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与哲学家

出版日期:2014-9-1
ISBN:9787567524988
作者:让-弗朗索瓦•何维勒,马修•理查德
页数:344页

作者简介

◎藏传僧侣与法国哲学家,父子在喜玛拉雅山中关于佛教、哲学、生命意义及宇宙万物的心灵对谈
◎赖声川经典全译本,首度向大陆读者呈现
◎法国畅销30万册,台湾好评畅销再版40刷
“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接触。”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跟随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导师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正在人生充满各种辉煌可能性的时候,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跟随藏传佛教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20年后,1996年5月,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一个叫哈提班的宁静地方,与已经成为藏传佛教僧侣的马修·理查德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这是一对父子相隔二十年的重逢,更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碰撞。
“当现代的科学遇上古老的佛法,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当望子成龙的父亲遇上亟思解脱的儿子,必然迸发最上乘的智慧,这就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
——郑振煌(佛教学者,《西藏生死书》译者)
“《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出版后,已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影响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东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桥梁,用聆听的、容忍的、温和的方式疏通双方,让东西方人各自照镜子,看看自己,看看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代。”
——赖声川

书籍目录

一 从科学研究到心灵探索
我们是什么?这个世界是什么?到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去直接体验绝对真理,超越所有的概念,这就是智慧最根本的面貌。
二 宗教或哲学
说到这里,我们要诠释佛教的一个大问题:佛教是一个宗教还是一套哲学?
三 黑盒子中的鬼魂
当信仰离开理性,就变成迷信,当信仰背叛理性时更甚之。但当信仰与理性合并的时候,就能够防止理性变成一种纯粹知识性的游戏。
四 心的科学
一位专业西方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以这种疏离的、科学的方式来观察心理现象,根本不是西方独有的。这种探索已经存在了很久很久,尤其是在佛教里面。
五 寻找实相
空性不但不是虚无,也不是现象之外或不同的空虚空间。它是现象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最基础的佛教经典之一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六 改造世界或改变自己
在你还没有转换你自己之前,你想对世界有所作为,无法创造出长久或深刻的快乐。我们可以说对世界采取行动是好的,但是内在转化是不可缺少的。
七 佛教和西方
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20世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接触。
八 宗教和世俗的心灵性
真正的爱不应该走极端,不应该被局限于一两位特定的众生,也不应该被偏见所污染。而且,它应该是完全没有执着的,也不期待任何回报。
九 追踪暴力的根
人的真正本性可以被视为一种平衡状态,暴力是一种不平衡状态。暴力不但为受害者,同时也为始作俑者带来痛苦。
十 智慧、科学和政治
直到17世纪,哲学自始实践的两种层面都还存在,一方面是科学的层面,另一方面是智慧的层面,也就是如何发掘生命的意义,甚至生命之外的意义。
十一 佛教的衰退与复兴
任何真正心灵道路必须包含两种精要的元素——让自己走向完美的方式,以及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的方法。
十二 信仰、仪式和迷信
如果信仰违反理性,而且不去了解仪式中更深沉的意义,那么就变成了迷信。
十三 佛教和死亡
这也就是为什么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会这么成功。他说,死亡就是我们最执着的那个东西必然的毁灭,佛教关于自我不存在以及心本性的开示,是可以在这方面帮上忙的。
十四 个人至上
佛法的目的就是要去除所有痛苦的形式,所以必须清楚正义社会的原则是什么,而这个社会的建立应该根据心灵价值、人权,以及个人责任的观念。
十五 佛教和心理分析
智慧之火让潜意识燃烧,让心的究竟本性——它的空性——显现出来,而同时让这些潜意识不留痕迹地被消灭,这一切在相当不同的层次之下运作。
十六 文化影响和心灵传统
有一句西藏谚语:“不要只顾着梯子,要记得你要爬向哪里。”
十七 进步与创新
真正的创造力意味着渐渐除去无知和自我中心所造成的遮蔽,揭开心和现象的究竟本性。这才是真正“新”的发现。
十八 僧侣对哲学家的问题
你刚刚说到,20世纪末期,西方重新提出了智慧的问题。你觉得能带给所有人满足的智慧是什么?
哲学家的结论 / 317
僧侣的结论 / 323

内容概要

让-弗朗索瓦•何维勒(Jean-Francois Revel)
法兰西学院院士,1924年生,哲学教授、政治评论家,所著政治评论在西方世界皆引起很大反响,曾任法国新闻周刊《快报》总编辑,现居巴黎。
马修•理查德(Matthieu Richard)
佛教僧侣。生于1946年,曾为巴黎巴斯特学院分子生物博士。1972年移居印度,向佛教大师们学习,二十多年来过着佛教僧侣的生活。出家前曾写过一本鸟类迁移的著作,出家后的作品有《顿悟之旅》。至今一直从事藏文经文的翻译,现居尼泊尔谢城寺。
译者简介:
赖声川
台湾知名舞台剧导演,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戏剧艺术博士。曾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教授及院长。1984年参与创立剧团表演工作坊,担任艺术总监。自1984年开始剧场创作,后陆续开创台湾舞台剧市场,即兴时事电视剧市场,受到中外媒体赞誉,并获得诸多奖项。赖声川同时是藏传佛教信徒,译有多本藏传佛教书籍。


 僧侣与哲学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7条)

  •     赖声川/文 当自己爱子养到二十几岁,拿到生物学博士学位,正要展开充满各种辉煌可能性的人生时,突然有一天,他告诉你,他要出家,而且要到遥远的喜马拉雅山,你会做何感想? 法国著名哲学家及政治评论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尚·方斯华·何维尔,就碰到这个人生中极为特殊的难题。他的儿子马修在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老师的教导下,以极优异的成绩拿下博士学位,已经开始走向生物学界革命性的突破,突然之间,他决定放下这一切,放下他灿烂的家世(除了父亲之外,母亲是艺术家,舅舅是世界著名的探险家),到遥远的国度,披上袈裟,剃发为僧。 佛教……西藏……印度……尼泊尔……藏传佛法……金刚乘……喇嘛……我们可以想像二十多年前,这些名词对一位西方哲学家是多么的陌生而遥远。但是尚·方斯华必须面对,因为他儿子走了,去这些遥远的地方,迎接这些陌生的事情。 马修当年的决定,并不是因为他遭遇到什么不如意或困境。简而言之,他看到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一种充满意义,令他振奋的生活方式。从小,因为他父母的关系,他有机会接触各种著名的思想家及艺术家,包括超现实大师布列东、音乐大师斯特拉文斯基、舞蹈大师贝夏特等,而他研究所的指导老师就是诺贝尔奖得主贾克柏。马修如果想在世俗中走完人生这一遭,成绩必定是可预期的优秀、灿烂。但马修却说: “我一直有很多机会接触许多极有魅力的人士。可是他们虽然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天才,但才华未必使他们在生活中达到人性的完美。具有那么多的才华,那么多的知识和艺术性的技巧,并不能让他们成为好的人。一位伟大的诗人可能是一个混蛋,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可能对自己很不满,一位艺术家可能充满着自恋的骄傲。各种可能,好的坏的,都存在。”(第一章)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光阴里,这一对父子各自在选择的领域中努力。尚·方斯华编辑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周刊、写书。他所撰写的知识性论述成为世界性的畅销书籍。评论现代民主体系的《没有马克思、没有耶稣》早已成为现代政治评论的经典之作。 而马修在同样的二十几年之后,交出了一份迥然不同的人生成绩单。闭关、修行,有十二年光阴,他朝夕跟在本世纪最伟大的藏传佛法老师之一:顶果·钦哲仁波切的身边,直到钦哲仁波切一九九一年圆寂为止。自己也出版了许多本佛法书籍的翻译本,而他与生俱来的艺术才华并没有浪费:多年来,马修用他的摄影镜头捕捉他周边经常令人不可思议的人与物,拍摄喜马拉雅山区以藏传佛法为中心的生活及祭典。记录他老师钦哲仁波切的摄影作品《证悟之旅》,前几年以精装本问世,颇受好评。 法国媒体一直对这对父子保持好奇而不解的眼光,无法了解尚·方斯华和他出家儿子之间的关系,甚至有报道传出父子之间二十多年来断绝了关系,未曾说过话的谣言。于是出版家安排了一次父子对谈,让两人开怀畅谈,讨论当年马修离家的原因及心情、讨论他们定义中的生命意义、东西方哲学的异同、西藏的命运、人类的未来……这些对谈成了这本《僧侣与哲学家》,是一次极富感性的理性对谈,两位知识分子之间,一对父子之间。至于为什么是我翻译这本书,简而言之,是马修指定的。这并不意味我把这次翻译工作视为一个好朋友拜托而做的事情,反而以极大的热诚拥抱任务,投入翻译工作。我和马修认识多年。虽然我没有马修的良好因缘,可以和钦哲仁波切朝夕相处十二年,但仁波切圆寂之后,有一次马修到台湾来,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几年前,当马修的摄影作品《证悟之旅》在美国出版,他曾邀请我帮忙出版中文版。可惜因为牵涉到摄影作品印刷问题,无法与原出版商谈妥合约事宜。去年,《僧侣与哲学家》出版了,马修透过先觉出版社的同仁表示,希望我帮忙做翻译工作。虽然我曾任专业翻译,但佛法的翻译是另一种挑战,对错差距可能造成一位修行者在修行上的偏差,责任非常重大。因为我有太太丁乃竺在身边,就不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没有她的帮忙,仔细校对,这本书的翻译是无法完成的。另外要感谢藏语顾问张惠娟女士,以及帮我整理稿子的戴若梅和仇冷。 翻译过程中,我和马修一直通电子邮件,有一次,我跟他说:“不知为什么,我感到你‘指定’我翻译这本书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感到这和我们跟钦哲仁波切的缘分有关。在他这一生中,你完成了你和他之间的缘,可惜,他在世时,我只是开始意识到我的缘。” 马修回复说:“是的,真奇妙,在一方面,钦哲仁波切一生中所织出的关系,到现在仍然持续的在开花!” 《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出版后,已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影响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东、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桥梁,用聆听的、容忍的、温和的方式疏通双方,让东、西方人各自照镜子,看看自己,看看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中文版出版前夕,我旅行到印度菩提伽耶,佛陀证悟之地,与马修相会,并参加一次研习会。从台北一路的飞机上,我仍忙着做最后的校阅。进德里机场,过海关时,在拥挤的队伍中,我吧旁边站了一位法国女士。我惊讶地发现,她手上的正是《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想他招手,取出我包裹的英文版和中文译稿给她看。惊讶之余,我们互相会心的微笑,彷佛明了彼此从此书中所得到的深切收获。但愿中文版读者能够得到我在翻译过程中所得到跟感受到的一切。
  •     书评: 生物博士毕业的儿子去喜马拉雅出家,二十年后和哲学家父亲的一场对话为本书的内容。父亲试图以科学的特质来说服儿子研究科学更有意义。儿子反驳科学对人生来说并不是最优先的。佛教和科学,在某种层面上有点像一个大人在欺负小孩,这个小孩就是科学,目前人类的科学还在一直发展并且还有许多科学所无法解释等待研究的领域。在形而上这个层面上佛教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吊打科学。儿子经常拿佛的相关话语来佐证自己的话,这种层面的佐证对于持怀疑态度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全书看完后,也没有获得确信佛教的证据,只是讲了佛教的一些观点,没有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本书结构: 以父子俩的对话推进全书。这本书讲了什么: 一科学无法解释世界的本质。无法解释快乐、痛苦。智慧可以不要迷失在纯粹的理论中佛教的智慧是让现实世界的本质清晰。二痛苦,一种深沉的不满状态。痛苦来自欲望、执着、憎恨、骄傲、嫉妒、缺乏识别力以及所有被指定为“负面的、障碍型”的心理状态。对自我的执着是负面情绪的根源。受到攻击时应当是避开或者制服,但都是无愤怒的,慈悲的。佛教中没有灵魂。三在上万吨的书籍中,目前尚没有可以理性证明上帝或者灵魂的书籍。真理是所有人可以见到或者经历的。四行为的动机比行为本身更重要。儿子主张不是要切断人性的情绪,而是要得到一个宽广而平静的心。讨论佛学和哲学、科学的一些联系。五父子之间探讨冲突的发生,衍生出关于一神论和多神论宗教的讨论。任何完全独立的个体无法创造其他任何东西。佛法认为意识来自前一世,不会由化学反应所产生。六儿子认为佛教与科学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帮助人类。讨论了佛教和哲学、其他宗教对世界的影响和态度七佛教的目的是为了完整和究竟地地理解外在和内在的现象世界。佛教不回去压迫任何人。八讨论慈善、慈悲、爱。讨论面对暴力的态度九以存在、不存在、真实、不真实的方式来讨论罪恶。十西方世界17世纪以来,哲学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无法提供更多的心灵上的东西。利他主义十一由儿子讲述佛教的发展概述三乘十二讨论佛教对仪式的态度十三讨论佛教对死亡的态度十四讨论人权问题十五父亲以心理分析的角度与儿子讨论佛教的思维模式十六儿子表示佛教的思想是宇宙性的,不受影响的十七佛教接受一切,包括科学、创新,这符合佛教的目标:认识各个层面的真理。十八讨论生命的意义,父亲给出西方的三个观点:1、宗教性;2、哲学性的道路,追求智慧和内在的平静;3、“革命”的念头。科学无法给人带来快乐。哲学家的结论:越来越欣赏佛教,越来越怀疑佛教。科学与佛学思想是不同的领域,佛学思想依然很难让哲学家信服。僧侣的结论:佛教指出了科学所没有指出的:生命的意义——快乐。实践出真知。读这本书的动机: 对佛教感兴趣读这本书的目的: 作者: 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 马修•理查德 书中的感兴趣点: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对我的影响: 评分: 76相关书籍:
  •     多年前,天资聪颖的马修拿到生物学博士后,毅然放下一切,到遥远的国度披上袈裟,剃发为僧,从此闭关、静休,跟随心灵导师;他的父亲,一位著名的政治评论家和哲学教授,对儿子突然的转变和离去极度失望而又不安,却又不得不接受。二十年后,他们重逢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山上,倾心交谈,分享哲思。宗教和哲学,科学和智慧,唯物和唯心,生命和死亡……一对父子,一位西方哲学家和一位佛教僧侣,展开了思维的碰撞。感触很深的是书中对科学和哲学(或宗教或智慧)的谈论。科学研究可以解决生命最基础的问题吗?我和作者一样持否定态度,科学家们就像沙滩拾贝的孩子,只能参透一二真理,却无法猜透世界的全貌,也无法看透生命的本质。有些真知也许本就在所谓的科学范畴之外,即无法用实验验证,只能用心灵感悟。哲学盛行的年代,大家沉思辩论关于生命、世界的真谛和智慧,并衍生出天文、物理等科学,但之后,哲学逐渐放弃了提供智慧源泉的功能,而其衍生出的科学被摆上了主位,仿佛只有实验和实证才能证实些什么,那些内省、心灵转化和修行已无他用。“智慧的根据不是科学印证,科学印证也不导向智慧,两者存在,永不可缺,永远分开,永远相称。”书中对于世界本质、物质和意识、因果律的讨论也很精彩,佛法认为的现象本质是空性, 现象界是一个永远在改变的,无法抓住的流动体,外在大世界不可能有任何固定的真实性,这种理论力图减轻对现象实体的执着,以及对个别自我的执着。“宇宙越看越像一个伟大的意念,而不像一部伟大的机器。”这句唯心主义甚得我心。我喜欢更多的从哲学角度看这本书,因为佛教本身也可以看成一个哲学体系,但此书显然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思维,能引起读者对诸多问题的深入思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佛教、佛教与哲学的关系,只是一直隐约觉得佛教中有吸引我的、让我神往的状态,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快乐”,满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呼应我们最深的本性的那种满足。结合我在禅修中的体会,我也深深感受到一直以来对思维、理性、智慧追求的过多,体会、觉察不足。从一个西方背景的人对谈中去看东方的佛教,也不失为一种入门的角度。
  •     一切布施中 道布施为最
  •     佛教所传递的心灵智慧与西方理性智慧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佛教要求身体力行,在禅定中逐渐发觉心和现象的究竟智慧,从而摆脱生命中的痛苦和空虚,进而对仍然受苦的众生心生慈悲。佛教和量子物理理论的结合,更让人看到这套哲学体系的巨大包容性。
  •     碰撞
  •     让我改变对佛教认识的一本书
  •     读过五章之后,就开始觉得佛教之前自己一厢情愿。无法解释的东西就开始以自圆其说的方式绕开,还一副科学才有问题的姿态
  •     哲学家提出的很多问题,僧侣只是绕圈圈,没有正面回答,但绕来绕去就回到了心理层面,这是万能的解释——人的欲望失控了。当然,要是所有人都能像佛教大师们那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实践佛教的教义,和平应该是必然结果。关键是很多人根本不认可佛教的理念,上面那种绝对理想主义的要求也只是幻想。所以我更关心人类欲望失控的原因,其实这本书里面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东西方哲学的碰撞,非常精彩。
  •     以前认为佛教是一种信仰,看完书后感觉佛教更是一种修行。僧侣的话对我有点玄奥,但整本书充满思辨的火花,从佛教聊到科学文化政治,这点很喜欢。
  •     出家并不是逃避,佛教并不是迷信,转世并不是一个人的精神附着在另一个的身上,而是意识的继续,咒语是为让自己的心不乱,不被自己的念头所控制,通过 禅定来达到。思考痛苦的根源,原来是来自自我的无知。它更是一种哲学,它没有至上神,它是一条道路。
  •     中西方的碰撞,文化宗教的交流与交融,一种探讨和探寻,理解或许浅薄,但是很有启发
  •     作为哲学家的父亲在对话中屡屡悄然放过僧侣儿子,佛教确实只是一种智慧而不是令人信服的形而上学体系,在理性分析上有着先天的限制。但正如佛陀所说"是不是道路就看你走不走。"又有哪个形而上学体系经得住时间的冲刷呢?
  •     《僧侣与哲学家》挺适合佛教初学者,因首先它来自父子聊天记录,平易近人的模式亲切、无设槛;其次对话多爱运用比喻,往往能将深奥晦涩的命题拉近现实,与可觉触的实物观复比对;再者问答一方以科学探觅佛学的另一方,站在现代人熟悉的理性主义、怀疑者的角度辩证看待晚近以来被忽视或误读的佛的理念。
  •     听书
  •     黄轩让我偶遇了这本书,一度成为我的枕边读物,对真正地佛教有着准确的诠释。
  •      很有意思的对话,给我带来很多启发; 西方的哲学比较容易理解在于它的逻辑性和表述方法,提出一个论点,然后以科学的方式论证; 看了这本书,领悟到佛教使用很多柔和、含蓄、婉转、比喻等等象征手法,蜿蜒曲折,即在很多人不能懂得何为根本转化时,以多种横向曲折的方式令你先达到转变,以诗意来证悟的一种东方哲学,当然它不仅仅是哲学。 年轻的时候看不了佛教的东西,觉得啰里八嗦,理解不了,说一大堆,不知道到底要表达啥,刚开始看本书的时候也觉得头好晕,父亲简洁明了提出一个问题,儿子在那里绕绕绕绕到喜马拉雅一百年,说一堆什么河流啦、牦牛啦、驼羊啦、转世啦、转经轮啦、练瑜伽啦、坐禅啦,你到底是要说什么呀? 然而现在明白了,过程是不能被省略的,因为过程和经历就是一种结果。
  •     在这繁复的社会中,佛学没办法通过严格的证据理论和科学观让大众信服,特别是在现在功利的当前社会现状,绝大数人只是将其当成生活中的调味料,偶尔熬一锅心灵鸡汤。实际上,书中父的角色,作为一个西方文化的代表,子对佛学的阐述也没办法让父所信服,可见佛学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证悟,是一种个人行为,特别是在现在科技发达的社会,其传播和推广越发艰难,作为众多读者中的一位,最大的感触就是前方路无论何其艰难,也只能自己一个人踽踽独行,与人与你同行
  •     问题和答案都说到心坎里。从科学到科学主义,从哲学到佛教,从社会到个人,字字珠玑。首读体会,哲学家父亲指出现代用追求完美社会来代替完美个人,僧侣儿子则古典主义地将幸福归于通过从思想到实践的修炼,达到完美的个人精神和存在。 靠谱的问题永远比正确答案来的有趣。感谢这场恰如其分的偶遇。
  •     看到儿子与父亲的对话感觉像是2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的对话。能分别理解他们的立场和观点,现在的我可能更偏向父亲的看法。
  •     一直以来都对信仰这东西存在疑惑,甚至怀疑信仰的存在,所以我会经常问人,信仰是什么?僧侣似乎对信仰有种执念,我也不明白有些僧侣为什么能闭关打坐禪思十几年。这本书从去年九月出版以来一直高居各大排行榜前十,我也有幸拜读完它,这位僧侣身份很特殊,他是一位法国人,经过西方最正统的科学培训,师从诺贝尔生物学家,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博士学位,突然之间,放下一切,到遥远的国度西藏,披上袈裟,剃发为僧。而这位跟他对话的哲学家,是他的父亲。本书不像是某些心灵鸡汤的书籍,大部分是哲学家提问,僧侣回答,从各个层面深刻分析了藏传佛教。处处充满着理性的思维,也解答了我很多的困惑。
  •     花了一个半月才看完,有点痛苦,对佛教和哲学都不大了解。
  •     最近在看这本书,觉得很不错!僧侣与哲学家~虽然刚读时有些难懂,不过看多了就好些了
  •     还好啦!前半部!然后现在想不起来了,所以阅读理解就是了
  •     两种思维方式的对话和碰撞
  •     决定不看了,太多哲学内容,目前心境不合适
  •     太棒了
  •     晦涩,如果这被称为入门书,那么“苏菲的世界”是小人书?然而硬着头皮读完(通常读一段话要思考两分钟,再返回去读一遍),还是会有很大的帮助。以前看科幻时觉得数学和物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学科,可能我错了,哲学也是如此美丽,只是不像物质科学,路更容易走偏。
  •     17年1月16-21日
  •     能让我们真正的触摸到佛教和西方科学的界限和临界点的作品是少见的,它依赖于广泛的人类智识所探索的知识和佛学体悟的强烈碰触和融合,这本书就是。
  •     本书:父亲试救走火入魔的儿子
  •     难懂,尤其父亲的部分,看不进去,最后没有看完,放在一边。
  •     How to be a better man?
  •      很喜欢书中讨论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加深读者对两种观点的理解,而不是单方面说教式地罗列结论。 跟之前的想象所不同,佛教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宗教,而更像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智慧。它不要求人们遵守各种各样的教条来寻求来世的解脱,而是鼓励人们通过不断地修行和反思提高自己。但同时也意识到,由于西藏社会没有西方那样丰富的社会改革经验,在讨论人权、社会制度等问题时佛教的观点就显得有些天真和理想化了。 还很佩服哲学家的智慧,他思维敏锐且善于提问,能够引导僧侣用通俗的方式解释佛教的观点,也能把这些观点和实际生活结合。 总之这真是一本很好的书,强烈推荐给对哲学和宗教感兴趣的人!
  •     在书架上摆了相当长的时间,是应该早点读的,虽说读了也没什么用
  •     不错
  •     翻译很好。
  •     内心平静,是现代社会最可贵的精神资源,在信仰缺失的当下,内省,是将自我安放的最佳方式。
  •     樊登读书会精华解读。佛教不是一系列的条律,而是一条道路,就看你走不走。说食不饱,理论了解的再清楚不去修行不去在平常培养自己的正见,正念,那也就只停留于了解。 横出三界,竖出三界。一个人的修行就像一只虫子在竹节里面向上爬,如果突然有一天顿悟了,就可以横着钻出一个洞出来。这是生命道路的两种方式,大部分人是竖出,而且又很少能出
  •     2015年上半年。因为僧侣(佛家),因为哲学家,因为赖声川。是对话的形式,真的很棒。
  •     修行,净化心灵,使内心平静,不计较得与失,真正的生活才能开始~~
  •     6413.03.11 父与子
  •     这不是一本快快读的书,尤其当哲学的知识宗教的知识生命奥秘…都所知甚少的时候,就要细细揣摩,受益于赖声川的翻译,对生命更多了一层理解
  •     是不是道路就看你走不走
  •     非常值得一看。哲学和灵修的对话,用辩论和讨论的形式给予很多人对于人生,死亡,社会许多问题的一些答案,非常有说服力,也发人深省。
  •     为佛的宗教属性和哲学的逻辑属性搭起一座桥梁。虽然在形而上的合理性上双方确是无法达成共识,但却实现了宗教与哲学在同一思想层面思辨的突破。在我们的年代,科学的信仰取代了知识的信仰。也许看多了外,有时也该向内看看。两位智者的对话,确实是一本好书。
  •     值得再读的书,尤其是对于佛教是否是一种哲学的论述
  •     很晦涩的一本书,花了将近两个星期,读的过程我就在想,我再也离不开书离不开阅读了。不但解决了我的很多困惑更为我构建了一个体系,延生许多枝蔓,不夸张的说在我原有的架构中增添了一维空间。
  •     主要是父亲以西方思维提问,儿子解答,再由父亲反驳。思想的相互碰撞产生不一样的火花,佛学向内探寻的深意很受启发。同时,僧侣阐述部分观点过于主观,同时没有感受到佛法的境界层面的呈现。
  •     在看这本书之前儿子的经历曾给我一种解脱感,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在我挣扎在内心的痛苦中的时候,曾经用儿子的经历来安慰自己:要学会心无挂碍,这样等现在内心的挂碍离去之后,痛苦之余,还可以选择走进佛。看了书以后,我发现自己太浅薄了。儿子是清醒的,但不及父亲看的透彻,父亲的问题,儿子似乎并不能完全招架住。而我最初的想法比他们都愚蠢得多,没能历遍红尘的人,哪里走得出红尘,有所经历和感悟的人,宗教和哲学又有什么差?都不过是一段人生,纠结后的放下或挂怀。
  •     读了一半 读不进去
  •     某种程度上是佛教科普,很不错。自然让人想要进一步去了解佛学。但涉及哲学的不少概念还不能完全理解。而且因为两个人经常说着说着就感觉不是在说同一个点,可能是僧侣在回避问题所在?就觉得有点混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