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通俗说史 > 非常道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801905758
作者:余世存 编
页数:290页

还行

今天中午花了28¥买的,在书店翻了几页,觉得故事还很新颖,以前不知道;并为深究史稿出处。晚上就后悔了,作者那这个东西,有点骗钱的味道,不为读者负责,也不为自己负责。不过作为厕所文学,确实顶顶的配,随手翻几页,看看历史故事。买亏了。

28元的剪贴本

医院陪床时顺手买了。一因为感觉小段小段方便打发时间。二因为喜欢没有序跋之类屁话。陪床一周,就着每日报纸和三联生活周刊读过。读后感:要是20元以内比较有人情味,这个定价黑了点。呵呵。

随便翻翻

和几年前的《学林散叶》,更早的郑逸梅《艺林散叶》一样都是模仿《世说新语》,郑逸梅先生就靠写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字被称为“补白大王”,本来是给报纸副刊添空用的。作历史来读可能经不住推敲,因为记录的往往是一家之言。不过,谁能了解真正的历史呢?

消遣一下还可以

我是在新浪上面读完的,还行吧,别当历史研究就行了。看完了就不想买了。如果买了,我觉得如厕看是最合适不过的。每次完事正好看完一篇,挺消遣。

非常道

在豆瓣读书榜上,《非常道》一书排在很前的位置,今天恰巧在图书馆看到,便借来看看。先看封皮,非常道三字作何解?“近代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至此非常时期,必有非常话语……”于是翻开看,看了几则后,脑子里突然冒出来这样的想法,这本书应该让应届高三学生人手一本,多好的高考作文素材啊,省得大家再用那些用烂了的论据。之后不免浑身一激灵,罪过,罪过,受应试教育荼毒太深,肤浅至此地步。不过,离我的黑色六月过去近三年了,不知高考作文这东西可有什么变化?以下抄几则,均选自问世第六:慈禧问:康有为要变法,为什么不来找我?刘半农在诗中写出了文明转型时代的国家意识:叫我如何不想她?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问:从来如此,便对么?徐志摩在诗中自承:我不知道风向哪个地方吹?梁思成问:是这样的北京城门,是这样的北京城墙,为什么要拆?龙应台在台湾跟“对手”较量时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余杰在世纪末问: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最后再添一则,性情第十中,1985年9月21日,古龙去世,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怎么我的女朋友都没来看我呢?同时发表在:http://rpblog.org/blog/archives/120

碎片的整理,是丰富真相?还是另一臆造?

语录很好,好在简短——可以不理过去,可以不知未来,就在那时那地那人那事。简短很好,好在省时——可以随时翻起,可以随处放下,就是以为很饱快餐后的嗝。省时很好,好在省力——可以无聊消遣,可以有聊谈资,谁都不用费劲理解较劲解释。省力很好,好在放下——可以少点负担,可以多点拿起,脑子要轻手里要重。被丰富的真实是否就是真相?还是另一种以为...被整理的思想是否就成精神?还是换一种吆喝...

不过而而

看了大家这么推荐一本书下午花了时间去网上下载一观真是不过而而,充其无非如厕之书而已大家给的评价太高

历史的碎片

“1840—1999的中国话语”,便是这本书的全部内容,非常时期非常话语,对这些话语的记录,也是对这段历史的一次独特而完整的记录。本书以《世说新语》类似的体裁,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奇闻逸事,从孙中山、袁世凯为代表的辛亥豪雄,到李敖、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坛斗士,全面展示了当时的言论。全书分为:史景、政事、文林、革命、骨气、立言、荒诞等共三十二编。喜欢把这本书放在床头,闲来翻开看一个片段,品一番名言,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用如此接近如此轻松的方式面对历史。有很多场景,很多对话,在我的眼前演绎,让我看到了历史不为人知的一面,鲜活的人物形象也在有趣的对话中不觉构建起来。对于对巨头的史书传记望而生畏的我来说,更喜欢这样拾捡历史的碎片。当然,本书也有“道”不好的地方:史料的真实性受到诸多质疑;单纯的记录缺乏评论和作者的观点;虽然全书分为三十二编,内部结构和分布却是和这个时期的历史一样混乱。话虽如此,但作为一本记录历史的碎片的书来说,它可以说是完整而生动的了。下面摘取书中一个小片段,算是对这本书、这篇书评所言之物有个交待。张远山曾有短暂的教书生涯,有一天上课时,他给学生提问说,请举出一次人生伤心的经验。半天无人应答,后来一个女生站起来,慢慢地说:“读中国近代史的时候。”

别看过,从各位评价中说说自己看法

我估计一本消遣的书,花了一点精力收集了资料,但是文学水准估计一般般,因为现在没有多少人有做学问的静坐与全身心投入了,古人是文章圣贤事,当一番事业来做,而现代人只是拿来赚钱的工具而已,有多少人为千古做文章呢?再一个,从文中可以得出,现代的高节奏社会生活和中国的社会现状(特别是文革深层次的影响),中国人已经没有多少真性情可言了,自然也没有了生动的话语,生动的人格。

类人孩•自我实现•非常道

类人孩•自我实现•非常道野兽爱智慧余世存的《非常道》是05年书出版即购读的,98年-01年,在学校图书馆大量阅读学术思想类期刊,《方法》,《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战略与管理》,《开放时代》。。。。。。97年香港回归之后,有一阵子思想期刊甚是自由,后极权主义的思想开始进入内地读者的视野。翻杂志多了,我也会看看版权页,于是也就知道了余世存。初读《非常道》,发现没有序言也没有后记,甚是奇怪,还以为余世存是故意这么安排的,让文字、故事自己说话,无须多加诠释。直到在《读库0601》上读到王康的《走向历史破晓时分》和余世存的《关于类人孩语》,才知道《非常道》是有序言和后记的,只是没能发表出来而已。如张远山在2005年6月7日的《博览群书》上发表的书评《非常世 非常人 非常史》所言:不知哪个环节发生了技术故障,王康先生所撰之序《走向历史破晓时分》(以下简称王序)和余世存先生所撰之跋《关于类人孩语》(以下简称余跋)均未能付印。王序、余跋的未被刊落,产生了一利一弊。其利在于,此书因此变成了更为纯粹的“述而不作”,读者有了不被暗示催眠、不受编者牢笼的广阔理解空间。其弊在于,全书有可能变成一串断线珍珠,令读者产生珠玉在前、旨无所归的困惑。窃以为,《非常道》的读者还是有必要读读王序和余跋的。王序开头,即劈空道断曰:“中国正在临近自己的历史破晓时分。这个时分曾一再被谬解被误待,一再被坎陷被截断,甚至一再被歧引被反拨,但这个时分还是以世所罕见的坚韧、悲怆和善意不可阻遏地走来,——它是东方睽违已久企望多时的正色寅时,破译中国命运的倒计时,我们的历史黎明。” 从“万古如长夜”走向“历史破晓时分”当然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恰如唐德刚先生所说:“中国走出历史三峡,需要两百年(1840~2040)。”王序认为,自从西方文明强行进入闭目塞听的中国文化固有视域,也就是中国被西方文明强行带入近代史以后,“中国的全部时空和环境和整体命运从此全然改观了。一切已不可更改地重塑了中国。1840年以来,这一变局的狂烈深巨,其震撼所及,今代中国人不仅可感可闻,而且依然身置其中。中国第一次进入了一种崭新的历史进程,开始领略一种新的天意。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的视界坚持带给中国一个‘好消息’:中国一百多年来的长期革命并没有失败。中国的革命好像一个长隧道,此中最紧要之处则是刻下大隧道即将走穿,前面已见曙光。他不赞成对中国近代史‘一片呻吟嗟怨,满纸谩骂’。所有的屈辱、冤情、苦楚、流血、灭绝,所有的努力、奋斗、希望、爱和牺牲,都围绕着一条历史的中轴线——走向真正的历史破晓——而被赋予人类精神的自我实现和‘人是创造世界的最终目的’这一永恒的意义。” 余跋说:“2002年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词:类人孩,我像回到故乡的丁令威一样,认识到我和我的同胞乡亲离文明仍然遥远,我们是无知于权利、权利不得保证、心智蒙昧身份可疑的类人孩。对那些先贤、前辈,我有着物伤其类的同情;阅读他们不能返乡的人生,了解他们无能获得文明的成人理性或说现代公民人格的悲惨遇合,感知他们的肝胆忠义,英雄末路,狂狷意志,我的心情难以言喻。我至今记得,无数个炎炎夏日,我坐在蒸笼一样的屋子里,整天整天地读书、抄录卡片,汗流浃背,常常为一段故事激动地站起来在屋子里转圈,又或者为一句话停顿下来静静地流泪。现在这些卡片的一部分,就成为《非常道》的来源。” 余世存认为,即使到了王康眼中的历史破晓前夜,在低水准参照系中抵达相对较高境界并取得相对较高成就的那些人,依然不脱类人孩的基本特征。余跋中特意点到如下这些名字: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胡适、梁漱溟、陶行知、郭沫若、张季鸾、王芸生、徐铸成、李慎之,认为其中的至高者依然是“有着圣贤君子人格的类人孩”。落实到具体人物身上,一定见仁见智,易起纷争,且看余跋对“类人孩”是怎样描述的: “类人孩跟孩子一样是站在知识的碎片上,现代文明社会里个体公民的生存常识在类人孩们那里分布得极为不均、稀薄,知识的污染蒙蔽了他们,知识的碎片教唆了他们,也切割了他们,使他们往往彼此对立,无能交流、调和、妥协、共处。人当然不能等认识到位了才开始生活,否则人们一生都要准备着生活,这不是人类的经验现实;但人也不能永远在罪错里或在‘历史的误会’里过活,否则人生失去意义,他永远长不大,永远无知于‘人生的灿烂’,他和他组成的社会就只能在文明的边缘徘徊,今天那些还未跨入现代门槛的民族国家及其子民如此。类人孩状态是我们需要告别的一种生活。说到底,无论做坏孩子还做好孩子乖孩子,还是做老小孩老顽童,都是一种非成人状态。” 在中国固有文化中,普遍的童稚化被视为常态,欲长大成人的极少数例外反被视为非常态,故无一不被目为异人、畸人。而此类异人、畸人,在非童稚化的域外文化中,必可成长为大师巨子,但在普遍童稚化的中国文化中却不得不强行扭曲乃至自我矮化,因而欲长大成人的极少数异人、畸人,最终仍不免成为异化之人、畸型之人。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德在十八世纪末写下的这段话,可视为欧洲对中国的经典评点:几千年来,中国始终停滞不前。他们那些关于道德和法令的教诲总是反反复复,变着腔调在同一个话题上兜圈子,千篇一律地颂扬一种孩童式的义务。” 对已经长大成熟的人而言,可贵的“童心”确能有助于超越名利俗谛,但对深陷名利俗谛而永远长不大的类人孩而言,“童心”说就会加重其溺。 “忠臣文化”使臣民长不大。对不听话的大臣动辄扯掉裤子打屁股,虽有“廷杖”雅名,其实质依然是对待总角童子的体罚方式。“孝子文化”也使子民长不大。收入《二十四孝》的“老莱娱亲”,证明即便七老八十,依然是类人孩,更遑论五六十岁、三四十岁。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于1784年9月30日写下这么一段话: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懒惰和怯懦乃是何以有如此大量的人,当大自然早已把他们从外界的引导之下释放出来以后,却仍然愿意终身处于不成熟状态之中,以及别人何以那么轻而易举地就俨然以他们的保护人自居的原因所在。处于不成熟状态是那么安逸。如果我有一部书能替我有理解,有一位牧师能替我有良心,有一位医生能替我规定食谱,等等;那么我自己就用不着操心了。只要能对我合算,我就无需去思想:自有别人会替我去做这类伤脑筋的事。绝大部分人都把步入成熟状态认为除了是非常之艰辛而外并且还是非常之危险的;这一点老早就被每一个一片好心在从事监护他们的保护人关注到了。保护人首先是使他们的牲口愚蠢,并且小心提防着这些温驯的畜牲不要竟敢冒险从锁着他们的摇车里面迈出一步;然后就向他们指出他们企图单独行走时会威胁他们的那种危险。可是这种危险实际上并不那么大,因为他们跌过几交之后就终于能学会走路的;然而只要有过一次这类事例,就会使人心惊胆战并且往往吓得完全不敢再去尝试了。任何一个个人要从几乎已经成为自己天性的那种不成熟状态之中奋斗出来,都是很艰难的。他甚至于已经爱好它了,并且确实暂时还不能运用他自己的理智,因为人们从来都不允许他去做这种尝试。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人民(在精神事务上)的保护者而其本身居然也不成熟,那便可以归结为一种荒谬性,一种永世长存的荒谬性了。” 2010年7月5日星期一,10:16,野兽爱智慧居

茶余饭后的闲书而已

别提了,看了几位的叫好声,也买了一本翻看,不过是细心搜集一些小报文摘的五色片断而已,做为入厕之书还可一览,如像有些人的什么拍案激动,我觉得未免言过其实;连作者都要窃笑了。

不错不错

昨天去看 加菲猫2 的时候,闲逛到书店,随手挑了一本瘦瘦高高的,封面用牛皮纸精心压印,看起来格调很高,内页范黄,仿佛也经过历史的劫难,而且字也不大,比较厚道,里面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似乎沿着历史延续的曲线将趣闻轶事缓缓道来,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差距还是很大的

这么多人说好话,我来说几句坏话。很可惜,《非常道》语言过于平淡,与《世说新语》的隽永清远不可同日而语。它有《世说》的体例,却没有它的气韵。

非常道 非常卫生间之道 科勒水龙头最佳搭档

余先生这本 非常道 似乎后来套出了一本 常言道 吧。两本我都买了,有重复内容,不知道是不是像《潜规则》被禁套出一本《血酬》的路子?不过看 非常道 ,还达不到被禁的段位啊,还是商业手段吧,多卖一次非常道道法人性,从语录看人的思维片段,品质流露,的确是 世说新语 的写作手法,是一本适合放在卫生间的读物——随时从任何一P翻进去,都可以毫无障碍地看下去阅读就是与大师交流,有些交流是费劲地去理解大师的意思,一本书读一个月,有些交流像拥炉谈话,分享意趣,互相激发把玩非常道 非常值得把玩的书想想,火烧赵家楼的头名干将,后来进了南京伪政府——有趣啊有趣。现在砖家们净讨论五四精神,还有什么比这一小条儿逸闻更劲爆的呢?嘿嘿,就像一根小针儿还有,胡适从头到尾同情汪精卫,说汪精卫一辈子就一句话“我连命都不要了,你们还不信我吗”——真你妈逼两个极品,我心中顿起浓浓爱意,大有揽他们入怀中之愿类似历史的段子有的是,历史永远是那些 认为他们总是正确的 人创造的

简单道一道《非常道》

今天俺先随便说一说余世存的《非常道》啊。最早知道这本书好像是在《读者》还是《杂文选刊》上。当时差不多是一下子就被这些小段子吸引住了。当时是看杂志么,看了很多段大段的文章,再看这些小东西确实有点耳目一新。好像后来在一些杂志上也零星有载,俺都斤斤有味地看了。不过当时看了也就看了,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今年十月份俺的一个留言被杂文选刊录用,杂志社给俺寄来了一本2007年10月下的《杂文选刊》。在杂志上的“写家试验”栏目上,正好在介绍《非常道》这本书。杂文选刊编辑评论的题目好像是《杂文也可以这么写》,大意是这些碎片状的东西虽然并没有什么主观的评论,但也能反映出历史和现实,也具有杂文的一些性质。随后的“写家自白”中,余世存自己说:“读这“非常道”恰如作者自言:读《非常道》一书需要一定的条件,一个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读者,一个跟生活关系极为紧张的读者,一个总想向外求答案找真理的孩子,一个自以为看透人生和历史的市民,一个已经对历史有成见有定见的人,可能不会接受这本书。这本书虽然重在“历史自觉”,但包含了“人的自觉”,它把历史上纷乱的人物事件的言行提供给读者,由读者喜欢,由读者判断,由读者选择。”大意是说,作者的意图就是给大家一些书摘(难道是“digg”?),让大家看看历史的碎片。看了这些,俺就上当当买了这本书。正好看到当当网的评论:近代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值此非常时期,必有非常话语。本书以《世说新语》类似的体裁,截取自晚清、民国而至解放后的历史片断,记录了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同治重臣,以孙中山、袁世凯为代表的辛亥豪雄,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锋,以毛泽东、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共两党,以钱锺书、陈寅恪为代表的传统文人,以李敖、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坛斗士,等等。分为: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命、问世、人论、英风、狂狷、等共三十二编。这评论基本上也说出了本书的内容,不过看起来有点商人吆喝的味道了。俺觉着吧,《非常道》里面提供的,就是些历史的边角料。正史里面不常用这些材料,并不意味着这些材料没有价值、没有意思。这些很随便而又不随便的一点东西,由于片段很小,主题也未必多么完整高大,所以本书可以在任何地方读,不论是床上,车上,地上,马桶上。可问题是,书的内容十分吸引人,很容易就引得人懒得睡觉或者懒得擦腚。随便看几段:  1957年,文化部副部长刘鬃要新凤霞跟她的右派丈夫吴祖光离婚,说:“吴祖光是一个政治上的坏人”。新凤霞说:“你们认为他是坏人,我认为他是好人,他对我没坏啊。” (骨气第十一)  1967年元月,《红旗》杂志发表姚文元的长篇大论《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胡风在四川服刑,有人让他揭露周扬,为胡拒绝。胡风对自己的论敌周扬如此被打倒很是感慨,他向梅志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这哪里是讲文艺思想,简直是胡说八道!想不到姚蓬子的儿子居然评起周扬来了!” (骨气第十一)  梁实秋听梁启超演讲,见任公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狂狷第十二)  文革后,多人为聂绀弩的冤案奔走,戴浩与聂夫人周颖拿到了有关政策文件,周颖先看文件,一边读,一边说:“有了这个文件,事情就好办了,咱们的问题都能解决。”周颖要聂也看看,聂不看。他还带着冷笑讥刺戴浩和周颖:“见到几张纸,就欣喜若狂;等平反的时候,你们该要感激涕零了吧!” (狂狷第十二)甭管是在厕所还是才床头,读这些东西的时候不免会受到里面人物的感染。也许刚才还被任公的话逗得哈哈大笑,下一秒就要因胡风的身世感慨不已。读这本书,你会时而哭,时而笑,时而含笑而哭,时而哭笑不得。书中只是提供了一些边角余料,可我们看到这些之后却能想到历史的一大块,想到历史的变迁,想到历史中人物的沉浮。总起来看,这本书还是十分有意思的。当当上有读者评论说:“有些内容很有用,但没有标明出处,不太敢引用。”“比较适合好奇心强的人阅读,特别适合有窥私癖的人阅读”“和正史里的严肃叙事一比较,总有种窥破隐私的快感。话又说回来,快感过后,只是无聊”。俺觉着吧,这些人就是作者所说的“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读者”。他们读书说着是为了完成论文,或者是为了娱乐一下,而这就与作者的距离差的比较多了。俺认为,读这本书千万别想着“有用”,希望考试的时候能用到;也不要试图通过这个猎奇,考证一下名人的各种怪癖。这本书全当是世相的杂烩,历史的杂烩,没事了品尝一下,总有说不出的味道。最后做个不是广告的广告:余世存的博客http://yushicun.vip.bokee.com/上面有《非常道》的连载http://vip.bokee.com/article.php?id=71003,没事了可以看看。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butwho.net/2007/11/feichang.html这是 不是俺 的原创文章! 不是俺的博客http://www.butwho.net

非常好的书,强烈推荐!

大学时读的,虽然是好书,但并不普遍适用,只限于文科或者通晓近现代史的人阅读,阅读此书需要近现代史的历史背景,否则真是没什么好读的! 本书记述的是相对来说不为人所知的历史片段或是名人语录,相当难得,大开眼界!!好书,强烈推荐!!!

《非常道》的养生功效

最近上下班路上都在看这本书。对其所意主题,饿尚无可置喙,但饿却发现其颇有养生功效。阅此书,大可养正气,宽胸襟,调性情,但有琐细不快皆可尽抛脑后。哗哗,读书快意至此者几何?

文人情怀

《非常道》是一本好书,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它模仿《世说新语》的体例,截取自1840年至1999年从名流政客到各色文人的只言片语、生活秩事。《世说新语》本为我一直喜欢,其中著名的王献之“乘兴而去,兴尽而归”的故事真乃文人诗化情怀的至高境界。据说自世说起,古代文人一直延用此体作世说文,那么这样一本当代的世说体文集显然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意义的。撷取《非常道》几则:沈从文临终前,家人问他还有什么要说。他回答道:“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王小波谈到中国知识分榜样时,说他想起了陈寅恪、冯友兰这样的教授。对陈教授,他想到,后者穷毕生精力,考据了一篇很不重要的话本《再生缘》。王小波说,想到这件事,他并不感到多振奋,而是有点伤感。张爱玲说:“活在中国就有这样可爱: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文革中,冯友兰被造反派拉到高台上批斗,群情激昂,冯在心中默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你绝不能说作者是没有立场的,这一点从材料的精心编排上可以看出来;你也绝不能说作者是有立场的,因为他除了客观地摆事实,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甚至看不到一句主观评论。道可道,非常道。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我想,不同的读者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因为它对于历史事件,既摆出正面,又摆出反面;对具体的人物,也是既有贬低,又有褒奖,而这些多是借名人之口道出。读者尽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想要的去看,怎么看,都是有利于自己的论点的。而我的理解,呵呵,道可道,非常道也。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内涵并不止于该书本身。如果你愿意,它可以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超大事件目录,也可以是中国近现代全体士大夫的人物索引。这里有一个太广阔的世界,你可以根据书里提供的信息,在书外找到。这本书,是值得反复读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一段话,不作评论:1904年孙中山在伦敦与严复相见倾谈,孙邀请严加入同盟会,遭到拒绝。严复曰:"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之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中山先生扼严复腕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执行家也。"此外,推荐水木丁老师的书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1032902/

昨天刚刚买,就读了大半。

这本书,老实讲,是三考四虑后,我才决定掏银子买的。主要是留做资料用。实际上,这些话许多以前看到过,听到过。《文革受难者》《我家》等书中都有其中的片段。在现阶段黑暗压抑时期,这样的书能出来,实属不易,也算是一种支持吧。

没看完

挺酷的书,拿起来就想买。厕上看合适,随时可以关上书擦PP。离得越近的年代的越不怎么样,真不如网上的总结呢》》》2005:1.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中几乎没有垄断,它是国家的,它是人民的。所以,它所获得的盈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    ——12月22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国新办记者会上表示    2.“中国教育改革是成功的!一个承担着教育规模为世界之最的教育,实现了”两个跨越“:使85%以上的人接受了义务教育,使20%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12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与网民交流    3.“药品不能当馒头卖!药价不贵,不同意降价”    ——东盛制药集团总裁陶朝辉在“中国医药风云榜”颁奖典礼上抛出“馒头论”    4.“房地产就该暴利!将暴利进行到底”    ——11月中旬,北京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2005首届中国地产品牌价值评估与品牌评选活动”论坛上发言    5.“矿难与矿工素质不高有关”    ——11月30日黑龙江七台河矿难矿方领导接受采访表示    6.“出现‘警匪勾结’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警察待遇过低”    ——成都火车站派出所副所长付小华接受采访时表示    7.“起征点太高就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纳税人的荣誉”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任正隆  8. “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 经济学家厉以宁如是说    9.“反恐新方法——地铁家属免票制 ,碰到任何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帮助疏散与救援,这是一个安全上的举措,并不是专门把免费作为福利。”    —— 卢光霖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总经理。    10 ."爆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会污染水源"—— 吉林石化的人所说

非常警醒

喜欢这本书,看了后也向多位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是的,这本书只是作者的编摘,喜欢与否也是各人主观的意见,即可拍案狂笑也可拿来如厕助兴。书中一些人物,读史少的难免会陌生,即使一些话语,因为不了解大的背景也会觉得生硬。只是,认真的看完,我有两点感触:一是时光过去了一个多世纪,现实却何其相似。二是我们从小接受到的历史教育是多么的片面,什么时候才能记录历史而不是编写?

纯净水

手上的是繁体竖版,想来国内出版的简体横版定是纯净水(据说只是繁体版的一半)。偏执的原因也许就在于我们可以读到的总是一半。

通俗历史,也有《非常道》!

2005年年中,在文化评论界因指点江山而小有名气的余世存先生,推出了他的新书《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这是他沉寂多年、而又经历中年坎坷之后的力作。该书以世说新语的体裁摘录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大小有名氏人物的言行,而不加一句作者自己的评论。我作为一名历史系学生,与广大读者一同领略了这番大胆尝试,却形成了对该书的截然不同的印象。●余世存先生余世存先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战略与管理》前主编的他,曾因言论而落入一种危险的境地。在当今的中国,这类人物常常可以成为半个英雄——也许只有成事了的人物才能被后世称为真正的英雄吧。余先生后来在《中国新闻周刊》上有了自己的地盘,成了一名不定期的专栏作家。我常常将他与王怡先生混淆起来,可能是因为他们两人的关注点相似的缘故。但明显地,余先生的专栏文章并没有显示出什么锋锐,倒是在那些年他出的一本新书《非常道》,又让我开始关注他。●业内人士眼中的《非常道》《非常道》一书的副标题是“1840-1999的中国话语”,这是一种宏大叙事;而照余先生之前的著作看来,他是颇有能力写出有“高度”(高高的视角)的散文或随笔的。当时我便想,要是他可以在如此广阔的历史长度内舞文弄墨,倒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不知是不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我并没有在俊棚送我此书之前找到先睹为快的机会。于是,当我真正翻开《非常道》的时候,即有上当的感觉。上当之处其一,在于该书无前言后记,无任何写作说明。封底那段印刷得不甚明朗的似是编辑概括的内容提要算不算?就算是吧,这段正文之外唯一的文本也没能起到让读者明白书的主旨的功效。其二,没头没脑地就开始看“《世说新语》体”的《非常道》的读者们,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对书中出现的人名有所了解。如果在文中注出注释会破坏“文体”,何不在书后附一张人名检索表?也许编辑高估了读者利用互联网和工具书的能力吧。其三,不同分类下有相同的故事。余先生说该书是他的读书笔记之集成,如果说我真的是在看一个笔记本,那有抄重复和抄雷同的地方自可原谅,但事实并非如此。无须多言其短处了,余先生在一次访谈中也大呼无奈。他说,书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他正在住院,最后自己拿到成书了即发现“编辑之仓促”。他已在访谈中指出该书的个别故事含有学术硬伤,例如张冠李戴的现象。我本人实际上,看完这书之后,还是觉得应该原谅余先生。毕竟,我对书中的某些故事是有感触的,只是这些感触因为文体的限制,而显得稍纵即逝,亦不成系统,无法在本文中回忆。总之我认为,这种文体是极新颖的,但缺点也很明显。我个人希望能有第二位读者去发扬这种文体,而他/她必须记得要写上前言或后记,他/她必须记得照顾一般读者。●何不走出象牙塔?以上是我个人的感受,其实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虽然他们没有办法能熟悉书中出现的每一位人物,但是,我想强调的一点是,余先生仍然选取了诸多近代史上的妇孺皆知的风云人物。当我们的图书市场充斥着古代史的通俗读物时,近代史方面却显得越来越专业化。读者对罗志田、桑兵、余英时敬而远之,他们无法忍受一种缺乏故事性的、缺乏亲切感的文本,他们更喜欢一种惊心动魄,换言之,一种高潮。《非常道》在这种情况下是鹤立鸡群的。也许习惯了读近代史专著的历史系学生会蔑视《非常道》,可对近代史只有高中教科书和“中国革命史”课程,或者只有“毛概”知识的读者来说,《非常道》让他们耳目一新。许多历史爱好者对古代史如数家珍,当他们涉及近代史时却显得十分笨拙,这不是因为近代史的“不普及”,而是因为近代史的“统一”,因为近代史里有当前的统治者的历史。对于图书策划者而言,近代史是一个宝库。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近代史有太多未解密的东西,能产出多少不同于官方的东西?其实只要换个角度看,我们不是要给一般读者说悖于官方的故事,我们应该也有能力给他们讲官方没有说的故事。教科书和“革命史”未曾涉及的近代史的有趣事儿何其多也。如果说消费《非常道》的人们不会去买火车站、汽车站售卖的历史八卦杂志,那么我们就该知道这里面的空间是多么游刃有余了。

非常胡说八道

作者没有深厚的文学、历史功底,又缺乏严谨的著书态度,再加上粗心的编辑,合力打造了这样一本“胡说八道”。错误比比皆是,又皆不注明各条出处,就算不好说是作者自己臆造的,但最起码脱不掉断章取义之嫌。除去那些一看就是明显的野史、戏说之外,有些错误非常低级和明显,于中可窥余先生腹墨多寡。如:心志 第二十八 第一条“太平天国后期,杨秀清向洪秀全报告国事……”,余看后不禁大笑,都说了天平天国后期了,哪还有东王杨的戏码?细审此条,杨实应为李秀成之误,我不是专业治晚清及太平军史,尚能一眼看出此误,余世存先生身为作者,爬梳史料,按需杂录,净出如此笑话,治书态度可见一斑。一味追求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效果,不如老老实实把张冠李戴、狗尾续貂、断章取义的毛病改改。

茶余饭后的闲书而已

别提了,看了几位的叫好声,也买了一本翻看,不过是细心搜集一些小报文摘的五色片断而已,做为入厕之书还可一览,如像有些人的什么拍案激动,我觉得未免言过其实;连作者都要窃笑了。

金庸式伪善与泪水式伪善

  读余世存先生《非常道》对“金庸式伪善”一则印象颇深。说的是,有一年,金庸到台湾,跟李敖聊天,特别提到,在他儿子死后,他精研佛学,已是虔诚的佛教徒了。李敖说:“佛经里讲‘七注财’、‘七圣财’、‘七德财’,虽然有点出入,但大体上,无不以舍弃财产为要件。所谓‘舍离一切,而无染着’,所谓‘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你有这么多的财产在身边,你说你是虔诚佛教徒,你怎么解释你的财产呢?”金庸听了,窘得无以对答。李敖认为,金庸的信佛,是一种“选择法”:凡对他有利的他就信;对他不利的,他就佯装不见。这种伪善,自成一家,就叫做“金庸式伪善”。其实这件轶事以前也读到过,好像其中还有“三毛式伪善”一说。写这篇文章的李敖说,这两种伪善都是自成一家,都想既要上帝,还要财神。要我说,其实这两种伪善属于比较高级的了,你不信?那我给你说一个听听。  这两天一直在写作的间隙从网上听评书。我喜欢听的评书是我们河南的史诗性作家二月河的“皇帝系列”。不过这几天听到《雍正皇帝》的时候,发现了书中提到“流泪”次数越来越多,再加上前些日子听《乾隆大帝》形成的条件反射,几乎每次听到说书人说“不知道哪句话触动了他的心绪,他的眼圈慢慢湿润了”然后“小声抽泣”最后乃至“号啕大哭起来”,都会觉得后脊梁冒冷汗。对照书中的语境,一般这样的情况是出现在某个臣子或者奴才受到了皇上的恩典和赏赐会经常出现这种局面。比如,在《乾隆大帝》里,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民间传说最多的刘罗锅的父亲,刘统勋中堂大人就经常一副这样的诚惶诚恐感激涕零的样子。乾隆说,刘爱卿你辛苦了,赏你碗茶喝,刘统勋马上伏地就开始哽咽,然后眼圈发红,声音发颤:奴才多谢主子恩典。还有就是奴才就是万死不辞也难保主子大恩等等之言。还有的情况就是皇帝掉眼泪,比如《雍正皇帝》中,雍正刚登上皇位,面对臣子要推心置腹,袒露自己多么的不情愿当皇帝啊,但是既然先皇如此看重,当然要肝脑涂地,宵旰勤政之类的话了,这样说着说着就“不知那句话触动了心绪,不由得眼圈一红,掉下泪来”。说句实话,打死我也不相信他会“触动心事,眼圈一红,哽咽掉泪”。由于长期听这样的评书,听到这样的情节我都形成条件反射了——反胃的很。一边恶心的间隙,还想,二月河先生当初写作的时候一定及其投入,这样的情节除非把自己感动了 才这样写,因为他写作的当时只有他自己了,容不得别人,所以当时的智商估计是45左右,写的东西就这个水准,以为这样的情节甚至能感动一头正在猪圈了睡的跟“死猪”一样的猪一跃而起,精神抖擞。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伪善,我称之为“泪水式的伪善”。  不知怎么,我现在对非正常情况下的流泪都怀有一种阴暗的心理,这种心理我不说你也知道,就是不相信他会真的流泪,我一般都会想,这是一种用泪水达到某种目的的伪善。当然,我需要对所谓的“正常情况”作出一点的解释和限定。当然这种解释和限定也不是绝对的,用术语说就是一种“描述性”的解释和限定,比如说,自己的亲人猝然离去,比如说自己被本来发誓说要相伴一生的女朋友突然甩了等等还有其他极度伤心或者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的,我认为都是正常情况,这之外的就是非正常的情况,也就是伪善的泪水。我还可以举个自己的例子。前几天在网上和我一个关系的很好的哥们聊天,他突然告诉我说,他刚看完一部电影,他哭了。我下意识的一个反应就是啪啪的几个字打过去了,说我最反感的就是你这样了,看个电影哭个什么鸟劲儿,扫兴。  其实分析我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首先我早先看过这部电影,它并没有像《渴望》里受尽天下苦难的小媳妇让你为他感动的情节,也没有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那样激动的情节,所以我觉得那部电影的一切因素的组合不该让一个看电影的人流泪——当然,砂眼或者风沙吹眼等自然情况除外。所以我觉得这个情况下,流泪就是非正常的,也就是说一种伪善的方式,而这种伪善因为我听评书期间的强化已经是恶心加反胃了,为了不至于让自己呕吐,我当然的第一反应就是去驳斥这种伪善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可能也和我儿童时期的一些经历有关。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成年人的所有下意识行为都可以在儿童时期的行为中找到始源。我觉得对泪水式的伪善的反感也可以在我青年时期找到本质的、根本的原因。  时间不得不拉回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我还在读中学,有一天学校突然组织学生去县城看电影。这对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来说不亚于要过春节一样的喜事,所以兴冲冲的三三两两的去看所谓的教育影片。那部电影名字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反正知道情节大概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为了工作,为了自己的学生,舍弃了自己的家庭,舍弃了陪伴自己孩子的一切时间,全心全意的扑到工作上,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正如你猜想的那样,后来她凑巧的发现了自己身上患了癌症,更凑巧的是晚期,最最凑巧的是——注意啊,高潮来了——她晕倒在了讲台上。说实话,可能当时电影院里我是最没良心的一个了,我发现这部电影好像情节跟以前的都差不多,没意思的很,就东张西望的看外校的是不是有漂亮点的姑娘。结果惊讶的首先发现我旁边的同学正直愣愣的看着屏幕,眼圈的泪水打转,再往四处看看,大家都在抽泣。我吓得——注意,是吓得——目瞪口呆,想大家这是怎么了。一直等到闭幕,快要离场的时候,我旁边的男同学终于忍不住似的,像狼一样噢噢的哭叫起来,随之而来的,这哭声蔓延掩盖了整个电影院,真真的是哭声一片。夹在中间的我,终于被这雷震的哭声吓着了,再说别人都在嚎叫,我要不叫两声不是脱离集体,证明自己没心没肺,没有感情细胞么,我一边也假假嚎叫着,一边风一样的冲出了电影院。  这只是其中的一段插曲,我记的后来好像还集体看过电影,记住的一部影片是《离开雷锋的日子》,也是闭幕后,一片鬼哭狼嚎,而后再有集体电影的时候我就开始请假,逃脱集体,脱离群众。  这就是我儿时的经历,我不知道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我是否适应和正确,我只知道从那后,我对流泪有一种天然的厌恶和反感。不过,我得说明一点,到现在为止,我确实不知道这种厌恶和反感到底是证明我的为人是伪善呢还是别人的眼泪是伪善。  思郁  2006-5-16书于破碎虚空

没事翻翻

我的床头书。没事翻翻,风吹哪页读哪页。:)读史明智,透过近代中国史,你可以看到那段激昂的岁月。时而联想到现在。有时候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读人识自己。以人为镜,也可以正衣冠。看到过往人,那真的性情,自己也会想想自己。

上好的入厕之书

  客观地说,此书还行。     喜欢书中的几句而已。  沈从文临终前,家人问他还有什么要说。他回答道:“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张爱玲说:“活在中国就有这样可爱: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   处在弱势容易有共鸣。

有趣就行了

看了不少人对这本书的批评,不大能接受。这本书又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怎么能有学术的标准要求了? 编者基于自由派的立场编著了这本书,给读者不同于官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又很有趣,这不就够了吗?

从历史中看到啦真相

很早就看过啦这本书,他让我对历史有拉一种真实的认识,生活本身就是历史,为什么我的历史书上总充满啦口号??充满啦各种奇怪的解释?是断章取义吗?我看到原来清朝不是那么的软弱,我看到啦国统区并不是那么黑暗,我看到拉很多爱国的国民党将士,我看到拉言论的自由,我看到啦在那个国难时期学术的璀璨,辜鸿铭,章太炎,黄侃的奇言妙语,原来那么多的人才都去啦台湾,原来大军阀也有可爱的一面,原来教授也有失态的的一面,这才是人性啊!人性解放是多么的伟大!!

作者太不负责,有错不改!

在傅国涌先生的《偶像的黄昏》一书中,有他和余世存的对话。写道:“傅国涌:我在浏览中发现了一些错误,因为是札记,可能是原书的错误。比如“性情”第三则黄兴的诗,其实是一首七律,而且其中有多处错误。比如“修辞”中有一则《杨将军不写九宫格》一文应是《新民报》的张友鸾所写,不是《大公报》的张季鸾所写……还有其他一些错处,由于你选择了不注出处,责任就变成了你的。   “余世存:这个非常抱歉。去年11月底把书稿给了朋友,书的命运就跟我没有关系了。今年我又住了很长时间的医院,书送印之前的校对情况我一无所知。听说书稿有很多人看过,很多人提出意见,也校出了错误。但我拿到书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错误,有一两处甚至是不可原谅的,即目录中把“心智”写成了 “心志”,两处涉及梁效班子,其中一处把冯友兰先生写成了汤一介先生。说实话,我在医院里拿到书时很羞愧书的粗糙。后来发现把冯友兰先生误成汤一介先生,更是难过了几天。我向汤一介先生道歉。想到这些前辈,我总是有一种自家文化的温暖感觉。好些人曾劝我注明出处,做一个索引。但我没有做。主要是想到这本书的材料都是公开的,常见的,就没有做。而且这本书重在社会传播,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近现代史的兴趣,事实也是,通过这本书的线索,很容易回到历史,可以得到比一则对话更丰富的史实。注明出处也没有必要。”   ——对于余世存说的:“把书稿给了朋友,书的命运就跟我没有关系了。”我很鄙视这种态度,这是一种很不负责的说法,自己偷懒就是自己偷懒嘛,干嘛把责任推脱给朋友,你自己孩子不管,让别人管呀?什么逻辑哟。

历史的“八卦新闻”

说这本书像《世说新语》,确实不假,买的时候也主要是因为这一点。读读名人的些逸闻趣事还是蛮有趣的。不过有趣终归是有趣,当故事读是可以的,但当把它当历史读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诸位也不要对本书定位太高。毕竟,历史是严肃的,这种没有出处的“闲言碎语”,充其量,在我看来,就是那些名人的“花边新闻”,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博君一笑,足已。

瑕不掩瑜

前面几篇评论说到错误很多,之前看到余本人的文章也说到发现了一些错误。我想说的是,瑕不掩瑜,实在是本好书。不过,我买的版本无序无跋,难道是D版?

大陆出的版本,内容比海外版少了很多

当然少掉的是那些反动言论。现在国内的容忍度是,反动文人照样可以活命,也适当让你在大陆出几本洁本。个人觉得这书不太好看,即便是海外的反动版。从过去的惊心动魄的100年中选些只言片语,实在不郑重。类似国内洁本还有高尔泰的《寻找家园》,我觉得比非常道好很多,几乎是本伟大的书。

很吸引人,看起来也比较轻松

我很喜欢这本书,看起来很轻松,也很有趣,我买之前没看过任何介绍,只在书店随便翻了几页,却立刻被吸引住了,于是很冲动的买了回去。它的缺点也在前面朋友的评论提到了,没有出处;很多人名不知是何方神圣;也有人说很多地方和史实不符等。所以我想,这本书不能当史书或传记看吧——也就是从只言片语中看到一些鲜活的性格和人物而已;也不好和《世说新语》相比吧——只是形式相似而已,很随意的编纂,没必要和这么一部“巨著”相提并论。放低一些要求,只是比较书店货架上其他林林总总的文字,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了。

道可道 非常道

一口气看完的此书。觉得有点意思。每一篇的篇幅都不大,很适合现代的阅读习惯。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的答问(关于女人),有点意思。

想到了学术规范

时下写书与编书的容易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出一二,也让我想起了时下常讲的学术规范。我是正好是从外地回京的机场上,百无聊赖,随手买的,因为此前也看了不少书评,都认为不错。书确实好读,这就是编的功夫了。但看完了我就打算今后连某报的书评也不看了,书中的重复、错误已有识者写在前面。我想问的是,对于这本自我期许(也可能是众多评者的期许)颇高、评价150年来人物的书,为什么一个出处都不标?叫我如何相信他???

名人言语+名人轶事

书的内容都是别人的“言”和“行”,但作者通过顺序、安排,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没领会什么,书中很多人物仅仅了解一个名字,有些甚至第一次听说。通过轶事,言论,了解了一些历史人物的侧面;躺在床上过了半天:不错,有收获。

讨巧的好书

非常讨巧的一本书。虽然内心深处对它的鄙视无法打消,但也算基本达到了培根所说的“怡情,博彩,长才”三大功能。对于一本畅销书,我们还能对它奢求什么呢?公然的自称当代《世说新语》,而内容也的确说得过去。余世存此人聪明,搜索资料,挑挑捡捡,就成了一本书。如此堂而皇之的抄袭,足令郭酵母羞愧。此前类似的语录逸事摘录,也零散的见过一些,但如此汇编成册,还是第一次见。在16夜的blog和sohu读书频道上早见到一些摘录,觉得编得不错,就买了一本。回来才发现无价值的糟粕其实也挺多。余世存啊,既然编了,就好歹编得认真些、再认真些啊?——这本是一本可以编得更好的书;但即使今后有了更好的同类书,我也断然不会再买了。说此书讨巧,也是因为这个。本来想摘录几条供大家欣赏的。但网吧鼠标不好用,搜索起来麻烦,故作罢。今后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大家也可以自行搜索。读此书,顿生找笔的欲望。盖书本身乃是语录,倘若于语录之侧逐条批注,岂不快哉?只是现在条件不允许我做伏案批书这等奢侈事,等过几个月再说吧。王满意对我买这本书很不屑,可却又和我抢这本书看,以至看到早上十点才依依不舍的罢手,晚上夜班时瞌睡不止。他居然又把此事归咎于我。我靠!还有天理么?借此机会,再度鄙视他一次。

作者是一个好的搬运工

读完《非常道》,正如作者正在书末所写的:历史当然可议可论可定调子,但每个人自有的理性智慧足以认识。作者并没有把他自己对历史的观点给读者,而是把一段一段新鲜的未加工的材料呈现在我们面前。不过对清末以及民国的这段历史还不太了解,需要在补补课,以后这方面的知识丰富以后,再看这本书,应该会有更多的体悟

港版可以打四星

如果港版可以打四星,那内地的阉割版只能打三星了,呵呵。里面的很多段子都出自其他书,作者应该也没有仔细考证和研究,书中错误还是有点多,随便当做八卦书看看还是可以的。内地版少了很多猛料,看起来估计没港版带劲。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非常道他说是1840-1999的中国话语,可是有多少是1949年之后的话语呢?唉我想作者的苦心也许就在这里吧.

终于还是没有看完

它里面的小故事太小,和其他故事之间也没有联系。如果是作为报上的一角,它是挺有意思的。但一整本厚厚的书都是这样,越看越没有继续下去的兴趣。

奇书流传不消风

  晚清以降,世事更迭,英雄辈出,中华数千年文明,自此转折,穿行其间,往来悲欢,恩怨反复,非常道来,岂如同辙。  携卷本如消闲,开篇即览史景,但觉胸中豪气横塞,恣肆乱流,至不可遏。历史滔滔,暗流时涌,大浪不拒细流,沉渣讵泛真金,淘沥在在,皆是血泪,其残其酷,触目惊心之余,亦生不寒而栗之感。然,能于千夫所指之下,犹怀赤子虔徒之心,一以当百,虽粉身碎骨,亦气贯长虹,说英雄,当其谁哉?每念及此,余所念者,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随即逡巡斗室,复立中庭,犹觉心意难平,长太息焉。  近者写史,虽多至论,然莫不似前朝私塾先生,鼓舌摇头,乜眼倾身,以黑黄且长之指甲戳点于典籍之上,或谓尔等,真相乎?规则乎?品评乎?细说乎?不以道德著文章,得意淫邪相炫耀,一股晦暗腐臭之气,挥之不去,令人生厌。今读此书,但见陈其美言,“死不畏死,生不偷生。男儿大节,光与日争。道之苟且,不惮鼎烹。渺然一身,万里长城。”“有万夫不当之慨,无一事自足于怀。”一扫颓然秋气,不见太监阉风,文字沸腾,丈夫气概。  节自神伤篇,其心何以堪。历代衣冠将相,难免尸餐寡耻,果现半点真意,顿觉神坛将崩。而实有无数性情,黯然际遇,独自向隅,此非耽于儿女,又岂尽在亲朋。幼时便颂于公右任国殇篇,只觉字句华美,感情真挚,于今历历复读,断续三诗,感喟其情,心灵震动,竟唏嘘以至涕下。  中夜难耐衾寒,孤灯可伴残影,唯此书香,袅袅不散。  现在的图书市场颇为混乱,一有畅销,群起仿之,余过其间,以“非常”自命者,竟有数种。掩鼻欲走,拾得此书,遂购之,观则称奇。可见老夫取舍真伪之能犹在,嗅探善本之功未失,哈哈哈。

不可不读,亦可再读

(一)   余先生是值得尊敬的,在“类人孩”的潮流中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他试图找回被极权体制和消费主义侵蚀殆尽的人性光辉。人性的光辉不是伟大、光荣或败类、无耻等标签词汇所能容纳,它的承载体就是“人”,一个个生活在复杂历史场景里的人。    历史不忍细看,因为涂抹太多,以致于人非“人”,史非“实”。我们已习惯对人和事标签化、快餐化的理解方式,更悲哀的是,伪而信其真或知其伪而伪信其真的历史观带来人们德性的大规模溃败,一个不会尊重历史的民族很难产生厚重的道德感。因为只有在历史的场景里,才会理解人性的丰满、深邃。    余先生编著《非常道Ⅰ》、《非常道Ⅱ》通过正是试图还原历史场景里的话语,任何前人都有表达的空间,他们述说,我们倾听。阿伦特曾说道,对别人怀有善意的讲述和倾听怀有信心,这是人类交流的首要条件,对待历史亦应如是观。    (二)    与《Ⅰ》相比,《非常道Ⅱ: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商业化运作味很浓,《Ⅱ》的出版社即是以出版畅销书见长的中信出版社(一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封腰极造势之能事,将余诩为“微博先驱”,并罗致众多名人捧场。    读罢,未免有不可不读,不可再读之感。    《Ⅰ》语言更为凝练精美,所述之事多引述当事人表达,加之文中人物多为现代人所耳闻,故而文字能闻得历史气息,庄或谐,壮美或阴鸷,慷慨悲歌或洒脱飘逸,乃“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汉语本身之美即引人入胜。    《Ⅱ》多摘录译作,语言质量参差不齐,虽偶有佳句,但有寥落晨星之叹。《Ⅱ》选材广泛,但易浮于表面,洋洋洒洒,如西洋镜般,很难让人产生持续的历史感,名人轶事八卦意味过于浓厚。    (三)    试举一例,可见《Ⅱ》编纂略显粗糙。这两个历史“微博”,让我不禁要追问,柯立芝总统到底说过什么呢?    意志第二十四 P245    一次,一位社交界的知名女士与柯立芝总统挨肩而坐,她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但总统依然一言不发,她只得对总统说:“总统先生,您太沉默寡言了。今天,我一定得设法让您多说几句话,起码得超过两个字。”柯立芝总统咕哝着说:“徒劳。”    应对第二十五 P253    由于柯立芝总统的沉默寡言,许多人便总是以和他多说话为荣耀。 在一次宴会上,坐在柯立芝身旁的一位夫人千方百计想使柯立芝和她多聊聊。她说: “柯立芝先生,我和别人打了个赌:我一定能从你口中引出三个以上的字眼来”“你输了!”柯立芝说道。

八卦

我就是当八卦看,名人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其实也不全是不为人知,也有一些传记甚至正史里提过的东西,不过剪剪切切拿出来看,当看一部精心剪辑的记录片,也挺有趣。信息量很足,而且甚娱乐,是在家如厕,出门坐车,必备佳品。

非常道

去年就看了,但只开个头儿就没再看下去,今年居然看得还津津有味的。名人也是人,也都是咬牙放屁吧唧嘴,这凭这些事儿,名人们的形象丰富了,立体啦!!哈哈!看非常道,看动荡的年代,突然觉得很羡慕他们,乱世出枭雄,凭空的升出些个豪气,但,再一想,算了吧,我,就我,在这处和平的年代还不敢出声怕出事儿呢,更何况要把我放在那个年代…………后来,终于,得出结论:先努力提高自己,枭雄就不提了,只要自己不当汉奸就已经算得上是个道德人物了!!!

用八卦的方式说历史

如果对历史特别感兴趣,或者很严肃认真地对待历史的人,还是不必看这本书了。踏踏实实看正史比较对你的胃口。如果和我一样,比较八卦的话,那还是相当滴不错滴。

非常道,非常可乐

不较真,把里面的故事当茶余饭后消遣一下是不会有什么原则问题滴,本着八卦精神去读就好了。不过编得比较可乐,作者跟得了健忘症似的,同一个段子在不同的章节里讲了又讲,生怕我们忘记....

都不知道说他好的人到底读过多少书

同一个故事出现了几章之间,有的例子完全不知所云,选例之时局限的书实在太多。有如《往事并不如烟》有一章就选了三四条。选的时代也很集中,这是因为选例局限于几本书的缘故。几本书能选出多少好的东西出来?不知道作者为何人?总之写这本书,用这样的体裁,却不好好的读多读几本书来写,完全是骗钱。真不知喜欢这书的人究竟读过几本书。

历史的生动化陈列

世说新语一样的体例,难得的民国人物众生相,生动的陈列在阅读者面前。有思考,有乐趣,雅俗共赏的书。随时可以打开,是否能够随时合上就要看看你的定力了。哈哈哈哈哈哈

也有点陷阱

(日本名相)犬养毅曾问孙中山:您最喜欢什么?答:革命!推翻满清。除此外,您最喜欢什么?孙注目犬养毅太太,笑而不答。犬公催问:答答看吧。答:女人。犬公拍手:很好,再次呢?“书“。 这一故事没完,后面还有:犬养毅嚷道:这是很老实的话。我以为你会说最喜欢看书,结果你却把女人排在看书前面。这是很有意思的。不过,喜欢女人的并不只是你。孙中山见犬养毅曲解了自己的意思,便说:不是这样的。我是想,千百年来,女人总是男人的附属品或玩物,充其量做个贤内助。然而我认为,她应该和母亲是同义语,当妈妈把她身上最有营养的乳汁喂给孩子的时候,当妻子把她真诚的爱献给丈夫的时候,她们的牺牲是那样的无私和高尚,这难道不值得爱吗?可惜,我们好些人却不珍惜这种爱,践踏这种爱。(见《孙中山集外集补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10页。)我不是搞考据的,书中到底有多少这样断章取义的例子,我也不清楚。所以奉劝各位还是小心点为好……

蛮好看的

我是在天涯的夏双刃的《青白眼》的时候,在跟贴里面看到有人提到这本书,说这本书赶不上夏双刃的文字,于是买了一本来看看。下面兄弟说书里面很多的错误,实际这种文字,本来就是解闷消愁,以助谈资的,所以有点差错也是正常的。比如看到说太平天国,洪秀全在南京被围的时候,叫子民吃甘露的,对象应该是忠王李秀成,不是已经死掉的东王杨秀清。但这也无碍大局的,本来就是好玩嘛。这部书我觉得很适合坐车或上厕所看,文字短小精悍,拿起来就能看出味道,放下,也不会有什么悬念沟着你看。

随手翻翻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本书,好评还这么高。我是看出了《非常道2》好奇,才在网上下载了1。文章中的错误不多言,只不过这本书真的让我提不起爱不释手的感情。庆幸自己没有一时冲动花了银子去买。很多东西只能读,不能引用,是本可以随手翻翻的书,但不必细究,无果。

追捧也会“成就”一本好书

要真读出这本书的门道来,不是一点点水儿可以的,而且,这样的写作方法,这样的书,与我心目中理想的好书还是有一定距离。不够厉害!

走出网络,踏入人群,享受一同分享的乐趣

下周四即9月13日晚7:00在上海市光复路一号四行仓库创意园区4楼邀请您一同前来分享对《非常道》的见解,分享这本书的收获让彼此陌生的朋友在一同享受言语的共鸣,思想的滋养-《商道读书会》邀请陌生的您参与联系电话:13916103418www.reading.org.cn

期待修订版

立意和角度都很不错的一本书。只是作者风格比较不拘小节?书中不少的重复与错误,影响了阅读的兴趣。认真两个字当真这么难么,着急要买的朋友不妨等等修订版。

这本书的错误太多了

非常道》告诉我们很多历史的“边角料”,我的笔记是把“边角料”切一切,挑一挑,搔搔历史的“后脑勺”。 ----可惜这种边角料与历史史实相差太远了,我怀疑作者根本就是胡编乱造。比如:书中说抗战结束后,中国报纸流行说“八年抗战,最后惨胜”。经查资料,日本和中国在这8年中各自死亡人数争议很大,一说是:中国付出了2000多万同胞死亡的代价,才杀死日军10万人左右。 ----数据不实,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死亡1500万人左右,日本军人战死者是42万人。还有一个大错是:袁世凯次子袁克文对于乃父的帝制运动,颇不谓然,纵情诗酒,不闻世事,别人谈起帝制的事情来,他总是“掩耳疾行”。而其兄克定不放心,常对其百般挑剔,克文感慨地念煮豆豆燃箕的诗句讽刺他,克定大怒,两人吵起来。克文说:“你要做曹丕,难道就不许我做曹植吗?”袁世凯得知后,大骂两人:“你们这两个畜生,怪不得外人骂我是篡位的曹操,你们两人也自比曹丕和曹植,这不是‘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吗?有你们这两个宝贝儿子这么一闹,我这个名正言顺的曹操,还用来分辨吗?”      据看《往事并不如烟》袁克文在解放后住在北京康有为女儿家,潦倒。曾是一名收藏家。 -----实际上。袁克文于1931年患急症病故,时年41岁。这还只是粗粗一看,真要仔细推敲,只怕真正符合史实的没几条。

另外一个历史

通过只言片语,发现了我们未曾真正认识的一个人、一件事、一段历史,其实事情总是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的,只是我们常常一元化看待一切,非黑即白、非忠即奸。摘一句话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相爱。孙中山反对纳妾,认为需征求卢夫人意见,是否同意离婚才好办,于是,孙写信给卢,申明离婚的理由,卢夫人在信上写了一个“可”字,同意离婚

读史阅世

闲来随便翻阅,颇能增读史阅世之感,“学于圣人,斯为贤人。学于贤人,斯为君子。学于众人,斯为圣人。”

还行的历史启蒙书,不够严谨的历史边角料

如果对那段时间的历史,没有全面的了解(被我们的历史课本所洗脑),那么这本书对你认识一些人物会更正常和全面,也许还能帮你打开去深入了解历史的那扇门。如果对那段时间的历史,已经比较了解,那么这本书真的只能作为边角料来看,有太多的一鳞半爪,容易让人管中窥豹。

非常道之无间道,和谐社会的“二”赢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的时代。这不,余世存的《非常道》卖得非常之好,紧跟着《非常人》,《非常事》就出来了。不同的作者和出版社,生的儿子长得象邻居。如果这还不够非常的话,告诉你不同的父母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弟,比如《非常道》有了《非常道Ⅱ》,估计你就得如同分析那个复杂家庭关系笑话里说的自己的儿子娶了自己后妻的妈妈如此耗费脑汁的事件一样被彻底搞得抓狂而变得非常非常。不过先别忙疯,如果你没看见更“二”的奇观就疯了,真是非常的不划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非常道》的作者余世存,为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夏双刃的《非常道Ⅱ》写序言,如果不是非常道,也是无间道了。我就想,余世存,为什么你不“二”,要让别人“二”呢?难道这样能够“二”赢?恩,是这样的。“克隆”横行,现在“被克”之人索性跟“克者”联手,奶奶的,写本书多不容易,与其创意被盗,还不如抓紧时间给偷盗之人发许可证。

道可道,人道也

看过后可以忘记里面说的小故事.但总是那么一点记忆.什么是人道.--------------------------------------余世存 | 专栏文章列表 http://column.bokee.com/blogger/name/_%D3%E0%CA%C0%B4%E6.html

最近手边的书

记非常时期,非常人之道。仅仅是叙史,不加点评,更好。很喜欢这本书,里面可以看出一些名堂,以一个回看得视角。如果,身处现世,也可以有这样的眼界,那便是非常之人了。这本书,我最获益的,是看读到了那些非常之人的人格。虽然,历史给与他们评价不一。但,他们的人格,都有光亮之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孙中山,袁世凯;胡适,陈独秀;毛泽东,蒋介石;钱钟书,陈寅恪;李敖,王小波等

人格之美

读此书和读世说新语类似,可以看许多独特优美的人格,而今日社会具有中国美感的人格越来越少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语,千人一思,读奇书,游奇景,交奇友都是人生乐事,而今奇友难觅,中国风采的人格美也渐渐消亡

就是觉得有点好玩

里面有些事情很是旧事情,但是我们没有听说过看了才感觉很多名人,并不是舆论宣传那样,那么复杂多面的人,才是真实的人上厕所,公车上看都好啊,有些记下来还可以和人吹牛。平常心看待吧。能看就行 (好多书是买了都懒得看的呢)

作者带了有色眼光

这本书总体不错,可惜作者带了有色眼光,譬如说,凡是蒋介石、宋美龄的段落(我读到的,但没全读完,不是从头至尾看的),都有丑化的味道,如宋打驻美大使的耳光,可为什么不收宋赴美拉援助,风采令全美倾倒呢?

这样的成功更可怕

从来不应该反对学术有趣化,但是千万不可低俗化和错误化。而不幸的是,最近正是这种充满了错误和哗众取宠的“历史”的书籍大行其道,虽然所谓向大家“介绍”了历史,而这是真的历史么?只是他们的野史罢了,而且这野史也往往荒谬可笑,由此来看,危害更大。与此书相同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还有《历史的坏脾气》,竟然里面还在讲英国公使拒绝下跪的事情,历史很清楚,清政府之所以拒绝英使的要求,并非因为下跪问题,而是因为英使提出的苛刻条件,而历史的这些真正细节,是这些“知道者”们不喜的,因为没有故事性,单凭那些条款怎么能吸引人?而历史之所以可以为鉴,正是因为有这些细节,而不是这些风花雪月的花边“历史”。

非常言道

看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感受...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乱世之史,乱世出英豪,一部《非常道》道出了那非常时期的非常人物的非常事迹、言语。只感觉自己不能生于同个时代去会面那些大师,伟人,英杰一次;感受他们身上那些不同的气质,风范;经历那些逸事。也许每个人是一个时代的造就品,然而很多的也就成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而如何成为一个时代的造就者,看完这书我陷入一种这样的思考。也许从这些非常道中能寻到答案。

看明白,需要积累,等真正明白了,又太简单。

说实话,这本书,我看得很慢,因为典故太多。原本以为睡觉之前,花个几小时就能解决,没想到,花了好几天。 作者短短的几行文字,没有出处,没有注释,只抓最紧要的讲,要理解它的妙处,知识积累很重要。看书的那几天,头脑中满是人名和事件的回忆。常常是走在路上,忽然回想起书中提到的一些人和事的片段,才想起,原来它就藏在自己知识体系,特别是近代史体系一个蒙尘已久的角落里。如果碰巧是段轶事,再和正史里的严肃叙事一比较,总有种窥破隐私的快感。 话又说回来,快感过后,只是无聊。 此书不可欣赏,只可玩赏。

此书有趣

全书搜集的虽是历史文化的“边角余料”,但收什么,不收什么,搜集者的价值观展露无余。读此书而对百余年间那些“有故事的人”心向往之。那样的年代已经远逝,那些人和事只供今人怀想且叹息了。很多人可能没读“懂”这书,以为只是些历史人物的语录、花絮、轶事。表面上是这样,骨子里不是。若不信,你编一本试试。

请举出一个让你痛心的例证

请举出一个让你痛心的例证!看中国近代史的时候。这是在书中无数个小故事中最让我有感触地。此外,却也不想老蒋在80年前就说过在当今世界立足不学好英文是断断不行的,宋子文居然看报告都要英文版的......哪一个个曾经扁平的人物在这样的小故事里开始一点点鲜活起来,让你对于历史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和视角。短小精悍,不适合一气呵成的看完,放在床边/厕所/...慢慢的看自有其妙处。

名字起得不错,有力量.

周六带两个放暑假的小孩到天河购书中心逛,仨人各有收获.我的书架上就多了这本<<非常道>>,还没开始看.先溜上来凑个热闹.

年轻人应早些看

感慨:很多经常出现在历史资料片里的人物原来是这样的;很多那样的好汉没有出现在任何历史资料片里。在主流价值观笼罩之下存活。历史似乎是内蕴着一种强硬的、必然的、自我合法化的所谓逻辑,历史的写法同时也是逻辑的写法,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历史就是逻辑的展开。所谓“历史”只是在旷野中犁开的一条道路,只是走的人多了,遂成为当然不二的常道。事实上,还有大量的小径被风沙掩埋,还有大量的支路被有意无意地遗弃,当然,更有许多无路的荒野,在那里,只有前人留下的几个若有若无的脚印。这样的信念早该确立起来了:历史之流绝非清澈而是始终有些浑浊的,历史之树绝非如修剪过后那般整齐而是枝枝桠桠的,历史之路绝非曾经以为的那样“非如此不可”而是充满了种种别的可能性的,历史之墙也绝非严整贴合恪守逻辑而是有着许许多不为人所察觉的缝隙的。

四大美男

2006/03/18 00:15 记得高中的历史课上,老师给讲过国共时期的四大美男:周恩来,汪精卫,瞿秋白,另一个好像是何群吧? 午后休息的空当,甚至在课堂上开小差的时候,我悄悄地翻着刚从蓝黑书吧淘来的这本1840-1999的中国话语《非常道》。史景里各色人物从他们遗漏下来的只言片语里粉墨登场,看到会意处忍不住心花绽放。 先说瞿秋白吧,他那篇《〈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高中时期我读得激情澎湃也热泪滂沱。那时候内心里翻滚着先生刘和珍君血和恨的文字,再来读他的慷慨激越。觉得先生得这样一个文字上的知己也是生平莫大的快慰!他潇洒风流的文笔早已在字里行间润染了一代文杰的风采。这里看到他死前的从容洒节又是唏嘘一番,这个情急用菜刀去救国救民的痴人。瞿秋白得之临死的消息时,正在伏案书写绝笔诗,他一边手不停挥,一边镇静地说:“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他上身着黑色中式对襟衫,下身穿白布抵膝短裤,黑线袜,黑布鞋,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一位临场记者当日报道说,瞿来到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菲菜四碟,美酒一瓮,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餐毕,出中山公园,步行二华里多,至刑场,系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一片草坪.瞿一路手持香烟,顾盼自如,缓缓而行.沿途唱歌,《国际歌》是用俄语唱的.到达刑场后,瞿盘膝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这样节制淋漓挥洒豪情的文字描述看得我热血沸腾,恨不能生在了那个时代,去见识真儒雅书生、真风流倜傥的风采而后死无憾。在此书中还有瞿秋白送金的一小段真性情描述。瞿秋白说自己是一个不适合当官的人,在一个错误的历史时期当上了一个注定犯错误的领导者。他的文采曾折服了不少人。后来成为文化史专家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当时准备结婚,想求瞿秋白刻一对印,瞿秋白开的润格是50 元。郑付不起,转而求矛盾。婚礼那天,瞿秋白手提一手绢小包,说来送金50,郑不胜惶恐,打开一看,却是石印两方。 至于汪精卫这一美男,幼年的心理只觉得汉奸的嘴脸是多么的值得憎恶,那个日伪政府更增加了他小白脸的荒唐.不过今天看史景里有两段话.可以映照他昔日的尊容也未必全是堂皇.汪精卫到南京做了行政院长,见到从前一同反蒋的人,总是表示他好比消防队队员,被主人叫来打短工的。覃振劝汪,没必要那样替蒋介石背黑锅,汪说:“我既已跳下了毛坑,就臭到底吧。”汪精卫貌美,徐志摩跟胡适曾一起去见汪,胡当时曾有“我见犹怜”的话。汪伪政权出台后,浙江报纸刊出一幅有关汪的漫画,题为“可怜你多愁多病身,可恨你倾国倾城貌”。立刻引起读者的指责,有的说汪有糖尿病,活该!为什么要可怜?有的说所谓可怜,实际上是赞美,是吹捧汉奸,破坏抗战。 而总理的睿智风采,多少的书里和世人的仰重,早已铭刻在心。如果不是文革中那些委曲求全加重了一个老年男色的苍老凝重,我心里始终是那个延安窑洞前和小超踱步的英俊中年。不过,从来都很欣赏他不饰张扬有时又锋利无比真男儿的坦荡。国共和谈时,张治中举例说:我们中国这个大家庭原来是哥哥当家,可是没有当好,把家管得很糟;弟弟能干,能把家管好,当然哥哥就该把钥匙交给弟弟;但不管怎样,兄弟总是一家人嘛!不能把哥哥当成罪犯......周恩来责问张治中:你们难道像兄弟一样对待我们了么?!你们国民党从1927年算起,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这笔账人民是要清算的!你们一小撮反动派挑起了全面内战,这些难道仅仅是没有管好家吗?!好一番词锋相对,掷地有声,句句血和恨的控诉。 张群的话语,这里还没见到。对这个人物也不甚了了。还是拿萧军这个硬汉的拉弹倒补充一下男色的韵味。1942年10月19日,延安召开有两千人参加的鲁迅逝世六周年纪念大会,萧军在会上宣读了他对王实味问题意见的《备忘录》,引起与会作家的不满。周扬,丁玲,刘白羽等当场与萧军在主席台上展开论辩,萧军舌战群儒,越辩越激烈,会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都要看个结果,无人退席。辩论从傍晚至深夜,大会主席吴玉章见双方僵持不下,站起来说:“萧军同志是我们共产党的好朋友,我们一定有什么方式方法不对头的地方,使得萧军同志发这么大的火!大家应以团结为重,我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应该检讨检讨!”萧军说:“吴老的话使我心平气和,这样吧,我先检讨,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我错,行不行?那百分之一呢,你们想一想是不是都对呢?”丁玲紧接着表态说:这百分之一很重要!我们一点也没错,百分之百全是你的错,共产党的朋友遍天下,你这个朋友等于九牛一毛,有没有都没有关系!萧军火了:既然如此,你尽管朋友遍天下,我这一毛也不愿拊在牛身上,从今后咱们就拉,蛋,倒!萧军说完,拂袖而去. 哈哈,好一个百分之一!曾经被毛泽东在《临江山》一词里誉为“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的那个时候的丁玲,性格是这么较真、骄蛮;而萧军这个从牛虻身上拔下来的九牛一毛的小伙子,脾气是那么的冲啊!

用心良苦非常道

我一向不喜欢读历史,由于高中时候,在应试教育逼迫下死记硬背的读过的那些历史课本彻底的败坏了我对历史书的口味,因此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很少主动的去读过什么史书,但即便如此,由于陆续读了不少杂书,因此虽然不懂历史,但不会比现今我身边的一些人更不懂,而且我还写小说,所以虽然对于历史,我总是不能提起特别多的兴趣,但是对于人,却总是喜欢知道的更多些,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对《非常道》这本书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我并不像别人所说的那样为这本书而热血沸腾或者泪流满面,相反,当我东章西一章的读完所有的章节,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的,是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冷静而淡然,但却是真实而有厚度的,这种感觉我自己很喜欢。因此决定有机会向我的朋友很正式的推荐一下。因为学者和专家们的推荐有时候是令人畏惧的,不及我这种不学无术的家伙的推荐来得亲切。 我一向认为,现今的中国人是向来缺少个体的人的观念的,不仅仅是政府没有,就是对老百姓来讲,人也是符号性的一个泛泛的概念,大多数人从小学习历史,也是由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和年代组成,这里面的所有人,伟人也好,小人也罢,都是做为茫茫历史的一个组成的因素而已,万古流芳也好,遗臭万年或者昙花一现也好,总是很抽象的一个符号,与我们很无关,离我们很遥远,以至于这样的历史,学的不好的,就像我现在这样,变成了一地的碎片,散乱的在记忆里,拼也拼不出个囫囵个来。而且有时候,你面对一个很大的东西,就会有一种越是靠近他,越觉得你从来无法搞清楚它是怎么回事的感觉,越是无法看到它的真实面孔,因为你自己太渺小了,直到有一天,你突然看到了它的细节,感受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明白,你面对的是什么。而《非常道》之于我,也就是这样。提供了细节的观摩,将庞大而抽象的历史具化到人,对于读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习得而是感知。而我们太缺少的,也是对历史的感知。对人的感知。 而《非常道》带来的这种感知是具体而真切的,有时候也可以说是让人忧伤和痛苦的,在我看来,任何的一本讲述过去的书,也只有和现今紧密的结合,才让人觉得有其存在的意义,很多人会追究《非常道》在出处的严谨性,或者是学术上的引用价值,但是在我看来,对书中所出现的任何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加以对错评判,却并非编者希望读者做的事情,相对于个体而言,它更加重要的是为读者勾勒出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多姿多彩的全貌,以及当时知识份子的一个群像。 这本书的确是有刻意的成分的,比如说,虽然说是1840年到1999年以后的中国话语,但是,基本上的是1917年以后那一代人的话语居多,而1949年以后的,则以文革期间的居多,而现代知识分子,除了王小波和李敖等人的寥寥几句话,竟然彷如集体失声了一样。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编者立意如此,但是换过现在这个世界,却的确是真正该说话的人在沉默,而另外一些人在成天聒噪。我曾经因为屈辱的感觉而一位的认为那段历史是不好的,但是却发现,原来在这不好中,比起现在我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来说,竟然还是有好的一面的,放下书,拿起报纸,看一会网络上正热火朝天的韩白之争,心下茫然,当年的中国文人,虽然有安身治学之人,但也依然有人以自己的珠玉之身扑入那肮脏的尘世,承担起这个社会的良心的责任,而现如今,当年的风骨已经不在,就更别提什么性情,什么趣味。学术也好,文化也罢,要么是沽名钓誉的工具,要么是欺骗敛财的工具而已。哪里见得良心二字?到现在,别说没有什么于中国社会切切相关的思想的交锋,就连文人打架,也不过是及其无赖难看的方式罢了,老的为老不尊,小的没有敬畏之心。比起那个虽然每个人信仰不同,但却人人有信仰有追求的年代,比起那个虽然会流血,但是依然有人大声说话的年代,也许这本书只是让人们知道,历史,曾经是那样的一种存在。而你,只是生活在铁屋子里的一个人而已,即便是比起那样让你沉痛的年代的人们,你还是不自由的。当然,如果你不怕痛苦的话,还可以问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也许这不是一本象你提出问题帮助你找寻答案的书,它比这些书更开放的是,它需要你自己寻找问题,至于答案,可能连编者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一本书的好坏,只有读这本书的人自己用心去体会了,我说过,我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专家,也许我不能评论这本书的水平如何,我只能说我很感谢于世存先生的用心良苦,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前后都翻了一下,除了书后的以小段简短说明外,再也没有编者其它的文字,于是想,也许有太多如鲠在喉的话,都已经夹杂在这些只言片语中了,因为不能用某种方式说,所以,只有用这样的一种的方式来说了。你说他什么都没说过也对,因为编者的确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讲,他也许有自有他的目的,也许这目的在所有的学术和虚荣之外,只是和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有关。相比于学术之争和名词之争,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将自由思想的火种传播下去,才是更重要的事情。至于其他的学术上的争论,对于我这样的一个普通读者来说,坦率的讲,我并不重视,对我来说,也没有太实际的意义。

新语还是陈腔

体裁乍一看是有意思的,但实际上比世说新语差的比较远。其实许多还是作者时代身份所限。大部分材料都是行货通货,稍有心者查查史料就可以得到的;有些大概来自于传记文章,还记载的并不完全。有许多有意思的人物完全没有收录,也是可惜。作者也缺乏三言两语活画出人物的功力,看起来当中的人物好像总有那么点言语乏味。当然好处还是有的,算是一个引子吧,可以延伸出许多对那个时代的兴趣来。对不耐烦看大部头传记著作的,这本书翻起来轻松愉快,也是一件乐事。

道道道,一菜三炒

《非常道》,《常言道》,《史间道》,道道道。三本书不光名字相像,内容至少也有堂兄弟程度的血缘关系。05年,余世存以世说新语的体裁编了一本书,《非常道》。讲故事似的,他采来晚清、民国直到解放,政乱、革命直到共和的历史剖片,挑挑剪剪,用文字的力量将那些发黄的场景变为魔法世界里会动作会出声的老照片,可以一一窥见当年。说这是1840-1949的中国话语,恰如其分,那个多事的时节,各个势力、多种因素在中土大地来了场持续百多年的大乱斗,值此非常时期,自然有不少人用自己或者民族的喉咙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不论音量大小,它们都应当被记得,尤其年轻一辈,虽然都没听过。由此,我对这本书给出了非常正面的评价。07年,余世存以世说新语的体裁编了一本书,《常言道》。讲故事似的,他采来晚清、民国直到解放,政乱、革命直到共和的历史剖片,挑挑剪剪,用文字的力量将那些发黄的场景变为魔法世界里会动作会出声的老照片,可以一一窥见当年。说这是近代以来最重要的话语录……余世存在自序中说“因再秉杂糅并举之余绪,更出机杼,作《常言道》一书,体例翻新…读家或可晒察”。余先生太客气了,我认为在两年时间内你绝不只想出个名字,你还把三十二个分类增到了三十三个,并且将其中很多内容调换了次序,我相信这是不断反刍的结果。这一顿大餐跟上一次相比虽然主要菜色没有替换,但在伴碟沙拉上作了重大的尝试。我以独立的眼光,给了较为友好的评价。09年,朵渔以世说新语的体裁编了一本书,《史间道》。讲故事似的,他采来晚清、民国直到解放,政乱、革命直到共和的历史剖片,挑挑剪剪,用文字的力量将那些发黄的场景变为魔法世界里会动作会出声的老照片,可以一一窥见当年。说这是1840-1949中国历史的非常话语……我不清楚中国法律对于出版物抄袭的具体定义,但如果余世存状告朵渔抄袭,我不认为会败诉,当然,《非常道》和《常言道》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果余世存很有创意地自己告自己…好玩的是,这本书的封底有余世存的大力推荐,感觉像电影明星在称赞自己的盗版碟。而且,《史间道》很山寨,它的分类稀少而不合理,许多篇章被乱点鸳鸯。综合种种,对于这本大部分内容都眼熟得紧的书,我给的是相当一般的评价。不知道是不是这百来年的轶闻只够编一本书,对,余世存和朵渔都是编者,非著者,是不是这百来年的轶闻只能抽出二十多万字作为素材被各大学者广泛采用,那我们曾经以为无比厚重的那些波澜壮阔的曾经是不是也太单薄了?我原来不知道买书也会冤枉的。最后,请各位笑话我三本书都买了吧。

余世存语:谁的非常道

看完后乱弹,多日前旧帖《非常道》是在世贸的光合作用买的,买完后我就跑去麦记坐了会,周末总是人多,我只在厕所边上找到位置,吃着我的麦辣鸡腿堡一边急不可待的翻书来看。《非常道》,世说新语体,无序无跋,32类要旨,翻开扉页便进入正文。在《读库0601》里就看到此书的序言,当时很讶异,《读库》虽杂,可都是原创,为何要单摘一序?想来应该是这本书没有序言,而在此补了序,算是《非常道》的噱头,也卖《读库》的面子。从人性的细节去发掘历史人物的沉浮,以及忧戚相关的国家命运。我一开始的时候并不以为然,匆匆翻来,竟觉得象极了小时候看的一本《名人365则趣闻》,只不过《非常道》的基调和口吻严肃规整许多。然而,从那些或让我笑或让我思考的只字片言里,我仿佛找到一条不甚清晰的脉络,如同序言里记述的种种。一直以来,我们看书都不怎么注重序言,除非是请来特别知名的人,我总觉得序言就象是主持人来报幕,套话太多,无管真假。但是王康先生做的这篇序言“走向历史时分”却看的我思绪起伏心潮跌宕情绪不可抑。不论书,看序。“按照西方的观点,东方最神秘最反常最可悲的特点,在于它那周而复始的循环史观。无论如何改朝换代,治乱兴亡,东方都以万变不离其宗的超然与孤寂,演绎着一个"停滞社会"的全部符咒。”所以,金庸先生在海峡那头只一部《资治通鉴》便能预测文化大革命时候的种种事件之结果,何尝不呢?“海德格尔断定,世界性的精神没落如此迅速,所有民族都在走向灭亡。松巴尔特指出,我们能预测的,只有人类的毁灭和世界末日。”而传播学家波兹曼的名作《娱乐至死》,也从传播学理论更家直观的表达了这一人类精神面临的末途。追求感官刺激成了整个传媒体的终极责任,鲁迅若生在现世,肯定被称为一个SB愤青不得不郁郁而终。“历史表明,旧、新两个中国都从来没有走到自己的历史破晓时分,孙中山、毛泽东两人撒手尘寰时,仍忧思重重,疑虑重重。中国几度兵结祸连,内忧外患,直到坠入浩劫的深渊”我以前不懂得为什么要用浩劫来形容那十年,那段历史我最初认识到的残酷也仅仅止于革命积极分子没收了我爷爷辛苦攒了大半辈子的一万多块的血汗钱。直至读到一些客观真实的描写后,才了解这运动给中国人带来的的灾难是毁灭性的,所以书中问道,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死了多少人才??!!不知道是不是知识分子们都统一了口径,似乎所有的人们都在说当世面临着的是中国最重要的转型时期,甚至《帝国政界往事》的李亚平指出,这次大转型顺利完成后,中国可以至少未来一千年内安乐和平。我想象不出那时景象,只是又隐约觉得,靠哪一代人的努力?我们这代人?我不知道我身边有没有这样能担负的起的人。我看到的人大多数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投机取巧的得过且过着的人,甚至同龄人迷恋象我父辈他们那时的政治爬身术并且仍然屡试屡嬴。或许中国人的根本问题不是体制问题,而真的是素质问题。社会成了权钱名利场,浮躁是浮躁者的通行证,深刻是深刻者的墓志铭。我无声的在这里书写我的牢骚。我只是想问,这样的转型怎么完成?难道我们在这里“继续选秀”,随着时间流逝,猛然抬头,竟发现到达了极乐世界?那是“上帝之手”!“中国一百六十年来的凶吉祸福,是非恩怨,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历史关头,在每一个人物身上,几乎都是悲剧性的,中国人领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一天意,在世界各国中可谓无出其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先天欠缺天堂和炼狱、轮回与涅磐的民族,历史就是我们的宗教,历史就是我们身前与死后的世界,历史就是我们自己。”“中国纯正的人生哲学是一切历史哲学的基石,在上帝缺席的苍凉寂寥天间,中国人甚至将苦难看成是一种天意的垂顾。”我想到以前自己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少有顾忌,于是一个下午我忽然茅塞顿开的知道原来是中国人没有信仰。我那时单单以为是这个娱乐年代造成的“集体失仰”,后来看到潘石屹看到陈丹青看到所有的知识分子都会说中国人本身就是缺少信仰的民族,我这才回想果真如此,而所谓佛陀,并非中国本根之物,况且人信佛都是有所求的去贿赂,用周国平的话说,“适宜淡泊的老庄哲学变成了装神弄鬼的妖术,虚无悲观的佛陀哲学变成了积善图报的谋略”,唉,单此,我算是明白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第一个提倡“自改革运动运动的是龚自珍。他的名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广义的史,也就是国学——自己民族传承积累的文史哲学。而在奋力走向西方的漫长道路上,去其史者,最积极的竟然是中国人自己。当我在玫瑰牛奶香熏间的时候,当我在酒吧故作忧郁的时候,当我只是因为心情不舒服便肆意行走的时候,我从来不会心存故人,不懂得约束自己。但是我知道我心里是有民族悲愤情结的,尽管我现在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但是象余世存说的,他的向导是文明,是乡愁。当我可以真正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想我不会数典忘祖。

有本事,有智慧的作者

能夠把這些事情匯編在一起,又不給予任何評論,這個感覺非常特殊非常聰明。 不過,《常言道》太商業化了,反而失去一些東西。感覺很諷刺的是,這部書我竟然可以用12塊錢買到10本,當時被當當網賤賣,現在終于升到20塊多,哈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出來的東西,好東西還是有的。

嫌来无事 反复阅读

这是本好书写这本书的余先生是个好人这本书和余先生的另外一本书常言道都是余先生的读书笔记笔记记的是上100年里的名人名言名事其中有好人的有坏人的有爱国者的有汉奸强盗的所以这一切只是为了让我们对上一个100年看得更清楚非常道看的时间有两年了到现在为止还现在不停的翻阅不用记着上次读到哪一页了不用想着上章的内容的是什么随便哪一段开始马上就可以感觉上那个100年热血的气息好书是能让人思考的这本书就是

上當了

之前是在讀者上看到摘錄的一些片斷,覺得還不錯,於是就去買了這本書,看了之後,才真正明白宣傳的功效,真的是一本不怎麽樣的書,不過也不能否認,裏面還是會有一些亮點,不然當初也不會想去買,呵呵

琐碎,故有趣

琐碎,故有趣口碑比较奇特的存在。至少在当今的整个社会所延展出的大环境中,口碑被不同的声音强加着注解,跑了调的不能自觉,能觉察的无力终致徒劳。于是象蹩脚的西洋厨子做出来的所谓正宗的中国菜,各种能够利用的元素青红不论搅和一起,上火,然后起锅上菜。这味道可想而知。味觉的矫情和精神的失望,更是不识趣地喧宾夺主,无法掩盖。普遍的存在并不代表存在的真实,故我们对自己的发现会产生惊喜的想要分享的念头,这好比自己成为了掌握了真理的少数之一,那种愉悦仿佛是种荣耀,某天自己成为了被国家允许先富有起来的那部分人当中之一时,也莫过于此。余世存先生编著的《非常道》上市之初就广受关注,网络传媒弹赞纵横。半年过去,各种声音言罢论毕,散的早就散尽,留下的依然执着。历史厚重辽阔,指间砖缝都自有气势恢弘的从容。历史是一个弥天大谎,无法亲历的过去因此愈显迷人。纵是索引出玲珑的曲线,面对细节的明眸皓齿仍然无法抗拒。相比那些能够在书店或者阅读者中间轻易占据显著位置的作品,《非常道》仿若手工织就,对历史的解析诠释丰润而逼真,震动生动感动,货真价实一样不少。----那时候,我已经死了。抗战时期,记者问一位自愿到河北组织游击队的战士:中国得胜后,你有什么打算?无名军人冷静地说: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在这次战事中,军人大概都要死的。这一段出乍《非常道》之“武运 第四”全书的45页。----今年十月,幸得朋友相赠《非常道》一本。

原来是抄的

这书的封面好不神气,黑底银字暗金花纹。题目又取得玄,叫“非常道”。乍一看很叫人心生敬意。只是在作者的大名下面有一个小小的圈,里面一个字——“编”。这难免让我有点狐疑。待到读了第一页,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实在令人觉得难受。这本书一共二十三万字,估计其中从其他人的著作中抄录下来的文字有九成九。剩下的那百分之一就是余先生改改叙事人称什么的——原来这就是封面上那个小“编”字的由来。所谓编,原本就是做一种抄录整理。可是其可恶处之一,这书中尽是从他人文章中“腾挪借用”来的资料,却从不注明原作者或出处。其二,抄编又不顾及上下文,有些片段实在是切割得生硬。其三,只管硬抄,很少做语言润色。所以白话文、文言文、半言半白文,统统糅杂在一起。其四,书中重复抄录的部分不下十则。这些重复的段落虽然是归入不同的类别,但是也大可不必。其五,校对不精。除了历史资料的精确性难以确认之外,还有错字、别字。更有甚者,连前人的名字都写错了,让我们这读的人觉得实在是觉得对不住书中的英雄和流氓。原来读书不好太认真。连我这种门外汉也看得出来的问题,大家怎么会看不出来?恐怕一来是愿意为此跳出来聒噪一番的人太少。另一个原因,或者是为了书中录入的那些彼人彼事确实太精彩,连带着这些小瑕疵都不必追究了。希望如此吧。只是不说上几句,我觉得实在是对不起那些作者,也对不起那段历史。

道法自然

这本书被评为“中国当代的世说新语”!“三千年未有之变革”的年代,思想的才能像万花筒一样迸发,没有主流思想——这才是好的思想舞台!人不轻狂枉少年,同样一个轻狂的时代,才能上演一场生、旦、净、末、丑五味俱全的好戏。只有想要大施拳脚的人,才喜欢乘风破浪的环境;而喜欢厚黑的人,才喜欢苟且偷安在等级社会!我曾说过:斗士活在乱世,奴才活在治世!

历史大河中的小小亮片

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是一个制作比较精良的快餐书籍,全文通读以后也基本印证了我的想法。近现代的中国是五千年来变革最大的时代,是注定要被不远的将来视为一个传奇的时代。而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一些不该被忘却的人做了一些不该被忘却的事说了一些不该被忘却话,即使在短短几十年后也被大多数中国人淡忘了。这本小书篇幅虽然不大,内容却不少,以一本纯粹的语录的水准来说,它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中上,我所确知的历史里,书中所提到的言语也大多是有其历史渊源,但由于篇幅的局限(不客气的说,书中大多数的话语单独拿出来,随便就可以写成一本书),只能抓住一些经典的只言片语,剥离了时代的背景,剥离了当时的语境,让人更对那些时代的菁英们说的话感到疏离,而且就像抓住一片鱼鳞你并不能知道整条鱼的模样一样,零碎的言语也不能给读者对那些说话的人重塑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这本书的价值,现代人很难有大段空闲时间和悠闲性情来啃经典,就让我们通过抓住历史大河中一点点闪光碎片的方式来纪念那些真正配得上君子和大师这几个字人们吧。

《非常道》:中南海八卦

这本书不是一个说中国哲学的,它是一些中国历史的“边角料”,如果不是余世存的收集,你很可能不知道这些事实。就如本书的介绍中写的那样,“截取自晚清、民国而至解放后的历史片断,记录了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同治重臣,以孙中山、袁世凯为代表的辛亥豪雄,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锋,以毛泽东、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共两党,以钱锺书、陈寅恪为代表的传统文人,以李敖、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坛斗士,等等。分为: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命、问世、人论、英风、狂狷、等共三十二编。”,你应该能够想象,它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贾导说:“这是个游历的年代,在游走间,也许才能更好的理解它。在急速前进的过程中,呈现的种种,总是让人觉得难以理解,感觉迷茫”。或许,我们应该安静下来,去知道那些逸闻趣事。艺术和历史,可以做到的就是,把现实与现实连接起来,让人们看到这个世界有不同的现实。对于“历史”的学习,一定不能在共党限制的范围内,学习那些为了某种政治目的的文本。当然,如同陈丹青所说,就连艺术也是政治的,何况历史呢?我们希望看到如果章怡和那样的史料研究者告诉我们的真正的真相。如果那些历史发生在现在,我们一定不会觉得惊奇。因为看李敖、王小波的故事,就一定想看现在那些娱乐明星那样,可惜的是,那时候没有娱乐明星,于是到了今天,就成了“非常道”。同样的道理放在今天,比如某娱乐明星参加某电影的首映典礼,对于片方的宣传来说,他们给媒体的通稿遍是某某大片在某某地方举行了隆重的盛大的首映,谁谁谁出席了活动。而对于某些媒体来说,他们的新闻便是某某女星在某某电影的首映礼上走光、露底了。100年前的人,是没有现在的人这么八卦无耻的。但是,他们一定会关心一些献为人知的细节,可是这些细节又不能成为重要新闻或者娱乐新闻被报道出来,于是,也成了“非常道”。当然,还有一个过程便是博览群书的收集。必须去了解官方记载的历史、传记、新闻、旁人的传说、访问等等,据说余先生为了编这本书,遍览了上千本传记。这也能成“非常道”。当然,对于“毛泽东、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共两党”,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用现在的话说,这是标准的“中南海八卦”,所有的东西,你怎么相信,你又怎么不相信?我闲的时候,就拿出笔墨纸砚,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抄写,然后贴在租住的房子里面,于是,有面墙就被我贴满了,后来,这本书送人了。我得再买一本收藏。

民国前后演义

历史大凡是靠不同的话语说出来的,在一言堂的今天,能看到作者游刃其中,点出一些已很不错。兼听则明,读到那时报人的主张,笑南都人真生不逢时,叹知识分子如黄鼠狼下崽,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还穷乐个什?

历史的另一个视角

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这本书里都是历史的边角料,它们汇聚成为历史的另一个窥探口。这本书买来好几个月了。它放置在任何我随手放置的地方。所以几个月来我在无聊时、小憩时、喝酒时、如厕时…把它翻了个遍。著者叫余世存。我在买书的时候特意加价选了所谓“签名珍藏版”——至于是不是他本人签的不好说,但这是我对著者的爱戴。书是微博体的历史事件记叙,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段历史的切片。这种微博体的非线性阅读方式令人从容。这种体裁可以追溯至《世说新语》,人物风貌在一则两则截取的记叙中跃然纸上。多篇的记叙则汇聚成另一片历史的星空,读者在上帝的视角俯察,它迸射的光芒,照入我们所被强加认知的那些教科书的历史,会对我们的观点形成颠覆与重构。我喜欢历史的东西。我记得读书年代的我历史学的尚可,它一直是我去平衡常年不及格的数学的平衡项。但我从学生时代就有了所谓“偏激”的烙印——所谓“偏激”,就是对课本既定的说法的质疑。我总是在琢磨历史真的就是课本上写的那样的么?举个简单的例子,课本上说,“dang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虽然试卷上我绝不会答错,倒背如流,但我彼时不得其解,至今都没琢磨明白,并且始终心存质疑。近些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达,翻墙技术的发展,域外图书的渠道的多元,使言禁某种程度上在科技面前不可控的有限崩塌。在这过程中,我读到了不少不同的论述,接收了越来越多的讯息,不断去验证我所学过的和我所怀疑的,否定之否定。而如果我近些年所接触的讯息、所获得的解读不是虚妄的话,我甚至想说,在十六年前尚懵懂的我的种种怀疑,是何等先验。有时候我也挺“感谢”党国,它“塑神”或“造鬼”的述事手法,确实很容易激起部分叛逆期的年轻人的叛逆思想,并根植于其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影响他的方法论。而按照我的理解,历史观是穿插于世界观中的。所以我觉得,把历史课本反着读、反着看,往往就是历史的真相。但这扯远了。我很喜欢这本书,很想把我的感受分享给同样喜欢看书的朋友。这本书据说曾一度被禁印。现在重新可以印且销售,这是一件令人值得高兴的事。

書也可以這樣攢

這是一本編著的書,卻沒有注水嫌疑。這是因爲編者的出發點是站在當下的。很巧妙,啥都沒說,其實說了很多。令人莞爾,令人悵然。

不必太认真!

也是看了书评后,买了本,还没看完.总体上还行,可以了解到许多不为常人所知的小事对于书中有多少错误,数据是否可靠,我觉得此书非学术性文章,又何必太计较呢,看看罢了!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我觉得还可以,只是没有大家看的透彻。书中的味道,我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看多了《读书》、《万象》这样的书。其实作者选择的语录是依着自己的角度来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可的。不要苛求。

很厉害的通俗史料集

真没想到今年竟然再版了,很为天朝的开明程度而欣慰。书中采集了无数历史本身比文学创作更出彩的东西

世说新语一样的感触,民国真是一个奇妙的时代

很少读到这样给人精神上纯粹愉悦的书了。像当初读世说新语和幽梦影一样,有一种“欣欣然忘乎所以”的感觉。读“狂狷”时不觉心胸开阔,读“神伤”时自有“人何以堪”之感。民国和魏晋一样,是个奇妙的时代。处于战乱之中,却有最活跃的思想,和最潇洒的气度。而民国拥有最后一批受完整的国学熏陶和最新一批受西学教育的人,那个时代,产生了前世没有,后世也不可能产生的大师。胡适、冯友兰、金岳霖、辜鸿铭、林语堂、黄侃……也有那些后世再也看不到的官僚和军阀,他们的气度和修养也不是今天那些只知道“**思想”的官员能比拟的。吴佩孚、张作霖、张群,还有跟随孙中山的同盟会员们。怀念民国。像怀念魏晋一样。读了《非常道》,才真正了解民国风气和魏晋风骨都是一样的壮丽潇洒。只恨自己,为何不生在民国。

这也太断代了吧~

这本书和历史相结合,但是里面的描述个人感觉太突兀了,没有前因后果,印象不强~就是许多片段结合起来的一本书,只能是作为其他读物的辅助参考材料。如果,把它当做一本书来看的话,我觉得只有枯燥和你相伴而行了

很废的“作文话”和不正常的“非常道”

在我更年轻的时候,我在我的家乡上中学,学校有一门课叫语文课,每一个星期我们都有两节连在一起的语文课,而这两节课,一般就是作文课。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写起作文来都感觉得心应手,作文嘛,不就讲废话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能讲的废话是无限的,当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写废话中,你就会感觉到无比充实。我循着讲废话的思路写了很久的作文,有时候老师觉得我讲得很废,所以我得了高分,有时候我还是讲得很废,但因为思路不对,没按着他的要求去讲废话,脱离了材料,所以我的分数又变低了。我勤勤恳恳地讲了许多年的作文话,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暗地里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比如今日值年太岁,宜祭祀,忌动土,那么我的作文话就得采用蒙太奇手法开头,又如今天是列侬逝世26周年,那么我就得用一个分列式的结构完成一篇议论文……在众多的经验里,有个经验是这样的:当我面对一个作文题六神无主时,我会在脑海中回想一个古人,例如,追慕庄子,回想庄子讲过的每一句真言,把《逍遥游》从头到尾背一遍,然后,找到一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或者“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句话是无所谓的,最重要的是它刚好跟命题沾边,而且又是庄子讲过的,然后我就这样开头:“庄子曾经曰过:‘……’”,接下来,我的作文话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了。我讲了这么多是想说,我年轻经常由于学习上的窘迫迫不得已在写作文的时候引用名言,很多时候我想不出名言,我就自己写,而且这样的名言通常更扣题、更富哲理性、更生动活泼、更调皮可爱……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要是能把我的作文话里的“名言”都拿出来编成一本书那该多好啊,可是说的人不能是我,我得想办法把这些有建设性的话安在各种名人的嘴上,这样我这本书才会千秋万代,芳名远播。其实每天我们都在说话,偶尔地,我们会讲出很像话的话,或者不像话的话,因为我们不是名人,所以即使我们讲得充满人文理趣,我们的话也不会出现在你想出现的书里,这本书可以是《作文宝典》、《改变世界进程的一百句话》、《世说新语》……而我心里想到收集“话”的书,是《非常道》。《非常道》的书名已经讲得很清楚,它里面收集的话绝对不是平常的、正常的你说出的话,此书的书名很简短,副标题却很吓人——《1840-1999的中国话语》,多漫长的年岁,一百多年来有无数的中国人讲过无数的话,余世存先生把这些话里面不正常的话都找了出来,然后结集成书。这本书里面都是一段段的话,读得快,忘得快,我一直想讲一下这本书,却发现这本好玩的书没办法复述——除非你把书里好玩的那一段抄出来。虽然本书的“话”取自1840-1999,但作为一本与历史、政治沾边的书,你还是会发现年代越近,好玩的“话”越少,五十年内不谈历史,“话”其实就是一段段历史。今天我回顾我写作文话的那些岁月,我觉得有点沧海桑田,翻着这本《非常道》,我读到了很多的笑“话”,偶尔笑了出来,笑完觉得很多话我们这个年代都讲不出来了,那些军阀讲过的、知识分子讲过的、满清官僚讲过的、革命志士讲过的,透着他们的滑稽、骨气、荒诞、英风,而这些,都是逝去的历史,而今的世界只是有很多作文话的世界,偶尔有人道出“非常道”,也只会被当成不正常来处理。

好书一本

这本书的确不错。在茶余饭后随手翻看,能够轻松地品尝到历史的味道。美中不足的是检索做的不怎么好,弄得有时突然想找句看过的精彩语句却找不着了。

不错

人靠话提气,话靠人戳着。话都是好话,可人要是不行,多好的话也是笑话。非常之时非常道,断章取义,脱离了语境,别有一番意味。

历史不是脸谱

怀念民国,一如怀念魏晋。怀念林语堂金震岳,一如怀念嵇康王导...恨不生同时...道是<非常道>,其实亦可道民国和魏晋一样,是个奇妙的时代。处于战乱之中,却有最活跃的思想,和最潇洒的气度。而民国拥有最后一批受完整的国学熏陶和最新一批受西学教育的人,那个时代,产生了前世没有,后世也不可能产生的大师。胡适、冯友兰、金岳霖、辜鸿铭、林语堂、黄侃……也有那些后世再也看不到的官僚和军阀,他们的气度和修养不该被忘记 ......    乍看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却原来那场"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吉光片羽而已.将历史沉淀的碎片以最原始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异文突起,其此文哉.这么一个国家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借着战乱,终于有机会将堆积千年的庸俗主义,顺从主义,妥协主义摒弃,接上魏晋遗风,回到自己.人格思想日趋自由,在这么一种大自由大解放的背景下,无怪人心的美丑,贵贱,善恶,同样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还是余世存的《非常道》,都是聆听华夏民族语言文字所道出的种种人性情境而著成的,记录人性,观察人性,理解人性,同情人性,包容人性。要说<世说新语>给了我们一个精神的世外桃源:亲近自然--"会心处不必在远,觉鸟兽鱼虫亦亲人";追溯本体生命情调---“挥兹一觞,陶然自乐”;怀想历史---“但恨殊世不可追”;探索命运---“遐路诚悠,性爱无遗"而《道可道》却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历史,京剧脸谱下原来还有另一张面孔:既便是世人唾骂的军阀头目中,也有宁死不为日本人效力的张作霖,终生茹素为三一八谢罪以致营养不良而死的段祺瑞,还有"宁因但而瞑目,不为外奴以后亡”的吴佩孚,"卖国”的李鸿章在外交场上为寸土而力争,”晚节不保”的老僧在苦雨庵中度收几万藏书,甚至是被骂为卖国贼的汪精卫,也有过"引刀成一笑,不负少年头”的意气风发史…而文尔雅的蔡元培居然会冲着学生大喊“决斗”,狂妄的哲学家熊十力竟然在争论哲学问题时与废名扭打在地,金岳霖痴情到在林徽因死后多年举宴为其过生日,没想到蒋介石年轻时候也曾经历过那种痛苦的理欲冲突,而代表反动势力的山阴县令李钟岳受到良心折磨以至于在秋瑾被处死后百日自杀身亡,更有吴宓的爱情笑话、戴笠的家乡受辱……俞平伯等人被游斗时得挂牌,写上“走资派何其芳”、“反动学术权威俞平伯”等字样,大家公推俞平伯来写这些字,“因为他的字最有功力”。田汉在监狱般的医院里去世之际,没有人来跟他告别,而当时的广播里却狂热地播放着他写的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为保卫北京古城,梁思成和林徽因与吴晗激烈争吵,梁被骂得哭了,林则在肺病严重的情况下据理力争至于噪子失声。陈独秀为保全大气节在贫病中度过最后时光,临死前为乞食为一地主抄写家谱.。所谓的正史之外,中国自古就有“掌故”的传统,那也是被称为“野史”、“笔记”的,其中也许多多少少有演义的痕迹,但这些有着“山海经”风格的文本有可能更加接近于真实的本体,因为它们并未受到主流价值观或逻辑常道的无情修剪,它们不是盆景,而是野花野草,自有其不屈不挠自在绽放的生命力。历史之流绝非清澈而是始终有些浑浊的,历史之树绝非如修剪过后那般整齐而是枝枝桠桠的,历史之路绝非曾经以为的那样“非如此不可”而是充满了种种别的可能性的,历史之墙也绝非严整贴合恪守逻辑而是有着许许多不为人所察觉的缝隙的。所谓历史单调的宏大叙事只是一种人为的架构,历史的决定论也只是一根强行楔入的木桩,人们借以可以系住许多东西。而那绝对的真实本体就像“物自体”一样藏匿,永难得到显现。但是复调多调的叙事话语可以尽可能地还原本相,对于细小之处、对于支路和缝隙的重视,能够让我们朝着真实之境趋近。  文人或政客,英雄或枭雄,一直觉得,他们骨子里都怀着对这个多灾多难民族最深的脉脉温情…又天真如赤子,有热情如烈火,有无愧于心光照千古,也有忍辱负重哪怕遗臭万年… .他们不该离我们远去,即使被粉饰,被废墟掩埋,被人们淡忘,被时人不齿,总有一天,那些伤痕累累的灵魂,会踩着历史的废墟,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苍鹰,麋鹿,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包容于,同一段历史.而那些可怜又可爱的人们,及认他乡作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为他人做嫁衣裳.然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谁能说他们心中不是幸福而无憾的呢?正所谓"之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求

好书!!

首先,余世存是个读书非常多的人,要不然我真不知道,如此多犄角旮旯里无人知道的轶事奇情他是从何收罗来的。其次,尽管尽管许多人许多事仅仅那么小段文字,然而却可以引你观人性之至真,观人生之况味,观中国之沉浮,观历史之无涯,你可以捧书笑,执书怒,掩书悲,其中五味感慨唏嘘,非读,无以评说。

读书切忌心气太重

发现有些人心气太重,读这本书我以为要读出近代中国大历史背景下的悲怆,纯粹的历史考证你们有几个人愿意读?那总个是枯燥的,专属于书斋里的东西,我们读历史关键是有所得有所思,哪怕这历史与所谓的真实事实有所出入,那也是不要紧的(这本书的性质与作者的目的我们也当体悟)。不然,那些历史小说大行其道,是不是都得禁掉啊?是不是都不能看啊?

《非常道》

我每次闻到桂花香,就精神一振,最小的幸福大概就是这样的。这本书仿造《世说新语》的形式,将1840-1999间的中国话语小故事分为了32个主题,我觉得列出这32个主题非常有趣:史景第一,政事第二,文林第三,武运第四,革命第五,问世第六,人论第七,英风第八,意志第九,性情第十,骨气第十一,狂狷第十二,识见第十三,立言第十四,代言第十五,修辞第十六,世道第十七,敬畏第十八,信念第十九,自觉第二十,教化第二十一,命运第二十二,变异第二十三,神伤第二十四,限定第二十五,虚荣第二十六,无情第二十七,心智第二十八,廉耻第二十九,依附第三十,隔膜第三十一,荒诞第三十二。读这一百五十年间摸索者们的原话,真是觉得非常有味道,不难懂的文言仍然具有微言大义,他们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可能会让接受课本教育的人大吃一惊(如郭沫若等),但我对大部分人已经略有了解,因而不会太讶异,相反,至少我对几个以往不太了解的人又产生了更深的兴趣,比如聂绀弩,比如蒋百里,比如戴季陶,比如陈独秀,以及很早前见蒋方舟提到过的张竞生。当然我更希望在自己日后的日子里能够花时间多看些殷海光和傅斯年的文章,这本书里让我感动至深的是殷海光临死前在《海光文选.自叙》中写的一段话,“任何好的有关人的学说和制度,包括自由民主在内,如果没有道德理想作原动力,如果不受伦理规范的制约,都会被利用的,都是非常危险的,都可以变成它的反面。民主可以变成极权,自由可以成为暴乱。自古以来,柏拉图等大思想家的顾虑,并不是多余的。”我常想,我的生命是从一个很特别的年代开始的,它之前150年再之前三千年是未曾变化的,而正是从150年前开始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它甚至刻意为我避开了89年,它似乎一直等到150年后,才将将相信,我不会因言获罪了才让我开始我自己的生命,并且未曾拖延它的开幕。所以我想,我去反思这150年是自己的使命,我想我在大三开始喜欢读书是偶然的,因为你很有可能发现不了读书的乐趣和迫切性。也就是说在大学,你都很有可能不能自我启蒙,我们不能做到少年早慧,也应该尽力青年启蒙了吧!比如,唯物和唯心,从唯物的无条件的成立,到现在,唯心的合理性在我心中的渐渐加强,我不是说什么是正确的,只是这是我思考后接受的。这也因应了我自小就有的疑惑,眼睛就像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眼睛之外是光明的世界,是外在的世界,眼睛之内是黑暗的世界,是内心的世界,外面的世界虽大,我却觉得它总是有限的,内心的世界虽然落在一副小小的皮囊里,却让我觉得深不可测,所以我服从了我的内心,相信idealism的合理性是不会亚于materialism的。需要再阅读自然辩证法老师推荐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真实是你读史以及做人最难获得也最易懂得的,可历史偏偏毫不偏颇,极大褒扬不太可信,极大贬损也不太可信,作为人,因为有基本的共同的人性,这就像是一根中庸的绳子,即便在荒诞的年代,最终也会经历人性萌发之后的思考,之后的成为人。《非常道》中不少故事在我看来是没有必要的,意义不大,余世存的筛选价值有一些当我读到时我也有不敢苟同的时候,特别是在教化一章中。可读这本书的过程,由始至终,伴着我的是一股凄凉,即这150年给我的大印象就是凄凉,乃至神伤,于是我真的觉得不管苛责书中提到的谁,都觉得,算了吧,只盼着往后能越来越好,斯人已逝了,不管他们过去受过多大的委屈、唾骂、褒扬、贬损,得志也好,失意也罢,对人,就让历史带着他们东逝水吧,我们提着他们留下的言语精神,认真做人,好好继续下去。

放眼处,但见乱云飞渡、野草疯长

网上闲聊,见老友,问读何书。答曰:野史。解释是在正史里面看不到人性,所看到的或虚假或呆板,唯独没有的就是作为一个人的血肉。胡适说了,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如果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被人打扮过的小姑娘还是好的,这样的读者应该感叹自己三生有幸,不幸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盖姑娘被打扮后的照片。我们无从知道,这个小姑娘真实的模样,更无从知道这个姑娘是不是也和其他姑娘一样的淘气,一样的怀春。可是,作为一个人我们想知道这些,就如同隔壁的八婆想知道别人家的姑娘最近又和谁家的孩子好上了一样。长时间以来读文学史,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被学者文人大人先生们写成数不胜数的鸿篇巨制,但是这些文化人儿想告诉我们什么?不知道。好在在这种阅读的及其困乏和厌倦当中有了余世存的《非常道》。全书以类似《世说新语》的体例,截取自晚清、民国而至解放后的历史片段,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奇文逸事,分为“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命、问世、人论、英风、意志、性情、骨气、狂狷、识见、立言、代言、修辞、世道、敬畏、信念、自觉、教化、命运、变异、神伤、限定、虚荣、无情、心志、廉耻、依附、隔膜、荒诞”共32编。在这里我看到了历史的细节,看到了正史之外的真实和趣味,他让我知道清人赵之谦刻下闲章“我欲不伤悲不得已”的背后是在其中年时妻子和女儿在一月之内相继辞世,而不是文人的风雅和闲情。他还让我知道了胡适曾对唐德刚说:“共产党里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冯友兰说他的高寿秘诀就三个字:“不、着、急”……这些闪烁着或明丽或暧昧人性之光的非常话语让我看到了历史的丰富以及作为叙述的历史的不可靠,当然还有复杂的人性。这些真实的记录就象大地上的野草疯长、天空中的乱云飞渡。我想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太浅了

在网上粗略看了一点。感觉不好。只交代了言语,而没有说在什么背景和当时的政治影响。这对于理解人物会有较大偏差。有断章取义之嫌。

余世存的《春秋》

  相传孔子删剪而做《春秋》,孔子个人的好恶臧丕,隐藏在对客观历史叙述的编排之后,即称春秋笔法。对于余世存的这本书,我想说的是,虽然他未必有那样大的自信,在写作此书时想到与孔子比肩,但他一定存了这样的野心,打算在这些纯粹的引文背后,不动声色的作出他对历史的评价。  二十世纪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一团乱麻,一是因为许多事情仍与今日千丝万缕的牵扯着,还不到可以盖棺论定的时候,二是因为时势的须臾多变,使得大多数人也难抱一信念从一而终,在其一生中难免有一些前后矛盾言行不一之处,这也就给史家留下了许多从容发挥的余地,但相应的,也就为我们理解历史增加了许多困难。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将总统位让与袁世凯,后赴北京与其商谈国是,袁世凯对孙毕恭毕敬,而孙中山也视袁为大总统的不二人选,并自告奋勇,“愿十年间修铁路25万里”。  这篇语录给人的印象,自然是孙的淡泊名利和勇于实干。然而在言辞的背后,有太多的历史被掩藏。余世存并没有说出的事实包括,在此后的数年间,孙中山率领浩大的铁路考察团行遍大江南北,但一寸铁路未成;日后袁孙交恶,袁世凯指孙中山贪污,即以此为据;到2003年底,中国的铁路总里程达14.6万里,并计划到2020年增加至20万里。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可惜我随读随忘,并没有留心记录。只是记得余世存多年来自由派的立场,在这些历史人物的嘴中清清楚楚的散播出来,这自然无可厚非,然而却格外需要多加留意。在每一条语录的背后,都隐藏着鲜活的人物和复杂的历史,很多事情往往需要一本书去澄清前因后果,但作者却只给出了一句话,即使它仅仅用来描绘轮廓,那也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不过这篇小小的批评并不试图否定本书的趣味性,虽然说用只言片语来勾勒人物,描画事件,颇有盲人摸象的危险,但不得不承认,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浓缩了中国百余年来风云变幻,还是相当符合懒人读史的口味。如果能够由此而窥见一两以往未曾留意的新领域,那此书也就可算收到功效了。

非常符合大家阅读

在习惯于宏大叙事的当下,《非常道》显得清新、隽永,虽然它的内容颇多沉重,许多段落甚至让人艰于呼吸。与以往的史书不同的是,《非常道》集纳了大量历史细节,这些细节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过去的种种情境,或引人发笑,或让人辛酸,或悲怆,或动人,能让人捶胸顿足。没有细节的历史或者没有细节的人生是乏味的,而且让人难以相信。读者会惊奇地发现,细节如此充满张力,如此直达人的心灵深处。本书编者余世存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他把自己对历史的理解隐藏在整部书中,但并不是以说教的方式强加于人,而是用事实去感染读者。《非常道》的体例类似《世说新语》,但内容并非“帝王将相的野史”,大量普通人的故事更让人亲近。这也是一本容易阅读的书,它的编排方便了读者——— 可以从任何地方读起。同时,本书序和跋的缺失令人遗憾,虽然方便了出版,但对读者来说,却提高了进入的门槛,会使一部分读者失去靠近它的兴趣或者机会。■《新京报》评价如果说二十四史是所谓帝王将相的正史,那么《世说新语》之类大概是帝王将相的野史吧,它们当然不会是历史的全部。没人能记载全部的历史,而历史书就在帝王将相们使用的文人笔中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有人说历史是小姑娘,任人打扮。在看到《非常道》时,第一感觉是它很像《世说新语》,但没过几天,又否定了这种想法。最多,这两本书只是体例上略有相似之处而已。最大的不同是:《非常道》中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世说新语》无法望其项背的。余世存在编纂《非常道》时,不用前言,不写后语,可能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历史是什么样子,就让它是那个样子好了。虽然编选者的好恶在内容中总会有体现,但态度是明明白白的。■专家评价出版人沈昌文:《非常道》是一本“非常书”我觉得《非常道》是一本“非常书”,从形式到内容都挺特别,符合我的兴趣。关于内容我不想多说,我不是历史学家,我也不研究思想史,可是,我觉得它传递了很多我们读正史读不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待于大家再来鉴别、研究,不管怎么样,本书提供了很多难得的材料。《非常道》所采用的形式非常符合大家阅读,也适合出版。如果它变成一本专著以后,读者会减少。我特别喜欢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它又像笔记,又像小说,可又是真实的历史。所以我很同意有些人做的评论,这是“捡垃圾”,它把“边角料”都凑起来了,更特别的一种观点是把它称之为“后楼梯”。做编辑的时候我编过一本自己很喜欢的书《哲学的后楼梯》,是一个德国人写的。余世存在《非常道》中采取的形式,也方便了写作的人。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摘录的话都没有注明出处,如果有一个索引或注解,对于专家或研究者就更方便了。我很喜欢《非常道》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很欣赏用“野狐禅”的形式宣扬一些观点,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出版人吴兴文:《非常道》是历史的注解《非常道》体例近似于《世说新语》,编者将书分为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命、问世、人论、英风等三十二编,从近人著作中搜罗摘编、选取自晚清、民国而至解放后的历史片段,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奇闻逸事。可以说,本书是历史的注解。这本书很有趣,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很负面的人物有时也能说出一些很有见地的话,让人很有新鲜感,尤其是关于民国的部分。当时的政治局势变幻莫测,国民党一元统治尚未形成,人们说话的机会也比较多,因此,一些人物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在这本书里,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话,也能见证一百年来的沧桑。这本书又会让读者觉得很沉重,因为民国时期的许多人,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一样,刚把石头推上山顶,石头就又掉下来了,但是,他们还是有很辉煌的一面。应该说,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具有思想和人格的独立性,因此,这本书里面有些内容透出一股泱泱大气,这也是我喜爱《非常道》的原因之一。■读者评价除了前门庄严的地毯,哲学还有一道晦暗的“后楼梯”;除了人来人往的议事客厅,政治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后花园”;除了那能派上正经用场的石料,历史还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那砖石铺成的是车马大道,人人都从那儿经过,是一种“常道”,由“边角料”凑起来的当然只能是“羊肠小道 ”,或者叫做“非常道”了。余世存编著的《非常道》中,收集了一个多世纪里中国历史的“边角料”,带给了读者别样的惊奇。———吴志翔读此书和读《世说新语》类似,可以看到许多独特优美的人格,而今日社会具有中国美感的人格越来越少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语,千人一思,读奇书,游奇景,交奇友都是人生乐事,而今奇友难觅,中国风采的人格美也渐渐消亡。———乐水很少读到这样给人精神上纯粹愉悦的书了。像当初读《世说新语》和《幽梦影》一样,有一种“欣欣然忘乎所以”的感觉。读“狂狷”时不觉心胸开阔,读“神伤”时自有“人何以堪”之感。读了《非常道》,才真正了解民国风气和魏晋风骨都是一样的壮丽潇洒。———Firefoxkid

话语如此鲜活

偶然,见人手捧一书看得起劲。大凡喜欢读书这人天生就投缘吧,我看了他正埋头的这本书,觉得不错,就在当当网上买了一本。买回来之后,一直在零零星星地读。因为都是一段一段的豆腐干式的文摘,随时随手可读。我在办公室里读过、吃饭前读过、睡觉前读过,甚至方便的时候也读过,一直到前几天,才读毕。《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有点像《世说新语》的写法,是一节一节的故事,可以随便从任何一页打开来看,收集的是1840-1999年间近代中国数百位风云人物的言论与故事。分为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命、问世、人论、英风、意志、性情、骨气等三十二个编目。书评人黄集伟先生说,“《非常道》是一本丰富有趣、可使读者用最放松的方式畅意快读的故事书。”这点我非常同意,可以说,几乎每个故事的主人翁所说的话,都可以称得上 “奇言”。它们可以让你直觉地感受到那些人物们菱角分明的性格。我记得《庄子》里有:“道者,非常道”,不知书名是否与此有关。 “非常道”,我想这里的“非常”就是“不一般”(非同寻常),“道”就是“言论”(说法或道理),“非常道”就是“不一般(非同寻常)的言论(说法、道理)”。编者将这些“不一般”的言论按“狂狷”、“虚荣”、“廉耻”、“荒诞”等等主题予以分类。读着每个分类编目之下的一节节故事,时而有趣、时而讽刺、时而深刻、时而幽默、时而发人深省,的确是可以享受少有的阅读快感。例如“武运”里有一条:1948年10月,蒋介石在北平与傅作义通过北平防守大计时,突然接到宋美龄的信,信中说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抓了扰乱金融的孔令侃,要蒋火速到上海去救外甥。蒋于是不顾北平防务大事,飞往上海,傅作义因此对蒋更失信心:“蒋介石要美人,不要江山,我们还给他干什么!。因为最近正好一直在看《八路军》和纪录片《抗战》,对于这个故事的解读不免又更深刻了,却又不禁心下暗然。编这样一本书是需要费很大的工夫的。据说余世存先生为了编这本书阅读了上千本传记。当然他编此书是很偶然的,他原先是想写一本理论著作,搜集这些材料也是想拿它们作为例证。但我觉得,余世存先生幸好将这些材料编成了现在的模样,若是作为例证写成专著的书,未必能赢来现在这样好的口碑。读者对这本书特别称道,它也确实值得称道。即使从资料性来看,也是一本非常难得的资料书。王国维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非常道》的内容相当丰富,信息量大。所选言论故事,发生在1840-1999年间,这正是近代中国变革与发展最激烈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中西文明碰撞的特殊历史时代,那些曾经咤叱风云的历史人物的言行,对于我们读者自然有极大的启示,甚至可以说另一种意义上的历史,而且这样的历史与教科书式的史学著作不同。读完后,掩卷深思:这些言论与故事,让历史人物自己说出了那段历史,如此不同凡响,如此鲜活。

非常道,道非常

《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是一部奇书。它这样介绍自己:“本书以《世说新语》类似的体裁,截取自晚清、民国而至解放后的历史片断,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奇闻逸事。”貌似休闲消遣书。确实,很多人就是这样看它的;确实,你也可以这样认为。但事实上《非常道》是一本严肃的著作。作者余世存穷四五年之功,搭建了一个平台,中国近代史上的仁人志士纷纷亮相表演。用时髦的词汇来说,这是非常 2.0 的一种模式——除了它无法让书中的那些人亲自站出来。作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要受这么多的苦难?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目的或人生秘密,让我们流这么多的血,犯这么多的罪,有这么大的冲突和仇恨?能不能让这个目的或秘密显彰定形?我们走过这么多的污泥浊水,经受这么多的磨难坎坷,有什么能做我们的向导?”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去尝试回答这些严峻的问题。但是在他的后记里,他创造了一个词汇“类人孩”,试图解释中国的现代化是一场成人革命。同样地,王康的厚重的序言也可以作为本书的导读。他宣布,“中国正在临近自己的破晓时分”(不过我对这个判断深表怀疑);他认为,这本书“是一次辐射式的历史道白,中国非常时期的超历史对话”。读《非常道》是令人高兴的,因为我们拥有这些“类人孩”,我们就充满希望;读《非常道》又是令人沮丧的,因为“类人孩”好像仍未成人,甚至似乎越来越婴孩化。遗憾的是,王康的序和作者的后记并没有收入《非常道》,它们得见天日的地方是《读库0601》。不难想见,这本奇书诞生得并不容易,作者不仅需要“耗费几年光阴,清灯黄卷,涕泗横流”,而且可能不得不肢解自己的心血。中国图书向无编制索引的惯例,但对于《非常道》而言,索引的缺失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憾。它还实在应该把它依据的几百本参考文献列出来。

那一道螺蛳壳里的汤

看多了余秋雨式的散文,习惯了的宏大磅礴的历史叙事,历史阅读就变得如同仰望星空般的深邃和苍茫。殊不知,我们今天也是后来人的历史,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又是明天的历史。在这条长河上,我们是一个节点,在时光轴线的各个节点上,存在着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群。历史的阅读是断代的,但是社会是连续的。那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离开我们似乎已经很遥远了,似乎淹没在蓬勃的革命浪潮和民族救亡中。余世存的《非常道》攫取了从那个时代到现在的许多历史细节,并且提醒我们,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时代的印记已经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身上。听多了帝王将相兴亡成败,习惯了带着使命意识进行历史研究,历史阅读就变得急功近利,催促着我们屡屡用简单的结论来揭示历史的本源。殊不知,历史承载在人群中。我们都感慨人情社会,世态炎凉,觉得社会太复杂,生活得很累。但在历史研究上却背道而行,习惯于下一个简单的结论,进而是一个简单的公式。余世存的《非常道》就是复杂化了这段历史,因为细节而复杂。更多的时候我们很难分辨,历史是必然的道路,还是偶然的进程,历史话语中是否是蕴含了那个颠簸不破的真理。余世存自己说,历史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中国人在历史中完成道德审判和价值拯救,但正如基督教徒的理性无法窥探上帝的理性,我们又能否窥探历史的理性呢?历史就是光阴掩埋后层累叠加后的社会,其复杂程度又胜于当下的纷乱。历史是复杂,因为人性是复杂的,人类社会是复杂的,诠释历史的思想是复杂的,历史的迷宫螺旋复杂、千门万径。撇开宏大叙事的虚妄,也许打开这庭院深深的钥匙就是我们基于对人类共同的人性人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时光的冲刷洗不尽悲欢离合中的性情。正因为基于共同的人性人情,《非常道》截取的历史细节,让我们对历史有一种临在感,让我们沉浸在这样壮怀激烈的时代,敬畏文明绵延的曲折和艰辛;让我们映射出这样纷繁多姿的社会,感悟世态人情的斑驳与迷茫;让我们勾画出一组血肉丰满的人物群像,唏嘘命运多舛的沉重与悲情。展现人性人情不仅仅在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时刻,也在日常的一言一行。非常道,所道非常,恰是平常。《非常道》中慈禧问:康有为要变法,为什么不来找我?——只此一语道破慈禧光绪权力之争远甚观念之争。《非常道》中张群在日本时,有人曾问他:“岳公,你追随蒋先生最久,和他关系也最密切。大陆失陷,你是否也要负一部分责任?负一部分没有及时进言的责任?”张群坦率地说:“我只是个厨子,主人喜欢什么菜,我做什么菜。”——可见失败者的尴尬与无奈。《非常道》中张作霖在孔子诞辰的时候,会脱下军装,换上长袍马袿,跑到各个学校去,向老师们打躬作揖,说我们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亏诸位老师偏劳,特地跑来感谢云云。——这里有着那个屠夫枭雄另一个面相。《非常道》中1953年,胡风举家北迁,在景山公园与什刹海之间的一所幽静小院里安家落户。他在院子的四角种上了四株树:一棵梨树,一棵桃树,一棵白杏,还有一棵是紫丁香——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四树斋”。有人提醒他,这不是“四面树敌吗”?胡风只好放弃斋名,但在劫难逃,一年后即被捕入狱。——历史有时候也让人感觉鬼使神差,啼笑皆非。历史不仅仅是宏伟篇章,也有机遇和偶然,英雄不仅仅是叱咤风云,也有家常里短、儿女情长、个人算计的人之常情。思潮翻涌背后的是交锋和迷茫,沉浮变幻背后的是沧桑和无奈。这些滴落的往事,往往被我们遗忘,《非常道》甄别了跌宕起伏的大时代中细细琐琐,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没有空洞的议论评价,没有乏味的道德灌输,但“述而不作”的本身,却强烈饱含着作者自身阅史阅人的兴味。好的史笔,是能将你从现世找到过去的影子,以真实求共鸣,从而能把你带回那个时代,让你在时光轴上感到人类绵延的连续。大而言之,这就是深邃的历史宗教情怀;小处观之,这就是一道螺蛳壳里的汤。

不可多得的好书

不可多得的好书,最适合睡前在床上读点,然后感慨万千地熄灯。咱们中国啊...其实我已经几乎不读这类书了,走出了书店,总觉有些不舍,回头再去买的,呵呵。可惜作者带了有色眼光。

已经被中宣部点名

这本书对历史材料的选取本身就反映了编者的态度,到1949年之后的条目骤然减少,也是不得已的苦心。据出版社的朋友说,该书已经被中宣部点了名,不过用的是新闻出版署的名义。

計二十八條,奇趣

早先,見人撰文介紹《非常道》。見奇趣,搜來,一氣讀完。仿《世說新語》體裁,分類太精細,有些內容,名不符分類;譬如“狂狷第十二”,看來看去,恕在下眼拙,沒覺得所列舉的人物事例,配得上“狂狷”二字。所述人物,我不曉得的,少了八卦的興趣;曉得的,所舉事例,又大半早已熟知的了,並不稀奇。永恒的矛盾。總共多少條,不清楚,每讀到一條,會令我掩卷或莞爾的,用鉛筆在側打星。讀畢全書,數,計二十八條。(林昭、張志新、秋謹等令人動容的,未算在內。)下摘數條,並贈點評:史景第一1927年12月1日,蔣宋联姻。……蔣介石當日在報上發表《我們的今日》(是“我們,今日”吧?):“我今天和最敬愛的宋女士結婚,是有生以來最光榮、最愉快的事。我們結婚以后,革命事業必定更有進步,從今可以安心担當革命的大任。我們結婚,可以給中國舊社會以影響,同時又給新社會以貢獻。”(哈,蔣干,還這么多名堂,也要以革命的名義?)人論第七馬一浮見蔣介石一面后,說蔣神情氣象偏狹,有劉裕偏安之才。(真是奇準,想請這位馬先生相面,看看我神情氣象,可有六合彩之偏財?)識見第十三陳独秀最后一次被捕,辯護律師是章士釗。辯護詞發表在上海《申報》,標題是“党即國家乎?”章說:陳独秀“非危害國家也,國民党不能代表國家,是為二物。陳反國民党,不反國家,何危害民國可言乎?”(呵呵!)我們再來看一條:依附第三十20世紀60年代末,《紐約時報》報道說宋美齡是蔣介石第三任夫人,非元配。宋當時正好在紐約,看后怒不可遏,馬上命令駐美大使周書楷前去交涉,要求該報更正、道歉。周以為此事難辦,且報道屬實,拖延久之。宋將周叫到寓所,宋斜躺在床上問周何以不照令辦事。周說這是在美國,很難,宋不依不饒,爭執之下,周耐不住性子,說:“我是中華民國的大使,不是你的仆人!”宋美齡听后馬上從床上跳起,打了周一耳光,尖聲吼叫:“我就是中華民國。”(再呵呵!~什么D, 都不是好鳥! )下面,是歡樂時光:荒誕第三十二在反右結束時,孫靜軒和雁冀走到“大跃進”游行的文藝界队伍的最前面。他當右派,是“自己跳出來的最后一個”。因為他說過:“他媽的,這個也是右派,那個也是右派,誰有本事把我也打成右派試試!”有人向上滙報了(敝上國,總不乏這種作匯報的人材),他因此成為右派。“文革”期間,革命人民养成了每天“三祝願”的習慣。早上、午前、午后上班前,都要站在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像前,手捧《毛主席語錄》,由一人作司儀,他說一句,大家跟著念一句。“首先,讓我們衷心祝願,偉大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祝願林副主席身體健康,永遠健康!”隨后是對領袖的祝願詞,右手高舉語錄本前后摆動。(這個,前輩每每跟我提及,我睜圓雙眼,打死也不肯相信。讀此節,給打死了)。限定第二十五韓三洲回憶,“文革”期間,批林批孔,如火如荼。一老工人登台發言,慷慨激昂:“林贼這個野心家、阴謀家真不知好歹,都當上二把手了,还不知足,还想篡党奪權!要是換上我們工人阶級,肯定好好干!”1973年,王洪文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比他資格老的張春橋心中不滿。張春橋指使徐景賢給中央寫信,揭發王洪文種種腐化變質行為,除了打猎釣魚吃法國大餐外,还有一個重要指控:“洪文同志在家里还使用一個黑色的進口精密儀器,從遠處操縱電視機(即今電視遙控器也)”。笑毕,來點思絮:立言第十四雷海宗說:“中國知識分子一言不發的本領在全世界的历史上,可以考第一名。”(余深以為然)敬畏第十八在西南聯大讀書時,殷海光面對當時的思想爭論,曾問金岳霖:“哪一派是真理?”金沒有正面答复,他沉思地說:“凡屬所謂時代精神,掀起一個時代的人興奮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殷海光又問:“什么才是比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金說:“經過自己長久努力思考出來的東西,比如說,休謨、康德、罗素等人的思想。”最后,來個愛情故事,感動一把: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鄭重其事地邀請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飯店赴宴,眾人大惑不解。開席前,他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顿使舉座感嘆欷嘘。

所谓道

YGM教授说,“道”上面是一个“首”,“首”是什么?“首”就是人的头脑,而走之底在古汉字中是一个十字路口的形状,这就说明,“道”是人在十字路口时的思考

提一些缺点。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感觉作者选择的角度倒是让人首先就感觉一亮,很是吸引人。看了以后觉得错误比较多,甚至还是不同的章节选择同一个故事,但是内容完全不一样。还有缺少一些必要的说明,如人物的注解,读到不是很熟悉的人物时总让人感觉有些吃力。对别人讲的一些话如果没有前后文,是否有断章取义嫌?

算不得评论的评论

写这本书需要呕心沥血,一辈子怕只有一次。读那么多的资料传记便很难,筛选甄别归类更难。有些话语经不起后来人推敲,也是必然;执针刺血易,铸盔织甲难。几年前读这书,震动多于佐证;现在看,差不多四层内容已经读过,有些还做过功课,花过功夫。算是我的一点点欣慰。

知识分子的悲哀

或许是时间的过滤,那些久远的事情就被镀上了一层怀念的金光。看这本书,哪怕是看那些争斗荒诞,我都看出了一种坦荡,更是在后面看出了一个民族的风骨。另外的一点让我觉得有些悲哀,从书中看到,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抑或是新中国,自由始终是我们在为之奋斗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始终缺乏自由。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那些曾经为了自由而奋斗的人,到了他们自己的统治时期后却是成了自由的侩子手。书中涉及解放后的部分极少,这固然有我们越来越趋于平庸,越来越缺乏人性光芒闪现的因素再里头。但是,一眼看穿的是书肯定有被大量删节。林昭有一则还是两则,却不是最能够见她精神的部分。胡耀邦赵紫阳没有,总设计师的事迹几乎没有,八九就更是不用谈了。这么说来,我对作者又多了一份推崇。因为这样看来,他说的都是真话。很多年以后,当我们的后人终于拿到简体中文完整版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读出当年知识分子有话不能说的悲哀。

书评三则

之一:穆彰阿恭维曹振镛:“老师德高望重,京师谁人不知?声名如师者,怕空前绝后矣!学生正欲求教为官之道。”曹大笑:“告诉你也无妨,此亦无他,唯多磕头,少说话而已。”--摘自《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方今为官之道,亦无它,唯多磕头,少说话而已。之二:《一份血写的报告》带回北京后,陈禹山先交给部主任卢云审,而后由副总编殷参和总编杨西光审,但考虑到所披露的是发生在新中国的极其残忍的法西斯罪行,又有“好像是揭露无产阶级专政、揭露党的领导、太血淋淋、影响不好”等反对意见,稿子最终送交胡耀邦审阅。据杨西光传达,胡耀邦一字未改,准予发表,但是说了一句话:把行刑前割喉管的那句话去掉。正是这一指示,《一份血写的报告》见报时,抹去了直接表述割喉管的文字。但是文章发表后,许多读者打电话追问“把她按倒在地,惨无人道地剥夺了她用语言表达真理的权利”到底是什么意思。陈禹山和编辑部干事吴力田无法搪塞,只好如实告诉读者,是指割断了喉管。--摘自《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我很喜欢“惨无人道地剥夺了她用语言表达真理的权利”这句话。能够想出这句话的编辑,一定是充满的想象力而且文采非凡的。惜哉,太史氏无后乎。附:齐国的太史氏为史官,直书崔杼弒君而被杀,其弟亦直书,亦被杀。他的第三个弟弟又做了史官,仍然直书「崔杼弒君」,崔杼只好屈服。出门遇到南史氏,太史氏问其何来,曰:“恐子亦被诛,正史失传耳。”之三:钱钟书拒绝新闻界采访,他的名言是:“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好吃,这就行了。何必要看生蛋的鸡是什么模样?”--摘自《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现在出来抛头露面的鸡何其之多。

读《非常道》:一起搔搔历史的“后脑勺”

  《非常道》最近热销,两位朋友都在面前推荐此书,我怀着奇怪的心情,在中大西门门口学而优书店买了此书。第一时间细读,顿时拍案激动。    天涯有个帖是吴志翔对该书的评价的,他说:除了前门庄严的地毯,哲学还有一道晦暗的“后楼梯”;除了人来人往的议事客厅,政治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后花园”;除了那能派上正经用场的石料,历史还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那砖石铺成的是车马大道,人人都从那儿经过,是一种“常道”,由“边角料”凑起来的当然只能是“羊肠小道”,或者叫做“非常道”了。余世存编著的《非常道》中,收集了一个多世纪里中国历史的“边角料”,带给了读者别样的惊奇。    我激动的一个原因,无疑是这些“边角料”,很多都是我所不知的信息或者典故。对于历史,我不是研究者,只是个好奇的人,很想搞清楚过去的年代发生过什么事情,这种好奇,就如同我们潮人喜欢占卦求神,过去的三生,自己是怎么样的?未来又会是如何?    我看此书的目的变得比较纯粹,说猎奇也好,八卦也好,书我已经再看。那么看的同时,我也许便可以对这本精练再精练的笔记,再做做笔记。    《非常道》告诉我们很多历史的“边角料”,我的笔记是把“边角料”切一切,挑一挑,搔搔历史的“后脑勺”。  1)曾经考中翰林学士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字写得很蹩脚。他自嘲说:大概因为那时(晚清)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    2)黄侃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章太炎先生并称“国学大师”。 他善于吟诵诗章,抑扬顿挫,学生很喜欢他的朗诵的调子,因之被戏称为“黄调”。    3)黄侃很傲,一次马寅初跟他谈到《说文》,他便不客气地说:“你还是去弄经济吧,小学谈何容易,说了你也不懂!”    4)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周恩的谈话,蒋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    5)1904年李哲明、刘彭年、张星吉、吴庆坻、达寿、景方昶、钱能训、骆成骧八成中了科举,他们名字联缀起来是“明年吉庆,寿景能成”。那年慈禧刚好是七十大寿。    6)瞿秋白35岁就慷慨就义。在狱中说:“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但是,永别了,美丽的世界!”,还夸“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就义前,他说:“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 ,,到达刑场的时候,他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很好!”  7)国民党传记记载,孙中山共有两位女人:卢慕贞和宋庆龄,其实还有一位叫做陈粹芬,她也曾经为革命出过力。在孙中山和犬养毅的答话中,女人排第二位;革命是第一位;书是第三位。       8)郭沫若生性浪漫,86年中正式婚姻三次,张琼华是郭沫若明媒正娶的结发妻子,她比郭沫若大两岁;第二个老婆是日本姑娘佐藤富子;第三个是于立群,戏剧电影界一名女演员。另外,他还有婚外情人三五个:彭漪兰(安琳);于立忱(1912—1937),于立群的胞姊;黄定慧;妓女×××等。    郭沫若在和田汉等人通信中说:“花呀!爱呀!宇宙底精髓呀!生命的源泉呀!”  9)曾国藩有写挽联的习惯,甚至常常给活人写挽联。有一次其好友发现曾的书案居然有他被“敬挽”一番的挽联稿,而自此断交。曾死后,轮到其他人给他写挽联。其中三位曾经的朋友或者对手或者学生写的如下: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左宗棠挽曾国藩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代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挽曾国藩    是名宰相,是真将军,当代郭汾阳,到此顿惊梁木坏;  为天下悲,为后学惜,伤心宋公序,从今谁颂落花诗。  ——俞樾挽曾国藩。  10)辜鸿铭曾经说过一句让男人们很开心的话:“男人像茶壶,女人像茶杯,人家家里只有一个茶壶配上几个茶杯,哪有一个茶杯配上几个茶壶的道理?”    陆小曼同徐志摩结婚后,对他说:“你不是我的茶壶,乃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公开用的,牙刷不能公开用的!”     邵洵美在徐志摩、陆小曼的新婚纪念册上画了一幅茶壶茶杯图,上题:“一个茶壶,一个茶杯,一个志摩,一个小曼。”    呵呵。  11)抗战结束后,中国报纸流行说“八年抗战,最后惨胜”。经查资料,日本和中国在这8年中各自死亡人数争议很大,一说是:中国付出了2000多万同胞死亡的代价,才杀死日军10万人左右。  12)国民党三人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汪精卫说:“革命的向前来,不革命的滚开去”;蒋介石说:“我只知道我是革命的,倘使有人要妨碍我的革命,那我就要革他的命。”    13)陈公博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当他劝汪精卫拖蒋一道投日时,汪夫人陈壁君曾对他斥责道:“难道汪主席当汉奸也只能做第二把手吗?”  14)袁世凯次子袁克文对于乃父的帝制运动,颇不谓然,纵情诗酒,不闻世事,别人谈起帝制的事情来,他总是“掩耳疾行”。而其兄克定不放心,常对其百般挑剔,克文感慨地念煮豆豆燃箕的诗句讽刺他,克定大怒,两人吵起来。克文说:“你要做曹丕,难道就不许我做曹植吗?”袁世凯得知后,大骂两人:“你们这两个畜生,怪不得外人骂我是篡位的曹操,你们两人也自比曹丕和曹植,这不是‘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吗?有你们这两个宝贝儿子这么一闹,我这个名正言顺的曹操,还用来分辨吗?”    据看《往事并不如烟》袁克文在解放后住在北京康有为女儿家,潦倒。曾是一名收藏家。  15)孙中山曾经说:“革命之名词,创于孔子。”    孔子在大同篇提的“天下为公”后为孙文所用。但孔子也提过“克己复礼”,试图恢复过去的制度和秩序。  16)梁启超甚至吹捧光绪帝是数千年一遇的圣人:“皇上之圣德,亦为数千年之所未有,天生圣人以拯诸夏,凡我获此慈父,无上幸运。”    而事实上,光绪帝从平民到帝王、做帝王却是傀儡;真正做主的只有一百天时间。  17)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康有为在日本,他听到武昌起义的消息,“惴惴恐栗”,他说,“积四千年君主之俗,欲一旦废之,甚非策也。”他认为可以用“旧朝旧君”,或者孔子嫡裔来做“虚君”,实行“虚君共和”。    他还说:从过去亨利第八的绝对君权,到今天乔治五世的‘虚君共和’,都有皇帝摆在那里...

与史为友

很难得的一部《世说新语》式的史学类小说。每一个小段落都像是一个小故事,把当代中国历史中有头有脸的差不多都描了一遍,不一定都是赞扬,很多传统中的正面人物也很难幸免。给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那段历史,比较客观。在大学里,读的书倒也不少,但还有映像的屈指可数,当然,其中有很多20世纪初,中国文坛的弄潮儿,如果对于历史没有一点熟知的话,很难理解体会那些讲的话和做的事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样意思.

早就看过这书了,我还记得余曾经去过三味,只是我当时有事没有去,遗憾。记得这本书,是我用很古老的mp3,在那么小的屏幕上看完的,当时我的翻页也许已有十万八千之多,想想都觉得不易,这书的好就可想而知了。

用八卦的精神对待八卦

此书一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热血青年见革命,民运精英见反共。而我看来,此不过为一八卦读物,我用八卦眼神看,用八卦精神消化。黄侃反对胡适提倡白话文。有一次,他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只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八卦精神告诉我们,黄侃素与胡适不睦,狠看不上新派人物的做法。类似的言论当胡适的面也有,比如他说胡适如真身体力行就应该别用“胡适”而改名“往哪里去”。胡适一代大师当然不是笨伯,1934年秋在北大上课时,有学生问难道白话文就没有缺点吗?胡答没有。学生问那打电报的时候呢?胡适说:“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打电报邀我去做行政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事,电报回复,白话文写的,也很省事,在座诸君不妨用文言看如何回复。”在座学生各自筹划,字数最少的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我的回复是:干不了,谢谢!还有一句,孙荃堂屋里挂着郁达夫的手书对联:“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喜欢,却不知怎的想起祖德宋在博客里介绍自己承接广告的标准时说:“祖德的广告收入,一半用于慈善事业,一半留着买书看。”

看非常道的痛苦

1、里面煞有介事出现的某个似乎很重要的历史人物……我不认识……2、半白半文,时不时的逼迫你换换脑子……3、看前人励精图治,先天下之忧而忧……非常惭愧……


 非常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