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218054278
作者:夏泉
页数:377页

作者简介

  《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岭南文库》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在粤港澳的发展。坚持以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学、教育学、宗教学等多学科 的研究方法,充分吸取借鉴了学术界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史论结合,立意 创新,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是近年来研究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史领域难 得的一部佳作。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第一节 研究述评一、研究对象二、阶段划分及主要依据三、研究概况四、研究方法第二节 基督教教会教育的兴起及其在中西的演变一、教会教育在欧洲的演变脉络二、教会教育在中国的沿革三、教会教育的共性第三节 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的五种范式一、“文化侵略论”二、“文化帝国主义论”三、“近(现)代化论”四、“文化渗透与文化传播论”五、“普遍主义论”第二章 明清之际早期天主教教会教育(1552-1806)第一节 天主教三次在华传播时兴办的教会教育一、对明清之际天主教教会教育研究的遗漏二、唐、元时期兴办教会教育的最早记录三、明清之际天主教教会教育的创办第二节 明清之际早期天主教教会教育创办的宏观背景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拓展了天主教传播的空间二、葡萄牙商人、传教士东来与澳门开埠三、耶稣会对教育的重视四、范礼安的作用及采取适应中国传教的策略第三节 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澳门圣保禄学院一、办学动机二、创办始末三、耶稣会将西方高等教育体制移植到澳门四、圣保禄学院是否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五、历史地位及其影响第四节 中国传教士的培训基地——澳门圣若瑟修院一、办学动机二、创办始末三、师资、生源和办学情况四、评价第三章 “禁教”政策下的早期基督新教教会教育(1807-1842)第一节 清嘉道年间基督新教在华的早期传播与教会教育的兴办一、基督新教的产生及各派别二、嘉道年间新教在华的早期传播三、“禁教”政策和早期新教教会教育的兴办第二节 本土之外:“禁教”政策下的英华书院一、创校南洋缘由二、创办背景三、创校始末四、书院的院长五、经费与校舍建筑六、书院的师资七、书院的课程体系八、生源与毕业生九、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第三节 开拓本土:“禁教”政策解冻前后的马礼逊学校一、创办背景二、创办始末一三、布朗校长与马礼逊学校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五、生源与师资六、开拓本土的积极作用第四章 条约制度下的晚清粤港澳教会教育(1842-1911)第一节 晚清粤港澳教会教育创办的历史背景一、鸦片战争后中西关系的重大转变二、晚清粤港澳传统教育的演变三、条约制度下的传教形势第二节 晚清广东的教会教育及其特点一、“弛禁”政策初期的广东教会教育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广东教会教育三、特点第三节 晚清香港的教会教育及其评价一、缘起二、晚清香港教会教育的兴办与发展三、高主教与救主书院四、结论第四节 晚清澳门的教会教育及其特点一、澳门开埠后源远流长的教会教育传统二、晚清澳门教会教育的兴办与发展三、特点第五章 结语一、明清粤港澳教会教育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二、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附录一、天主教各修会明清时期首抵粤港澳传教活动简表(1552-1911)二、基督新教各差会清朝首抵粤港澳传教活动简表(1807-1911)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广东以及与广东在历史上、地理上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岭南地域)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在粤港澳的发展。该书史料丰富,史论结合,立论充分,立意创新,研究方法不拘一格,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是研究粤港澳问题和中国基督教教育史的一部新作。本书既可促进广东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对当前广东文化建设有现实意义。

前言

  “岭南文库”,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 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进入19世纪的南粤,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近代 中国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继而成为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广东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斗争中 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用鲜血写下了无数彪炳千秋的史诗。业绩煌煌,理 当镌刻青史、流芳久远。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摧枯拉朽,奋发 图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卓有建树。当中国社会 跨进20世纪80年代这一全新的历史阶段,广东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先行一步 的试验省区,被置于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沿,沿改革、开放、探 索之路突飞猛进;历十年艰辛,轰轰烈烈,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空 前伟绩。岭南大地,勃勃生机,繁花争簇,硕果累累。际此历史嬗变的伟大时代,中国人民尤其是广东人民,有必要进一步 认识岭南、研究岭南,回顾岭南的风云变幻,探寻岭南的历史走向,从而 更有利于建设岭南。我们编辑出版“岭南文库”的目的,就在于予学人以 展示其研究成果之园地,并帮助广大读者系统地了解岭南的历史文化,认 识其过去和现在,从而激发爱国爱乡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高瞻远瞩,继往开来。“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广东以及与广东在历史上、地理上有密切 关系的一些岭南地域)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并从历代有关岭南之名著中选择 若干为读者所需的典籍,编校注释,选粹重印。个别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译 著,亦在选辑之列。“岭南文库”书目为350种左右,计划在五至七年内将主要门类的重点 书目基本出齐,以后陆续补充,使之逐渐成为一套较为齐全的地域性百科 文库,并作为一份有价值的文化积累,在祖国文化宝库中占一席之地。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 一九九一年元旦

章节摘录

  三、耶稣会对教育的重视  宗教改革后,新教在北欧取得优势地位,旧教(天主教)则在南欧对基 督教的等级制度以及基层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运动,并成立了耶 稣会等天主教会组织,向东方渗透传教。“在这次天主教的复兴运动中,在促使一切脱离罗马的地区或国家重新皈依正统教会方面,没有一个机构 发挥的作用比耶稣会更大。”教皇为了弥补天主教会在宗教改革运动中所 蒙受的损失,提出“在欧洲失去的,要在海外补进来”的口号。耶稣会于 1534年由西班牙人依纳爵·罗耀拉(Ignacio de Loyola,1491-1556)创建 于巴黎,旨在为反宗教改革运动注入新的活力,并于1540年获教皇保罗三 世批准。该会仿效军队编制,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强调服从精神,成为 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罗耀拉的个性也体现在耶稣会组织中,“ 虔诚与外交手腕的混合,苦行与世俗交往思想的混合,神秘主义与冷静盘 算的混合,这就是罗耀拉的性格,这就是耶稣会的标志。”耶稣会十分重 视教育工作,具有办学传统,在《耶稣会章程》里,有一半内容是有关教 育工作的,它规定耶稣会士的基本任务是传教和从事教育活动,每一个会 员都有从事教育的义务。对耶稣会士的选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在出身、能力诸方面都有严格要求,耶稣会士自称属于“知识阶层”,大多受过当 时最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该会规定,每个成员都必须通过至 少14年的系统训练,研习神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该会于1551年创办了 罗马学院,“在基督教世界中,这所大学是一个奇迹,……它是伟大人物 的摇篮。”,罗马学院很快成为培训耶稣会士的最重要基地和各地耶稣会 教育机构仿效的典范。同时,该会还在欧洲开创了一个综合单一的学校制 度——“文科学校”(Liberal School)。“由于拥有近代的教育体制,耶 稣会很快就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国的年轻人在它的学校中学习。想人会的学 生必须通过非常严格的挑选和接受严格的训练。由于通晓古代和近代的知 识且有良好的学术素养,耶稣会士通常是欧洲最有才华的人。”罗耀拉及 其弟子们所理解的教育涵盖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为提升耶稣会员的素质 对其所实施的教育;二是为促进天主教在全世界的传播由耶稣会员对他人 所进行的教育。早期耶稣会学校的生源构成主要有两种:一是笃信天主教 、申请加入耶稣会的入会者;二是在耶稣会已有广泛影响,多数人趋之若 鹜时的一般民众。耶稣会的教学组织和制度,于1599年正式形成为《耶稣 会章程》和《教学大全》(Ratio Studi-orum),对耶稣会学校的学校编制 、设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成为管理耶稣会学 校的指南。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耶稣会为了扩大天主教思想的影响,很早 就致力于高等教育工作,开办了耶稣会大学、神学院和其他学校。课程设 置有古典文学、拉丁文、希腊文、伦理学、哲学、自然科学等,把中世纪 的教义神学与文艺复兴有机结合起来。耶稣会士是“中世纪历史上第一个 把教育青年正式写入会章的宗教团体。”“他们办的学校和大学培养了大 批出身高贵门第的青年。耶稣会士是欧洲天主教国家中的教育改革家。” 1542年,耶稣会在印度创办了“果阿圣保禄学院”(St.Paul’s College,Goa)。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大都受过耶稣会的高等教育,不仅思想虔诚,有深厚的神学、哲学基础,而且有较强的语言能力,他们恪守“学术传教 ”的策略。因之,我们可以说,耶稣会的传教活动,是以教育为中心工作 的,传教士到哪里布道,就在哪里兴办学校。明清之际来到澳门和中国内 地布道的天主教传教士以耶稣会士为主力,入华后他们嗣承了办学的优良 传统。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大学、印度果阿圣保禄学院,成为在澳门的天主 教士仿效办学培养传教士的榜样。清人陆希言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耶 稣会在澳门“设立义塾,不特教其英才,即牧竖厮养,咸得就小学而学焉 。小学有成,升人大学,更资其衣食,而望其成材。学既通明,或愿修道 ,或欲经营,仍任其自主焉。故三巴堂独高昂而宏丽,百凡功业,均与他 堂不同。” P90-92

图书封面


 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相当肤浅的一本书。对不起,我真的忍不住要吐槽。
  •     以明清时期基督教会在中国广东、香港及澳门一带的教会教育为研究主题的学术专著——《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在广东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该书已被列入《岭南文库》从书。 作者暨南大学夏泉博士认为,通过这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之间联系交往的深层次因素,而且有助于人们对隐藏在历史表象后面的真实情况进行认识和反思,以求把研究课题进一步引向深入。 作者:夏泉,男,汉族,1966年出生于湖南省临澧县,现系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本书由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修改而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