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玫瑰的灰烬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308136272
作者:邹经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汤唯说:她短暂的一生有着无穷的魅力。
究竟,萧红的黄金时代是怎样的?
且看复旦博士邹经抽丝剥茧,为你展现萧红一生的四季轮回。
李劼、余世存、张耀杰联袂推荐
萧红,原名张迺莹,与庐隐、石评梅、张爱玲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回忆鲁迅先生》等。她的文字散发着自由灵动的生命气息和力透纸背的悲悯气质,是“另一种风格”的天才之作。
萧红仿佛一个中国的波西米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了自由而流浪。除了童年,她不曾有过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从哈尔滨、北京,到上海、武汉,再到重庆、香港,从异乡到异乡,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每一次抉择,她的人生都有了新的局面和境遇,却终究是痛苦比欢乐多。邹经这部《萧红传》,对传主灵魂的高度深具同情的理解,将萧红一生的苦难娓娓道来,让我们重新发现“另一个萧红”。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来到这里”
1 毒月 / 003
2 但也总算是母亲 / 009
3 谁喜欢你 / 016
4 其余的玩法 / 022
第二章 密封的罐头
1 小学校与大水坑 / 029
2 向家庭施行的“骗术” / 034
3 对不住或软弱的心情 / 039
4 打开了一扇窗 / 043
第三章 “我十九,一无所知”
1 订婚 / 051
2 玫瑰树下的颤怵 / 054
3 恐惧与诱惑 / 058
4 出走 / 061
第四章 性的黑暗和过失
1 两极端 / 069
2 渺茫中 / 074
3 狂恋 / 079
4 幻觉 / 087
5 红电灯和大象 / 093
6 吵嘴的根源 / 098
第五章 “我的光阴嫁给了一个影子”
1 再这样度蜜月把人咸死了 / 107
2 搬家 / 112
3 追求职业 / 116
4 跋涉 / 120
5 新识 / 128
6 我们决定非回国不可 / 133
第六章 黄金时代
1 半年的天蓝 / 143
2 两只土拨鼠似的来到了上海 / 150
3 鸿雁信 / 158
4 三个小奴隶 / 162
5 成名 / 170
6 而今他变成暴风雨了 / 175
7 此刻 / 181
8 师母毕竟是伟大的 / 189
9 这真是发疯的社会 / 196
第七章 落木萧萧
1 上海云散 / 207
2 “七月”流火 / 213
3 《红楼梦》里的人 / 219
4 我算什么呢? / 226
5 各人的十字路口 / 234
6 不虞之隙 / 242
第八章 好了
1 故乡的原风景 / 251
2 病 / 258
3 死 / 263
4 忏悔 / 269
后 记 / 277

内容概要

邹经,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自古才女多舛命。为苦命的萧红作传并不鲜见。然以一个弱女子的笔调娓娓道来,却别有一番悲苦在其中。对萧红前后两位男人的描述和评说,慧眼独具。此荐邹经所著《萧红传》。
──李劼(思想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
萧红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经验并表达了中国女性的精神高度,她的柔弱之极的强大、感知纯真的鲜丽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鲜有人可与之相比。邹经这部女性视角的萧红传记对传主深具同情之理解,读本书让我们重新了解萧红,重新发现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余世存(思想家、学者、自由作家)

邹经女士用女性眼光写作的《萧红传》很是平实生动,其中发掘呈现了许多我所没有看到的新材料。我认为,是萧军所谓“性的冲动”和“正义冲动”决定了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一代知识人既盲目冲动又人身依附的人生曲折;那一代人最为缺乏的是自由自治、契约平等、自限权利、自我健全的“自我规定的意志”。
——张耀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史学者)


 波西米亚玫瑰的灰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1930年代,正当国民政府军对井冈山红军进行围剿的时候,两个满洲国的年轻人张迺莹和刘鸿霖将他们的名字改为萧红和萧军,意为“小小红军”。结果是始乱终弃,萧红在历经两次婚姻和多次堕胎后撒手人寰,年仅30岁。萧红留下来的文字并不是很多,但关于她的传记却多达数十种,可见她的人生比她的文字更有趣。除过萧红自己写的《萧红自传》(《萧红自述》),其他以萧红传记为题材的作品很多,比如林贤志的《漂泊者萧红》、葛浩文的《萧红评传》、垂青的《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季红真的《萧红传》、王臣的《我们都是爱过的:萧红传》、骆宾基的《萧红小传》、袁权的《萧红全传 : 从呼兰河到浅水湾》、秋石的《萧红与萧军》、钟耀群的《端木与萧红》、曹革成的《我的婶婶萧红》、肖凤的《悲情女作家萧红》、丁言昭的《萧红传》、周彦敏的《萧红的情人们》、江天雪意的《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李汉平的《一个真实的萧红》、郭玉斌的《萧红评传》、叶君的《萧红图传》、王亚平的《萧红画传》、章海宁的《萧红画传》、汪凌的《萧红 : 寂寞而飘零四方》、吴伟静的《萧红文传 : 呼兰河畔的萧萧落红》……这些其实只是萧红传记其中的一部分,这么多的萧红传记和萧红研究,几乎堪称另一种“红学”。很长时间,我都分不清萧军和萧红,不知道他们哪个是男哪个是女。据说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编了不少萧红萧军的文章,但相比冰心、杨沫、丁玲等现代女作家,我从来没有看过萧红的文字,对萧红萧军也了解不多。1980年代文学热中,柯兴的长篇小说《风流才子石评梅传》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让人感动不已,“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很多年后,我专门去陶然亭公园去看了石评梅的坟冢。相比石评梅的人生和爱情,萧红一生更像是充满不幸的悲剧,这不免让人想起鲁迅的小说《伤逝》。在中国小资眼中,波西米亚曾是多么浪漫的名字,但现实中的萧红却是一出从一开始就走向错误的悲剧。正如作者在书中将其与电影《革命之路》进行的对比。作为后来的最新的一部萧红传记,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前人的大量资料和研究结果,再加上作者的博士文化背景,这使本书具有前面无数萧红传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一个彻底物质化和世俗化的暴富时代的中国,一本以文学、爱情和人生为主题的书是浪漫的,也是难得的,这种美好应当是一个年轻人最完美的开始。
  •     邹经(语隔秋烟)《波西米亚玫瑰的灰烬:萧红传》今晨读毕,大赞。还原了一个真切可感的萧红,使我这个几对萧红一无所知的人,也能通过这本书,直面萧红。一是材料的扎实还原了史事之真;二是作者深切呼吸领会了萧红内心的悲凉之雾,对其不屈之尊、不滓之真有非凡的洞见和体贴的领会,从而破除了种种“罗生门”的迷障,全息还原了一个活的灵魂。作者用心之切、用力之深令人感动。而行文中情感之节制、评断之大气与允当、细节照应之缜密、大小结构与节奏之熨贴、用语之妥贴自然,在在见出功力。直写端木间写萧红的结尾,写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后记也写得好,“从这条路上成为人”,虽沉重,却是更恰切的书名。2015/10/27
  •     年少的时候喜欢张爱玲,“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那个时候觉得张爱玲就是一袭黑缎高领无袖旗袍,清冷高贵又优雅。而长大之后更喜欢看萧红,萧红那自由灵动的生命气息和力透纸背的悲悯气质,被誉为“另一种风格”的天才之作。同为民国四大才女作家,作为被大众熟悉的其中两位,张爱玲和萧红似乎演绎了两种生活,一种活在城市,一种活在旷野。当城市的风光看尽,就要换换视角寻找一下旷野的风景。萧红,就是生活在旷野之中自由自在的灵魂。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邹经为萧红作传:《波西米业玫瑰的灰烬:萧红传》,书名里似乎透露着一股风花雪月的味道,但是最终也不过是一片灰烬。作者邹经坦言,副标题原想取名为:从这条路上成为人——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让萧红成为萧红。但是后来因为觉得过于沉重而作罢。但我们知道,一个或者诗意的名字,并不能掩盖萧红悲凉的一生,哪怕她曾经走过了一个怎样的黄金时代。本书作者将内容分为了四部八章,隐约含着四季八节的变迁含义。十八岁前的第一部分是春,长大之后的叛逆与爱情、文学的创作是夏与秋,最终,落木萧萧,迎来冬季的死亡。知道萧红的人,也都该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注定悲凉。就犹如这本书的封面上所题: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用悲凉来形容萧红是不为过的,但是萧红本人或许并不在意,你可以任由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她,但是仅仅因为她是萧红,她并不需要同情。或者说,你同不同情她,都与她无关。书中所有的故事都非常真实,作者借鉴了相当多的文献史料,每一处都可以追究到来源,但是可读性相当高,并不像一篇学术论文一样只是为了考证和辨析。作者阅读了有关萧红的传记十一种,才得出这么一本。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可以见证当年的萧红。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第六章——黄金时代。从1934年二萧离开哈尔滨,写到到这段感情破灭,萧红从东京回来的1937年。此时,鲁迅先生已离世,距离萧红的“落幕”仅有五年。我们也许应该庆幸,在她离世之前,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黄金时代”。对于这本书,唯一不喜欢的大概还是波西米亚玫瑰这种称呼,或许最初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曾经觉得很新奇也很贴切,但是这种过于西式的名字似乎还是不在我潜意识的认可范畴里。波西米亚人天生与流浪为伍,自由不羁,但是印象里却总归是热情奔放的舞步,舞蹈是刻在波西米亚人骨子里的东西。而波西米亚人代表自由,也代表狂野,流浪但并不是生活所迫,更多的是天性。萧红,生于斯,长于斯,也最终在这片土地上凋零,是东北旷野上游荡的灵魂。她不属于波西米亚,只属于流淌的呼兰河,一声声都是来自旷野的呐喊,她的骨子里似乎就有这种贴近土地的野性。一生苦难,才成就一个萧红,唯一的黄金时代。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不是很喜欢,另一种主观幻影吧。萧红传记读下来,推荐葛浩文的《萧红评传》和季红真的《萧红全传》,前者有文本分析,个人角度很鲜明,后者的史实材料特别丰富。
  •     独特的笔法,鲜明的观点。
  •     倒没有见到另一个萧红,只见到了另一种情绪。
  •     太矛盾的一生!
  •     其实书名已全然诠释了张乃莹一生身体、心灵的颠沛流离。从“以后我必须不要家,到广大的人群中去”开始,到最后《呼兰河传·尾声》几乎每一句都以“了”字作结。仿佛就是那红楼一梦的写照。
  •     重新发现萧红
  •     师姐的书。读了第一章和第八章,听她谈,也好。20141013
  •     去三联韬奋听讲座,偶然翻看此书,算是有缘,却没料到竟如此引人入胜,因此果断买下,很喜欢此书给人的感觉。萧红真是一奇女子。
  •     如邹经所述种种,萧红的一生绝不是治愈系。她的“黄金时代”,实在是个再卑微不过的愿望。
  •     重新发现萧红,10月12日下午三点分享完毕。
  •     离开南昌前看的最后一本书,她的一生也算是一段传奇了,很佩服她的坚韧。
  •     短暂的一生,许多的故事......
  •     想了想还是打了4星。。= =见到作者 觉得很喜欢lol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