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549503483
作者:冯自由
页数:412页

作者简介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作者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亲历过辛亥革命前后许多重大事件,从而收集了革命活动中的大量报导、通讯、私人文件和当时党内人士的回忆录,利用这些资料,并根据其对民国成立前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广泛知识,撰写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党史及其活动,所述事件皆有所本。《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现收入“辛亥记忆”丛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革命之动机......
革命之趋势 孙总理略历 檀岛华侨之赞助 杨衢云略历

第二章 兴中会......
孙杨之联合 宣言书之颁布 中外人之赞助 会长及总统之选举 革命方略之会议 失败后之活动 孙杨之会长问题
第三章 乙未广州之役......
起事之筹备 失败之原因 党人之就义 党人之出险 朱淇卖党问题 谭钟麟之奏折
第四章 横滨兴中会及中和堂......
总理到日情形 兴中会与中和堂 大同学校与华侨学校
第五章 丙申孙总理欧美之游......
总理二次到檀 初次游美之成绩 伦敦使馆之被囚 师友营救
出险
第六章 革命保皇两党之冲突......
两党冲突之原因 横滨两派之盛衰 戊戌后康党之气焰 谢康之联合运动 孙梁携手之经过 檀岛保皇会之成立 日本志士之入狱 唐部对康梁之恶感 各地党报之笔战
第七章 东京留学界之革命潮......
自动的革命思想 最初之出版物 励志会与广东独立协会 学生会馆与亡国纪念会 新年团拜之演说 拒俄义勇队之成立 革命军事学校之组织 革命书报之日盛 湘学生与华兴会陈天华议请立宪
第八章 庚子李鸿章之独立运动......
刘学询之活动 香港总督之善意 两广独立之失望
第九章 正气会及自立会......
唐才常与两党留学生之参加 正气会之成立 自立会与国会
第十章 庚子秦力山大通之役......
起事之筹备 大通之占领 自立军之失败
第十一章 庚子唐才常汉口之役......
起事之布置 对外之文告 海外之汇款 拥张独立之破裂 汉口机关之失败 沈荩新堤之失败 湖南之党狱 党人之出险 保皇会之报告书 张之洞之奏折
第十二章 庚子惠州三洲田之役......
发动之筹备 总理入惠之被阻 三洲田之根据地 第一次之大捷 新安虎门之停顿 第二次之大捷 博罗之响应 第三次之大捷 第四次之大捷 运械计划之顺挫 革命军之解散 清吏之奏折 杨衢云之
被害
第十三章 庚子史坚如谋炸德寿......
史坚如略历 入党之决心 革命之运动 暗杀之布置 被逮时情形 清吏之文告
第十四章 壬寅支那亡国纪念会......
留学生与亡命客 章太炎略历 纪念会之发起 清日当局之禁止 纪念日之各地情形
第十五章 壬寅洪全福广州之役......
洪全福略历 谢赞泰与容闳 李纪堂之资助 外人之同情 起事之筹备 起事之策略 事泄之原因 党人之生死
第十六章 上海志士及苏报案......
新学书报之先河 经元善与唐才常龚超之狱 作新社与《大陆报》 张园之拒俄大会 反对王之春之通电 教育会与爱国学社 四民公会与国民议政会 邹容之《革命军》 章太炎之驳康书 苏报之历史 清吏捕人之运动 苏报案发生情形 会审公廨之审讯 章邹案之原告问题 章邹案之判决 各地学界之继起 出版物及宣传家 国民日报与警钟报
第十七章 癸卯周云祥临安之役......
保滇会与周云祥 清吏之激变 临安之占领 云祥之抱负
第十八章 癸卯东京革命军事学校......
孙总理与留学界 日野与军事学校 校内之规制及学科解散之原因
第十九章 甲辰孙总理欧美之游......
檀岛党报之创办 大同日报之改组 洪门总注册之成绩 总理之对外宣言
第二十章 革命党与洪门会党之关系......
洪门之源流及派别 洪门之秘密记号 致公堂与保皇党 革命党与哥老会 致公堂与孙总理 横滨之三点会 加拿大致公堂之殊勋 与革命无关之洪门团体
第二十一章 甲辰马福益长沙之役......
禁止爱国之反感 黄轸与刘揆一 最初之筹备 华兴会与同仇会 起事之策略 党人之出险
第二十二章 甲辰万福华枪击王之春......
万福华略历 枪击王之春情形 黄兴等之被逮 审讯与判决
第二十三章 香港中国报及同盟会......
革命报之元祖 郑贯一与新闻界 陶模与洪全福 两党报之笔战 粤路风潮与禁报 同盟会之组织 黄克强与吴崑 康同璧之涉讼 三民主义之来源 同盟会之活动 丁戊两年之军务 天讨案与二辰丸案 民生书报社之发展 南方支部与新军之役 时事画报之复活 冯自由之游美 辛亥一年之活动 革命之三时期
第二十四章 欧洲同盟会......
湖北学生与留欧学生 留欧学生与孙总理 比京革命团体之组织 德法二国之革命团体 总理之外交活动 王发科等之叛盟 新革命团体与公民党 新世纪报与无政府党
第二十五章 中国同盟会及民报......
同盟会之成立 富士见楼之欢迎会 阪本邸之成立会 冯自由赴香港之任务 戊戌庚子纪念会 总理南游之旅费 民报与取缔学生规则 章太炎之欢迎会 民报一周纪念会 国旗方式之讨论 清吏对学界之辣手 革命书报之纷起 总理离日之党潮 政闻社开幕之武剧 少数党员之异动 民报封禁与复版 总理到日之被拒
第二十六章 乙巳吴樾谋炸清五臣......
革命潮与伪立宪 诛奸之决心 实行前之著作 清五臣被炸之幸免 汪炘之被逮
第二十七章 革命方略......
军政府宣言 军政府与各国民军之关系条件 军队之编制 将官之等级 军饷战士赏恤 军律略地规则 因粮规则 安民布告 对外宣言 招降满洲将士布告 扫除满洲租税厘捐布告
第二十八章 丙午萍浏之役......
起事之地点 起事之原因 起事之声势 同盟会之接应 失败之原因 宗旨之复杂 失败之情形 党人之生死 清吏之文告
第二十九章 丙午南京之党狱......
江南新军之革命潮 萍浏革命军之接应 杨卓林等之被逮 孙毓筠等之被逮 袁有升等之被逮 龚镇鹏等之监禁
第三十章 日知会......
日知会与耶教 日知会之势力 日知会与华兴会 日知会与同盟会 日知会与法武官 武昌之党狱
第三十一章 革命党与欧美志士之关系......
革命党与英国志士 革命党与法国志士 乔义生之自述 革命党与美国志士
第三十二章 革命党与日本志士之关系......
日志士与总理 日志士与康梁 日志士与大同学校 日志士与汉口之役 日志士与星洲之狱 日志士与惠州之役 日志士与军事学校 日志士与同盟会 日志士与潮镇二役 日志士与汕尾之役
第三十三章 革命党与菲律宾志士之关系......
总理与菲岛独立 布引丸之沉没 中村弥六之骗案 头山满之斡旋 宫崎之报告书
第三十四章 浙江志士与革命运动......
文学鼓吹与会党运动 孙翼中与罪辫文案 苏报与萃新报案 敖嘉熊与新山歌案 曹阿狗与猛回头案 会党之派别及源流 癸甲两年之会党运动 组织温台处会馆之计画 甲辰起事计画之顿挫 癸午杭州之查拿党人 大通学校之继起 丁未各地义师之失败 戊申后党人之活动
张恭之狱
第三十五章 光复会......
光复会之起源 光复会与同盟会 大本营之设立 捐官之计画 大通学校之风潮 安庆起事之失败 浙省起事之失败 党人之生死 南洋之光复会 李柱中与光复会 上海之光复军 光复会之结局
第三十六章 丁未安庆徐锡麟之役......
徐锡麟略历 革命之经营 军政界之活动 先期发难之原因 起事之计画 枪击恩铭时情形 拒战及被擒情形 审讯及供词 就义时情形 党案之株连 光复军告示 清吏之文电
第三十七章 丁未绍兴秋瑾之役......
秋瑾略历 革命之运动 起事之规画 大通学校之搜捕 清吏之惨杀 党案之株连 各地义师之失败 光复军之文告 清吏之文电
第三十八章 丁未刘思复谋炸李准......
刘思复略历 谋炸李准之进行 实行机关之设置 制弹失慎之经过 炸弹案之牵连 张谷山述炸弹案经过 陈逸川述炸弹案经过 出狱后之事业
第三十九章 南洋华侨与革命运动......
南洋革命党之起源 杨衢云与尤列 保皇会与天南新报 图南报之发起 秦力山之通信 同盟会之成立 孙总理之通信 冯自由之通信 南洋总汇报之分裂 中兴报之继起 星洲晨报与书报社 振武善社之武剧 南洋支部之新章安置河口败兵之困难 七洲府之党务 缅甸之党务 荷属之党务 越南之党务 暹罗之党务 菲律滨之党务 澳洲之党务 英属之书报社 荷属之书报社 支部移庇能之经过 黄花冈一役 筹款之经过 黄兴赵声之通信 辛亥光复之助饷
第四十章 丁未潮州府城之役......
许雪秋略历 初次谋取潮城之失败 二次谋取潮城之失败 预备再举之计划
第四十一章 丁未潮州黄冈之役......
先期起事之原因 占领黄冈之战况 党军略地之布置 粤闽两省之出兵 汕头香港之接应 十五日之剧战 党军解散情形 是役同志之调查 周馥之奏折 香港筹饷之失败
第四十二章 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
惠潮同举之计划 邓子瑜之活动 七女湖之战况 清军之败北 解散后情形 清吏之文电
第四十三章 香港余纪成之狱......
被拘之原因 第一次之胜诉 第二次之胜诉 出狱后之脱险 香港政府之损失
第四十四章 丁未钦州防城之役......
官逼民变之惨状 革命党在钦廉之势力 王和顺入钦情形 防城之占领 袭取钦州之失败 进攻灵山之战 党军解散后情形 清政府之文告
第四十五章 丁未惠州汕尾之役......
运械地点之选择 萱野在日之活动 接械起事之计画 第一次失败情形 第二次失败情形 幸运丸案馀闻 计取二辰丸械之中止 关于汕尾运械事件函牍
第四十六章 丁未镇南关之役......
关仁甫之活动 王和顺之活动 镇南关之占领 孙黄同赴战地 廿九日之炮击 陆荣廷之密使 总理回越之布置 革命军之退却 清法之交涉 法文报之记载 清政府之文电
第四十七章 戊申钦州马笃山之役......
黄克强督师 小峰之战 马督山之战 夜袭之大捷 解散之原因 清吏之文电
第四十八章 戊申河口之役......
河口之形势 黎关等之被逮 攻占炮台之剧战 南溪之占领 新街之占领 黄克强赴前敌 黄克强返越被逐 清军之战略 蛮耗之败 袭取思茅之顿挫 移师桂边情形 遣送新嘉坡情形 胡汉民之报告书 清政府之文电
第四十九章 戊申安庆熊成基之役......
熊成基略历 范传甲与吴春阳 军界之活动 起事之计画 马炮营之发难 兵败之原因 党人之生死 朱家宝之文电
第五十章 己酉哈尔滨熊成基之狱......
戊申后之行踪 密售军书之交涉 谋刺载涛之告密 被逮后之供词 就义时之壮烈 孙竹丹被害始末
第五十一章 庚戌汪黄谋炸清摄政王......
汪精卫之决心 暗杀团之组织 汪精卫之留别书 实行机关之设置 埋置炸弹之失败 炸弹案之破露 汪黄等被逮与供词 三人之定罪 营救团之效果 黄复生之自述

编辑推荐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民国,此实我中华亘古未有之剧变,凡我国人,均当纪念。革命元老冯自由先生奋笔著史,使辛亥革命前及民国建国时之信史得以存留至今。原分为上、中、下三册,现合为一册出版,收入“辛亥记忆”丛书,冀在该时期历史方面,有所补益。

内容概要

冯自由,原名懋龙,字健华,广东南海人,出生于日本华侨家庭。189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兴中会支部,冯自由随父亲冯镜如一同入会,时年十四岁,成为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自称“马前一小童”。冯同时也是首批同盟会会员,1900年,因为反对康有为而改名“冯自由”。

革命中的功绩:1900年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深造,与郑贯一等创办《开智录》半月刊,鼓吹革命,提倡自由平等,深得孙中山的赏识,同盟会成立之前,冯自由以其家为革命党的联络地,居功甚伟,1907年前后,先后指挥或参与了潮州、惠州、钦州、广西、云南、广州等多次革命起义活动。1911年任临时政府稽勋局局长,汇集革命史料,1912年1月1日,参加孙中山的就职典礼,并出任总统府机要秘书。1917年参与护法之役。历任立法委员、国民政府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1958年5月6日病逝于台北。

图书封面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评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杨津涛(启风)刊于4月17日《信息时报》标题取自中华民国国旗歌《青天白日满地红》,发表时更名为《 一部辛亥革命信史是如何写成的》冯自由曾任孙中山的机要秘书,亲历过辛亥革命前后许多重大事件。民国建立十多年后,他深感民权落空,自由未成,后半生执著于革命史研究与写作,抛弃革命派系的阿私之见,力求如实记载、公正评价,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革命信史《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 “无一字无来历”世人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冯自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父在日本与革命党多有往来,兴中会横滨分会成立后不久,孙中山曾来他家做客。当时孙先生问年仅14岁的冯自由:“好读何书?”冯答:“好读小说。”孙再问:“好读哪部小说?”冯答:“《三国演义》。”孙又问:“《三国演义》人物,汝最喜欢何人?”冯道:“孔明也。”孙先生闻说哈哈大笑:“汝知喜欢孔明,即是明白古今顺逆之理,我等之兴中会,便是汉朝刘备、诸葛亮。今之满洲皇帝,便是曹操、司马懿,我等已起兵驱逐满洲,即如孔明之六出祁山也。”孙中山由此对这个少年颇为赏识,当即让冯自由填写誓约,加入了兴中会。冯自由少有大志,曾在书房中自撰楹联:“大同大器十七岁,中国中兴第一人。”冯自由的革命资历很老,但在民国建立后却并不得志,因而专心著史。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党已然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建立起南京国民政府,但曾经的革命先辈也都日渐凋零。冯自由一来为保存史料,二来为使国人知共和创立不易,以尽“革命党后死者未了之责”,遂写下了这本《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冯自由是兴中会、同盟会最早的会员,长期献身革命;在辛亥革命后又得出任稽勋局局长,负责对革命立功者的调查、褒扬与抚恤工作,掌握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此外,身为革命元老的冯自由,与很多民国政要都是莫逆之交,通过采访故旧能取得第一手的口述史料。冯自由自谓此书“无一字无来历”,绝非妄语。 为《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作序的章太炎,与同盟会里的孙中山一系素来不睦,且为人刚正不阿,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北洋军阀,全都挨过老章的臭骂,但他却称赞此书,“虽未周悉,然阿私之见少矣”。正如其所说,无论是兴中会(同盟会)发动的潮州黄冈、镇南关诸次起义,还是光复会(章太炎曾是其重要领袖)策划的安庆、绍兴几回举事,冯自由全都照录不误、绝少偏颇。为读者校正“常识”讹误在《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中,冯自由会为读者校正很多“常识”上的讹误。对近代史有些兴趣的朋友想必都记得,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办兴中会,翌年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默认兴中会的会长是孙中山了。其实1895年,孙中山是以自己在檀香山的组织与杨衢云的辅仁文社合并,才有了后来的香港兴中会。当时或许是出于巩固同盟的考虑,并没有确定会长人选。后来广州起义在即,不能没有一个共同领袖来统筹全局,“众乃投票选举会长,名之曰‘伯理玺天德’(即president音译),此职即起事后之合众政府大总统也。”原辅仁文社和檀香山兴中会隐藏的派系矛盾由此爆发,最终“总理不欲因此惹起党内纠纷,表示退让,结果杨衢云当选。”当然,冯自由在准确表述历史的同时,也不免有意美化了自己的建党领袖。以上事件的真相或如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中分析的那样,“杨衢云、孙中山等在香港所组织的兴中会,事实上除掉名字外,一切皆是辅仁文社的延续;会员们也大致都是杨衢云的班底。因为杨的团体己成立四年有奇;而孙的团体还未满二月。杨是香港的地头蛇;孙则是新从夏威夷回来的。双方强弱之势是可以想象的。”既然实力不济,孙中山无论甘心与否,也都只能暂时退让了。 “不虚美、不隐恶”冯自由在书中记录了当时兴中会的章程,其中一条很有意思:因为革命事业需要的资金量很大,所以“特设银会以集巨资,用济公家之急,兼为股友生财捷径”,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具体的集资办法是,“每股科银十元,认一股至万股,皆随各便。所科股银,由各处总办管库代收,发给收条为据,将银暂存银行,待总会收股时,即汇寄至总会收入,给发收银会股票,由各处总办换交各友收存。开会之日,每股可收回本利百元。”简单说,只要你肯掏钱买兴中会十元一股的“科银”,在革命成功后即能获得十倍的高额回报。在以“爱国之诚”鼓励大家踊跃集资的同时,兴中会的同志们更有漂亮的广告词,“比之捐顶子,买翎枝,有去无还,洵隔天壤。且十可报百,万可图亿,利英大焉,机不可失也。”那意思就说说,花钱买官没准儿就打了水漂,但要是把钱给了我们,就能够包赚不赔了。 此外,冯自由还在本书中披露了一些在今天看来已属秘闻的史事。在晚清如水火不容的保皇、革命两党在戊戌政变后曾一度谋求合作;八国联军侵华,东南督抚宣布“互保”的时候,革命党人曾试图通过香港总督游说李鸿章,希冀他能附从革命,促成两广独立,建立共和政府。 说到对晚清革命史的熟知程度,在当时是无人能出冯自由之右的。同样精晓辛亥掌故的陆丹林在《革命史谭》中说,“党中每有关于党史及调查革命同志履历,必向他咨询,故老同志给他的徽号‘革命通’”。由“革命通”而作《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自然是游刃有余。冯自由在后来所作的《革命逸史》中有十首自题诗,其中一首谓:“元年黍掌稽勋局,晚岁重修革命编。自信董南能直笔,开基功业此书传。”冯氏之所以敢拿董狐、南史两位“不虚美、不隐恶”的古之良史自况,正是因其笔下史书足够地客观公允。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1-04/17/content_1325155.htm###
  •     看到作者的名字“冯自由”,我乐了。是的,世人都道黄金好,惟有钱财忘不了,自由这个词确实鲜有人去提。与时俱进,自由已然蜕变成挥霍的自由,而不是星体在轨道上运行的自由。正文作者冯自由自述作书的直接动机:“乃观晚近人心变幻,与时俱进,礼仪廉耻,荡然无存,益觉编辑革命史之举为刻不容缓。”本书出版时,才是中华民国十七年,谈论民国建国前的历史,已是恍然如梦,“白头宫女说玄宗”了。“此乃民国存亡之一大关键也。”作者疾呼。历史认同感是民族认同感的底色,是国家的根基,况且是有千年历史的中国。如何看待历史与如何缔造未来,这本来就是同一命题。此后的民国历史也验证了这一点。章炳麟在同年七月作序,这样介绍作者:“南海冯自由,与同盟会最久,又尝为稽勋局长,以其所见,又遍访故旧,而作《民国开国前革命史》,虽未周悉,然阿私之见少矣。”由此可见,这是一本亲历者秉端正谨严态度而作的史书,有其不可夺得的珍贵价值。作者少年时即在父亲的文经商店订交孙逸仙和陈少白两位先生,自兴中会到同盟会,大小数十战役,十之八九知晓,且主持香港《中国日报》,又借“稽勋”职务之便,不遗余力地调查,虽然中途因为袁世凯的逮捕有资料散失,确已有三十年的积累。冯自由确乎是书写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的有心人。参与和见证革命的日人萱野长知,已然脱离政治去开矿做实业去了,致信冯自由,提出宝贵建议,并预言了这本书将会让故人泉下得慰藉,亚洲纸贵,感慨说:“所说中华革命运动,革命党从事于此,数十年于兹矣。而革命大业得以屹然于世界者,其经过历史,千头万绪,无一非诸同志惨憺经营断头流血之收获物也。”“惨憺经营”、“断头流血”这样的字眼,可谓字字泣血,道尽革命艰辛。史书按时间顺序,断代到武昌起义前,即“民国开国前”,贯穿其中有人物传略,会、盟、组织的来龙去脉,革命风潮,独立运动,重要战役,宣传刊物的来历,革命党与洪门、欧美志士和日本志士关系等,读起来,倒是有档案解密的性质,绝对没有论断在前,框架叙述形式化,索然无味之感,相反,人物栩栩如生,如徐锡麟,如秋瑾,如熊成基,如黄复生和汪精卫,一股血雨腥风扑面而来。徐锡麟被斩首、剖心、烹肝而食;秋瑾曝尸于街,初无敢收葬者。执政者对暗杀者恨之入骨,使的自然是中国文化里头积淀下来的最卑劣、最黑暗的滥污手段。而革命者处心积虑搞破坏,不惜潜伏官场,今天还把酒言欢,明天当面亮枪。心志本来不同,用的也是炸弹、子弹,新学来的高科技手段。革命之激烈,不是红,便是黑,让所有灰色的缓冲地带荡然无存。懵懂学生和熟人老乡,被胁迫去搞暗杀的不乏其人;被认为是出卖了熊成基的无辜者孙竹丹被“用铁哑铃重击其脑,双目凸出而死,后乃割尸数段,盛于箱中,抛弃海上。”此时,即便执政者内有明白人,却是非主流,无力协调。冯煦力就不主张对徐锡麟用私刑,说:“斩首,国法也;挖心,私刑也。”但是,没人听。本书以汪、黄刺杀摄政王,被开明的肃王释放作结。这一点点令人意外的和解,早已无力回天,更无力挽回执政者的合法性继续。汪精卫在入狱后的自白书里,更是否定了“君主立宪”的任何可能性。无疑是当权者不自知的愚蠢、贪婪、横暴、傲慢、自私,又失去了几乎所有成熟、理性的政治智慧的建言和改变的可能,使得身家性命与这一体制一起倾覆,同时使得众生一同历经劫难。至此看来,中华民国无疑是一颗“暴力革命”的果实,而暴力也似乎是革命的宿命本质。惟有承认亚里士多德的话,人是一个政治存在和一个能言说的存在——也许可以避开这种最底端的人食人的圈套,才能避开革命的极端恐怖的暴力源。当下这种“按下葫芦起了瓢”的世界范围的恐怖主义以及突然爆发的中东地区革命无不是这种政治存在和言说存在的长期压抑所致——试想,如一个世纪前的中国,积聚了几百年的力,上千年的力,该有如何凶暴的狂澜?美籍德国犹太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论革命》(P31-P33)中考察,“革命”一词最早出现在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指有规律的、循环往复的天体周期运动,不以“新”,也不以“暴力”为特征。“革命”一词的原义是“复辟”,参加者都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恢复被绝对君主专制或殖民政府的滥用权力所破坏和践踏的事物的固有秩序。邹容在其《革命军》序言中也说过,“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逐异族,谓之光复。”事实证明,带有“保种”色彩的“驱除鞑虏”,只不过是在中国传统历史语境中的一种政治诉求的表达。当一种高度发达乃至过分纤巧、自成循环系统的文明被武力征服之后,其恢复力在持续遭受压制后转而形成巨大的破坏力。破坏力越大,革命越凶暴,也就反衬最基本的恢复力被压制的有多么深切。现实世界,革命也并非只是在到流离失所、鬻儿卖女、无立锥之地的惨烈地步才会发生。革命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持续存在和持续积累,各种形式和程度的革命时时在发生——忽视和不能正视革命的存在,不知历史中革命的本质和指向才是最为危险的,更不用说对革命的片面误解,那就是,把手段和现象视为本质与目的。清王朝的积弊深入骨髓,外部强力介入后,政府(君主、王朝)与人民间的对峙陡然尖锐。外部力加速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末端的改良已经无法医治好这病入膏肓的躯体,况且连这样一点点细微的向好光明也被深沉的黑暗所吞噬。革命结出果实,才是革命,否则只能在史书中被称为“叛乱”或“起义”。不能不说,现在的我们,还在享用这颗“革命”的果实。仁人志士的鲜血,在此确实力透纸背。“革命”果实的珍宝在于,它指向的不是暴力,不是毁灭,而是自由的存在和表达。“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正是因为这个“枪杆子”指向的不是消灭存在、消灭表达自由,而是建立存在和建立表达自由,才建立起政权,具备合法性。民国的建立,指向的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政治体制,到后来究竟有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双方之力又在怎样地蜕变和纠结自不必说。毋庸置疑的是,革命最终指向的是一种更为古老的、与生俱来的存在,那就是人的权力,言说的自由,政治存在的自由。公平和平等正是暗藏在这个自由之下。也许在形式上还有待探索,但时时处处,不与这个革命本源断了联系才行。革命的最终目的将会执拗地彰显,恢复初衷,恢复那种在自己的轨道上独立运行的星体的——自由。杨栗2011/4/20 于北京•果园(原载6月27日《北京晚报》书香周刊 版)
  •     再过数日,就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百年的日子。很可能是由于近年来的“民国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之于影视界仅影片《辛亥革命》“一枝独秀”的惨淡景象,出版界的情形显然要精彩热闹得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凡是拥有一定受众的,无论是张鸣教授的《摇晃的中国》,还是祝勇的《辛亥年》,抑或是雪珥的《计划外革命》,都早已不再拘泥于教科书式的叙事模式,而是将触角伸向了历史的纵深处,期冀能以更多元化的视角和观点来解读这场由我们的先辈发动的革新——正是它为我们带来了有史以来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并至今仍或隐或现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新近推出的不胜枚举的相关出版物中,当年的革命党人冯自由所著《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是一部十分难得的著作。冯身为同盟会的首批会员,乃真正的革命元老,其另一部巨著《革命逸史》素为坊间所重视,数十年来流布甚广,是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权威资料。《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一书则成于民国十七年,作者在自序中感叹:“中华民国成于革命党之手,此世人所公认也。今距民国建元十有七年矣,为问四万万人中能言国民创作(意为“创立”——笔者注)之历史者几何人乎?环顾海内外,能答此问者,盖寥落若星辰之可数焉。”正是有感于此,作者才不惜耗费大量精力收集史料,为后人留下了这部传世作品。整部书从革命之动机讲起,除了历数兴中会之成立、苏报案之经过、同盟会之创设、徐锡麟秋瑾之殉难、汪兆铭刺杀摄政王、黄花岗之役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史实外,还向读者披露了众多鲜为人知的小规模起义。全书还花费较大篇幅梳理了革命党人在欧美、日本、南洋、香港等地的活动。凡对同盟会历史略有了解者都知道,海外活动是当年革命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可惜长期以来,除专业研究者外,公众对这段十分重要的历史只是略有耳闻,完全不知其所以然。这部书无疑弥补了此种缺憾。不过,自革命以降百年来,国人的辛亥记忆,总不免以革命党人的言说为主,视角单一。尤其是自1927年国民党强调一元化统治以后,更是建立了一套有关辛亥革命历史的不可逾越的框架,影响及于今日,这也不能不说是另一种缺憾。幸运的是,独立学者傅国涌先生在今年分上下两册出版的《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终于结束了这种状况。“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中的所谓“亲历者”,并非指革命党人,恰恰相反,它指的是非革命党人。这些人中有王公大臣、封疆大吏和一般官员;有满人,也有汉人;有张謇、汤寿潜这些立宪派,也有留学生、师范生、中学生、小学生;有后来的名将白崇禧、张治中,也有日后的著名知识分子叶圣陶、吴宓等,还有革命时居住在中国的许多西方人。而所谓“私人记录”,则是指并非意在公之于众的书信、日记以及有较强私人色彩的回忆录。作者之所以选择这类史料,无疑主要是看重了它们的作为史料的真实性。当然,成书时,作者并非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对大量私人记录进行编排,而是运用自己多年治史形成的史识和对辛亥前后社会氛围的体认,将各类史料巧妙地安排在一个给定的叙述框架中,从整体上呈现出革命前后整个社会的气象。例如,在上册中,作者就精心选取一些极具深意的世相(如彗星、天灾、谣言)以及人们对此的反应,通过对当时各阶层人士生活记录的呈现,描绘出辛亥革命前人心思变景象。下册则以朝廷和民间在革命发生后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情势为叙述重点,对辛亥革命之所以能达成南北议和的原因作了解读。简而言之,在作者看来,中国之所以能够未经大规模流血就建立民国,主要乃是由于当时对峙的双方财政状况都极为窘迫,而在当时能为双方提供贷款的西方列强出于种种考虑,在这一历史性关头保持了中立,因而使得南北的议和成为可能。在我所遇到过的各种解释中,上述解读不能不说是令人信服的一种。当然,叙事框架的存在决定了作者必须对材料进行取舍。如何保证这种取舍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随意性,以免陷入“六经注我”的境地,这是非常考验作者功力的。这不仅需要作者收集史料的范围足够广,而且还必须保证在运用史料时,具有面对历史时的诚实感和分寸感,在写作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质疑自己固有的观念。令人庆幸的是,以我的阅读体验来看,这一切傅国涌先生都做到了。身为读者的我们,因此而能有幸读到一部有血有肉的辛亥革命史,在这部书里,辛亥年前后纷繁复杂的社会景象纷至沓来,完全打破了以前那类线性叙事带来的抽象干瘪的革命图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由于作者与我们身处同一时代,因此虽是历史著作,阅读时也能时时感受到作者对于读者当下关怀的准确把握,每当读到会意处,总让人心里暖暖的。《百年辛亥》的另一大特色是,全书凡50余万字,却不见对史料的任何大篇幅评说。作者自述,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他相信,历史就隐藏在各种史料所呈现的细节背后,而这些细节,远不是历史研究者的评说所能涵盖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细心的读者在通读此书后,应该完全能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再需要作者的刻意的评说。总之,这是一部充满了细节的很有意思的书,而历史的奥秘有时就隐藏在细节中。英国人丁格尔完成于1917年的《亲历中国革命:1911—1912》是另一本有关辛亥革命的有趣的书。在写作本书之前,作者曾以传教士、作家、旅行家、新闻记者身份在中国生活过数年,并出版了《徒步穿越中国:内陆的生活与改革运动》一书。革命爆发时,他的正式身份是上海《大陆报》驻汉口记者,与中国人一起亲历了那场惊天动地的革命。以这样的背景来写作此书,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加之他对中国民情本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新闻记者的行文习惯更让整本书读起来生动活泼,配发的数十幅战地照片乃作者亲手拍摄,极富现场感,更使得此书成为辛亥叙事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革命期间他在汉口的种种见闻,为读者勾勒了革命的大致脉络,也详尽叙述了他采访黎元洪、唐绍仪、萨镇冰、胡瑛等名流的经过,这些虽算不上什么秘闻,却也时不时会令人倍感新鲜。比如,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因为黎元洪是被革命党人强行推到湖北都督位置上的,与真正的革命党人总免不了隔膜。但在丁格尔这位革命后率先访问黎的外国记者笔下,他的采访对象却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真正的革命领袖。在这位英国人看来,虽然黎之“革命”在开始时是被迫的,但很快他就全身心投入到了这场运动中,并作为中国的领袖出现在世界的面前。当然,任何的历史叙述都会有所偏颇,并且大概所有人、尤其是政治人物在接受采访时都免不了说些漂亮话,更何况他所面对的采访者还是外国人。不过这样的个人记忆至少是鲜活的,作者的中立身份则可以基本保证叙述的可信度。新闻记者的职业习惯和革命局外人的身份,决定了丁格尔在大多数时间是以第三只眼来看待这场革命的。作为一名英国人,他期待看到的是,无论中国的时局如何变化,都能对英国的未来产生正面影响;而作为对东方有着深厚感情的中国通,他的笔端却又不时流露出对那一代中国革命者的同情与敬意:“谨以此书献给那些献出生命的志士及新兴的群体,希望他们为自由进行的斗争将预示着中国公正与正直之日的到来。”百年之后,捧读一名英国人这样的题辞,如何能不令我辈动容?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傅国涌:《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下册),东方出版社2011年8月版。【英】埃德温·J·丁格尔《亲历中国革命:1911—1912》,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如今看来,后半句更是深刻的现实。
  •     建议历史专业的人士好好读读。
  •     这本书文言文色彩浓,但是他是第一手资料,对我们了解真正的民国史,真正的现代是大有裨益
  •     忙里偷闲,季风读完
  •     出自亲身经历。
  •     关于辛亥事前各种起义、暗杀的历史,冯自由写的,应该算是很权威的,能尽量还原历史真相,至少和现在的人写的比起来。
  •     啊,看不懂
  •     辛亥革命前逸史是冯自由先生的代表作,描述了革命前辈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以及一些趣闻轶事,有趣可读性强。
  •     封面竟然有撕裂的地方,不找你们换货就不错了
  •     现在写辛亥革命的太多,这个多少能看
  •     重大,深刻,建国之路。
  •     辛亥那年,真正有用,但不能忽视以前的努力!
  •     书本到手很旧,积尘很严重,外表有磨损,所以购买不适合收藏,如果买了《革命逸史》的不建议购买。
  •     建议一起买《革命逸史》,新星出版社,便宜的时候20多元就够(愤怒啊,文化有这么不值钱么?)。广师大的书不错,不过这本有些旧了......
  •     掩卷三叹
  •     没有主线,没有情节。是前革命历史的材料书,如果你不是研究历史的,读来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     查资料可用
  •     今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此书对我深入学习一百年前的革命有大的帮助!
  •     几篇檄文、书信写的还是不错的,此书但可作长编,读起来非常乏味,只有最后汪兆铭的供书写的实在很不错,足可效仿。P107,致公党纲领,二、本堂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六、凡新进堂友须遵守洪门香主陈近南遗训行礼入闱(案: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他是我们大救星)。以今目之,这帮人就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革命与反革命,CP的思想就是凡是反对我的敌人的,就是革命的,凡是反对我的,就是反革命的……P218,(萱野)“每于战败时,恒以易经及春画两物自娱,大足振作其勇气。”窃以为醇酒胜过易经多矣~勘误:P113,关于“风牛马”,风指的是交配,文用词不当;P360说镇南关之役用的是青天白日旗,后面的法国报道则是红蓝白三色旗;P366马笃山——P367马督山.
  •     辛亥记忆: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章炳麟作序、冯自由著、傅国涌强力推荐)
  •     冯自由的,和他的革命逸史,都很好地记述了那段历史!
  •     民国,最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这本书是介绍民国初年革命的那些牺牲的英雄们,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     作者是个名人,还算真实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