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 (1917-1927)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 (1917-1927)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201061146
作者:刘运峰(编)
页数:354页

作者简介

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收录了中国新文学运动最初十年(1917~1927)的主要文学作品及相关资料,由当时最为著名的十位文学家负责编选并撰写导言,如鲁迅、郑振铎、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等等。他们撰写的导言立意离远,气魄宏大,言之有物,切中肯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孱良友图书公司将这些导言辑为一书,冠名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于1940年10月出版。本次重做此书,加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的主编赵家璧的前言,每篇导论后收录该集作品目录。书后增加了阿英的《史料索引》序例,以及胡适等入关于新文学运动的文章作为附录。

书籍目录

赵家璧 前言蔡元培 总序胡适 《建设理论集》导言《建设理论集》目次郑振铎 《文学论争集》导言《文学论争集》目次茅盾 《小说一集》导言《小说一集》目次鲁迅 《小说二集》导言《小说二集》目次郑伯奇 《小说三集》导言《小说三集》目次周作人 《散文一集》导言《散文一集》目次郁达夫 《散文二集》导言《散文二集》目次朱自清 《诗集》导言编选凡例编选用诗集及期刊目录选诗杂记诗话《诗集》目次洪深 《戏剧集》导言《戏剧集》目次阿英 《史料·索引》序例《史料·索引》目次附录周作人 文学革命运动胡 适 文学革命运动陈子展 文学革命运动赵家璧 话说《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 鲁迅怎样编选《小说二集》刘运峰 编后后记

前言

  我国的新文学运动,自从民国六年在北京的《新青年》上由胡适陈独秀等发动后,至今已近二十年。这二十年时间,比起我国过去四千年的文化过程来,当然短促值不得一提,可是他对于未来中国文化史上的使命,正像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是一切新的开始。它所结的果实,也许及不上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般的丰盛美满,可是这一群先驱者们开辟荒芜的精神,至今还可以当做我们年青人的模范,而他们所产生的一点珍贵的作品,更是新文化史上的至宝。  这二十年时间,大约可以分做两个不同的时期:从民六(一九一七)的发难到民十六(一九二七)的北伐,从民十六的北伐一直到现在。前一时期的新文学,贯穿着“文学革命”的精神,到北伐成功,便变了一副面目。这后一时期的新文学,至今还在继续发长中,我们既不能随便替他作结束,为事实上便利计,就先把民六至民十六的第一个十年间,关于新文学理论的发生,宣传,争执以及小说,散文,诗,戏剧诸方面所尝试得来的成绩,替他整理,保存,评价。在国内一部分思想界颇想回到五四以前去的今日,这一件工作,自信不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供给十年百年后研究初期新文学运动史者一点系统的参考资料,也是我们所应尽的责任。  这一个新文学大系的计划,得益于茅盾先生,阿英先生,郑伯奇先生,施蛰存先生的指示者很多,没有他们,这个计划决不会这样圆满完备的。蔡元培先生,胡适之先生,郑振铎先生,鲁迅先生,周作人先生,朱自清先生,郁达夫先生,洪深先生和上述的前三位,花费了他们宝贵的时间,替我们搜材料,编目录,写导言,使这十部大书得以如愿的实现,我借了这个机会,敬向他们深深的致谢。

章节摘录

  《文学论争集》导言  郑振铎  一  编就了这部“伟大的十年间”的《文学论争集》之后,不自禁的百感交集:刘半农先生序他的《初期白话诗稿》云:  这十五年中,国内文艺界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动和相当的进步,就把我们当初努力于文艺革新的人,一挤挤成了三代以上的古人,这是我们应当于惭愧之余感觉到十二分的喜悦与安慰的。  这是半农先生极坦白的自觉的告白。但一般被“挤成了三代以上的古人”的人物,在那几年,当他们努力于文艺革新的时候,他们却显出那样的活跃与勇敢,使我们于今日读了,还“感觉到十二分的喜悦与安慰”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憬憧于他们的时代,迷恋于历史上的伟大的事业的成就,当然,那些“五四”人物的活动,确可使我们心折的。在那样的黑暗的环境里,由寂寞的呼号,到猛烈的迫害的到来,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兴奋与苦斗之中生活着。他们的言论和主张,是一步步的随了反对者们的突起而更为进步,更为坚定;他们扎硬寨,打死战,一点也不肯表示退让。他们是不妥协的!  这样的先驱者们的勇敢与坚定,正象征了一个时代的“前夜”的光景。  当陈独秀主持的《青年杂志》于一九一五年左右,在上海出版时,——那时我已是一个读者——只是无殊于一般杂志用文言写作的提倡“德智体”三育的青年读物。  后来改成了《新青年》,也还是文言文为主体的,虽然在思想和主张上有了一个激烈的变异。胡适的“改良文学刍议”,在一九一七年发表。这诚是一个“发难”的信号。可是也只是一种“改良主义”的主张而已,他所谓文学改良,只“须从八事人手。八事者何?

图书封面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 (1917-1927)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看《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1917-1927)》①首先一定是被它华丽隆重的阵容所惊艳:蔡元培 总序 (中);胡适 《建设理论集》导言 (右);郑振铎 《文学论争集》导言(中);茅盾 《小说一集》导言(左);鲁迅 《小说二集》导言(左);郑伯奇 《小说三集》导言(左);周作人 《散文一集》导言(中);郁达夫 《散文二集》导言(左);朱自清 《诗集》导言(中);洪深 《戏剧集》导言(中);阿英 《史料·索引》序例(左)。(小括号中为各人当时政治立场)这一列名字无论哪一个单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帅蔡元培,到得力干将胡适,到创作实绩傲人的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们是并肩奋斗的同仁、战友。接着我们会好奇,当这些曾经亲自为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摇旗上阵的先锋勇士站在1930年代重新回顾他们二十年前的奋斗不知会有怎么的心态变化。1930年代初,革命文学日盛,文坛已经很政治化,这些顶级名家中,有的因政治倾向不同彼此对立,或有人事的纠葛,原先相对统一的新文学阵线,已经明显分化。郑振铎在《文学论争集》中就不禁生出“凄楚之感”:“当时在黑暗的迷雾里挣扎着,表现着充分的勇敢和坚定的斗士们,在这虽只是短短的不到二十年间,他们大多数便都已成了古旧的人物,被‘挤成了三代以上的古人’……只有少数人还维持着斗士的风姿……”他们并肩作战的时代过去了,到为《大系》作此导言的时候,这些人之间是有裂缝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他们对那段历史各自进行一番历史发生学的演义时,是不是会生出一场罗生门呢?这些顶级名家在参与和支持《大系》的编辑出版上态度一致,因为1930年代革命文学和文化复古逆潮使得确立新文学历史地位成为迫切,而且从他们个人角度考虑也有将自己成就进行历史言说的欲望。但他们毕竟立场不同,有些人甚至有人事上的纠葛。所以这种兼顾各方的人员选择方案,更容易留下他们之间裂缝的蛛丝马迹。 首先发现的裂缝是蔡元培胡适了周作人。蔡元培在《总序》中说:“欧洲近代文化,都从复兴时代演出;而这时代所复兴的,为希腊罗马的文化;是人所公认的。我国周季文化,可与希腊罗马比拟,也经过一种烦琐哲学时期,与欧洲中古时代相埒,非有一种复兴运动,不能振发起衰;五四运动的新文学运动,就是复兴的开始。”作为卷首的开篇之语,蔡元培将“五四的新文化运动”直接比附为西方文艺复兴,赋予其复兴的使命,放在很高的历史地位,从而高度肯定了《大系》的编纂意义。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要注意:“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和“复兴”。阐释“五四的新文化运动”,要先辨别“文学革命”“五四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三个词。“文学革命”以解决新文学“写什么”和“怎么写”为任务,前者的答案是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后者的答案是接近民众的白话文,他们最终的目标又都是在中国进行政治革新,振兴民族和国家。“五四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武力政治运动,让人们看到了群众蕴蓄的巨大力量,于是就有一些人格外重视文学革命要求普及白话文的一方面,启发民智进行思想革命。五四影响巨大,随之产生一系列的泛文化的变革称之为“新文化运动”或者“五四新文化运动”。蔡元培采用“五四的新文化运动”一说,可见他以白话为工具进行思想革命、政治改革的直接目的性。蔡元培提倡的“复兴”是由文学而及艺术、科学、政治、宗教等的文化的复兴,但他却轻视“创造”。在他看来优秀的文化早已存在,复兴所需做的工作就是找到适合有力的工具挖掘出古时优秀文化即可,而不是另行创造一种全新内容的新文化,带有明显的承袭就特征的趋向。他说:“欧洲文化,不外乎科学与美术……复兴时代最伟大的美术家……开先的科学家……何以不说为创造而说是复兴?这因为学术的种子,早已在希腊罗马分布了。”“及十三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以意大利语发表他最著名的长诗《神曲》……是欧洲复兴时期的开山。嗣后由文学而艺术,由文艺而及科学,以至政治上,宗教上……”他认为:“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欧洲文艺复兴正是“把各民族方言利用为新文学的工具……遂产生各国语的新文学。我们的复兴以白话文为文学革命的条件,正与但丁等同一见解。”新文学的急先锋们一开始就一再强调文学的“精神”(内容),胡适在《建设理论集导言》中说:“周作人先生的《人的文学》……是当时关于改革文学内容的一篇最重要的宣言。” 而蔡元培文里提到了胡适、钱玄同、刘大白、刘半农……却绝口不提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对新文化的巨大贡献,并不是他针对周作人。一年前(1935年)周作人五十大寿,蔡元培作诗祝寿,可见他们关系至少不坏。蔡元培站在文学运动之外,宏阔的视野关注的是运动的大进程,一力倡导白话工具论,文学工具论,必然缺乏直接进行文学革新创造者的那种对内容的孜孜以求精神,忽略了“人的文学”,和胡适、周作人这样的“后进”相比显得有些保守,也在情理之中。而周作人此时则已经放弃了自己“人的文学”的单纯信仰,他对蔡元培此处的忽略当会不以为意吧。但是蔡元培这种粗线条、工具论的文学史叙述却对后世有不好的影响。同样的缺省策略茅盾更刻意、明显地使用了。茅盾在《小说一集导言》中掠过胡适,开篇从陈独秀谈起新文学,说道:“民国六年(一九一七),《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文学革命论》的时候,还没有‘新文学’的创作小说出现。”而鲁迅在《小说二集导言》中开篇就说:“凡是关心现代中国文学的人,谁都知道《新青年》是提出‘文学改良’,后来进一步而号召‘文学革命’的发难者。”有点针锋相对的味道。此时,鲁迅和茅盾都是左派文学备受推崇的领袖人物,而鲁迅有其更独立的姿态,茅盾的党派立场则更显露无疑。此处便透漏出两人立场态度的微妙差异,很有意思。1928年到1929年的革命文学论证,鲁迅和茅盾都卷入其中,都受到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攻击和批判,但是又有质的不同。1928年郭沫若用杜荃的笔名发表了《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说鲁迅是封建余孽。作为反击,鲁迅发表演讲《上海文艺之一瞥》,表达了对创造社的反感,称他们是新才子加流氓。而茅盾则是和创造社、太阳社则是在怎样进行革命文学的创作上发生了分歧,茅盾撰写了不少文章意欲对提高革命文学的艺术性方面进行指导,是真正的左翼作家代表。赵家璧虽然是第三方商业性编辑出版的代表,但是他的思想是左倾的,他视茅盾为仅次于鲁迅的新文学导师。他在回忆录中就表示《大系》的实际编辑组织者实在应该是茅盾,从大系标题,时间段划分,到分册选员等茅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大系》的主导位置是“左”,“右”和“中”都是客居甚至被压抑的地位。赵家璧在《话说〈中国新文学大系〉》中说:“当我把这些想法向鲁迅、茅盾、郑振铎、阿英、郑伯奇等前辈作家请教时,普遍得到赞同和支持。”他请教的出郑振铎外都是左派的作家。在设计《大系》的编辑结构时也曾格外注意其“在当前的政治斗争中具有现实意义”。但考虑到若完全找左翼作家编,不来一点平衡,肯定无法通过审查得以出版。而且30年代的文学商业性和文学的消费价值凸显,就连革命文学也是极其注重消费价值,赵家璧从商业上考虑胡适、周作人这样的“名宿”是不应该错过的。所以最后决定的编辑人选,的确照顾到不同政治倾向的“平衡”,当然也要看重其在文坛的地位。这样,才成全了《大系》几乎完美的编选人员比例。赵家璧在《话说中国新文学大系》中说:“胡适当时是北京大学校长,文化界炙手可热的权威人士,政治上在逐渐右倾,左翼作家对他很有意见……我拟请北平的周作人,有人反对,有人赞成。茅盾认为《大系》既然请了胡适担任《建设理论集》的编选,散文集请周作人编选一集也无不可。”从“既然……也无不可”的语气中可见作为左翼分子的茅盾对胡适、周作人的反感。所以茅盾可以忽略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他当时的立场和态度使然。但是这样以政治立场和时代氛围为依据的文学史叙事影响、危害更是不小。其他还有不少可发现的裂缝,比如胡适批评了陈独秀。胡陈是新文化运动两员同仇敌忾同进退的猛将,也是很好的朋友,胡适在写《建设理论集导言》时也在和狱中的陈独秀通着信。但胡适在文中却对陈独秀的“最后只因”作了不无偏颇的批评,这是有点指桑骂槐的味道。胡适不可能不感到周围革命文学的不友好气氛,他欣然答应参与编写《大系》除了希望继续为新文化运动实绩确立历史地位出力之外,并不是没有私心的。也许正由于刻意表明不与革命文学潮流为伍的姿态,他和周作人的行文中最可见出自我标榜和当仁不让的自信。他说“赵家璧先生要我担任‘建设理论集’的编纂,我当然不能推辞。”言下之意,舍我其谁(另一位最有资格的陈独秀正身陷囹圄)。“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不虞之誉。”“至于我们几个发难的人,我们也不用太妄自菲薄”“”白话文的局面,若没有‘胡适陈独秀一班人’,至少也得迟出现二三十年。”一生以“国民导师”为方向的胡适,“在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中最温和也最坚定,虽然在新旧难辨、前后难辨的回流中他的坚持使得他显得保守,因而失掉号召力”,可他一直自信地坚守自己的路。他一生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不赞成暴力,所以他对陈独秀的有失偏颇的批评不是“首功之争”想要“荣誉重新分配”,在为信念和理想辩论。可见,胡适在文中做出的淡然自处、旁若无人的自我标榜下是一份战士的斗志。至于周作人,在写《散文一集导言》时表现得完全像个“文抄公”了,他不像胡适那样耐心地条分缕析,希望获得理解之人。他整段整篇地奉上自己的大文,口中虽然说着“无论一个人怎样爱惜他自己所做的文章,我总不能说上面的两节写得好,它只是顽固地主张自己的意见”,但又忍不住强调“只是断片,但是意大抵还是一贯,近十年中也不曾有多大的,变更”。看似散漫慵懒的行文,任大家随便看看,实际是一副对读者爱理不理的样子,故作姿态不愿多言说。看似“宽容”实为“苛刻”的态度,言下之意是“我的意思早就都在文章里说过了,自己去找吧”,连多说一遍的耐心都没有。文章最后对“左派”“右派”的描述更是一副有话不好好说的样子,是周作人一贯给人的印象。可能因为郁达夫《散文二集导言》写得太好了,都没有人质疑过为什么不让他写小说导言。自从梁启超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中小说就一直居高不下,引起的影响总是远大于其他文学形式。而创造社中小说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郁达夫,而且郁达夫散文二集的选文并不出彩,或者真是郑伯奇占了本属郁达夫的位置。当时郑伯奇和赵家璧是同事,近水楼台,他和茅盾早已先预订下了小说集的编选权,然后推荐了鲁迅也来编选小说。茅盾却不甚喜欢郁达夫的小说,或许由于茅盾在编纂《大系》时对赵家璧影响力的巨大所以,郁达夫只得了一份和不甚受欢迎的周作人一样的工作。《大系》还是若隐若现地体现了当时的左翼观点。郁达夫的天真烂漫,表现得完全像是周氏兄弟的小粉丝。五四姿态衰退,只有蔡元培和郁达夫仍禀五四风度:天真,乐观,热情,自信洒脱。周作人却成为他的鲜明对比:自我引用、自我标榜,不仅对选文不置一词,对自己的热情洋溢的“粉丝”郁达夫也未置一词。仿佛蔡元培的同代相轻的习气(他在文中宁愿称康有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最有名也不绝口提梁启超)在周作人这里发展到了最甚,但提携后进却又都尽心尽力。这或许是五四文人的局限,但也可说是一种五四风度:旁若无人的自信自为。赵家璧说《大系》的《诗集》原来准备请郭沫若主编的,但被当时国民党的图书杂志审查会否决了。“理由”是郭沫若写过指名道姓骂蒋介石的文章,结果只好临阵换将。赵家璧请教了茅盾和郑振铎之后换上朱自清。对郭沫若编选《诗集》的面貌的好奇,不亚于想看到郁达夫编选的《小说三集》。不过我想幸而郭沫若审查不会通过,不然鲁迅和茅盾都不会高兴的吧,甚至鲁迅就此退出《大系》也未可知。像这样文学运动的参与者和卓有成效提倡者们直接进行文学史的书写和评价,只能说是可遇不可求。二十年后的这次五四新文化干将们的集体回视,是一次此我与彼我的对话,叙说的姿态没有谁是谁非,其中有坚持自我,有彼此分裂,我们庆幸的唯是从叙说的姿态中窥见一斑历史的遗迹。在大家都站在今天的立场,斟酌取舍着各自的叙说话语时,洪深却是一力要回去还原历史现场,他的《戏剧集导言》俨然一部“伟大的十年”的恢弘戏剧史。放在书后留给读者的是一阵历久弥新的历史慨叹。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真是很喜欢周作人啊!
  •     粗粗翻过。。
  •     胡适讨论“国语”时遭遇了阶级命题;朱自清以“诗话”方式逐位点评,展现了批评者的细致与敏锐;最有趣的是《戏剧集》导言,洪深历数从文明戏到爱美剧,从戏剧协社到南国社的心路历程,他的隐忧是“资本”,票房堪忧的背后,是民众顽固的文艺趣味。
  •     几位先驱当仁不让,自信和勇气令人感怀
  •     研一是看的,才看了两篇发现3个错别字,印象不咋好
  •     誓与此书中的民粹决一死战
  •     鲁迅先生写的最好,读起来不知道时间;最烦周作人,大段大段引用自己的文章,看着不仅累还觉得矫情;······
  •     错字扎眼
  •     内容没的说。但书做坏了。标点,错字,排版,字体,都有提高的空间。既然定价不低,为什么不制作精细些。也算留下一本好用的资料集啊
  •     还会再有吗
  •     时代精神
  •     经典中的精华(感兴趣的部分已经读完)
  •     看郑振铎那篇时大哭了一场T^T 另,说句题外话,真不喜欢这个封皮开本以及内里的排版,怪不适应的,有一种哭笑不得的“阔气”的感觉。
  •     历史的车轮在轰鸣声中前行,时代的洪流奔涌而至。
  •     定价偏高。
  •     胡适是谦谦中带了点脾气,郁达夫感觉很谦虚,洪深估计心里有结。。
  •     那些导言读多了就会乏味,估计是因为每个编写者都要对新文学革命做一个回顾,故而就显得重复。赵家璧的两篇后记较之反倒有意思。
  •     ↓↓ 批量补下标记
  •     预约到书了差不多之前也分篇看完了。看影印本更好。这本把竖排繁体改成横排简体还搞出了错字。人名不划线看起来不方便。鲁迅说《新文学大系》“其中几本颇草草,序文亦无可观也”。有几篇写得还挺好的。
  •     责任编辑该拉出去毙了
  •     门外汉看当事人对当时的看法
  •     印刷质量太差了 评价星级只对内容而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