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表达爱的妈妈&渴望爱的孩子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亲子关系 > 不善表达爱的妈妈&渴望爱的孩子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561351321
作者:李宝渊
页数:217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儿童心理学家证实,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人格发展,哪怕只是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但很多父母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冷漠和粗暴对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灵伤害。
这是一本充满感动与泪水的家庭教育书,一本让天下父母学会表达爱的书。女孩敞开心灵的真实事例提醒父母,不要吝啬对孩子说爱,不要忽略对孩子的关怀。

书籍目录

初次见面/001
粉红袜子/011
讨厌孩子带来的负担/015
没有门窗的房子/021
嘟莉再见/029
第十个生日/035
回答——体验——行动游戏/039
害怕失败的孩子/045
我可以跟老师要吗/053
坏妈妈/063
我不喜欢穿着纸袋的听话公主/067
我的孩子越来越奇怪/075
火焰中的女人/081
丑陋的驼背树/085
我是坏孩子/093
妈妈也会抛弃自己的孩子/101
道歉/105
孩子害得我很辛苦/113
疯狂的船游戏/119
妈妈的告白/125
换成你来试试/131
拿出勇气来/137
巫婆也不坏/143
说说看,我的心情到底是怎样的/149
我所知道的,只是你所表现的/155
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家/159
墙被拆掉了/167
因为我珍惜/175
伤口/187
有个名字叫“妈妈”/195
重新走起来的手表/199
我是一棵带香气的树/203
走向更广阔的世界/209
绽放绚烂的花朵/213
附录
“回答——体验——行动”游戏/219
李宝渊老师的教育箴言/239

编辑推荐

《不善表达爱的妈妈&渴望爱的孩子》:一本奇妙的书,让妈妈与孩子重回融洽,韩国权威机构“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亲长著感动力作迅速改善妈妈与孩子沟通的“游戏关爱法”为什么,不会爱的妈妈,熄灭了孩子内心的勇气和智慧?许多不善表达爱的父母,知道孩子是多么渴望爱吗?不要冷漠,不要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更不要把自己的不幸阴影投射到孩子身上,说出你的爱,让孩子推倒心防,找到幸福吧!

前言

最近不知为什么,偶然想起了十五年前遇见过的一对母女。那是一位因小时候罹患小儿麻痹而行动不便、却又拥有一副姣好容貌的母亲和一名六岁的卷发小女孩,她们曾经怀着成为一名游戏治疗师的梦想,非常努力地学习游戏治疗……在那个年代,没有像样的儿童诊疗中心,也没有能提供游戏治疗的空间,甚至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游戏治疗,在听说了她们母女的故事后,我就下定决心站出来帮助她们。那时,我还是一个学习游戏治疗的研究生,除了理想,一无所有,她们盛情地款待我,而我也每天背着满满一大包玩具,不知疲倦地往返于首尔与首尔城边那个不知名的小村庄。每当我走进那个村子的时候,那对母女总是满脸微笑地来到停车场迎接,女孩一见到我就啪嗒啪嗒跑过来牵我的手,她母亲的身体虽然残疾,却也争着帮我提这提那。我们三个人边闲聊边走,不出十五分钟就可以看到她们准备的那间小屋。屋子不大,是附近的一位姐姐让给我们的,经这对母女一收拾,居然也成了一间相当不错的游戏治疗室。和她们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因为快乐而显得非常短暂,孩子每每惊叹我背来的大包包像一个魔术箱子。回家的时候,她们母女又不辞辛苦地送我,每次都依依不舍地牵着我的手,说很多感激的话。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李宝渊,韩国著名儿童“游戏关爱法”专家,著名畅销书作家。儿童心理学硕士,曾在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研究人类发展与家族学。“游戏关爱法研究会”总务,韩国“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目前担任韩国权威机构“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拥有幸福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妈妈一句话,或许就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妈妈的一件事,或许就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难忘的烙印。  ——著名作家 毕淑敏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章节摘录

初次见面“感觉”,是人类认识外界的第一个方法,婴儿在开口说话之前,就可以分辨谁喜欢自己、谁讨厌自己,凭的就是感觉。比如说,当妈妈很温柔地抱起他(她),他(她)会知道妈妈是爱他(她)的,而当妈妈很粗鲁地抱起他(她),他(她)会觉得害怕、委屈。“你叫思妤吗?很高兴认识你。”我微笑地看着她,但是那个坐在桌子对面的孩子丝毫没有反应。从进了这间谈话室起,她就一直盯着墙,也许是因为害怕撞到我的眼神吧!虽然我们中间只隔了一张桌子,但是似乎很难交流。我一边回想她的基本资料,一边仔细观察这个孩子的外貌。最先映入我眼睛的,是她那身绿底红条纹的运动服,这种运动服不大适合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子,也显出她身上的赘肉,总之,这身衣服实在不适合穿着外出。还有她的头发,随意地分向两边,可以看出她妈妈没在她身上花什么心思,至少在穿着上是这样子的。然后,自然地,我又联想到这个孩子的妈妈。她和女儿是风格截然不同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也不同于普通的妈妈,丝毫看不出来是个结婚十余年的女人。

图书封面


 不善表达爱的妈妈&渴望爱的孩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首先被这个标题吸引了,然后随意翻了几页,感觉很通俗易懂,而且非常细致的讲述了孩子从陌生,到熟悉的这整个过程,由于时间关系,确实没有看完,但是,细细品味,真的是可以把这些沟通的过程应用到生活中去,很喜欢,也是需要慢慢体会,慢慢理解的,用心去体会这个治愈的过程。
  •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没有教条。没有枯燥突出的理论。李宝渊作为一个游戏治疗师。把一个特殊小女孩的治疗经历全部记录了下来。然后呈现给我们。其中自穿插一些道理和通过她已经人性化的理论。让读者自己也像经历了一番似地。特别是想我这样没有完美童年的人也像是被治愈了一番似地。妈妈不是你生下这个孩子就有资格成为妈妈的。哪怕孩子一声声的喊你妈妈,那也只是个名称而已。在拥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一条有意思的路才刚刚开始。不要误入歧途,自己把路走死... ...整理一下李老师的语录:分享之, .........................................................................................................=为什么你的孩子会变的迟钝敏感?=小时候,在父母无尽呵护下长大的孩子,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觉到得、都是美好的事物,长大后也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恩,生活得很积极;相反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出生活在充满冷落、粗暴的环境里,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就会对外部世界变现得过于敏感,或过于迟钝。小时候很少被称赞的孩子,长大后恨容易对旁人的眼神与表情表现得过于敏感。因为人大多都会对曾经得不到,或者很少得到过的东西变现得尤其渴望,所以此类人大都遇事消极,还没做之前就否定其成功的可能性。从另一角度来说,即使他们在某些事情上获得了成功,也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求,他们也不会因此感到骄傲与满足。相比之下,那些在赞扬与鼓励下长大的孩子们,遇事就会积极得多,他们懂得带着自信,享受过程中的快乐。结果令人满意的话,不用说当然高兴,就算失败,也会因为在过程中有了收获,而觉得有意义,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机会,他们也会很乐意的承接下来,不计较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真正的伤口=“想起小时候遇到感觉自己无法承担的事情以后,总是喜欢用自残来发泄,而且固执的认为身体的疼痛可以舒缓心理上的疼痛而且更能让自己接受。”也许就是李老师说的这样,“当皮肤被划破,看到血流出来时,我们会感到疼,但是,比起看得见的伤口,那些看不见的心灵创伤,才会留下更严重的后遗症。看得见得伤口,我们只要敷些药,包扎一下就不会再恶化了,可是心灵的创伤如果错过了适当的治疗时期,可能就会发炎化脓。所以说,有时,比起一个耳光,失望的眼神更让人心寒;比起被罚高举双手站在原地不动,冷漠的、爱理不理的态度更让人难过。”....................................................................................................= 为“祸害”的父母 =人在小时候,比起结果,更在乎事情的过程,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人,大多会变得乐观、积极,就算有偶尔的失败,父母或者身边的人也会这样鼓励:“虽然结果有些不如意,但是你毕竟努力了,这样就够了。”相反的,如果父母常常这样教育孩子:“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吗?”“不是都说了不准做吗?怎么还做?”“看看你干了些什么!成了什么样子?”孩子们受到父母太多的责备,就会渐渐变得自卑、胆怯,什么都不敢尝试,会常常想“我不行,对于别人来说,我只不过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笨蛋。”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妈妈都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舍弃的存在。妈妈的一句温暖问候和一声甜美微笑,又岂止是几颗糖果就可以换走的?但是,关于妈妈的这些甜蜜和幸福,可能随时会变质成充满背弃和哀伤的苦涩。很多时候,妈妈爸爸这些大人们的想法,孩子们是永远理解的,可能一会儿时铺天盖地的爱,一会儿又突然变成尖锐残暴的打骂。..........................................................................................................= 乐观or悲观 =当我们为了做成一件事,有时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和努力,但是,当成功如愿到来时,很多人就会忘记了当初的艰辛,沉浸于眼前的喜悦。因为自己对这件事的喜爱与执著追求,换来的成功的喜悦,远远胜过了当初受过的苦、流下的汗。但是如果换作一个悲观的人,可能早就因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或是忍受不了过程中的艰辛而选择了放弃,当然也就无缘成功。........................................................................................................= 自我的存在感信号是如何消失的 =一般来说,长期缺少关爱、总是被人们嘲笑或冷落的孩子,渐渐地会产生自我藐视、厌烦的心理,认为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对谁来说,都是没有价值的存在,人们讨厌自己也是理所当然的,然后愈加变得忧郁、懦弱,遇事缺乏挑战精神,动不动久选择放弃,再严重一些的,也有可能走向极端,放弃生命,又或者是把对父母或身边人的怨恨,用其他的方式报复给他们,由此走向罪恶的深渊。..........................................................................................................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一年不能算是很短的时间,一年可以经历很多事情,让人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如果是治疗数年来淤积的伤口,可能远远不够,加上孩童时的一年胜于成人时的十年,换句换说,孩提时一年来累积的伤痛,长大后要花上十年来愈合。而且,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好比盖房子,有了好的地基,接下来的一步步才能走得踏实,一旦脱节了,很可能被引入歧路。.........................................................................................................所以,自我测试一下。你是一个不善表达爱的父母吗?你有没有现在正在和一个渴望爱的孩子打交道了?他或她是不是正慢慢的和你没话可说?行为举止变得十分怪异? 也许翻开这本书会指点你迷津。就算没有孩子的读者,也可以当一本故事书来看。很棒很精彩。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故事很感人,但也许对教育研究者更适合,对父母指导孩子的具体行为帮助不大。
  •     非常感动,很感人的画面。我读了又读。
  •     故事非常感人,值得阅读,如果把它当做教育孩子的书,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书中的孩子有抑郁症
  •     徐董能够在事业做得那么成功的同时,还把家庭教育做得那么好,真是难得!
  •     两天就收到了,收到后我用力不到12个小时的时间把它阅读完。这本书不是长篇理论,作者把自己给孩子做治疗的整过过程,及有用的方法阐述怎么与难以沟通的孩子沟通都有标注,方式就像看小说一样,自己可以把整过过称像播放电影一样回忆下来,我对这本书有很大触动,思路也很清晰。看着很轻松。 比较适合难以跟孩子沟通的家长看。
  •     非常好的书,很感动人。
  •     因为我能够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比较喜欢。这本书是心理学方面的,心理治疗,正好最近也在学心理学方面的东西,这本不深奥,很容易看懂
  •     好看 看过的第二本心灵成长类小说了 轻松益智
  •     印刷很好,是正版!
  •     没有板着面孔的说教,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是这个温情的小故事,让父母有所领悟……
  •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避免给孩子的童年造成伤害,这种伤害是指心理的、精神的,写得尚可,但不具普遍性,是某个孩子的特例,但作者告诉我们孩子都是渴望爱的,都希望父母能对自己表达爱。
  •     好好说话,好好说出对孩子的爱,孩子是生命,不是任意对待的玩具。
  •     看看评论的时间,头几篇的时间惊人的相似。希望以后能做的更无痕一些。
  •     恩,没什么收获
  •     很好的一本书,非常棒
  •     感动的一塌糊涂,充满泪水和关爱的。。。
  •     以为跟以前看过很多的父母教育书一样会很枯燥。但,发现,这本书翻开后就不想合上。其实,道理很简单,细节很缓慢的渗透 非常好看,也非常耐人寻味。让家长可以反思或感悟的一本好书!
  •     父母与孩子其实是互相影响的,父母在影响孩子的同时,孩子同样也在影响着父母
  •       首先被这个标题吸引了,然后随意翻了几页,感觉很通俗易懂,而且非常细致的讲述了孩子从陌生,到熟悉的这整个过程,由于时间关系,确实没有看完,但是,细细品味,真的是可以把这些沟通的过程应用到生活中去,很喜欢,也是需要慢慢体会,慢慢理解的,用心去体会这个治愈的过程。
  •     通过这本书能认识到一些有"问题"的孩子需要我们做父母的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说实知有这样的孩子父母的心情都是蛮沉重的,文中的小女孩还是挺幸运的,她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心理医生~~遗憾的是我国的儿童心理研究和治疗水平还有待提高~`
  •     非常好,非常感人,非常值得一读!!
  •     非常值得一看的好书,非常感动。
  •     怎样让孩子觉得幸福,关键在于沟通。
  •     还没有看,应该很好吧
  •     孩子和父母没有仇恨,造成隔膜的原因就在于不善说出彼此的爱。
  •     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方法。改变别人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     书送达的很及时。我比较崇尚丁克家庭,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生下孩子后,一直不悦纳孩子,更不会向他表达母爱。但是身为母亲还是有责任的。看了该书后,我很受启发。
  •     书的内容跟从题目联想到的不太一致,主要是讲一个心理师如何医治一个自闭倾向的儿童,妈妈只是个配角而已。
  •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这点中国的家长更应该努力!
  •     很好的书,很受感动!
  •     此书是一位心理医生写的案例,从书中可以看到孩子在心理医生的引领下一步步地敞开心扉。心理医生的爱心和耐心让人感动,方法适当。值得教师和家长都读的一本书。
  •     ^_^
  •     本来是想找个赠品书的,可是看了一些评论,连赠品都不想要了。买个书还得防“托”,挺悲哀的。
  •     有泪水的感动,还有欢喜的欣然,非常喜欢的书。
  •     还好是送的,买的话不太值的。送的看看也无妨,无非是要家长多爱孩子,多交流。
  •     母爱非常伟大,但是,一定要正确运用,要学会爱的表达。
  •     每一个妈妈都是爱孩子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依赖妈妈的。可是,他们之间,却因无法沟通导致相互的不理解,最后彼此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甚至仇人。本书可以母子同看,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     不要自以为了解孩子,要善于表达对孩子的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     仔细读过,春风化雨,感动与珍惜,这书对中国家长非常有用,学会爱,表达爱。
  •     以情动人,感人的家教书
  •     值得80后妈妈看下
  •     我看完这本书感受很深,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的一些错误,给孩子造成了一些心理上的伤害。我把这本书还借给别的孩子的妈妈看,也同样受到了启发。也许我小时侯我妈妈对我的一些态度会无形中又影响到我对自己孩子的态度。真可怕!
  •     人类世界最重要的就是表达和沟通,好父母都很会表达,由于不会表达,会发生许多令人遗憾的事情。
  •     妈妈生了小孩,同样要学会如何去爱,如何表达,做个成熟的妈妈,树立良好的家庭形象,让小孩感受到幸福。
  •     独特的故事,内心的温暖,不一样的家教书,好书。
  •     装帧优美,插图不少,文字内容不是很多,还可以接受。内容没看完,不过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家庭教育的问题,受益匪浅。要是有问题的小孩都能得到这样的帮助就好了。因为是赠品,很值。不过买的话也还可以接受。
  •     韩国治疗师真心是太掌握empathy了!
  •     买给妻子看的,希望有价值
  •     这个故事润物无声地说出了沟通的重要性,每个家长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
  •     我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觉得非常有效,现在我们的沟通更加顺利了,推荐大家也试一下。
  •     非常好的书,迅速改善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受益良多!
  •     很好看,我推荐给很多朋友,非常实用。
  •     价格便宜,读起来也很有启发。
  •     里面的故事很感动,能帮助我们了解孩子
  •     不一样的讲述方式,对妈妈们来说,绝对是一本最棒的爱的沟通书~~
  •     好感人
  •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了孩子心理方面的各种问题,很有用
  •     书中通过对一个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治疗,来反映孩子一些心理问题,有个性但缺乏共性,能给你启示和帮助,但就正常育儿来说帮助不大。
  •     孩子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他不是你的玩具,他终究要长大,幼小的他有无尽的猜测,如果你对不准他的点,就没法沟通,彼此就会隔阂……就不好教育了。这本书教了些好方法
  •     非常值得一读,感动心灵!
  •     看着书里的小女孩坚强地敞开怀抱,很感动,表达多么重要啊。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爱的表达。
  •     孩子要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父母的真正的爱。
  •     非常好的故事,非常感动,插图也相当精美。
  •     这书对我来说太有启发,会表达爱和懂得爱,必须落实在行动上才可以。很喜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