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凉山兄弟

出版日期:2015-9-1
ISBN:9787511726909
作者:刘绍华
页数:309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探 险 玩 耍、为 非 作 歹、吸 毒 勒 戒、艾 滋 茫 然、世 代 差 异、文 化 冲 击 和兄 弟 情 谊的故事。”人类学者刘绍华详细记录了诺苏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人口述历史,呈现出现代化转型时期一个边缘群体的遭遇、认知、思索、接受与挑战。作者更深层的关注,在于透过表面的社会问题,洞见当代中国卷入的全球化变迁中人的行为与福祉,并试图理解一个非主流群体在社会、文化、历史变迁中脆弱性形成的时代过程,以及未来何去何从。这正是医疗民族志的精髓。
(刘博士)的分析将贯时性研究与现时性研究两种方法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完整图像,让我们了解诺苏人所面临的时代动荡与困境。本书应会成为人类学经典著作。
——黄树民,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者的媒体经验和人类学知识一并融合在其细腻的文笔之中,展示了诺苏人面临内外政经巨变之时的艰难选择,他们的刚烈与信奉、悲情与踯躅均一览无余。
——庄孔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授
作者聚焦于彝族男性青年到城里打工与凉山地区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她没有忘记将艾滋病问题在凉山地区的出现纳入历史文化以及全球化的维度加以分析。在优美细腻的叙述中,读者不仅看到人类苦痛,还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自尊。本书完全可被视为一部医学人类学经典著作。
——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编辑推荐】
1、本书作者刘绍华曾获2011年“中央研究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将,作为台湾青年人类学者的代表之一,她不仅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人类学专业接受了完整扎实的学术训练,其丰富的媒体人经历更帮助她以一种极具人文关怀的态度进行研究调查。
2、历经10年、长达20个月的深入田野调查后,作者在本书中真实记录了四川凉山地区诺苏流动青年与吸毒者的生命经验,将之与中国当下社会的多元现代性、社会韧性以及个人生命憧憬交织在一起,从中揭露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与断裂,在中文世界已引起诸多学人和读者的共鸣。
3、本书一经出版就收获众多关注与荣誉。本书被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Weatherhead East Asian Institute)收入其丛书系列,这套始于1962年的丛书,严格挑选现当代东亚及东南亚相关的学术书籍,在学界极具知名度和公信力。此外,本书还荣获2012年“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性专书奖、2014年台北国际书展“年度之书”大奖、2014年台湾“文化部”第三十八届金鼎奖非文学图书类优良出版品等荣誉。
【媒体及学者推荐】
为什么研究传染疾病的社会科学学者和艾滋政策制定者都应该读这本书?刘以多次田野调查为基础所做的层次丰富的分析,她非凡的写作风格、诚实的品质,以及对这一复杂问题的理解,让这一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埃尔林·奥格,《皇家人类学研究院期刊》
结构合理,对于那些没有亲身人类学训练经验的读者来说也平实易懂:刘对自己所使用的主要理论框架给出了清晰、简洁,以及绝不居高临下的阐述,她成功、合理地将分析与人类学背景材料结合在了一起。这无疑是一项壮举,她创作的这本书既在智识上令人满意,又非常具有可读性,但尽管平实易懂,它也绝不失学术影响力……一次令人欢欣的对文学的添砖加瓦。
——斯图尔特·吉尔摩,《亚太世界》
刘的民族志《我的凉山兄弟》丰富了关于中国过渡时期研究的兴起文学的范畴,十分令人钦佩。
——Ho Wing Chung,《中国评论》 (China review)
刘绍华的医疗民族志不仅生动有力地说明了青年移民、毒品与爱滋病对彝族社会的影响,人类学的研究更令人深刻地指出,由于国家与国际组织忽略了实际上人们所力行的地方道德,结果不仅造成了更多的社会痛苦,也导致社会介入的失败。本书是一耀眼的成就。
——Arthur Kleinman(哈佛大学)
这部新作品清楚而令人信服地讨论了诺苏,既不对其加以限定也不刻意夸大其少数民族的与众不同,为HIV疫情和静脉注射药物在旧有的边缘化形式中发展起来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思考。作者对中国两极化的现代性的讨论——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尤其细致入微。
——南希·陈(加利福尼亚大学)
《我的凉山兄弟》悲伤地刻画了全球化力量如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即使是在更为与世隔绝的世界角落。刘首先是完成了一份严谨可靠的学术写作,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新知识和深刻的见解,她让这本书扮演了一个活动家的角色:在中国令人惊叹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这个边缘群体的境况依然窘迫,这本书引起了世人对他们的关注;该地为摆脱海洛因使用和HIV/艾滋这相互交织的灾情做了不成功的尝试,本书提供了一些可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刘并没有避免援引与她的论题相关的理论,她最终呈现的是一本恰到好处、文字上乘、读来给人以享受的书。
——科恩·韦伦斯(Koen Wellens) ,奥斯陆大学
刘绍华提供了一份令人叹服的报道,用它记录了一个边缘化的中国社区的海洛因成瘾经验和艾滋疫情,她通过那些受影响最严重的个体吸引人的个人故事向我们呈现了这些问题。同时,作者的分析阐明了更一般化的历史进程,它影响着每个地方的农村人,而后者在新的全球化市场中常常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
——安·麦斯威尔·希尔(狄金森学院)
这是一份文笔极优美的民族志,记录了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社群面对毒品肆虐和HIV爆发所陷入的关于文化存续的挣扎。这本书以全球化与现代性为理论框架,将毒品滥用和HIV等问题带入了更广阔的语境中——一个仍被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所支配的社会下的国家—社会关系和族群间紧张关系。
—— 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公共政策系教授)
这当代欧美人类学已被后现代的抽象论述与反思叙事所占领滩头,绍华不逐流行,坚守民族志的传统,以白话、生动、准确、流畅的文字,剖析社会变迁的物质过程、洞察社会灾难的结构根源,见证了现代与传统、全球与在地、生命与死亡的交织辩证。本书不仅应该成为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者的必读教材,对于在现代性洪流中载浮载沉的我们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得到重要的启发。
——蓝佩嘉(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跨国灰姑娘》作者)
本书是中文世界难得的医学人类学民族志。作者文笔流畅优美,将理论融会贯通于清晰的文字之中,可读性极高。其勤奋治学的态度,足为未来人类学者之楷模。基于上述理由,我全力推荐本书为人类学与民族
志研究的基本必读范本。
——黄树民(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这是本微观与巨视兼具,令人赞叹的医疗民族志。一位年轻的女性人类学者勇敢地跨入海洛因与爱滋病蔓延的偏远山区,以浓郁的情感与关怀,细腻地记述、剖析她凉山诺苏族兄弟们在现代化浪潮中经历的辉煌又惨烈的青春探险,以及反毒病成效不彰的体制性因素与文化污名。
——胡台丽(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员)
此书令我回甘,如重温鲁迅译《山民牧唱》及《桃色的云》中的凄丽与积氲;迎面沐浴于陈映真讲黑泽明「老掉牙的人道主义芬芳」之春风的轻拂中,教人仿佛回到了少年!
——丘延亮(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员)
本书作者所描述的是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世人讶异于中国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上海的繁华成为耀眼新星。与此同时,同样是在中国,却有这么个乡间。这本书的历史地理背景似乎和台湾离得很远,但是仔细读来,又看得出许多类似之处。我们需要检视权力,并记录上一代和这一代在历史变动中的伤痕。唯独如此,才能保持儆醒。
——黄嵩立(阳明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教授)
本书可说是台湾当代年轻辈学者所写的医疗疾病人类学的典范之作。它虽然写的只是小小的四川凉山州的几个小乡村西南民族的吸毒及爱滋问题,但透过该书多层次的观察与讨论,该书其实已将后社会主义中国之医疗困境和西南民族的文化困境和各层次冲突做了显示。这本书虽是部人类学著作,但真正而言,它其实是西南民族集体所写成的生命之书。
——南方朔(政治与文化评论家)
我安坐室内读着《我的凉山兄弟》,理所当然地拥有现代生活的一切。而我手里的书,是一个人类学家对于现代化过程的批判性描绘。我忽然理解到,绍华克服生活条件差异的能耐,并不仅仅是写作过程的生活点滴,而是她在写作与研究上的重要实践。如果一个人想看清楚坐垫的纹路花色,就必须把自己的屁股移开。绍华移开了,于是她能够用道德中立的眼睛,来看凉山在中国现代化历程里的狼狈与尊严。
——张娟芬(《杀戮的艰难》作者)
本书作者刘绍华拥有丰富的人文视角,字里行间充满动人情感,我翻阅此书不久,便立即投入到她所调查的世界。她透过一个又一个极具人性的故事,就让读者能与中国边沿族群诺苏人(凉山彝族)面对面,直视他们在中国汇入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大形势下,如何被迫为生命转型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对生命尊严的呐喊。刘绍华细致感人的描述,更像是位文学家,生命的使者。当我掩卷之时,心情仍难以平伏。
——张翠容(香港独立媒体人、《拉丁美洲真相之路》作者)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狂潮下,社会关系被金钱取代,在地文化断裂,公共医疗崩解。这本书是对利姆农村
的深情凝视,作者拉出体制变迁的历史脉络,生动记录一个个宁可染病入狱也要到山外冒险的诺苏青年,不让他们独特潇洒的主体被凝固于全球化统一的爱滋防治污名。
——顾玉玲(社会工作者、《我们:移动与劳动的生命记事》作者)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中文版序 生命之书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现代路漫漫长兮
第三章 男子气概、探险与海 洛 因
第四章 暗潮汹涌的地方禁 毒 史
第五章 啼声初试个体性
第六章 体检失败的地方疾病治理
第七章 艾 滋污名与全球化移植
第八章 结论:疾病治理的时空意义
中文版后记 现在已成历史
参考书目

内容概要

刘绍华  人类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著作另有《柬埔寨旅人》(《中国时报》2005开卷十大好书)。《我的凉山兄弟》英文版获2012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性专书奖,中文版获2014年台北国际书展“年度之书”大奖。


 我的凉山兄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2012年的夏天,我到过凉山,从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出发,乘坐班车途经昭觉、美姑,越过黄茅埂,抵达雷波,完成了穿越大凉山的旅行。在这地图上直线距离也就100多公里的路程中,两天一夜里,我经历了夏季大雨过后的滑坡、塌方、落石,几乎把生命留在了雷波县境金沙江的一条支流上,这时,21世纪已经开始了第二个十年。——发表版本无此段】位于四川省最南部的大凉山地区,高原西枕,金沙江带,幅员皆为深山大壑,偶有高山平坝点缀其间,这片至今交通仍不便利的山区,就是彝族人民自古生息的土地。除了交通极为不便,凉山地区历史上以劫掠外来人口维持农业生产的经济方式,也让外界多望而却步。上世纪20年代以来,杨成志、林耀华、马长寿、曾昭抡等学者都以践履大小凉山,而成就一段学术事迹——在当时而言,能安全通过凉山便足称壮举。以常识来判,如此交通不便,又加风俗迥别,今日之凉山在声望上当与富裕无缘,于其他方面也应默默无闻。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如此,二十世纪最后十年以来,这里渐渐以毒品和艾滋病感染者惊人的增长数量,积累了本不该属于这里的名声。一个交通不便且仍处贫困的山区却为何染上了现代文明滋生的痼疾?为了解开这个问题,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人类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绍华深入凉山,她找到了“凉山州里受到海洛因和艾滋影响最严重的社区之一”——一个高山盆地——展开调查。这一切,促使她提出了贯彻其研究始终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诺苏人(凉山彝族自称)……在海洛因和艾滋面前显得特别脆弱?与之相关的问题还包括:当地人的生活如何随着毒品开展?对于海洛因和艾滋这两个犹如孪生的流行病,当地人又是如何因应?”带着这些问题,作者于2005年开始,走入了大凉山深处,在那里开始了她的田野工作。在田野调查期间,她结识了一帮“凉山兄弟”,透过这帮凉山兄弟的生命历程,刘绍华认识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加诸于这一山区民众的困境,以及当地民众的文化回应。在此基础上,她写下了《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一书,透过她的观察,刻画了这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在诺苏民众的文化中烙下了时代的印记。当文化结构遭遇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的浪潮在20世纪末最终波及这片川南山区时,重重群山已经无法让这些山区居民置身事外了。水电发电厂等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出现,非但没有改善当地生活质量,反而因为“他们的收入太低,付不起电费”,折射出当地以往依靠物资或人力交换服务,缺乏现金收入的境况。同时,当地逐渐出现的集市贸易反映的“市场化及商品化扩展了当地人的欲望,尤其是年轻人……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人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他们得以一窥在村落、诺苏世界,甚至中国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模样。”尽管作者没有进一步发掘历史,但《华阳国志》中提到的“(汶山郡)夷人冬则避寒入蜀,庸赁自食,夏则避暑反落,岁以为常”的经济模式,从文化上揭示了四川盆地山区与平原人群至少从16个世纪之前,就已经发展出某种经济互补方式——山区人群在农牧空闲时,会短期前往平原,通过劳作等方式,换取一定物质收入,然后返回故乡。借助刘绍华提供的民族志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面临经济发展带来的外界刺激面前,古老的文化模式再次推动当代的诺苏民众延续了历史上的脉络。“二〇〇五年某个春日,我聆听着一名三十五岁的诺苏男子向我描述他在都市里的生活。……他们在都市游荡的经验,往往都与毒品、盗窃、坐牢有关,偶尔也伴随着病痛与死亡记忆,”作者通过对多位报道人的记录发现,这些类似的在都市中尝试谋生的体验,在当代诺苏青年男子中非常普遍。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山地居民在语言沟通、教育,以及技能方面的薄弱,已经无法帮助他们实现简单的“庸赁自食”了。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变化,在原有文化模式指引下的人们需要通过文化变迁,重新适应新的结构。作者将“诺苏年轻人因为贪玩、吸毒,或寻求各种机会而流动到都市”的方式比作一种当代的“男子成年礼”,这些年轻人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向往与追寻尽管失之鲁莽,但至少刚开始时,他们有机会衷心实现自我”。在追寻现代性的过程中,由于文化上与他们暂时栖居的都市生活格格不入,利用盗窃来获得有限的现金收入,继而陷于囹圄,导致在都市中进一步边缘化,成为诺苏年轻城市体验的恶性循环。这种生活上的困境,加之凉山地区历史上对鸦片等成瘾物的“正面记忆,可能让年轻人因而对海洛因毫无防备,忽视其可惧的成瘾效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初,诺苏青年刚在城市边缘接触毒品时,使他们成为都市文化阴暗面的受害者。“诺苏青年的心态显示‘尝鲜’是其重要的吸毒动机”,作者同时指出,“海洛因迅速成为年轻人之间展现时尚与社经能力的指标,享受流行的海洛因象征购买力,而购买力的高低则反映出在都市里生存本领的能耐。”她用一个著名纠纷调解人(德古)的案例,展现了毒品在文化变迁中的角色,为感谢这位德古为人们调解纠纷,被调解人表示:“他不喝酒了,给他买毒吃!”这位调解人后来回忆了2000年时毒品带给都市边缘诺苏青年的后果:“现在都吸毒了,没打架的了,毒让他们麻了,没能力打了。”现代性付出的代价很难说城市冒险带给诺苏青年的究竟是好、是坏,“那些外出返乡的年轻人往往自鸣得意……不过,他们的确见过世面,也大致学得汉语,此外,劳改或劳教戒毒也是难忘的学习经验……不少诺苏青年坐监时,居然也学到像是弹吉他等新把戏,返家后还可以现给亲友看,娱乐大家”,刘绍华如实写道,然而,城市经历留给诺苏青年的远远不止这些。随着海洛因被返乡青年带回家乡,“也令当地年轻人趋之若鹜”,在其调查的村落,“1995年左右毒品迅速扩散”,作者2005年所作的小型家户调查显示,“53位年龄介于15到40岁的男性当中”,70%曾有吸食毒品经历。一方面,闭塞的环境、不便的交通使城市环境对毒品的禁令和道德谴责难以深入山区,使山地居民尚未意识到毒品的危害,甚至反而视其为“佳品”,加剧了毒品的泛滥;另一方面,山区环境终究贫困的经济现实,使得“毒品消费”的增长最终对这整个区域的居民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荷包短缺的吸毒者常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来解决成瘾需求”,根据对当地戒毒所1649名吸毒者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都是农民和文盲,年轻人居多”。对于缺乏现金收入的诺苏城市“探险者”来说,注射成了他们拮据经济条件下又深罹毒瘾的妥协,然而,对于缺乏卫生常识又窘于收入不足的成瘾者而言“共用针头这种粗心行为便可能造成艾滋病毒在注射者间的传播。”如果说吸食毒品还不是成瘾者最大的灾难,那么由于不洁注射方式的泛滥,致命的疾病如影随形。书中不止一次出现诺苏青年淳朴、憨厚的笑容,不比任何其他地方的青年缺少灿烂阳光,却在不断攀升的艾滋感染率面前,渐渐枯萎。全书还有一半的篇幅留给了当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包括国家、地方和国际上的合作项目在这个至今仍然交通不便的山区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回应。有些利用诺苏家支本身的约束力控制了本村年轻人对毒品的依赖,然而,在更大的市场网络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另一些曾经在国际上展现成果的措施,却因为无法融入当地业已存在的文化体系而变形走样。虽然,艾滋病感染者在过去由于当地总体缺乏疾病认识而免于歧视,但与医学常识共同增长的,是感染者与其他族人之间关系的淡漠。发展中的问题,终须在发展中解决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还有当地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下,疾病的增长幅度有所放缓。在现代化、全球化冲击的浪潮前,所有人群都或多或少感受到长痛或是短痛,但凉山腹地的诺苏人们对这种痛楚的感受无疑更为彻骨。在付出了适应变迁的代价之后,我们富有洞察力的作者又把目光投向了第二、第三代走出凉山的诺苏青年,那些新来成都的年轻人“第一夜毋需风餐露宿,也不用投住贱价肮脏拥挤的旅社。他们在外混了多年的前辈,让他们的城市之旅顺畅许多,可以直通建筑工地,直通城市的生活之道……”大凉山诺苏民众的感受到的匮乏、欲望,以及身罹疾病的困苦,只是这个国家在过程中,对现代性所作种种尝试之反馈的一个缩影。既然发展的潮流难以逆转,如何帮助那些山民们更快地融入现代的潮流,而非格格不入,或许是我们能更多思考和实践的方面。毕竟,发展中的问题,终须在发展中解决。去年夏天,沿着金沙江岸边新修的公路和隧道,班车载我穿过了尚未完工的溪洛渡水电站路面,横跨金沙江而东。在此之前,我在凉山最后一站雷波县的向导不无骄傲地告诉我,这个在建水电站的基建工程改善了凉山与外界的交通,现在凉山到外界的距离缩短了许多。路边卷起滚滚沙尘的土方车,是这个发展年代的表征,曾经把贫穷感受和疾病带给这片山区的现代性,也注定是帮助人们摆脱这些沉疴的重要路径——沿着这条路径,我们的凉山兄弟终有一天将更稳健地走出凉山。http://www.aiweibang.com/yuedu/dushu/43688764.htm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UxOTc4Mw==&mid=209890092&idx=1&sn=107765ff3f74a4d11c61e5834591aeab&scene=4#wechat_redirect
  •     2016-03-26尼采杨闻艺褶以往不屑书单,总觉得各类机构的图书榜单大都“居心叵测”。偶然误入新京报2015年度好书榜,不知哪里来的信任,记下了几个有眼缘的书名。《我的凉山兄弟》便是其一。此前不知绍华博士何人,此前不知凉山州何地,此前不知全球化竟已深入我国“腹地”。暂不表凉山兄弟们,或许这些此前不觉为知识的知识便是读书给予个人的收获,难怪要争先恐后。副标题: 毒品、爱滋与流动青年原作名: Passage to Manhood:Youth Migration, Heroin, 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作者: 刘绍华出版社: 群学出版年: 2013-1-21页数: 400页装帧: 平装读罢此书,多了几分忧愁,平添了几分永不被知晓的眷恋、牵挂,那个被“全球化”行招手礼的昭觉,那些被毒品亚文化渗透的凉山兄弟,今安在?田野调查是最值得敬重的学术行为,尤其在理论化的当下,尤其在理论家们声称为理论而理论,理论与实践是完全脱离的双轨,理论学院化,走进了书斋,因此这种实地的田野调查更显难能可贵,更何况是在中国受艾滋病感染高危地区的大凉山。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绍华博士转播了凉山地区“现代性”的进程。当代凉山的主要问题,毒品、艾滋病,由此而引发的犯罪和贫穷。贫穷作为习以为常的“老毛病”,已然被淡忘在现有问题的框架之内,然后不曾想的是在闭塞欠发达的凉山地区,居然有着如此高的艾滋感染率以及毒品吸食率。在刘绍华看来,当今国际上流行的几种解释年轻人为何吸毒的理论(比如“社会排他论”或“猎奇式消费”),并不能全然适用于诺苏年轻男子。诺苏男子有着对“外面生活”的向往,对个人自由及个人意志的渴望,对私人化生活经验的渴求,与此同时交织的还有对“现代化”的融入,由此,毒品成为一种象征。毒品作为一种唾手可得的消费品,成为诺苏年轻男子眼中一种“现代性”的象征,吸食海洛因也成为他们展示“好日子”的一种方式。而犯罪更是被诺苏男子当做时间化的坐标,犯罪以及“去犯罪”,偷盗成为亚文化逼迫下一种无奈的展示。无论是历史原因,凉山地区“鸦片烟”的先天条件,还是中英援助计划因管理不当而带来的逆反效应,毒品、艾滋病、犯罪,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第四个问题——贫穷息息相关。包括刘绍华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坚定地认为,贫穷,极端的贫穷,是凉山地区的根本性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凉山之贫?凉山作为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吸引了学界与媒介的关注。对于“凉山为什么这么穷”“为什么越扶越贫”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一类颇有影响力的观点是,那里的彝族人蒙昧未开、固守传统、抗拒“现代化”。或者说诺苏男子的私人现代化进程只是一种表征的存在,私人化的进程加快恰恰反证凉山地区整体对“现代化”进程的抗拒。据数据显示是,国家政府在大凉山扶贫方面,投入的资金年年加码,仅2010-2013年间就在10个扶贫项目中投入了83.65亿人民币。鉴于此,对于凉山地区及人民的“污名化”在目的及利益的驱使下,有意或无意的开始了。“说凉山人好吃懒做、好勇斗狠、忘恩负义、心术不正,都是对彝族的污名化;而这些污名化中最荒唐、最离谱的一种,就是说他们拒绝现代化!”刘绍华说,“这种种污名化,说到底,都是在继续怪罪受害者,这种归咎方式容易而廉价,而且毫无用处。”在微薄收入面前,一切需要都变成非刚需,比如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比如教育的可有可无。更悲凉的是对传统族群文化的漠视,这个默默以道德之名行“法律”之责的文化,在“私人化”生活经验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冲击着支离破碎。是否现代化发展必然导致传统的凋零?少数民族是否可能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自己的文化之根?是全球化还是民族化,这是民族学者与人类学者心中的遮掩不掉的痛楚与永恒的追问。面对凉山,“没有办法不悲观”,是继续贫困、继续沉沦,还是在“汉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跌跌撞撞。地理与政治上双重边缘化的凉山,在“去中心化”的今天会有怎样的变革与波澜,只有时间知道。闻艺褶微信ID:yujianwenyizhe长按二维码关注闻艺褶
  •     一个资源被殖民,文化被殖民的民族的痛楚是悲壮的,一个课题,一本书,一个学者的呼吁是杯水车薪的。把大凉山贫困的原因归结为落后的传统和文化,是许多缺乏调查研究方法和理性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做出的误判。给穷人贴上‘愚昧’标签的人大有人在。这是一种‘穷人要为自己的贫穷负责’的理论的翻版。事实上对于贫困的根源,联合国和学术界早有定论:‘贫困是机会和权利不平等的结果,是社会缺乏公平和正义的表现’……基于对凉山彝族乡村社会的长期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当地持续贫困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是教育的缺失和文化的边缘化。教育缺失表现在凉山彝族农村成年人大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缺乏适应现代生活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文化边缘化表现在彝族乡民既不懂汉语文,也不能通过彝语文获取现代知识和信息,导致他们与现代社会相隔膜和冲突,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当中。即使能到城市打工,他们也因为存在文化障碍而遭受社会排斥和就业歧视,难以获得合法收入和公共服务,不能融入主流社会分享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机会和成果。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2016年4月,一门课,只有两个人选,挺有意思的一段时光。
  •     感觉社会学就是用现象套理论,建构的新东西不多
  •     社会飞快发展的同时,弱势群体总是被忽视和伤害的。
  •     语言平实,文字诚恳。 思考深入,学者情怀!
  •     太理论啦。
  •     通过这本书我们和刘绍华一起见证了一个边缘民族走向消亡的最后历程,这个趋势几乎不可逆转,残留下的只有一个悲凉的背影。诺苏族是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少数民族的一个缩影,通过它可以反射出的是全球化浪潮中地方文化和社会的巨大冲击,也折射出了一个中央集权政府对少数族裔的误解与漠视。首先是五十年代民改无情的摧毁了这个民族的原有社会结构,又在八十年代将一个二穷二白毫无现代社会经验的人群残忍的推向了经济浪潮的洪流当中,毒品、艾滋几乎是活生生将一个一个诺苏年轻人吞噬,而面对这两大毒瘤,地方政府再次用简单粗暴的理解和居高临下的态势给饱受创伤的民族贴上了偏见的标签,难以设身处地的想像其中的艰难和绝望。感谢刘绍华用这本书给诺苏人在中国民族历史上留下一笔,这一笔可以成为永恒。
  •     正真的田野调查,真正的社会学研究,现代性的入侵改变了凉山的生活,这本书可以说对凉山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做了深刻的诠释。
  •     有温度有思考,关注被现代化浪潮裹挟前行的一个边缘群体,剖析在艾滋和毒品双重浩劫下国家、社会、个体的关系,对诺苏人的生活深深关切。
  •     远不及跨国灰姑娘啊…
  •     我能不能从学术角度去评判它?
  •     只说不好的:艾滋污名化一段很有问题,从头到尾没有政府宣传适得其反的直接或间接证据,不由得让人怀疑作者对政府有偏见;话说回来,政府压制家支势力也没有证据甚至事实,也许有许多逻辑成立但没有证据的观点被作者直接作为成熟观点使用了。 另,有人推荐关于“后社会主义”的资料吗?
  •     以一个女性局外人的视角,缓缓叙述了凉山诺苏人十几年间的变化发展,利用历时追溯与定点追踪,讲述了三代诺苏人生存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中重点讲述了改革开放后,全球化潮流对他们的影响,以及毒品艾滋病的泛滥,此中夹杂着作者深深的情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
  •     读到剖析艾滋污名的那一章,不觉“虎躯一震”,迅速咽下前文的涩味,思索了很久。
  •     第一次看类似的书籍,看序言的时候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太理论的东西对于以消遣,增长见闻为目的的我来说过于沉重,但是刘绍华女士在整篇行文过程中很好的避免了印象中专业论文可读性不强的弱点,对于非专业读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就具体内容而言,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行文方式深得我心,从国家、省、市、县的层层递进,从苏诺人的民族传统、历史、风俗、信仰逐一展开,在这样的一个矩阵下,以毒品和艾滋为切入点,对现代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 中英项目充分说明了,知道政府做得差,政策推进上生硬,可是从来没想过在政策执行上能够那么差。 与四川朋友聊天,说到彝族,口碑都是差,凉山那个地方从小家里人就说不要去。但是在这样一个现象的背后,确是非常深远的原因,我想,这本书已然说的非常透彻。
  •     最精彩的是写村民自主禁毒的失败,还有中英合作项目中的地方政府部门博弈,批判地方官员没有文化识能。但彝族青年有新的机遇,在创造与前辈不同的生命史,然而作者比较担忧传统文化的消失(也许族群在历史上就不断在流变),态度比较老法师一点。
  •     在阅读的过程中,跟好几位朋友安利了这本书的主题,并引述细节,以充分表达对作者刘绍华女士深入凉山利姆持续1年做田野调查的钦佩(在离开时她已经可以用诺苏语言进行沟通,并有了自己的“凉山的兄弟”)和对此一主题的兴趣。除此之外,她对凉山地区毒品及艾滋状况以横向及纵向的分析,也帮助我开始关注并了解在这个“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世界里,我们所得到与失去的,我们因傲慢而占有的与无意识中排斥的。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因这部作品获得启示,也希望一切能改变。我们总是该怀抱希望。
  •     以解放-今为时间轴,描述诺苏人在SHZY现代化进程中的被边缘化,表达对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反思,同时夹杂对TG集体主义/威权统治及自由经济主义怪胎的讽刺和偏见。立场站在人类学家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对弱者的人文关怀上,但在中英项目对艾滋的污名化和诺苏人对艾滋轻视的理解和论述上,能看出作者观点的狭隘和固执,也正如liubingyan所说,在时代不可抵挡的洪潮中,能拯救诺苏人的,更应该是他们自己。
  •     刚开始看还是感到很新奇和激动的,毕竟凉山山区是一个我们不曾了解的地域,有关贩毒、艾滋的领域也吊人胃口。可是看了几章之后就开始很勉强,再往后便索然无味了。简单来说,就是举例分析不到根本,到处都是看似朴实实则空洞的分析。本年度看的第一本书,看到一半就弃了。
  •     一个人类学者的融入、尊重、理解和体恤,“我希望凉山和我的诺苏兄弟们的生命能广被认识,这是我始终如一的初衷”。厚重的生命故事,宏大的历史进程,揭示差异的根源,还原现象后面的多重原因,饱含心血的诚意之作。
  •     在火车上一口气读完,从早到晚,从武汉到成都,从此时到彼时
  •     为什么感觉结构很差,相同的观点重复一遍又一遍……
  •     平实真诚,还有好些很灵的词,比如“精神分裂般的发展”。我如今身处世界另一处,可能也正在目睹类似的进程。对我来说可能是重复,对他们来说又是什么?
  •     读完感觉心潮澎湃的一本书。因为组里有凉山的项目,所以看到书名就买来看。从书中能切实感受到边缘人群在成长中的迷茫,困惑,想要突破所付出的努力;也看到国家、草根组织、族群和边缘人群在毒品和艾滋问题应对中的作用和失败之因。污名有时候伴随的是文化中特有的东西,但因为不顾当地文化而按照所谓“标准”实施的干预而带来污名,也的确值得反省和总结。总之,非常推荐这本书,对于研究和干预有独特文化的地区(其实应该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都会有启发。
  •     “现代化市场经济的狂潮下,社会关系被金钱取代,在地文化断裂,民族身份消失,公共医疗崩溃。”本书第七章:艾滋污名化与全球性移植,很不错。
  •     从民族文化上探讨凉山青年前仆后继体验毒品的历史和心理原因,现代社会对宗族聚居村落的冲击以及当地缓慢的汉化进程。部分描述有失偏颇,一边指责当局在艾滋知识普及过程中因为当地严格的文化禁忌对疾病的性传播遮遮掩掩,一边认为当地人因为不断的宣传工作开始不愿与艾滋病人结婚的现状是“艾滋污名化”。作为田野调查,文中结论的支撑材料是大量文献,自己的观察仅提供了个案实例故事,仿佛是一篇综述。
  •     社会学的田野调查
  •     感谢这本书,它让我有机会站在人类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待我熟悉又陌生的家乡。比起彝族,我自小身处对他们污名化的氛围中,我清楚地知道他们偷、抢、吸毒,知道艾滋病在离我并不远的地方肆虐,却从未探究过背后机理,甚至觉得他们“劣等”,我不知道近代这几十年发生过什么,不知道他们所面临的文化冲击、社群割裂、传统社会结构的瓦解,以及如何一步一步地陷入难以翻身的多重污名以及边缘化境地。语言难以表达我此刻复杂的感受,写下这段以纪念。
  •     Mark
  •     非常好看,所以我们的议题始终在主流内徘徊,真正的边缘往往在视线之外。如果不承认艾滋病的存在,污名化也就无从谈起。成人礼这样的结论总觉得有些太感性,与政府的关系确实很有说服力。作为一个外人有点喜欢民族志这样的形式了……
  •     虽然这么说非常政治不正确,但是彝族人真是懒怎么办啊?改革开放时期,大多数人都是去淘金去赚钱下海。而在书里看到的彝族人统一说的都是去“耍”。好吃懒做,不重教育(当然也是缺乏资源),不卫生不干净,你说怎么办啊?
  •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到最后也都是作用于人并且改变人。国家政策比如说改革开放落实时没有结合地方实际,这是不足,但是不改变自身不顺应正确的潮流而去“怪罪”一个对大多数人都利好的政策是不是不大妥当。另外,建国以来以“科学建设”为中心,这个也有错?
  •     尽管书并未让我有太多震撼,但十分敬佩这位女学者。
  •     一部关于彝族人在重大历史转折中探索未知世界的抗争与努力,在社会和国家的大框架下他们使出浑身的智慧和勇气也难逃此枷锁,也许他们的命运交响曲即将在浑然不自知中高歌猛进地走向汉化之路!
  •     特别特别好看。只有真正慈悲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     没有想象中好 现代化潮流之下边缘种族的牺牲和发展 本来期待看到更多的典型例子和足以说服我的总结 结果看到的是不断的文献综述和没有结论的描述。但是作为人类学专著 长期的田野调查 和进入现场的方式都是值得学习。
  •     暑假的时候读的,首先就被标题吸引了。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些角落,里面的历史人文社会知道的人尚且不多,感谢作者能写出来让我们共享。要根除毒品,疾病绝非一朝一夕,涉及面太广,地方政府要结合实情有所作为。
  •     少数民族的一曲悲歌
  •     很虔诚地去读,却发现有凑字的感觉
  •     材料太少,我这种外行本事冲着故事去看的……好在理论也不太枯燥。
  •     要辩证的看
  •     主流文化与偏远特有文化的差别及前者对后者的吞噬,城市对农村人口的诱惑力,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力的隔阂,不同文化、阶层对疾病的认知。这本书虽然副标题唤作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但主要讲的是现代化浪潮中偏远“落后”文化的被动变化,书末预示了非主流文化的消逝,为实现规模经济,文化必定趋同,而非主流文化所经历的阵痛确实可谓是无妄之灾。一本好读的“大”书。
  •     少数族群城市化的的一个记录
  •     中心的误解猎奇,边缘的泥沼混沌
  •     要先说如果按照当前的标准,我觉得这本书应该会遭到大幅删减但是似乎并没有…这是一份读来让人深思的田野调查报告,同时也是一部中国社会进入“后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叙述。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具体的视角,而是从现代性的角度,从转型之中的个体内在对立,和社会发展、国家威权的变更的复杂关系铺陈出这一画面。个体的命运在此得到了真正的审视。
  •     说实话,正常人是不会看下去的。但大概因为这本书的来历,让我认真的看下去了。不过我在想是不是出版的有点晚了。说实话我觉得现在中国二线城市才是最适合是社科类文章的地方。
  •     刘绍华博士的人类学著作,field trip如此迷人。
  •     有良知的人类学调查。立意高,点出偌苏社会艾滋泛滥缘由。不过作为学术性很强的论文,看下来真的需要耐心。
  •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对偏远地区暨少数民族的影响。在社会转型的遽变中,个体的挣扎甚至堕落都那么微不足道。在历史洪流的冲刷下,少数派的独特性总是免不了被逐渐抹尽。毒品、艾滋、少数族裔,这么敏感的话题叠加在一起,阅读时却仅生出一种原来如此的自然感。没看过多少田野调查,没资格评论写得如何。只是读着读着就莫名想到最近很红的那句话:我算什么东西,居然也敢对生活动恻隐之心_(:з」∠)_
  •     凉山探访读物!中规中矩,篇幅翻一倍可能可以论述得更扎实一些~不过!还是很佩服!田野很困难,理论涉猎广,揉在一起不拧巴已经很厉害了!
  •     不了解人类学,也佩服作者钻入艰苦的艾滋病重灾区田野调查的精神,但还是不能接受作者的观点。可能是受儒家文化熏陶久了,文中的多位彝族青年在我看来就是对家庭没有起码的责任心,就是贪图享乐。

类似图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