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物考古 >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108027177
作者:李零
页数:498页

作者简介

这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课时的讲稿,上编是简帛古书的基础知识,下编是简帛古书的分类导读;前一半学生上课听讲时使用,后一半大家下课看书时使用。作者力求“把道理讲清楚,用材料来摆事实”,并融汇学术界出土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打通出土古书与传世古书的连接,重新认识并建构起古代知识系统和人们的思想文化心理。

书籍目录

前言
上篇 概说
第一讲 引言:寻找回来的世界——简帛古书的发现与中国学术史的改写
附录:现存先秦两 汉古书一览表
第二讲 三种不同含义的“书”
附录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
附录二:中国古人文书的分类
第三讲 简帛的埋藏与发现
附录:简帛分域编(1901-2003年)
第四讲 简帛的形制与使用
附录:王国维《简牍检署考》
第五讲 简币古书的整理与研究
附录:长台在楚简《申徒狄》研究
第六讲 简帛古书的体例与分类
附录:余嘉锡《故书通例》(摘录)
下篇 导读
第七讲 简帛古书导读一:六艺类
附录一:“六艺”之书的顺序
附录二:汉代小学发展的三阶段
第八讲 简帛古书导读二:史书类
附录:与邓文宽先生讨论“历谱”概念书
第九讲 简帛古书导读三:诸子类
附录:儒门传学考
第十讲 简帛古书导读四:诗赋类
附录一:张鸣论和声概念书
附录二:敦煌汉简《风雨诗》
附录三:银雀山汉简《唐勒》
附录四:尹湾汉简《神乌赋》
第十一讲 简帛古书导读五:兵书类
附录一:兵书的起源
附录二:兵书的分类
附录三:兵书的整理和经典化
附录四:兵书的三大类型和它们的国别
附录五:银雀山汉简《地典》
第十二讲 简帛古书导读六:方术类
附录一:方术的概念与分类
附录二:方术发展的脉络
附录三: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
结语:古代学术遗产的重新理解
修订版附录:从简帛古书看古书的经典化
后记
索引

编辑推荐

《简帛古书瑟学术源流》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内容概要

1948年6月12日生于河北邢台市,从小在北京长大。中学毕业后,曾在山西和内蒙插队7年。1975年底回到北京。
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
197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烺先生作殷周铜器研究。
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2-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系西队从事考古发掘。
1983-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
1985年至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学和古文献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兵以诈立》、《丧家驹》、《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孙子古本研究》、《吴孙子发微》、《李零自选集》、《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等。

章节摘录

插图:最近几年,由于郭店楚简的发现,上博楚简的发现,很多文史学科都来参与讨论,本来没有多少人注意的简帛古书,突然间成了显学,成了时髦话题。很多人都在谈论,我们是不是能用简帛古书改写中国学术史,或重写中国学术史。我记得,几年前,李学勤先生到北大演讲,他曾说,现在这些发现,它们对学术史的研究,影响非常深远,恐怕一时半会儿还看不清,或至少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还看不清。我很赞同他的说法。但我想补充的是,简帛古书的发现,现在就在改变着我们的学术史,我们现在就处于一场非常深刻的转变之中。说到学术史,我个人认为,做各门具体研究的人,每个人都该心里有数,或至少有大致的感觉。它的作用,就像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随时随地让你知道,你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以免迷失方向,“找不到北”。但现在的学术史,本身就有许多误导,必须加以改写。我理解,研究学术史,也像研究其他历史,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不是别的,就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特别是以“现代化”的短见和偏见去曲解漫长的古代历史,而且这种错误,还根本无法避免。因为,我们总是从今天的材料,今天的立场,看待古人,看待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记得80年代,很多人都喜欢讲,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史学,今人立足点高,有这种理论,那种方法,优越性大得不得了,而完全看不到其负面影响,老把“迫不得已”视为“理所当然”。这是很成问题的。因为,今人的看法,不管对不对,并不是“死无对证”,而是可以“开棺验尸”,检验和修正。而检验修正的手段,其中有一条,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条,是考古学。古人说“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相冢书》)。简帛古书的发现,在我看来,其重大意义就在,它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古代知识体系的认识,而且可以调整现代研究的心理定势。眼睛和眼睛看到的东西是一起变化。为什么呢?我想讲三点理由:第一,简帛古书的研究是一门非常新也非常重要的学问。这从现代学术史可以看得很清楚。近百年的学术史,最初是和“五大发现”及“罗王之学”有关。这“五大发现”,主要是世纪之交、庚子前后的发现,“地不爱宝”,是因为国运不昌。它们是:(1)殷墟甲骨文字(1899年发现);(2)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简牍(1901年发现);(3)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1900年发现);(4)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1909年始为世人所知);(5)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1901年发现)。这一百年,前50年和后50年大不一样。前50年,学者倡言“新史学”,其“新”不一(有各种各样的“新史学”,就像汉代以“新”为时髦,什么都喜欢加上个“新”字,“新”是现代化的意思,卓别林的电影把它叫做“摩登时代”),固然是借西学引入的“新概念”,但研究基础是中国自己的“新发现”。其学凡历四变。1900—1911年,是“五大发现”为世人瞩目的时期。但当时,以学而言,还只有“罗”,没有“王”,王国维尽弃前学,转向古史研究,是始于辛亥东渡。这是第一变。然后,1911—1927年,才是“罗王之学”和《古史辨》先后问世的时期。“罗王之学”是清室逊位的产物,《古史辨》是五四运动的产物,两者都是应运而生。罗、王政治思想虽旧,所用材料则新;顾颉刚政治思想虽新,所用材料则旧。前者侧重铭刻史料,后者侧重文献史料,都是转变时期的产物。但当时,还没有考古研究。这是第二变。再下来,1927—1937年,是国共两党“新史学”问世的时期。1927年的史语所成立,1928年的郭沫若东渡,是标志性事件。期间,史料学的开拓,新学科的创立,在于中央研究院的十五次发掘。中研院的史语所,“史”是以西方的考古学改造中国的经史之学,“语”是以西方的比较语言学改造中国的小学和考据方法。这是它之所谓“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新”,则是引入唯物史观和社会演进学说,用这类方法重建中国历史,立场观点完全不同,但它也关注考古发现和铭刻史料,史料学的基础其实差不多。考古学的引入,其重要性在于,它增加了“第三重史证”。这是第三变。再下来,1937—1945年,1945—1949年,都是战争时期,没有大变化。关键一变是1949年。因为,我们都知道,1949年以前,中国虽有考古发掘,但主要限于新石器时代和商代,其他时段的发现,几乎都是来自探险、盗掘和地面调查。1949年后,史语所迁台,只能整理过去的发掘资料和在台湾做原住民考古,中国考古的重镇在大陆,考古的“当朝”和“在野”,彼此换了位。这第四变是天崩地裂。它在台海之间划了一条线,在世纪当中划了一条线。20世纪的后50年,考古学突飞猛进,在广度和深度上,要远远超过前50年。比如,西周和东周,秦代和两汉,几乎可以说,已是全新的领域;战国文字研究、出土古书研究,都是50年代以来的新学问。虽然简牍发现很早,“五大发现”中的第二项和第五项,都和它有关。但前50年,主要发现是文书;后50年,才有大批古书出土。特别是近30年,它的发展特别快。我们应该明白,简帛古书的研究,完全是一门新学问。当年,王国维写《古史新证》,他的“二重史证”,地下史料完全是铭刻,只有甲骨文和金文,没有简帛,更没有地下发现的古书。研究早期中国,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过去,大家看重的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学者都是拿甲骨文当“商代史料”,金文当“西周史料”。这是前50年的史料给我们造成的格局。虽然到今天,托考古之福,我们对商代、西周的知识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但认真讲,这种研究还是粗活,没法和战国秦汉相比,社会史的研究,学术史的研究,都是勉为其难。简帛发现,包括文书和古书,过去重视不够。其实,文书是研究早期社会史的史料,古书是研究早期学术史的史料。它们提供的信息虽晚,但重要性一点不差,其实是史料的主体。特别是写学术史,出土古书才是第一手资料。它所涉及的图书种类,各个方面都有标本,支点性的东西已经大致齐全。我们甚至可以说,有志改写中国学术史者,此其时也。现在不写,更待何时。第二,过去我们读的古书,主要是传世古书,宋以来的古书,近代多了一点,是敦煌发现的古书(参看本讲附录)。简帛古书的发现,不仅是数量的补充,品种的补充,文本年代的提前,个别字句的修正。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对古书,年代最早的古书,开始有了直接的感受,可以从中归纳很多一般性的原理,对古书的创作、古书的构成、古书的阅读、古书的解释、古书的选取和淘汰、古书的传播和保存,开始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对图书分类,与之有关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改变尤大。因为过去的图书分类,甲乙部目之中,历史漏斗之下,有意识形态存焉,很多藏匿掩盖、窜改歪曲,以及后来居上、冠履倒置,在所难免。比如,《汉志》六类,“尊经抑子”;《隋志》四部,“尊学抑术”,就是导向性的东西。这种结构一定,很多想法也就固定下来。其后果是阅读趣味的偏废,大家只读一半书或只读一种书,“有学无术”(只读六艺、诸子、诗赋,不读兵书、数术、方技)或“不学无术”(只读经书,不读诸子、诗赋和其他书),无异焚书坑儒。这个历史包袱太沉重。近代以来,学者喜欢说“中国之道德文章将大行于天下”(如王国维先生,还有很多文化保守主义者,他们都有这种论调),但毕竟技不如人,气不如人,连从前的崇拜者,如日本、朝鲜,都白眼相向,看不起我们。这不仅是近代历史的嘲讽,也是早期历史的耻辱。简帛古书的发现,它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对倒读的历史倒读,把很多压在下面的东西翻到上面来(考古的地层关系和发掘程序正符合这一逻辑)。这本身就是革命。还有,像对《礼》大小戴记和“七十子”的看法,像对《老子》和先秦道家的看法,很多具体认识,和以前也是大不一样。第三,简帛发现的另一个意义是,它对近百年的学术思想是一个巨大冲击。因为我们都知道,近百年的学术史,是旧学不旧,新学不新,所有学问,不管个人的态度向背,都是“古今中外一锅粥”,阵脚大乱。王国维倡言“学不分古今中外”,当然很有胸襟,但从当时的形势看,从当时的心理看,实在是无奈。因为,它的背后有很多激烈冲突(今天也一样),“古”与“今”、“中”与“外”,总是陷于二元对立:后者对前者有优越感,前者对后者不服气,“古今中外摆不平”。其实,这些在“现代一言堂”里没法对话的事,如果放到古代,反而易于沟通,不仅古人和今人易于沟通,中国和外国也易于沟通。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它对双方,都是必要的校正(而且是从根子上的校正)。比如,中国和西方,双方的政教结构不一样,有根本不同,但西方的“教皇”对理解中国的“皇帝”有帮助,中国的“皇帝”对理解西方的“教皇”也有帮助。互相比较,彼此的理解都会加深,既看到其人心同理的起点相似,又看到其分道扬镳的选择不同。简帛古书,表面看,只对研究“古”、“中”有用,对研究“今”、“外”无用,但实际上,它对整我们对“古今中外”的看法有帮助,对于调整我们的心理结构有帮助。因为,这种返本溯源的探讨,对中外双方都是解毒剂。它对恢复“古今中外”的平等对话,对重建有中国自信的世界眼光有革命意义。我们这门课,题目叫“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目的是想帮助同学,开发资源,开拓想像。为了讲述的方便,我想把这门课程的题目解释一下,把咱们讨论的范围介绍一下。(一)“简帛古书”的考古内涵和考古意义我们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忘本”,现代人,特别是身处现代化漩涡的中国人,更是如此。他们对古代的优越感很大,动不动就讲同传统决裂,同它划清界线。比如80年代,这个气氛就很浓,而且完全是一边倒。现在,对多数人来说,新旧视如水火的二元化思维也还是压倒一切。大家都说,这个界线是理所当然。其实这个界线是划不了的。我记得,很多年前,有个电视剧,叫“寻找回来的世界”,内容是讲少年犯的改造,题目很有意思。我们研究历史也有这种心情,就是总想把已经失去的世界再找回来。陈子昂登幽州台,发思古之幽情,因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眼泪刷刷往下掉。古人死掉了,没有录音机,没有录像机,怎么办?碰到这类问题,考古的作用就显出来了。因为它能把“古”、“今”的距离缩小,把它们一下子拉到一块,让我们重见古代,触摸古代,作用就像科幻小说讲的“时空隧道”。考古和历史的关系很微妙。历史如大浪淘沙,有些东西冲走了,有些东西留下来(我们研究的都是“历史碎片”)。我们用剩下的东西研究丢掉的东西,很难,有如凭蛛丝马迹破无头公案,故事层出不穷。美国电视有一种节目,叫“mystery”,就是讲这类“疑案”和“悬案”,国内的流行说法是“谜团”。西方的很多考古文物展也喜欢用这个词。比如前几年,不列颠博物馆举办过一个中国出土文物展,名字叫“中国古代之谜”(Mysteries of Ancient China),它所谓的“谜”也是这个词。这个展览,《泰晤士报》是赞助者。它的主编给图录作序,说它不仅展现了中国远古时代的丰富多彩,还让人们在绵延不绝的中国文明背后可以窥见其“深藏的灵魂”。探索中国文明背后“深藏的灵魂”,这是考古学家视为畏途的神秘领域,也是他们心向往之的最高境界。历史是“疑案”或“谜团”,考古是破案和解谜的手段,它使历史成为一门开放的学问。王国维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用新材料做新学问,常做常新,可以有大成就,也容易犯大错误(而且错误和成就是与时俱进)。在这个领域中,谁也别想“功德圆满”,谁也别想当“学术霸王”,我看考古学伟大就伟大在这里。考古发现的世界是“寻找回来的世界”。过去我们讲王国维了不起,总是说他发明了一个“二重证据法”,把考古引进了历史研究,大家一点都不怀疑。后来,读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的文章,我才发现,这个讲法并不正确。因为王国维讲的“二重证据法”,所谓“纸上之史料”是指《诗》、《书》等古书;“地下之材料”是指殷墟甲骨和商周金文。即使时间扩大一点,再加上西域汉简、敦煌卷子,其研究也还是以文字为中心。这些发现基本上都是非发掘品,或者虽经发掘(如斯坦因发掘的西域汉简),也不是从考古学的角度去研究。它和后来的考古发掘有缘,但严格讲,还是属于金石学的范围,只能叫“新金石学”,还不是“真考古学”。后来的考古学,其实是外来的学问。它提供的是又一种证据,即第三重证据。从考古学的眼光看出土古书,出土古书只是出土文字的一部分,出土文字只是古代遗物的一部分,古代遗物只是古代遗址的一部分,在考古学的知识系统中,它的重要性并不一定比其他出土物更大,时间也比较晚和比较短。这点考古系的同学都知道。但对中文系、历史系和哲学系的同学来说,情况可不太一样。因为我们这些系都是以文字材料为主。在文字材料中,这些古书,它们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地位很突出。如果我们把古书的发展比作一条龙,那么战国秦汉的简帛古书就是“龙头”,魏晋隋唐的纸本古书就是“龙身”,宋元以来刻版印刷的古书就是“龙尾”(参附录)。过去我们的知识非常可怜,看见的只是“龙尾巴”。前人也知道“龙脑袋”和“龙身子”还藏在云里头,但在没有考古发现的情况下,只能靠古书的引文(包括佚文)。例如清代学术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搜辑古书引文,并利用它们考订传世古书。出土发现使古书变成了一门新学问,既救活了以版本为依托的传世古书,也救活了这些古书中的早期引文和佚文。

图书封面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日半读完,第一次读李零先生的书,虽说其名头在我这里已经很响很响了。尚佳的入门书,就我而言,即便对于前半部分简帛古书形制特征等各种专业的基础知识提不起来兴趣,后半部分以汉志六类分门别类讲述古书源流也还是很能带给我启发。我的经过不少书磨砺出来的关于先秦诸子共有一个思想来源的观点在这本书里有一次得到了验证。其实读这本书的绪论引言和后半部分和读葛兆光先生的思想史的写法观感上很相似,都有对现存范式的思考与重构设想,对未知领域的惊奇,对过去某些思维定式的打翻,不过葛先生的书对我而言冲击力更大,毕竟是我感兴趣的领域之一。这本书里有价值的地方非常多,无论是抱着增长小知识还是怀揣改变学术界现状(大雾)的想法来看都会有一定收获。不过看评论说近两年的发现让这本书又有可以拓展的地方,这就不是我所能发现的了。文中的各处脚注,附录也很有价值,有心人定有所得。从书中很明显看得出来李先生有文献学的底子在,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很见功夫,毕竟是一流学者。感触比较深的在于,从冯友兰哲学史开始对于先秦儒家都以孔-孟-荀三段论来讲述,而汉志里面说“七十子丧而大义乖”,现如今根本连七十子都不再讲了,怎么可能大义不乖呢?评论里有人说李老师嬉笑怒骂处其实皆是温柔敦厚,从此处也可以略现一二吧,饱含着现实关怀的学者,正是现在所缺少的。
  •     在学而优的三联专柜里翻过此书,仔细地看过目录和序,里面涉猎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都让人觉得在历史的范畴里还有好多不务正业的事情,假如我们将这样的东西务成正业,意旨是还原生活的本貌,揭示古人的常态的话,也许可能会成为博士哦.所以就记下了作者的名字.一经搜索才知道之前在商务专柜里看到的<<中国房事考>>都是出自此人的手笔,我也只是庸俗的八卦而已,看来作者的学术之路已经走到好深好远的地方了,是不是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像我这样的八卦?有机会一定会将他的作品好好地看一看,希望不会在太久以后的将来啦:)
  •     一、三种不同含义的“书”1. 书写材料分硬材料与软材料。金石甲骨陶器石刻与竹简木牍简帛纸。内容分档案与古书两种。作为文字的书;作为档案的书;作为典籍的书。2. 王国维:“书契之用自刻画始,金石也,甲骨也,竹木也,三者不知孰为后先,而以竹木之用为最广。”竹简使用,下限在魏晋。木牍的发现,目前出土都是战国秦汉和魏晋时期的东西。青川木牍写于秦武王四年,前307年,较早。帛书的发现目前只有两批,都处于长沙:一批属于战国中晚期之交,子弹库帛书;一批属于西汉早期,马王堆帛书。钱存训(《书于竹帛》)认为纸书出现后,帛书仍不废,“公元3,4世纪后才明显减少。”纸的发明可上溯到西汉,流行大概在魏晋时期,桓玄要求全部用纸。二、简帛的埋藏与发现1. 敦煌、塞上、西域简牍主要是古代屯戍遗址,烽燧遗址和邮驿遗址。2. 简牍帛书出土,目前为止,商代、西周、春秋还是空白,现在发现最早的竹简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简册,最早的帛书是战国中晚期的子弹库帛书。(2008年捐赠的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的竹简,有尚书部分内容以及周武王时期的乐诗,最终确定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三、简帛的形制与使用1. 竹材多出东南、吴越。简杀青,多平头,有青面与黄面,多写在黄面。竹简简长与制度有关,如尺一诏书。王国维有“简六牍五”说,标准简长以“六”为基数,长简二尺四寸,钞经典或律令、仪典;中简一尺二寸,钞传记或薄籍;短简8寸,钞子书;最短简6寸,做符算。王与陈所考,所据文献来说,大概西汉晚期和东汉以来制度如此,战国、秦代和西汉早期,不定。2. 木牍断木为板,多松木。常用于官方通信或文件移送。书信写字一面加一块板,为“检”(信封);外面用绳子捆扎,叫“缄”(黏贴);加封泥,盖玺印(封);写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为“署”。汉代牍制以“五”为基数。,三尺为“椠”,用以书法令,汉人所谓“三尺之法”可能就写在木牍上;二尺为“檄”,用以征召、晓谕、申讨;一尺五寸为“传信”,是通知沿途驿站的介绍信;一尺为常见的木牍;五寸,是出入关口的通行证。同时汉代以尺一木牍为天子诏书。木牍的宽度不一,宽者容字五行,字小甚至可到十数行(尹湾木牍24行)。竹简多一行合编,木牍常单用,多为文书。也用来写古书篇题,甚至古书。3. 帛书是从竹书到纸书的过渡。有白帛,黄帛“黄书”。有些考究的帛书会画朱丝栏。字数,幅宽,幅长都不太确定。出土帛书主要分折叠式和卷轴书。帛书一般有盛具,子弹库有出土。四、简帛古书的整理与研究1. 简帛文字,目前主要是从战国秦汉到魏晋时期。70年代以前,居延汉简,武威汉简,银雀山汉简,马王堆帛书等都是汉代及以后的,70年代以后,很多竹书是楚竹书,属于战国文字,六国古文简率省并,不比西周金文与秦系文字一脉相承,很难认。2. 王国维《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秦统一文字,汉承秦制,有法律规定,官府抄书,学校课童,都是《史籀》《仓颉》,大小篆,隶书,属于秦系文字。但现已出土的简帛材料主要是楚国的。五、简帛古书的体例与分类1. 作者,述者,撰人(编者与选者),著者(写书的人)。2. 以当时人观念来看。诗是乐府,歌诗;书是先王遗教,古代史,文史知识;礼是古代礼仪,甚至律令和政典;乐是音乐;易是占卜,大概即当时的科学和哲学;春秋是编年史,现代史。不精确,但大体可以说明古今典籍的意义和观念变化。3. 史学的源泉是档案。六经原本就来自于官书旧典,因某种选择存留下来,反映了当时人的阅读趣味。4. 申公教楚太子九门课。编年体来自春秋,纪传体来自“世”(以人或族为主,谱牒类史书),纪事本末来自“语”(掌故类,以事为主)。“故志”“训典”大概就是古代典谟训诰。5. 诸子也可以说是私家史,私人的“语”。六、简帛古书导读1. 六艺的贵族教育与后六艺的史官文化。更强调书的力量。2. 传世文献中的“国家”原来都是“邦家”(西周金文和战国楚简都如此),“相国”原来都是“相邦”。3. 简帛书,字书现在发现的,只有《仓颉》和《急救》,出于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双古堆汉简。4. 《世本》是战国古书,原本十五篇,清王谟等《世本八种》。帝系为树干,诸侯为树枝。谱牒类史书是纪传体的来源。5. 战国秦汉的黄帝书与一般上古帝王传说不同,已脱离古史系统,把黄帝放在中心位置,“垂衣裳而天下治”,逐渐成为道家理想国的设计,这类书当时应该有很多,现在有马王堆帛书,《经法》《经》《称》《道原》等,有学者认为即艺文志中的《黄帝四经》,有争议。6. 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市场购得1200余枚战国竹简,内容涵盖儒家,道家,杂家,兵家,涉及古籍约100种,文字3万余。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目前已出版九册(2012年出)。7. 先秦古书,子书是大宗。清人以经学治子,西方哲学史传入后,近人以哲学治子。先秦诸子都以上古三代为理想国,所考虑的都是当时现实最直接的问题。8. 先秦无道家名,非儒非墨,多归于道。9. 兵书,数术,方技与之前的六艺,诸子,诗赋的“人文学”相对,主要是技术的,实用的,因此对古人的影响非常大。现在出土的兵书,仍然是以银雀山汉简最多,内容最丰富。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学者的任务就是”替他人读书“,说得好。极佳的入门书。刘咸炘说”为圣道足其条目,为前人整其散乱,为后人开其途径,以合御分,以浅持博“,斯之谓也。
  •     不明觉厉
  •     即使是专业书,李零的毒舌本质也会时不时跳出来让你会心一笑
  •     内容和印刷制作均堪称一流。
  •     很好 是正版的 跟书店卖的一样
  •     原有的学术史和思想史书写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认知和研究的需求,亟需材料和视野的突破,李零这书是一个尝试,且做得还不错,缺点就是对传世学术的认识有点粗糙
  •     真好看,先秦古書在他筆下一下子就生動起來。
  •     三星半。两小时在图书馆翻完上篇。行文口语化、内容平实,确实符合作为一本讲义的基调。作者过于晓畅的表达写这么学术性的科普,好像挺唬人= =附参考书单好评///又,三小时刷掉下篇。经史比较好看。干货より、想法比较多,后记裹脚布。话说我看的第一本作者的书就是《中国方术考》,然后一直以为那是他本行。。。
  •     蛮老实的
  •     开阔眼界 构筑体系 矫正思路 改变观念 历史第三重证明
  •     写法非常特别,跟一般学者的治学方法不一样,但是耳目一新,很喜欢。
  •     一天半翻阅完 好书 语言直白 读起来很舒服 每章后面都有附录价值很大 还有就是李零有时候好毒舌
  •     给你另一种了解古文化的视角
  •     看完此书后,看邢义田的《地不爱宝》
  •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用文献学的角度去关照简帛,有种流畅的阅读感。这是被语言学隔离成断片的简帛学不常见到的~
  •     编辑不上心。
  •     买书不看书,李零先生也很有名的,不知道为什么在教文学
  •     常读常新。本科最后为了应付面试强记简帛目录是种感受,硕士一年级对照汉书艺文志补充传世文本是一种感受,现在从出土文献反观三代文献的层累形成又是一种感受。最近一遍是为了补充周秦汉间文献的“公共素材”。
  •     古人的历史
  •     李零的书很好,认真耐读啊。
  •     最有感觸的一點:“選學妖孽”頻頻出現,不停提醒我們現有的學術史中意識形態操縱的痕跡。然後前半本真是足以秒掉我半學期的課… |一六年六月二刷。
  •     #淘书偶记#之前淘过一本简装版,这本精装修订本虽然只增加了一篇论文,但据说内文修改较多,所以还是买下了。李零严肃的学术著作,看着令人欢喜。
  •     不仅是眼光的突围,还是面对经典的态度,而这个态度是不容易被接受的。重新序列经典的话,就不只是研究领域的事情,还影响到现代人对传统的选择了,例如追崇国学风气下的蒙学读物。
  •     里面很多话很有启发。李零有两个好处,一是说人话,让人都能听懂;二是实诚,说了让人觉得可信。看完最后那篇演讲稿,看到他推重的四部经典:论语,老子,周易,孙子。他叫《我们的经典》,都已经注释出版了。联想到新子学最新的文章说到四部经典,有春秋,而没有孙子,其他三部一样。也是要重新确立几部经典,成为国人必读书,以建立共同的文化基础。可谓不谋而合。
  •     嗯,其實這本書最好的部分是每個章節的附錄,而且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是以余嘉錫先生的態度為準的。上下篇,上篇分門別類講究古書的源流,尤其是強調了單篇流傳的具有文飾,教化意味的書,是如何從典冊,文書中脫離出來乃至獨立的。下篇按照藝文志的分類法,條別個家學術源流,並且指出寫作中要注意虛實結合。腳註中的引文其實也是不錯的索引。
  •     大四上去隔壁旁听了一学期李零老师的“出土文献与学术源流”课,回来才看的这本书。很好的学术史,要是我看了的都记得住就好了……
  •     一下午加半晚上就看完了。不晓得是看得太快了还是李零先生写的书太好读了。具体的材料性知识就不谈了,在当时是收的很全了,这几年又有新材料,可以按照他的框架填进去。比较好的是他观察的角度,古书经典化,跳出诸子看诸子,把传世文献与简帛古书都视为管中窥豹、要站在更高角度观察全局等等,书里面提出的一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很值得一想。不过学术源流的分析好像还是薄弱一点,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看出来?
  •     大四寒假看的最认真的书,长了很多见识。第六本
  •     各种欢乐吐槽~
  •     读完好书的隔天就读了本烂书,这种体验咯咯咯。当代人出书也真是容易,只要名头响,管你内容如何,直接拿着出。像陈垣余嘉锡钱穆那样把讲稿边讲边写边改,最后会成为著作典范的学者,真应该好好学习。
  •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修订本)
  •     很好的简帛古书入门书,语言简易清楚,学术书该这么写。
  •     資料性很強,入門佳品。此外,文風相當清奇(現在似乎更清奇了),哈哈哈~
  •     全书用考古的材料,对余嘉锡先生《古书通例》的猜测进行了有力的实证。内容是课堂讲稿的提纯,每个话题后缀具体学术研究论文,或作者对文献某一角度的总结。这些被系统归纳的知识相当有用。全书前半部分是综述了古书形制编纂的几个重要课题,后半部分结合汉志具体展开。个人感觉李零先生治诸子一节很多讲法最为惊艳,儒道法墨学派的乱线头忽然就被条分理析了。语言明白晓畅,不时穿插妙语。
  •     真是一本好书 李陵的长相和他的书成反比函数
  •     是文献学,更是思想史。
  •     简帛研究之阶梯,堪称经典。
  •     对于做pre真是太给力了。非常好用和有用的一本书。
  •     观点很新颖,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特别是对《礼记》《大戴礼记》的再认识让我记忆犹新。所附的资料更值得玩味。
  •     旧书重读,饶有兴味。学历史很容易限于史实真伪的考订,止步于此满足于此。所以需要一种提醒,提醒去关注脱离于真伪层面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流传。这本书就是学术史角度的一种提醒。有些问题也许一生无解,但须臾不可不思。
  •     授课记录而来,非常非常棒的出土文献入门教材,观点和资料都很足,力荐。
  •     封皮是磨砂的。值得一读!
  •     醍醐灌顶
  •     书中的论述详实,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框架网大密而清晰。宜做资料索引。
  •     有点啰嗦~扣一星⭐
  •     簡本古書之入門書也,可知世閒出土之簡帛古書,有言改寫學術史然然,其說不誤,甚便初學。
  •     作为仰慕古风的自学者,图太少,很多东西文字描述不清楚,放张图不就好了吗……
  •     附录的资料很方便
  •     此书为众多学者所推荐为必读书目之一。李先生在书中对于体例的划分、源流考辨甚详。尤其是对于方术的提出,以及对于由简帛古书推及重要的思想史演进,尤其重要。
  •     蛮好读的。
  •     一日半读完,第一次读李零先生的书,虽说其名头在我这里已经很响很响了。尚佳的入门书,就我而言,即便对于前半部分简帛古书形制特征等各种专业的基础知识提不起来兴趣,后半部分以汉志六类分门别类讲述古书源流也还是很能带给我启发。我的经过不少书磨砺出来的关于先秦诸子共有一个思想来源的观点在这本书里有一次得到了验证。其实读这本书的绪论引言和后半部分和读葛兆光先生的思想史的写法观感上很相似,都有对现存范式的思考与重构设想,对未知领域的惊奇,对过去某些思维定式的打翻,不过葛先生的书对我而言冲击力更大,毕竟是我感兴趣的领域之一。这本书里有价值的地方非常多,无论是抱着增长小知识还是怀揣改变学术界现状(大雾)的想法来看都会有一定收获。不过看评论说近两年的发现让这本书又有可以拓展的地方,这就不是我所能发现的了。(待续
  •     修订版附录:从简帛古书看古书的经典化
  •     指示读书门径的书,真是常读常新
  •     简洁
  •     关于古代书籍的书。
  •     这是一流名著,本来以为与死人堆打交道的考古学,也能变成如此文雅的文字。李零教授是负责任的有学术功底的教授,他还写过《丧家狗》,真实的展现了孔子的生平,既不抬高,也不抑低,不象一些所谓的国学大师,在那儿瞎吹,以孔子先生交换自己的现实名利,生意做到孔子头上来了,子曰: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
  •     简帛研究入门必读书
  •     补记
  •     再读,细读
  •     近几年的流行数目
  •     0大叔的书很值得一读~
  •     內容與想像的並不太一樣,上篇的思想還是不錯,尤其是做的附錄很精彩,出土簡帛分域以及下篇的《儒門傳學考》尤其新穎。下篇的內容基本上與《蘭台萬卷》的寫作思想一樣,並無新意。雖然是講稿編成,不過有些話語未免太過口語化,這也是李零先生的特點之一罷。
  •     某些附录非常有用
  •     。
  •     不错,思路非常清晰。
  •     出土文献入门导引。授课体,局部有些散漫,好处是资源丰富视野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