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的现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隐匿的现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108036193
作者:王鸿谅
页数:516页

作者简介

《隐匿的现场》内容简介:记得是2003年8月的一个下午,我在三联书店楼下徘徊着深呼吸了很久,才鼓足勇气上了二楼,到周刊编辑部去接受面试。面试官是李鸿谷,传说中的“李大人”。虽然得到了实习机会,还是被他用那句“三联是有门槛的”打击了。
那时候SARS刚过,我离毕业还有大半年,只是个百无一用的新闻系科班学生,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一脑子的不切实际,哪里见过这般不留情面的架势。离开那个连正经窗户都看不到的格子间,在阳光下痛定思痛,悟出来的社会第一课,大概就是收起敏感易碎的玻璃心,既要低到尘埃里,又要无知者无畏。
我到三联生活周刊的时间不巧,刚好错过了在安贞大厦的时光,只能在同事们的闲谈追忆中,遥想一下顶层复式套间的奢华,然后,回到三联书店二楼的格子间里,被杂志的出版周期驱赶着,周复一周、年复一年的“上山下乡”。是的,这就是社会部的命运,哀怨和控诉都是没用的,不如备好一本详尽到各乡各镇的中国地图册来得实际。
在前辈们的教导下,我很早就认清了形势,安分地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为信条,鼓起勇气奔向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在社会部的大熔炉里锻造出了标准的模样:粗糙皮实、随遇而安,对大巴小巴上的山寨节目视若无睹,在各种交通工具上都能昏睡过去。熬夜写稿欲哭无泪的时候,就一遍遍默念社会部里的名言:“天亮了,稿子就会出来的。”

书籍目录


No.1法律的温度
被隐匿的DNA:张振风案的乡土版本
3
佘祥林杀妻冤案11年牢狱调查
16
呼格吉勒图:“翻案”有多难
23
王子发与覃汉宝:法律的荒诞剧
35
王子发:冤狱9年谁来赔
45
李庄伪证案
50
甘锦华案:“刀下留人”与三份死刑判决
68
佛山黎景全案:法律的最终悬念
77
包头空难诉讼:生命价值的疑难换算
86
我的财产谁做主
95
刘进学之死:“扭送”的真相
106
No.2纠结的诉讼
一桩购房诈骗案背后的迷局
121
许霆案:一台ATM机的诱惑陷阱
129
贺梅案:一个家庭的7年诉讼纠葛
138
一份缓刑判决记录的家庭磨难
151
消失的胰腺癌:张磊的诉讼
160
深圳机场金饰案:“捡”来的灾祸
170
庭审现场:被告文强
180
原告与被告:见义勇为后的莫名困局 189
No.3悲剧的因果
捐赠与受捐:陈易样本
201
迷途付成励:成长是一种痛
212
贵州安顺“枪击案”的乡村现场
225
陈涛安的三年举报历程:断裂的信任
239
桂林舞蹈职业学校实习事件幕后
251
发生在苏州幼儿园的杀戮
260
宝丰枪案里的模糊杀机
267
No.4灾难的面孔
衡阳大火
275
巴基斯坦:一场7.6级地震的死亡烙印
285
禽流感疫区的湖南控制
296
郴州冰灾:一座城市的“黑暗”突围记录
303
浏阳镉污染:重金属隐患下的村庄
314
悲情波兰
325
空难之殇:波兰人自己的记忆
329
No.5乡土的规则
湖北调查:家园开始“温馨”
345
重返铁西区:从土地开始的故事
352
奶牛到牛奶:奶源地的利益链
363
麒麟村试验:土地流转的乡村变局
373
易县样本:“复制尤努斯”的15年乡村实践
385
什邡,重建时刻的乡村创造
400
No.6人在边缘
王小波在云南
413
王小波在大院的日子
421
范志毅:“将军”大不过“江湖”
426
青城武术:一些人的“寂寞江湖”
440
爬飞机少年的非现实世界
447
肖志军的“伪环境”
453
No.7历史的细节
1938年6月9日:战争逻辑下的花园口
465
长沙:焚城之灾
478
汉奸丁默邨的“上海歹土”印记
487
马六甲:历史两端的细节
495
爪哇三宝垄:成为“守护神”的郑和
503
后记仰仗陌生人的慈悲
511

编辑推荐

  被隐匿的DNA张振风案的乡土版本  呼格吉勒图翻案有多难  李庄伪证案  迷途付成励:成长是一种痛  贵州安顺枪击案的乡村现场  爬飞机少年的非现实世界  战争逻辑下的花园口

内容概要

王鸿谅,《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章节摘录

  语气激昂地指出公安证据的问题,抓住公安心理的弱点,营造出一种气场,逼得检察院让步,最后为当事人赢得轻判”。这种强势而极端的辩护路数,李庄离开石家庄后,依旧一直沿用。充斥于他身上的悖论,也会引来旁观者极端反差的评论。有人觉得,在当前的司法现实下,他不仅可以看到案子的“漏洞”,还敢于明确指出来,从而达到自己的辩护目的,也算“有胆识”。更多人则认为,他的路数“太小儿科”。  律师许昔龙告诉本刊记者:“据现行法律规定,提出被刑讯逼供的一方,必须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否则是徒劳的,但刑讯逼供的证据并不容易获取,除非人被打死了。”“虽然刑讯逼供是每个律师必然关注的问题,但据我所知,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因为刑讯逼供而无罪释放的成功案例。”在他看来,一般情况下在刑讯逼供上做文章,对案件的审判实质影响并不大。“在现有的司法环境下,一个职业经验丰富的刑辩律师在没有确切证据的前提下,不应该揪住这个不放,而应该把精力放在涉嫌犯罪事实与证据链上。”  担任过20多年刑事法官的宣东依旧会不自觉地带有“法官思维”,他告诉本刊记者:“法官最看重的是客观、公正,律师只有在专业水平上下工夫才能博得法官的好感,也能赢得控方的尊重。”“每次辩护前,我都要先从法官、检察官两方面的角度去想想问题,对于立场公正的律师,法官会把你当做自己的参谋,而一味偏激、说辞空洞的律师并不受欢迎。”“态度要温和,在事实证据上针锋相对,才是一个好律师的做法。”  虽然李庄在法庭上如此张扬,但崔双喜同样注意到,“在石家庄的时候,李庄非常注意处理跟办案单位的关系,案子归案子,不管法庭上怎么激烈,私下里他会很巧妙地化解矛盾,跟办案单位的人并不会因此结下个人恩怨”。赵国胜对此一点也不奇怪,“李庄其实还是一个懂得经营人际关系的人,如果是面对他看重的人,他说话做事还是会很注意,很有分寸”。“怎么说,石家庄也是他的根,他的家人、亲戚都在这里。”  ……

图书封面


 隐匿的现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记得是2003年8月的一个下午,我在三联书店楼下徘徊着深呼吸了很久,才鼓足勇气上了二楼,到周刊编辑部去接受面试。面试官是李鸿谷,传说中的“李大人”。虽然得到了实习机会,还是被他用那句“三联是有门槛的”打击了。那时候SARS刚过,我离毕业还有大半年,只是个百无一用的新闻系科班学生,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一脑子的不切实际,哪里见过这般不留情面的架势。离开那个连正经窗户都看不到的格子间,在阳光下痛定思痛,悟出来的社会第一课,大概就是收起敏感易碎的玻璃心,既要低到尘埃里,又要无知者无畏。我到三联生活周刊的时间不巧,刚好错过了在安贞大厦的时光,只能在同事们的闲谈追忆中,遥想一下顶层复式套间的奢华,然后,回到三联书店二楼的格子间里,被杂志的出版周期驱赶着,周复一周、年复一年的“上山下乡”。是的,这就是社会部的命运,哀怨和控诉都是没用的,不如备好一本详尽到各乡各镇的中国地图册来得实际。在前辈们的教导下,我很早就认清了形势,安分地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为信条,鼓起勇气奔向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在社会部的大熔炉里锻造出了标准的模样:粗糙皮实、随遇而安,对大巴小巴上的山寨节目视若无睹,在各种交通工具上都能昏睡过去。熬夜写稿欲哭无泪的时候,就一遍遍默念社会部里的名言:“天亮了,稿子就会出来的。”这样的日子,一晃已经7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职业会像记者一样,工作的常态,就是去经历别人人生中的非常态,充斥着体力和智力的双重煎熬。再奔波的旅程,挑战的也只是体力,多辗转辛苦,也没什么值得炫耀,作为记者,不能到大事件的第一现场,基本上就没有发言权。可是到了现场之后呢?敲开了一个个采访对象的大门之后呢?如何在纷乱芜杂的材料中理出线索,如何建立起观察的坐标,如何控制好作为旁观者的义愤和悲悯,得出更趋近于真相的判断?这些需要的都是智力。任何一个社会事件,远不止是非判断那样简单,越到乡土的底层,越会发现生活的鲜活,那些不可思议的枝蔓,才是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最真实的镜像。其实,除了“铁肩担道义”这种激动人心的口号,做记者,更需要的还是良好的心态和永不停止的求知吧。每个选题背后,都有超出自己经验范围的新知,每一次的采访,除了和你的采访对象一起经历那些匪夷所思的悲欢离合,也是一个高强度高浓缩的学习过程。在这一点上,我很感谢三联生活周刊给予我的职业环境,鼓励记者的个人发现,不粗暴不武断,有着朴素的正义,也有宽容的态度,温和的价值观。而且,三联生活周刊是一个没有编辑层的地方,唯一的编辑就是主编,主编一般不改稿子,不满意就直接毙掉。所以,每个记者从一开始,就会被逼着交出可以直接上版的成品,而不是半成品。我不知道三联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构架,但这种模式,真的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发记者的个人成长,而且逐渐塑造出个人写作风格。除了天灾人祸、杀人放火之类的社会部常规选题之外,这些年我写过许多案子,起初对它们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总觉得法律就是个冷冰冰的东西,枯燥无趣。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任何事件上升到法律层面,就进入了一种矛盾冲突的极端对峙状态,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具张力的舞台,只要你愿意,而且足够用心,总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洞察人性。在李大人看来,做记者最首要的还是好奇心。“不去试,怎么知道不行?”很对。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有新发现?先入为主和故步自封,实在是做记者的大忌。不要因为懒惰或者是恐惧给自己找借口,这个职业始终需要最单纯的驱动,放下那些功利的考量,才可能为自己打开更广阔的大门。
  •     把这本书买回家看,完全是因为在读何老师译出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书时的一个意外收获,这个意外得来的收获就是何老师原来已经结婚了呀,而在此之前我一直是对这个胖纸如此拼命地出书以至于到底还能剩多少精力去相亲深表怀疑的,这样不靠谱的怀疑最后让我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嗯,这个何胖纸,应该是个大龄剩男吧。所以如果我是个女粉丝,一听何老师都结婚了,兴许还有机会遗憾一把,可是作为一名男同胞,我只能说很高兴看到何老师还没变成为了人民做牛做马外加做公务员而视个人福祉为一泡猪屎的老光棍,家都没齐平天下这事估计也不好办了,人间烟火好歹还是要吃一口的。看来我以后对待八卦的态度还是不应该这么悲观,尤其是挺着大肚皮的男性学者。书一拿到手上,我就把脸凑近书里的照片仔细看了半天,又兴冲冲地和室友热议了一番,最后得出的结论用室友的一句话可以这么总结:王鸿谅和何帆,从外表上来说呢,基本上就是XX插在了XX上这么一件事嘛。扯了这么多废话,还是说回书本身吧,其实起先拿到新书迫不及待地唰唰乱翻,很是失望,因为书中除了序言和后记之外便是将作者载在三联上的新闻调查文章集成册子,三联这一文丛的书籍我从来没读过,而我原本指望书中还能收录点生活小品文之类的。毕竟三联的主笔,在我这么个学生娃的眼里还是颇为神秘而神通广大的,那些严肃新闻报道背后的花边故事往往比其本身对我更有吸引力。所幸的是作为一个穷苦潦倒的学生娃,三联周刊这么一本定价如此不友好的杂志,势必是我买不起的,大多数时候也只是站在学校的报摊边蹭读一下,不过上学期那个仅有的报摊也被城管机关一举踹掉,让我辈连蹭读的机会也遭剥夺,这么一来,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了。读了几篇书中的文章后我意识到一个阅读习惯的问题,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想来学校路边报摊蹭读杂志时,背着书包挤在人堆里,耳边随时闹哄哄的,杂志里的那些长篇深入报道从来都是只求了解点事实真相,再看看作者自己的观点,眼睛扫过一页页书,从来不在文笔和行文结构上驻足,而现在这些同样的文章原封不动地从路边报摊来到家里书桌上,由杂志变成了硬壳书,一读才发现原来的阅读习惯真是浪费可耻,满眼尽是杀人放火偷鸡摸狗的故事情节,全然不见作者对文章本身的苦苦耕耘,真是应了麦克卢汉那句话,媒介即信息。而书中传达的信息又实在是太五花八门,以至于我一直把书名记成了《隐匿的社会》,或许是因为作者说自己是社会部的,也或许是因为这些文章凑在一起,的确就是一幅当代中国社会的浮世绘,当然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我记性实在差,书都快读完了,连书名都没记住,不过还好,在那些荒唐离奇的社会现象中所能看到的法则与戒律,还是给我这个菜鸟大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书读到最后,感觉它已经不是一本新闻稿集子了,简直是一本打通游戏必读的通关指南,而很遗憾的是,这是一个正义与诚信通通破产的病态社会中好人如何独善其身,罪人何以洗刷罪孽的真人游戏,读这本书之前正好读过一本控诉社会暴力的小说《老无所依》,相比于小说中虚构的情节,这部纪实作品因向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不看入目的社会阴暗面与光怪陆离的肮脏人性,反而显得更像一本虚构的故事集,让我忍不住感叹,善良与勇敢,原来也是如此可贵的品质啊。作者在后记中讲述的那些稿件背后的故事也小小的满足了一点我的好奇心,然而这些满足感也立刻转化成对作者的敬佩与同情,就像我常常在公交车上看到的那些手中摆弄着新款苹果手机的时髦姐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她们手中的昂贵玩具是出自怎样卑微的血汗工厂女工之手一样,绝大多数三联的年轻读者也不曾设想过一篇仅仅几千字的新闻调查稿件又是如何的得来不易,作者为之忍吞多少苦头。到头来,无论是作者所说的那些陌生人的慈悲,还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被认作是理所当然的恩赐,都是值得仰仗并且珍惜的。
  •     到三联生活周刊之后出差做的第一个稿子,是一个偏远乡村的投毒案,在湖北利川。路途真遥远,从北京先飞武汉,再到恩施,然后再坐两个多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利川城区,想要进村,还要找摩托车。从武汉飞恩施的是只有两排座位的小飞机,有个乘客登机之后,拿着登机牌却找不到座位,用湖北话很大声地调侃:“飞机上还卖站票的啊?”空姐走过来,镇定地看了眼登机牌,在安全门旁边利索地收拾出一个座位,把他安顿下来。我在一旁看得乐不可支,第一次出差的惊恐和慌乱,慢慢缓解下来。万事开头难,确实如此。李大人因为不放心,打了好几个电话过来指示我这个新兵,务必掘地三尺地去找人。村民、医院、警方这样的常规选项也就算了,他还要求采访到看守所中的嫌疑人。我倒吸了几口凉气,本能地先把自己的亲友挨个想了一遍。唉,记者就是个功利的职业,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先从身边的人下手,哪怕多年没有联系,也可以厚着脸皮打个电话过去,寒暄几句之后就直入主题,让对方措手不及。可是跟社会记者可能遇到的五花八门的选题比起来,个人亲友的力量实在太有限了。实在想不到什么关系可以搭上利川看守所时,我内心一阵悲戚,瞬间有了豁出去的悲壮。还好利川只是个县级市,城区很小,像样的酒店也只有一家,市领导出席的破案庆功会就设在酒店餐厅里。我在散席的人群中找到了市长和公安局长,他们的心情都很好,虽然没说什么,但都留下了手机号码。此后几天,我开始锲而不舍地软缠硬磨,打电话,发短信。唉,职业就是这样改变人的性格的,我要再跟人说,念书时老师曾经给我的评语是“文静而内向”,听起来怎么都像个笑话。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公安局长那边有了答复,他不仅抽出时间接受了我的采访,还亲自给刑警队长打电话,嘱咐对方带我去看守所。接下来,一切都戏剧性得几乎有些不真实。刑警队长不仅提供了更多的破案细节,还在陪同我会见嫌疑人的时候,补充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跟我这样的“菜鸟”记者比起里,警察实在是很好的提问者,有逻辑、有重点、有细节。返程的飞机上我如释重负,小得意之余,全是感谢和庆幸。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将是我工作的常态:孤独、焦虑、绝望,以及绝处逢生的喜悦。在电脑里翻出这7年的稿件,就像重启记忆之门,每一篇稿件背后,都有一张张令我感动的面孔:采访衡阳大火的时候,那个在消防队大院篮球场上遇到的新兵,给了我所有领导的电话,还带我进了指挥中心,查到了当天的全部消防出勤记录;做开县井喷事故的时候,热心的乡村少年带着我绕过封锁线,途中踩着石头过河,他担心我掉下去,却羞涩得连我的手都不敢拉,只好紧紧拽着我的衣袖,还有那些井场工人,看到我半夜无法下山,冒着违规的风险在配电室里搭了一个地铺,还送来了盒饭⋯⋯最曲折的还是波兰空难的采访,签证多亏了波兰驻华使馆ADAM先生的热心帮助,可紧接着又遇上了护照过期,施以援手的是北京出入境管理处的一位官员,尽管我以前就曾通过几层关系辗转求助于他,获得帮助后就杳无音信,可他依旧不计前嫌,在出差途中还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让我得以顺利成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波兰华人陈先生,他是哈尔滨人,今年50岁,早年留学到波兰,从此扎根那里,他的旅游翻译服务公司正常收费是每天200欧元,可他自愿提供无偿的帮助。我从来没想过,原来《三联生活周刊》还会有海外“粉丝”,而且是真诚地喜欢。他常常回国,不仅自己订《三联生活周刊》,还发动身边的人订阅。陈先生开车到机场接我,送我到酒店,陪着我熟悉整个华沙城,陪我一同寻找破题思路。英语在波兰并不通用,在华沙的那几天,陈先生完全被我逼迫成了三联生活周刊的编外记者,不仅要陪我四处找人,联系采访对象,还要翻译长长的采访提纲,以及更长的口头和邮件回复。他甚至开车4个小时,把我从华沙送到了克拉科夫,因为他觉得记者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火车都在晚上,我会太辛苦。他在克拉科夫一直等到我写完稿件传回北京,其间遭遇网络故障,他比我还要着急。所有的这些付出,他没有丝毫怨言,他说,只要你能写出一篇稿子,能让中国人真的了解波兰,我就很开心了。是的,每一次的采访,都像一场奇遇,被拒绝太正常了,可是,无数次的被拒绝之后,总会有善良的陌生人愿意打开一扇窗。这些人愿意施以援手,并没有任何利益上的诉求,只是因为对记者这个职业还有着一份信任和尊重,还有些更单纯,只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关怀与悲悯。记者这个职业就是这样,永远要面对那些未知的状况,我们能够仰仗的只有陌生人的慈悲。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是作为记者,受了太多太多的恩惠,却实在无以为报。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写好每一篇稿件,尽可能地去接近真相。做记者的焦虑和无助感,其实跟年龄和资历无关,跟选题有关。一个棘手的选题,总具有把人一棒子打回原形的力量,之前的职业历练都像是白费了。工作上的这种不确定性,也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性格。回看这7年的历程,我真心地感谢身边所有的朋友,谢谢你们的宽容和帮助。尤其要感谢的是我的先生何帆,他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工作,并且毫不吝惜地贡献他的智慧。与一个社会记者一起生活,需要怎样的豁达与容忍,他最清楚。他内心的温暖和明亮,让我看到生活的美好。2010年9月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记录很详细的一本纪实类书籍,分析问题的态度很像央视的新闻调查!好书!
  •     这照片上的女人长得挺像我表妹的,原来以为是个老女人,想不到竟然这么年轻。这个世界强人太多了
  •     装帧好,内容更好,很有味道的一本书。
  •     2014年5月
  •     有些文章高中的时候在三联周刊上看过。又想起那些一本杂志大家传、上课的时候会压在课本底下偷偷地看、一边看一边向往着这样的职业的日子。
  •     三联的稿件汇在一起出书还是很有意思的嘛
  •     无论从记录现实还是从新闻采写上来说,都可为范本。
  •     三联杂志合订本的感觉~~当记者真不容易,不仅要在事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拿到一手资料,还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保持理性、中立……对从业者素质要求这么高,但就薪俸来看,记者这个职业本身“性价比”不高,那么如何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
  •     三联生活文丛,好书
  •     很少见这么大胆的披露社会现象的书籍,敢说真话的作者。
  •     何大法官他娘子滴~~
  •     早用学习了
  •     看看世上还有多少秘密?
  •     陌生人的慈悲 唉 早就领悟记者是求人的职业
  •     平易近人的像小手摸你脸颊的可模仿调查报道指南
  •     如题,对其中的几位主编或主笔颇为感兴趣 所以 选了其中最喜欢的几个人 买了其个人文选 王鸿谅即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 李菁 李鸿谷 曾焱 未来还计划买袁越和朱伟
  •     文笔很简炼,蛮中立的
  •     一个时代的法治样本,推荐普法阅读。
  •     喜欢这种白描似的叙述,少些诱导,尽量客观。不知怎么,忽想起今年春晚那句“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有些悲哀。
  •     天灾人祸,杀人放火,社会部记者最有爱了~
  •     这本书也不畅销,情节又不够精彩,故事也不浪漫,作者语气也甚为平淡,砍了幼儿园小朋友的人,穿什么衣服,砍孩子前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和谁说过话;被误判杀妻的人;被医院误诊为胰腺癌于是每天吃药抑郁抽烟,后来死于肺癌的人,和他的儿子。。狗血的情节,正义同情未必出席,但真实。
  •     “任何一个社会事件,远不止是非判断那样简单,越到乡土的底层,越会发现生活的鲜活,那些不可思议的枝蔓,才是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最真实的镜像。” “任何事件上升到法律层面,就进入了一种矛盾冲突的极端对峙状态,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具张力的舞台,只要你愿意,而且足够用心,总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洞察人生。”--作者序 “‘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和白两种颜色,还有很多事灰色的。’成年人世界里的普世原则,在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却是在撕裂般的疼痛中才领悟。”--其中一篇,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中,作者的一句话。
  •     nice 挺不错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