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归西湖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物考古 > 情归西湖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807152750
作者:盛久远
页数:299页

作者简介

情归西湖:西湖文化名人墓探寻,ISBN:9787807152750,作者:盛久远

书籍目录

序关于西湖名人墓及墓文化为了西湖名人墓地纪念碑延续人文的脉络绽放永恒的生命风采才艺超群苏小小花月其人可铸金承继父业、“善事中国”的钱元吴越王妃吴汉月果敢有才气、所临有声绩的胡则梅妻鹤子林和靖百战惊飞将的张宪震世英风伴鄂王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万古常存三日憾于无声处起惊雷诗酒风流孙惟信抱恨以终女诗人朱淑真见节何须至时穷在西溪安息的元代书法家鲜于枢两峰居士洪钟社稷为重的英雄冢刚正不阿的胡世宁天性朴实、著述颇丰的袜宏大师市井大隐李笠翁忠烈千秋一儒臣我信肉身之复活——天主圣教公墓人间亦有痴如我 岂独伤心是小青气势恢弘的龚隹育墓风雅名士厉鹗仕历五部、典学不懈的梁诗正始终廉洁、一身正气的梁肯堂“右台山鬼”俞曲园制药济世胡雪岩开宗立派赵之谦第一任杭州评话社社长王春乔晚清名臣王文韶叶落归根开明清廉的夏同善“目不识丁”张亮臣杭州知府林迪臣书画留名陈蓝洲织锦首创人袁南安清癯风骨瞿鸿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右台山麓陈氏墓园沧桑西湖画工黄宾虹民国初期总理孙宝琦自书墓碑的朴学宗师惠兴女士具卓识尚武之人刘百川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秋瑾挚友徐自华秋风秋雨西泠是葬满觉陇上荒草凄银行家蒋抑卮梅兰芳撰许直庵夫妇墓志铭“朽者不朽”的画坛领袖陈师曾壮志未酬身先死社结西泠丁辅之一生耿介唯求至真天虚我生陈蝶仙革命斗士、民族先驱吕公望蚕桑界先辈朱文园新文化运动干将刘大白“报有报格”的殉道者弘一大师李叔同南山百里英魂在民族瑰宝马寅初国学大师马一浮披发长歌览大荒共产党诤友包达三教育部长马叙伦往事反袁斗土林寒碧、徐蕴华辛亥七烈士之一龚宝铨辛亥英烈裘绍、尹维峻杭州“小热昏”创始人杜宝林“死得其时,犹有哀荣”江南武松盖叫天胡明复钟情西湖青山广陵曲散沈秋水爱国实业家都锦生艺术大师潘天寿诗书惊绝陆维钊夏衍临终遗嘱“要回杭州去”一生坚持真理的张闻天图书馆事业的耕耘者陈训慈妙笔神运诸乐三武穆遗风岳石尘湖山留情祭吴寅一生尽瘁为教育东林骏马文武宝玉比邻葬中国新山水画先驱潘韵毕竟事成总可期余任天身后声名远播西子佳丽王映霞文学家、教育家陈企霞越剧皇后姚水娟中国钱币界元老马定祥及其墓地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跋

编辑推荐

  在西湖的山水间散落着许许多多名人墓葬,苏小小、林和靖、岳飞、胡雪岩、秋瑾、李叔同、潘天寿……这些灿若星辰的名人墓,为西湖增加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日,《情归西湖:西湖文化名人墓探寻》一书在浙江安贤园正式首发。《情归西湖:西湖文化名人墓探寻》收录了作者探寻西湖周边94个文化名人墓的故事。

前言

  赵一新 两湖是一个心弦无法不被拨动的地方。  在清风荡漾的湖边,在青松翠柏的拱桥中,西湖不紧不慢地流溢着一种 气息,这是一种摄人心魂的气息,从湖的四周,不,是湖的上空,也许是与 西湖有关的空气中,四处散发着。生活在此地的人和不生活在此地的人,途 经她,都会被这种强烈的气息所感染和熏陶。  西湖的秀美和灵气,让英魂们选择了此处作为长眠之地,正如法国诗人 保尔·瓦雷里存名诗中所写的:“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终得以 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于是,在这三面环山的秀水之滨,历代名士们的心灵永久地柄息,西湖 缥缈的轻雾里顿添了肃穆,游人的闲谈中多添了对历代名人的景仰,凭借着 这一抹湖水和这一湖的灵气,让游人和探索者,有一种拜访英雄的体验,在 碰撞中回味着历史,经历史而咀嚼出人生百味。  距今1600多年前的东晋名道土葛洪祖师和印度高僧慧理禅师都相继长眠 于湖山之中,可惜他们的墓迹已在岁月的沧桑中无处可寻了,但由他们创建 的抱朴道院和灵隐寺,作为全国重点寺院,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湖边,传承着 一种文化精神,以道论物,以禅诉和,透着湖山,散发着自然与文化的和偕 之美,也正冈为此,西湖义化的底蕴也愈加浑厚而幽香了。  对于长期从事宗教和历史文化研究的我来说,倘佯湖山,收寻着历代经 墨,考证着未被考证的历史种种,享受着由之而来的一切,这不仅仅是一种 况味持久的幸福。  除了幸福之外,对我来说,西湖的山水之问还涌动着一份亲情。在筹划 此书的过程中,我专程去拜祭了位于西湖九溪的上海总工会屏风山疗养院一 分院内我的二舅陈布雷先生的墓地。陈布雷的一生因为追随蒋介石多年,变 得短暂而富有传奇色彩。二舅是那一代渴望将中国推人现代化进程的知识分 子中的佼佼者,为了这片为之奋斗终身的热土,直至“油尽灯枯”,魂归了 这一片湖山。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已从历史的暗影中摆脱出来(2005年中 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陈布雷颁发了一枚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纪念章),不为政治之立场,而为知己者之情怀。而我的四舅、中央电视台 纪录片《烽火护宝》专题片的主角、《四库全书》的抢救者、浙江图书馆前 馆长陈训慈先生也长眠于此。四舅一生治学,可用“博”、“精”二字刻画 。年少时的我,曾经跟随四舅出入古旧书店和书库,在收罗经墨中,也不禁 感染了四舅对于历史文化的崇敬和谦恭。夜访四舅时,总见他伏案为朋友的 作品精心润色,却不见为己耕作。面对四舅替人作嫁衣裳时的虔诚,感动和 肃穆之外,早有一场春风化雨,细雨润物的心灵沐浴。如今,四舅的魂归了 西湖,与他心灵的感应却仿佛依稀。  而与晚清名臣瞿鸿的缘分则始于2002年,在复建的千年古刹永福寺工 地里,当我从遗存的残碑上依稀辨认出“文慎”、“大学士”、“军机大臣 ”等字样时,有一种惊喜,这不就是被善于玩弄权术的慈禧太后“始重之, 终罢之”的清流名臣瞿鸿吗?于是,保护现场,斥资修复。当千年古刹竣 工之时,这位有功之臣的墓茔也得以修复完成。在重新铺设的青石山道边, 绿意葱茏之中,晚清重臣与佛门圣地天人合一。每每赴以弘扬佛教文化为脉 络的永福寺,总是会去拜访这位清流名士的墓地,望着整洁明亮的墓道,心 里有种暗暗的欢喜。  所有的亲情和欢喜,都缘自一种爱,对这片热土的爱。因为爱,贤人名 士们终将热血撒向了这片土地,因为爱,他们长眠在这里,因为爱,我们永 久地怀念。  海明威的墓志铭上说:“恕我不起来了!” 浓浓的一种情怀,烈烈的一种气势,名士们的身躯永远地躺下了,魂灵 却高高地扬起。他们,埋骨于西湖的山水之间,西湖的灵气由名士们的英魂 而愈加隽永和浑厚,英魂们的精神因着西湖,柔美的更柔美,坚韧的更坚韧 …… 一如镶嵌在湖边的明珠,名士们的墓冢闪烁着,思想着,有的为后人所 知,有的仍在丛林中静谧,当与弥漫在西湖周围的气息碰撞时,闪出的火花 ,就像一双双明眸,让西湖更生动,让景观更成为一道心灵的景观。  如今,《情归西湖》终于结集出版了,西湖名人墓的研究和保护终于得 以物化和定格,作为杭州市历史学会会长,藉此深感由衷的振奋和慰藉。  2006年12月30日

章节摘录

  才艺超群苏小小 花月其人可铸金 相传六朝南齐时,杭州西泠桥畔有一位姓苏的歌伎,名小小,天生丽质 ,花容月貌,心灵性慧,才艺超群。她爱好自由自在地领略湖光山色,特制 一辆油壁香车,来往西湖堤岸之间。豪门公子、科甲乡绅争相掷金延媒,小 小却不为所动。  有一天,小小邂逅一位俊雅少年,相见倾心。小小吟诗一首日:“妾乘 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此诗见载于郭茂倩《 乐府诗集》)那少年乃南齐相国之子阮郁,然终究未能与小小白头偕老。  又一日,苏小小在石屋洞见一姓鲍名仁的壮年书生,询知其虽有才学却 因家境贫寒而无力赴京求取功名,遂慷慨解囊,赠以银两,资助鲍仁赴京赶 考。  后来鲍仁取得功名,出任滑州刺史,特地赶来杭州酬谢苏小小。但苏小 小已因不愿顺从上江观察使盂浪的威逼利诱而遭受风寒病逝西泠,只留下遗 言:“我生于西泠,死于西泠,葬于西泠,才不负我小小山水之癖。”鲍仁 遂穿戴白衣白帽,亲自祭奠,并建苏小小墓于西泠桥畔。  此后,有关苏小小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诗人白居易即有“柳色春藏苏 小家”、“教伎楼新道姓苏”之句。但当年鲍仁初建之墓早已不存。至清代 康熙帝南巡时,曾经重建。民国时期亦曾重修。笔者于1959年至1964年间所 见之“钱塘苏小小之墓”,呈圆丘形,表面已被游人抚摩得乌光油亮。墓在 亭中,亭名“慕才”,平面呈六角形。六根四方形亭柱刻满十二副楹联,无 论撰句、书法、刻工、款式,均极典雅、规范,赏心悦目。  十分可惜的是,在1964年12月的“西湖大扫除”(1966年全国“破四旧 ”之预演)运动中,苏小小墓及亭均被夷为平地。西泠桥畔亭、桥相映生辉 的优美画面亦从此消失。  1982年,为弥补此一缺憾,乃重修慕才亭。亭形虽与原亭相仿佛,但亭 柱上却只书刻了两副楹联。其中一副“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的“花”竞被书刻成了“风”。因其时“左”风尚有余威,苏小小墓未能重 修,以致亭中空无一物。  ……

图书封面


 情归西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带这本书进南山己黄昏,吓回,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