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213051241
作者:王明珂
页数:241页

作者简介

王明珂是杰出的历史人类学家,现为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中兴大学讲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在海峡两岸学术界极具影响力。这是他的首部随笔集,分为三辑。在“思亲怀人篇”,作者深情回忆“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怀念恩师,重新发现边缘时代的边缘人 ,寻访学界前辈的足迹,观察历史变迁的微观过程。“学术反思篇”是全书的重点,汇集了作者数十年来田野考察与学术探索的心得,浸透着深刻的学术反思与深沉的现实关怀。“学术访谈篇”收录了三篇深度采访,从中可以了解作者的人生轨迹与研究经验。作者矢志坚持学术为现实服务的理念,这使他的调查研究接地气,通人情,明事理,行文平易通达,深具现实关怀与学术反思力。

书籍目录

【思亲怀人】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在成都的一个小茶馆里(张光直)
黎光明:一个边缘时代的边缘人
寻访凌纯声﹑芮逸夫两先生的足迹
历史变迁的微观过程(石启贵)
【学术反思】
人类社会的三个层面
许多个人如何构成社会
史料的社会意义
游移于边缘、边界的田野
文明的另一面相
历史与神话:人类族群的集体记忆
谁是“炎黄子孙”
从人狗关系看人类文明
重新认识游牧社会
《川西民俗调查记录 1929》导读
由羌民到羌族的饮食文化变迁
民族文物之反映与映照
反思历史与社会:以凹凸镜为隐喻
【学术访谈】
反思历史的学问与关怀现实的学者
宁为学界的“毒药猫”
羌族文化保护与学术认知

编辑推荐

  毛边书,就是印刷的书装订后,“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你要看书,得耐着性子,将书页一一裁开,摸起来,毛茸茸的,曰毛边书。  鲁迅爱毛边书,自诩“毛边党”。

内容概要

王明珂,1952年生于台湾,1992年获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兴大学讲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羌族及西南少数民族与北方游牧社会的田野调查研究,在历史人类学领域成绩卓著,影响深广。
著有《华夏边缘》(增订版)、《羌在汉藏之间》、《游牧者的抉择》、《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等。

章节摘录

  在哈佛大学的许多系中都有一项传统,以几位成名的资深教授坐镇号召,另聘用数位“明日之星”型的年轻助教授。前者的教学宏观并有体系,后者常带来些新的、有创造力的理论与思想。这原是很好的教学设计,但对于后者却未免残酷——他们常在努力研究教学三四年后无法得到续聘,因为学校永远可以找到新的“明日之星”来取代他们。张先生常鼓励我们去修这些年轻教授的课,也密切注意这些年轻学者的新研究取向与相关学术议题。如在1989年,以新兴的族群理论研究中国回族的杜磊(Dru C.Gladney)来到哈佛,以博士后研究学者身份在人类学系讲授“族群理论”。此时我选修他的课,并体认到这可能是我此后的研究重心。张先生也鼓励我如此做,并经常与我以及杜磊讨论这新兴研究领域的问题。张先生不仅与这些年轻教授有良好而密切的互动关系,更经常为他们向系方、校方争取续聘。我在哈佛的第三年与第四年,很受研究生欢迎的年轻教授巴费尔德、叶慈、杜磊等人,相继离开哈佛人类学系与东亚系。我不太清楚其中背景,但他们都是很受张先生称赞的学者,他们的离去,让张先生感到十分难过。  作为一位在哈佛的东方学者,张先生在东西文化交流上也做了不少事。无论是由大陆、台湾或日、韩来哈佛的访问学人,张先生总是热心为他们安排演讲、接待,及解决生活上一些细琐的事。我们作为张先生的在地学生,则经常受命到机场接人、送人,因此有机会认识一些知名学者,并得交谈请益,这也是我们的一大收获。虽然一直在美国忙于学术研究与行政事务,但几十年来他和中国大陆、台湾的考古、历史与人类学界一直保持密切关系。他勤于奔走各地,以中文发表演讲与论文,在西方华人学界这也是他人难以企及的。我常想,他如此做无非是希望以学术作为桥梁,以促进两岸间、东西世界间的相互认识。  ……

图书封面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父亲二十岁从军, 四十岁退伍,但在我感觉中他一直是个军人。生在那时代,他先是身不由己地成为军人;战争岁月中的经历,又使他成为一辈子的军人,即使在退伍之后。  我的童年,可以说大多在父亲的挫折与父母成天的争吵中度过。约在我小学五年级时有一天父母亲又在客厅中争吵。我躲在房间里,翻弄着抽屉里的杂物,试图脱离那战场。在一个旧信封中,我翻出一张灰黄的照片:一张长靠椅上坐着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军官,四五个年轻男军官或坐或站或卧地围着她,前面几个人腰间还佩着短枪,表情或神采飞扬,或顽皮轻佻。照片背面,一行墨迹将泯的小字:“妈,看你的儿女们,重庆。”望着照片中年轻俊逸的父亲,我臆想,若那战争延续下去,若父亲不来台湾,若父亲没有和母亲结婚,他就不会每日过着为柴米油盐发愁的日子。或者,战争过后他又可以回武昌,跳舞、打麻将,过着他逍遥的公子哥生活。
  •     看書名,這很像是一本作者關於父親的回憶錄,但實際上只有第一篇同名文章才真正切合“主題”。之前看到評論,好像是說此文可入選散文名篇之列。文學性的高下我不敢置喙,但此文對於作者父親那一代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的國民黨中下層軍官、士兵的情感困境卻有著打動人的記敘。那批人對於故土的思念、對於戰爭失敗的挫折以及有些彷徨迷惘的自我認同與定位,在作者父親的身上有著極為鮮明的體現。這些情緒也深深地影響到了作者,所以他從不研讀抗日與國共戰爭的歷史。本書第二和第三部份都可以視作作者對於歷史學、歷史人類學等學科所作的理論反思。結合自己對於“邊緣”地區“民族”尤其是羌族的研究,他認為文獻記載或口述的“歷史”其實並不一定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過去,而更多的是人們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建構成的“歷史記憶”。王氏比較欣賞P.H. Gulliver對於歷史人類學的簡單定義:過去怎麼造成現在,現在怎麼去想象過去。在這一定義的背後,意味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不是一個“客觀的”、“無可懷疑的”存在。由此出發,“文本”、“圖像”、“口述史”等等都只是一種“符號”,我們也只能透過“符號”去探究“符號”爲何以及如何形成。當然,他對於“文本”的結構,前人早已有所抉發,比如蒙文通先生《古史甄微》中對先秦三系文化的區分,顧頡剛“層累的造成古史”說,都已經觸及到不同時空下人們對於某一“歷史”的不同塑造及背後所反映的文化差異。也許,這並不是什麽新鮮的理論與方法。但在研究的目的上,他與前人顯然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蒙文通、顧頡剛在剝離“虛構”、“附益”、“變形”等的同時,是期望獲得“真實的古史”。而作者所追求的,是事物之表相與本相、文本與情境的對應關係以及互動、變化的過程。“歷史”的事實究竟如何,並不是他的關注中心。在我覺得,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是在消解“歷史事實”。事件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背後所體現的人們的心靈與社會的根本結構、組織、文化等等。而這些,才是在他看來塑造“歷史”與“現在”的關鍵因素。作者具體的研究因各有專書,在本書各文章中只是直接引證,而並沒有非常詳細地說明。他的許多觀點,常令人耳目一新。如他認為“羌”的概念逐步向西移動,反映著華夏認同向西的擴張以及華夏族群邊緣的變遷。又如他指出相信“兄弟祖先歷史”的人們建構出一個各族群對等合作、分配與競爭的社會,他們可以共同面對外部的“他者”,而內部又常常處於爭奪之中;而相信“英雄祖先歷史”的人們所建構的則是存在優劣等差的族群關係,內部往往會建立起“國家”形態。還有如經歷魏晉南北朝隋唐之後,華夏由“黃帝之裔”變成“炎黃子孫”就體現著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後的融合。這些觀點之合理與否當然可以進一步討論,但他的視角與思考方式乃至結論都是有相當的啓發性的,他時刻的自我反思也是值得借鑒的。2013年7月5日
  •     1,我不知道为什么取这个书名?除了前面短短的一个小章节是讲他的父亲,后面几乎都是说一些他个人学术方面的研究2,这样的内容如果可以出书,我想国内好多历史研究的学者都可以忙活起来3,封面设计有待提高4,定价明显太高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然后父亲在书中连酱油的没得打
  •     去玩怀旧
  •     王明珂先生追忆父亲从军随孙立人将军到台湾后全家的动荡以及他一些人类社会和民族文明的研究。有张照片是王父曾作战的地方,我爸当指导员时带兵的四川某地。
  •     书是不错,但购买者要注意,千万不要被这本书的书名误导了。因为书名只是书中第一篇的名字。这本书其实是文集,分为两类文章,前面4篇是怀念父亲和几位师友学者,后面全是讲作者的学术历程的,可能只有从事历史、考古和人类学的专业人员感兴趣。
  •     看完后,先去羌族聚集区看看去!
  •     可读性高 非常喜欢
  •     后面的访谈对我来说更有意思,第二部分内容重复较多。
  •     回忆父亲的那篇反映了当时败退到台湾的外省人的生活和心理境遇。其他的文章集中反映了王明珂老师所主张的“文本与情境,表相与本相”相结合的、多田野移动的历史人类学做法,以及作为学者对现实社会和自身研究方式的反思。
  •     没想到,王明柯的历史人类学方法,对历史文本做社会记忆化的方法对我这个学学术史的启发颇多。
  •     其实在读大一还是大二的时候,貌似就在南周上看到过此文。回想往事,当年的我是何等的苦逼没文化!我应该在十年前把王明珂的书读完的!!!
  •     因朋友喜欢,所以买来送人,本人未看,不敢多做评论
  •     “后来在我三十年的历史学术生涯中,常狂称自己的研究是“从新石器时代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我,却从不研读抗日与国共战争的历史。对我来说,那是个人记忆中的一片净土,我不愿学术知识污染了它。在那儿,有像鸡那样大的蚊子,有让碾过它的吉普车跳起老高的的大蟒蛇,有孙将军带着他的弟兄踩着蚂蝗毒蛇穿过雨林,有摸进军营以橄榄大的红蓝宝石换面包的印度人。在那儿,没有民族战争,没有同胞相残,没有仇恨,没有恐惧。所有的都已成为过去,只有我父亲及眷村中的叔叔伯伯们赖以为生的战争记忆,以及我对他们那一代人的思念。”
  •     王明珂的书,这是我读的第三本,非常不错,学术功底深厚,值得一读。
  •     台湾当前深刻的分歧可以用族群认同做出一个较好的解释
  •     竟然被他对父亲的追忆打动......
  •     回忆张光直先生的那篇尤其感人!
  •     看到很多人推荐,买来看看
  •     访谈部分真的很不错。有些人更擅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吧。
  •     为中大的暑期学校做准备~火车上一口气读完……
  •     越来越关注细碎的历史。
  •     前半部分写父亲、张光直、凌纯声、芮逸夫等人的文章很好。
  •     一二篇很感人,三四篇后来提炼成了一篇文章,最后三篇访谈有趣。这本书虽然与其他几本有重合之处,但是展现了不少有趣的细节。
  •     书名太坑爹,还以为主要内容是回忆录呢
  •     几好吖。看完这本可以假装自己看过《华夏边缘》这几本王的其它著作了。
  •     被书名误导,看后收益良多。带来全新的视角,值得一读!
  •     非常棒,语言平实,不故弄玄虚。学术反思部分读了不枯燥。
  •     本以为是记忆父亲,可实质上主要是讲作者学术上的思考。共鸣之一是引发了对自己和父亲关系的反思。曾经,当我有一丝判断力时,我抱怨他不能给我更多;可当我有足够判断力时,我开始理解他的人生。我现在非常爱父母。宁可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美好的,当你抱怨他人时,你自己就是个怂人!
  •     7.29下完。
  •     既是“父亲”的战争,应该早已止息;但又是“永不止息”的战争。“现实关与学术研究结合才是学术本分。”“那些追捕者若无适当学术武装,就别惹我这’走私者‘”真是酷炫至极。
  •     只看了第一部分
  •     作者在其中一篇文章中提到布迪厄的一本书,说其结构并不完整清晰,但读过布迪厄其他著作的读者,可以由此书了解其思想体系,以及对学术与社会的关怀。与此类似,个人觉得《父亲》这本书对王明珂及其关注王明珂的读者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个人比较喜欢书中“学术反思”部分以及第一篇访问,作者个人对其学术思想历程的描述与反思,与我对王明珂的想象有同有异,这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     历史类书籍,主要就是为了扩展下知识面才买的
  •     同名散文非常好,还有黎光明那片笔法和情怀也非常喜欢。刚好论文又要换角度继续进入少数民族区域自治部分,翻着想找些新点子,还算有所收获。
  •     这个商品不错 读起来还算可以
  •     严谨的文风,为父亲拒绝做抗日与国共战争研究的从小混混成长起来的历史人类学家。
  •     喜欢,读到情深处,让人落泪!
  •     #t# 这本书不知怎么编的,前两篇追忆父亲和张光直,与后边文章不大相干;中间一些文章,其内容大抵都已成书;倒是访谈可以窥其学术门径。 #kindle #听书
  •     好书!即使我已经读过了王先生四本学术著作,再读本书时,其学术随笔部分依然能吸引我。最前那篇怀念父亲的散文相当不错,可当优美散文看!
  •     之所以购读此书,完全是因为书中那篇与书名相同的文章。十分感动和震撼,此文是写父亲,更是写国共内战,个人的悲欢、家族的盛衰,乃至国运的沉浮。
  •     在官修史完全真相的情况下,现当代个人视角的历史更加重要。
  •     就第一篇……
  •     找一批王明珂的书来读。历史人类学。
  •     是學術乾貨。但凡讀到眷村的故事總是淚流滿面。這書名起的太坑了
  •     看看人性不同处境中的共同点。
  •     书名完全是喧宾夺主 王明珂建构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模式,为解释中国人群发现提供了新思路。
  •     中华人类学的简介。如果不是民国那时的大师们探索这个问题,中华民族够呛能有。
  •     第一篇还可以读读,后面的一半学术一半人文。
  •     给王的学术打五星,但这样编排赚钱就呵呵哒了,学术随笔部分基本上是2011年前后已经见刊的论文,造成编排重复,毕竟是学术随笔吧,想快餐式了解读,想深入的话还是其他基本专著吧。本来都快汉化完毕了,近代非要搞民族识别,抱起石头砸自己。
  •     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高中讀這本書時使我對人類學範式有所瞭解
  •     作者从纪念父亲回忆往事,分析自己的出身背景和童年经历后总结出自己源发性的学术志向,之后本书的重点是王明珂把其一生的大多数著作串联起来讲述自己的学术反思历程,此书的学术反思主要集中于《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和《英雄祖先与兄弟民族》两书,《游牧者的抉择》一书少有提及不禁让人怀疑其这些文稿的结集年代?另外本书内容重复处甚多,文章分类粗疏,编排不便于阅读理解,实在是没有出好。
  •     头脑为之一新
  •     我能说标价贵了么= =。。。好吧,有人说不好看,但是我那个完全不搞任何学术的朋友却很喜欢这本。
  •     第一次读王明珂的书,但在图书馆借到的是一本随笔集。读来,还是有些蛮新鲜的概念,比如族群认同的构建、华夏与边缘、社会/历史记忆、历史心性等。王明珂让我意识到,比读什么更重要的,是读懂作者在什么样的脉络下,为何如此写作。
  •     作者说自己读了两本布迪厄之后深受启发,然后就开始说话中张口闭口“表征”“表象”啥的,看的我也是醉了
  •     有点让人失望。原以为是回忆父亲文章的加长版或者口述史,结果是个杂烩火锅。各种东西都有点,显然书名和卖点有过度包装的嫌疑。
  •     是思亲怀人,更是对自身学术理论构建的思考和述说。大概唯有能够像对待自我一样对待历史长河中的每个个体,而不是将其仅仅当做被制度操纵的傀儡,才能更好的认识人的反思性和能动性,才能更接近“真相”吧
  •     懂点人类学和历史学的东西,连自述和追忆都写得那么动人。
  •     打开新世界……哈哈
  •     第一部分的追忆写得好,奇怪我总是喜欢看眷村孩子写眷村回忆。后面的学术文章讲座集成就不是那么出彩了……
  •     书不错,是一些小文章的合集,轻松,看起来不累,也能学到东西。全书除了第一篇是南方周末上刊登过的怀念父亲的文章,其余的都是学术反思和学术访谈,所以书名有些舞蹈吧。有一个问题:各位买书的同学,你们的书是不是也是毛边纸,纸张大小不一,很多页都没有切边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