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口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 新人口论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12
ISBN:9787206028137
作者:马寅初
页数:132页

作者简介

新人口论,ISBN:9787206028137,作者:马寅初著

书籍目录

序/张纯元新人口论我国人口问题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有计划地生育和文化技术下乡关于失业问题为什么要强调人口的质量关于的说明附带声明重申我的请求附录一 新在什么地方?——为庆贺马寅初先生百岁生辰而作/张纯附录二 经济学界对马寅初同志的一场错误围攻及其教训/孙冶方附录三 朱正直等着序许德珩附录四 马寅初主要论著目录

内容概要

马寅初,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1882年6月24日生于浙江绍兴;1898年赴上海求学,后转天津北洋大学攻读矿冶。北洋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业大学研究经济,均获博士学位。
  1916年回北京大学任教,历任教务长、校长、名誉校长等职。1982年5月1

图书封面


 新人口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前天闲来无事上网,看见有个激进的马寅初拥护者说:马老的人口论无错,引火烧身的是他在一个愚蠢的时代里,执着地把真理讲给蠢人听。我逗他:别忘了这书上不全是真理,还有小半本政治,比如与马尔萨斯划清界限,歌颂马列毛周、人民公社。他过了许久回复:学术本来是应该与政治分开,可是在那个时候,他的辩驳是趋利避害的大智慧。我便不再理睬他,激进的人难免极端。在计划生育政策逐渐为人权妥协而松动的今天,重读《新人口论》对于国人来说的确很有必要,一来回顾计划生育政策瓜熟蒂落的过程,二来感受马老“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敢言”的大无畏科研精神,三来将这些深入浅出的事实与常识作为今天的警醒与借鉴,此乃最重要的一点。本书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改变人口数量,主要通过计划生育;改变人口结构,提倡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调配工人与农民的比例;提高人口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的劳动者,并解决数量与质量的冲突。马老的著作优就优在结构清晰。本书从大背景开始谈起,简要介绍了农业合作化生根发芽、矛盾已从阶级转向生产、资金多用于消费而不是积累、重工业不发展社会主义难以实现等。这几点都是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的现象, 于是马老顺藤而下,指出人口过快增长的事实。书中记录了1953年静态观察的数据,6亿193万8035人。预估每年增长1200至1300万人,增长率千分之二十。城市增值率高于农村,上海一市增长千分之39。列举具有极强说服力的精确数据后,马老解释了人口膨胀的原因:一国家分配工作,工作不愁,婚事也不愁了;二信仰危机,尼姑和尚还俗,增加可生育人口基数。我以为,这两个解释暂时欠缺数据支持,且没有对比分析,所以主要基于社会学的想象力,很难站得住脚。三国家政策扶持,孕妇拥有了民国未有的产假、正规接生的卫生所,幼儿有了公费入学的托儿所及教育环境,养老金保证了寿命的延长,减少了老人的死亡率,另外,一胎多婴还有嘉奖。这一点虽然有拍马屁求自保的嫌疑,但在强大的统计数据面前,还是可以被信服的。四没有灾难战争,秩序相对安定;五多子多福的余旧思想。在中国,谈论人口增长,必定要涉及到传统文化层面,思想观念作为内在驱动力,比市场自由发展还要难以控制和改变。后面接着谈消费与积累的平衡问题,马老的观点是,消费太小,人民生活不改善,积累太小,降低扩大再生产的速度,从中嗅出马老无处不忧国、无处不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可是把它穿插在人口增长的原因解释及确立理论基础的中间,我觉得很费解。论调必须先破再立,于是乎马老花了很大的功夫批判马尔萨斯。马尔萨斯人口论建立在粮食与人口的增长速度的赛跑上,他的目光也许不如马老那么长远,未曾想到科技会让粮食呈几何倍数的增长;他的脑袋也许比马老狡猾,制造出掩盖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错误的理论,将一切灾难推给个体自身的消长衰亡,这理论未必能使马尔萨斯名利双收,不过文化大革命要是发生在英国,他是一定不会像马老这样惨的。否定了马尔萨斯对人口前途的黯淡估计后,马寅初先生提出他的基础理论:控制人口与知识的传播率、劳动生产率有关。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能带来生产力的提高,还能带来生殖力的降低,因为脑力劳动者有各种娱乐的渠道代替性欲发泄,大多把生儿育女看做包袱。做好一切的铺垫后,新人口论意欲号呼的口号应运而生:人太多后果堪忧。具体的后果马老不胜其烦、苦口婆心地一一罗列:房子拥挤、补助金开销大、妇科病增多、孩子得不到必要的营养和教育、影响妇女工作进取心、工作岗位难以调配。这些与个体生活休戚相关,但更严重的大方向竟也要受人口问题影响。在经济上,人多会影响重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马寅初分析,人口膨胀会增产粮食作物而缩减经济作物,缺少了经济作物作为轻工业的原料,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发展重工业,会使社会主义道路受阻;另外经济作物的减少会影响出口的货物量,先进的重工业机械化产品就根本无法作为交换物进入国内。在政治上,会影响工农联盟的稳定性。农民是生育大潮的主要群体,人口基数与增长率大大高于工人,而工人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农民,故两者的工资差距不能维持公平的状态,经济上的不公平势必带来地位的偏斜与阶级间的冲突。在文化上,人多使科技发展滞后,还会带来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导致思想问题多、生活问题多、工作扯皮多、官僚主义多、窝工浪费多。这一切人口问题的严重后果,逐步推进,层层深入,都反证了实施计划生育的紧迫性。最后,马老也不忘提出简单却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保证提案的完整性。一是做好人口普查、追踪数字的动态变化;二是以国家的责任与义务来改变生育观念,先宣传,后修法;三是倡导科学避孕,摒弃人流。有了如此清晰明朗的结构做画框,配上一支爽如哀梨、快如并剪的笔杆,仍旧不是一幅佳品,《新人口论》的出彩还在于绘画技巧。下面谈谈本书写作的方法是如何聪敏地为论点添彩的。最明显的,就是理论与实践,即理据,不分家。马老每提出一个观点,支持他的一定是庞大的数据,不论是实际调查的,或者仅仅是预估的。比如,说到人多影响轻工业发展,附表中就有1953年至1955年国内各项轻工业的产值对照表,可以非常直观而且清楚地看到,陶瓷、火柴、油脂、肥皂、香料、化妆品这些依靠原料大量供应而运作的工厂,全都是一路下跌的态势。再比如,预估的数据有人口的年增长率等。建立模型也是马老的一处小智慧,在阐述现今生产力不足以养活众多人口时,马寅初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构建了仓库模型,估算出每年需要1200亿万斤粮食,假使每个粮仓可以容纳7万吨粮食,并且7天就可以自动化翻晒一次,共需要857座,它们才勉强可以在四季供应充足的粮食,可25亿5000万元的资金没有着落,钢筋混凝土也没有技术支持,这样就否定了地大人多物博的观念。另外,他善于抓住人的心理来增加建议被接纳的可能性。政府爱听建议而不是意见,尤其不喜欢直接交锋的谏言者。马寅初利用来华访问的专家陈翰笙的口吻,指出我们国家的问题不是在生产关系上,换言之表达了对人民公社制度的赞赏,然后再提出问题出在生产力上。然而,这些都并不能成为将《新人口论》捧上神坛的理由。因为,以挑剔而客观的眼光来检验它,依旧有些许纰漏。在思想内容上,马老把人口问题看的过分严重,并始终认为它是制约社会主义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他为基数最大的农民群体分析,却忽略了城市人口的发展状况,为整体国民做普遍状况的研究,忽略了拥有文化习俗差异的少数民族。另外,这本小册子仅仅停留在呼吁的泛泛而谈阶段,很多问题不够区域化、不够具体化。《新人口论》的生动形象归功于想象力,但是不严密的论证同样出自想象力。有人说,对于历史的产物,当今的人只能解释,不能评价。可我认为,此书属于科学范畴,只要是科学的产物,就受得住不同声音的质疑,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能检验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特别是带有预言性质,提出对未来危险的防范措施及建议的著作的,唯有时间而已。在二十一世纪翻看《新人口论》,马老的回眸依旧目光如炬,犀利而坚毅。马寅初睿智的指出了三峡大坝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破坏生态的后果,提出应当由知识分子将农业经验编纂成册来广泛传播,并且向家务劳动者提倡节俭。这些已被实现的预言,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显得尤其具有前瞻性。对科学成果的尊重拷问着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对真理的接受程度决定着航行的大方向。大实话不好听不中听,也永远缺少耐心聆听的人,或因为无知,或因为妒忌。只有当预言变成现实,人云亦云的大众才会拍手叫好,可惜了科研工作者勤勤恳恳研究的成果和满怀社会责任感的赤诚之心。马寅初绝不是深山老林里的先知,掐指一算就能道出天下大事的变化,他只是个风雨里苦撑来的渡船人,勇敢地和海浪搏斗,兢兢业业运粮食,不愿运鸦片烟,未曾想,这一杆,还真把船撑到了底。
  •     就是放在今天来看,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还是很有价值的。他提出的控制人口不能等同于“独生子女政策”,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主张生两个孩子的,生三个及以上就征税。但是由于后来实施政策事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才不得不规定只能生一胎。如今的“单独二胎”政策也是人口控制,人口控制就是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与社会力量达到一个平衡。在50年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不得不说马寅初高瞻远瞩,勇气可嘉。这个理论从宏观上阻止了很多矛盾的恶化,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很多人惋惜说如果早实行会少更多麻烦,更早受益,但这也是我们回望历史的车辙后跳出了当时时代说的话,历史没有假设,就像社会发展后的今天,养育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我们不会再盲目的追求“多子多福”,当时的马寅初也不会想到这一点。   另外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用事实说话的严谨的科学精神。本文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具体例子来论证论点,没有空喊口号,唠唠叨叨。人文学科也是需要严谨精神的。把政治问题道德化,把经济问题道德化,追求形而上而不是踏踏实实的列数据讲道理的人现在也大有人在,不做调查不做探究和思考,盲目“愤青”也是很多人的通病。严谨不仅仅是学者的基本素养,科学精神也应该成为浮躁风气的克星。同时这篇文章语言通俗,逻辑严谨,论点鲜明,论据详细充分,将一个在当时看起来十分荒谬的观点论证得流畅有力,让人充分感受到了人口控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但是,马寅初也有他的历史局限,在文中他花了大力气来辨明自己与马尔萨斯的不同,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他在当时政治制度下的如此做法,但他也赞美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和过于强调了重工业的重要性。虽然他提到了要重视人口质量,但是没有深入的谈。质量具体指什么?怎么提升?与数量控制的平衡如何做到?有什么益处?都可以再深入的分析。而人口质量的重要性不逊于人口数量控制的重要性,提高人口质量本身也可以控制人口数量。而且他只看到了人口数量,没有重视人口结构的分析,没有做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调查,这都是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有点小失望!
  •     不知道评几星好,我觉得我还没到能很好的读通读懂可以独立评星的地步,唉。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一代人写的论文什么的读着很朴实,甚至可以带点他们自己的个性小幽默,不像现在非得一板一眼的
  •     那个时代有这种见解确实不容易,而且开始执行的时候仍旧有对作者原意的歪曲。
  •     当初不听马寅初的话,搞了这么多人出来!!!
  •     此书阅读价值之低实在让我大失所望~ 抛开对计划经济的迷信不谈,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 全篇充斥着一种把人作为实现国家强大的工具对待,丝毫没有对个体的尊重,只有对所谓国家意志的谄媚。至于人口问题本身,此书立论之幼稚甚至比中学政治教科书还要不如。
  •     硬汉
  •     文章口吻让我想到帝王戏中的忠臣进谏,作者的下场也如出一辙。
  •     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人口………………!!!
  •     对于《人口论》及其作者马尔萨斯,基本上是褒过于贬,但是毕竟那已经不再能很好地反应当今的现状了,当然,其中的理论逻辑还是很有用的。
    为此,马寅初先生写了这部《新人口论》,虽然如今的世界人口?旧是一大问题,但是相信慢慢地人类会明白过来的。很喜欢,很有见地。
  •     看得心里难受
  •     新人口轮,就是针对中国人口,提出中国人口增长过快问题,要求计划生育。只是万恶的上层把自己的延时错误转嫁到人民一胎的悲剧上。问题表现原因解决方法,是学术性质的。马尔萨斯从掩盖资产阶级政府的错误措施出发,我则从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出发
  •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虽然一些内容具有时代特征,但我认为其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乃至更久远——
  •     人口问题至今仍是我国的大问题,作者在当时就提出了控制人口的主张,很了不起。只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而遭到了错误的批判,我们要引以为戒。
  •     不太喜欢
  •     20分钟读完一本书+做好笔记!
  •     对于《人口论》及其作者马尔萨斯,基本上是褒过于贬,但是毕竟那已经不再能很好地反应当今的现状了,当然,其中的理论逻辑还是很有用的。
    为此,马寅初先生写了这部《新人口论》,虽然如今的世界人口依旧是一大问题,但是相信慢慢地人类会明白过来的。很喜欢,很有见地。
  •     民国的论战味道竟然还有 人口这种复杂的模型用这么一个小册子绝非阐述清楚 在世界上理论不超前 在农民中间就难以推广 当初老人家未必不明白 但是需对选民负责 权力来自信仰 后期的运动才能一手遮天 本身对权力惶恐时 即使是真理也要打压了
  •     书里搜录的内容是挺不好找的 可以从一个方面去了解那个时代的一些情况 而且也有专业精神在里面
    搞社会人口是必读的 其他人也是可以了解性的读读的
  •     总体还不错,就是附录太多了。不过还是值得一看
  •     没想到为马老带来毁誉的这本册子这么薄,在高压政治面前,学术更需要的是勇气。
  •     胜利,就是你比敌人活的时间更长。
  •     讲来讲去就是节约生育,提高生产率.掺杂一堆不必要的口号@_@
  •     知识分子的良心
  •     说的还是挺实在的。
  •     呵呵
  •     #翻书党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马立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计划经济,尤其是大型工业增长,所以为了适配计划经济得出计划生育的结论就不奇怪。缺乏对计划本身合理性的必要反思,导致此书价值很低。
  •     马老
  •     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
  •     我虽年近80,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绝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     真的是很有先见之明啊。虽然后面的几篇文章基本都是第一个报告的进一步阐述。
  •     不评星了。一声叹息
  •     国家至上主义
  •     虽然现在计划生育制度没有当初那么必要了,但建国初期还是很需要的
  •     前日看完马尔萨斯,昨日也顺带把马寅初先生捎上吧,要喷就一起喷
  •     和马尔萨斯的一样,错误的前提,错误的论证
  •     从另一种角度诠释了人口的发展和社会资源等关系,对研究人口资源学来说,可以作小小的参考。
  •     马老关于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依然存在人口问题的一本小册子。
  •     错批一人,多生三亿
  •     历史在按他的预言前行
  •     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相比,“新”在出发点和推理的过程上。作者认为与结论相比,过程更重要,因为错误的论据和推理也可能导致正确的结果。通篇可读出在浓厚政治氛围下的小心翼翼。马寅初主张晚婚晚育节育避孕一个家庭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晚实行二十年,就变成了独生子女政策和他所不忍见的人流、“杀生”。
  •     在上世纪建国初期就能深刻提出中国人口问题,不得不说专业功底深厚和眼光高远。且在当时政治环境下敢于坚持真理,不畏强权,值得敬佩。中国需要这样讲真话的学者,不只是过去,今天和未来也是。共勉。
  •     很短的一本书,还不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问题分析的很有见地。不过不免有一些时代的政治色彩吧。
  •     补充些历史知识。50年代已提出的“计划生育”,真正执行起来已是80年代,不无遗憾
  •     哈哈哈,读书笔记一边看书一边写完~~~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如出一辙,只是反过来说了而已,非要逼人撇清界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