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与立命

出版日期:2016-8-1
ISBN:9787550280509
作者:余世存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余世存立人三部曲】
100个时代人物的命运转折
200年近代中国的风雨苍黄
余世存二十年磨一剑,纪传百位民国人物
-----------------------------------------------------------------------------------------------------------------
◆著名学者余世存二十余年历史人物写作全面呈现。
“立人三部曲”包括《盗火与革命》《安身与立命》《世道与人心》,是余世存二十余年来近代人物写作的完整呈现,《非常道》之后重磅作品。
◆近现代中国的纪传体叙述。
书中传主百名,涉及人物数百位,跨越历史近两百年,组成了近现代中国的纪传体叙述。而本书可以说是细节丰富而立体的近代政治史。
◆看乱世如何激发蓬勃的生命力。
在混乱又自由的年代,平时卑微平庸的生活在自由和风险中,激发出人性的光芒,命运也回报人生壮丽优美的风景。
◆重新打捞和认识被误解、被忽视的人们。
写作对象从清末民初以来的历史推手和弄潮儿,转向边缘的“怪力乱神”和被误解、被忽视的人们,带领读者以全新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
余世存“立人三部曲”包括《盗火与革命》《安身与立命》《世道与人心》,是余世存二十余年来近代人物写作的完整呈现,组成了近现代中国的纪传体叙述。书中传主百名,涉及人物数百位,跨越历史近两百年,几乎囊括了近代中国所有的重要人物。写作对象从清末民初以来的历史推手和弄潮儿,转向边缘的“怪力乱神”和被误解、被忽视的人们,作者坚信在这个时代,前人的人生能够为我们提供人格的坐标和导航。
《安身与立命》侧重从经济、生存的角度写人物。第一章选取了一组企业家,他们或致力于个人财富的积累,或致力于经世济民,价值取向的差异背后,也有着智慧、勇敢和耐苦的共同特质。他们的人生展现了企业家精神在近代中国的萌芽与展开。第二章从个人经济生活的角度描写了一组政治家与文化名家,谋国不成、谋家有成的康有为,“跑着去领工资”的鲁迅,体制外辛苦谋生的郁达夫,都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接近了历史人物。第三章的传主是一群“非主流”,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后人足够的重视,作者却从他们身上发现了“小传统”的生活哲学。

书籍目录

自序 应是鸿蒙借君手 /001
经世与济民
梁启超:财改首席设计师 /013
范旭东:定义现代企业家 /022
卢作孚:没有钱的大亨 /032
周作民:在灰色中闪光 /043
胡笔江:活在当下 /053
资耀华:吉人自有天相 /060
虞洽卿:闻人难识 /070
张嘉璈:蹇难而辉煌 /079
吴鼎昌:通达之才 /087
康心如:有为者亦若是 /095
李嘉诚:挟传统与新时代博弈 /102
李国鼎:传统转型的推手 /125
生计与排场
王国维:谋道不谋贫 /137
章太炎:职业圣人 /147
康有为:谋国不成,谋家有成 /159
蔡元培:有天下而不与 /166
鲁 迅:一要生存,二要温饱 /177
胡 适:中产以上 /186
郁达夫:到体制外去 /194
张恨水:为文字而生的作家 /201
任芝铭:乱世财物,更要看轻 /212
安身与立命
陈撄宁:再入轮回做众生 /223
袁树珊:江湖术士 /233
张其锽:劫数难逃 /240
孙禄堂:精武臻道 /249
余云岫:医界鲁迅 /259
李宗吾:厚黑教主 /268
胡兰成:张牵张招 /273
苏曼殊:玩命情种 /280
周善培:朋友财孰多 /291
章士钊:才与不才之间 /299
聂云台:当人生成为作品 /309

内容概要

余世存
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主编)等。


 安身与立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余世存已过不惑,将近知天命之年,这时的写作也更透出对世界对人生的深度况味。本书是三部曲的第二部,以知识分子和文人为主要的传主,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作者的身份有所重合——没有比作家更能体会作家的了。清末民初正值中国的第一波现代化过程,生活于其中的知识分子无疑正经受到传统与现代这两种完全不同文明的冲突,这与当代知识分子所经受的普世文明与意识形态激荡有很多相似之处。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没有错的,否则历史就失去了意义。现在回看《非常道》,会发现它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这种汉语表达的简洁程度似乎显示了余世存先生的特殊天赋。在这个三部曲中,余先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更令人叹为观止,只需三言两语,便道尽了一个人的坎坷与沧桑,挣扎与无奈。作者对这些民国先贤极尽“理解之同情”,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能感同身受。过去看民国史,以为知识分子们都过得不错,事实上,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体制与市场都不够成熟,再加上国家贫弱,时局动荡,知识分子群体忧国忧民不易,稻粱谋更不易。王国维数载钻研,写成《宋元戏曲史》出版,仅得稿酬200元,约合现在的一万元。他叹息:“来日大难,非专业之学恐不能糊口。”三个儿子,他让他们考海关、考邮政、考铁路,就是不让他们做学问。余世存说,王国维最终没有过得了义利关。余世存在本书中,着墨于自赋清高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祛魅,也是对名人的祛魅。从鲁迅、张恨水等中国第一代自由作家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当下一些有志气有才华的独立作家的命运。对大多数知识分子、教授、作家、读书人来说,他们常常面临的问题便是:进体制还是不进?从体制中出走还是不出走?这个娜拉的问题鲁迅早就回答过。余世存在书里,又一次让我重温了一遍鲁迅卖书的故事——这段文字以前曾在我小时候的课本里。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售票员阿累在书店里捧读《毁灭》爱不释手,鲁迅知道他的钱不够,就问他:“一块钱你有没有?这本书只要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给你的。”阿累从内衣的口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鲁迅的手上……
  •     经世者 世间人——于乱世,《安身与立命》上一本《盗火与革命》是两天前看完的,讲了风云际会间,那些在政治舞台上登场的牛人,《安身与立命》则更多地讲的是“处江湖之远”的一些入世经世者,在乱世当中安身立命,他们有他们的准则,在这些人中,我们能够见到财商,也可见到文采;可感受“民国风骨”,也可见到“性情中人”;可以是仗义疏财的一方财主,也可以是一生清贫的安乐文士……也是三节,“经世与济民”、“生计与排场”、“安身与立命”,和《盗火与革命》相比,出现的这些人物,不认识的情况也更加多了一些,作者余世存在上一本当中也常常用的卦象人物分析在这边也出现了,通过解爻来解读人生的方法,也是很有特色的一种叙述方式。安身立命,修身齐家,人的存在有很多的体验,前两章讲的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不成功也算是人物的历程,尽管有“不会做财政的文人不是好的改革者”的梁启超这种不太熟知的特点,但是大多数的人,都至少或多或少了解过;而第三章中的这些将就“安身立命”的大时代的“小人物”们,则是三教九流,各存其名,或许这也是本书最好看最有意思的地方。前面就讲到作者本人其实也常喜用《易经》卦词对这些人物进行解读,因而也不奇怪会选择这些“山医命相卜”的杂学家、精武臻道的武学家、肆意洒脱的至情至性之人、知我罪我的“小格局”式的争议人物等等作为这一章节的主角,作为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时代的读者,我们会更加希望读到这样的文字,他们为我们展现着另外一种视角,告诉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人生。同时,通过系列的介绍,也为我们略微窥探那些传说当中出神入化的“老九门”、“推背图”之类的充满了暗语和机锋的中式的江湖有了更加近时代的注脚。“英雄们可以打造时势,可以指示历史的道路,却不能创造历史,他们创造的只是自己的历史。”这是作者的观点。“做自己的主人”,在本书当中的主角们,其实都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沦为汉奸的争议者,还是活在当下经营者,又或许是笔耕不辍的作家,几经起伏的先生,他们都不折不扣在做自己,用自己的行为,践行自己的人生信念,此已较之茫然不知信念的人都多处许多。读人的历史,不正是为了找到自己想要找的路,去立吾命、俢吾身、成吾人么?不禁在期待《世道与人心》会讲一些什么了,作者的自序里有些提示,但是真正的阅读体验,还要等打开书本之后了罢。By 林怿2016-8-17 22:01:29写于御庭园
  •     林亦霖这本书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不知道是该羡慕还是该自卑,那些大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还能有所成,而反观自己,的确需要深思。若是选个合适的词语,“脊梁”正合适,他们就是那个时代小小的缩影;站在历史长河后面的我们,望着他们,崇敬他们,感受他们。《安身与立命》将人划分为三个部分:“经世与济民”“生计与排场”“安身与立命”。从银行家到文学家再到一些小格调的名人。比如一些在道家学派有所建树的人,在武功钻研上有所突破的人,再比如一些对于中医有不同见解的人;书选取的人物,有的熟悉,有的陌生;然而熟悉的那些,也有不熟悉的一面。想起来高中校园里蔡元培先生的雕像,书中的他和我想的似乎略有些不同;课本中的他是严肃的,是包容的,他引领着北大进入一个新的世纪。都说学校和校长是相辅相成的,一位校长会定下一所大学的基调,而一种大学的氛围会影响校长的举措。与其说他选对了北大,不若说北大选对了他。“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简单的口号在那个时刻已被喊响——直到今日,一直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的血脉之中。书中的蔡先生很和善,是新旧时代的一个转折人物,他通过努力,凝聚了一大批有志之才,北大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一个中心。他能赚钱,亦能花钱。他将财散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而那些学生成为了后来举足轻重的人。蔡先生将传统儒家的善发挥到极致,同时又能接受西方的思想。他是中西合并的典范,他将北大带入世界一流的潮流。读王国维的时候,心是酸疼的。很小的时候读《人间词话》觉得他是非常厉害的人,可读他的简记时,却是于心不忍的。读几个字就要难过一下。他算是出生在比较保守的家庭之中,参加考试却没那般好命。屡试屡失败,屡失败屡试。他没有很多文人应有的那种安逸的环境,但他自己肯钻研。很多知识都是自学的。天才往往都是寂寞的,他更是如此。很少有人理解他,因他的性格占有很大的因素——而这古怪性格的形成和他往昔的生活有关。他很敏感,无论是对待朋友还是对待亲人。很多事情本可处理地更为妥善些。因为他那颗敏感的心,反而把很多问题逼了绝境。文中记起清华的聚餐,梁启超那桌热热闹闹,反观之,他的那桌冷冷清清。就像他的性格,很冷不喜热闹。大概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性格,让他在学术上有所精进,在生活中不知变通。他的伟大,他的死板,汇织成他的命运脉络。这样的人,注定在历史中会留下足迹,在生活中被人诟病。他是清华的四大导师,也是凡人眼中不会人际的顽固者。他长在旧的时代,死在了新旧交替的时代;他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在新的时代却没了他的影子。心疼他,却又无可奈何。他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却在后人的心中留下了无数的省略号。文章中从经济谈到文学,再从文学到小领域。从银行家与中国命运休戚相关,到经济学家构建经济体制;从文学家笔下生花各创一派,到教育家体恤学生引领时代;那些道家的求仙问道,到武术家的行云流水……这是这本书的缩影,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一页缩影。他们是时代的脊梁,是中国的脊梁。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民国初年的仁人志士若知道百年后的中国还是如此愚昧无知,政府还在「复兴」中医药,新闻媒体得信「党」,言论只许一言堂。他们会不会捶胸顿足,大呼子孙不孝?
  •     余世存“立人三部曲”第二本
  •     立人三部曲之二。读之前还有将整个系列读完的雄心壮志,初读时还有将整个系列读完的兴趣。收录32篇文章,从实干家到文人再到一些边缘的江湖术士,类似于小传记,只有几篇夹杂作者的观点更多,比如写李嘉诚的,单只写传记有点看不上,写作者想法又不爱看,但写鲁迅工资情况和蔡元培辞职小史之类的还是挺有趣的,大部分就是读的快忘的也快,战线拉得过长磨灭阅读欲望,至于其他两本,仍然想看但没有欲望,不过还是可以看得出作者的知识广博哦。
  •     民国风云之际,更彰显人格之魅力。
  •     像余世存在锵锵说话一样,娓娓道来,很多从八卦开始写到人生注定的结局。很喜欢写李嘉诚那篇,成年以后的李嘉诚一直想到看到父亲深夜批改作业的情况,因而当面对人生的早熟,仍旧能够从容大气地算计人生。
  •     仅仅作为一个民国小传合集或索引看,还是不错的~
  •     只看了一部分,不是很喜欢,感觉有点太散了,而且作者文笔也不是很喜欢,书看了一半就丢了
  •     这本书的好处就是提供了人物清单。但作者沉浸在自以为是的评价中,感觉像是在用啰嗦晦涩的文字去抬升自己。所以,这本书不值得买。可以看目录,再去维基百科查,更客观,更有收获。另:维基百科上说章士钊1920年资助毛泽东2000大洋,这本书写的是2万元大洋。。作者笔误?
  •     经世济民,安身立命。生逢乱世,一样要打理生活,一样要勇猛精进。
  •     文人那一段写得不错。世间如此之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法,活在当下,评在千秋,只是希望后人别贴标签,能真正知人论世。也让那些差点被遗忘的身影能在余世存笔下活一回。不过有个别篇目可能因为不了解,所以看不太进去。可惜了。
  •     本书介绍了32位近代中国的人物,写鲁迅那篇就从鲁迅的收入为主线,这个“另类”角度,道出了鲁迅鲜为人知的一面。借用余世存最爱用的一个成语来评价本书——可圈可点。
  •     人生 三部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