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衣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民国衣冠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9-1
ISBN:9787550208988
作者:岱峻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余英时、王汎森、王明珂、罗志田 热诚推荐
★许倬云 感慨作序:读了岱峻先生的大作,既感亲切,又多感慨。这本书中的故事,在我而言,犹如家乘。
★百余幅珍稀照片再现学人风采,第一手资料讲述家常琐事、私情恩怨,真正做到“图文并茂”
★为山坳上的学术殿堂立碑 为凄风苦雨中的学人塑像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
本书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故事为重点,对胡适、李济、傅斯年、董作宾、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寿、曾昭燏等学者作了深入细致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
作者治学勤谨,爬梳史籍、钩沉史事、探访史迹,还原史实。材料丰赡,视角独特,往往从平凡琐事切入历史肌理,把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联起来,呈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本书行文平易,故事生动,并配有大量罕见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书籍目录

序/许倬云
前言
国立中央研究院迁台前后
董作宾携女友田野调查风波
至刚至柔 至情至性——傅斯年与家人
山坳上的北大文研所
(周法高、王利器、王叔岷、李孝定、马学良、任继愈)
情随春草绿 缘定山坳间——娶在李庄的学者
(逯钦立、李光涛、杨志玖、王志维)
龙性难驯 多怀激烈——游寿的困境与突围
灵谷烦冤应夜哭 天阴雨湿隔天涯——激流中的曾昭燏
林徽因:错位的“太太客厅”
半个蚕茧 两岸恩怨(夏鼐与李济)
梁思成:辽代的一块木头
梁思永:未竣工的考古学重镇
光风霁月 和而不同——李济与胡适的相济与不适
注释

编辑推荐

  ★余英时、王汎森、王明珂、罗志田 热诚推荐  ★许倬云 感慨作序:读了岱峻先生的大作,既感亲切,又多感慨。这本书中的故事,在我而言,犹如家乘。  ★百余幅珍稀照片再现学人风采,第一手资料讲述家常琐事、私情恩怨,真正做到“图文并茂”  ★为山坳上的学术殿堂立碑 为凄风苦雨中的学人塑像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

前言

  衣冠之谓,亦代指文明。《左传》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民国历时甚短,仅三十八年,极盛期即战前的“黄金十年”。成立于1928 年的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无愧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  有人这样评价中研院全盛时期的学术水准:“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人文研究,集中于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史语所在战前的十年间,组织了十五次河南安阳发掘和三次山东城子崖发掘,出土大量国宝,使公元前约一千四百年的殷代传闻变成了信史;编订整理了明清史料,校订了大量文籍,提高了史学标准;民族学和体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取得了可观进展;在中国东部和西南地区进行了方言土语调查,采集了许多标本,开始了现代化的语音实验与分析……1932 年3 月,史语所获得法兰西学院授予的儒莲奖,标志着在考古、历史和语言学  等领域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与史语所性质相关,人员交合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以下简称“中博院”),是展示科学与文明的国家“名片”。与史语所、中博院往来密切的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建筑史料收集整理与中国现代建筑科学研究的摇篮。  1937 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中研院也开始了“衣冠南渡”的文化西迁。史语所、社会所、中博院与中国营造学社等先后栖息长沙、昆明等地,最后落籍四川南溪县李庄。学术史也是学人的历史。胡适、傅斯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凌纯声、董作宾、梁思成、李方桂、梁思永、芮逸夫、曾昭燏等,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又是祸福与共的朋友。1949 年以后,这批人分崩离析,或留在大陆,或去了台湾,或到了海外。曾经的道路共同走过,  日后的命运全然不同。  2000 年,我从一个小小的村庄—李庄,走进民国学术史。当年在《南方周末》发表长文《李庄记事》。2004 年,民国学术史随笔《发现李庄》出版,李庄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新亮点及新的人文旅游地,我也因此被授予“李庄镇荣誉居民”的称号。此后,我的写作由先  前的盲人骑瞎马,单兵独打,开始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与众多学者的支持。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给我提供过演讲的平台。台北的“中研院”,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授权允准我在书里使用一批历史图片。中研院故旧何兹全、梁思永的遗孀李福曼、梁思成之子梁从诫等,生前曾接受我的访谈。逯钦立的遗孀罗筱蕖、陈寅恪的长女陈流求、李济之子李光谟、梁思永的女儿梁柏有、董作宾之子董敏、石璋如的公子石磊、李霖灿的公子李在中等,与我成了忘年交,各方面都对我帮助极大,谨此致谢。内子冯志,一如过去,参与了本书的采访、录入与整理,对笔者时时有温存且严厉的批评与建议。  近年来,除再版《发现李庄》,我又相继出版《消失的学术城》和《李济传》。如果说《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是各有侧重的群雕,眼下这本书则是一座座独雕;如果说《李济传》是全传,是整本戏,这本书里的十二篇文章则像短篇小说写人记事的“横切面”,是十二出折子戏。笔者在叙述人与物相对完整的同时,着重选取不为人知的材料,梳理出蕴含其中的玄机。  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里有个著名的论断: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在理智上选择了西方的价值观念,但在情感上却割舍不掉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傅斯年在大炮一样威猛的外表下,对属下,对乡民,尤其是对家人是何种态度?他去世后,又给家人以什么样的影响?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以万物为赍送。”生于富贵之家的庄子,在战国时沦为社会底层,造就了敏感的心灵和对命运的深切体悟。集美貌与才情于一体的林徽因,原为北平知识人沙龙“星期六俱乐部”的主角。冷冰冰的骄傲,光芒四射的滔滔不绝,在让男人倾倒的同时,也让女人不快。但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场景变换的“太太客厅”会不会也因此改变林徽因?  曾昭燏可谓李济的“红颜知己”,1949 年前夕,两人何以反目成仇?在其后的岁月中,曾昭燏与政治走得很近,“革命”得很彻底,但后来何以竟选择“自灭”?夏鼐最终执掌大陆考古学的帅印,他对老师李济曾经重拳出击,这当中有些什么样的难言之隐?李济浮槎于海,到了台湾,依然直道而行,一生坚守田野、案头和讲台。他与胡适的共事与交往中,有哪些相济,又有哪些不适?在一些人际关系的背后,又有哪些思想与观念上的龃龉?中研院的孑遗傅乐焕、胡厚宣、逯钦立、游寿等,他们曾经的悲欢、歌哭,以及生命走向,凡此种种,笔者皆欲一探究竟。  “山岩岩,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人之尊,心之灵,广大出胸襟,悠久见生成。……”钱穆在1949 年为新亚书院所写的校歌,且移作笔者为先贤立传的源动力。  本书对各位尊贤或研究先进,皆直呼其名,非为不敬, 谨仿史例,祈读者鉴。  图片均在每篇文尾注明出处,但也有极个别照片采自网上,难以确定摄影者或原所有人。恳请知情者联系本人,将根据有关规定支付报酬,并在本书再版时注明。写作本书虽小心翼翼,诚惶诚恐,仍不免错讹,祈读者教我。  岱峻  庚寅年正月

内容概要

岱峻,本名陈代俊,原籍四川资阳,现定居成都。1982年毕业于重庆师大中文系,执业媒体,业余文学创作,曾获全国及四川省多项文学奖。1990年代转入民国学术史及学人研究,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等。

章节摘录

  “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作仇敌。”李健吾在抗战胜利后曾如此评价林徽因。他与林徽因过从甚密,所述应当中肯。但我研究李庄数年,也看到了林徽因许多不为人知的轶事。前些年写作《李济传》,李济之子李光谟先生给我提供了两封林徽因在1945 年中秋前写给他父母的信,从那些文字中我读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温柔贤良的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系出名门,留学美国,兼善东西方文化,酷爱艺术。那时北平的北总布胡同,他们是花信风,几乎每周六家里都是花团锦簇。那拨“星期六朋友”,如诗人徐志摩、政治学家张奚若、哲学家邓叔存、经济学家陈岱孙、国际政治问题专家钱端升、物理学家周培源、美学家朱光潜、作家沈从文等,常跨过一扇门,从金岳霖的小院径直来到梁家“太太的客厅”。后来自美来华的学者费正清、费慰梅夫妇也卷了进来,一时间俨然“国际艺术沙龙”。  沙龙的老板是金岳霖,他是梁林家的老朋友,在清华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梁林是先后同学,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学政治。回国后执教清华、北大。他高大帅气,西装革履,极为绅士。主持人是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太太的客厅”中,人们如众星捧月,  听她以诗的语言和艺术的眼光,大谈旅途见闻、读书心得、人生感悟。林徽因顾盼生辉、光彩照人,思维敏锐,擅长提出和捕捉话题,具有控制场面和调动情绪的本领。客厅里笑语欢声,迸珠溅玉。萧乾曾记下1933 年11 月初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那天,我穿着一件新洗的蓝布大褂,先骑车赶到达子营的沈家,然后与沈先生一道跨进了北总布胡同徽因那有名的“太太的客厅”。  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常和费正清与夫人威尔玛去外国人俱乐部骑马)。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别说沈先生和我,就连梁思成和金岳霖也只是坐在沙发上吧嗒着烟斗,连连点头称赏。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位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女子,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里,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着她转。”  那时,北平的知识分子因其出身教养、兴趣爱好、受学背景、专业方向的殊异而各有圈子。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华北上空笼罩着战争阴云,林徽因这种招风揽月的沙龙聚会也招惹是非。1933 年10 月,作家冰心写了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在天津《大公  报》文艺副刊连载。甫一发表,就引起华北乃至全国文化界的关注。写作的背景是北平,作者写到,客厅里的那位诗人捧着太太的指尖,亲了一下说:“太太,无论哪时看见你,都如同一片光明的云彩……”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针对诗人徐志摩的诗作《偶然》。徐写道:“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文洁若当时尚是中学生,后来她在《林徽因印象》一文中说:“我上初中后,有一次大姐拿一本北新书局出版的冰心短篇小说集《冬儿姑娘》给我看,说书里那篇《我们太太的客厅》的女主人公和诗人是以林徽因和徐志摩为原型写的。”金岳霖也曾说过:这篇小说“也有别的意思,这个别的意思好像是三十年代的中国少奶奶们似乎有一种‘不知亡国恨’的毛病”。林徽因对冰心的讥刺做出了迅疾的回应,据李健吾回忆:“她恰好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山西醋,立即叫人送给冰心吃用。”  对这场文坛公案,后辈不容置喙。不过从林徽因的性格分析,她的患病不能说与性格全然无关。侯健在他编著的《养生箴言》一书中有言,“名过伤肺,……肺病者宜逃名,名人每多言,言多则损肺气”。此番道理病榻上为肺病所害的林徽因不会不察?可惜性格即命运。  选自《林徽因:错位的“太太客厅”》  田野调查,是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人类学对社会科学最大的贡献,涉及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它是一种使研究者走出传统“书斋”的“直接观察法”。早期人类学调查是“一个人的工作”,然“一阴一阳之谓道”,夫妇协作调查效果更佳,如以研究太平洋无文字民族而闻名的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 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就曾和丈夫一同前往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Samoa)研究萨摩亚人的青春期问题。一个人知识有限,夫妻协作,配合默契,也可以克服长期野外生活的孤独苦闷和种种不适。在国外,这种事屡见不鲜,甚至单身男女同事相伴做田野调查也不罕见。问题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况且是上世纪30 年代。  1934 年夏天,丁文江(字在君)就任中研院总干事不久,即致函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禁止研究人员携眷外出调查。此令一出,立刻招致史语所二组(语言组)主任赵元任、专任研究员李方桂激烈反对。赵元任是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汉语语言学;李方桂是芝加哥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非汉语语言学”1。二人在国际语言学界皆有影响。赵太太杨步伟的祖父是佛学大师杨仁山,李太太徐樱的父亲徐树铮是北洋陆军将领。这两对新派夫妻一向被视为神仙眷侣。  赵元任、李方桂反对“禁止外出调查携眷”令,甚至提出辞呈相威胁。面对两位语言学大腕的坚强意志,傅斯年万般为难。按说,禁令若非他的主意,至少丁文江事先会征求他的意见。此时,他已焦头烂额,一筹莫展。他于8 月4 日致电三组(考古组)主任李济:  “赵坚持弟须同意携眷调查原则;李(李方桂)仍辞。弟毫无办法,乞兄主持。”这个烫手的山芋,李济自然不会接,他回电傅斯年,“二组事弟不便主持,若兄有何驱使自当遵命。” 最好的办法是睁只眼闭只眼,可这不是傅斯年的性格。  遭受如此激烈的反弹,丁文江也始料未及。最后,他只得“与元任当面细谈两次,一切已有比较满意之解决”,“允将先前致史语所之正式函撤回”。  另一当事者李方桂,原本有赴云南调查倮倮语的计划,因禁令改弦易辙,取消了云南之行。丁文江闻此,8 月29 日即致函傅斯年表明态度:  云南调查事,弟始终主张。其所以中途变计者,在兄方面以为藉此调停,在弟方面则完全因为兄引“法律”,一事未了,不添事之原则而放弃。目前弟未进行者,(一)仍固尊重兄意;(二)不欲再使方桂发生任何误会。故如方桂肯行,弟依然赞成。否则弟不主张。  直到9 月3 日,丁文江还向傅斯年谈起此事的后遗症:“彼允函方桂,力劝其不再辞职,望兄在平斟酌设法(元任云,适之拉方桂甚力,此恐不确)。”当时,胡适为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他力  邀李方桂到北大任教,接揽刘半农病逝后遗下的“语音学讲座”教职。丁文江与胡适是朋友,越想越气,处境为难,竟“以去就争之”。后经中研院院长蔡元培斡旋劝阻胡适的行动,最后改请罗常培出任 “语音学讲座”教职,事情才大体了结。  李方桂的云南之行则因此延宕至1940 年春,而他也不会再提“携眷调查”旧事,他带了北大文科研究所的研究生马学良同行。  他们到了云南的路南县尾则村。那次调查的结果,马学良于1941年写成毕业论文《撒尼倮倮语语法》,经过几年的补充和完善,最终以《撒尼彝语研究》为书名于1950 年由中国科学院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来马学良成为彝族语言文化研究的权威。没想到是他成了那次“反对携眷风波”的间接受益者。  此后,赵元任也并未有过携眷外出做田野调查的记录。殊不知仅隔一年,史语所风波再起。  1935 年3 月10 日,史语所在河南安阳5 侯家庄西北冈开始第十一次殷墟发掘。此次发掘所获极丰,震惊世界。前后发掘了四座大墓,四百一十一座小墓,出土牛鼎、鹿鼎、石盘、铜盔、戈、矛等,石器、玉器多件,以及精美的象牙碗、鸟兽形仪仗等。  4 月初,董作宾(字彦堂)代表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前往考古工地监察殷墟发掘工作。他是史语所元勋,也是殷墟第一次大规模科学发掘的主持人,此后又多次参加殷墟的系统发掘,并开始对甲骨文全面研究,提出甲骨断代的标准,主持了殷代帝王世系年谱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董作宾此次到工地,有些欣欣然,竟携女友熊海平同行,并同寓史语所安阳办事处。  4 月9 日,李济在得到梁思永关于此事的报告后,立即回电,要求梁思永“维持工作站最小限度纪律”。李济的本意是木已成舟,只能杜绝环境和舆论的纵容,也想把这件事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可事情已到了不能收拾的地步。史语所历史组研究员徐中舒自安阳返北平,向傅斯年讲了此事。傅斯年怒不可遏,4 月10 日致电史语所,自请“革罚”:  中舒自彰返,始通知彦堂此行携女友往,并住办事处。弟汗流浃背,痛哭无已。追思本所风纪至此,皆弟之过,应即请革罚。  弟今晚赴京7,办理交待,并候惩处。乞陈在君、元任。傅斯年下“罪己诏”,大动肝火其来有自,还引起过一场风波,他当然不愿史语所再生是非,授人口实。看到所长傅斯年的“罪己诏”,李济也于同日致函丁文江,揽咎于己,自请处分:  昨得孟真兄一电,弟为之惶恐万分,已托元任兄转呈,想已早在鉴中。惟弟对此事真相现在未得任何报告,详情如何,容探明后陈报,现在严重局面之演成,弟实不能辞其咎,孟真兄殆无责任可言,其理由如下:  (一)此时孟真如在假期中10,代理所长职者,弟也;  (二)彦堂此行,孟真事先已表示反对,弟实允许之;  (三)此事之发生又在考古组之工作站,为弟主持之事业。  据此,则此不幸事件之责任,一切均应由弟负,孟真兄殆无责任可言。理合陈请准  予免去弟考古组主任一职,并交付惩戒,以维院纪而儆效尤。董作宾始知闯下大祸,心有戚戚,当日也向傅斯年李济致电请罪,表达愧意:“宾因招待女同乡参观工作,致干本所风纪,无任惶愧,谨请即日辞职,以谢贤明。”12 所谓“风纪”事,是4 月7 日午餐时  的一次“闹酒”。夏鼐在日记中写道:  这次闹酒,与熊海平女士的在座有关。董先生原有糠糟之妻,这次由北平带了女友来安阳玩,形同夫妇。可是王湘君背后说,这不是他的表嫂,他另有表嫂。徐中舒先生自谓是“萝卜干”。熊女士这时似在北平一艺术学院读书,酒量颇宏,大家闹着,想灌醉她,结果她没醉,别的人倒都喝得醉醺醺了。  选自《董作宾携女友田野调查风波》  ……

图书封面


 民国衣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9条)

  •     1.衣冠之谓,亦代指文明。《左传》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华章之美,谓之华。”2.山岩岩,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人之尊,心之灵,广大出胸襟,悠久见生成。3.廿二载远瞩高瞻,深谋长虑,学术方基,忍看一瞑。五百年名士奇才,闳中肆外,江山如此,痛切招魂。4.早开风气,是一代宗师,吾道非欤?浮海说三千弟子;忍看铭旌,正满天云物,斯人去也。哀鸿况百万苍生。4.文章一世人何在?风义千秋史必存!5.不生不死最堪伤,犹说扶余海外王。同入兴亡烦恼梦,霜红一枕已沧桑。6.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对生者的不幸。伤痛最深,哀莫大矣,莫过家人。7.老虎狮子都是单独作战,只有狼才一群一群的。8.快乐的天性总是勃发于原始蛮荒的环境。9.一来二去,彼此眉目间活泛了春山秋水,但要迈那道坎尚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红袖添香,焚膏继晷,几度寒暑。10.花好月圆乐未央。11.往事早已退进了记忆深处,岁月的湖面已难见涟漪。12.革命和暴动如烈火烹油,有时却会加速燃烧自己。半成灰烬的人生,有时就把未来延伸到女儿身上。13.爬山豆,叶叶长,爬山爬岭去看娘。娘又远,路又长,想起想起哭一场。14.重回梦里河山。15.命运作弄人也造就人。16.人不能离开感情而生活,而感情又是最麻烦、最复杂、最苦恼的东西,因此我觉得人生永远是痛苦的。17.楚辞共向灯前读,不诵湘军诵国殇。18.秦淮春水绿迢迢,流尽华年旧梦遥。欲说江南当日事,老来残魂不禁销。小楼深巷卖花迟,二月江南万柳丝。19.文章到老意气平。20.何能脱胎,遑论换骨。21.落叶欲解红尘泪,看似无情却有情。22.小阁飞空,一池碧映垂杨路;绛云深处,听尽潇潇雨。23.欢娱如朝露。24.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稗,岂不怆浪。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25.新生时代,只争朝夕。26.新春的鹅黄嫩绿,很快就遭遇一场冻雨。27.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未完待续)
  •     没看这本书以前我不是很喜欢林徽因,听过很多她的八卦,对她甚至有人品上的怀疑。看完这本书,瞬间黑转粉。摘录书里面的一段,据李健吾回忆:“她恰好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山西醋,立即叫人送给冰心吃用(P192L7)”,其实我以前是读过这则八卦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一读,觉得林徽因那么可爱,可能是因为215页那张照片吧,这么美,谁不拜倒在裙下啊。
  •     恕我孤陋寡闻,咋一看这本书的书名《民国衣冠》,我还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民国时期的什么东西的,看了副标题——风雨中研院,才明白过来,讲的是关于中研究的那些事儿和那些人儿吧!民国时候的中研院(中央研究院的简称),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也阅读过相关书籍,它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48年选举产生了中国历史上首批院士(包括人文组)。岳南著的《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的那些人和事》也留给我较深的印象。按照这本书的作者岱峻自己在《前言》中的解释,衣冠,是文明的代名词。作者引用了《左传》中的话来佐证,“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那么称它为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也是比较贴切的。这本书共有12篇文章组成,虽然不是按照逻辑顺序写出来,但写的都是关于中研院和中研院中那些人物的故事。既有关于学术上的事情,也有许多关于这些学人生活上的琐事,很多细节说的有模有样,写的很像小说似的,引人入胜,当然作者写的这些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自己杜撰的,而是根据很多第一手的资料来写作的,态度是认真负责的,甚至像写《董作宾携女友田野调查风波》一文,涉及学者的私人情感生活,也并不给人庸俗之感。很多故事的描述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作者作为后来者,不可以是当时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是见证人,但根据历史的史料进行合理的推论还是可以的,而且这是搞历史研究必需的。这本书涉及了很多民国时期的学术大腕:胡适、傅斯年、李济、董作宾、夏鼐、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等。这本书中故事的发生地大多都是发生在李庄这个四川宜宾长江边上的小镇。回望那段抗日的烽火岁月,在那么一个文化小镇,竟然上演了这么多出文化活剧,产生过不少学术成果,这无论如何,的确也算是一件让人惊讶的事情!这本书的材料来源是比较丰富的,视角也比较独特,体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本书还有一个看点是配有很多历史照片,既传达了不少无法用文学表达的历史信息,也增加了读者阅读中的趣味性,使得这本书图文并茂,增添了不少可读性,吸引了很多读者。现在研究中央研究院、李庄现象的著作越来越多了,在同类的著作中,这本《民国衣冠》的文字平易通俗,故事生动,雅俗共赏,这本书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比较有特色,值得阅读一下。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感觉民国和南北朝有点像,xx乱,但思想确自由奔放
  •     作者很严谨用心的做了工作,最后一章写李济之先生的特别出彩,好书无疑。
  •     和《发现李庄》有部分重复内容,写法上一致,是很用心的做研究的人的写法,很值得尊敬的作者。
  •     台湾中研院在今天依然是大名鼎鼎。中研院学者们的治学态度和为人,都是学界学习的典范。这本书系统地回顾了中研院在民国时期的建立和发展,并通过不同人物在这段时期的遭遇,再现那段风雨交加的历史。
  •     书讲述了民国时期国学大师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献身学术, 值得后人继承。
  •     一直喜欢民国的历史,这本书特别棒。
  •     失望。浪费好题材。没办法,作者半路出家...
  •     中研院的先生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做着学术,着实令人佩服
  •     史诗难得 文笔全无,看得太累了
  •     风雨飘摇,乱世沉浮。在炮火的洗礼下,中研院几经迁移最终分崩离析。知识分子们颠沛流离,一边逃亡、一边研究、一边著作、一边忧患着国家的兴亡和科学的发展。在中研院,科学的种子孕育发展、生机勃勃,文明的火炬接力相传、熊熊燃烧。知识分子的音容笑貌、绝代风骨和顶尖学术、传世巨著,无不让人心思神往、肃然起敬。然时事变幻,命运使然,台湾海峡终成鸿沟,切断了人情,更撕裂了学术。政治斗争更成天堑,阻挠了科学,更泯灭了人心。知识分子们挣扎求生,忘我求学,舍身为国,终成一代大师。留下了科学和文明的启蒙发展,治学的严谨扎实,思想的深刻超前。我们普通人虽不能领略专业学术之一二,但先生们的思想和精神,已足够我们汲取和传承。读《民国衣冠》,感先贤大师之波澜壮阔,叹我辈凡俗之庸庸碌碌,祈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     游寿一章惊艳
  •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详实的珍贵图片,真的很难得!历史细节中的诸多生动故事,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立体的、斑斓多姿的民国。
  •     读完即拜访中研院史语所,感觉不能更好~
  •     可以了解民国的衣冠
  •     孔乙己穿长衫可笑吗?不可笑。知识分子总不能跟下层人一般穿短衣吧。这就叫“斯文”,总不能“斯文扫地”。纵使西迁,纵然战乱,中研院学人一样坚持知识分子的本分,无愧于民国的美服桂冠。
  •     民国 学者 精神 典范 唏嘘
  •     在民国那个让无数人仰望的世界里,我就在这本书里回到了那个年代,见到了那个让无数男子仰望了一生的女子——林徽因;还有那些优秀伟大的民国之人。
  •     本书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故事为重点,对胡适、李济、傅斯年、董作宾、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寿、曾昭燏等学者作了深入细致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
  •     有些语句可读性稍差。内容很好。傅斯年和胡适有意思。台湾非佳所,国内更猥琐。
  •     正在看,很感慨啊,中研院在近代的学术研究已经近乎世界顶尖的水平,可惜……
  •     蒋老师微博推荐,看了一代宗师后心里更加痒痒,于是对民国时期的人与情更加好奇惦念~~~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好书~~~
  •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那么我想去民国。
  •     一定要看的书,民国大师辈出的年代!!!
  •     这本与《发现李庄》里专注固定的一段时空不同,是由几篇人物传记组成的。既然变成了传记,研学始末,还有解放后各自的经历身份都讲得清楚,也让人看了更唏嘘。李庄留下的是艰苦卓绝的光辉,但一离开了那里,他们就被一道海峡隔开了,往后的几十年间再也没有那种光芒了。还好现在我觉得,它隔得好像也没有那么远。
  •     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把民国这段历史都抹掉了!本书对短暂的民国时代(38年)国家学术研究机构及学术精英的介绍,通过对这些在国家动荡时代仍涌现出如此多的精英人物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另一段历史.对比当今的学术情况,学术精英凋零,不禁唏嘘感概!
  •     再现民国大师风范!
  •     让我穿越回民国吧~
  •     做学问当知自己的来处,看到民国时中研院的辉煌成绩,我才发现,中国学术并非没有传统,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例如杨堃是涂尔干的入室弟子,杨堃在中国又传了谁谁、谁谁,啊哈!我们的传统可以接上涂尔干!
  •     这是一本关于讲述民国学术发展的历史性文献,对于了解那一代人的风骨与历史很有价值
  •     他是个只知道摸那些瓶瓶罐罐的学术男,这书里的李济等人也这样,“一心扑在田野上”,哈哈送他这书他肯定喜欢~
  •     108岁的周有光说:我经历过清末、北洋时期、民国、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五个历史时期从文化上看,最好的是民国时期。国家有民气,民众有文化,学界有国际一流学术成果,社会有言论自由,教师能教出好人才。现在说大师,都是那时候出来的。你可以一个一个查,都是。这是事实,清楚得很,不用辩论。
  •     这段历史读来总是戚戚然。今天就去中研院旧址吧!
  •     林徽音终于不是风流姐了。=。=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奈何时代,奈何命运!衣冠成冢,掩卷涕零。
  •     让我看到李庄和昆明该有的地位和模样
  •     非学人出身的还是写这种短文比较好。所以最后这个总结又是我弄啊……
  •     一块辽代的木头
  •     民国时期的历史,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蔡斯真正的知识分子
  •     再现民国牛人的好书,写得诚恳又通俗的好书
  •     是一部了解民国时期风云文人逸闻趣事的好书,照片印证了史实的真实性,印刷也好。
  •     民国时间虽不长,但是包含的全是精华。PS:现在的新华书店只为赚钱,再也没书店的安静样子了
  •     其实不太喜欢这种悲凉的韵调。
  •     1、直道而行;2、不是只有大腕儿才有故事,王志维、高去寻一样令人敬佩;3、不单“面子”、还有“关系”,可以解释中国知识分子科学精神之缺乏,拟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4、鸡鸣寺,去时尚不知道它和中研院的历史,如今在书中看到竟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     读到第二章写傅斯年在李庄躲空袭时候上楼搀扶陈寅恪的文字。超感动超有爱


    “秋天,傅斯年携妻子来到昆明,与史语所历史组主任陈寅恪同住靛花巷宿舍。傅家住一楼,陈家住三楼。他们既是留学欧美的同窗,又是姻亲(俞大綵是陈寅恪的表妹)。为躲避敌机轰炸,人们在楼下空地挖有防空洞。每次警报一鸣,众人争先恐后往楼下跑,傅斯年却拖着肥胖之躯往楼上冲。他担心陈寅恪视力微弱,行动不便,每次总是把陈寅恪搀扶下来,送进防空洞。陈寅恪曾苦中作乐地撰写过一副对联:‘见机而为;入土为安。’ ”
  •     中央研究院很厉害,就像许老说的,如果没有风云际会,今日中国之学术该是何等的辉煌
  •     岱峻的书看过好几本,都不错,有历史有故事。适合年轻人。
  •     个人很喜欢民国时期的历史,细细品味!
  •     傅斯年(竟是我老乡)、李济、林徽因、梁思成这几篇印象最为深刻。作者遣词严谨考究,又非常巧妙的点到即止。留后人遥想那段辉煌岁月,唏嘘不已
  •     食之无味
  •     看哭好几次。
  •     我喜欢民国,喜欢中研院,喜欢铁葫芦历史馆。出书必买。
  •     民国最大的亮点《民国衣冠》
    民国的腐败是有目共睹的,不过民国也有自己的亮点,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等教育和学术水平还有文学艺术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很难想象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中国造就出了一大批人才和文化精英,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他们的身影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显得越来越高大起来,不要说老一辈的清华四大导师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王国维,就是胡适、傅斯年、董作宾、李济、丁文江、钱穆、金岳霖、刘文典、梁漱溟、熊十力、朱自清、朱光潜、不用说文史哲,就是科学医学法学每个领域中都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大师巨匠,可惜现在真的找不到能够和他们并肩的人物了。就是他们的学生季羡林、钱钟书、王瑶这一代也都找不到了,大师以后再无大师,民国成为一种绝响,真的是一种遗憾啊。
    书的名字叫《民国衣冠》,可以说这些大师真的是民国的脸面,民国的光彩,民国留给我们最值得记忆的那一部分,比喻成衣冠很贴切和形象。正是有了这样的衣冠,民国才值得我们今天去思考去回味去研究。
    这两年民国热,出版了无数种关于民国历史的书,其中最热的还是民国的这些大师们。不过每个人笔下的民国都有不同的特色,岱峻的书特点就是引用很多不常见的文献,还配上了照片,这些照片也都很珍贵,很多都是没出版过的,有些来自台湾。岱峻写这些大师的角度也很特别,比如“情随春草绿 缘定山坳间”写的是那些在李庄成亲的李庄姑爷,“半个蚕茧 两岸恩怨”写的是考古学初创就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可是在两地分隔以后,两地的考古工作者却把政治带入学术中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书中介绍了很多大师,但是多数并不是特别热的人物,除了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这些知名度比较高以外,还有梁思永、曾昭橘、游寿等等。
    学术是需要传承的,大师都是由大师来培养出来的,这些大师都是一代一代耳濡目染,一代一代师徒相继,一代一代培养出来的,可是现在经历了反右,经历了文革,大师级人物严重断裂,再想要培养大师已经非常困难了,也许还要等很多很多年以后,才会接续上这个传统吧。
  •     李济是考古学上的先锋,也是中国科学的思想先锋;傅斯年从五四运动走来,领导辛亥革命以来民国的文史研究;董作宾在甲骨文事业上焚膏继晷,勇敢追求爱情;梁思成与林徽因伉俪情深,扛中国营造学大鼎。民国已去,衣冠千古。
  •     一看到书名就萌生了购买的冲动,民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同时也赋予了那个时期的人们特殊的历史使命。当时的中研院汇聚了一批国内顶尖的学术专家和知识分子,因为那个特殊的时期,最终大家走向不同的人生。书中通过一个个独立的章节,写出了一段段真实不为人知的历史。
  •     史料的搜集略显单薄,不过文笔还不错,故事比较有意思,值得一看。
  •     民国衣冠,民族风范。大师气度,山高水长。
  •     这种深入浅出又持论中正的书真是难得一见!还写到了49年后中研院学人们的去留命运,令人唏嘘。
  •     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发现了铁葫芦丛书,历史馆推出的作品可都是我心仪的菜。"铁肩担道义,葫芦藏好书",「民国衣冠」这本刚拿到手,只是随便翻翻,已经让我萌生无限感慨。民国极盛时期创建的中研院,汇集了当时一流的学者。历经战乱,分崩离析。曾经的道路共同走过,日后的命运全然不同。
  •     了解民国时期的一处重要来源
  •     斯人已逝魂不归,白衣风骨犹可追。求真爱国衷心寄,谁道青史尽成灰!
  •     良心之作
  •     书刚到手,还没看,我喜欢民国人物,才子风流,大师云集。。。
  •     历史学同学好几个人都买了,觉得现在真的很难见到有书把中研院的学术成果介绍得这么全面又通俗,很少有书把艰难时世中的学人写得这么亲切这么活
  •     这本书主要写的文科方面的学者,不过书中还介绍了一位在大陆被多被介绍的民国时期培养出的核物理专家赵忠尧,在美国博士毕业还观摩过二战后美国进行的首次海上核试验,后来他选择了大陆。
  •     对民国时期的历史一直比较感兴趣,不错
  •     民国不是一团漆黑,还有值得好好了解的历史,本书算是个侧面
  •     本书的作者岱峻先生,曾通过对抗战时期中研院、中博院、同济大学等学术机构避居宜宾李庄这一段历史的钩沉,使李庄这个当年在战火中屹立的学术重镇,今日在长江边静默的古旧小镇在当代重新名声大振。而在本书中,岱先生更关注中研院诸人在历史风云中的个体生命,更独具慧眼地发掘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我最推荐写傅斯年、游寿、林徽因的三篇。
  •     岱峻发现了四川南充的一个小地方,发掘出中研院学人在战争中惨淡维持的民国衣冠。这本书也写到了李庄,但比作者此前的书更加深入,更多地写到了学人们在抗战胜利后、1949年后的学术和人生遭际,读之令人动容。
  •     看看什么叫一代学人的风骨,学术人的丰碑
  •     还不错,喜欢看民国时代的大师们
  •     最近对民国的事很感兴趣,因此读这本书读的很有感触与兴味。
  •     尚可
  •     和谐词环境下,导致的太多春秋笔法,带来人物的不丰满,但不失为一部优秀之作!
  •     民国各著名学士轶事录
  •     喜欢民国时期的文人,喜欢那个大师辈出的传奇年代
  •     四川李庄这个地方自己上学时期的历史书、地理课都没有看到过、听到过,对此也不能怨别人,只怪自己读书少,见识少呗!初听李庄是在高晓松先生的脱口秀节目——《晓说》里面,在那里他提到了林徽因,自己当时也只是知道了一点:当时抗战后方一些文人大家聚集在李庄这个地方。直到读了此书,才见识了那些大师们当时在这个地方的生活,他们的个性、理想等是那样让人尊敬,让人称道!当然,看了此书只是让自己有了一个大体上面的认识,需要了解更多,还要继续多读书的!
  •     豆瓣阅读的排版日了狗
  •     无文笔可言,但史实难得
  •     得两长信,我悉一切。关于中央博物馆事,我们的意见,都以为应该维持现状,即使暂时不能大加扩充,也绝对地不会缩小也。陶孟和先生今日南下,已将此意托他向曾小姐(曾昭燏)传达。我也许不久南下,不过,日期未能确定耳。——字字考究。文字立整得很。
  •     算是民国系列中写得比较走心的了,学术共同体的两岸风雨,丰富而细腻。
  •     基层短短几年感受,大部分公安*******¥感觉% 就是&&&&禽*兽,没有任何人性,以调戏人为乐,以获得最大化自我私欲为己任。
  •     大师风骨,心向往之
  •     差不多看了大半吧~
  •     真好看真好看!以及,越来越觉得考古手记里的李老头就是以夏鼐为原型的嘛,虽然后面有夏鼐出现~PS.其实还是忍不住想说,现在看到涉及到那啥啥的史料,心境真是太不一样哎,真的有人是无辜的吗?祸不及自身的时候,你站出来反对过吗?如果非但没有,还为西皮西唱过颂歌,那又凭什么说自己是无辜的
  •     一代人在历史中的起伏,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身不由己。
  •     未及细度,但粗粗翻来,感觉不错。其中的旧照片,看来令人感慨。史学大家许卓云作序
  •     全书内容其实不只以民国为限,还讲到了解放后许多原本有师承等关系的中研院学者分处两岸在不同政治环境下的学术发展方向,十分精彩!
  •     大师的风范
  •     《南渡》的笔墨太过粗鄙,岳南写来写去脱不开猎奇的“考古文学”之流,而岱俊以《李济传》为轴,描摹了更加真实丰富的中研院考古学家群像,本书均是作者在实践之上选取的新材料连缀而成,多有创见,只是有些章节可读性稍差,最喜曾昭燏一文,手头有曾先生和尹焕章的签名本,名字上打着大叉:供批判用
  •     见《衣冠文明》。
  •     游寿、曾昭yu、沈祖棻……民国女学者风采俨然。
  •     了解民国学术大师范儿最好的一本书,能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治学与为人。
  •     略微有点枯燥,但能想象当时的学术环境和学者的坚韧执着,读完有点被感动到。
  •     民国中研院群像,补足了我对当时史语所一些人的好奇。
  •     一部了解民国学人生活情境的上乘之作
  •     良莠不齐,有些章节写得好,有些章节我只能呵呵了。
  •     读了几章读不下去了。弃之。
  •     民国时期的一些宽容的做法是值得仿效之的,惜乎文脉赓续存疑啊,一言难尽。
  •     这本书涉及到中研院学者到凉山彝族地区的田野调查。听说王明珂先生今年要出一本《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里边会专门讲述作者自己和当面中研院前辈们在西南所做田野调的比较,非常值得期待!
  •     师大校友的作品,中央研究院大师的生活,经典!!!!!
  •     对逝去的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追忆和敬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