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811105162
作者:郑朝贵
页数:217页

作者简介

《旅游地理学》将着重阐述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生态旅游、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等概念。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与此相关的应用性学科,旅游地理学就是其中迅速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作为参与旅游产业研究和开发的学科,旅游地理学是一个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积累,综合性强、涉及面相当广的学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概述  第二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活动行为层次  第三节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  第四节  旅游者流动第三章  旅游资源概述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类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第四章  旅游交通  第一节  旅游交通概述  第二节  旅游交通的类型及特点  第三节  旅游交通需求分析及布局原则第五章  旅游规划  第一节  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地规划  第二节  旅游线路设计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第六章  旅游开发  第一节  旅游产品开发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三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第七章  生态旅游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理论构架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旅游第八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水体旅游资源  第三节  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  第四节  生物旅游资源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第九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第一节  历史古迹旅游资源  第二节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第三节  古典园林旅游资源  第四节  城镇风貌旅游资源  第五节  社会风情旅游资源第十章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第一节  旅游地理区划概述  第二节  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参考文献

前言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全球旅游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尽管也面临着恐怖主义、政治冲突和局部战争、自然灾害、流行疾病,以及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巨大挑战,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下,全球大众化群体旅游在不断地变革和调整中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已不可扭转。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0亿人次,2015年将达到12亿人次,2020年将达到16亿人次。与此同时,旅游活动也正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着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探险、考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方向发展,旅游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将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甚至先导产业。  经过20年来的发展,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我国已由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本世纪之初,中国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已位居世界第五,另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20年,中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到2.1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将达到58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9%~11%,旅游业将真正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中国旅游业持续、高速的发展客观上为旅游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旅游学科理论建设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同时也给旅游研究工作与教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旅游学科的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我国旅游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是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的进步。

内容概要

  郑朝贵(1965—),男,安徽滁州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环境演变与GIS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学习工作简历:  1984.9-1988.7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8.9-2000.9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班学习,结业。  2002.9-2005.7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攻读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方向博士学位,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6.2-今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现工作于滁州学院教务处,为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1993年12月晋升为讲师,1999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6年8月晋升为教授。

章节摘录

  2.沉积岩山地  包括丹霞山地、石英砂岩山地、喀斯特山地等。  丹霞山地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奇险、赤壁、丹崖、岩洞为显著特征。多发育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我国丹霞地貌分布广泛,目前已发现有384处著名的丹霞地貌,比较典型的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福建的武夷山,湖南的武陵源,河北承德的磬锤峰、僧帽山和双塔山,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虎山,甘肃的麦积山,四川的青城山,贵州的梵净山,重庆的四面山、乐山和凌云山等。  石英砂岩山地的景观特点是奇峰林立、造型生动、沟谷纵横、植被茂密。我国最典型的石英砂岩山地是以“奇”著称天下,被誉为“自然雕塑博物馆”的湖南张家界和武陵源。著名的喀斯特山地有桂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3.变质岩山地  变质岩名山不如岩浆岩和沉积岩名山普遍。由于变质岩质地坚硬,棱角分明,故其形成的山体浑厚雄健、峥嵘苍劲。我国著名的变质岩名山有庐山、五台山等。  (三)岩溶地貌景观  岩溶地貌是地表水及地下水在对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的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化学作用过程(溶蚀和沉淀)和机械作用过程(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中所形成的地貌,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影响岩溶地貌形成的因素有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地质因素和降水、温度、气压等气候因素,还有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因素。我国岩溶地貌广泛分布于全国南北。其中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东部地区发育最完美、分布最集中,有大面积连片分布。这里气候炎热、降水丰富,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风光区。2007年6月27日,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获得全票通过。  1.岩溶地貌景观的类型  岩溶地貌可分为地表的和地下的两类。  (1)地表岩溶景观  从旅游观赏的角度看,地表岩溶景观的主要形态有孤峰、峰林和石林、天生桥、边石堤等。孤峰是孤立分散的石灰岩山峰,如桂林的独秀峰、骆驼峰、伏波山等。峰林是成群分布的石灰岩山峰,我国桂林阳朔漓江两岸的峰林最为典型。石林则是一种非常高大的石芽,其间的溶沟很深,以石芽排布如林而得名,最为典型、最为壮观的是号称“天下第一奇观”的云南路南石林。此外,四川兴文石林、福建永安石林也颇具特色。天生桥是溶洞顶部两侧崩落或古地下河道随地壳上升后崩塌所残存的遗迹,它看起来就像一座跨越峡谷的石拱桥。我国的天生桥以桂林象鼻山最著名。贵州黎平县天生桥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天然拱桥。此外,贵阳花溪南明河上的天生桥、河北涞水野三坡海棠峪的天生桥、安徽齐云山云岩湖畔的石桥岩等都颇为典型。边石堤是指发育在溶洞底部或山坡、谷底的堤状石灰华,由碳酸钙沉积所形成,以四川九寨沟、黄龙最为典型。


 旅游地理学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