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09727843
作者:邓野
页数:519页

作者简介

1944—1946年间,国共两党关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的争论,是两种对立的国家政体的争论,是争取一个怎么样的抗战结果的争论,因而也是国共两党政治对立全部历史关系的最高表现形态。本书对这一场长达两年的政争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进行了全程的跟踪考察,集中论述了国共两党是如何由政争走向战争的。

书籍目录

导论 联合政府的口号与国共关系的最终分野
第一章 国共力量的消长与两党合作基础的演变──联合政府口号的推出
一号作战与国共关系
联合政府口号的推出
联合政府旗帜下的第三方面
中共的两个部署
第二章 联合政府与参加政府
史迪威出局与赫尔利入局
赫尔利斡旋下的国共谈判第一回合
国共策略的调整──两手对两手
赫尔利斡旋下的国共谈判第二回合
第三章 国民大会与解放区代表大会
两党的举措与意图
国共的两个党代会
第三方面的斡旋
中共关于“解代会”的筹备
第四章 中苏谈判与中苏条约──蒋介石的一个政治布局
国民党的政治需要与中苏谈判的提出
雅尔塔决议与中苏谈判的启动
中苏谈判第一阶段
中苏谈判第二阶段
中苏条约的批准与评论
第五章 重庆谈判──背景与条件的转换
两周的较量──日占区的归属与国共版图的重新划分
邀请与应邀
重庆谈判的基础与主题
主题的交锋与两党政治理念的展示
僵持与妥协
各方得失
第六章 国共两军战略方向的选择与展开
中共战略方向的调整
中共各项部署的展开
中共在东北的战略部署
国民党的战略考虑与展开
第七章 苏军的双重性与东北的三角格局
东北行营退出与再入长春
中共东北战略的再调整
国民党与苏军关于东北经济合作的争执
第八章 政治协商会议──背景与条件的再转换
政协会议的国内背景
政协会议的国际背景
政协会议的组成、议题与性质
政协会议前奏曲
五项议题的争论与协议
热议、隐患与结论
第九章 多向与无序的政局
政协会议之后中共关于时局的判断
国共关于整军方案的谈判
国民党对政协协议的不满及其焦点
中苏在东北经济合作问题上继续争执
国共在东北问题上继续争执
反苏反共游行的爆发
第十章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两个僵局的形成
二中全会开幕与主题辩论
国共就两个焦点问题的磋商
二中全会期间的蒋介石
二中全会与国民党内部关系的变化
二中全会的政治后果──两个死结
第十一章 四平决战
三角格局的淡出与东北问题的演变──国共四平对峙的形成
中共关于进占长春的考虑与决策──政治要求之下的军事方针
四平决战与重庆谈判
战局的转折与谈判的转折
关于四平之役的争论与评价
第十二章 最后的谈判──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
停战令与停战条件
中共的部署与反击
最后的谈判
不宣而战
结束语 民国政治的逻辑及其历史局限

编辑推荐

  1.新观点。作者认为,1944年,也即日本投降前,中国的政治主题已经由两国(中国、日本)三方(国民党、共产党、日本),转变为一国(中国)两方(国民党、共产党)。  2.新史料。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派张莘夫接收东北抚顺煤矿,不料,张被杀害。为此,国民党认为张被共产党杀害,而共产党坚称张乃国民党杀害后嫁祸于共产党。作者根据最新史料得出,张为共产党所杀:“苏联红军指挥我们部队……把他们几个人杀了。”  3.故事性强,可读性高。叙事严谨,逻辑严密。步步深入,将国、共为何一直都在谈判,却最终没有谈成分析的透彻明了。 

前言

   联合政府的口号与国共关系的最终分野   国民党政权自建立以来,长期推行一党训政的国家政体,其根据直接出自孙中山的有关学说。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认为主要原因是新生政权建立之后,没有经过军政、训政两个阶段而直接进入宪政。有鉴于此,孙中山将建国程序分作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这个建国学说为国民党执政之后推行一党训政,提供了直接的政治依据。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方式,是在原有的、国民党一党训政的国家秩序之内,建立的一种不对等的合作方式。之所以不对等,说到底,这是当时的两党力量的对比在政治上的体现。这就是说,两党关系对等与否,取决于两党实力对等与否。   1944~1946年间,随着国共力量的对比互为消长,旧有的合作基础与方式,已经不能反映此一消长所产生的新的政治格局。为此,改变两党合作的基础与方式,被中共提上国共谈判的议程,此即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所谓联合政府,就是要将一党训政变为多党联合执政,其实质就是关于中央政府的权力再分配。随着联合政府的提出,使一党训政这个在国父遗教名义下奉行多年的政治学说和政治体制,遭到空前的批判,旧有的国家秩序从此动摇起来。   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全过程来看,1944~1946年间,是两党关系最后的政治转型时期。在以往的一段漫长时期,国共关系几经波折,曾经发生多次政治转型,不过,这一回的形式、性质与以往截然不同,这一回两党关系的政治转型,直接表现为国家政体和国家秩序的转型。因此,两党关系的转型过程,集中体现为两种国家政体的对立: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的对立。   由两党关系的转型而引出国家秩序的转型,据此,国共关系发展到其全部历史关系的最高阶段。这一次政治转型的失败,决定了国共两党由政争走向战争的最终分野。   迄今,没有人明确提出上述概念,没有人发现1944~1946年是国共关系的一个完整的政治转型时期;没有人发现其间完备的政治形态、统一的历史主题和连贯的发展线索。因为,没有人认识到这段历史的特殊之处,从而将这段历史内在的政治主题联系并贯通起来。   一直以来,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与叙述基本形成一个定式,首先,以1945年8月中日战争的终止为分界,分为战时与战后两个历史阶段,然后,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相当严格地分别论述不同的历史主题。根据这个定式,战时的主题是中日民族问题,战后的主题是国共政治问题,根据这个定式,1944~1946年是不能捏合为一个历史整体的。这就是说,将传统意义上的两个历史阶段的衔接部位贯通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提出,本书的这一命题和架构,多少有些标新立异、不合章法。   如此看来,本书的架构能否成立,有必要对传统的思维定式略作清理。   的确,1944~1946年,是抗战末期和战后初期两个历史阶段的衔接部位。一般来说,两个历史阶段的交替,就是两个历史主题的交替,以往的研究与叙述,正是按照这个固定的思维习惯展开的。然而,发生在1945年8月韵历史阶段的交替,其不同于一般的特殊之处在于,历史阶段的交替并不以历史主题的交替作为基础,因此并不等于历史主题的交替。具体而论,通常的关于这一历史阶段的交替与划分,是以中日战争的终止作为依据,问题在于:中日问题并不是抗战末期中国政治的主题。   因此,怎样认识贯穿于1944~1946年间整个历史过程的政治主题,是解读这段历史的基点。具体讲,关键在于把握两点:第一,怎样认识抗战末期中日问题和国共问题的主次关系;第二,抗战末期与战后初期这两个历史阶段的交替,是以怎样的政治主题衔接并贯通起来的。   中日战争以国、共、日三个参战方为主体,由此构成两国三方的战争形式,这种战争形式的构成,决定战争的性质不可能是单一的。还在抗战之初,毛泽东于1937年8月提出:“在联合抗日的情况下,要把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贯通起来。”民族革命指中日问题,社会革命指国共问题,贯通指联系,指两种范畴、两种性质的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就是说,整个抗战时期,中共始终是将两个革命联系起来一并展开的。当然,两者之间有一个主次关系,问题在于:主次关系并非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战争的进程而调整。   中日战争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但迟至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才调整为中国政治的主题而居于主导地位。这就是说,民族矛盾是否居于主导地位,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根据战争的进程而调整。那么,一个因战争进程而调整的问题,同样,必然因战争的进程而再调整。   1944年夏季,随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德国战败已成定局,为此,日本的覆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中国的抗战进程步入末期。那么,抗战末期的中国政治的主题是什么?一句话,就是争取怎样一个抗战结果。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由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来赢得抗战胜利的果实。1945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中国有无产阶级、大资产阶级、中间阶级……这三个阶级都在活动,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快要胜利的时候,都在那里准备日本打垮以后干什么。去年九月召开的民主同盟代表会议,日前召开的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正在召开的我们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这种准备的体现。”这就是说,在抗战临近结束之际,中国的各个党派提出了相同的一个问题:日本打垮以后干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是把争取怎样一个抗战结果的问题提了出来,对于中共而言,其实质就是民族革命与社会革命主次关系的再调整,社会革命转换为中国政治的主题。   两种革命主次关系的再调整,具体表现为国共合作的基础与方式的再调整。抗战之初,以抗日为基础,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战末期,随着争取怎样一个抗战结果的提出,调整国共合作的基础与方式亦随之提上议程。毛泽东对赫尔利说:“中国需要在民主的基础上团结全国抗日力量。因此必须改组现在的国民党政府,建立包含一切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国民政府。”在这里,毛之所言,就是把调整两党合作的基础提了出来,而调整的方式则是改组政府。那么。改组政府是什么性质?毛泽东这样说:“我们对国民党的方针,自国共合作以来,就是改良方针……现在的口号是改组政府、改组统帅部。这个口号不是改良主义的,而是革命性的。”毛称:“这是一个原则的转变”。   从“改良”到“革命”这一原则的转变,就是国共合作的基础与方式的调整,及其性质的转变。而这个基础与方式的调整、这个原则的转变,具体而论,就是民族革命与社会革命主次关系的调整、主次关系的转变。只有将这个主次关系具体地调整过来,“日本打垮以后干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才能具体地体现出来。那么,代表这种调整与转换的标志是什么?就是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   综上所述,以联合政府的提出为标志,中国政治的主题在抗战末期的1944年发生转换。因此,1945年8月的历史阶段的交替,是一种甚为特殊的历史现象,它并不以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革命的交替为基础,而是以居于次要地位的民族革命的终止为基础,主要表现为中国政治舞台的角逐者,由两国三方变为一国两方。正因为历史的主题没有中断,因此,历史阶段的交替并不影响中国政治本来的运行轨迹,联合政府这个抗战末期提出的政治主题,战后,依然延续下来,继续成为战后初期中国政治的主题。   总之,以历史主题为根据,从历史主题的发生、发展全过程来看,1944~1946年间是一个相当完整的国共关系的政治转型时期。   最后,笔者的结论是,通常的以1945年8月划分历史阶段的方式仍然可以成立,但是,通常的按照历史阶段的划分,分别论述不同历史主题的方式则应重新清理。因为,这种通常的方式,不能反映这段历史不同于通常的特殊之处,既不能将历史的主题表述清楚,更不能围绕主题的发生和发展,展开连续的、系统的叙述。迄今,人们所看到的有关这段历史的叙述,实际上都是支离破碎的。   其实,历史的分期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侧重面,采取不同的论述方式。通常的历史阶段分期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第二次国共合作历时将近10年,整个过程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从这个视角来看,1944~1946年显然是这个历史过程的后过渡阶段。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后期,其实质就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分离时期,整个过程围绕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这一对立而展开。这一时期发生在中国的全部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这一政治对立直接或间接的体现,由此,构成这一时期历史走向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这些线索和内容,也就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由政争走向战争的线索和内容。   总括而论,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后期这个视角看问题,1944~1946年,显然是一个形态完备、主题鲜明、线索连贯的相当完整的历史阶段。   在中国,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格局的变动,都是以武力的对比及消长作为最终依据。1944—1946年间,两个拥有各自的武装力量的合作政党,主要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协商如何将一党训政的国家政体,变为多党联合执政,这在国共关系的全部历史记录当中,是仅有的一次特殊的政治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讲,就是国共力量的互为消长在政治上的反映。   在长达两年的谈判过程中,双方的实力对比曾反复消长,双方的内外背景也曾反复转换,这种消长与转换体现在谈判过程中,表现为对阵的双方其各自的地位都不是稳定的,曾多次反复。由于这个特点的存在,所以,从国共谈判的全部历史过程来看,没有任何一次有如此次,谈判与武力的关系如此紧密,“谈”与“打”两者高度统一。由此而产生一种并不常见的现象,此即通常所说:谈谈打打,打打谈谈。   1944~1946年间,这是自国民党推行一党训政以来,中国政局呈现出少见的多元化的政治现象。民盟发展到其历史活动的巅峰,为第三方面争得一席之地。美、苏两国的直接介入,构成自民国建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国际干涉力量。这些内外力量的介入,对于国共政争构成相当的推动与制约的作用,正是这种介入、推动与制约,使中国政治呈现少见的多元化现象。   然而,所有这些介入的内外势力,其自身的利益都不能通过自身而直接获取,都必须通过国共两党而具体体现。因此,看似多元的政治现象,最终仍然归结为国共两党的较量。多元现象并不能改变以国共为主导的政治格局。   所有这些内外势力,都是怀抱着各自的现实利益和政治理念而介入国共政争的。他们的全部利益和全部理念,与国共两党都不是完全统一的。也就是说,现实利益统一与否,与意识形态统一与否,两者并不具有天然的同一性。由于这种局部的非同一性的存在,这就为国共两党在他们中间施展局部性的联合、分化、中立,提供了纵横捭阖的余地。这个余地既是局部的,又是广阔的。   这是一个任何一方都缺乏足够的稳定力量的年代。由于这个特点的存在,这也是一段少见的历史的活跃时期。这一点反映在现象上,表现为政局的走向极不确定。结果往往不是最终的,一个结果的产生,往往只是一个问题的重新产生。因此,问题的提出、展开、反复、转移,游移不定,令人目不暇接。   这种现象的产生,相当程度上出自诸多利益相互作用之下所形成的政治的合力。由于任何一方的利益,都难以单方面地直接获取,因此,诸多利益之间,往往通过反复地交换与取舍,从而产生一种叠加效应。所以结果往往不是最终的,往往成为另一次交换的筹码。基于这个特点的存在,把握这段历史的走向,应当十分留意跟踪诸多利益的走向,尤其留意跟踪诸多利益之间是怎样接合的,又是怎样交换的。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而又产生英雄的年代。由于历史的条件提供了一个足够展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舞台,据此,那些在这个舞台上活动的人,足以将其文韬武略一展无余。   这是一个把政治真正演化为艺术的年代。在这里,民国政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无不发挥到极致,留下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   政治家关注结果,而历史学家则关注过程。也就是说,历史学家的兴趣在于,结果是怎样导致的?本书将集中论述这样一个问题:1944~1946年间,围绕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的对立,国共两党是怎样由政争走向战争的?   让我们从头开始,走进那个非凡的年代。

内容概要

邓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专攻中国现代史,著述颇多。

章节摘录

  蒋经国访苏之后,国民党与苏联的关系毫无改善,尤其在东北经济合作问题上,苏军的立场毫不松动。这样,杜聿明所部长时间滞留南满,不能展开军事接收。  如前所述,还在上年末张嘉璈率东行营重返长春的当日,张即判断:苏军之所以延缓撤军,其意图是:“可有从容时间,讨论经济问题”。看来,蒋介石比张嘉璈晚了一个多月才意识到这一点。1946年1月,蒋在一则日记中写道:“俄军似已决心拖移撤兵日期,其意有二:甲,必须经济合作条件达成其要求目的而后撤兵。乙,或待美国在华北陆战队撤退时,彼乃同时撤退。”为打开这一僵局,1946年1月中旬,蒋采取了一项折中方案,即选择部分企业与苏方合作经营,但拒绝全面合作,蒋称之为“缩紧”政策。1月中旬,蒋致函张嘉璈,表示:“关于经济合作方针,此时只可缩紧,不宜太宽。此事已考虑再三,不能不如此”。  完全接受苏方要求,既损国家主权,又超出中苏条约范围,将遭到广泛的批评;完全拒绝苏方要求,则又无法展开接收东北的行动;这个折中方案的意图,就是试图局部满足苏方要求,从而换取苏方协助国民党军接防。  ◇          ◇  就在中苏双方为东北日资产业归属问题争执不下之际,作为这种争执背景的具体表现,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张莘夫事件。  张莘夫当年47岁,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曾任煤矿矿长、资源委员会汞业管理处处长、钨业管理处处长等职,此次在东北的职务为经济部东北接收委员。1946年1月14日,受张嘉璈指派,张莘夫偕随员7人,由沈阳乘火车前往抚顺,与苏方接洽抚顺煤矿接收事宜。1月16日晚,张莘夫一行由抚顺返回沈阳,途经李石寨车站时,张莘夫及其数名随员被杀害。  张莘夫案于1月下旬披露出来后,在中国知识阶层引起极大愤慨。国民党方面认为是苏军与中共所为,而苏联大使彼得罗夫于2月27日就此事答复重庆外交部时称:“张莘夫被害系暴徒所为”。 另外,中共中央在2月25日一份内部指示中表示:国民党“勾结日本人制造张莘夫惨案,以为反苏反共的借口。”由于相关各方各执一词,该案的真相,数十年来未能澄清。现在,随着相关材料的披露,该案的真相开始浮出水面。  吴亮平时任中共抚顺市委书记兼抚顺军分区政委,多年之后,吴亮平在文化大革命中写下一份材料,介绍了这件事的经过。吴写道:“国民党派张莘夫等人来接收抚顺矿务局和抚顺煤矿。那时,我们的方针是对接收进行抵制,他们未能实现接权。不多几天,他们就走了,我们派人送他们出去。到了半路,来了电话,说是苏联红军军官要搞他们。我当时在电话上听了,摸不清情况。当时苏联红军部队驻抚顺,实行军管,红军的事,我们无权管,(我)听了就说,让他们搞去,没有提出反对,这是政策上犯了大错误。苏联红军指挥我们部队,说他们是坏人,把他们几个人杀了。此事件给国民党利用作为进行反共宣传的一个口实,使党的政治影响遭受了损失,迄今每念及此,辄深为痛心。这一事件的重要责任,是作为地方党委书记的我,应当负责的。为此政策上的大错误,我受到东北局给的撤销工作处分,我作了检讨,并于1月底离开了抚顺的工作。”  根据这段材料,张莘夫事件基本清楚了,此即“苏联红军指挥我们部队……把他们几个人杀了。”指挥者为苏联红军,执行者为“我们部队”。  张莘夫遇害案并非一起偶然的、孤立的事件,而是有其特定的背景,此即中苏关于日资企业归宿问题的争执。抚顺煤矿的归宿当时尚未达成协议,在此情况下,一方要求接收(国民党),另一方,“我们的方针是对接收进行抵制”(我们当指苏军与中共)。作为接收与抵制这一对立的体现,于是发生了此一事件。张莘夫是受张嘉璈的派遣前往抚顺的,作为这件事的直接当事人,张嘉璈当时就在其日记中判断:“此事显然表明苏方不愿我方在经济合作问题未解决以前,接收抚顺煤矿”。 也就是说,苏军所以如此,是为拒绝向东北行营移交抚顺煤矿。  ◇           ◇  在接到蒋介石关于经济合作采取“缩紧”的指示后,张嘉璈对于此项政策的出台作如下判断:“在中央辅助蒋主席作东北问题之决策者,为行政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长王雪艇、及经济部长翁詠霓。宋王二人,因当签订中苏友好条约之冲,惟恐再受攻击,宋则取极端冷淡态度,王则取极端谨慎态度,翁则以宋王态度为转移……使蒋主席为主权与法理两理论所拘束,因有只可缩紧,不宜太宽之指示。”翁文灏字詠霓。所谓主权,指经济合作涉及中国主权;所谓法理,指经济合作超出中苏条约范围。张嘉璈认为,宋、王的这两点意见束缚了蒋,妨碍了蒋对东北问题的决断。  相反,王世杰则认为,接收东北之所以成效甚微,其责任在东北的两位主要当事者。王认为:“公权态度颇嫌软弱,对苏军过于迁就;熊天翼厌恶苏军,却又不肯负责应付。目前东北接收之障碍于以日增。”  为缓和与苏军的关系,政协会议期间,重庆政府特意选择此一国共合作的背景,派宋美龄于1月22日飞赴长春,代表中国政府向苏军有功将士授勋。苏方称马林诺夫斯基因事回国,宋未见到马林诺夫斯基,当然任何实际问题不能解决,宋美龄无功而返。  总之,东北的局面一筹莫展。  1946年2月1日,这是苏军撤离东北的最后期限,但苏军毫无撤退迹象。是日,马林诺夫斯基约见张嘉璈,直截了当地表示:“愿与阁下交换关于中苏经济合作问题之意见。”张嘉璈根据重庆的“缩紧”指示,表示可就部分项目与苏方合作。对此,一同参加谈话的苏方经济顾问斯拉特阔夫斯基断然拒绝道:“华方提议,不能作为可使谈判成功之基础。”  接下来,张嘉璈转移话题,张说:“鄙人愿乘机会,与阁下一谈政治问题,实因政治与经济有密切关系。中国政府现陷于极困难之地位,因一般人士责难政府,数月内在东北,仅接收数市,至接收之省份,则名存实无……故今如订立经济合作办法,恐仍是只有义务,而他人享其权利。”张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表达了对苏方的不信任。  面对张嘉璈此番言论,终于,马林诺夫斯基也将苏方为什么坚持经济合作的真实意图和盘托出。他说:“满洲地形与苏境衔接,插入苏境极深,故必须借经济合作,使满洲不再对苏联有所威胁。”此言之意,就是要以经济合作这一方式,将东北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以此方式保障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最后,马林诺夫斯基表示:经济合作“希望早日解决,使鄙人及军队可即离此。”等于重申,经济合作的成立是苏军撤军的先决条件。  ◇           ◇  2月4日,张嘉璈铩羽而归,返回重庆。此刻,蒋介石也实在无计可施了,蒋对张说:“如苏方不撤兵,吾方即不前进,亦不谈经济合作问题,任其搁置再说。”由于熊式辉早已离开长春而驻锦州,张嘉璈此次返渝之后,奉蒋之命留渝不归,这样,东北行营在长春实际上名存实亡。  由于经济合作无结果,苏军开始将工矿企业的机械设备大批拆卸,搬运回国,东北的经济利益还是未能保住。  因经济合作而产生的僵局,其政治后果是,中苏条约谈判期间略有改善的重庆政府与苏联的双边关系,至此完全被抵消。关于这件事处置上的失策,张治中曾于1948年5月致函蒋介石,对此作如下结论:“今日东北局面之演成,实由于对苏外交之失败,当时外交当局,不知收回东北为政治利益,保全工矿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当然重于经济利益,乃竟着重经济利益忽略政治利益,前提一误,全局皆输。”张的意见当时能否真正行得通,姑且不论,总之,就结果而论,在东北问题上,国民党最终是政治、经济“全局皆输”。  ◇             ◇  中苏经济合作久拖不决,其另一个后果是,东北问题逐渐国际化,美国开始插手,从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1946年2月9日,美国分别照会中苏两国,认为:中苏协商管理满洲之工矿企业,违反门户开放原则,此一问题之解决,须有美国参加。2月11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向王世杰转交了一份美国国务卿的照会,表示:“美国政府认为,日本的国外财产(如满洲的工业)之处置,系有关曾荷负击败日本任务的各主要同盟国家共同利益”。意即东北的日资企业为盟国的“共同利益”,而非中苏两国所有。“因此美国政府于接获中苏双方已在进行商讨,其结果或将使满洲工业成为绝对的中苏共管之报告后,甚为烦虑。”而美国之所以对此不满,其原因是:“美国及其他同盟国人民之未能获得参加满洲经济发展之均等机会”。 2月13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通告王世杰:“苏联关于东北之权利,只限于中苏友好条约范围以内。现闻中苏两国商谈东北经济与工业之管制,若违背门户开放原则,美政府不能承认。”  ……

图书封面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12月28日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专政》的再版前言,我又读了一遍。深感头绪的归纳最为重要。但要对历史事件能够深化分析,则须在全面掌握资料、信息之后。且抄下一句话:“陈寅恪说,研究古人,应当‘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这句话笔者这样理解:历史的研究者与研究的对象,无论生活环境、社会地位,还是思想情感,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巨大地差异,在此条件下以己度人,难免发生偏差。因此,必须两者‘处于同一境界’,才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因读郑洞国回忆录,引发重看杨奎松关于三年内战这段历史之解读,读了仍不过瘾,需要再参照,于是又想读汪朝光《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又想读邓野这本书。深感历史研究之难,以及其魅力所在。汪朝光一书的前言,亦有类似邓野的感慨,权且抄录下来:“历史研究是对过往发生事实的梳理与探究,每个历史研究者都是处在其所在的当下回望历史,从而也就难以避免所谓的后见之明(我自己浅薄,更是常常如此,甚至常有不能穿越之恨,好去帮蒋公之忙——才哥注),更兼历史研究者本人的经历、地位、感情、个性等因素,也使得历史研究尤其是历史评价可能难以避免所谓的主观性。惟其如此,本人更推崇叙事的历史,以可靠的历史事实,回到历史现场,还原历史本相的历史。……故本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先验性或后验性地给出历史的答案或者结论,更在于从历史事实出发,重建历史的现场,梳理历史的脉络,探究历史的本源,从而为读者了解历史并据此做出自己的判断提供一些基本的出发点。”我喜欢历史,则是因为我想弄懂我从何而来,想弄懂我所身置的这个社会格局,从何而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大画家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总要从尾部吃起,有人很不解,末尾部分那么难吃,这人却吃得不亦乐乎,莫非脑壳有毛病?老顾却不以为意,甚至投来鄙夷的目光,你懂什么!我这是逐渐进入最佳状态。现实生活中,渐入佳境的情况并不多,俯首皆拾的往往是每况愈下的例子。尤其是读书,很多书读着读着便味同嚼蜡,不忍卒读,欲弃之而后快。恕我孤陋,邓野的《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初版我没读过,等读时,已经是修订过的再版了。说实话,刚开始读时,是书并没有引起我多少兴趣,完全是出于工作需要咬牙苦读。不仅如此,还暗自揣度,像邓野那样又红又专的红二代能写出怎样客观的国共政争?可是,读着读着,我发现,我错了,这回真的错了。不但入了佳境,还不忍释手起来,一篇读罢,细细回味,竟如饮醇醪,口有余香,禁不住惊呼:也惟有邓野这样又红又专的红二代才能写出这样高水平、有深度、有内幕、耐看如大片的佳作来!难怪2004年曾被《南方周末》评为年度推荐图书,诚不虚也。本书中,邓野打破了以往以1945年8月中日战争的终止为分界,分为战时和战后两个历史阶段的定式,提出,这样的划分虽然“仍可成立”,但应需要“重新清理”,因为,“这种通常的方式,不能反映这段历史不同于通常的特殊之处,既不能将历史的主题表述清楚,更不能围绕主题的发生和发展,展开连续的、系统的叙述。迄今,人们所看到的有关这段历史的叙述,实际上都是支离破碎的”。实际上,中国政治的主题在抗战末期的1944年就以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而发生转移。这种观点,真令人耳目一新。对此,雷颐先生曾在多年前就有评述:“我以为本书一个最具根本性的突破是不以抗战胜利作为历史的分界线,而以抗战末期中共联合政府的提出作为历史的分界。”围绕联合政府,国共双方展开谈判,从起先王世杰、张治中与林伯渠的秘密会谈,再到后来蒋毛周等高层参加的重庆谈判,直到最后马歇尔出面调停的谈判,无不表明,每一次谈判的价码都是各自在战场上武力消长的体现。某一时段,共产党取得了大的胜利,要价自然就高,同理,国民党在军事上占了上风,价码也会水涨船高,无一例外的,似乎双方都对谈判毫无诚意,所谓和谈成了谈判桌上的阴谋诡计和出尔反尔,只是为了纾解暂时困难的缓兵之计。对此,毛泽东看得很透,重庆谈判时,曾对民社党领袖蒋匀田说:“老实说,没有我们这几十万条破枪,我们固然不能生存,你们也无人理睬。”是的,在奉行实力讲话时代,只有思想理论却毫无武装的第三方只是一个摆设,或者仅仅是一个花瓶,即便是第三方代表罗隆基等人如何疾呼:“选举要经由联合政府才公平。训政时期的选举可以说是国民党包办,同样解放区的民选政权也可称为共产党包办,所以都要经由联合政府重新来执行。”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都没有也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毛泽东说:“中国的政治力量是两头硬中间软。”蒋介石也说:“中国在国民党以外,除了共产党,再没有什么其它党派了。所谓其它党派实际是不能算数的。”真是可悲,最向往民主宪政的第三方人士在当时两大党眼中连数都算不上,难怪邓野说,在他看来,很多人为之可惜的这次与宪政擦肩而过的机会,实际上,根本连机会都没有出现过。其实,真正在两大党中间说上话的,是跟中国沾不上边却又极为密切的两个国家:苏联和美国。谁都知道,苏联向来跟中共关系好,而美国则跟国民党关系非同一般。然而,当事涉利益二字时,哪怕是最好的盟友也会背叛。苏联瞒着中共与国民党签下《中苏友好条约》,甚至斯大林表示“中国只能有一个政府,由国民党领导……如非国民党人士亦能参加政府,而仍由国民党份子领导,实甚有益”时,重庆谈判的毛泽东还被蒙在鼓里呢,无怪乎老对手蒋介石竟也同情起来,“可怜极矣”。然而,仅仅一年后,美国也抛下了国民党——杜鲁门声明的发表,使中国政局瞬间变化,中共很快就抓住了这一契机并向对手发起新的政治攻势。用邓野的话说,这便是民国的政治逻辑,“和谈本身就是武力的产物,然而,和谈的本质却又在制止武力,这样,也就产生了一个头足倒置的关系:以武力的产物——和谈,反过来,剥夺这个产物赖以存在的依据——武力。”而这个“历史的局限是不能超越的”,因此,联合政府也就成了一句口号,其流毒至今犹在。 邓野说,1944—1946年,显然是一个形态完备、主题鲜明、线索连贯的相当完整的历史阶段。我想说,《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显然是一部思维缜密、逻辑性强、回味无穷、刻画当年剑拔弩张、尔虞我诈栩栩如生的超耐看史诗大片。小子不才,不能道出是书好之万一来,但仍要腆着脸来大加推荐:若一年只读一本书,读是书,足矣。若一年读多本书,读是书,其余诸书则尽可抛诸箱箧也。
  •     “于全场极度和谐兴奋中散会”,看完全书,此句在头脑中萦绕不散,该句是黄炎培日记中46年所记政协散会时之情形。虽然作者告诉我们民国的政治逻辑无法越过,以上不过是历史的玩笑,但“如果顺着走下去”之类的假设想必读过本书的人都曾设想过吧。3年后,枪杆子1949登场,国共终于没有谈拢,真党国打败了假党国。国府外交是完全的失败。中苏谈判,蒋一要苏联确认合法地位,二要收回东北主权。为此不惜以外蒙为交换。然而,在美拒绝苏联独占日本以及必欲东北“门户开放”的情况下,蒋没有松口与苏联经济合作,在此情况下孤军深入东北,失败的种子已经埋下。47年冷战格局形成,在2大阵营非此即彼的对立情况下,与苏联再无可能交涉,而美国又将重心放在欧洲,蒋之失败,不可避免。第六章第三节《中共在东北的战略部署》P236谈到中共改变分散方针,此一改变与苏军态度有直接关系。不过作者并未说苏军为何就突然改变了态度,事实上是美国拒绝苏联参与占领日本,要在东北搞“门户开放”这几个因素起的作用四平一章,作者也没有讲到苏联在背后对中共的鼓励。其背景也是全球范围下的美苏关系恶化,正是由于苏联深感被动,以至于鼓励中共与国民党大打此书可读性甚高,文字晓畅,然而全书实际上过于突出国共,美国尤其是苏联的一系列决策没有放到当时的国际背景中看。推荐补充杨奎松《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总之,我以为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才能看的清楚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脉络清晰,丝丝入扣,极赞。
  •     感叹作者的洞察力和历史观,分析新颖到位。与以往1945内战结束来分割国共关系的观点完全不同,作者认为国共关系的变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由于不同的国内事件、国外政治环境,国共两党关系非常微妙,在尔虞我诈中合作与夺权,时而我占优势,时而你占优势,最后由于民国的“固有”的政治逻辑,在1946年四平会战后,不可避免的发展为兵戎相见。结合邓野《民国的政治逻辑》一起看,更透彻。
  •     赞!很有历史的现场感。如小说一般好看。夹杂评论若干,史论结合,读之甚感唏嘘(作者颇有史识)。消磨时光的好伴侣。但只认真地看了前半部,后半部分匆匆翻过,待闲时补上。
  •     邓野的这本书读来受益匪浅,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真正详实的了解了当年的国共政争的来龙去脉。了解这段历史也能够让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     想从国民党的角度去认识共产党的制度优越性,本书值得一读。
  •     历史不能假设,但了解一下当时的处境未尝不可
  •     日本投降,中苏条约签订,蒋公大好形势;后来第一次四平战役后,蒋公又是大好形势,这种情况下最终被翻盘,输的只剩底裤,后来的内战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事。
  •     从中可以学到许多许多东西,比如文章的写作技巧等等,不一而足,只有看过的人才会有那种无法表达之痛快………………
  •     民主不过嫁衣裳
  •     写得太精彩了。把两方流氓的嘴脸刻画得非常细致。顾颉刚日记和大公报的质中共让人读了愤慨。
  •     枪杆子里出政权!
  •     史料丰富,受益非浅,值得一读。
  •     以武力为基础的谈判却想以谈判终结武力,这是1944-1946年的国共谈判的死结。邓野老师对这段历史的论述实在是精彩!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本书的史料多引自中文文献,缺乏广度。更让人感叹的是过了70余年,人民依然在一党训政下、在毛的遗教下讨生活,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依然遥遥不可期。
  •     读来津津有味 当年这段历史如在眼前 慢慢品鉴
  •     联合政府还是一党训政,很有见解
  •     扎实、清晰,牛书!2016-4-29
  •     好书,老师推荐的。自己想好好看看。
  •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是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员邓野2003年出版的专著。在当时,这本书似乎没有得到读者的重视,网络上搜索的结果,只有雷颐2005年写的一篇文字,内容上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导读。2007年,近史所网站先后刊载了邓野的两篇旧文《傅作义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和《蒋介石对方先觉投敌案的裁决》,引起网络上的热烈讨论,邓野的名字被网络所熟悉,才使《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一书再次浮出水面。
  •     民国政治的逻辑是什么?枪杆子。
  •     全面,深邃的叙述了那段“建国伟业”的历史,打破常识,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那段历史。人民有知情权。
  •     这本书非常好,强烈推荐
  •     作者论证点位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逐步展开 材料、文献、论点取用得当:论点有深度、材料很详实、文献颇扎实 对于读者了解国共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三年,乃至理解整部近代史与现代中国,都有很大的益处
  •     汉唐阳光书系的名头加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名头,决定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内容很不错。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过去被埋没或者歪曲的历史真像初见浮出水面。很有益于开阔历史见识,有助于形成正确观念。
  •     作者并没有表述太多自己的观点,只是把丰富的各种资料按照逻辑排列在一起,清晰的还原了1844-1946年国共两党的关系
  •     原来那本封面被我弄脏了,再买一本。一直想了解国共谈判的详情,终于找到了。就是这本,一本很经典的书。
  •     导师极力推荐的书,诚如导师所说,全书没有一句无用之语。正在阅读中,的确收益颇多!
  •     作者打破了固有而泾渭分明的1937-1945-1949阶段分割,极有识见的将44-46国共谈判与分合作为一个独立时期,并引用大量材料、尤其是不同当事人的回忆、记录,基本清晰的厘清了相关历史进程的来龙去脉。作者强调的军队是民国政治的决定力量这一结论反而如同老生常谈,不如历史叙述精彩。以史为鉴,党卫军大概是中共建国近70年来少有的从未丝毫懈怠的政治原则。
  •     了解国共特定时期的一本好书
  •     谁能相信,中国曾经离宪政如此接近!重新了解那段历史。
  •     这段历史值得回味好书推荐
  •     好看,可读性很强的一部著作,将1944—1946年间国、共、美、苏、民盟等几方势力之相互关系和重大事件条分缕析、一一道来,并以作者所谓“民国逻辑”一以贯之,小说般精彩。读罢,唯让人喟叹历史之无情。我觉得作者提出的武力和和谈的关系(民国逻辑的局限)似乎更应该放在中国千年政治格局变迁中来体察,从中也可看出 为何今日之中共所为全系当年自身诉求之反面反动了,实因政治一元化根深蒂固,是当局者最为关心在乎之事——关乎身家性命吖。在两党必然由政争迈向战争的进程中,更可关注的是何以成败如此,亦即人力可以在历史大势中之发挥可以到何种境地。尽管作者书中仍有站在中共立场上之表述,然而总体仍显得客观、平实,亦殊为难得了。
  •     中共 国民政府 苏联 民盟 美国 五股势力的互相缠斗 牵制造成了抗战后期与胜利后长时间政争的复杂化 抗战后期的豫湘桂战役和接收东北问题是两党政争的主要筹码 民国的政治一向是军事在前 政治在后 军事胜利者便有资格去提高自己的筹码
  •     备课书。
  •     史料丰富,逻辑清晰
  •     总设计师的侄子眼光确实独到,这才是真正的“民国的政治逻辑”
  •     再次证明“枪杆子里出政权”无论对谁都适用……昨天适用,今天适用,明天也适用,大后天还是适用…… 另外 党治不动,请几个客……好像见过?
  •     太精彩了,而且写作风格非常好!!! 作者任职社科院近史所,好像是小平侄子。
  •     汉唐阳光系列著作,质量很高。
  •     当代看当代的历史,永远是假的多与真的,至少有些东西是部分真实的。
  •     该书视角独特,所引材料新,观点新颖,很有价值。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好书,奉献给广大读者。
  •     低开高走,步移景异,渐入佳境,一气呵成。想打6颗星
  •     终于看完了,之前挑着看过两章。民国史的书感觉甚少有难看的,最近看过的王奇生啊邓野啊都颇为精彩,不知道是这段历史本身太有趣,还是史家休养足够高。
  •     好
  •     没有什么好说的,N个人推荐了,对现代中国历史或政治感兴趣的人必读
  •     书虽厚,但很可读!
  •     读史就是让人不断地扼腕而叹……
  •     历史是不能如果的 但是至少要知道曾经有过什么
  •     非常精彩
  •     上王奇生大大的课读了这本书,作者是邓小平的侄子,能做出这样的著作也是挺厉害的。
  •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     老师推荐的这本书,还是没有看完的,但是老师推荐值得介绍
  •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修订版)
  •     废寝忘食
  •     国共两党关系的经典之作,值得细细的品读。
  •     民国的政治逻辑简直就是个囚徒困境。/。
  •     我们最后建立的,和最初想要的,其实不一样
  •     很好的一本书,正在拜读中。
  •     写论文的参考资料 对国共两党的政争研究详细 大量引用史料
  •     买回来查资料的,还不错
  •     老蒋基本上做到了自己可以做的极致,对党对国,算个好人,民国算老毛和宋美龄单挑吧,旧封建,大财团,乡里宗族和世界大战的强国之间的MBA,我们太小看女人了
  •     条分缕析,文字流畅,虽然是论文,但依然看出了民国政治刀光剑影
  •     写得挺好的~
  •     好书,历史是客观的,不是某个人又不是某个政党说了算的,只有多了解才有真思考避免被蒙蔽,这部书就给了我看问题的新视角:国家内战,政争不断给洋人以干涉渔利的机会,无论是西方的洋人还是北方的洋鬼子都是一样的混蛋。
  •     推荐,过瘾,学术严谨,反应真相,洗刷被洗脑的耻辱
  •     听闻此书作者为二代侄子,所以老版能够出笼,现在修订,不得不有所阉割,看词句还是老辣的。
  •     准备春节放假期间看的书,内容不错
  •     写作顺序的话看着看着有点混淆时间,不过这个时间段事情确实杂乱,还是蛮有思想性的~
  •     本人看的历史书不多。但近几年来,有一些历史书观点先行,以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历史之上。此风日盛,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国人心浮气燥,直把文学当历史,把快餐当文学。

    这本书是学历史的分管领导推荐的。我比较喜欢这类求证式的历史书籍。它有自己的观点,比如说把1944-1946当作一个历史时期,有点儿象万历十五年,从一个小的历史角度切入,观察历史发展的轨迹。但这类书籍,不是从观点出发,去点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而证明作者的英明和对历史的洞察,而是寻找历史材料去求证自己的观点。像做一篇论文,提出一个假设,求证这个假设。

    后来人,是可以任意篡改历史的。这是中国史学的毒瘤。所为“修史”,这个“修”字,实在让人无地自容。无论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对待历史,我们只有两个角度,一是宏观,一是微观。只要抓住这两个角度,看谁写的“史书”,是不是真正的历史,心中一切了然。所谓宏观,就是历史的发展和选择。已经被历史确定的,不必为它翻案。比如北洋政府,你说他多民主,多自由,可历史就是让他灭亡了,把他抛弃了。比如说文革,它是一场浩劫,但历史已经证明,它是全民参与的、中国封建意识的复辟,不仅与领袖有关,也与普通人有关,历史的进步力量最终用时间击溃了落后力量,这个重新的纠正,正是由共产党人完成的。这些宏观的历史选择,我们去任意地反对,或者忽视,当然是没有意义的,也是应当警惕的。所谓微观,就是历史的进程中,不同力量的参与,发挥着共同促进历史发展的作用,写历史的,需要寻找出这些不同力量,分析他们的贡献,使之与宏观历史相吻合。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一书采取的就是微观的办法,试图证明其宏观的观点,就是1944~1946这政治较量影响了未来中国的历史发展。这样的历史,值得重温。
  •     书非常新,可惜我看不懂,给领导买的,领导很满意,感谢当当没让我挨领导的骂,哈哈...
  •     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感觉对内战前的几方博弈有了更多的认识
  •     高阶谈判教材!
  •     1944—1946是国共关系一个完整的政治转型时期。国共力量对比消长导致关系转型,集中表现为国家政体的对立,由两党关系转型引出国家秩序转型。民国时期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格局的变动,都是以武力对比及消长作为最终依据。国内第三方占一席之地,国外美苏强大干涉,对双方谈判形成推动与制约;但这些内外势力的利益必须借助国共来实现。
  •     厚厚一本书,讲的其实就是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
  •     以作者的话说如果这本书没有修订的必要,也就不会有这个修订版了,也确实,这个修订版很值得一看。
  •     对于抗日后、内战前的那段历史,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妄图窃取抗战成果,内战自然就是“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别了,司徒雷登》)。直到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些论断,实质是成王败寇的强盗逻辑在历史观上所结的恶果。感谢作者,以翔实的资料、严密的推论,为我们还原了这段事实,让历史不再成为任人打扮的姑娘!
  •     从始至终,双方就是在为最后的武力解决做准备,国共在谈判调节的细节上针锋相对,恰恰是在部署战略版图上的微妙之处,一本书看下来,感觉除了心存幻想的民主党派,没人真正去相信谈判的最终结果......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联合政府得以组建,我也不看好接下来中国的命运,国共各有依仗得外部势力,为了寻求政治支持,会不断牺牲主权利益(中苏条约、美国驻军之流),这么发展下去,新中国何异于旧中国……PS有趣的是,如今之台湾实行了张君劢改良版的五权分立,倒是大陆把训政时期的五权分立精髓给吸收了(有形国大之类的细思极恐啊……)
  •     两党的政略一览无遗。
  •     买给男友的,很是喜欢这本书
  •     好久没看关于近代史的东西了,这么一看又勾起了把历史当电视连续剧看下去的欲望了。尽管不是特别感兴趣的题材,但一听说是邓小平亲戚写的史料特别详尽就感觉不得不瞧一瞧了。看完这书可以说是对国共从政争到战争这么个过程进行了扫盲,也对政党之间,国家之间的谈判啥的有了个大致的了解,算是慢慢看明白了什么叫谈判,什么叫外交,谁他妈以后在忽悠我说学外交主要是学外语我就拿这本书一把甩死他。另外,看完这书后不得不感叹,我党确实是挺狡猾,而让我意识到这一点的大概也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了吧,对比同类题材的国内的出版物,这本书应该算是比较中立客观了。希望有招一日能看到真实客观的文革时期的中央高层的史料,眼下就先到处找找有啥写内战的好书吧。
  •     开头两三章做理论化努力,但是既没有好问题,也没有好框架,显得很奇怪,好在到了后面很快放弃了。条理清晰,叙事巧妙,多线并进。这个过程似适合用一个理性选择的框架,国、共、民主党、美、苏五方,目的各异、力量有别、进入事件的时机也不同。各方不同程度掌握各种权力,又受制于各种权力的不同性质:军事权力是不可分割的;政治权力可以分割,但是不能独立于军事权力;意识形态权力是弥散的、软弱的,但是可以成为军事、政治权力的能指。同时各方的行动又陷入于自身的制度历史中。“为什么联合政府失败了”并非一个好问题,比较有意思(但未必成立)的是,“为什么联合政府不可能,但各方还是在一直努力”
  •     一涉及到邓、南方周末那副跪舔嘴脸就出来了、舔来舔去也不敢过问邓和叶的后代、南方周末现在不行、将来也肯定是不行
  •     红二代的作品就是霸气
  •     材料,立论,叙事皆为近年罕见之佳作,屡有令人击节之处。所谓政治信用,最终还是在政治逻辑中得以保证,故政治协商无功而返。总之,49年之前的情况,就是流氓对弈,更沉得住气,动员效率高的一方获胜。49年之后政治环境大变,获得政权的一方自食其言,置信用于厕溺,失败的一方却逐渐走上了改革之路,诚可叹也!
  •     最后的结语性评论尤其赞,站在武力基础上的和谈,却想要结束武力的对峙,正是这种悖论导致了和谈的失败。因为国共对峙才得以存在的民盟力量,却想要结束他赖以存在的对峙状态,这不是开玩笑呢吗。内战时期的内在逻辑只有武力,任何一方都无法逃脱。
  •     当当网送货快捷方便,服务好.
  •     中国曾经无限接近宪政,但是历史太无情:战争即和平,独裁即民主,专制即宪政......好在,海峡的一面已经走出中世纪,走出历史的周期律。那么,我们呢?如何回答黄炎培先生的问答,如何走出“中世纪”......相信这边的中国人会比那边的做的更好,也相信在民主和平的大旗下两岸的中国人能够最终走向统一。
  •      正是因为共产党的军事实力可以同国民党抗衡,国民党才会和共产党谈判,而谈判的目的,却是要共产党扔下枪杆子,以达到再也不需要和共产党谈判的目的。这个谈判系统的功能和条件在自己反对自己,其目的所抛弃的正是谈判的基础。就像套利一样,套利的结果就是无套利均衡,
  •     2015.06/逻辑清晰,观点有创新,但是40万字里有太多不必要的、来回讲车轱辘话的地方。
  •     从头到尾其实只是说一个民国政治逻辑,但是怎么能写得这么这么这么好看!说实话共和国史什么时候才能放开让大家这么写啊。
  •     刚读过第一部分,写得很详细,其中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由来
  •     书的质量很好。破解国共1944至1946年的转型。
  •     史实揭秘
  •     44年至46年的国共问题是民盟可以解决的?是苏联人,美国人可以解决的?答案是否定的。为什呢在联合政府胜利,民主胜利之后,内战依旧无法避免?一句话:这不是民主的问题,这是两个武装集团的政治对立。其他问题都是这个根本问题的衍生。美苏是不了解中国政治实情的,第三方是软弱的,想利用民主这个软来解决枪杆子这个硬当然就行不通了。国共的底牌都是内战,为何迟迟不出手,国民党碍于民主这面旗,共产党碍于实力这杆枪。所以双方只能利用谈判来等待时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小孩子过家家还是要过的。这就是民国的政治逻辑的体现了
  •     喜欢读这一时期的书
  •     未免有为中共洗白之嫌。国际视野远不如吕迅《大棋局下的国共关系》。引用材料,多来自国共双方及当事人,缺少详细而稍微远离主观的材料。比如,东北如何重要,作者就没有论及。
  •     邓小平的这个侄子有点厉害,如庖丁解牛,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线索梳理得一清二楚,国、共、美、苏、民盟等诸多人士在边谈边打的舞台上纵横捭阖、机锋尽出,剧情紧凑、人物生动、戏剧性强烈,简直比小说还要悬疑好看,不服不行。微博大V等公知作为当前时代的“第三方”,应该人手一本
  •     很不错,有价值!
  •     内容还没看,搞活动的时候买的超值
  •     值得仔细研究的一段历史。
  •     优点是写的十分详细,并且能对当时国内国际形势做背景介绍,还原了两党的决策过程。缺点是太过平淡,比较无聊。并且笔墨集中于共产党方面,有少许偏向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