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 > 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4-4-1
ISBN:9787101033366
作者:[美]朱学渊
页数:361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本考辨中国北方民族源流的学术论著。作者运用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族名、姓氏、地名等关键词语的衍变、解析入手,考察了欧洲Magyar人的远东祖源等重要问题,论述了东西方民族在古代大的迁徙、交融,为进一步探索中华民族的起源提供了许多必备的线索。

书籍目录

原族——《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修订本序
自序
Magyar人的远东祖源
蒙古语民族中的通古斯血缘成分
欧亚草原诸族的通古斯成分
鲜卑民族及其语言线索
Hun人的鲜卑——通古斯族源
*哒与吐火罗斯坦诸族
西域族国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
古代中原汉语中的通古斯语、蒙古语和突厥语成分
东亚民族对西方世界的早期入侵
关于若干问题的注记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金史·金国语解》
二《金史·百官志》(摘要)
三《魏书·官氏志》(摘要)
四《隋书·北狄列传·铁勒》(摘要)
五《新唐书·北狄列传·室韦、黑火**、渤海》
六《汉书·地理志下》(摘要)
后记

内容概要

朱学渊博士,1942年生于广西桂林,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于四川、南京等地任中学教师十馀载。1978年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力学家变镐生院士。1978年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力学家谈镐生院士。1983年在美国蒙大拿(Montana)州立大学,以多篇论文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前曾于美国能源部属下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涉及固体物理诸多理论课题。1987年起在美国经商。朱学渊博士以其自然科学学力,却有志于人文科学的探索。他从中国史料中星星寥寥的语方记载切入,为争论不休的历史、语言、人类科学的难题,洞察出了许多重要的线索。

图书封面


 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这本书使用的研究方法无疑是一大看点,历史比较语言学用于历史考证我们也并不陌生,但此书的致命伤就在于假设很多,可以依据的史料却很少。与之相应,一些说法也就显得有些荒谬,比如鲜卑就是后来的室韦,檀石槐很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音转,轲比能也就成了忽必烈。类似的比附还不少,但大多没有史料依据,语言学的论证也很值得怀疑,因其常以今日之民族语言比附古语,而又缺乏文字证据。北方民族哪怕一个支系其内在的各种关系也是比较复杂的,作者却想当然地把他们来了个一一继承。书中看得出作者缺乏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在认识论上也难免茫然,一些重要的相关著作作者甚至没有参考,论述难以令人信服也就不足为怪了。一些地方明显拿了前人的观点,但没有注明,这也是此书的问题之一。
  •     李劼:中华民族的野性“返祖”——读朱学渊和他的北方诸族探源李劼以“学渊评”而广为人知朱学渊先生,他所特有的锐利眼光,为许多读者赞赏,当然也引来专制鹰犬时不时的狂吠。然而,朱学渊作为学者的一面,却鲜为人知。虽然已经出版了两部学术专著,但他在学术上的声誉,不及他的时论评点。尤其是他在学术研究上显示出的睿智和创造性,除了少数几位专家学者,还不曾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继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最近台湾出版了他的新著《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比起《源流》来,这部新著写得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虽说是学术性的探源,其论述却像是在讲故事一般生动。尤其是从语音学的角度,将姓氏、部落、地名等等融会贯通地娓娓道来,在同类研究中,别开生面。有关朱学渊在这方面研究的学术价值,著名学者周策纵先生在《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的评论中慧眼独具地指出:“美国素来以世界诸族熔炉自豪,当然可贵,但还只有三数百年发展;中国却早有三数千年的民族融合了。语言、血族、文化、文明的和平交流融会,更可能是将来的趋势。我看这也是朱学渊博士此书最重要的贡献。”在北方诸族的研究上,朱学渊的成就还不啻于民族融合。在《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一著中,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见解,即:北方的所谓少数民族,其实是与中原汉族同祖的。也就是说,北方诸族也是上古中原人类的后裔。在大量的考证和论证的基础上,他指出:“我们对中国北方民族的源流,还知之甚少,既不知道他们是从中原出走的,更不知道他们在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世界性的迁徙。中原社会因农耕而进步了,北方社会却长期停滞在游牧和采集的时代,他们用的通古斯、蒙古、突厥等语言,都是史前的中原语言,北方民族社会是史前中原社会的一面镜子。”朱学渊以非常仔细和令人信服的考据和研究,揭示出诸如“五帝是爱新氏”、“秦始皇是女真人”等新颖发现。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原的农耕社会,其实是同祖不同路。假如他的发现是成立的话,那么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社会在历史上的一次次入侵,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变相“返祖”。笔者非常看重朱学渊的这一发现。因为这个发现意味着,被周孔文化所逐渐家禽化的汉民族,之所以经数千年的退化却死而不僵,乃是因为在这漫长过程中的一次次“返祖”,给这个衰败的民族回注了野性的生命力。老子所谓的“反者道之动”,于此获得别一种生动的诠释。由于一次次的“返祖”,导致中原的汉族得以在令人窒息的周孔文化的束缚下得以幸存。毋庸置疑,这样的幸存是有代价的。接连不断的蛮族入侵,以血腥的方式,使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强行融合。这样的返祖,一方面是蛮族被汉族的文化所同化,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的野蛮和嗜血沉淀在了汉族的集体无意识里,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创伤,经由《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那样的话本小说,塑造了很不健康的民族文化心理。周孔文化所塑造的汉民族,一方面是权力的顺民,具有强烈的权力崇拜情结;另一方面又是不懂“权利”,而只知“造反” 的暴民,把仇恨视作正当的权利,把屠杀作为泄愤的需要。最后由毛泽东集大成,经由一场浩劫,把中国人的暴虐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当然,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在历史上一次次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虽然是中原先祖的一面镜子,但那面镜子却缺少了精神的向度。因为留在中原的农耕民族,早先具有一种可称之为天人感应式的智慧,或者先贤般的睿智和修为。而以“返祖”的方式杀回来的北方游牧民族,带给中原的大都是武功,鲜有文治,更谈不上精神意义上的智慧。尤其是比起从汉朝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北方诸族的野蛮显得十分刺目。同样的游牧生涯,北美印第安部落,能保留与上苍沟通的方式,和与神明联系的通道。为何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却“只识弯弓射大雕”了呢?朱学渊的民族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开端,也值得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学者们予以重视。朱学渊经由语言、语音、姓氏、地名等等文化和文明的考证和研究,别具一格地揭开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史。它既包括中华民族一次次分化和融合的历史,也包括语言文字,乃至心灵文化的演进。深受周孔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究竟是进化的,还是倒退的?究竟是在心灵上不断成长的,还是停滞不前的,或者说僵化的,自闭的?这些课题无疑有待深入的探讨。所谓的民族自尊心,并不是建立在权力的崇拜和暴力的强弱上的,而是建立在心理的健康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学渊是北方民族探源上的拓荒者,应该不是夸张。二○○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     小宝看到海公公戴墨镜只刚一句“有突破性”呵呵foo看过朱兄学渊论蛮族之源流也不妨俗一句“太有突破性了”哈哈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去挖,但还是太民科了
  •     立论真的能靠得住么...不如叫中国北方诸族的狂想~
  •     混账,完全不懂历史语言学,民科一个
  •     201003.题材我很感兴趣 作者的观点也比较新颖 可是满篇语言学、考据比较的内容 让我头疼。细看作者的论据 难以让我信服 像是目的决定了论证过程,不够严谨科学——历史、考古中的科学,不能被这么机械的分析和理解吧。不是光搜罗不同语言中若干发音相近的语词,就能推论该语族的人群就同源,何况很多作者所认为的相近相似,我看来却颇为生硬
  •     鱼山图书馆
  •     只有大胆的假设,没有小心的考证。
  •     完全不懂历史语言学,瞎写,姚大力教授在《北方民族学十论》中对此书有深刻批评。然豆友多有顶戴此书者,正可见综合历史素养之缺乏。此书不过一偏门小说家言而已,不应受如许关注。
  •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缺一不可,尤其是当你宣称你是前者的时候~
  •     从语言类似性角度来说的!
  •     让人回到最初的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