894这风云激荡的一年之内,但无意为李鸿章“翻案”,只是为我们观察历史人物提供一个更加妥当的视角。何谓妥当的视角?显然是相对于不妥当的视角而言的,那什么是不妥当的视角呢?就是你我所熟悉的,教科书中为人物画脸谱,辨忠奸,将一个人的黑白曲直一言定性,不容辩驳,斩钉截铁,从结论出发,以成败论英雄的视角。这样的视角或许能够描绘出一段历史的大概脉络,但对于身处其中的历史人物并非公平。祝勇说,对于一个历史的窥视者来说,结论恰恰是最不重要的,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每个人都会根据事实本身做出自己的判断,因而最重要的是事实。这本书正是以事实为准,从事实出发。至于李鸿章到底如何,看你自己的判断。李鸿章,江淮儒生,24岁考中进士,25岁入曾国藩幕府,参与太平天国战争,39岁被任命为江苏巡抚,47岁时接替了老师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后兼北洋大臣。1894年,他已71岁,几乎达到事业顶峰。但即使是如此地位,你依然可以看见他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时深重的无力感。正如军事学家金一南所说:“真正的战争永远发生在战争开始之前!失败往往从内部开始。”早在甲午开战之前,这场战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虽然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不可更改。1854年,俄国强迫日本签订《下田条约》,要求日本开放箱馆、下田、长崎三港为对俄商埠。同年6月,美国又强迫日本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而那时,中国已经经历了鸦片战争。1889年2月11日,日本颁布以1850年《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定制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而1866年张徳彝等人就介绍了欧美议会制度,但直到1912年皇帝退位,也无人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日本人被打开国门比鸦片战争还晚,但中国就是这么一次次的让它成长,强大,最后反噬回来。而且就在战争临头的时候,国内群臣还在玩着党同伐异的游戏,最高权力者慈禧太后仍然只关心她六十大寿的排场,战争已经开始,庆典还是要办下去,并且下达懿旨:“今日令吾不欢者,我将令其终生不欢”。如此环境,纵是“世界第三伟人”也无力回天。以历史人物为叙述中心来展开的著作本书并不是第一本,当年轰动一时的《万历十五年》就是如此写法,而且也是将视角集中在一年之内,企图窥斑见豹,通过几个人物的视角窥探大明王朝的命数。如此书写,会有一种听故事的感觉,叙述口吻生动、轻松,以甲午战争为主要事件,有着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加上前因后果,读来也畅快。当然,看这本书不大会系统的增加你的历史知识,也不会让你详尽的了解李鸿章的一生,但它就像是一个窗口,我们探进头去,看看1894年发生了什么,李鸿章那个白胡子的老头过的怎么样。这也挺好。ps,想了解更多,又不是大部头,真心推荐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写的不好,这么简短,一点力度也无。 再论下近代史吧 悲过,痛过,也就不再悲,不再痛了
  •     蛮有意思的小书
  •     因着某日本人写的清代小说,对李中堂有不同于史书中莫名的好感,薄薄一本书随便翻翻多些了解
  •     近代史读起果然是心痛啊。不知道现在的教科书是不是还是我们那个时候的样子,继续让李鸿章来背黑锅。被俘获后“镇远”号的铁锚之前在东京上野公园,二战后由国民政府收回,当年一手打造这个舰队的李鸿章大概可以安慰下了
  •     一部血泪纵横的近代史,一个悲情的大人物。
  •     比历史书写得好多了,一切的毁灭,其实都是自内而外的,我们的领导人能多看看历史,多借鉴血的经验,天朝才真的能和谐
  •     好几处常识性错误直接拉低了本书的可读性。
  •     八卦不够多,不喜文风,略激情澎湃,木有欲达之苍凉之感
  •     无论是高官还是贫民,都有自己的无奈。拥有越多抱负,就会面对越多挑战。也许结局是不管多努力也逾越不了某些障碍,但至少能减少一些损失。诶胡言乱语啊,比如,李鸿章不是为退让而活的人,而他晚年期间却不得不一路退让。然而他的存在并非没有意义,至少我们看得到因为他的抱负,中国少了点赔款,多了些尊严。个人的力量相比名族大义那么那么渺小,而只是这样一个老人的努力至少有了些浪花般的亮点。做个浪花就已经很伟大了。
  •     他只是探索失败了而已,一个深知时代潮流和知道改变的人不小心成了罪人
  •     一个人,能做到这样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
  •     一本32开的小书,封面装帧都算不错。9万字200页,正文154页,结尾节选李鸿章函稿、奏折及其他30页,参考书目11页。嗯,既然作者参考了如此浩瀚的书目,又的确在文中颇多援引了别人的文字,为何不索性把李鸿章其人其事完完整整的展现给读者?而实际上我只看到一些挑挑拣拣,信息量还不及“凤凰大视野”的李鸿章专辑。写了这些完全是为了推荐大家看后者,并顺便表达我对祝勇的失望之情。本书甚至算不上李鸿章入门读本。
  •     书后列了不少关于李鸿章的书和资料,但是错漏还是不少
  •     从国民的一般智德,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状况,甚至让我们尝出几分“改造国民性”的味道,而中国能够与之匹敌的思想者,唯有鲁迅。一个民族是否成熟,首先取决于它从自己的记忆里提取有价值东西的能力。在太后的影响下,大清王朝改变了由努尔哈赤等先辈们创造的阳刚气质,而日益变得婉约和阴柔。晚清,就是一个阴柔的国度,华美、黯哑、沉糜、腐烂。这一点,与晚宋以及万历以后的大明王朝有几分相似。慈禧万寿庆典的整个过程,显然经过了一丝不苟的计划,它远比辽东半岛的备战计划周密很多。这表明这个王朝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但这个王朝只有在孝敬皇太后时才能表现出惊人的团结和创造力。除此之外,整个王朝都是一盘散沙。“一想到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觉得无比富裕。”日本人从此怀着暴发户的豪迈陷入到战争的赌博中不能自拔
  •     图片倒是很多都是第一次见到,但整体水平不高
  •     篇幅很短,但确实写出了诸多悲情之处。而在那个年代,其实并不是李鸿章一个人如此悲情,真正悲哀的是老佛爷愚昧和自私,悲哀的百姓的苦难和无知,更悲哀的是一个民族的落后和被淘汰!
  •     唉,可悲的李老头。这个国家到现在没变,还是荒诞腐朽邪恶透顶。唯有宪政才能通往文明,捉急死我了!!!
  •     作者应该是李鸿章颜粉吧,以至于粉到深处自然黑。 先写曾国藩后无人不贪,又写众官员因为贪污弹劾李鸿章委屈。还说他在日本日益蓬勃之时忙于和翁同龢内斗…只有最后描写他和伊藤博文讨价还价看出他一点儿好来了…互撕时的千古绝对不错
  •     好讀
  •     甲午战争120年,还会输吗?
  •     是不是太短了, 相较于 <张居正> 内容少了 点, 感觉 接近历史课本的风格, 浅浅带过, 没有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 可能是为了中立的陈述历史, 但是书名就像是 传记, 任凭作者怎么说李鸿章在外评价多高 就是写不出东西, 我一直觉得主角还没完全上场, 但是 看到附录才知道这本书已经结束了, 倒是附录 比较充实,但是不是完全白话文读起来有点麻烦, 不过倒是 勾起点兴趣
  •     一本小书,对一个对那段历史不甚了解的人,读来实属有用。
  •     1894,清帝国的转捩点。极好的切入视角,看得我也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咬牙切齿五内俱焚啊。初不喜标题中悲情二字,可读完再看,除了悲情,还能是什么呢,唯有一声叹息了吧。
  •     此书的切入点是不错的,抓住了李鸿章的声誉由盛转衰的关键点,但遗憾的是,作者似乎并不用心,讲故事固然重要,但史实方面的错误必须要在成稿时就加以纠正,写通俗读物并不代表作者可以不顾严谨的学术要求。如此意味深长的好题目没有把它写好,实在不应该。
  •     那段历史太过沉重,李鸿章的遭遇的确称得上悲情,但却不无辜。是是非非,早就淹没在历史洪流中。
  •      内流满面,悲从中来...如果只是如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