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

出版社: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1-15
ISBN:SH10009-599
作者:胡蘭成
页数:500页

作者简介

《今生今世》是作者的散文体自传,集中描述了一个农家子弟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坎坷命运,多情而又细腻地刻画了自己的生活和爱情。作者身处民国乱世,人生遭遇跌宕起伏,面对世景世情,多有独到的感触,颠沛流离之后,作者却欢喜的笔调来总结和反省自己的一生,在他眼里,人间到处充满惊艳的故事,经历了战争的残酷荡涤,作者揭示了中国的文明其实即是路上有风景,人家有笑语,所以在他笔下,一路展开的,尽是悠悠人世的美丽风景。
作者在书中借对自己的反省,展现出对人、对物、对事的亲切的观照与剖析,他写人物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写风景浩然有色、气象万千。他的文字独创一格,语言华丽,譬如首章《韶华胜极》对自己童年生活及江南风景的描写,虚实结合,极尽妖艳,有别于历代文人。他的文字平淡中有一种妩媚,简单而华丽,是真正的汉风之美,可与沈从文的《边城》相媲。他的创作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书写方式,写实而充满诗意,与《诗经》遥相呼应,又与《红楼梦》一脉相承,开启了中国近代散文别具风格的一面。(引自小北谈《今生今世》)

书籍目录

序/胡兰成
第一章:韶華勝極
第二章:有鳳來儀
第三章:漁樵閒話
第四章:民國女子
第五章:漢皋解珮
第六章:天涯道路
第七章:永嘉佳日
第八章:雁荡兵氣
第九章:瀛海三淺
校勘記/小北

内容概要

胡兰成,1906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嵊县,1927年从燕京大学中途退学。后曾为汪伪政权掌控下的《中华日报》总主笔,抗战胜利后逃亡日本。1974年到台湾,其文风影响一代台湾文坛。1981年逝于东京。


 今生今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里头这一段我最喜欢,小时同类的事情也做的非常多。想来农村风气这东西几十几百年来,都是不曾有半点变化的。胡村小孩子吵架,先是口角,说:“昨天我给你的烧饼要还了”,这时对方大都默然,因为还不出。但亦有抵抗的,说“那么你吃过的炒豆也还来”。于是互以手指摊摊自己的下眼睑羞对方,说“好不脸皮,好不脸皮”,如此一个急了,就叉拢打起来。又或并不打拢来,却是朝对方拜,因为被拜是罪过的,要被拜杀。当下被拜者很惊慌,赶快背转身去表示不受。而或则两个小孩立得远远的,隔条大路,各人依着自己的家门口,你拜我也拜。再敌不过,则去告诉对方的母亲。
  •     胡氏就是胡兰成,以前并不知道他。上学时读张爱玲的小说,很是欢喜,不禁关心到她的私人生活,才知道张的丈夫叫胡兰成,后来离婚了。其实如果只是叫胡兰成也没什么,然而这个胡兰成也是个颇有才气的文人,还在战时的汪伪政府任职,担任过汪精卫的发言人,说得不好听一点,他就是个汉奸文人。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尴尬身份的缘故,大陆很少见到胡的著作,即是出版了,也多是修剪版。其实,汉奸也好,文人也罢,在那动乱的年代里,你可以选择加入游击队,也可以拥护重庆政府,可以跟汪精卫一起搞和平运动,也可以追随满洲国,可以在租界巡捕房混个差事,也可以为日本人当翻译;谋生的方式更多地是无关个人的政治抱负与立场,怀有崇高理念的进步人士毕竟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为了混口饭吃,放在今日也是如此。这是我读完《今生今世》后的一大感触。作为胡兰成的一部自传性质的散文,我渴读已久,因为里面有专门一段篇章是讲述他与张爱玲的感情故事的,我想从当事人的口吻中去寻觅张爱玲的种种细枝末节。兜兜说这其实是我的窥私欲在作祟,人家文章写得好那就多读几遍就行了,何必去八卦人家的个人生活情况?我虽略有认可,但仍不以为意。在那动荡的岁月里,张的婚姻故事本身就可以成为一部津津有味的小说了。大多数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都是与大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的,像《桃花扇》的李香君与侯方域、《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与杨康、《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与白瑞德。我想着,与其从别人的书里探寻张与胡的感情始末,还不如直接去读当事人的亲笔著作呢,既真切又真实,而从别人那里转述来的,多少加了点作者的文字处理与感情偏见在里面。(改天再去收一本《小团圆》来拜读)本来读《今生今世》是冲着张爱玲的,可是读着读着,我竟陷进去了,觉得其他部分读着也很有味。读胡的文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也许就像他说的那样对于人世有一种亲。我喜欢读他在山前、溪边行走时,对风景的描写。寥寥几句,仿佛眼前风景正合主人当时的心境呢。胡出身于普通的农村人家,家境并不富裕,但也不是印象里那种旧社会被地主、资本家、官宦压迫的家破人亡的农民人家。(话说他文章里好像就没出现过“地主”那样的字眼)他是家里唯一的读书人,农活不会,刚结束学业时,也没啥特别大的志向,只能做个学校里的教书匠。认识张爱玲之前,胡已经有过三任妻子了,第一任妻子唐玉凤在老家病死,留下一子,在广西续娶第二位妻子全慧文,也为他生下子女。但是胡身上一直有旧时文人的习气,喜欢在狎妓游玩,与多位女子暧昧,好似全慧文就被他这些毛病给气病了。其实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已深入人心,许多知识分子都积极拥抱新思想,对老家那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妻子不屑一顾,主张婚姻自由。他们之中有的选择离婚的,有的将妻子丢在老家不闻不问,自己在外面求学谋生时,追寻自己的美好爱情。在唐玉凤去世时,胡的好友替他拍手称好,说他终于摆脱了旧时婚姻的束缚,而胡心里却是很沉闷压抑。书中胡花大量笔墨记述了唐玉凤去世的经过,还挺催泪的。也不知道全慧文后来是怎么个下场,书里并无多少交代,显然胡对她并无深情,连如何相识也是一笔带过,只是说因老家的妻子死了,需要续娶,当时他在广西当教员,经朋友介绍就娶了全慧文。后来胡在汪精卫政府任职,常往来与沪宁两地,又娶了应英娣。与张爱玲的相识,也很偶然。书中写道:“前时我在南京无事,书报杂志亦不大看,却有个冯和仪寄了《天地》月刊来,我觉和仪的名字好,就在院子里草地上搬过一把藤椅,躺着晒太阳看书。先看发刊辞,原来冯和仪又叫苏青,女娘笔下这样大方利落,倒是难为她。翻到一篇《封锁》,笔者张爱玲,我才看得一二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地把它读完一遍又读一遍。见了胡金人,我叫他亦看,他看完了赞好,我仍于心不足。我去信问苏青,这张爱玲果是何人?她回信只答是女子。我只觉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说起来,他与张爱玲的身份地位悬殊还蛮大的。虽然他结识张爱玲时,已经是汪伪政府里的官员,也算是有地位的人,但与张这种身世显赫又多有海外求学与生活经历的大户人家相比,气场全无,底子也薄;再者,当时胡兰成已有家室,这些都不影响张与胡的相识、相知、相亲、相爱。张虽是受新式教育长大的,中西文化与文学经典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胡兰成在中国古典文学上的功力更胜一筹。这也许是二人走到一起的缘故吧,心灵上的比较契合,张时常教胡欣赏各种西洋画与音乐,胡经常与之探讨诗经、古典小说之类,文学上相互亦师亦友。 可是胡毕竟是与政治沾了边的人,注定要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胡去武汉办大楚报,与当地的一个护士小周也产生了感情纠葛,看来这位胡先生是到哪里都要成一个家的呀。不过在武汉停留的时间不到一年,抗日战争胜利,蒋氏政府要回来了,所以胡又去浙江老家附近避难了,与小周从此分离,最终未能结为夫妻。胡虽然在汪伪政府工作,感觉他政治立场并不是很明确,好像谁给赏识他、他口饭吃,他就为谁工作一样。他既没有以权谋私、疯狂敛财,也没有欺善怕恶、滥杀无辜,他就是个公务员,仅此而已。他有着自己一套对于时事、对于人世的预判,所以他与汪伪政府的人也不完全是一丘之貉。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府要迁回南京,胡选择了逃亡。我觉得,他逃亡也不是因为他与蒋介石政见不合,只是他判断蒋介石回来后,肯定要抓捕审判原来汪伪政府的人,所以他选择逃亡。那时,延安方面也派人来拉拢他,他也没过去,早年他也研究过共产主义之类的书,觉着共产主义不是很靠谱,都是骗人的家伙。抗日胜利后至解放胜利期间,胡一直藏匿在浙江民间,化名张嘉仪。此时有寡妇范秀美一心一意地跟着他服侍他,两人后来结为夫妇。期间张爱玲曾经去温州探望过他,并让胡在小周与她之间做出选择,此时张也看出胡与范之间有点不对劲了,但没有说明。一年半后,张爱玲写信与他决绝,“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还寄了点钱给胡兰成。经此一别,永无再见。转眼,蒋介石走了,延安的人来了,还收编了许多游击队。胡本意欲“重出江湖”的,他写信给梁漱溟,谋得一职位。抗战胜利后,梁漱溟曾调停国共内战,但是失败了,解放战争时他就蜗居在重庆北碚搞了个勉仁书院。共产党胜利后,又把他请出来了,让他办研究院。本来胡想加入他的研究院,车票都买好了,后来想想北京政府那里还是不去的好,转身去了香港。张爱玲也在解放战争后去了香港。个人在大时代面前自有选择,与政治无关,只是选择一种认为自己能更好生活下去的路径。后来胡又辗转去了日本。本来我觉得胡的感情生活也到此为止了,没想到他去日本后又与两个女子发生感情。(我只能长叹一句,之前你有5个老婆我已经忍受了,没想到还没结束,真是已经超过我忍耐的极限了。)一个是日本女子一枝,是胡兰成寄居在他家里面,与女主人产生暧昧。后来被人发现后,他离开了。最后他与佘爱珍在日本结为夫妇。佘爱珍也是个狠角色,以前旧上海青帮头目吴四宝的夫人。也就算是她能降得住胡兰成,自此胡氏终老日本。胡兰成一生娶过6任妻子,还有许多有情而未成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个呢。不过他在书里回忆最认真的当属唐玉凤、张爱玲、小周、范秀美、一枝和佘爱珍了。所以胡可谓是个有情之人、多情之人亦是无情之人。有人说,《今生今世》是胡为洗白自己而作,文中弥漫着浓重自恋的气息,而且里面关于汪伪政府的人事记述可信度也不高。我想,我总觉着,那些人那些事,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也在于旁观者的角度不同而已,没有什么绝对的是非。就好像战时有人批评张爱玲的文章没有革命意识与抗日情怀一样,真是可笑。如今看来,能经久不衰地,恰恰是那些描写红男绿女、人生百味的篇章,因为这些与改朝换代无关,在人世永远重复上演着。
  •       年初於讀書會中聞書友介紹《今生今世》,謂此書寫透民國風物。去香港時洽逢天地圖書版本初登場,遂閱讀之。許多詞語、文法與現行白話文略有區別,查閱參考書及互聯網後方解其意。今日讀罷全書,甚感意猶未盡。胡先生人是可愛,文是可親。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二刷。
  •     喜欢他细腻的文字,但是有时候总觉得哪里不对。
  •     文笔和国学底子都没的说,能从乡野生活中看出帝王之气。
  •     最近國內長安出版了胡蘭成全集,不知道有沒有刪節。這書翻開原序便是「縱使不能這樣快就打倒Chung Kung,我亦不焦急了」。
  •     初读,清丽旖旎。再读,雕琢过度,粉饰太多。终于不能撼动周氏兄弟在我心中的地位。今人董桥木心之流也有这毛病,他们的书一次不能读太多,否则就坏了胃口。简介中谓之可与沈从文媲美,简直可笑。所以,三星半吧,另外半星算是我对汪氏政权诸人的同情。
  •     这厮人品比较渣,算有才的奇葩吧~
  •     人如其書:囉嗦、蕪雜、自戀、做作,卻又妖豔不可方物
  •     重读一过,感激小北。
  •     有時候,我們的能力有限,所以我們無法成為我們想成為的人,就像我沒有辦法寫出《今生今世》這樣的著作,可是,我們可以努力讓我們避免成為我們不想成為的人啊——我不想哪天我寫出來的文章也成了“史上最爛遊記,沒有之一”,4顆星
  •     2014
  •     语言风格很喜欢,非常细腻。他倒还真是个有情、多情、无情之人。
  •     这老男人确实有本事
  •     多情不是错,虚伪一定是
  •     读他的散文不知为何竟是很容易便想到了余秋雨。只是从才气上而言,大抵余还是比不上胡兰成的。里头的童年趣事我最喜欢,便是几十几百年来江浙一带的共有风气了。难得的是乡野气的同时不乏一股疏淡之气,倒是和一些子同类作品拉开了距离。
  •     胡兰成的文笔太好了,他的笔能把文言的音律和意境完美表现出来,而笔下之文又如白话文简单易懂
  •     一直看下去,有些腻
  •     正室被叫來替小三畫像歡喜讚嘆還挨他罵,小文青張姑姑都要被他黑哭了。
  •     没有女人,就没有了故事,风光也就差了许多,所以女人绝对是作者人生风光中最佳与最不可或缺的故事。(顺便说一下,劈腿、第三者插足这种行为在书中是那么的合情合理与坦然。)
  •     胡真算是经历大事大浪,写的不顾忌,对事对情都很坦诚,另言之就是没骨气。读时常讶异他桃花运旺,事后想想漫漫人生路,有这些内眷岂不是很正常,独的是他记性尚佳,写出来也不怕闲语。真是入了格物之境了。
  •     修行17th,终见全本,确属一等一好文字,胡公专擅的六朝骈文四六句式混在流畅散文行文之中,常给人一种猝不及防的新鲜与美感,读到全书八成渐觉肉麻与起腻,但前半本描写家乡部分则毫无这等弊病,端的风瞻华美。胡公其人,简单骂其薄幸斥其为人渣当然没错,就是有点简单粗暴,胡公一身名士气,且高度自我,至于自私,一身舍我之外全部看淡的脾性令三观稍正者难于其共处,然而才子气名士气风流气散发出的罂粟一般的魅力反让他一生女人缘奇佳,他也不讳言,自称见一女便思她为我妻。读前三分之一尚会为胡公言行而怒,后读至此句“原来世间邪正可以如花叶相忘,我做了坏事情,亦不必向人谢罪,亦不必自我悔恨,虽然惭愧,也不过是像采莲船的倾侧摇荡罢了”,此句正是胡公终身批命,他一切举止行为都有了最好的解释,于是后文再过分,我心宁静,不起波澜
  •     终于看完了。。。略感矫情。。。
  •     特意通读了一遍未删节版,把大陆没出版的“汉奸”一节和结尾旅日删除的部分补完了。对其人仍旧是不赞成,但行文胜在坦然与事不关己,又文采斐然,写到这个程度,一切都无关紧要。至于辜负不辜负……男女关系,愿打愿挨,看客就不必指手画脚了。
  •     "但这也是好的",胡先生时时安慰、告诫自己,让人觉得他委屈。“新洗抹过的几面\上放着纸与笔\在朝露中尚未有言语”,生机勃勃中的宁静。
  •     寫透民國風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